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张衡》习题(无答案)

合集下载

沈阳市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张衡》课时练习A卷

沈阳市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张衡》课时练习A卷

沈阳市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张衡》课时练习A卷一、基础题 (共20题;共128分)1. (4分)对号入座。

(根据拼音选择词语填空)声调调皮调动调色diào:________ tiáo:________启蒙蒙古蒙面蒙古族ménɡ:________ měnɡ:________2. (5分) (2018六上·高阳期末) 看拼音写汉字。

詹天佑不介意外国人的jī xiào________,不畏惧环境的è liè________,也不bào yuàn________工作的艰辛,他用积极的态度去对待遇到的cuò zhé________和困难,jié jìn________全力地把铁路修好。

3. (4分)加偏旁,变新字,并组词。

因________ ________ 户 ________ ________4. (4分)比一比,组成词语,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后________ 石________跟________ 根________5. (12分)选择义项。

1注:①灌入;②(精神、力量)集中;③解释字句的文字;④记载;大雨如往________ 注册________ 注解________ 全神贯注________2名:①名字,名称;②名字叫作;③名义;④名声;⑤有名声的;⑥说出;⑦量词莫名其妙________ 世界闻名________ 名医________ 一名工人________姓李名红________ 命名________3触:①接触,碰;②触动,感动一触即发________ 感触________6. (2分)把相同结构的字填在一起。

雪放好到多梨棉被梦盖像苗枝左右结构的字:________上下结构的字:________7. (12分)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

辶________ ________ 扌________ ________ 亻________ ________艹________ ________ 宀________ ________ 氵________ ________8. (4分)连一连。

张衡传 练习题

张衡传 练习题

张衡传练习题(正文开始)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许多杰出的科学家和学者为人们带来了重要的贡献。

其中,张衡是一个备受推崇的天文学家和地理学家。

本文将从他的生平事迹、学术成就和影响等方面介绍张衡的传记。

张衡,字盖衡,中国东汉末期时期的天文学家、地理学家和政治家。

他生于公元78年,卒于公元139年。

张衡早年以才华出众而闻名,很快成为当地朝廷的官员。

他不仅在政治方面有所建树,更是在科学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在天文学领域,张衡致力于研究天体运行规律和天象变化。

他认为天地之间存在着真气,通过观察天体和研究大气现象,他提出了一套与当时传统观点不同的天文理论。

张衡经过多年的观测与实践,总结出了“河图”和“洛书”两种天文图谱。

这些图谱以其精准的测量和详尽的资料,为后来的天文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在地理学领域,张衡致力于描绘中国的地理形势和地形特征。

他崇尚实证主义,通过实地考察和测量,他编制了一份名为《湖海经》的地图。

这份地图详细地记录了中国境内的江河湖海、山脉平原等地理要素,成为后来地理学发展的基石。

除了在科学领域的贡献外,张衡还积极参与政治活动,他担任过多个重要职位,被赋予了许多重要的使命。

他的忠诚和聪明才智为他赢得了朝廷和人民的尊重。

然而,在政治斗争中,他也经历了许多挫折和痛苦,最终被迫离开了政治舞台。

张衡的学术成就和影响远远超出了他个人的生平。

他的天文理论和地理研究为后来的科学家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研究思路。

他的地图和测量方法被广泛应用,并对中国地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提出的理论和观点也为后来的科学家提供了前进的动力和方向。

总而言之,张衡是中国古代科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

他的贡献和学术成就使他在历史上独树一帜,为后来的科学家和学者树立了榜样。

我们应该铭记他的名字,传承并弘扬他的科学精神,为推动科学发展贡献力量。

(正文结束)以上就是关于张衡传的练习题的文章内容。

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张衡完美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张衡完美版
2.作者如何观察描写地动仪? 从整体到部分,从上到下
形状:像大酒坛。顶上:凸起的盖。四 周:八条龙(含着小铜球)下面:八只蛤蟆 (对准龙嘴)
地动仪是怎样测定地震的呢?
地震发生时,朝那个方向的龙嘴里的小 铜球就会吐出来,落在下面蛤蟆的嘴里,人 们就知道是哪里发生地震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品读(5-7)段理解
1.“议论纷纷”是什么意思?
2.人们都在议论些什么呢?从这儿你知道了人 们对张衡的地动仪能否测定地震方位这件事 是什么样的态度? 不相信
朗读第八段
1.卓越”是什么意思? 2.你觉得张衡是个什么样的科学家?
总结回顾
1.从哪里看出张衡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 2.请你对张衡说一、两句话,说出你的理
解和体会。
同学们,这一课学习的生字你们都掌握 了吗?现在大家来检验一下,点击下面的视
课文解读
复读课文:理清层次 研讨: 课文从几个方面来介绍张衡的。
1.张衡发明了地动仪。
2.地动仪构造精巧,能预测震。
3.地动仪对地震做出了准确的预测和报告。
4.张衡的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预测 仪器,他的发明创造为我国的科学事业 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品读第一自然段
东汉时期,有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名叫张衡。 你如何体会“杰出”的含义? 你能用一个词替换“杰出”吗?
生字全解
我会写
词语解释
公元:国际上公认的纪年。 议论纷纷:许多人在一起各说各的看法。 造谣:为了达到某种目地而捏造消息,迷
惑群众。 山崩:山上大量的岩石和土壤塌下来。 卓越:非常优秀,超出一般。
我会认
整体感知
读课文,交流问题:
张衡是什么人? 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天文学家。

张衡传课后习题及答案解析

张衡传课后习题及答案解析

《张衡传》课后习题及答案解析一、这篇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张衡的文章记叙的重点是什么设题意图: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并能分析课文结构,在此基础上抓住课文重点,进而了解张衡在科学上的成就和贡献。

答:⑴文章从三个方面写张衡:①第一部分(第1段)写张衡的为人以及在文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②第二部分(第2-4段)写张衡在科学技术方面卓越的才能和贡献;③第三部分(第5段)写张衡在政治上的突出作为。

⑵第二部分是文章的重点,可分为两层:一是仕途情况,以及制作浑天仪和著《灵宪》、《算图论》的情况;一是专门介绍候风地支仪。

显然,后者又是第二部分的重点。

二、翻译下列各句。

设题意图:积累常见重点实词,区别他们在文中的意思与现代常用义的不同。

⒈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译:虽然才能比一般人高出许多,但并不因此而骄傲自大。

(他)平时举止从容、态度平静,不喜欢与一般的世俗之人结交。

⒉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译:张衡善于器械制造方面的巧思,尤其在天文、阴阳历算方面最用心。

⒊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译:张衡不趋附当时的权臣大官,所任的官职就多年得不到提升。

⒋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译:曾有一条龙的机关发动但感觉不到地面动,京师的学者都认为它没有应验这很奇怪。

⒌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

译:当时政治局面每况愈下,权利向下转移,张衡于是给皇帝上书陈述这些事。

三、郭沫若曾评价张衡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课外搜集资料,以“我看张衡”为题,在班里做一次三分钟演讲。

设题意图:旨在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习课文所记载的张衡的种种优良品质,同时训练口头表达能力。

(参考答案略)。

苏武传 张衡传 课后练习题

苏武传 张衡传 课后练习题

《苏武传》练习一、基础知识:1.填空:(1)班固,东汉著名的,《汉书》开创了“包举一代”的体例,是继《史记》之后又一部历史与文学巨著。

文学史上,司马迁与班固并称。

(2)“二十四史”是指由《史记》至《明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

它的前四史是、、和。

(3)班固又是东汉最著名的的辞赋家,是他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2、下列句子,属于名词用作状语的是A、惠等哭,舆归营。

B、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C、收族陵家,为世大戮。

D、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

3、下列句子,属于被动句式的是A、收族陵家,为世大戮。

B、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见?C、见犯乃死,重负国。

D、终不得归汉,空自苦无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4.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通哪个字。

①暴秦之欲无厌②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③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④辞决而行⑤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⑥秦有余力而制其弊⑦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⑧同舍生皆被绮绣⑨独不怜公子姊邪⑩可得闻与5.选出“以”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组:()例: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①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②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③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④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⑤士亦以此不附焉。

⑥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

⑦亦以数直谏,不得久居位。

⑧持节发河南仓粟以振贫民。

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②⑤⑦ D.④⑥⑧6.下列句中的“于”字已按其作用作了分类,选出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赵氏求救于齐。

②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

③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④望长安于日下。

⑤夫庸知其年之后生于吾乎。

⑥而耻学于师。

⑦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⑧师不必贤于弟子。

A.①⑦/②⑥/③④/⑤⑧ B.①⑥/②⑦/③⑤/④⑧C.①⑥/②④/③⑦/⑤⑧ D.①⑥/②⑦/③④/⑤⑧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述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三千年的历史,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语文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张衡》课时练习(I)卷

语文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张衡》课时练习(I)卷

语文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张衡》课时练习(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基础题 (共20题;共113分)1. (8分)一字组多词扁________ ________ 敌________ ________粉________ ________ 越________ ________2. (8分)读拼音,写汉字。

zhēnɡ zhào jìlùyán jiūɡònɡ xià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jí xiánɡjiǔ tán jié chūfēn x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5分)读一读,写一写。

①地动仪用________(tóng)________(zhù)成,形状像大酒坛________(tán)②他的发明创造,为我国的科学事业做出了________(zhuó)越的________(gòng)献。

4. (6分)比一比,再组词。

吉________ 兆________ 酒________古________ 北________ 洒________5. (6分)比一比,再组词。

记________ 究________ 贫________纪________ 挖________ 贡________6. (6分)去掉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征________ ________ 研________ ________ 坛________ ________7. (8分)一字组多词。

杰________ ________ 兆________ ________仪________ ________ 贡________ ________8. (4分)照样子组词,再写句子。

沈阳市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张衡》课时练习B卷

沈阳市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张衡》课时练习B卷

沈阳市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张衡》课时练习B卷一、基础题 (共20题;共105分)1. (4分)读拼音,写汉字。

běi jīnɡ________ wǔhuán________ fēi bēn________ quán chǎnɡ ________2. (5分)我会看拼音写汉字。

shén me fāng xiàng dǎ kāi xué wèn shū bā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4分)看拼音写词语。

zhù míng xìng qùqí guài yí j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4分)将下面的字按照结构进行分类。

想告诉路能走北城安广升旗左右结构:________上下结构:________独体字结构:________半包围结构:________5. (4分)给划线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惠:①受到的好处。

②智慧。

③敬辞。

甚聪惠________其:①其中。

②他,代词。

③那,那个。

孔君平诣其父________为:①帮助。

②给,替。

③因为。

为设果________之:①往,到。

②的。

③代词,他。

杨氏之子________6. (1分)已的笔画顺序是:________7. (6分)给生字组词。

常________ 块________ 瓜________空________ 非________ 往________8. (4分)选词填空。

响亮明亮①小青蛙的声音又________又有节奏。

②他有一双________的眼睛。

欢快欢乐③他的表演给大家带来了________。

④溪水________地向前流去。

9. (6分)照样子,填上合适的词。

例:带领(队伍)坚守________ 粉碎________ 储备________战胜________ 帮助________ 累坏________10. (8分)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________的嘴脸 ________的机会 ________的态度 ________的笑容________的嘴脸 ________的机会 ________的态度 ________的笑容11. (6分)根据课文《沙滩上的童话》填空。

9 张衡_生字词学习

9 张衡_生字词学习

第九课张衡会认字:l& t5ng t1n t$ lu7pi3n t!ng zhu5 g7ng骗铜坛录廷拼音凸洛卓贡第九课张衡会写字:究吉征杰仪状拼音兆录记研析酒坛贡献ji9 j! zh8ng zh3o j# l& y1nji& x~ y! zhu3ng ji^ t1n g7ngxi3nl&记录录像张衡认真记录、研究地震现象。

t5ng铜丝铜矿地动仪用铜铸成。

t1n酒坛坛子地动仪用铜铸成,形状像大酒坛。

t$凸起凹凸地动仪顶上有凸起的盖。

lu7洛阳京城洛阳的人都来看地动仪。

pi3n骗人骗子所有的人都说地动仪是骗人的玩意儿。

t!ng朝廷宫廷有人向朝廷报告,离洛阳一千多里的地方发生了地震。

zhu5卓越卓识张衡的发明创造,为我国的科学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拼音句子词语g7ng贡献贡品张衡的发明创造,为我国的科学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ji9上下结构杰出豪杰张衡是个杰出的人才。

四点底j!上下结构吉祥吉利当时,人们把地震看做不吉利的征兆。

士字头zh8ng左右结构征途长征我们要牢记长征的故事,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双人旁zh3o独体字预兆瑞雪兆丰年不祥的预兆终于变成了事实。

丿部j#左右结构记录记载张衡认真记录、研究地震现象。

言字旁l&上下结构记录录取张震对地震进行了认真的记录。

横山头y1n左右结构研究研发他认真研究地震现象。

石字旁ji$上下结构研究探究他认真研究地震现象。

穴字头x~左右结构分析剖析张衡经过细心考察和分析,发明了地动仪。

木字旁y!左右结构仪器仪表地动仪是张衡发明的。

单人旁zhu3ng左右结构形状状态地动仪形状像个大酒坛。

将字旁ji^左右结构酒壶喝酒地动仪的形状像个大酒坛。

三点水t1n左右结构花坛坛子花坛里开满了花。

土字旁g7ng上下结构贡献贡品张衡为我国的科学事业做出了贡献。

工字头xi3n左右结构奉献献出董存瑞为了新中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犬字旁。

沈阳市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张衡》课时练习D卷

沈阳市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张衡》课时练习D卷

沈阳市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张衡》课时练习D卷一、基础题 (共20题;共105分)1. (10分)查字典填空。

(1)“畔”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

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组词________(2)“临”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

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组词________2. (5分)看拼音,写词语。

shé tou bǎi lián hái yào bā diǎn________一________________忙________________3. (8分)换偏旁变新字莓---________ ________ 哲---________ ________唠---________ ________ 钻---________ ________4. (5分)我会拼,我会写。

铃shēng________响,下课了。

同学们pǎo________向操场,huān huān________乐乐做游戏,天天yùn________动shēn tǐ________好。

5. (4分)根据词语为带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

(填序号)赤:①忠诚②光着,露着③红色④空赤诚________ 赤手空拳________ 面红耳赤________ 赤脚________6. (2分)看图写字。

________ ________7. (6分)比一比,再组词。

福________ 裙________ 衬________幅________ 群________ 付________8. (3分)照样子,写词语。

例:无恶不作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9. (6分)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

________地合作 ________地等候________的骨髓________的火种一________桥一________少年10. (3分)根据解释写出词语①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各种财富。

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第9课张衡生字

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第9课张衡生字

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第9课张衡生字三年级学生学习语文课文《张衡》时,要认识7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理解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店铺在此整理了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第9课《张衡》生字,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第9课《张衡》生字1【杰】读音:jié巧记:火(灬)烧“木”头。

字义:①特异的,超过一般的②才能出众的人组词:①杰作②豪杰俊杰造字:形声法造句:这次画展展出的都是近年来美术界的杰作。

笔顺:“木”撇捺舒展,盖住“灬”。

2【吉】读音:jí巧记:壮“士”开“口”保平安。

字义:幸运的,吉利的,跟“凶”相对组词:吉祥吉日吉利吉庆吉期凶多吉少吉祥如意吉人天相造字:会意法造句:我们兴高采烈地度过了一个吉祥的春节。

笔顺:上宽下窄。

上部首横长;“口”略扁。

3【征】读音:zhēng巧记:二人(彳)结伴,“正”好远行。

字义:①用武力制裁②远行③寻求,希望得到组词:①出征②征途长征③征文征稿造字:形声法造句:哥哥踏上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征途。

笔顺:“彳”窄长,上撇短,下撇长;“正”首横向右上倾斜。

字歌:二人走征程出言做证明心惊人发怔看病须对症4【兆】读音:zhào巧记:有脚能跳跃,有手把担挑,有人太轻佻,有木结蜜桃。

字义:①预兆②预示组词:①预兆征兆前兆②瑞雪兆丰年造字:象形法造句:燕子低飞、蚂蚁搬家,都是下雨的预兆。

笔顺:注意左右间距和右部竖弯钩的写法。

字歌:瑞雪兆丰年挑担来山前跳起一只兔匆匆逃进山5【记】读音:jì巧记:自言(讠)自(己)语(自己和自己说话)。

字义:①记忆,把印象保持在脑子里②把事物写下来组词:①记性记忆记不清记忆犹新②记事记账造字:形声法造句:很多年过去了,他对那件事仍然记忆犹新。

笔顺:“讠”的折笔与点对齐;右部竖弯钩舒展。

6【录】读音:lù巧记:()冲倒山()。

字义:①录制,记录,抄写,记载②采取,任用组词:①记录录像录音②录用收录录取造字:形声法造句:这本相册记录了我成长过程中的一个个精彩瞬间。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9课《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知识要点及练习题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9课《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知识要点及练习题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9课《古代科技耀我中华》知识要点及练习题 灿若繁星的古代科技巨人1、在中华文化的历史画卷里,一代又一代劳动人民用汗水和智慧创造了无数的光辉业绩,一个又一个科学巨人取得了不朽的科技成就。

2、张衡中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文学家,为中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被后人誉为"木圣" (科圣),为了纪念张衡的功绩,联合国天文组织于1970年将月球背面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又于1977年将小行星1802命名为"张衡星",2003年,国际小行星中心为纪念张衡及其诞生地河南南阳,将小行星9092命名为"南阳星"。

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徽,运用极限理论,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

祖冲之中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

钻研自然科学,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三方面。

他在刘徽开创的探索圆周率的精确方法的基础上,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比西方早1000多年;由他撰写的《大明历》是当时最科学最进步的历法,对后世的天文研究提供了正确的方法。

其主要著作有《安边论》《缀术》《述异记》《历议》等。

为纪念这位伟大的古代科学家,1967年,国际天文学家联合会把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环形山"。

明朝李时珍编写了《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

3、为了纪念我国古代科学家对世界科学技术的伟大贡献,国际上用张衡、祖冲之等科学家的名字来命名月球上的环形山。

【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制定的《大衍历》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太阳运行的规律,系统周密,表明中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

僧一行还是世界上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的创始人。

】独具特色的古代科学5、我国的中医药学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世界上独树一帜。

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张衡》课时练习(II)卷

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张衡》课时练习(II)卷

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张衡》课时练习(II)卷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基础题 (共20题;共121分)1. (8分)读拼音,写汉字。

zhēnɡ zhào jìlùyán jiūɡònɡ xià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jí xiánɡjiǔ tán jié chūfēn x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5分)读一读,写一写。

①地动仪用________(tóng)________(zhù)成,形状像大酒坛________(tán)②他的发明创造,为我国的科学事业做出了________(zhuó)越的________(gòng)献。

3. (6分)比一比,再组词。

吉________ 兆________ 酒________古________ 北________ 洒________4. (6分)比一比,再组词。

记________ 究________ 贫________纪________ 挖________ 贡________5. (16分)查字典,我能行。

6. (6分)去掉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征________ ________ 研________ ________ 坛________ ________7. (8分)一字组多词。

杰________ ________ 兆________ ________仪________ ________ 贡________ ________8. (4分)照样子组词,再写句子。

例:发发明张衡发明了地动仪。

① 杰 ________ ________② 贡________ ________9. (6分)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部编语文五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知识点+同步练习.doc

部编语文五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知识点+同步练习.doc

【若缺失公式、图片现象属于系统读取不成功,文档内容齐全完整,请放心下载。

】语文五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知识点+同步练习知识点我会写:仞:万仞壁立千仞心游万仞岳:五岳山岳岳父岳母三山五岳摩:抚摩按摩摩天观摩摩拳擦掌遗:遗民遗失遗忘遗憾路不拾遗涕:涕零鼻涕感激涕零巫:女巫、巫师、巫术、巫婆、巫神多音字:朝:zhāo朝霞cháo朝向舍:shè宿舍shě舍不得形近字:仞(万仞)刃(刀刃)岳(山岳)兵(士兵)摩(摩天)磨(磨炼)问题归纳:1、第一首诗前两句描绘一幅怎样的意境?开篇描绘了一幅壮阔苍凉的边塞风景。

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

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2、2、第二首诗描写景色有何作用?滚滚黄河奔流三万里,东入大海,巍峨华山高达五千仞,上与天奇。

如此大好河山,却沦陷在“胡尘里”,怎能不令人愤慨?壮观的景色描写渲染了老百姓的悲愤、失望之情。

3、3、为什么说《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杜甫是一位爱国主义诗人,国事在他眼里最重要,遇到国家收复疆土,击败叛军自然是生平最大的一件快事。

全诗情感奔放,处处渗透着“喜”字,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无限喜悦兴奋的心情。

因此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

课后习题答案: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反复诵读,边诵读边想象画面,并借助画面,深入理解课文。

2.借助注释,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1)塞外的将士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不打败西部的敌人誓不回还。

表明边塞将士誓死杀敌的气概。

(2)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表现了诗人希望、失望而终不绝望的千回百转的心情。

(3)赶紧动身启程从巴峡穿过巫峡,穿过了襄阳后又直奔洛阳。

表达了诗人急切、喜悦的心情,是诗人想象中的飞驰。

从军行[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9 张衡

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9 张衡
地震发生时,朝着那个方向的龙就会张开嘴巴 , 吐出铜球 。铜球当啷一声,正好落在 蛤蟆的嘴里, 人们听了,就知道 哪个方向 发生了地震 。
互助释疑
同学们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体
会和感受?师友交流。
拓展实践
1、 课后同学们自己再去查阅关于张衡和地 动仪方面的资料,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学习。 2、仿照第四自然段的写法,写一个你熟悉 的东西。
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理解词语,有感情 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张衡发明地动仪 的经过和意义,培养同学们热爱科学 的思想感情。
张衡
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天文学家,从小 爱科学,后来有许多重大发明。
地动仪
交流感知
1、读词语 杰出 吉利 征兆 记录 研究 分析 地动仪 形状 酒坛 贡献 黄铜 些收获?
学会了按一定顺序写,一部分一部分 地说明,就能写出物体的大概样子。
张衡不相信鬼神,他细心考察和认真研究 地震,发明了测量地震的地动仪。
研读共品
3、地动仪是什么样子? 地动仪用铜铸成,形状像大酒坛。顶上有凸起的盖。 四周铸有八条龙,龙头对准八个方向,每条龙的嘴里 衔着一颗小铜球,龙头下面,蹲着八只铜铸的蛤蟆, 仰着头,张着嘴,对准上面的笼嘴。
4、它是怎样测定地震的?
2、给会写字组词
3、识记字形 师友间交流记忆方法
4、听写词语,台前展示
5、全文共几个自然段?可分为几部分? 6、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课文主要讲的是谁?他是什么时候的人?
(张衡,我国东汉人。) (2)张衡是一个什么人?他做了一件什么重要的事? (张衡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他发明了地动仪。) (3)地动仪有什么用途?它管用吗? (能测定地震,它及时测定了地震。)

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9课练习题

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9课练习题

第九课古代科技耀我中华一、填空:1、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和()2、《》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数学著作,被历代数学家奉为()3、我国的中医药学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世界上独树一帜。

它独特的()()和丰富的(),为无数人解除病痛。

4、古代中国人很早就发现了磁石具有指示方向的性质。

北宋时,开始运用于()5、形态各异的(),绚丽多彩的(),精美绝伦的(),造福千秋的()等,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精湛技艺与勤劳智慧。

6、()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偶然发现的,宋元时期()广泛应用于军事。

二、判断题(请在题目后的括号中画“√”或画“×”)()1、赵州桥是由战国时期著名工匠李春设计建造。

()2、“二十四节气”至今仍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发挥作用.()3、算盘是中国人发明的一种计算工具。

()4、在发明纸以前,我国通常用竹简或丝帛为书写材料。

()5、火药是日本人发明后传入中国。

()6、北宋时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为人类传播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7、中国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医学家,如扁鹊、张仲景、华佗、李春。

()8、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桑养蚕的国家,也是最早生产丝绸的国家。

()9、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被称为“文明之母”。

()10、火药是我国古代科学家研制发明的。

()11、我国的瓷器品种繁多,器型丰富,烧制精美,但都只停留在国内。

()12、“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三、选择题1、()被称为“文明之母”。

A.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B.北宋时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C.东汉张衡发明地动仪2、下列()的出土表明了我国丝织技术在2000多年前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A.西汉素纱禅衣B.司母戊鼎C.东汉青瓷四系罐3、()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中国科学家。

A.袁隆平B.屠呦呦C.孙思邈4、“()”是我国古代历法的独特创造。

A.推拿B.二十四节气C.算盘D.针5、郑和是我国古代著名的()。

《张衡传》同步练习2

《张衡传》同步练习2

《张衡传》同步练习课内巩固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A.开辟.(pì)鄂.州(è)侈.谈(chǐ)陇.西(lǒn g)B.尸骸.(hái)蟾.蜍(chán)阉.党(yān)动辄.(zhé)C.阴骘.(zhì)逾.越(yú)小篆.(zhuàn)讽.谏(fěn g)D.猝.然(zù)玄.机(xuán)伺.机(sì)谗.言(chán)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致思:用尽心思B.公车..特征拜郎中公车:汉代官署名称C.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讽议:对政事提出意见D.衡常思图身..之事图身:谋划自身进取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B.合盖隆起,形似酒尊C.衡少善属文D.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游.于三辅,因入京师秦时与臣游.B.中有都.柱,傍行八道顷撰其遗文,都.为一集C.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D.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复举剑拟.之5.与“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中“奇”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B.吾得兄.事之C.且庸人尚羞.之D.宁许以负.秦曲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B.C.D.7.下列词语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A.衡下车..。

..,治威严。

B.举孝廉不行C.寻其方面..。

..,乃知震之所在。

D.又多豪右,共为不轨8.下列各句中画线的部分,句式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B.子卿尚复谁为乎C.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D.常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9.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遂通五经,贯六艺”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左传;“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9课古代科技耀我中华(知识点试题)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9课古代科技耀我中华(知识点试题)

第9课古代科技耀我中华知识点试题一、填空1、我国的中医药学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世界上独树一帜。

它独特的医学理论、(诊疗方法)和丰富的中草药,为无数人解除疼痛。

中医药学是世界(医学)宝库中的瑰宝,至今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得到了很多国家的认可。

2、“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历法)的独特创造。

他把一周年分成(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表示季节的更替和气候的变化,并用以指导(农业活动)。

千百年来,“二十四节气”一直被中国人民所沿用,至今仍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发挥作用。

2016年,“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3、都江堰是(战国)时期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岷江上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

它的设计极其巧妙,在高山和平原交接处,利用地势和河道,把成都平原变成了“(天府之国)”。

2000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巨大作用。

它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奋、勇敢和智慧。

4、我国素有“(瓷国)”之称。

河南洛阳出土的东汉青瓷四系罐表明,早在近(2000)年前,我国的能工巧匠已发明比较成熟的制瓷技术。

5、北宋时,(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他把胶泥刻成了一个个(字模),然后烧制成陶活字,用来排版印刷。

它的发明是(印刷)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被称为“(文明之母)”。

6、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它们的广泛应用和对外传播,对人类社会发展和(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

7、明朝的(李时珍)编写了总结药物学知识的和经验的巨著本草纲目。

8、算盘是中国人发明的一种(计算)工具。

9、赵州桥是由隋朝著名工匠李春设计建造的。

10、把圆周率的精确值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是祖冲之。

二、判断正误。

1、在我国古代,有许多著名的科学家。

(√)2、现在我国的中医药得到了很多国家的认同。

(√)3、二十四节气,是指我国古代把一年分成24个月。

(╳)4、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桑养蚕的国家。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5《张衡传》课时练冀教版冀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5《张衡传》课时练冀教版冀教版!

《张衡传》课前预习2、文学常识。

“传”:3、了解张衡3、了解作者课堂练习一、学生对照注释自读课文,完成以下自读作业(除翻译外,可直接做在书上):1.给下列句中加粗的字注音:①衡少善属文()②不好交接俗人()③累召不应()④五载复还()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①a.游于三辅()b.虽才高于世()c.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②a.因入京师,观太学()b.……作《二京赋》,因以讽谏()c.伺者因此觉知()③a.公车特征拜郎中()b.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④a.精思傅会,十年乃成()b.以精铜铸成()3、翻译句子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②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③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④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二、自读全篇,掌握内容、结构、写法1. 逐段阅读课文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介绍传主的生平事迹。

全文包括五个自然段,各段内容各有侧重。

请写出段意(1)(2)(3)(4)(5)2. 分析结构。

采用明段意分段法:先逐段概括段意,然后用合并同类项法把相关联紧缩密的自然段合在一起。

全文五个自然段中,二、三、四自然段讲的都是张衡取得的科学成就,自然应合为一大段。

这样,就理清了文章的结构。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 )( )第二部分是文章的重点,又可分为两层:一是仕途情况,以及制作浑天仪和著《灵宪》、《算图论》的情况;一是专门介绍候风地支仪。

显然,后者又是第二部分的重点。

4、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文章的详略安排呢?课后复习必做题1.自读课文,想一想,张衡的高尚品德是什么?刻苦钻研的精神表现在哪里?3.本文叙事按时间顺序写,而且详略得当。

课文是怎样按时间顺序的?写得最详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选做题本文语言质朴简练。

试举例说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每条龙的嘴里()着一颗小铜球。龙头下面,()着八 只铜铸的蛤蟆,()着头,()着嘴。
六、简要回答问题。
1.张衡是什么时候的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地动仪是做什么用的?它的发明有什么重要意义?
一、认真写
张衡
好下面
的字。
杰析
仪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坛1
、比一比,组词语
吉()兆()酒()
古()北()洒()
三、用下面的词语写句子。
研究
贡献
四、在括号里填写合适的词语。
()记录()考察
()的科学家 ()的贡献
()的声音()的贡献
五、填空,再读一读。
1那时候,经常发生地震。()发生一次地震,()影响 到很多地方。()城墙、房屋大量倒塌,()会死伤许多人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