河北省邯郸一中200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pdf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做)教材P.78 习题37 1、2、3 P·8 0 复习题 A 组 6 (选做)教材P。
80 复习题 B组 P。
8 1 复习题 C组 六、作业: 二、对典型图案进行观察、分析、欣赏。
(会看) (1、)你能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分析各个图案的形成过程 吗?你是怎样分析的?与同伴交流。
(2) (1) (3) (4) (5) (6) 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点O是正方形A′B′C′ O的一个顶点,如果两个正方形的边长均等于a,那么正方形A′B′C′ O绕顶点O无论怎样转动,则两个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一定是_ __ _ 。
D A′ A′ B′ B′ C′ C′ O O A A B B C C D 当正方形A′B′C′ O绕顶点O旋转到下图位置时,两个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就是正方形ABCD面积的1/4. 当正方形A′B′C′ O绕顶点O旋转到上图位置时,设O A′交AB于E, O C′交B C于F,因为OB=OC, ∠BOE=∠COF, ∠OBE=∠OCF,所以△ OEB可以看成是△ OFC绕顶点O顺时针旋转90°而得,∴△ OEB与△ OFC的面积相等,两个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就是△ OBC的面积,即正方形ABCD面积的1/4. E F (2)利用轴对称,解决折叠问题 如图所示,把矩形ABCD中的△B CF沿直线BF折叠,使点C落在AD边上的点C′处, 已知
AB=10cm,BC=15cm,求FC的长。
F A B C D C′ 设FC=xcm,由题意得△BCF≌ △BC ′F ∴ BC=BC′=15cm,FC
′=FC=xcm ,FD=(10-x)cm 在Rt△A BC′中,由勾股定理得 解: 答:FC的长为 正方形ABCD中, E为BC上任一点,AF是∠DAE的平分线,交CD于点F,求证:AE=BE+FD D A B C E F 证明: E′ 将△ABE绕点O旋转90°得△ADE ,
BE=DE′,AE=AE′,∠4=∠3 ∵ AF是∠DAE的平分线(已知) ∴∠1=∠2(角平分线的定义) ∴∠1 +∠4=∠2+ ∠3即∠BAF=∠FAE′ 又∵AB∥CD(正方形性质) ∴ ∠BAF=∠5(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 ∠FAE′=∠5 (等量代换) ∴ AE′=FE′(等角对等边) ∴AE=BE+FD (等量代换) 4 3 1 2 5 如图,甲、乙两个学校分别位于一段笔直河道的两旁,现准备修建一座过河天桥,桥必须与河道垂直,河道宽为定值d。
问:(1)桥修在何处才能使由甲到乙的路线最短?(2)桥修在何处才能使由甲、乙到桥的距离相等? A B C D M N P Q 解:(1)将点B沿河道垂直方向向上平移到点B′,使BB′=d,连结A B′交MN于点C,过点C作CD⊥PQ于D,则桥修在线段CD处就能使由甲到乙的路线最短。
B′ A B C D M N P Q 解:(2)作点B的以河道为对称轴的对称点B′,连结A B′,作A B′的垂直平分线 交MN于点C,过点C作CD⊥PQ于D,则桥修在线段CD处就能使由甲、乙到桥的距离相等。
B′ 平面图形的全等变换的应用 平面图形的全等变换的应用 课题: 教学目标: (1)经历对生活实际中的典型图案进行观察、分析、欣赏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增强审美意识。
(能看) (2)认识和欣赏平移变换、旋转变换、轴对称变换在现实生活实际中的应用,能够灵活运用平移变换、旋转变换、轴对称变换及它们的组合进行一定的图案设计。
(能画) ( 3 )应用平移变换、旋转变换、轴对称变换解决某些图形的计算、证明问题。
教学重点: 经历对生活实际中的典型图案进行观察、分析、欣赏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增强审美意识。
(能看) 教学难点: 教学思想方法: 观察发现、互相交流、合作研究、共同发展。
教学手段: 多媒体展示、设计图案,学生动手制作图案。
认识和欣赏平移变换、旋转变换、轴对称变换在现实生活实际中的应用,能够灵活运用平移变换、旋转变换、轴对称变换及它们的组合进行一定的图案设计(能画),并能解决某些图形的计算、证明问题。
一、平面图形全等变换的复习 平面图形的全等变换 平移变换旋转变换 轴对称变换 中心对称变换 定义 性质 应用 相同点 (联系) 不同点 (区别) 识图 (会看) 作图 (会作) 会用 教学过程: 二、对典型图案进行观察、分析、欣赏。
(会看) 变换方法? 基本图案? 平移 旋转 对称轴位置对称轴条数 平移方向平移距离平移次数 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旋转次数 轴对称 探究方向 欣赏下面的图案,并分析各个图案的形成过程。
解法1:取该图竖直方向(或水平方向)的对称轴所在直线,将该图分成两个全等的部分,以其中一部分为“基本图案”,平移1次,即可得到该图案。
欣赏下面的图案,并分析各个图案的形成过程。
解法2:取该图竖直方向、水平方向的对称轴线将该图分成四个全等的部分,以左上角的这部分为“基本图案”,连续平移3次,即可得到该图案。
欣赏下面的图案,并分析各个图案的形成过程。
解法3:取该图竖直方向(或水平方向)的对称轴线将该图分成两个全等的部分,以其中的一部分为“基本图案”,以整个图案的中心为旋转中心,按逆(顺)时针方向旋转180°(1次),前后的图形共同组成该图案。
欣赏下面的图案,并分析各个图案的形成过程。
解法4:取该图中大正方形对角线所在的直线为对称轴,将该图分成两个全等的部分,以其中一部分为“基本图案”,作它关于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即可得到该图案。
三、运用平移变换、旋转变换、轴对称变换及它们的组合进行一定的图案设计。
(能画) (1、)试用两个等圆,两个全等三角形,两条平行且相等的线段设计一些具有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关系的图案,并说明你的设计意图。
(1、)试用两个等圆,两个全等三角形,两条平行且相等的线段设计一些具有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关系的图案,并说明你的设计意图。
两盏电灯 两支棒棒糖 平移关系 轴对称关系 旋转关系 错位倒置 等价交换 轴对称关系 一个外星人 一辆小车 (2、)学校花园有一块正方形花池,打算将它面积八等份,种上八种花草,请你利用平移、旋转、轴对称等知识设计几个方案(至少三种)。
花池 变换方法? 基本图案? 平移 旋转 对称轴位置对称轴条数 平移方向平移距离平移次数 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旋转次数 轴对称 (2、)学校花园有一块正方形花池,打算将它面积八等份,种上八种花草,请你利用平移、旋转、轴对称等知识设计几个方案(至少三种)。
(10) (1) (2) (3) (4) (5) (6) (7) (8) (9) (11) (12) 四、能够灵活运用平移变换、旋转变换、轴对称变换及它们的组合解决某些图形的计算、证明问题。
(1)巧用移位思想,灵活求解面积 例:如图所示,AB是长为4的线段,且CD⊥AB于O。
你能借助旋转的方法求出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吗?说说你的做法。
O A B C D 四、能够灵活运用平移变换
、旋转变换、轴对称变换及它们的组合解决某些图形的计算、证明问题。
例:如图所示,AB是长为4的线段,且
CD⊥AB于O。
你能借助旋转的方法求出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吗?说说你的做法。
O A B C D 解: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如图所示,扇形AOB为1/4圆,边长为1的正方形EOCD内接扇形AOB,过点A作AF⊥ED交ED的延长线于点F,借助平移、旋转或轴对称的思想方法求出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E A B C D O F 试一试 例:如图所示,长方形草地上(水平方向的长均为a,纵向宽均为b),修有一条小路(小路任何地方的水平宽度都是一个单位)。
你能借助平移的方法求出图中草地部分的面积吗?说说你的做法。
草地 b a 如图所示,长方形草地上(水平方向的长均为a,纵向宽均为b),修有一条小路(小路任何地方的水平宽度都是一个单位)。
你能借助平移的方法求出图中草地部分的面积吗?说说你的做法。
将“小路”沿左右两个边界“剪去”纵向宽仍是b,而水平方向的长变成了a-1,所以草地面积为(a-1)b=ab-b 如图所示,长方形花园ABCD,AD=a,AB=b,花园中修有两条小路(小路任何地方的水平宽度都是一个单位)。
你能借助平移、旋转的方法求出图中种花部分的面积吗?说说你的做法。
将“小路”沿左右上下各个边界“剪去”,将左侧的花地向右平移一个单位,将下面的花地向上平移一个单位,得到一个新的矩形,它的纵向宽是b-1,而水平方向的长变成了a-1,所以花地面积为(a-1)(b-1)=ab-a-b+1 将纵向“小路” 绕点逆时针旋转“扶直”,再将“扶直”的“小路”向左平移到花地左边,将横向“小路”向上平移到花地上边,得到一个新的矩形,它的纵向宽是b-1,而水平方向的长变成了a-1,所以草地面积为(a-1)(b-1)=ab-a-b+1 A B A D B C
C a
D b 练一练 A D B C A
D B C 例:如图所示,把长方形ABCD中的△B CD沿直线BD折叠,使点C落在点C′处, BC′交AD于E,AD=8,AB=4,求△BED的面积。
E A B C D C′ 设 DE=x,由题意得 △ABD≌ △CDB ≌ △
C′DB ∴ BC=AD=BC′=8, AE=8- x ,∠1=∠2,∵AD∥BC AB=CD=4(长方形性质) ∴ ∠3=∠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 ∠1=∠3 (等量代换) ∴ BE=ED=x (等角对等边) 在Rt△BEA中,由勾股定理得 解: 3 1 2 (2)利用轴对称,解决折叠问题 五、小结 这节课通过对生活实际中的典型图案进行观察、分析、欣赏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增强审美意识(能看) 。
认识和欣赏平移变换、旋转变换、轴对称变换在现实生活实际中的应用,学习运用平移变换、旋转变换、轴对称变换及它们的组合进行一定的图案设计(能画) 。
应用平移变换、旋转变换、轴对称变换将那些分散、远离的条件从图形的某一部位转移到适当的新位置上,得以相对集中,从而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巧妙解题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