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坡预测预报研究的现状与发展(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滑坡预测预报研究的现状与发展(1)
作者:刘明贵,杨永波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武汉 430071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万全.范书龙.林炎.WAN Quan.FAN Shu-long.LIN Yan 滑坡的多模型综合预测预报研究-水土保持研究
2005,12(5)
由于滑坡的复杂性以及预报模型和方法的局限性,简单地利用单一的滑坡预测预报模型准确地预报滑坡的滑动时间还很困难.为了提高滑坡预报的准确度,提出了在滑坡原型调研和机制研究的基础上,以滑坡的监测资料为依据,通过监测点的选取、监测信息的处理和变形阶段的判别,选择多个与所预报滑坡相适宜的预测预报模型对滑坡的滑动时间进行预测预报,并对多个模型的预报结果进行综合评判得出预报结果,最后以黄龙西村滑坡实例进行了应用.
2.学位论文方世跃滑坡预测预报研究2007
滑坡预测预报是减轻滑坡灾害的最有效地方法和途径之一,也是当前滑坡研究的重点、难点课题,同时更是地质灾害防治控制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
本文在广泛的文献调研基础上,针对目前滑坡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系统地总结了前人在滑坡预测预报领域的研究成果,并按照系统综合的研究方法对滑坡预测预报的方方面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
主要回顾了滑坡预测预报的国内外研究历程和现状,对滑坡预测学、滑坡预测预报、滑坡时间预测预报、空问预测预报、灾情损失预测预报等几个关键性问题进行了界定和阐述;分析了滑坡空间预测预报相关参数,总结了滑坡空间预测预报参数选择方法和滑坡空间预测预报国内外的主要研究方法,指出了滑坡空间预测预报内容,即包括滑坡可能发生地点预测预报、斜坡稳定性评价预测预报、滑坡活动强度预测预报,其中滑坡活动强度预测预报又包括滑坡规模、滑动距离、滑移速率三方面,最后总结出了滑坡空间预测预报的技术路线框图;分析了滑坡时间预测预报参数类型、特点,再分析了滑坡时间预测预报参数的获取方法,总结出了滑坡时间预测预报参数的预处理方法:因子分析、置信度分析、可靠性检验,从而发展了滑坡时间预测预报
参数的选择方法;然后总结出国内外滑坡时间预测预报的各类方法,最后提出了滑坡时间预测预报技术路线表;分析清楚了滑坡灾情损失预测预报的内容、特点、原则;再分析了灾情损失预测预报参数类型,预测预报参数选择方法;在灾情损失预测预报方法上重点分析了破坏概率计算方法、事故经济计算方法两种,最后总结出了滑坡灾情损失预测预报技术路线框图;综合利用前几部分分析研究结果,设计出了滑坡预测预报综合系统,其主要分为四个子系统:滑坡空间预测预报子系统,时间预测预报子系统,灾情损失预测预报子系统,结果显示和输出子系统;并对这四个子系统进行详细设计
;对数据管理、数据预处理、空间预测预报、时间预测预报,灾情损失预测预报、图形图象显示、报表生成7大主要功能模块,进行了简单描述和设计。
3.期刊论文李秀珍.许强.刘希林.LI Xiuzhen.XU Qiang.LIU Xilin基于GIS的滑坡综合预测预报信息系统-工程
地质学报2005,13(3)
由于滑坡的复杂性、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加之目前的滑坡灾害预测预报理论研究还存在局限性,大大增加了滑坡预报的难度.本文针对目前滑坡预测预报研究中的不足,提出了滑坡综合预测预报信息系统,并对该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内容等进行了详尽地设计和开发.滑坡综合预测预报信息系统以GIS为平台,利用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将以监测资料为依据的滑坡定量预报与以专家经验知识为依据的滑坡定性预报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了各取所长,优势互补,实现了滑坡的综合预测预报,提高了滑坡的预报水平.运用该系统不仅可以判断滑坡体的变形破坏机制、目前的稳定性状况和破坏概率,而且可以对滑坡体的变形演化阶段以及滑动时间作出预测预报,从而给滑坡现场工程师的综合判断和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有关科学依据的实用化工具.
4.学位论文李秀珍滑坡灾害的时间预测预报研究2004
中国是世界上滑坡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据初步统计,中国目前受到滑坡威胁的地区已占全国陆地面积的约1/5~1/4,每年因崩塌滑坡造成的经济损失在200亿元人民币左右.目前,在我国不可能有足够的经济
和技术力量对有潜在危险性的滑坡灾害点进行全面治理的情况下,对滑坡灾害综合防治的另外一条途径,就是开展滑坡灾害的预测预报研究.特别是如果能够及时准确地预报滑坡的滑动时间,就可以尽早采取减灾防灾措施和对策,使这类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基于上述目的,该论文针对过去滑坡预报的研究方法单一、手段落后,理论成果的实际应用性不强等问题,在广泛查阅国内外有关滑坡预测预报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着重从定量、定性和数值模拟三个方面对滑坡的时间预测预报开展研究:依据滑坡的监测资料,运用滑坡预测预报模型实现了滑坡的定量预报;以专家的经验知识为依据,运用专家系统的方法和手段实现了滑坡的定性预报;利用数值模拟手段,通过建立滑坡的地质-力学-变形模型(GMD模型)实现了滑坡的数值预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运用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思想和方法将理论模型的定量预报、以专家经验知识为依据的定性预报以及数值模拟预报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滑坡的综合预测预报.同时,基于GIS平台初步设计并开发了滑坡综合预测预报信息系统.最后,选择典型滑坡,如三峡库区新滩滑坡、石榴树包滑坡,开展了实际的滑坡时间预测预报工作.研究结果表明,本文从理论方法和技术途径上实现了滑坡灾害的时间预测预报,并具备较强的预测预报功能,为滑坡灾害的预测预报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5.期刊论文杨永波.刘明贵.YANG Yong-bo.LIU Ming-gui滑坡预测预报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土工基础2005,19(2) 在指出滑坡预测预报对减灾防灾的重要意义后,简要而系统地讨论了滑坡预测预报.首先分析了滑坡预测预报的具体含义.其次,在对国内外滑坡预测预报研究成果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从滑坡的时间预测预报、空间预测预报两个方面总结了滑坡预测预报研究的主要方法.最后建设性地分析了滑坡预测预报研究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研究的突破口.
6.期刊论文王念秦.王永锋.罗东海.姚勇.WANG Nianqin.WANG Yongfeng.LUO Donghai.YAO Yong中国滑坡预测预
报研究综述-地质论评2008,54(3)
滑坡预测预报是有效预防滑坡灾害的重要途径之一,这方面的研究不仅受到广泛重视,且硕果累累.将中国滑坡预测预报的研究历史划分为
四个阶段:①经验判断--被动防灾避灾阶段;②定性--半定量分析预测预报阶段;③理论方法探索--检验预测预报阶段;④理论方法深化--综合应用预测预报阶段.从监测(观测.方法、预测预报方法,以及研究特点等方面进行简要回顾,总结已有监测方法(手段.、预测预报理论、方法的研究现状,认为尚存在:①监测方法(手段,包括仪器、设备的精度不足;②预测预报方法综合性、实用性不强;③预测预报专门理论尚待完善等问题.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了发展趋势展望.
7.期刊论文易顺民.Yi shunmin滑坡活动时间预测预报研究现状与展望-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07,4(2)
滑坡活动特别是隐蔽性强的突发性滑坡活动,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建筑设施带来巨大的灾难.滑坡活动时间预测预报工作是当前滑坡研究中的难题,进展缓慢.本文系统地总结了国内外滑坡活动时间预测预报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各种滑坡活动时间预测预报方法的优劣.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滑坡活动时间预测预报技术的发展趋势.
8.学位论文龙建辉高速远程黄土滑坡预测预报方法研究2008
针对高速远程黄土滑坡频繁发生的现实,在目前经济和技术条件还不足以彻底治理的情况下,开展对滑坡灾害的预测预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也是当前国际上滑坡灾害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陕西关中盆地滑坡灾害最为严重的滑坡带之一-泾阳县泾河南塬高速远程黄土滑坡带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滑带土特征强度参数的试验分析,运用统计模型、运动学模型、以及蠕变模型等,对泾阳南塬高速远程黄土滑坡的强度特性和时空预测预报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果:
(1)滑带土在高速远程黄土滑坡的形成和发育规模等方面具有控制性作用。
本文运用多种试验方法,从滑带土的峰值强度、残余强度、软化强度、长期强度和启动强度五个层面,对滑带土的抗剪强度特性进行了综合研究,提出了“属性强度”和“状态强度”的概念,论证了滑坡各特征强度的属性问
题及其相互关系;认为:滑坡的峰值抗剪强度是一种“状态强度”,它与非饱和黄土的结构强度及含水量等因素有关;滑坡的完全
软化强度和残余抗剪强度是一种“属性强度”,它主要与表征滑带土属性的粘粒含量、矿物成分及塑性指数等指标有关,并建立了属性强度与各属性间的相关关系,通过它们能较好地利用常规测试指标来获得抗剪强度。
对滑带土微观结构的研究分析(SEM),验证了所得滑带土强度规律性的认识。
(2)提出了滑坡“启动含水量”的概念。
黄土滑带土的峰值强度特性表现为在一定的低含水量范围内,随含水量的增高强度降低较为缓慢,当达到一定含水量时,随含水量的增加强度骤降,滑坡获得高速启动的条件,它所对应的峰值抗剪强度就为滑坡的启动强度;测试与反演分析表明泾阳滑坡滑带土的塑限含水量为滑坡启动含水量。
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泾阳地区滑坡高速远程的力学机理,为强度骤降高速启动、滑带液化、以及“滚轴效应”等的综合反映。
(3)在滑坡的空间预测方法上,通过对泾阳南塬黄土滑坡带的实地测量,得到了滑坡滑动前后的各项特征参数;建立了基于特征参数的高速远程黄土滑坡滑距预测的一元和多元统计模型;论证了Scheidegger公式和森胁·宽公式在本质上都为“架空坡”(H/L)理论,它在黄土地区的预测结果也具有很好的线性相关性,并得到了适合泾阳地区的修正模型。
(4)建立了两个基于功能守恒和考虑滑带土强度参数及滑动液化的运动学模型:基于能量守恒、考虑滑坡运动特点和滑带土强度特性的滑距预测简化运动学模型,该模型充分考虑了滑坡运动阶段的强度特性,给出了具体的计算公式和预测方法;考虑滑动过程孔隙水压力影响和滑带液化,在前人提出的速度和滑距预测公式基础上,得到了其修正的预测方程。
(5)对滑带土的蠕变特性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该区滑带土的蠕变经验方程,探讨黄土蠕变特性与滑坡失稳之间的内在联系,探索Saito模型在黄土滑坡时间预报方面的可行性,并提出了一种基于蠕变理论的滑坡时间预报估算方法。
9.会议论文万全.范书龙.林炎滑坡的多模型综合预测预报研究2005
由于滑坡的复杂性以及预报模型和方法的局限性,简单地利用单一的滑坡预测预报模型准确地预报滑坡的滑动时间还很困难.为了提高滑坡预报的准确度,本文提出了在滑坡原型调研和机制研究的基础上,以滑坡的监测资料为依据,通过监测点的选取、监测信息的处理和变形阶段的判别,选择多个与所预报滑坡相适宜的预测预报模型对滑坡的滑动时间进行预测预报,并对多个模型的预报结果进行综合评判得出预报结果,最后以黄龙西村滑坡实例进行了应用.
10.学位论文曾裕平重大突发性滑坡灾害预测预报研究2009
我国是滑坡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人类工程活动的日益加剧,再加上全球气候变暖、变乱,重大突发性滑坡灾害不断发生。
如仅四川省境内,2004年发生了宣汉天台乡特大型滑坡;2005年丹巴县城后山出现明显的滑坡迹象;2006年绵阳北川县白什乡出现重大滑坡隐患;2007年发生了达州青宁乡岩门村滑坡、达县杨柳垭变电站滑坡;2008年汶川地震更是诱发了数以万计的滑坡灾害。
重大突发性滑坡灾害已对人民生命财产构成严重威胁,急需有针对性地建立一套重大突发性滑坡灾害的预报预警理论和技术方法体系。
由于影响滑坡发展演化的因素众多,导致滑坡运动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滑坡的预测预报仍是世界性难题。
目前对滑坡时间预报的主要作法是根据滑坡位移-时间曲线三阶段演化规律,当变形接近或进入临滑阶段时,结合宏观变形迹象进行滑坡时间预报。
但目前在作时间预报时并没有定量标准
,不易把握;而滑坡的运动范围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滑坡对灾区人民的危害程度。
众多的学者进行过滑坡滑速与滑距的计算研究,但提出的各种假说以及计算方法不具有普遍性,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的预测方法。
针对目前重大突发性滑坡预测预报所存在的问题,本文在搜集多个突发性滑坡完整监测资料的基础上,对滑坡各变形演化阶段的规律和特征以及滑坡下滑后可能的运动范围进行较深入系统地研究,获得如下创新性研究成果:
(1) 结合大量的滑坡监测实例,对滑坡位移-时间曲线特征进行了
仔细地研究,并按形态将其分为六类:平稳型,直线型,曲线型,阶跃型,回落型以及收敛型。
不同成因类型和不同演化阶段的滑坡,其位移-时间曲线是不同的。
掌握滑坡位移-时间曲线特征,对定性判断滑坡的成因模式、变形发展阶段、外界因素影响程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为了克服滑坡位移-时间曲线切线角会随着纵横坐标尺度变化而变化的问题,本文提出通过坐标变化使位移-时间曲线各处切线角成唯一值的办法。
在对改进切线角特征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改进切线角判别滑坡的初始变形、等速变形以及加速变形阶段的定量划分标准。
为实现对滑坡进行准确地临滑预报,进一步将滑坡的加速变形阶段划分为初加速、中加速和临滑阶段三个亚阶段,给出了三个亚阶段的切线角划分标准。
同时发现,滑坡下滑前的最大切线角约等于89o。
(3) 对滑坡位移-时间曲线的加速度、加加速度特征和变化规律进行了深入地研究,提出了利用累积加速度和累积加加速度定量判别滑坡各变形阶段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滑坡临滑预报判据:累积加速度∑a>0 且持续增长;
累积加加速度∑?>0,且持续增长或保持高值。
(4)提出了根据滑坡所处的不同变形阶段,采用不同预报模型的滑坡定量预报方法,即在滑坡的中长期变形阶段可采取神经网络法进行变形的趋势性预测;滑坡进入临滑阶段可采用Verhulst模型定量预报。
本文同时提出了滑坡短期预报的抛物线法和临滑预报的加速度法。
(5) 对滑坡体滑面形态和裂缝类型及其各阶段的特点进行了较为系统地研究,总结出滑坡裂缝的分期配套规律和特征。
根据裂缝的分期配套特征,可通过对滑坡宏观变形破坏迹象的研究,较为准确地判断和把握滑坡的所处演化阶段和稳定性状况,由此进行滑坡的定性预测预报。
(6)为了分析评价滑坡下滑后的空间运动范围,将滑坡下滑分成5类模式:整体无碰撞滑行、整体碰撞滑行、滑落堆积、凌空飞跃和坡脚弧形滑动,并采用能量守恒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推导各类滑坡运
动模式的运动距离估算公式。
(7) 在综合本文对滑坡位移-时间曲线特征、滑坡各阶段适宜的定量预报模型、滑坡裂缝分期配套特征等各方面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滑坡预警级别分为蓝色-注意级、黄色-警示级、橙色-警戒级、红色-警报级共四级,提出了滑坡分级综合预警预报方法,给出了滑坡灾害分级综合预警表。
在表中给出了各级的变形曲线特征、宏观变形破坏迹象、预报判据、滑坡对外界因素的响应特征、适宜的预报模型和方法以及灾害的应对措施。
最后,选取了一些典型重大突发性滑坡实例,通过滑坡预测预报实例研究,对本文提出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实际的应用和检验验证。
本文链接:/Conference_7104455.aspx 授权使用:中国科技大学(wfzykjdx),授权号:56cc98d8-0e41-4cfa-8f8b-9e3900fc8879
下载时间:2010年1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