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新人教版 七年级美术下册 第一单元第2课 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合集下载

【人教版】美术七下 1-2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课件

【人教版】美术七下 1-2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课件

情趣盎然的艺术作品
发现情趣
演绎情趣
画面中右上方的
青蛙的 情绪和
找一找画面中最有趣
画面左下方的三只 青蛙请同学们的发挥姿联态想,形
的地方,说一说为什么
成上强台演烈一的演反此刻差画,面中增
有趣?
加的了青蛙画会面进中行怎的样戏的对剧

性话效? 果,让画面趣
蛙 (
味生动!







生活当中的美好瞬间 你感受到画家的什么情感?
“情”与“景”的高度融合形成了 耐人寻味的意境!
画面中描绘了什么内容?作品表现的是怎样的意境?妙在何处?
画家以“白”当“黑”。以有 限的画面空间,表现出没 有边界的江水,反而令人 觉得江水浩渺,寒气逼人。
“情”与“景” 的高度融合 形成了耐人 寻味的意境!
画面中心的扁舟和钓翁 形象刻画细致。
运用虚实相生的手法,艺 术家创造的形象是“实”,引 起我们想象的是“虚”。
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
同学们课前收集的有意义的照片或是图片,并 说一说你为什么选择这个图片?
生活中的情趣
让我们看看其他艺术家是 如何表现有情趣的作品的?
体验感受美术作Hale Waihona Puke 情景交融的艺 术感染力——意境美。
欣赏美 体悟美 评述美
艺术作品中的情趣指的是什么?
情趣指的是艺术家寄托艺术作品所表达的性情和志趣
寒江独钓图(中国画) [南宋] 马远
想一想:
除了绘画作品还有什么作品课以表达出意境与情趣?
试一试:分析作品哪些地方表现出了情趣?
“一家人”椅 (现代家具设计 德国)
这组椅子的设计,别出心裁地采用了“拟人化”的艺 术手法,我们从椅腿的不同姿势上,可以联想到一家 老少促膝谈心的亲切场面。这件实用性的现代工艺产 品设计,有着十分亲切感人的艺术情趣。

《第一单元 第2课 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美术人教版七年

《第一单元 第2课 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美术人教版七年

《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艺术作品中的情趣和意境,理解其基本观点和表现手法。

2. 通过欣赏和分析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

3. 学会运用情趣和意境营建自己的艺术作品,提高艺术创作水平。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理解情趣和意境的表现手法。

2. 难点:如何将情趣和意境融入到自己的艺术创作中,提高艺术作品的品质。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艺术作品图片和视频,包括中国画、油画、雕塑等不同类型。

2. 准备教学用PPT,包括作品介绍、问题讨论和创作指导等环节。

3. 准备画笔、颜料、纸张等美术用品,确保学生有足够的创作材料。

4. 安排教室,确保环境整洁、舒适,适合学生进行艺术创作。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音乐欣赏,教师播放一段轻音乐。

提问:同砚们,刚才老师播放的音乐给你什么样的感觉?请用一两句话描述。

教师总结并引出课题: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它用无声的语言表达情感,传达思想。

今天,我们就来上一节美术课,让我们共同去领略艺术的美,去感受美术作品的情趣和意境。

2. 回忆比照师:其实在我们小学阶段就有对艺术和美的探索和思考。

那么同砚们,你还记起小时候都画过些什么吗?能否给我们分享一下当时绘画时的心情?你们觉得那时绘画的作品有哪些不足的地方?学生分享作品并描述感受。

教师总结:看来同砚们都有一颗热爱艺术的心,但小学阶段对艺术的理解和把握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一下如何营建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二)新课教学1. 展示图片教师展示一些优秀的美术作品图片,并引导学生欣赏。

提问:这些作品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它们有哪些共同特点?学生讨论并回答。

教师总结:这些作品都营建了一种美的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

它们或精致或粗犷,或明快或朦胧,但都充满了情趣和意境。

那么同砚们想不想自己也来尝试一下呢?2. 讲解要点教师讲解本节课需要掌握的技能和方法,包括构图、色彩、线条等。

《第一单元第2课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学历案-初中美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第2课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学历案-初中美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程的学习主题为“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我们将通过赏析各类艺术作品,理解艺术作品中情趣与意境的营造手法,并尝试在创作中实践,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创作能力。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了解不同艺术形式中情趣与意境的表现方法,认识艺术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

2. 技能与操作:学会分析艺术作品的构图、色彩、线条等元素,并能在自己的创作中运用这些元素营造情趣和意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艺术的热爱和欣赏能力,提升其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三、评价任务1.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互动情况以及对于艺术作品的分析能力。

2. 作品分析评价:学生能够准确分析至少一件艺术作品的情趣和意境营造方法。

3. 创作能力评价:学生能够在自己的创作作品中,合理运用所学知识,营造出具有个人特色的情趣和意境。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展示几幅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中的情趣与意境,并简单介绍本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2. 赏析艺术作品(15分钟)选择不同艺术形式(如国画、油画、版画等)的代表作品,让学生分析作品中如何通过色彩、线条、构图等元素营造情趣和意境。

教师可适当引导学生讨论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家的创作思路。

3. 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件艺术作品进行深入分析,讨论作品中情趣与意境的营造方法,并记录讨论结果。

4. 分享交流(10分钟)每组选派代表将讨论结果向全班同学进行分享,其他同学可进行补充或提问。

教师在此过程中进行点评和引导。

5. 实践操作(2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以“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为主题进行创作。

教师在此过程中进行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创作中的问题。

6. 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并简述创作思路和作品中所营造的情趣与意境。

全班同学和教师共同进行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第一单元第2课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第2课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美术课程的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营造艺术情趣和意境的基本方法,理解艺术创作中情感表达的重要性,并能在实际创作中运用所学知识,提升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二、作业内容作业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1. 理论学习:学生需认真研读关于艺术情趣与意境的相关理论,包括但不限于中国画论中的“意境”概念,西方绘画中的情感表达等,理解其内涵及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2. 素材收集:学生需收集与主题相关的图片、文字、音乐等素材,如古典诗词、名画作品、自然风光照片等,为后续的创作提供灵感。

3. 创作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收集的素材,以个人或小组形式创作一幅表现艺术情趣和意境的作品。

作品形式可以是绘画、手工艺品、摄影作品等。

在创作过程中,学生应注重表达个人的情感与思想,体现艺术的个性化和创意性。

三、作业要求1. 理论学习部分需学生认真记录学习心得,并总结出自己对艺术情趣和意境的理解。

2. 素材收集需确保素材的来源可靠,内容积极健康,并注明来源。

3. 创作实践过程中,学生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注意作品的构图、色彩、线条等基本美术要素的运用。

4. 作品需为原创,严禁抄袭他人作品。

5. 提交作业时需附上作品说明,包括创作灵感、作品内容、所用技巧等。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将根据以下标准进行:1. 理论学习心得的深度和广度;2. 素材收集的丰富性和质量;3. 创作实践的原创性和创意性;4. 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5. 作品说明的完整性和条理性。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评阅,并给出详细的评价意见。

2. 课堂讲解时,教师将选取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并分析其优点和可改进之处。

3. 对于存在问题较多的作业,教师将给予指导性建议,帮助学生改进。

4. 学生根据教师的评阅意见和课堂讲解,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反思和修正,提升自己的美术创作能力。

人教版2012年新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美术是创造性劳动第2课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课件(一)

人教版2012年新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美术是创造性劳动第2课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课件(一)

青 蛙 中 国 画 现 代 齐 白 石
齐白石
• 擅长中国画、书法、篆刻和诗歌。一生作 画不辍,留下大量诗、书、画、印作品。 传世画作有《墨虾》、《牧牛图》、《蛙 声十里出山泉》等。著有《借山吟馆诗 草》、《白石诗草》、《白石老人自传》 等;出版有三卷本《齐白石作品选集》、 《齐白石山水画选》等画册多种。
斑 猫 ( 版 画 现 代 美 国 ) 雅 克
作品简介
• 可爱的小猫乖巧的趴在地 上吃食,舌头舔着食盆, 身上富有韵律的花纹,形 成一幅妙趣横生的画面。
• 小结
宋陈居中四羊图
• 此图绘四只山羊在枯树下打斗、观望的不 同动态,形象生动,逗人喜爱。全图用笔 简练朴实,色调柔和中又有对比。以大面 积淡墨渲染出坡地,将天地区分开来,并 很好地衬托了画面的主体。图中景物高低 错落,画面富于变化,不愧为陈居中的传 世佳作。
李可染 1977年作 人物画《春牧图》
虚 谷 ( 中 国 画 清 代 )
作者简介
• 虚谷曾任清军参将,后有感触而披 缁入空门。他是继渐江以后,新安 画 • 坛出现的又一怪杰和书画大家。其 人一生穿过儒服、戎装、官服、袈 裟,最后静静睡在沪上关帝庙的画 案上,乘黄鹤西归。
《 蒲 公 英 》 ( 版 公英》笔法十分简洁,画面只有一个 吹蒲公英的乡间女孩,身边一个草篮一把 镰刀。这种单纯凝练而不驳杂的意象,是 吸引观者入境的前提条件。意境体验较之 情景体验,需要更加单纯凝练的意象。 “繁”需万取一收,“简”需一以总万。 吴凡倾向于一以总万的简体。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一单元第二课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一单元第二课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第二课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学习领域:欣赏•评述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体验和感受美术作品的意境,了解美术作品中情趣和意境的表现方法,能对相关的美术作品情趣和意境进行欣赏评述。

过程与方法:通过美术作品中的情趣和意境进行体验分析,欣赏评述, 掌握一定的美术批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体验分析,欣赏评述,丰富学生的生活和艺术情感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重难点】重点:感受美术作品的情趣。

难点:理解美术作品的情趣和意境,把握作品的精神内涵。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具准备】课本、课件【教学过程】1、引导阶段:播放课件,展示学生提供的照片,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看看你艺术家是怎样表现富有情趣的作品的2、发展阶段:第一环节感受与比较分析。

欣赏一组有关的美术作品,组织学生对作品进行探讨。

主要围绕问题:你觉得这幅画中最有趣的地方在哪?这样表现有何效果?从画面的构图、构思及不同寻常的方面引导学生分析理解。

讲解齐白石的《青蛙》。

夏加尔的《散步》。

欣赏评述。

尝试对其他几幅美术作品进行评述第二环节:(1)欣赏,感受。

播放多媒体,在诗歌、音乐配合下欣赏《独钓寒江雪》和《李白诗意图》,感受画中独特的意境。

(2)分析,探讨。

问题:作品中表现的是怎样的意境?妙在何处?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补充。

(3)欣赏,评述。

尝试对《桃潭浴鸭图》进行评述。

4、展示与讲评阶段:学生根据课后单元评价中的选择题来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1、学生是否能感受到不同作品中所体现的情趣和意境。

2、是否能从表现方法和画家个人情感方面,理解作品中的情趣和意境。

3、是否能从作品中的情趣和意境方面对相关美术作品进行欣赏评述。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主要内容是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美术课应植根于生活,把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化艺术与生活的联系。

”本课将通过欣赏作品、探索尝试、实践创作等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将生活经验与艺术情趣有机地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创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欣赏中外优秀的艺术作品,学习如何从自然景物和人造环境等方面去感受美、发现美和表现美。

(2)能力目标:运用各种材料和技法的绘画形式表达自己对美的独特感受。

(3)情感目标:感受自然美与人文美之间的联系,关注民族传统艺术之美。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感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难点:如何运用各种绘画形式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对美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收集具有代表性的中外优秀艺术作品及相关的视频资料;准备教具和材料;制定评价标准。

学生准备:收集自己喜欢并与本课相关的资料;油画棒、水彩颜料、水粉颜料、毛笔、彩色铅笔等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自然风景优美的图片(如黄山风景、九寨沟风光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感受自然之美。

然后问学生:“这些自然美景是否给你带来了愉悦的情感体验?”引出本课的主题——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2.探究(20分钟)(1)欣赏作品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中外著名的艺术作品(如张大千的《泼墨山水》、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等),并从色彩、线条、构图等方面分析这些作品所表现的美感。

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自主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提高对美的认识。

(2)讨论如何运用材料与技法进行绘画创作表现美教师请学生回答自己认为的代表性强并能体现美的绘画作品,并从色彩、表现形式等方面进行简单分析。

然后教师总结并介绍各种绘画技法和材料,如刮蜡纸、水彩画、油画棒等。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第一单元美术是创造性劳动第2课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第一单元美术是创造性劳动第2课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通过以上方法,我们可以在美术创作中成功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使作品更加生 动有趣,并富有深度和内涵。
04
学生作品分析与欣赏
学生作品展示
在本节课中,学生们呈现出了众多具有创造性和 想象力的作品。这些作品充分展示了他们在学习 美术过程中的成长和进步。以下是部分学生作品 的展示
作品2:《月夜思》。这幅作品以深邃的蓝色为背 景,通过简洁的线条勾勒出月亮和云朵的形状, 营造出宁静而悠远的意境。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
第一单元美术是创造性劳动 第2课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CONTENTS
• 引言与背景 • 艺术的情趣与意境解析 • 如何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 学生作品分析与欣赏 • 实践操作:创作自己的作品 • 总结与延伸
01
引言与背景
课程介绍
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艺术情趣 和意境的基本概念,掌握营造艺术情 趣和意境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 力和创造力。
VS
实例2
《蒙娜丽莎》中的情趣与意境:这幅作品 通过神秘的微笑和柔和的色调,表现出蒙 娜丽莎优雅、高贵的气质。作品中的光线 和背景处理,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 充满了诗意。观赏者在品味蒙娜丽莎的美 丽之余,也能感受到作品所传达出的对人 性、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03
如何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使用色彩与线条营造情趣
意境:学生们通过色彩、线条和构图等美术元素,成功地营造出了不同的意境。如《春日郊 游》中的生机勃勃,《月夜思》中的宁静悠远,以及《田园牧歌》中的和谐诗意。这些意境 使得观众能够沉浸在学生们的作品中,感受到他们所表达的情感和思考。
互动环节:学生互相点评作品
• 在课堂的互动环节中,学生们积极参与了对彼此作品的点评。 他们根据所学的美术知识和自己的审美体验,给出了中肯且具 有建设性的意见。这一环节不仅让学生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创 作成果,还促进了他们之间的交流和学习,有助于提升他们的 美术素养和创作水平。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第2课: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第2课: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马 远 《 对 月 图 》
马 远 《 梅 石 溪 凫 图 》
马 远 《 雪 滩 双 鹭 图 》
江雪
唐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马远《寒江独钓图》
夏圭 《溪山清远图》
《 秋 窗 读 书 图 》 刘 松 年
课外赏析 马远 《十二水图》
谢 谢 观 看
过 本 课
学 习 让
学 生 对
数 量 词
产 生 兴
趣 , 培
养 学 生
能 留 心
观 察 周
围 事 物
、 尝 试
用 数 量
词 表 达
熟 悉 的
事 物 的
好 习 惯
。 感 受
数 量 词
儿 歌 的
语 言 美

5





写 周
总 理 样
平 易
近 人 。







流 利
马远
▪马远(约1140-约1225年后),南宋画 家。字遥父,号钦山,原籍河中(今山西 永济),侨寓钱塘(今浙江杭州)。出身 绘画世家,南宋光宗、宁宗两朝画院待诏。 擅画山水、人物、花鸟,山水取法李唐, 笔力劲利阔略,皴法硬朗,树叶常用夹叶, 树干浓重,多横斜之态。楼阁界画精工, 且加衬染。喜作边角小景,世称“马一 角”。人物勾描自然,花鸟常以山水为景, 情意相交,生趣盎然。与李唐、刘松年、 夏圭并称“南宋四家”。存世作品有《踏 歌图》《水图》《梅石溪凫图》《西园雅 集图》等 。
4
6 8
11 12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 时
间、

第一单元第2课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教学设计人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第2课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教学设计人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

《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艺术作品中的情趣和意境的含义,掌握营建艺术情趣和意境的方法。

2. 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培养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认识。

3. 培养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提高艺术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艺术作品,理解情趣和意境的含义。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掌握营建艺术情趣和意境的方法,并在实践中应用。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艺术作品图片和视频,包括绘画、雕塑、建筑等。

2. 准备实践材料,如纸张、画笔、颜料等,供学生实践应用。

3. 提前安置学生预习相关内容,以便更好地理解本课内容。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展示一些名家名作,让学生欣赏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2. 引出营建艺术的定义和重要性,介绍营建艺术的分类和特点。

3. 强调本节课的主题——营建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二)新课讲授1. 讲授营建艺术的基本原则和技巧,重点讲解“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留白艺术”等观点。

2. 结合实例,讲解如何通过营建艺术表现情感、传递思想、提升审美情趣等。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平时生活中运用营建艺术,提高生活品质。

(三)小组讨论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组长,组织讨论。

2.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受,讨论如何在平时生活中运用营建艺术来提升生活品质。

3.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创意和想法,与其他同砚分享。

(四)分享展示1.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本组的讨论效果,包括创意、想法、实际应用等。

2. 鼓励其他同砚提出质疑和建议,进一步完善小组的展示内容。

3. 教师对各组的展示效果进行点评和鼓励,引导学生更好地运用营建艺术。

(五)小结作业1. 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营建艺术的重要性和技巧。

2. 安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运用营建艺术技巧,创作一幅具有意境的画作或设计一件具有美感的生活用品,并在下次教室上展示效果。

美术七下第一单元第2课-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美术七下第一单元第2课-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 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思想者》雕塑 罗丹
名家作品赏析
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 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星空》油画 梵高
名家作品赏析
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 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万山红遍》中国画 李可染
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 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空白的云天,景象空阔、苍茫, 很好表现原诗思念故乡与亲人的情感。
《李白诗意图》石涛
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 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拓展与活动
分小组讨论、赏析名家作品。
下节上《色彩课》 任务: 每小组准备彩铅一套,关于色彩的美 术作品一张。
名家作品赏析
画家用这一充满童趣 和童心的可爱形象, 抒发出自己对美好生 活的向往,意味深长。
《蒲公英》 版画 现代 吴凡
大羊看着天真活泼的小羊 相互打斗玩耍,耐人寻味
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 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四羊图》中国画 南宋 佚名
意境
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 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传统的一个重要范畴。中国古典 诗、词、画、赋、书法、音乐、建筑、戏剧都十分重视意 境。 意境就是艺术中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既有来自艺术 家 主观的“情”,又有来自客观现实升华的“境”,境 中有情,情中有境,是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相熔铸的产物, 它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
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第2课
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湖北荆门外语学校
鲁莉
说一说:哪幅画最有趣?
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 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 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第一单元第2课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第2课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美术课程作业的设计与实施,使学生能够:1. 理解艺术情趣与意境的基本概念;2. 掌握运用艺术手法营造情趣和意境的基本技巧;3. 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与热情,培养其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二、作业内容本次作业内容主要围绕“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展开,具体包括:1. 观察与思考:学生需选择一件自己感兴趣的美术作品(如绘画、雕塑等),仔细观察作品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分析作品是如何通过色彩、线条、构图等元素营造出特定的艺术情趣和意境的。

2. 创作实践:学生需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幅以“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为主题的作品。

作品中应体现出对色彩、线条、构图等美术元素的运用,尝试通过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3. 作品说明:学生需为所创作的作品撰写一份简短的说明,阐述作品的创作灵感、表现手法以及所营造的艺术情趣和意境。

三、作业要求为保证作业的质量和效果,特提出以下要求:1. 观察与思考部分:学生需认真观察所选作品,分析其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并做好记录。

2. 创作实践部分:学生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作品应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

3. 作品说明部分:说明应简洁明了,突出重点,体现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4. 作业提交时,需同时上交所选择的美术作品图片、创作作品原件以及作品说明文字。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将根据以下标准进行:1. 作品的创意性和独特性;2. 对美术元素的运用能力;3. 作品所营造的艺术情趣和意境的准确性和深度;4. 作品说明的准确性和条理性。

评价结果将分为优秀、良好、一般三个等级,并给予相应的鼓励和建议。

五、作业反馈作业反馈将采取以下方式进行:1. 教师将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评阅,指出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2. 优秀作品将在班级内进行展示,以资鼓励。

3. 教师将根据作业情况,对教学方法和课程内容进行反思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一单元第二课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一单元第二课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课件、范画
1课时
学习内容及预见性问题
教学设计与
学法指导
第二次个性化修改
一、组织教学
课前准备
安排学生课前阅读教材,初步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对教材中所涉及的作品、画家生平、创作背景等有意识的收集资料,以便在课堂上交流。
二、讲授新课
1.分析作品:展示作品,引导观察思考。
(1)出示作品《青蛙》,齐白石,水墨画。展示作品细节。
教师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画的下部有三只正在鸣叫的大青蛙;上部是一只被芦草缠住脚的小青蛙,正在挣扎求助。画家借助这充满戏剧性的画面,生动地表达出一种浓郁的自然意趣。
(2)散步(油画 法籍俄裔)夏加尔。夏加尔常以幻想般的画面表现自己的幸福生活。作品中他手拉着的妻子像风筝似的在空中飘浮,构思巧妙地表达出他对婚姻的喜悦心情。
教师提问:“他们在做什么?作品表达了什么兴趣?你会用什么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2.互动探讨:教学内容拓展与延伸
展示齐白石作品,介绍画家及创作背景。
作品《齐白石日相呼》中的两只小鸡在干什么?如两个今日吵架明日和好的孩子丝不苟,极为精细。
提出问题:关于齐白石,你还想了解什么?
教学后记(反思):
3.知识拓展与延伸
展示夏加尔的作品《散步》,提出问题。
他们在做什么?作品表达了什么兴趣?你会用什么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感受作品的情趣。夏加尔的作品依靠内在诗意力量而非绘画逻辑规则,把来自个人经验的意象与形式上的象征和美学因素结合到一起。他的作品色彩鲜艳,别具一格,追求天真纯朴的艺术效果。
通过作品分析感受不同作品中所体现的情趣和意境,并且能从表现方法和画家个人感情方面理解作品,同时能运用学到的方法赏析其它作品,从作品中的情趣和意境方面对相关美术作品进行欣赏评述。

《第一单元 第2课 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 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学生对艺术作品有更深的理解,能够欣赏艺术作品中的情趣和意境。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能够运用艺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3. 增强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培养良好的艺术素养。

二、作业内容:1. 欣赏作业:学生需选择一幅自己喜欢的艺术作品,可以是绘画、雕塑、摄影等任何形式。

在作业中描述自己选择这幅作品的理由,以及这幅作品给你带来的感受和启发。

字数不少于300字。

2. 创作作业:根据自己所选择的艺术作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的语言或绘画形式描述作品的情趣和意境。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艺术形式和技术,展现自己的个性。

三、作业要求:1. 作业应独立完成,不得抄袭。

2. 描述要真实、具体,能够让其他同学通过你的描述了解到你所选择的艺术作品的特点和带给你的感受。

3. 创作作业应积极展现自己的创意和想法,鼓励尝试不同的艺术形式和技术。

4. 作业完成后,需提交至教师,由教师进行批改和评价。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包括描述的准确性和感受的深刻性,以及创作作品的创意和表达能力进行评价。

2.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参与度、合作度以及课堂表现进行评价。

评价结果将作为学生最终成绩的一部分。

3. 学生可以通过作业反馈,向教师提出自己对课程的建议和意见,以便教师不断改进教学。

五、作业反馈:1. 学生提交作业后,教师将对所有作业进行批改,并在课堂上进行反馈。

对于优秀的作业,教师将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存在问题的作业,教师将给予指导和建议。

2. 学生可以通过课堂讨论、课后交流等方式,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作业成果,互相学习和借鉴。

3. 学生可以通过课后与教师的交流,了解自己的作业在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和提高,以便在下一节课上更好地完成作业。

通过这样的作业设计方案,学生不仅能够深入了解艺术作品中的情趣和意境,还能锻炼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同时也能增强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培养良好的艺术素养。

2012新人教美术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_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2012新人教美术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_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这画 种面 表中 现有 有趣 什的 么地 效方 果在 ?哪 里 体 现 ? 散 步 夏 加 尔
马克· 夏加尔 Marc Chagall (1887-1985 年) 俄国著名的油画家、版画家 和设计师, 1887年7月7日出生 于俄罗斯西部距离波兰国境不远 的维捷布斯克一个贫穷的犹太人 大家庭。 夏加尔对生活的爱很大一部分源 于他对妻子贝拉的爱。《散步》 是结婚三年后画的。此时的夏加 尔沉浸在无比幸福之中,他高高 扬起手臂,拉着飘在空中的爱妻 贝拉,在平原上愉快地散着步。 因此画中色彩明亮,特别是那左 下角红色的花布,充分体现了喜 庆的情绪。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独钓寒江雪
马远李 白 诗ຫໍສະໝຸດ 意 图 石 涛画面表现出怎样的 意境?妙在何处?
蒲公英 吴凡
四羊图 佚名
作业:请根据诗句意境创作一幅作品。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望天门山》
齐白石主张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衰年变法绘画师法徐渭朱耷石涛吴昌硕等形成独特的大写意国画风格开红花墨叶一派尤以瓜果菜蔬花鸟虫鱼为工绝兼及人物山水名重一时与吴昌硕共享南吴北齐之誉
青 蛙 齐 白 石
这画 种面 表中 现有 有趣 什的 么地 效方 果在 ?哪 里 体 现 ?
齐白石艺术特色
• 齐白石主张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衰年变法,绘画师法徐渭、朱 耷、石涛、吴昌硕等,形成独特的大写意国画风格,开红花墨叶一派, 尤以瓜果菜蔬花 鸟虫鱼为工绝,兼及人物、山水,名重一时,与吴 昌硕共享“南吴北齐”之誉。他的绘画,以其纯朴的民间艺术风格与 传统的文人画风相融合,达到了中国现代花鸟画最高峰。

人教版 七年级美术下册 第1单元第2课 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人教版 七年级美术下册  第1单元第2课 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这幅作品,画面视觉开阔,构图独特,左侧是秋日树木的景观,中间大面积是田垄,画面 形成有秩序的美感,远处天空中南飞的雁群,和田垄形成动静对比。 静树、旷野、田垄、雁群……这一切都昭示着秋季的到来,所有的喧嚣都将归于平静。
[
]
课堂小结
生活中美无处不在,但是你必须有一双审美的眼睛才能感受它的 存在,生活的情趣也处处可见,但是你必须是一个积极乐观、热 爱生活、用心生活的人;同样,只有热爱生活、用心生活的艺术 家才能发现和捕捉到生活中的情趣,通过巧妙的方式表现出来。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独钓寒江雪 [ 南宋 ] 马远
一叶舟,一钓翁,几道水波,四周大片的空白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唐代 诗人柳宗元有“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诗 作,此画与柳诗有极为近似的意境。
秋 天 的 田 野 ( 版 画 ) 里 特 维 年 科 乌 克 兰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山月 低头思故乡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山月 低头思故乡



意 图
此画表现唐代诗人李白《静夜思》诗意。右下角
[]

为山间客舍,上部为空白的云天,景象空阔、苍
茫,很好的表现出原诗思念故乡与亲人的情感。

黑、白、灰经过画家的巧妙安排和运用,犹如音乐以
高音、低音、中音谱成的乐章一样组成画面的黑、白、
斑 猫
灰结构。同时,在对比的关系中显出各自的特色和表
( 版
现作用,互相衬托,构成和谐的节奏,给画面带来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夜思》
李白
床 前 明 月 光, 疑 是 地 上 霜。 举 头 望 山 月, 低 头 思 故 乡。
小 结
美术家表现某种形象或者景色,如果把自己的思想 感情融进去吧,就会创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一种包含着自己情思的艺术境 界,那就是“意境”。也就是说,意境是“情”和“景” 相结合的结果,它具有引人入胜、耐人寻味的艺术感染力, 也是美术家所孜孜以求的艺术境界。情趣和意境的表现体 现了美术家的思想、感情、理想、文化修养等。 生活中,美无处不在,但是,你必须有一双审美的眼 睛才能感受到它的存在;生活的情趣也是处处可见,但是, 你必须是一个积极乐观、热爱生活、用心生活的人;同样, 只有热爱生活、用心生活的艺术家才能发现和捕捉到生活 中的情趣,通过巧妙的方式表现出来。
蛙 声 十 里 出 山 泉 齐 白 石
牧 牛 图 齐 白 石
蒲公英 吴凡
四羊图 佚名
独钓寒江雪
马远
李 白 诗 意 图 石 涛
画面表现出怎样的 意境?妙在何处?
独钓寒江雪
马远
《江雪》
柳宗元
千 山 鸟 飞 绝,万 径 人 踪 灭。 孤 舟 蓑 笠 翁,独 钓 寒 江 雪。
李 白 诗 意 图 石 涛
马克· 夏加尔 (1887-1985年) 俄国著名的油画 家、版画家和设计师, 1887年7 月7日出生于俄罗斯西部距离波 兰国境不远的维捷布斯克一个贫 穷的犹太人大家庭。 夏加尔对生活的爱很大一部 分源于他对妻子贝拉的爱。 《散步》是他们结婚三年后画的。 此时的夏加尔沉浸在无比幸福之 中,他高高扬起手臂,拉着飘在 空中的爱妻贝拉,在平原上愉快 地散着步。因此画中色彩明亮, 特别是那左下角红色的花布,充 分体现了喜庆的情绪。
欣赏歌曲
欣赏 舞蹈《春》
通过欣赏音乐、舞蹈作品,我们体会 到了不同的情景和感受,那么美术作品 是否也会有如此魅力呢?让我们一起进 入本课内容,领会美术作品的情趣和意 境吧!
第一单元 美术是创造性劳动
青 蛙 齐 白 石
这画 种面 表中 现有 有趣 什的 么地 效方 果在 ?哪 里 体 现 ?
散 步 夏 加 尔
“一家人”椅 (现代家具设计 德国)
秋天的田野 里特维年科
春牧图 李可染
齐白石(1864─1957),原名 纯芝,字渭青,后改名璜,字 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湖 南湘潭人。近现代中国画大师, 世界文化名人。擅画花鸟、虫 鱼、山水、人物,衰年变法, 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 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 本幅《青蛙》充满了齐氏 幽默,被芦草缠住脚正在挣扎 的小青蛙,三只煞有其事的 “开会青蛙”,一副不可叫人 听去的神秘。画面的节奏把握 得恰到好处,虚实得当,主次 分明,两主角各有神态,手舞 足蹈的发言者,屏气聚神的聆 听着,愈加辩驳的质疑者,不 由不跌进故事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