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任城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济宁市任城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
1. (2分)(2019·中山模拟)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图象,设液体甲的密度为ρ甲,液体乙的密度为ρ乙,则ρ甲和ρ乙的关系是()
A . ρ甲<ρ乙
B . ρ甲>ρ乙
C . ρ甲=ρ乙
D . 无法确定
2. (2分)(2013·内江) 如图所示,2012 年11月20日,我国自行研制的歼﹣15舰载机,在“辽宁舰”上成功着舰和起飞,当舰载机降落时,为了使飞机能尽快停下来而不滑出跑道,需要放下尾部的挂钩,让挂钩钩住航空母舰上的阻拦索;同时,又为了防止没有钩住阻拦索而出现意外,舰载机着舰后需要保持起飞时的推力.下列关于“辽宁舰”和舰载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辽宁舰”的惯性一定比舰载机大
B . “辽宁舰”的动能一定比舰载机大
C . 当舰载机刚着舰没有钩住阻拦索时,舰载机受到的合力为零
D . 舰载机起飞前后,“辽宁舰”受到的浮力不变
3. (2分)(2016·北海) 下述现象与列出的物理知识不相关的是()
A . 海面上波光粼粼﹣﹣光的折射
B . 余音缭绕﹣﹣声波的反射
C . 小小竹排江中游﹣﹣物体的运动是相对的
D . 端午节粽子飘香﹣﹣分子的热运动
4. (2分)(2016·怀化) 估测是我们学好物理的一项基本能力.下列是几个同学估测的几个物理量的数值,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 . 教室内的温度约为50℃
B . 人讲话时声音的响度约为200dB
C .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 m/s
D . 一包方便面的质量大约是l.0kg
5. (2分) (2018八上·孝感月考) 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部分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①“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特征“响度”
②“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
③“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
④“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6. (2分) (2019八上·荔湾期末) 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我们在欣赏这些诗歌辞赋时,不仅要挖掘其思想内涵,还可以探究其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部分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A . “露似珍珠月似弓”是——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
B . “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的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
C .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特性“音调”高
D . “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
7. (2分) (2017八上·郑州期末) 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其中包含了大量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词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A .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特征“音调”
B . “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
C . “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
D . “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的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
8. (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蒸发
B . 声音传播速度的大小仅与介质的种类无关
C . 平均速度的大小不随路程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D . 爷爷看书时佩戴的老花镜是凹透镜
9. (2分) (2016八上·长沙期中)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人体正常体温为37℃
B . 15℃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C . 真空中的光速约为3.0×105m/s
D . 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
10. (2分) (2019八上·兰州期末) 生活处处是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高压锅煮饭菜,是增大了锅内的压强,降低了水的沸点
B . 黑色物体能吸收任何色光
C . 医生用B超检查身体是次声波的应用
D . 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升华现象,需要放热
二、多选题 (共7题;共19分)
11. (3分)成语“震耳欲聋”的意思─欲:快要,就要.形容声音很大.指声音特别大,特别吵,耳朵被震的快要聋了.此成语涉及的物理知识是说明声音()
A . 响度大
B . 音调高
C . 可以传播信息
D . 可以传播能量
12. (3分)(2017·莒县模拟) 很多文学作品含有一定的物理道理,反映了文学家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和用心体会.下面文学名句与物理解释对应正确的有()
A . 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一"荷动"的原因是荷受到力的作用
B .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一“闻声却不见人”是田于声速比光速快
C .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未改的是"音调”
D . 花气袭人知骤暖,雀声穿树喜新晴—人们主要是根据音色判断出“雀声”的
13. (3分)小丽家今年新买了一辆轿车.高兴之余,她通过对自己家汽车的观察和了解,结合所学的物理知识,提出了以下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 . 轮胎用橡胶制成利用了它良好的弹性
B . 避震弹簧在被压缩时弹性势能会增加
C . 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探测车后方情况
D . 冬天为汽车加注的防冻液凝固点较高
14. (2分) (2017八上·诸城期末) 根据密度公式ρ= 可知()
A . 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 . 密度与体积成反比
C . 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反比
D . 密度等于某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15. (3分) (2017八上·诸城期末) 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铅笔水平向左移动时,它的像将变大
B . 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铅笔的像也将向上移动
C . 铅笔在平面镜里成的像是虚像
D . 若铅笔按图示箭头方向转过45°,铅笔将与它的像垂直
16. (3分) (2017八上·诸城期末) 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B . 弹簧被拉伸时产生的力是弹力,钢丝绳悬挂重物的力不是弹力
C .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和力的作用点有关
D . 手拍桌子时,手对桌子施加的力大于桌子对手施加的力
17. (2分) (2017八上·和平期末) 踢足球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运动,下列与踢球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踢球时,脚对球施加了力,球对脚没有力的作用
B . 只要脚对球施加的力大小相同,其作用效果一定相同
C . 踢出去的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
D . 守门员使球停下来的过程中,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
三、科普阅读题 (共1题;共8分)
18. (8分) (2019九下·韶关月考) 阅读下面的短文
潜艇的“耳目”―――声呐
潜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观察,而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
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
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kHz--30kHz之间,而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所以人耳可以听到声呐发出的一部分声音。
由于声呐向水中发射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指向性。
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
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________kHz到________kHz。
(2)若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声信号在10s内收到经B潜艇反射回来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是________m。
(设声波在海水中速度为1500m/s)
(3)在月球上能否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为什么?
四、作图、实验题 (共6题;共40分)
19. (5分)(2014·茂名) 如图为一等腰直角三棱镜,一束光垂直AB边入射,从AC边射出三棱镜,请画出光线经过三棱镜的光路图.
20. (5分)(1)如图甲所示,根据图中的入射光线画出相应的折射光线.
(2)如图乙所示,排球离开手后仍在空中继续飞行.不考虑空气阻力,请在图中画出排球的受力示意图.(3)在图丙中虚线框内标出通电螺线管的磁极,并画出螺线管的绕线.
21. (6分) (2017八上·诸城期末) 按要求回答问题.
(1)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__ .
(2)在图中画出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2. (6分) (2017八上·诸城期末) 小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________(选填“A”或“B”).
(2)安装好实验器材后,小明在烧杯中倒入热水,纠正错误后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
(3)在水温升高到90℃后,小明每隔1min观察1次温度计的示数,记录在表中,直至水沸腾,如此持续3min 后停止读数.
时间/min012345678
温度/℃9092949698999999
①在第7min小明忘记记录数据,此时的水温应为________℃.
②小华画观察到: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丙中图________(选填“C”或“D”).水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实际上是________(选填“小冰晶”“小水滴”或“水蒸气”).
③实验结束后,小华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继续沸腾了一段时间,原因是________.
23. (9分) (2017八上·诸城期末) 实验室利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三个元件移动到图示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回答下列问题:
(1)光屏上像的性质为________
(2)关于本实验中得到的像在生活中的应用,举一个例子________.
(3)从图中读出物距为________ cm,并推算出焦距为________(选填字母).
A.f<15cm B.15cm<f<20cm C.f>30cm
(4)如果保持蜡烛与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撤去光屏,是否仍然成像?________.
(5)蜡烛随着燃烧而变短,光屏上成的像将向____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由于影响到了实验的进行,这是最合理的调整是________
A.只需将凸透镜向下移动些 B.只需将光屏向上移动些
C.只需将凸透镜和光屏向下移一些D.以上均可.
(6)如果将蜡烛在图示位置的基础上靠近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在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变化情况是________.
24. (9分) (2017八上·诸城期末) 小明用天平测量牛奶的密度:
(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此时应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平衡螺母,才能使天平平衡.
(2)他按图中甲、乙、丙的步骤顺序进行实验,依图中数据可知:牛奶和烧杯的总质量为________ g;牛奶的密度为________ kg/m3 .
(3)为了更加准确地测量牛奶的密度,你认为图中合理的实验顺序为________.
(4)在实验中,如果你的实验小组没有量筒,在不能提供量筒的条件下你还能测出牛奶的密度吗?写出实验步骤.并用你测得的物理量推导出牛奶密度的表达式.
五、计算题 (共3题;共40分)
25. (20分) (2016八下·溧水期末) 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下面挂一实心圆柱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2.7N.将圆柱体从盛有水的容器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其底面始终与水面平行),使其逐渐浸没入水中某一深度处,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1.7N.求:
(1)圆柱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大小.
(2)圆柱体的体积.
(3)结合下表所列的“某些金属的密度”,计算说明圆柱体可能是何种金属.
金属金铜铁铝
密度ρ(×103kg/m3)19.38.97.9 2.7
(4)图乙是圆柱体下降过程中弹簧测力计读数F随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的图象,请在乙图中画出浮力大小随圆柱体下降高度变化的图象.
26. (5分) (2017八上·诸城期末) 某公园要铸一尊铜像,先用木材制成一尊跟铜像大小一样的木模.现测得木模质量为63kg,问需要多少千克的铜才能铸造成此铜像?(已知木头密度ρ木=0.7×103kg/m3 ,铜的密度ρ铜=8.9×103kg/m3)
27. (15分)(2017·诸城模拟) 用一个瓶子盛某种液体,测出装入液体的体积V与液体和瓶子的总质量m,画出m﹣V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求:
(1)空瓶子的质量是多少?
(2)该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3)如果在这个瓶子里装60cm3的这种液体,液体与瓶子的总质量为多少?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二、多选题 (共7题;共19分)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三、科普阅读题 (共1题;共8分)
18-1、
18-2、
18-3、
四、作图、实验题 (共6题;共40分)
19-1、
20-1、
21-1、
21-2、
22-1、
22-2、
22-3、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4-1、
24-2、
24-3、
24-4、
五、计算题 (共3题;共40分) 25-1、
25-2、25-3、25-4、
26-1、27-1、
27-2、
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