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复习题及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高三生物二轮高考题考点汇编 考点5 遗传的细胞基础

高三生物二轮高考题考点汇编 考点5 遗传的细胞基础

高三生物二轮高考题考点汇编考点5 遗传的细胞基础1、(2011·安徽高考·T2)雄蛙的一个体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C1、C2),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S1、S2)。

比较C1与C2、S1与S2细胞核中DNA数目及其贮存的遗传信息,正确的是A.DNA数目C1与C2相同,S1与S2不同B.遗传信息C1与C2相同,S1与S2不同C.DNA数目C1与C2不同,S1与S2相同D. 遗传信息C1与C2不同,S1与S2相同【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细胞增殖过程中DNA数量和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思路点拨】一般情况下,有丝分裂中的母细胞和子细胞细胞核遗传物质保持不变,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DNA数目减半。

【规范解答】选B。

C1与C2是雄蛙的一个体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二者DNA数目和遗传信息均相同;S1、S2是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二者的DNA数目相同,但其贮存的遗传信息不同。

【类题拓展】细胞增殖过程中遗传物质的变化(1).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同源染色体不分离,因此母细胞与子细胞遗传物质保持不变。

(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DNA数目减半,两个子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不相同;减数第二次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来自同一个次级性母细胞的两个子细胞遗传物质相同。

2、(2011·江苏高考·T21)人类精子发生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中染色单体数最多可达92条B.姐妹染色单体携带的遗传信息可能是不同的C.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分离之前D.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两个相同精子的概率最大为1/223【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对精子形成过程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思路点拨】解答此题应注意以下关键点:(1)精子形成的过程分析。

2022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4遗传的基本规律

2022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4遗传的基本规律

遗传的基本规律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遗传学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A.正常情况下,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3/4的显性和1/4的隐性B.多对等位基因遗传时,等位基因先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后进行C.孟德尔的一对和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都运用了“假说-演绎法”D.通常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配子中只含有一个基因【答案】C【解析】A.正常情况下,具有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3/4的显性和1/4的隐性,但具有两对或多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的显隐性之比不是3∶1,A错误;B.多对等位基因遗传时,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同时进行,B错误;C.孟德尔的一对和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都运用了“假说-演绎法”,C正确;D.通常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配子中只含有一个成对基因中的一个,而不是只含一个基因,D错误。

故选C。

2.假说-演绎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大遗传定律。

下列关于孟德尔研究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A.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的遗传实验基础上的B.“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中,F2出现3∶1性状分离比”属于假说的内容C.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说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D.“若F1(Aa)与aa杂交,能产生两种子代,且显性∶隐性=l∶1”属于演绎推理内容【答案】B【解析】A.孟德尔是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的,A正确;B.“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中F2出现3∶1性状分离比”是孟德尔进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得出的结果,不属于假说的内容,B错误;C.孟德尔通过测交实验来验证所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C正确;D.“若F1(Aa)与aa杂交,能产生两种子代,且显性∶隐性=l∶1”属于演绎推理内容,D正确。

故选B。

3.某种植物的花锤有单瓣和重瓣两种,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单瓣对重瓣为显性;在开花时,含有显性基因的精子半数不育,而含隐性基因的精子均可育;卵细胞不论含显性还是隐性基因都可育。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试题【专题5】遗传的细胞基础(含答案)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试题【专题5】遗传的细胞基础(含答案)

专题限时集训(五) [专题五遗传的细胞基础](时间:40分钟)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胚胎干细胞有细胞周期,神经干细胞分化形成的神经细胞也有细胞周期B.由胚胎干细胞分化成肝脏干细胞再分化成肝脏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C.用花粉离体培养获得的抗病植株,其细胞仍具有全能性D.受精卵的全能性最高,是因为其含有生物体全部种类的蛋白质2.图3­5­1中甲为某二倍体动物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的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图乙表示该动物的一个细胞分裂示意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图3­5­1A.CD段含有4个染色体组,12个DNA分子B.FG段可发生基因重组C.若染色体②上有基因B,⑤的相同位点上有基因b,则其原因是在AB段发生了基因突变D.图乙中的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处于曲线图的HI段3.图甲表示某动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核DNA数目之比的变化;图乙表示该动物的某组织切片的显微图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乙图3­5­2A.图甲中DE段的一个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单体B .图乙中的细胞①正在发生交叉互换C .图甲中BC 段的一个细胞中可能含有1条或2条X 染色体D .图乙中细胞②分裂结束后形成极体和次级卵母细胞4.如图3­5­3所示是蛙红细胞的无丝分裂过程,和有丝分裂相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图3­5­3A .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变化B .没有DNA 和染色体的复制C .分裂过程中细胞核缢裂成两个,因此子细胞中染色体减少一半D .无丝分裂只发生在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中,有丝分裂只发生在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中5.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三位实验人员剪取2~3 mm 洋葱根尖制作装片的操作步骤(“+”表示有操作,“-”表示未操作)如下表所示。

则甲、乙、丙对应如图3­5­4所示区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别是( )图3­5­4A .细胞重叠、染色体未着色、细胞呈正方形且排列紧密B .细胞分散、染色体着色、细胞呈长方形且有根毛C .细胞重叠、染色体未着色、细胞呈长方形且有根毛D .细胞分散、染色体着色、细胞呈正方形且排列紧密6.哺乳动物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成熟卵子的过程只有在促性腺激素和精子的诱导下才能完成。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08 遗传的基本规律(测)(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08 遗传的基本规律(测)(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

专题08 遗传的基本规律一、选择题(15小题,共60分)1.已知单、双眼皮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双眼皮的夫妇一共生了四个孩子,三个单眼皮和一个双眼皮,关于这种现象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符合孟德尔分离定律的显性:隐性=3:1B.该遗传不符合孟德尔的分离定律C.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单眼皮孩子的概率为1/4D.单眼皮为显性性状【答案】C【解析】亲本产生的A、a两种配子发生了随机结合,该遗传在后代数量较少的情况下,不一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A错误;单眼皮与双眼皮是由一对遗传因子决定的,遵循基因分离定律,B错误;这对夫妇后代发生性状分离,说明都是杂合体,所以再生一个单眼皮孩子的概率为1/4,C正确;一对双眼皮夫妇后代出现单眼皮,发生性状分离,说明单眼皮是隐性性状,双眼皮是显性性状,D错误。

2.基因型为AaBb的植物甲与基因型为aabb的乙杂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9:1:1:9,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由测交结果推测植物甲产生四种配子,比例为AB:Ab:aB:ab=9:1:1:9C.植物甲自交后代仍是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D.植物甲自交后代中,隐性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16【答案】D【解析】由测交结果推测植物甲产生四种配子,比例为AB:Ab:aB:ab=9:1:1:9,不是1:1:1:1,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基因型为AaBb的植物甲与基因型为aabb的乙杂交即为测交,测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9:1:1:9,由测交结果推测植物甲产生四种配子,比例为AB:Ab:aB:ab=9:1:1:9,B正确;植物甲的基因型为AaBb,产生了四种配子及比例为AB:Ab:aB:ab=9:1:1:9,所以植物甲自交所产生的后代的基因型有9种、4种表现型,C正确;植物甲自交后代中,隐性纯合子aabb 所占比例为9/20×9/20=81/400,D错误。

2021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8遗传的基本规律及伴性遗传核心素养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2021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8遗传的基本规律及伴性遗传核心素养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专题8 遗传的基本规律及伴性遗传1.人类血友病和红绿色盲都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某对夫妇中,丈夫正常,妻子是两种致病基因的携带者,且两个致病基因不在同一条染色体上。

在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情况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B )A.这两种病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属于多基因遗传病B.妻子经减数分裂形成的卵细胞中都含有致病基因C.这对夫妇所生儿子全部患病,且同时患有这两种病D.这对夫妇所生女儿全部正常,但同时携带这两种病的致病基因【解析】人类血友病和红绿色盲都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假设血友病由a基因控制,红绿色盲由b基因控制。

丈夫正常(X AB Y),妻子是两种致病基因的携带者,且两个致病基因不在同一条染色体上,则妻子的基因型为X aB X Ab。

由于生殖细胞或受精卵里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从而使发育成的个体患疾病,这类疾病都称为遗传性疾病,简称遗传病。

单基因遗传病是由一对等位基因的异常所引起的疾病,多基因遗传病是指涉及许多对等位基因和许多环境因素的疾病。

这两种病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属于单基因遗传病,A错误;妻子经减数分裂形成的卵细胞基因型为X aB、X Ab,都含有致病基因,B正确;这对夫妇所生儿子全部患病,但不会同时患有这两种病,C错误;这对夫妇所生女儿的基因型为X AB X Ab、X AB X aB全部正常,不会同时携带这两种病的致病基因,D错误。

2.(科学思维)(2020·浙江省高三二模)研究人员选择果皮黄绿色、果肉白色、果皮有覆纹的纯合甜瓜植株(甲)与果皮黄色、果肉橘红色、果皮无覆纹的纯合甜瓜植株(乙)杂交,F1表现为果皮黄绿色、果肉橘红色、果皮有覆纹。

F1自交得F2,分别统计F2各对性状的表现及株数,结果见下表。

假设控制覆纹性状的基因与控制果皮颜色、果肉颜色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甜瓜性状果皮颜色(A 、a) 果肉颜色(B、b) 果皮覆纹F2的表现型及株数黄绿色482黄色158橘红色478白色162有覆纹361无覆纹279 23B.若让F1与植株乙杂交,则子代中果皮有覆纹无覆纹=3 1C.若果皮颜色、覆纹由3对独立的等位基因控制,则理论上F2中果皮黄色无覆纹的甜瓜植株约有70株D.由表中F2果皮颜色、果肉颜色的统计数据,可判断A/a、B/b这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解析】F2中果肉橘红色植株基因型为BB的比例为1/3,Bb的比例为2/3,若让果肉橘红色植株随机交配,则F3中果肉白色植株(bb)的比例为2/3×2/3×1/4=1/9,A错误;对于果皮覆纹这一性状,子一代基因型是CcDd,与乙ccdd杂交,子一代基因型是CcDd CcddccDd ccdd=1111,子代中果皮有覆纹无覆纹=13,B错误;如果果皮颜色、覆纹由3对独立的等位基因控制,则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若果皮颜色由A(a)控制,则子一代基因型是AaCcDd,子二代果皮黄色无覆纹的甜瓜植株的基因型是aaC dd、aaccD 、aaccdd,比例是1/4×7/16=7/64,后代植株共有640株,因此F2中果皮黄色无覆纹的甜瓜植株大约有640×7/64=70株,C正确;果皮颜色、果肉颜色两对相对性状,分别遵循分离定律,但是两对等位基因不一定遵循自由组合定律,D错误。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遗传定律部分专题训练(带解析版)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遗传定律部分专题训练(带解析版)

遗传定律、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题目解析版)1.玉米的某一性状有野生型和突变型,由一对基因B和b控制,杂合子中有87.5%的个体表现为突变型。

某一个玉米群体自交,F1中出现两种表现型。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F1的基因频率与亲本相比不会发生改变B.亲本可均为突变型C.F1中的杂合子自交后代突变型∶野生型=11∶5D.F1自由交配产生的F2中,突变型与野生型的比例会发生改变解析:选CA.亲本到F1,没有基因的淘汰,所以B和b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改变,A对。

B.杂合子Bb中有87.5%的个体表现为突变型,则亲本有可能均为Bb(突变型),B对。

C.F1中的杂合子Bb自交后代为BB:Bb:bb=1:2:1,如果B为显性突变基因,则后代中的显性性状占:1/4+1/2×87.5%=11/16,则野生型占5/11,C对D.若亲本都是Bb,自交到F1,再自由交配到F2,BB、Bb、bb比例均为1:2:1,前后代基因型频率和表现型都不变,D错。

2.已知小麦的高秆对矮秆为显性,抗病对感病为显性,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

现用纯合的高秆抗病植株与矮秆感病植株杂交得F1,F1自交得F2,选择F2中的矮秆抗病个体相互交配,F3矮秆抗病个体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A.1/2 B.3/5 C.5/6 D.1/8解析:选A假设高杆为A,矮杆为a,抗病为B,感病为b,则F2中的矮杆抗病为aaBB:aaBb=1:2,产生的配子aB、ab分别占2/3 和1/3,则相互交配后,用棋盘法可算出F3矮杆抗病基因型aaBB和aaBb都占4/9,所以稳定遗传(即纯合体)占1/2。

3.某生物基因型为A1A2,A1和A2的表达产物N1和N2可随机组合形成二聚体蛋白,即N1N1、N1N2、N2N2三种蛋白。

若该生物体内A2基因表达产物的数量是A1的2倍,则由A1和A2表达产物形成的二聚体蛋白中,N1N1型蛋白占的比例为A.1/3 B.1/4 C.1/8 D.1/9解析:选D基因A1、A2的表达产物N1、N2可随机结合,组成三种类型的二聚体蛋白N1N1、N1N2、N2N2,若该生物体内A2基因表达产物的数量是A1的2倍,则N1占1/3,N2占2/3,由于N1和N2可随机组合形成二聚体蛋白,因此N1N1占1/3×1/3=1/9。

【高中生物二轮专题】《6遗传规律》练习及详解

【高中生物二轮专题】《6遗传规律》练习及详解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6:遗传规律一、选择题1.南瓜果实的黄色和白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的,用一株黄色果实南瓜和一株白色果实南瓜杂交,子代(F1)既有黄色果实南瓜也有白色果实南瓜,让F1自交产生的F2的表现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①②可知黄果是隐性性状B.由③可以判定白果是显性性状C.F2中,黄果与白果的理论比例是5∶3D.P中白果的基因型是aa2.如图甲、乙、丙、丁表示四株豌豆体细胞中的两对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甲、乙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之比是3:1B.甲、丙杂交后代的基因型之比是1:1:1:1C.四株豌豆自交都能产生基因型为AAbb的后代D.甲株中基因A与a的分开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3.某种狗的毛色受2种基因控制。

第一种基因控制毛色,其中黑色为显性(B),棕色为隐性(b)。

第二种基因控制颜色的表达,颜色表达是显性(E),颜色不表达为隐性(e)。

无论遗传的毛色是哪一种(黑色或棕色),颜色不表达的狗的毛色为黄色。

一位育种学家连续让一只棕色的狗与一只黄色的狗交配,结果生下的小狗有黑色的,也有黄色的,但没有棕色的。

根据以上结果可以判断亲本最可能的基因型是( )A.bbEe和BBee B.bbEE和BbeeC.bbEe和Bbee D.bbee和Bbee4.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小麦进行杂交,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F1杂种形成的配子种类数和F2的基因型种类数分别是()A.4和9 B.4和27 C.8和27 D.32和815.基因分离规律的细胞学基础是A. 减数第一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B. 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离C. 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染色单体分开D. 减数第一次分裂时非同源染色体随机组合6.孟德尔遗传定律只能发生在( )①真核生物②原核生物③无性生殖④有性生殖⑤细胞质基因⑥细胞核基因A.②③⑥B.②③⑤C.①④⑥D.①③⑤7.甲、乙、丙、丁、戊5只猫,其中甲、乙、丙都是短毛,丁和戊是长毛,甲、乙为雌猫,其余为雄猫。

【高考二轮】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专题 遗传的分子基础 25题(含答案解析)

【高考二轮】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专题 遗传的分子基础 25题(含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专题遗传的分子基础一、选择题1.如图是基因型为AABb动物体内的细胞分裂模式图(只显示了2对染色体),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细胞中含8条染色单体B.甲细胞中含2个染色体组C.乙细胞中含两对同源染色体D.乙细胞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2.下表表示从某动物的一个卵原细胞开始,发生甲→乙→丙→丁的连续生理过程中,各阶段细胞内染色体组数的变化和有关特征。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组数1→2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B.乙过程中可以发生基因的自由组合C.丙过程结束后产生的子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提高D.丁过程中细胞内的DNA和mRNA种类均不断发生变化3.甲、乙、丙三种植物的花色遗传均受两对具有完全显隐性关系的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

白色前体物质在相关酶的催化下形成不同色素,使花瓣表现相应的颜色,不含色素的花瓣表现为白色。

色素代谢途径如图。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型为Aabb的甲植株开红色花,测交后代为红花∶白花≈1∶1B.基因型为ccDD的乙种植株,由于缺少蓝色素D基因必定不能表达C.基因型为EEFF的丙种植株中,E基因不能正常表达D.基因型为EeFf的丙植株,自交后代为白花∶黄花≈13∶34.已知控制某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人类性染色体的同源部分,右图表示某家系中该遗传病的发病情况(深色表示患者),选项是对该致病基因的测定,则Ⅱ6的有关基因组成应是选项中的( )5.某哺乳动物背部的皮毛颜色由常染色体复等位基因A1、A2和A3控制,且A1、A2和A3任何两个基因组合在一起,各基因都能正常表达。

如图表示基因对背部皮毛颜色的控制关系,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白色个体的基因型有3种B.4种皮毛颜色都存在纯合子C.若一白色雄性个体与多个黑色异性个体交配的后代有三种毛色,则其基因型为A2A3D.该图示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性状6.下图是东亚飞蝗(雄性2n=23,XO;雌性2n=24,XX)精巢细胞减数分裂过程的部分模式图。

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必刷经典题专题4.2遗传细胞学基础(能力提升)(含解析)(必修2)

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必刷经典题专题4.2遗传细胞学基础(能力提升)(含解析)(必修2)

、选择题1. 一个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有丝分裂后期的染色体数为a、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数为a'、染色单体数为b、DNA分子数为c。

下图中属于该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分别是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5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A. 中期20和20、后期40和20 B.中期20和10、后期40和20C.中期20和20、后期40和10D.中期20和10、后期40和103. 下列细胞中,属于果蝇配子并能形成受精卵的是©甲内C.乙与丁D. 丙与丁4. 下列各图所示细胞均来自同一生物体,则下列叙述中错误… 的是A. 图①和图②可能来自同一初级精母细胞B. 精子的形成过程应为图中的④③②⑥①遗传细胞学基础A.(1)⑵B•⑴(4) C.(2 )(3) D.(2)(4)2.用35P标记了K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 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5P的培养基中培养,C.图②细胞中有8条脱氧核苷酸长链D.该生物体细胞染色体数为45. 下图表示发生在某动物精巢内形成精子的过程中,每个细胞中列各项对本图解释完全正确的是(不考虑细胞质DNA分子数量的变化)。

下(?)① ② ③ ① ⑤ ⑥ ⑦2B. D 图为精子C. B 图中染色体与 DNA 分子之比为1 : 2D.染色体的复制发生在 A 图莓个J 中D 曲金了A. a 〜e 表示初级精母细胞, f 〜g 表示精子细胞变形成精子B. b 点表示初级精母细胞形成,g点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结束C. d 〜e 过程同源染色体分离, e 〜f 过程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D.e 点表示次级精母细胞形成,f 点表示减数分裂结束6. 右图所示为某动物卵原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情况,该卵原细胞经减分裂产生 3个极体和1个卵细胞,其中一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是1、3,则卵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是C.1 、3 或 2、4 D.I 、4 或 2、37.右图是细胞分裂过程图,下列有关图中 a - c 阶段(不含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中始终存在同源染色体B. 细胞中始终存在姐妹染色单体D. 此期的染色体行为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8. 下图为精细胞形成过程中,几个时期的细胞模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c 两点)4>B.14N2N NA.精子形成过程的顺序排列为A T C TB T D① ② ③ ④A. ②细胞的时期,可发生基因重组,①内有四个染色体组B. 睾丸中有可能同时存在上图所示的四种细胞,③内有8个染色单体C. 若④中的a为X染色体,则b不可能是X或Y染色体D•①内的中心体在分裂间期复制,线粒体通常在分裂中期复制10. 在细胞正常分裂的情况下,雄性果蝇精巢中一定含有两个Y染色体的是A. 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初级精母细胞B.有丝分裂中期的精原细胞C.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次级精母细胞D.有丝分裂后期的精原细胞11. 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已知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那么该生物的体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基因的走向是A. A与B走向一极,a与b走向另一极B.A与b走向一极,a与B 走向另一极C.A与a走向一极,B与b走向另一极D.走向两极的均为A a、B、b12. 对右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因为细胞中有中心体⑨,所以可以断定该细胞不是高等植物细胞B. ④是一个染色体,包含两个染色单体①、③,并共含有两个双链DNAC. 细胞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即④和⑦为一对同源染色体,⑤和⑥为另一对同源染色体D. 在后期时,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13. 下图的纵轴是一个细胞体积的相对量,横轴表示细胞分裂次数。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遗传的细胞基础作业含答案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遗传的细胞基础作业含答案

第四单元遗传的细胞基础与分子基础专题9 遗传的细胞基础甲组复杂情境1.分裂异常分析(2022深圳二模,6)某果蝇(2n=8)的基因型为AaBbRrX T Y,四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四对同源染色体上。

该果蝇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甲、乙、丙、丁四个精细胞,其中甲的基因组成为AABRX T,不考虑互换,且分裂过程中只发生了一次异常。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乙、丙、丁细胞均含4条染色体B.产生甲的原因可能是基因突变C.乙的基因组成可能是abrY或BRX T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含8或9条染色体答案 C 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甲、乙、丙、丁四个子细胞,其中甲的基因组成为AABRX T,该细胞AA没有分离,说明减数第二次分裂时,着丝粒分裂后形成的两个子染色体没有分开,该细胞含有5条染色体,因此,随细胞甲产生的子细胞中只有3条染色体,A错误;由于分裂过程中只发生了一次异常,所以产生甲的原因不可能是基因突变,B 错误;如果乙细胞是随甲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则基因型为BRX T,如果乙细胞不是随甲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则基因型为abrY,C正确;减数分裂Ⅱ后期细胞中含8条染色体,D错误。

2.观察细胞分裂的实验(2022梅州二模,7)蝗虫染色体数目较少,染色体大,可以作为观察细胞分裂的实验材料,已知雄蝗虫2n=23,雌蝗虫2n=24,其中常染色体有11对,性染色体在雄性中为1条,即为XO,雌性中为2条,即为XX。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雌蝗虫比雄蝗虫更适合用于观察减数分裂,原因是卵细胞数目少、体积大,利于观察B.观察雄蝗虫精母细胞分裂固定装片时,可能观察到含11或12条染色体的配子C.观察雄蝗虫精母细胞分裂固定装片时,最多能观察到5种不同染色体数目的细胞D.萨顿以蝗虫细胞作材料研究减数分裂过程,验证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答案 B 雄蝗虫更适合用于观察减数分裂,因为减数分裂时精原细胞产生的精子数量众多,容易观察,A错误。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训练—遗传的基本规律(含解析)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训练—遗传的基本规律(含解析)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训练—遗传的基本规律(含解析)A组基础练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某植株的一条染色体发生缺失,获得该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育,缺失染色体上具有红色显性基因B,正常染色体上具有白色隐性基因b(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B与b的根本区别是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B.该植株自交后代都是红色性状C.以该植株作为母本,授以基因型为Bb正常植株的花粉,子代中红色:白色=3:1 D.该植株的变异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答案】B【分析】图示植株的基因型为Bb,其中红色显性基因B在缺失染色体上,白色隐性基因b在正常染色体上,且含有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育,但含有缺失染色体的卵细胞可育。

【详解】A、B与b是等位基因,根本区别是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A正确;B、由于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育,所以该植株只产生一种雄配子b;而雌配子可以产生两种:B和b,所以该植株自交,下一代为Bb:bb=1:1,所以下一代红色性状∶白色性状=1∶1,B错误;C、雌配子和雄配子都可以产生两种:B和b,下一代为(Bb+BB):bb=3:1,所以下一代红色性状∶白色性状=3∶1,C正确;D、遗传变异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D正确。

故选B。

2.(2021·吉林·延边甲子中学高中部有限公司高一期中)“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是南北朝时阴山风光。

今天的邵阳南山牧场重现了这种画面。

下图是南山牧场一个山羊种群的毛色(黑毛和白毛)遗传图解,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的全部的黑毛山羊基因型相同B.图中的全部的白毛山羊基因型相同C.探究第3代的黑毛山羊个体的基因型,可采用测交的实验方法D.第3代的白毛山羊是杂合子的概率是2/4【答案】A【分析】分析题图:子一代中白毛羊和白毛羊杂交,后代出现黑毛羊,出现性状分离,说明白毛相对于黑毛为显性性状(相关基因用A、a表示),则黑毛羊的基因型为aa,子一代白毛羊的基因型均为Aa,亲代中白毛羊的基因型为Aa,子二代中白毛羊的基因型为AA或Aa。

高中生物二轮复习专项训练: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含解析)

高中生物二轮复习专项训练: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含解析)

高中生物2轮复习专项训练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强化训练)一、选择题1.某植物花的红色和白色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用该种植物的三个基因型不同的红花纯系(甲、乙、丙)分别与白花纯系杂交,其子一代都开红花,子二代都出现了白花植株,且红花和白花的比例分别为15∶1、63∶1、4 095∶1。

下列描述正确是( )A.这对相对性状至少受5对等位基因控制B.只有当每对基因都有显性基因存在时才表现为红色C.让甲和乙杂交,其子二代开白花概率的最大值是1/64D.让甲与白花纯系杂交的子一代测交,其子代红花∶白花为3∶11.答案 D 由分析可知,控制花色的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红花和白花的比例分别为15∶1、63∶1、4 095∶1,说明只有纯隐性个体才会表现为白花;甲与白花杂交子二代中红花和白花的比例为15∶1时,说明子一代有2对基因是杂合的;乙与白花杂交子二代中红花和白花的比例为63∶1时,说明子一代有3对基因是杂合的;丙与白花杂交子二代中红花和白花的比例为4 095∶1也就是(1/4)6=1/4 096时,说明子一代有6对基因是杂合的,A错误。

由以上分析可知,只要有显性基因存在就会表现为红色,B错误。

让甲和乙杂交,如果两个体的显性基因均不同,由以上分析可知,则不同的显性基因有2+3=5(对),则子二代开白花的概率的最大值是(1/4)5=1/1 024,如果有相同的显性基因,则没有开白花的个体,C错误。

让甲与白花纯系杂交,子一代有2对基因是杂合的,子一代测交,其子代红花∶白花为3∶1,D正确。

2.(2020山东威海一模)某高等动物的毛色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A对a、B对b完全显性,其中A基因控制黑色素合成,B基因控制黄色素合成,两种色素均不1 / 13合成时毛色呈白色。

当A、B基因同时存在时,二者的转录产物会形成双链结构导致基因无法表达。

用纯合的黑毛和黄毛亲本杂交得到F1,F1毛色呈白色。

最新精编高中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训练2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及解析

最新精编高中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训练2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及解析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2:遗传的细胞基础一 、选择题1下图为某家族遗传病系谱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Ⅱ4和Ⅱ5是直系血亲,Ⅲ7和Ⅲ8属于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B .若用A -a 表示关于该病的一对等位基因,则Ⅰ2的基因型一定为AA 由Ⅰ1×Ⅰ2→Ⅱ4和Ⅱ5,可推知此病为显性遗传病D 由Ⅱ5×Ⅱ6→Ⅲ9 可推知此病属于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2人类的精子中含有的染色体是( )A .44+XYB .23+X 或23+Y .22+X 或22+Y D .44+XX3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既患白化病(a) 又患红绿色盲(b)的男孩。

此男孩外祖父和外祖母的基因型不可能是 ( ) AAaXBY 、AaXBXb BAaXBY 、aaXbXbAAXbY 、AAXBXb DAaXBY 、aaXBXb4如图是人体性染色体的模式图。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位于Ⅰ区基因的遗传只与男性相关B .位于Ⅱ区的基因在遗传时,后代男女性状的表现一致.位于Ⅲ区的致病基因,在体细胞中也可能有等位基因D .性染色体既存在于生殖细胞中,也存在于体细胞中5雄蛙的一个体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1、2),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S 1、S 2)。

比较1与2、S 1与S 2细胞核中DNA 数目及其贮存的遗传信息,正确的是 ( )A .DNA 数目1与2相同,S 1与S 2不同B .遗传信息1与2相同,S 1与S 2不同.DNA 数目1与2不同,S 1与S 2相同D .遗传信息1与2不同,S 1与S 2相同6下列细胞中没有同染色体的是 ()A 受精卵B 口腔上皮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D 红细胞7如图表示某哺乳动物体内正在进行分裂的一个细胞,该细胞( ) A .只存在于该动物的卵巢中B .发生过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含有4个染色体组D .分裂产生的成熟生殖细胞有两种8某生物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 。

福建省2022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试卷遗传的细胞基础专题

福建省2022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试卷遗传的细胞基础专题

保密★启用前2021-2022学年下学期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试卷七考试范围:必修二第一,二章考试时间:75分钟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6题,其中1-12题每小题2分,13-16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和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是遗传学的两个经典实验。

下列有关这两个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均将基因和染色体行为进行类比推理,得出相关的遗传学定律B.均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C.对实验材料和相对性状的选择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D.均采用测交实验来验证假说2小家鼠的某1个基因发生突变,正常尾变成弯曲尾。

现有一系列杂交试验,结果如下表。

第①组F1雄性个体与第③组亲本雌性个体随机交配获得F2。

F2雌性弯曲尾个体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杂交P F1组合雌雄雌雄①弯曲尾正常尾1/2弯曲尾,1/2正常尾1/2弯曲尾,1/2正常尾②弯曲尾弯曲尾全部弯曲尾1/2弯曲尾,1/2正常尾③弯曲尾正常尾4/5弯曲尾,1/5正常尾4/5弯曲尾,1/5正常尾注:F1中雌雄个体数相同A.4/7B. 5/9C.5/18D.10/193.某种小鼠的毛色受A Y(黄色)、A(鼠色)、a(黑色)3个基因控制,三者互为等位基因,A Y对A、a为完全显性,A对a为完全显性,并且基因型A Y A Y胚胎致死(不计入个体数)。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A Y a个体与A Y A个体杂交,则F1有3种基因型B.若A Y a个体与Aa个体杂交,则F1有3种表现型C.若1只黄色雄鼠与若干只黑色雌鼠杂交,则F1可同时出现鼠色个体与黑色个体D.若1只黄色雄鼠与若干只纯合鼠色雌鼠杂交,则F1可同时出现黄色个体与鼠色个体4.基因型为AaBbDd的二倍体生物,其体内某精原细胞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变化示意图如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考点说明本专题是根据近三年(2017~2019)的高考真题情况,去组织和命制题目。

专题中有近三年的高考真题,根据真题加以模仿的题和百强名校对应考点的题。

该专题主要考查减数分裂过程及有关图像、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比较、减数分裂异常分析等。

考点透视1.(2018全国Ⅲ卷,4)关于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染色单体分离B.有丝分裂中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C.一次有丝分裂与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次数相同D.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2.(2019江苏卷,11)下图为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时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示意图,图中1~8表示基因。

不考虑突变的情况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与2、3、4互为等位基因,与6、7、8互为非等位基因B.同一个体精原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也应含有基因1~8C.1与3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分离,1与2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分离D.1分别与6、7、8组合都能形成重组型的配子3.(2017•新课标Ⅱ卷.1)已知某种细胞有4条染色体,且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某同学用示意图表示这种细胞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细胞。

其中表示错误的是()考点突破1.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染色体数目改变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B.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细胞的一个四分体有4个端粒C.X染色体与X染色体的分离可发生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的Y染色体数有两种可能,1条或2条2.如图是基因型为AaBb的某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过程产生的一个细胞示意图。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为次级精母细胞,内含8条染色体B.此精原细胞在四分体时期染色体发生了交叉互换,此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C.此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过程形成四个精子其基因型一定为AB、Ab、aB、abD.此精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移向细胞一极的基因可能是A、a、b、b3.下列关于哺乳动物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不考虑变异),错误的是()A.两种分裂方式都进行DNA分子的复制B.两种分裂方式都进行同源染色体联会D.两种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都有性染色体4.某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下图中属于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依次是()A.①② B.②③ C.④② D.④③5.一个基因型为AaX B Y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相同B.若产生的精子为AX B∶aX B∶AY∶aY=1∶1∶1∶1,则可能发生了交叉互换C.若产生的精子为AX B∶aX B∶aY=1∶1∶2,则可能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未分离D.若细胞中无染色单体,基因组成为AAYY,则该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6.某同学在观察某种哺乳动物生殖器官的细胞装片时,不小心与其他动物细胞分裂装片混在一起,将观察结果绘制成如下示意图后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C1和C2B.图中C2所示的过程将会导致基因重组D.图中C1与C2、C3与C4可能来自同一个体7.雄蛙的一个体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C1、C2),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S1、S2)。

比较C1与C2、S1与S2细胞核中DNA数目及其贮存的遗传信息,正确的是()A.DNA数目C1与C2相同,S1与S2不同B.遗传信息C1与C2相同,S1与S2不同C.DNA数目C1与C2不同,S1与S2相同D.遗传信息C1与C2不同,S1与S2相同8.下图A、B、C、D表示某二倍体雄性哺乳动物在某种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细胞,a、b、c、d表示某种结构或物质在不同时期的数量变化。

下列表述与图中信息相符的是()A.A细胞代表精原细胞,其中含1个染色体组B.B细胞所处阶段可能发生基因重组,a代表染色体数C.着丝点分裂发生于细胞B形成细胞C的过程中D.A、B、C、D中可能不含Y染色体的细胞是C、D9.下列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C.两者后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D.两者末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10.下图为某动物睾丸中不同细胞的分裂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为②和④B.①②③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C.③细胞的子细胞称为初级精母细胞D.④中可能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11.下列有关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任何生物的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都存在同源染色体B.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都有RNA聚合酶的合成C.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的染色体数目都不相同D.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能发生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12.图甲表示某二倍体动物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子细胞;图乙表示该动物的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 含量变化;图丙表示该动物一个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的变化。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染色体上出现基因A、a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的结果C.图乙中的bc段可对应于图甲或图丙中的fg段D.图乙中的cd段和图丙中的jk段形成都与着丝点的分裂有关13.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时,有一对同源染色体不发生分离,所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正常。

另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时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有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1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

以上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可产生染色体数目不正常的配子(以下简称为不正常的配子)。

上述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最终结果应当是()A.两者产生的配子全部都不正常B.前者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后者产生的配子都不正常C.两者都只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D.前者产生全部不正常的配子,后者只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14.在减数分裂中每对同源染色体配对形成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交换。

实验表明,交换也可以发生在某些生物体的有丝分裂中,这种现象称为有丝分裂交换。

下图为一突变基因杂合的细胞在分裂时出现了交叉互换,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若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含正常基因和突变基因的精子比例为1:1B.若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可能产生同时含有正常基因和突变基因的子细胞C.若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可能产生正常基因纯合和突变基因纯合的子细胞D.交叉互换发生在有丝分裂中为染色体结构变异,在减数分裂中为基因重组15.回答下列与减数分裂有关的问题:(1)精原细胞减数分裂时,联会形成的_________经_______染色体分离、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最终复制后的遗传物质被平均分配到精细胞中。

(2)与初级精母细胞相比,精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半,原因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16.下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dd的雌性高等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染色体、基因示意图。

请分析回答:(1)图中所示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____。

从染色体形态和数目可以看出,该细胞内有________个染色体组、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

(2)若图1细胞中A为变异基因,则与该细胞一同产生的生殖细胞的基因型是________。

17.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假设物种的染色体数目为2n,在其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细胞,甲、乙2个模式图仅表示出了A/a、B/b基因所在的常染色体,那么,图甲表示的是,图乙表示的是。

(填“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或“精细胞”)(2)高等动物在产生精子或卵细胞的过程中,有两种情况可能导致基因重组,从而产生基因组成不同的配子,一种是,另一种是。

答案与解析一、考点透视1.【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有关知识。

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移向两极,A正确;有丝分裂不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B错误;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染色体都只复制一次,C正确;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染色体行为类似,前期散乱分布,中期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D正确,所以选B。

【点拨】要注意同源染色体联会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有丝分裂存在同源染色体,但不联会配对;虽然减数分裂连续分裂两次,但染色体只复制一次。

2.【答案】B【解析】1与2是相同基因,1与3、4可能互为等位基因,1与6、7、8互为非等位基因,A错误;精原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与其进行减数分裂时形成的初级精母细胞含有的染色体的数目和基因种类、数目均相同,故均含有基因1~8,B正确;若不考虑交叉互换,1与3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1与2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随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而分离,若考虑交叉互换,则1与2可能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1与3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随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而分离,C错误;1与5在同一条姐妹染色单体上,5与6是相同的基因,因此1与6不属于重组配子,D错误。

故选B。

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细胞的特征图像。

D图错误,原因是每个精细胞中不能出现同源染色体、等位基因。

【点拨】解题关键是明确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及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尤其是对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自由组合定律实质的理解、对等位基因概念的准确掌握。

二、考点突破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过程及相关数目的变化。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也会发生变化,A项错误;每条染色体的两端都有1个端粒,染色体复制后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含有4个端粒,则一个四分体含有8个端粒,B项错误;有丝分裂后期、初级卵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次级卵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会发生X染色体与X染色体的分离,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可能发生X染色体与X染色体的分离,C项正确;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的Y染色体数有三种可能,0条、1条或2条,D项错误。

2.【答案】D母细胞,内含4条染色体,A错误;题图中,等位基因A/a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上,可能是在四分体时期染色体发生了交叉互换,此变异属于基因重组,也可能是基因发生突变,B错误;此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过程形成四个精子其基因型可能是AB、Ab、aB、ab,也可能是AB、aB、ab、ab,还可能是AB、aB、Ab、Ab,C错误;此精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移向细胞一极的基因可能是A、a、b、b或a、a、b、b或A、A、b、b,移向细胞另一极的基因是A、a、B、B,D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