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救助法名词解释(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救助法名词解释(一)
社会救助法名词解释
1. 社会救助法
•社会救助法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为了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而实施的一系列法律法规。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救助法》规定了国家对生活无着、经济无来源等困难群体提供经济援助、庇护救助、社会福利等形式的救助。

2. 社会救助对象
•社会救助对象是指由于年龄、残疾、疾病、失业、自然灾害等原因,无力维持基本生活需求的个人或家庭。

•例如,社会救助对象包括残疾人、孤儿、无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家庭等。

3. 社会救助标准
•社会救助标准是指规定了社会救助对象享受救助的补助金额、条件、范围等具体指标。

•例如某地区的社会救助标准规定:生活无着的单身成年人每月可获得最低生活保障金500元。

4. 最低生活保障
•最低生活保障是社会救助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旨在确保社会救助对象的基本生活需求。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暂行办法》规定,符合条件的家庭可获得每月一定金额的生活补助。

5. 庇护救助
•庇护救助是社会救助法中的一种形式,主要提供临时性的住宿、食品等基本生活保障。

•例如社会福利机构可以为流浪汉提供庇护救助,暂时提供住宿、食品等帮助。

6. 社会福利院
•社会福利院是为需要特殊照料或庇护的社会弱势群体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服务、庇护救助的机构。

•例如养老院、敬老院、儿童福利院等都属于社会福利院的范畴。

7. 临时救助
•临时救助是指在突发事件、自然灾害等特殊情况下,对受灾人员提供的一种暂时性生活保障。

•例如遭受洪灾的家庭可以向相关部门申请临时救助,获取紧急的食品、药品等生活所需。

8. 特困人员
•特困人员是指生活无着、无劳动能力,且无法维持基本生活需求的人员。

•例如被评定为特困人员的老年人、残疾人等可以享受相应的社会救助政策和福利。

9. 偏远地区
•偏远地区是指地理位置相对偏僻、交通不便、资源匮乏的地区。

•例如西藏、青海等地区通常被视为相对偏远地区。

10. 养老院
•养老院是提供养老服务、照料老年人的机构,为失去劳动能力或生活无着的老年人提供庇护救助。

•例如一些城市设立的养老院是为无法独立生活的老年人提供长期照顾和社交活动的场所。

以上是关于社会救助法名词的解释及举例说明,这些名词和概念是理解社会救助法以及相关政策的基础。

通过社会救助法的实施,社会弱势群体可以获得必要的救助和福利,得到社会的关爱和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