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新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知识点填空题汇编 (1)

合集下载

最新新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知识点填空题汇编资料

最新新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知识点填空题汇编资料

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知识点汇总(填空)第十三章内能一、分子热运动1、分子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物质是由组成的;分子不停地做;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和。

2、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气体、液体、固体均能发生扩散现象。

扩散的快慢与有关。

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并且间接证明了分子间存在。

(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既有又有,引力和斥力是存在的。

当两分子间的距离等于10-10米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合力为零,叫做平衡位置;当两分子间的距离小于10-10米时,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合力表现为斥力;当两分子间的距离大于10-10米时,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合力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大(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以上)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可近似认为分子间无相互作用力。

二、内能1、内能(1)概念:物体内部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①内能是指物体内部的总和,不是指少数分子或单个分子所具有的能。

②内能与有关,但不仅仅与温度有关,从微观角度来说,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关。

从宏观的角度来说,内能与物体的质量、温度、体积都有关。

③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同一个物体,温度,它的内能增加,温度,内能减少。

(2)影响内能的主要因素: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及体积等。

(3)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与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物体的温度越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

(4)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①物体的内能的多少与物体的温度、体积、质量和物体状态有关;而机械能与物体的、速度、高度、形变有关。

它们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

②一切物体都具有能,但有些物体可以说没有机械能,比如静止在地面土的物体。

③内能和机械能可以通过相互转化。

④内能的单位与机械能的单位是一样的,国际单位制都是焦耳,简称焦。

用J表示。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填空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填空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填空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填空1第一部分:声现象1、声音的发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但并不是所有的振动都会发出声音。

2、声的传播:声的传播需要介质,声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v固>v液>v气)真空不能传声。

3、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

(1)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

(2)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音只能使原声加强。

(3)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远(声纳系统)4、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5、响度: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距离远近有关。

6、音色: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

7、噪声及来源。

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地杂乱无章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8、声音等级的划分: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9、噪声减弱的途径: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

10、声的利用:(1)利用声音传递信息(如b超、声纳、雷达等)(2)利用声音传递能量(洁牙、超声波碎石、清洗精密零件等)第二部分:光现象及透镜应用(一)光的反射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发了了弯折。

3、光速: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m/s,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于这个速度,水中的速度为3/4c,玻璃中为2/3c。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填空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填空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填空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填空如下: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磁极间的作用规律是: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3.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它的方向是竖直向下。

重垂线就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的。

4.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5.力的作用效果: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6.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和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7.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8.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运动快慢的改变和运动方向的改变。

9.压强公式:p=F/S,式中p表示压强,单位是帕斯卡;F表示压力,单位是牛顿;S表示受力面积,单位是平方米。

10.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是: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液体的同一深度处,压强相等;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11.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是p=ρgh,式中p表示压强,单位是帕斯卡;ρ表示液体的密度,单位是千克/米³;g表示重力加速度,约等于9.8牛/千克;h表示液体的深度,单位是米。

12.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13.浮力的计算公式是F_{浮}=G_{排}=\rho_{液}gV_ {排},式中F_{浮}表示浮力,单位是牛顿;G_{排}表示被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单位是牛顿;ρ_{液}表示液体的密度,单位是千克/米³;V_{排}表示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单位是米³。

14.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15.动力臂和阻力臂分别是动力作用线和阻力作用线与杠杆垂直的线段。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填空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填空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填空 (1) 班级姓名1.用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带电体具有吸引的性质。

2.自然界中存在着两种电荷,即电荷和电荷。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规定为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规定为电荷。

3.同种电荷相互;异种电荷相互。

4. 是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

它是根据原理来工作的。

5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

6.电荷的叫电荷量,单位是。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构成,一个电子所带的电荷量叫做。

其数值为e= C.7.静电的应用实例有:静电除尘,,;静电的防护实例有: 油罐车尾部挂着,飞机的轮胎用橡胶制成,高大建筑物顶端安装。

8.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

在电源外部,电流方向是从电源的极,经过用电器,流到电源的极。

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跟电流方向。

得到持续电流的条件是:一必须有;二电路必须是。

9.电路是由电源,,开关和组成的。

是提供电能的,是消耗电能的,是输送电能的。

10.开关的状态有两种: 和;电路的状态有三种: 路,断路和路。

11.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导线线头应该沿着时针方向缠绕在接线柱上,绝对不能把电源的用导线直接连接起来。

12.用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

画电路图时应该注意(1)电路元件符号用统一规定的符号;(2)画的线要,呈形;(3)元件符号不能画在处;(4)线路要连接到位,不能有断点。

13.连接实物图时,要先弄清楚电路的路径再连线,线要接在接线柱上,不能交叉。

14.把用电器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串联电路;把用电器地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并联电路。

15.串联电路中,电路的路径一条;开关能控制用电器;若一个用电器发生断路,其他用电器影响(串不可断)。

若一个用电器被短路,其它的用电器影响。

16.并联电路中,电路的连接一条;开关能控制所有用电器,开关只能控制其所在支路的用电器;若一个用电器发生断路,其他用电器影响;若一个用电器被短路,其它的用电器影响(并不可短)。

(带答案版)2014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复习填空优化

(带答案版)2014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复习填空优化

2014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复习填空第一章机械运动一、长度时间的及其测量1.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m ”。

常用的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µm)”、“纳米(nm)”等。

它们之间的关系为:1km=103m;1m=10dm;1dm=10cm;1cm=10mm;1mm= 1000 µm;1µm=103nm。

(2)长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卷尺等。

(3)正确使用刻度尺:为了便于记亿,这里将刻度尺的使用总结为六个字:选、放、看、读、记、算。

①“选”合适的刻度尺,看清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

②“放”尺要沿着所测直线、刻度部分贴近被测长度放置。

③“看”读数看尺视线要与尺面要垂直。

④“读”要估读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

⑤“记”正确记录测量结果,记录单位。

⑥“算”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值。

2.时间的测量(1)时间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问的单位是“秒”。

(2)时间的测量工具:秒表、停表、时钟等。

(3)时间的估测:可以借助脉搏的跳动次数等对时间进行估测。

3.误差(1)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在测量中误差总是存在的。

误差不是错误,误差不可避免,只能想办法尽可能减小误差,但不可能消除误差。

(2)减小误差的方法:使用高精度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二、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

2.参照物(1)研究机械运动,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关系。

当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了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运动的,如果位置没有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3)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可能不同。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填空题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填空题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填空题一、热学部分。

1. 内能的单位是(焦耳)。

解析:内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J)。

2. 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是(做功)和(热传递)。

解析: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如摩擦生热;热传递也能改变物体内能,例如加热水使水温升高。

3. 比热容的定义是(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解析:它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用来描述物质吸放热能力的强弱。

4. 水的比热容为(4.2×10³ J/(kg·℃)),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³ J)。

解析: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如用水做冷却剂等。

5. 热量的计算公式为(Q = cmΔt),其中c表示(比热容),m表示(质量),Δt表示(温度变化量)。

解析:这个公式用于计算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二、电学部分。

6. 电荷的基本性质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解析:这是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是电学的基础知识点。

7. 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组成的。

解析:电源提供电能,用电器消耗电能,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导线连接各个元件形成电流的通路。

8. 电流的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是(A)。

解析:安培是国际单位制中表示电流的基本单位。

9. 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简称(伏),符号是(V)。

解析:电压是使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伏特是其单位。

10. 电阻的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符号是(Ω)。

解析: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欧姆是其单位。

11. 欧姆定律的表达式为(I = U/R),其中I表示(电流),U表示(电压),R表示(电阻)。

解析:这个定律描述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三者之间的关系,在电学计算中经常用到。

新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知识点填空题大全

新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知识点填空题大全

新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知识点填空题大全-CAL-FENGHAl-(2020YEAR-YICAILJINGBIAN• 、、•班级 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等级 ________第十三章内能一. 分子热运动1、分子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物质是由—组成的:分子不停地做_________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和—O 2、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铁叫扩散。

气体、液体、固体均能发生扩散现滋。

扩散的快慢与—有关。

扩散现彖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 ________________ •并且间接证明了分子间存在—o (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既有—又有_,引力和斥力是—存在的C二内能1、内能(1)概念:物体内部_________________ 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①内能是指物体内部 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总和,不是指少数分子或申•个分子所具有的能。

②内能与有关,但不仅仅与温度有关,从微观角度來说,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关。

从宏观的角度來说,内能与物体的质虽.温度、体积都有关。

③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同一个物休•温度_•它的内能増加,温度_・内能减少。

(2)影响内能的主要因素:物体的()、()、()及(〉等。

(3)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与_有关,温度越商,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物体的温度越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4)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①物体的内能的女少与物体的温度、体积、质量和物体状态有关:而机械能与物体的_、速度.高度、形变有关。

它们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

②一切物体都具有_能,但有些物体可以说没有机械能,比如静止在地面土的物体。

③内能和机械能可以通过—相互转化。

④内能的单位与机械能的讥位是一样的,国际单位制都是焦耳,简称焦。

用J表示。

2、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______ 与____________ O (D做功:1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________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 ________ 。

(完整)初中物理知识点填空题(人教版),推荐文档

(完整)初中物理知识点填空题(人教版),推荐文档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 •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___________________ 。

长度的主单位是 _,用符号_____________ 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米.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和; (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3).读数时—确测量时,要估读到的下一位;(4).测量结果由 ____________ 和组成。

3•测量时间的基本工具是_______________ 。

在国际单位中时间的单位是_Js), 它的常用单位有 _________ ,1.2机械运动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的改变叫机械运动。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物体)叫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____________ 。

3.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 _____ 。

(速度不变)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速度:用来表示物体的物理量。

速度的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物体在内通过的__________ 。

公式:__________ 速度的单位是: __________ ;常用单位是: __________ 。

1米/秒= _______ 千米/小时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除以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

新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知识点填空题大全

新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知识点填空题大全

第十三章内能 一、分子热运动1、分子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物质是由 __________ 组成的;分子不停地做 ________________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 的 _____ 和 _________ 。

2、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气体、液体、固体均能发生扩散现象。

扩散的快慢与 有关。

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 ,并且间接证 明了分子间存在 __________ 。

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既有 ________ 又有 ________ ,引力和斥力是 ________ 存在的。

二、内能1、内能(1)概念:物体内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①内能是指物体内部 的总和,不是指少数分子或单个分子所 有关,但不仅仅与温度有关,从微观角度来说,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关。

从宏观的角度来说,内能与物体的质量、温度、体积都有关。

③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同一个物体,温度度 _____ ,内能减少。

(2)影响内能的主要因素:物体的( )、( )、( (3)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与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 _____ ,物体的温度越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_ ⑷ 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①物体的内能的多少与物体的温度、体积、质量和物体状态有关;而机械能与物体的 变有关。

它们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

②一切物体都具有 ________ 能,但有些物体可以说没有机械能,比如静止在地面土 的物体。

③内能和机械能可以通过 ________ 相互转化。

④内能的单位与机械能的单位是一样的,国际单位制都是焦耳, 简称焦。

用J 表示。

2、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 _________ 与 ___________ 。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填空-复习[1]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填空-复习[1]

(直打版)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填空-复习(word版可编辑修改)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直打版)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填空-复习(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直打版)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填空-复习(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九年级全一册知识点复习(填空版)第十三章内能一、分子热运动1、分子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物质是由组成的;分子不停地做;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和。

2、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气体、液体、固体均能发生扩散现象。

扩散的快慢与有关。

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并且间接证明了分子间存在。

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既有又有,引力和斥力是存在的.二、内能1、概念:物体内部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同一个物体,温度,它的内能增加,温度 ,内能减少。

2、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 与。

(1)做功: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

(2)热传递:物体吸收热量,物体内能;物体放出热量,物体的内能。

3、做功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的。

4、热量概念:物体通过的方式所改变的内能叫热量.绝对不能说某物体含有多少热量,也不能说某物体的热量是多少。

热量的国际单位制单位: (J)。

三、比热容1、比热容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比热容的单位是,符号是J/(kg·℃).2、水的比热容是 .它的物理意义是:1千克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 J。

新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知识点填空题汇编

新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知识点填空题汇编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等级_______第十三章内能一、分子热运动1、分子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物质是由构成的;分子不断地做;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和。

2、扩散现象:不一样物质在相互接触时,相互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气体、液体、固体均能发生扩散现象。

扩散的快慢与有关。

扩散现象表示:全部物质的分子都在,并且间接证了然分子间存在。

(3)分子间的相互作使劲既有又有,引力和斥力是存在的。

二、内能1、内能(1)观点:物体内部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①内能是指物体内部的总和,不是指少量分子或单个分子所拥有的能。

②内能与有关,但不不过与温度有关,从微观角度来说,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使劲有关。

从宏观的角度来说,内能与物体的质量、温度、体积都有关。

③全部物体在任何状况下都拥有内能,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同一个物体,温度,它的内能增添,温度,内能减少。

(2)影响内能的主要要素:物体的()、()、()及()等。

(3)热运动:物体内部大批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与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物体的温度越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

(4)内能与机械能的差别①物体的内能的多少与物体的温度、体积、质量和物体状态有关;而机械能与物体的、速度、高度、形变有关。

它们是两种不一样形式的能。

②全部物体都拥有能,但有些物体能够说没有机械能,比方静止在地面土的物体。

③内能和机械能能够经过相互转变。

④内能的单位与机械能的单位是同样的,国际单位制都是焦耳,简称焦。

用J表示。

2、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与。

(1)做功:①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

②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本质是内能与其余形式的能的过程。

(2)热传达:①热传达的条件: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不一样部分)存在。

②物体汲取热量,物体内能;物体放出热量,物体的内能。

③用热传达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本质是内能从一个物体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到另一部分。

新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知识点填空题

新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知识点填空题

第十三章内能一、分子热运动1、分子运动理论根本内容:物质是由组成;分子不停地做;分子间存在互相作用和。

2、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现象叫扩散。

气体、液体、固体均能发生扩散现象。

扩散快慢与有关。

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质分子都在,并且间接证明了分子间存在。

(3)分子间互相作用力既有又有,引力和斥力是存在。

二、内能1、内能(1)概念:物体内部总和,叫物体内能。

①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总和,不是指少数分子或单个分子所具有能。

②内能与有关,但不仅仅与温度有关,从微观角度来说,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和分子间互相作用力有关。

从宏观角度来说,内能与物体质量、温度、体积都有关。

③一切物体在任何状况下都具有内能,物体内能与温度有关,同一个物体,温度,它内能增加,温度,内能削减。

(2)影响内能主要因素:物体〔〕、〔〕、〔〕及〔〕等。

(3)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无规那么运动叫做热运动。

分子无规那么运动速度与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那么运动速度就越,物体温度越低,分子无规那么运动速度就越。

(4)内能与机械能区分①物体内能多少与物体温度、体积、质量和物体状态有关;而机械能与物体、速度、高度、形变有关。

它们是两种不同形式能。

②一切物体都具有能,但有些物体可以说没有机械能,比方静止在地面土物体。

③内能和机械能可以通过互相转化。

④内能单位与机械能单位是一样,国际单位制都是焦耳,简称焦。

用J表示。

2、变更物体内能两种方法:与。

(1)做功:①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

②做功变更物体内能本质是内能与其他形式能过程。

(2)热传递:①热传递条件: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不同部分)存在。

②物体汲取热量,物体内能;物体放出热量,物体内能。

③用热传递方法变更物体内能本质是内能从一个物体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一部分到另一部分。

3、做功与热传递变更物体内能是。

4、热量(1)概念:物体通过方式所变更内能叫热量。

(2)热量是一个过程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知识点汇总(填空)第十三章内能一、分子热运动1、分子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物质是由组成的;分子不停地做;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和。

2、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气体、液体、固体均能发生扩散现象。

扩散的快慢与有关。

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并且间接证明了分子间存在。

(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既有又有,引力和斥力是存在的。

当两分子间的距离等于10-10米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合力为零,叫做平衡位置;当两分子间的距离小于10-10米时,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合力表现为斥力;当两分子间的距离大于10-10米时,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合力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大(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以上)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可近似认为分子间无相互作用力。

二、内能1、内能(1)概念:物体内部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①内能是指物体内部的总和,不是指少数分子或单个分子所具有的能。

②内能与有关,但不仅仅与温度有关,从微观角度来说,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关。

从宏观的角度来说,内能与物体的质量、温度、体积都有关。

③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同一个物体,温度,它的内能增加,温度,内能减少。

(2)影响内能的主要因素: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及体积等。

(3)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与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物体的温度越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

(4)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①物体的内能的多少与物体的温度、体积、质量和物体状态有关;而机械能与物体的、速度、高度、形变有关。

它们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

②一切物体都具有能,但有些物体可以说没有机械能,比如静止在地面土的物体。

③内能和机械能可以通过相互转化。

④内能的单位与机械能的单位是一样的,国际单位制都是焦耳,简称焦。

用J表示。

2、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与。

(1)做功:①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

②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是内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的过程。

(2)热传递:①热传递的条件: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不同部分)存在。

②物体吸收热量,物体内能;物体放出热量,物体的内能。

③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是内能从一个物体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到另一部分。

3、做功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的。

4、热量(1)概念:物体通过的方式所改变的内能叫热量。

(2)热量是一个过程量。

热量反映了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多少,是一个过程量。

所以在热量前面只能用“放出”或“吸收”,绝对不能说某物体含有多少热量,也不能说某物体的热量是多少。

(3)热量的国际单位制单位: (J)。

三、比热容1、比热容的概念: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者降低) 吸收(或者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

用符号c表示比热容。

2、比热容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比热容的单位是,符号是J/(kg·℃)。

3、比热容的物理意义(1)比热容是通过比较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用来表示各种物质的不同性质。

(2)水的比热容是。

它的物理意义是:1千克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 J。

4、比热容表(1)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各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

(2)从比热表中还可以看出,各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

这就意味着,在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况下,水的温度变化要小些。

水的这个特征对气候的影响,很大。

在受太阳照射条件相同时,白天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温度升高的,夜晚沿海地区温度降低也。

所以一天之中,沿海地区温度变化,内陆地区温度变化。

在一年之中,夏季内陆比沿海炎,冬季内陆比沿海寒。

(3)水比热容大的特点,在生产、生活中也经常利用。

如汽车发动机、发电机等机器,在工作时要发热,通常要用循环流动的来冷却。

冬季也常用取暖。

5、说明(1)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所以某种物质的比热不会因为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而改变,也不会因为质量的多少或温度变化的多少而改变。

(2)同种物质在同一状态下,比热是一个不变的定值。

(3)物质的状态改变了,比热容。

如水变成冰。

(4)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

6、热量的计算:Q= 。

式中,Δt叫做温度的变化量。

它等于热传递过程中末温度与初温度之差。

注意:①物体温度升高到(或降低到)与温度升高了(或降低了)的意义是不相同的。

比如:水温度从lO℃升高到30℃,温度的变化量是Δt= ,物体温度升高了℃,温度的变化量Δt = ℃。

②热量Q不能理解为物体在末温度时的热量与初温度时的热量之差。

因为计算物体在某一温度下所具有的热量是没有意义的。

正确的理解是热量Q是末温度时的物体的内能与初温度时物体的内能之。

十四章内能的利用一、热机1、内燃机及其工作原理:将燃料的能通过燃烧转化为能,又通过做功,把能转化为能。

按燃烧燃料的不同,内燃机可分为、柴油机等。

(1)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为四个冲程即冲程、冲程、冲程、冲程。

(2)一个工作循环中只对外做次功,曲轴转周,飞轮转圈,活塞往返次。

(3)压缩冲程是对气体压缩做功,气体内能,这时机械能转化为能。

(4)做功冲程是气体对外做功,内能,这时内能转化为能。

(5)汽油机和柴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中,只有冲程是燃气对活塞做功,其它三个冲程要靠飞轮的惯性完成。

(6)判断汽油机和柴油机工作属哪个冲程应抓住两点:一是气阀门的开与关;二是活塞的运动方向。

1、燃料的热值(1)燃料燃烧过程中的能量转化:燃料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燃烧过程中,储存在燃料中的化学能被释放,物体的能转化为周围物体的能。

(2)燃料的热值①定义:,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用符号“q”表示。

②热值的单位,读作焦耳每千克。

还要注意,气体燃料有时使用J/m3,读作焦耳每立方米。

③热值是为了表示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在燃烧时放出热量不同而引人的物理量。

它反映了燃料通过燃烧放出热量本领大小不同的燃烧特性。

不同燃料的热值一般是的,同种燃料的热值是一定的,它与燃料的质量、体积、放出热量多少无关。

(3)在学习热值的概念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完全燃烧”是指燃料全部燃烧变成另一种物质。

②强调所取燃料的质量为“lkg”,要比较不同燃料燃烧本领的不同,就必须在燃烧质量和燃烧程度完全的条件下进行比较。

③“某种燃料”强调了热值是针对燃料的特性与燃料的种类有关。

④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的计算:一定质量m的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Q= ,式中,q表示燃料的热值,单位是J/kg; m表示燃料的质量,单位是kg;Q表示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单位是J。

○5若燃料是气体燃料,一定体积V的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Q=qV。

式中,q表示燃料的热值,单位是J/m3;V表示燃料的体积,单位是m3;Q表示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单位是J。

2、热机效率(1)热机的能量流图:如右图所示是热机的能量流图:由图可见,真正能转变为对外做的有用功的能量只是燃料燃烧时所释放能量的一部分。

燃料的化学能E(2)定义:热机转变为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所释放的能量的比值,称为热机效率。

(3)公式:η=E有/Q放。

式中,E有为做有用功的能量;Q总为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

(4)提高热机效率的主要途径①改善燃烧环境,使燃料尽可能燃烧,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

②尽量减小各种热散失。

③减小各部件间的以减小因克服摩擦做功而消耗的能量。

④充分利用废气带走的能量,从而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三、能量的转化与守恒1、能量的转化与守恒(1)能量及其存在的形式:如果一个物体能对别的物体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

自然界有多种形式的能量,如能、内能、能、电能、化学能、能等。

(2)能量的转移与转化: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到另一个物体,如发生碰撞或热传递时;也可以从一种形式为另一种形式,如太阳能电池、发电机等。

(3)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的。

2、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重要、最普遍的基本定律。

大到天体,小到原子核,也无论是物理学问题还是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天文学的问题,所有能量转化的过程,都遵从。

3、“第一类永动机”永远不可能实现,因为它违背了。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一、摩擦起电:摩擦过的物体具有的现象叫摩擦起电;二、两种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带的电荷叫负电荷;三、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中电荷相互,异种电荷相互;四、验电器1、用途: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2、原理:利用;五、电荷量(电荷):电荷的叫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为C;五、元电荷:1、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带正电的和核外带电的电子组成;2、最小的电荷叫元电荷(一个电子所带电荷)用e表示;e= ;3、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电荷在数量上相等,电性相反,整个原子呈中性;六、摩擦起电的实质:电荷的。

(由于不同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所以摩擦起电并没有新的电荷产生,只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七、导体和绝缘体: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塑料等);导体和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八、电流:电荷的形成电流;电流方向: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和电流方向相反);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极流向极;九、电路:用导线将电源、开关、用电器连接起来就组成了电路;电源:(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用电器:(把电能转化成其它形式的能)的装置;十、电路的工作状态:1、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2、开路:某处的电路;3、短路:用直接将电源的正负极连同;十二、串联和并联1、把电路元件连接起来的电路叫串联电路;串联电路特点: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影响;2、把电路元件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并联电路;并联电路特点:电流有多条路径;各用电器影响;十三、电路的连接方法:1、线路简捷、不能出现交叉;2、实物图中各元件的顺序要与电路图一致;3、并联电路连接中,先串后并,先支路后干路,连接时找准节点。

5、在连接电路前应将开关断开;十四、电流的强弱1、电流:表示的物理量,符号,单位是,符号,还有毫安(mA)、微安(µA)1A= mA=µA十五、电流的测量:用表;符号○A1、电流表的结构:接线柱、量程、示数、分度值2、电流表的使用(1)先要三“看清”:看清、指针是否指在临刻度线上,正负接线柱;(2)电流表必须和用电器联;(相当于一根导线);(3)选择合适的(如不知道量程,应该选较的量程,并进行试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