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思想品德教案拾金不昧

合集下载

伦理道德教育教案——拾金不昧

伦理道德教育教案——拾金不昧

拾金不昧
教学目标:
使学生知道有关诚实,守信,拾金不昧的格言和故事,知道拾金不昧是正直诚实
的表现。

教育学生拾到钱物及时送还失主,找不到失主主动交公。

教学要点:
1)拾金不昧的含义。

2)古人甄彬拾金不昧。

3)宋晨晨同学拾到钱包后主动寻找失主,归还钱包。

教学方法:
1)采用调查,讨论的教学方法。

2)采用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情
(一)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小调查
1)掉过东西
2)拾到过东西
(三)小采访
1)教师从上面的调查中选两名学生做被采访的嘉宾;
2)教师先问每人两个问题:A 掉过/拾到过什么东西?B 在什么地方掉的/拾到
的?
3)其他学生向他们提问
二、学文明理
1)导入课文的学习;
2)教师板书课题;
3)学生自己看书;
4)理解德育点:A 拾金不昧的含义;B 甄彬的态度;C宋晨晨是怎样找失主的;
D 甄彬以及宋晨晨当时的心情如何;
三、内化导行
想想说说:
1)说说你知道的拾金不昧的事;
2)小讨论:A 拾到东西,一时找不到失主怎么办?B 拾到东西交还失主后,失
主为了表示感谢,拿出一点钱酬谢你时,怎么办?
说说做做
课后同学们可以继续就拾金不昧这个话题,与同学父母讨论。

会上网的同学还
可以在网上发表你的见解,不会的同学可以用纸写好交给老师,老师帮你发到网
上。

板书设计
7 拾金不昧
拾到东西,不据为己有,归还失主
甄彬当即送还
宋晨晨焦急找到失主。

思想品德教案二年级:拾金不昧,传递美好品德

思想品德教案二年级:拾金不昧,传递美好品德

【思想品德教案二年级:拾金不昧,传递美好品德】第一节:课堂导入1、引言有句话说得好,“良禽择木而栖,贤者择师而学。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无论是学校里的老师、家里的家长、还是社会中的他人,都是我们这棵大树上的重要枝杈,帮助我们成长,指明前方的方向。

2、活动请同学们拾一件学校道路上的垃圾并扔进垃圾桶中。

如果同学中有人没有拾垃圾,其他同学可以鼓掌鼓励。

第二节:课堂讲解1、知识点拾金不昧是国人传统美德之一,表示发现有价值的物品,及时归还给失主,既是一种道德行为也是一项法律义务。

作为学生,更应该把这种美德刻在心中,成为自己行为准则之一。

2、阅读请读一下这篇文章。

昨天,我在学校的操场上捡到了一张50元的钞票。

我心想,这是别人掉的,我不能私自占为己有。

我找到了我的班主任,告诉她我捡到了东西,要归还失主。

我们一起寻找,最终找到了一个在图书馆看书的同学,经过确认后,我将钞票归还给了他。

这个同学非常感激,也对我的行为表示钦佩。

作为一名好学生,我们应该秉承着道德底线,按照我们的自我规范和标准行事,做出符合道德规范的行动。

第三节:思考探究1、问题当我们发现了有价值的物品,我们应该怎么处理?2、思考在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应该神态镇定,不要慌张;我们需要尽可能的找到物品的失主,如果失主不在身边,我们应该将物品上交到有关部门。

重要的是,一旦找到失主,我们应该邀请他们检查物品是否正确,并在确定无误的情况下将物品归还给失主。

3、行动请同学们完成一项任务:在校园中画一张海报,以表达“拾金不昧、遵纪守法、正义勇毅”的主题。

第四节:巩固练习请同学们读一下下面这段文字。

前几天,我去公园游玩,玩了半天,累了,就坐在公园里的长椅上休息。

这时,我发现了一个手机,是有人落在椅子上的。

我想了一想,这手机的失主可能正在公园里寻找,我坐着一直等,就这样,从中午一直等到晚上,失主才找到我,向我表示感谢,并颁发了一张“好人卡”。

请问,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如果有,你会怎么处理?第五节:作业1.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完成一篇100字左右的作文:“我怎样守住生活中的底线”2.请同学们让爸爸妈妈、家里的大人和朋友们,讲述一下今天学到的知识和心得。

《拾金不昧的好孩子》教案

《拾金不昧的好孩子》教案

《拾金不昧的好孩子》教案拾金不昧的好孩子教案引言:本教案是旨在培养孩子们正确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教育活动。

通过学习和分享有关拾金不昧的故事,引导孩子明白道德的重要性以及拾金不昧的行为对于个人和社会的积极影响。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帮助孩子们理解并养成拾金不昧的良好习惯。

一、教学目标1. 理解拾金不昧的概念,明确拾金不昧的重要性;2.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认识到拾金不昧对于个人和社会的积极意义;3. 培养学生的个人品质,如诚实、责任感和正义感;4.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德的意识;5.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故事分享a) 选择适合年龄段的拾金不昧故事,例如《拾金不昧的小明》等;b) 以故事的形式向学生讲述,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道德意义;c) 引导学生讨论问题,如为什么拾金不昧是正确的选择,对于社会有什么好处等。

2. 课堂讨论a) 组织学生围绕拾金不昧的话题展开自由讨论,鼓励学生就自己的观点进行表达;b) 引导学生思考拾金不昧的动机和困难,并促使他们提出解决办法;c)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在不同情境下拾金不昧的行为,加深学生对该行为的理解。

3. 学习资源a) 提供有关拾金不昧的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直观感受拾金不昧的情境;b) 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相关的案例,以加深学生对拾金不昧的理解。

4. 案例分析a) 向学生呈现真实的拾金不昧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道德冲突和正确的解决方式;b) 鼓励学生就案例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5. 个人体验a) 组织学生参与一些类似的拾金不昧体验活动,例如班级拾金不昧日,学生之间互相观察、监督;b) 学生可以将自己的体验以作文或绘画的形式进行表达,鼓励他们记录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6. 结语a) 引导学生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总结所学的知识和体会;b) 鼓励学生积极应用所学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不仅在学校中,更在日常生活中实践。

拾金不昧学习材料

拾金不昧学习材料

拾金不昧学习材料拾金不昧是指在拾到别人遗失的财物时,能够主动归还给失主而不加以私自占有的行为。

这种行为体现了一个人的诚实守信和道德修养,是社会公德的具体表现之一、以下是一份关于拾金不昧的学习材料,供参考。

一、案例分析1995年,江苏南京的一位老人在乘坐公交车时,将随身携带的存折遗落在了车上。

不久,一位年轻人将存折交给了公交车司机,司机又将其上交给了公交公司。

通过存折上的信息,公交公司很快找到了老人,并将存折归还给了他。

这位年轻人的行为感动了整个城市,他被广泛称赞为拾金不昧的典范。

二、解析行为原因1.道德观念:这位年轻人拥有一定的道德观念,他认为诚实守信是一种美德,拾金不昧是应尽的社会义务。

2.社会责任感:这位年轻人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于社会的影响和价值,所以主动归还了存折。

3.行为习惯:这位年轻人应该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他从小就受到正确道德观念的教育和熏陶,在面对拾金不昧的选择时,他自然而然地做出了正确的决策。

三、拾金不昧的意义1.价值观教育:拾金不昧的行为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人,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培养社会公民的美德行为。

2.信任构建:拾金不昧能够帮助建立社会信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如果每个人都能以拾金不昧的态度对待他人的财物,社会将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3.社会稳定:拾金不昧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

如果人们普遍存在贪婪、自私的心态,可能会引发各种矛盾和纠纷,甚至导致社会动荡。

四、如何培养拾金不昧的精神1.家庭教育:家庭是学习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的最早场所,父母应该在日常教育中注重培养孩子的拾金不昧精神,让他们懂得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2.学校教育:学校是社会公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学校应该加强品德教育和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拾金不昧精神。

3.社会宣传:社会各界应加大对拾金不昧典型事例的宣传报道,提高社会的认识度。

同时,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如广告、公益活动等,来推动拾金不昧精神在社会中的普及。

小学三年级思想品德教案:幸福来自诚实拾金不昧

小学三年级思想品德教案:幸福来自诚实拾金不昧

思想品德是小学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学生的根本素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小学三年级,教育者需要重点引导学生明确诚实拾金不昧的重要性,感受幸福来自于这种品德。

本篇教案依据小学三年级的课程特点,注重思想品德教学的实际性和让学生切实感受诚实拾金不昧所带来的幸福。

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诚实拾金不昧,感受违法拾得物品的方法是错误的。

2.逐渐养成诚实守信的品质。

3.理解诚实可以带来幸福,从而受到激励。

二、教学重点1.认识诚实拾金不昧的重要性。

2.让学生了解违法拾得物品的错误行为。

3.教育学生逐渐培养诚实守信品质。

4.从实际中感受诚实给生活带来的幸福。

三、教学内容1.导入:幸福来自于什么?教师通过学生的日常生活经历,问学生对于“幸福”这个概念的理解。

“幸福你们觉得是什么?”这个问题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让他们直接参与到幸福的概念讨论中来。

2.诚实拾金不昧引导学生思考,当你捡到没主人的钱包时,应该怎么处理?举出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联系现实中的情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重点阐述“诚实拾金不昧”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这是保证公平、公正、诚信的必须品。

3.非法拾得物品请学生阐述自己对于拾到非法物品的态度。

通过让他们看到拾钱包、捡手机等只有捡到的时候才体现出来,而在拾到之前则需要了解一些背景知识,让他们认识到这是一种非法、违规的行为。

4.诚实守信品质让学生体验诚实守信的行为有益于个人和整个社会的发展,同时对自己的生活有更深的认识。

教育者可以让学生看一些成功人士的品质感言,提高学生的知名度和品质敏锐度。

同时,逐渐培养学生逐渐养成诚实守信品质的信念,让学生在日常行为中逐渐形成这种品质。

5.诚实带来的幸福教育者需要结合学生的情境,使其感受到诚实为自己带来的幸福,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入理解。

例如,当他们在场景中处理一些不诚实的事情时,可以引导他们看到诚实处理事情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积极影响。

四、教学方法1.历史上的事实,让学生在这些事件中充分了解诚实的重要性。

拾金不昧

拾金不昧

拾金不昧助人为乐三年(5)班主题班会活动目标:1、知道拾金不昧是诚实的表现,愿意做到拾金不昧,并以此为荣。

2、知道一些拾金不昧的格言或故事。

活动过程:主持人甲: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成语故事,想知道是什么吗?请看电视——《路不拾遗》。

主持人乙:不把别人丢失的东西占为已有,这就是拾金不昧的精神。

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今天,我们的班会主题就是——《拾金不昧,助人为乐》。

主持人甲:同学们,你们谁曾经丢过东西?你当时是什么心情?(指名回答)主持人乙:同学们丢了东西,特别是自己所喜欢的、急需的或经常要用到的东西丢失了,心里很着急,真希望马上有人捡到它并交还给自己。

主持人甲:你们捡到过别人丢失的东西吗?你当时是怎么做的?(指名回答)主持人乙:同学们捡到别人丢失的钱或物品,自己没有要,有的交给了老师,有的交还给了失主(也就是丢失东西的人),这样做就是拾金不昧的表现。

有一首大家都很熟悉的歌,歌颂拾金不昧的优良品质,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

(全班齐唱《一分钱》)主持人甲:捡到的东西不在乎多少价值。

只要能做到拾金不昧,就是最宝贵的。

拾金不昧是品质,下面请听颜龙煜同学带来的故事《林积还珠》。

主持人甲:听了故事后,你有什么想说的?(指名回答)主持人乙:拾金不昧的故事不仅古时候有,现在也有,请听故事《拾金不昧好的哥拾世款还失主》。

主持人甲:这种拾金不昧的精神实际上就是雷锋精神的一种体现。

雷锋叔叔在数百篇日记里,记录了他成长的足迹,总结出许多人生的格言,留给我们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请听《格言朗诵》(事先找5名朗读能力、表演能力强的同学上台朗诵演示。

)主持人乙:风里雨里,泥里水里,哪里有艰苦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这就是雷锋叔叔,虽然他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却闪耀在祖国的大地上,闪耀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闪回在三年(5)班的集体中。

下面请听诗朗诵《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主持人甲:雷锋叔叔虽然离开我们已经几十年了,但他的精神与我们永存。

拾金不昧活动方案

拾金不昧活动方案

小学“拾金不昧”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1、弘扬中华民族“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一个团结互助的平台,倡导助人为乐的行为,改善校园风气,提高学生的素质,为校师生服务,帮助大家找回失物,减少由此带来的经济和精神损失及加强学生们防范自身财产安全意识。

2、学生共创校园美好人文环境,增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文明校园,培养小学生精神文明的学生生活习惯。

二、活动主题
弘扬爱心精神,构建和谐校园
三、活动开展
1、召开校会,做全校动员,提出“拾金不昧”活动倡议。

2、各年级利用品德课做好活动宣传工作,营造活动氛围。

3、具体操作
①如有同学拾到钱或者物品,到政教处老师处登记记录,并提供拾取时间及地点
②丢失物品同学在发现丢失后应立即到王英杰老师处查询。

③丢失物品同学能如实提供丢失物品时间、地点、数量、品质,并与登记记录吻合,则取回物品并做好领回记录。

4.学校定期对活动中表现突出学生予以表彰。

对积极开展活动班级进行表彰,并纳入“优秀班级”评选项目。

四、活动总结
本活动长期开展,由少先队于年末对活动材料进行整理、归档。

《拾金不昩》(教案)全国通用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拾金不昩》(教案)全国通用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标题:拾金不昧——小学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引言:“拾金不昧”是一句古老的谚语,意味着捡到别人的东西要归还给失主,这是做人的基本道德。

在这个活动中,我们将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深刻理解这一传统美德的重要性,并学会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实践这一美德。

学情分析: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世界的认知逐渐加深,但对一些基本的道德规范还缺乏深刻的理解。

通过本次活动,我们希望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

教学目标:1. 理解“拾金不昧”的含义,知道捡到别人的东西应该归还给失主。

2. 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1. 理解“拾金不昧”的含义,知道捡到别人的东西应该归还给失主。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虚拟的“失物”,如钥匙、钱包、手表等。

2. 准备一个“失物招领处”。

教学过程:环节一:引入主题1. 老师讲述一个关于“拾金不昧”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主题。

2. 提出问题:如果你捡到了一件东西,你会怎么做?环节二:体验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拾金不昧”的体验活动。

将虚拟的“失物”随机放在教室的各个角落,让学生去寻找。

2. 当学生找到“失物”后,引导他们将“失物”交到“失物招领处”。

3. 在活动过程中,老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表现,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建议。

环节三:讨论与交流1.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在体验活动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难?你是如何解决的?2. 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受。

3. 老师进行总结,强调“拾金不昧”的重要性。

环节四:解决问题1. 出示一个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关于“拾金不昧”的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3. 老师进行点评,给予指导意见。

环节五:总结与反思1. 学生总结本次活动的心得和收获。

2. 老师进行总结,强调“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将其发扬光大。

中华美德小故事 教案6 拾金不昧

中华美德小故事 教案6 拾金不昧

拾金不昧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同学们应该有拾金不昧的精神。

2.知道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知道同学们的拾金不昧的事例。

过程与方法:捡到财物时交还给失主或者交给警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丢失财物的人感到担心,愿意帮助找到失主。

2.验帮助他人时的快乐心情。

教学重点:使学生们知道是拾金不昧是一种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能在拾到东西时第一反应就是找到失主或者警察。

教学难点:激发同学们的拾金不昧精神。

四、教学方法表演、交流、游戏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提问同学们以前捡到过东西吗?捡到过的同学是怎么做的?我们应该怎么做?带着这些疑问我们来看一段动画片。

二、放映动画片(动画片大概十分钟)1、看完动画片,教师问同学前面问题的答案。

2、教师问同学这段动画片说了一个什么故事。

(一个拾金不昧的故事)3、教师提问你们知道拾金不昧是什么意思吗?(金:金钱,财物。

昧:隐藏。

捡到东西不据为己有)……三、引申1.拾金不昧是一种传统美德,古代就有许多这样的人你们能想一想古代有什么人拾金不昧?事例:曾经有个秀才叫何岳在夜晚走路时捡到200余两白银,但是不敢和家人说起这件事,担心家人劝他留下这笔钱。

第二天早晨,他带着银子来到他捡到钱的地方,看到有一个人正在寻找,便上前问他,回答的数目与标记都与他捡到的相符合。

那人很感激他就想从中取出一部分钱给他,何岳说:“捡到钱而没有人知道,就可以算都是我的东西了,我连这些都不要,又怎么会贪图这些钱呢?”那人说了谢谢就走了。

四、小结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也要有这种美德,当我们把捡到的东西交给丢了东西的人时,他会很开心,我们自己也会为自己做了一件好事而开心五、板书设计:拾金不昧何岳。

三年级小学生拾金不昧表扬信与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汇编

三年级小学生拾金不昧表扬信与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汇编

三年级小学生拾金不昧表扬信与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汇编一、拾金不昧表扬信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拾金不昧的含义,认识到这是一种美德。

【教学重点】1. 理解拾金不昧的意义。

2. 学会感谢他人。

【教学难点】2. 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表扬信模板。

2. 学生准备拾金不昧的事例。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 教师讲解拾金不昧的含义,引导学生认识到这是一种美德。

2. 学生分享自己或他人拾金不昧的事例。

Step 2:讨论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拾金不昧?Step 3:学习表扬信1. 教师展示表扬信模板,引导学生了解表扬信的结构和内容。

Step 4:实践2. 教师选取优秀的表扬信进行展示,全班同学共同学习。

2. 学生分享收获,表示要向拾金不昧者学习。

二、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汇编【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 掌握数学知识。

2.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数学概念。

2.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和教学素材。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文具。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 教师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Step 2:新课内容1. 教师讲解本节课的知识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巩固新知识。

Step 3:案例分析1. 教师出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Step 4:课堂练习1. 教师布置课堂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全班同学共同学习。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表示要不断提高数学能力。

Step 6:布置作业1.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准备下一节课的学习。

【教学目标】2. 培养学生表达感激之情的能力。

小学三年级思想品德教案拾金不昧

小学三年级思想品德教案拾金不昧

小学三年级思想品德教案拾金不昧行为:拾到钱物及时交还失主,找不到失主要交公。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诚实守信”德目中的有关要求编写的。

诚实表现在很多方面,本课着重对学生进行拾金不昧的教育。

在学校生活中,常常有拾金不昧的好人好事,但也有一些学生,拾到钱物后不还给失主或不交公,占为己有。

有的拾到东西为了得到表扬,明知失主是谁,却不还给失主,而是交给学校;还有个别同学为了受到表扬,而弄虚作假。

针对这些问题,应当认真地进行拾金不昧的教育,使学生真正理解什么是拾金不昧,为什么要拾金不昧和怎样做到拾金不昧,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以指导他们的行动。

本课选取了林积还珠的故事,林积是一个拾金不昧的人,而且非常聪明,巧妙地找到了真正的失主,关于这一点,应着重让学生体会。

教法建议:1、教学重要紧密联系学生思想实际;:1、爱占小便宜,捡到东西占为己有的;2、为图表扬明知谁是失主,偏要交公。

3、为得表扬,弄虚作假的。

2、拾金不昧是一种好品质,对学生来说有的能做到,有的还做不到,老师应给学生树立榜样,用榜样引导学生。

教学中不要批评做得不好的学生。

3、有些学生的家长做得不好,老师不要当众点是哪位同学的家长。

让学生分清是非即可。

4、在导行时,应采取演一演的形式,使学生在活动中明白,拾到东西要先交给失主,找不到失主再交公。

5、针对有些人冒领失物的情况,教师还应提醒学生,也可在课上分角色演一演,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教学设计示例第五课拾金不昧教学目标认知:1、知道拾金不昧是诚实的表现。

2、知道一些拾金不昧的格言或故事。

情感:1、愿意做到拾金不昧,并以此为荣。

2、拾到钱物时,替失主着急。

行为:拾到钱物及时交还失主,找不到失主要交公。

教学重点:知道拾金不昧是诚实的表现;拾到钱物要急人所急,替失主着想;拾到钱物要及时送还失主,找不到失主要交公。

教育过程:一、导入,解题。

1、同学们,你们谁曾经丢过东西?你当时是什么心情?小结:同学们丢了东西,特别是自己所喜欢的、急需的或经常要用到的东西丢失了,心里很着急,真希望马上有人捡到它并交还给自己。

品德教育课程教案:拾金不昧,成就卓越人生

品德教育课程教案:拾金不昧,成就卓越人生

尊敬的各位教师:今天,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份品德教育课程的教案,这个教案的核心是“拾金不昧,成就卓越人生”。

这个主题不仅仅是品德教育的基础,更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借鉴的一种做人道德标准。

帮助学生从小养成“拾金不昧”这样的美德,对于塑造健康、正直、诚信的成长环境和人生价值观起到了确切的推动作用。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品德教育课程,我们需要让学生们能够:1.了解“拾金不昧”的含义和作用,明确维护正义和公平的重要性;2.树立“和谐、公正、勇敢、诚信”的观念,从小把拾金不昧当做是基本的人际交往方式,延伸到人生、社会的方方面面;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形成美好人生的塑造。

二、教学内容进行“情境创设”,以拾金不昧的场景为蓝本,向学生展示如何正常行使拾金不昧的义务。

紧接着,我们将教授以下三种教育内容:1.“品德故事”,讲述拾金不昧的故事:1.1“天网恢恢-女大学生捡钱包、送还失主”在这个故事中,一个女大学生捡到了一个钱包,钱包里面有9300元现金和一部手机。

她立即打电话给失主,并将钱包归还。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拾金不昧,不仅仅是一种道德,更是一种责任,是一种义务,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到拾金不昧。

1.2“真正勇敢-小学生放弃100元奖金,坚定拾金不昧的信念”在这个故事中,一个小学生在钱塘江边捡到100元钞票,作为一名小学生,她十分希望拿到这笔奖金,但她还是选择将钞票交到了派出所。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勇敢不只是勇敢于战斗,更是勇敢于坚守价值观;2.“人物模拟”,引导学生发挥创造力,以拾金不昧结合生活实例,模拟自己会如何正确处理情况。

3.我会拾金不昧:“游戏环节”,让学生在收到所有游戏道具后,在规定时间内在课室内尽快寻找散落在地上的金属垃圾、快递单和纸币。

在找到一笔“遗落的钱”之后,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拾起钱的方式。

三、教学方法:1、“图像感受”:适当添加漫画或短片、图片等视觉元素,让学生对“拾金不昧”的意义和应该表现的行为标准进一步加深了解2、“互动探究”:引导学生针对生活中实际场景进行共同探究,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因为再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并能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知识的学习之中。

小学品德三年级第三单元案例分析

小学品德三年级第三单元案例分析

小学品德三年级第三单元案例分析案例分析:小学品德三年级第三单元在小学品德教育的过程中,案例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

通过分析真实的案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道德准则,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以小学品德课的三年级第三单元为背景,分析两个案例,探讨学生在具体情境下应该如何行事,培养孩子们正确的价值取向。

案例一:小明的同桌拾金不昧小明和小红是同桌,一天中,小明发现小红的桌子上有一张掉落的20元钞票。

小明心里犹豫了一下,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将钞票交还给小红。

小红因此对小明产生了认同感,并向全班同学转述了这个故事。

小明因为拾金不昧的行为而受到了同学们的表扬和赞许。

这个案例中,小明面临选择取走钞票或是将其归还给小红的抉择。

小明选择了拾金不昧,表现出诚信和正直的品行,值得肯定。

我们可以借此案例引导学生明确正确的价值观,同时也需要给予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们的拾金不昧的行为意识。

案例二:小明与小红的友谊之道小明和小红是好朋友,他们一起上学、一起吃饭、一起玩耍。

一天中,小红生病没有来学校,小明察觉到小红的变化,并主动走到小红的身边询问她的情况。

在确认小红需要休息并且愿意听故事的情况下,小明为小红讲故事,帮助她度过了一个孤单的下午。

这个案例中,小明表现出关心同桌的品行,体现了友谊之道。

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培养友谊和互助的精神至关重要。

这个案例可以引导学生们关爱他人、帮助他人,并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友谊的真谛。

通过以上两个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小学品德课的教学中,通过真实的案例,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们正确的品德价值观。

引导学生们拾金不昧,帮助他人,并树立起友谊和互助的精神。

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更多类似的案例,通过讨论和分析,引导学生从中汲取道德的力量,提高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通过不断的案例分析,结合小学品德教材的内容,加深学生对道德准则的理解。

拾金不昧策划书

拾金不昧策划书

拾金不昧策划书一、背景介绍。

拾金不昧是一种优良的社会美德,代表着诚实守信、守法守规的社会风气。

然而,在现代社会,拾金不昧的现象逐渐减少,人们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也在不断淡化。

因此,我们有必要开展一场拾金不昧的宣传活动,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弘扬拾金不昧的精神。

二、活动目的。

1. 提升社会公德意识,强化拾金不昧的道德理念;2. 增强社会责任感,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3. 唤起人们对诚实守信的重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三、活动内容。

1. 宣传教育,通过各种媒体宣传、社区宣传栏、宣传单页等形式,向社会大众普及拾金不昧的相关知识和道德观念,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2. 互动交流,举办拾金不昧主题讲座、座谈会,邀请社会各界人士、专家学者分享拾金不昧的故事和经验,促进社会各界的交流与互动。

3. 实践活动,组织志愿者到社区、学校、商场等公共场所开展拾金不昧的实践活动,引导大家亲身体验拾金不昧的快乐和责任。

4. 行为规范,制定并发布拾金不昧行为规范,明确拾金不昧的标准和要求,倡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拾金不昧的行为。

四、活动预期效果。

1. 提升社会公德意识,强化拾金不昧的道德理念;2. 增强社会责任感,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3. 唤起人们对诚实守信的重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五、活动实施计划。

时间,XX年X月-XX年X月。

地点,全国各地。

活动流程,宣传教育、互动交流、实践活动、行为规范制定。

六、活动组织机构。

1. 组织单位,XX社会组织。

2. 协办单位,XX学校、XX社区、XX商场。

七、活动预算。

1. 宣传费用,XX元。

2. 活动经费,XX元。

3. 实践活动费用,XX元。

八、活动评估。

1. 制定活动评估指标,对活动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和总结;2. 收集社会各界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活动方案和内容;3. 撰写活动总结报告,对活动效果进行全面评估和总结。

以上为拾金不昧策划书,希望得到您的支持和关注,共同致力于弘扬拾金不昧的美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三年级小学生拾金不昧表扬信与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汇编

三年级小学生拾金不昧表扬信与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汇编

三年级小学生拾金不昧表扬信与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汇编一、拾金不昧表扬信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拾金不昧的含义,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良好品质。

2. 学会写表扬信,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增强学生对诚实守信的重要性的认识。

【教学重点】1. 拾金不昧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2. 表扬信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拾金不昧的意义。

2. 表扬信写作中的语言表达和情感表达。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教师通过讲述一个拾金不昧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拾金不昧的思考,导入新课。

Step 2:新课讲解2. 引导学生讨论拾金不昧的重要性和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

Step 3:写作练习1. 教师提供一份表扬信的模板,指导学生如何写表扬信。

Step 4:展示与评价1. 学生将所写的表扬信贴在教室的展示墙上。

2.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每封表扬信的语言表达和情感表达,给予肯定和建议。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拾金不昧的意义,并反思自己在生活中是否能做到拾金不昧。

二、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汇编【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1. 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运用。

2. 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2. 复杂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或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Step 2:新课讲解1. 教师讲解本节课的数学概念和知识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2. 通过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

Step 3:小组讨论1. 教师提出一个数学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解答。

2.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思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1. 教师提供一份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拾金不昧-教案——拓展资料

拾金不昧-教案——拓展资料

同学们好!近年来,“老人摔倒扶不扶〞越来越引起热议,网络中流传了这样一个段子,我们一起先来看一下。

〔播放视频〕从2021年的南京彭宇案开始,“扶不扶跌倒的老人〞屡次成为公众话题,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类似的个案出现。

原本最简单不过的助人行为,却成为需要左思右想、左右权衡的难题。

不扶,于心不忍,扶了,唯恐被讹诈上身。

有人说,有人说不扶老人是公民从个人层面提出的价值准那么,是公民最根本的道德标准。

以诚恳待人,靠诚取信于人。

“诚〞不仅是道德的根底和根本,也是一切事业得以成功的保证。

只有人人从“我〞做起,让诚信真正根植人心,人与人之间才会更加友善,社会文明才能更进一步。

在雷锋日记中有这样一那么:当时在鞍钢开推土机的雷锋接到车间主任的一个任务,要带三个学员,仅用四个月就教会了他们开推土机,工厂要给他36元带学员的师傅钱。

可雷锋坚决没要,他说道,“我学的技术是培养的,今天告诉别人是应该的〞。

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这样一群默默无闻甘愿付出,忠实于、忠实于自己的工作,兢兢业业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兑现着“干一行、爱一行〞的誓言,比方第八届抚顺百姓雷锋郭春静。

郭春静自1989年12月参加环卫工作以来,始终奔忙在环卫工作的第一线,她脚踏实地、任劳任怨。

刚参加工作时,她被安排在清运工的岗位,每天对着数吨泛着臭气的垃圾,还要用一人高的大带车推回垃圾转运站,劳动强度之大是可想而知的,一起分来的同志有的调换了工作,有的干脆就不干了,可她却勇敢地面对了现实,她说“推垃圾的工作虽然没人爱干,但是总要有人干,〞就这样,凭着一股韧劲,她咬紧牙关挺了下来。

郭春静的工作虽说是清扫垃圾,但有时也会捡到别人遗失的贵重物品,面对金钱,她总是拾金不昧,勾勒着一幅幅把财物归还失主的感人画面。

2021年5月17日,郭春静在清理凤城街西侧的丹东路步行道旁的小时,在路上发现一卷钱,翻开一看有几百元。

“这一定是有人掏东西时不小心掉在地上的〞她的第一反响就是马上找到失主。

《拾金不昧》教学设计

《拾金不昧》教学设计

《拾金不昧》教学设计
刘晓青;阳孝菊
【期刊名称】《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年(卷),期】1995(000)0Z2
【摘要】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拾金不昧是诚实的表现,教育学生从小不贪小便宜,做拾金不昧的好孩子。

教学要点 1.捡到别人丢失的钱或物品,应交还失主或交公,这是诚实的表现。

2.要从小不贪便宜,做拾金不昧的好孩子。

教学准备 1.课文中灯片投影第1、2、4幅。

2.《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的录音磁带。

3.练习二中的三幅挂图。

【总页数】1页(P33-33)
【作者】刘晓青;阳孝菊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23.15
【相关文献】
1.“拾金不昧”的妙用——《拾金不昧》赏析 [J], 黄欣欣
2.拾金不昧 [J], 梁玉平
3.拾金不昧暖人心 [J], 杨金龙
4.拾金不昧,彰显党员风采 [J],
5.拾金不昧,彰显党员风采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拾金不昧策划书

拾金不昧策划书

拾金不昧策划书一、背景分析。

拾金不昧是一种传统美德,也是社会公德的体现。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社会风气的变化,拾金不昧的现象逐渐减少,甚至有人将拾到的物品据为己有。

为了弘扬拾金不昧的精神,倡导社会诚信,我们制定了这份《拾金不昧策划书》。

二、目标。

1. 倡导拾金不昧的社会风气,提高公民道德水平。

2. 增加人们对拾金不昧行为的认识和理解,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其中。

3. 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拾金不昧奖励机制,激励人们积极行动。

三、策略。

1. 宣传教育,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宣传拾金不昧的正能量,向公众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

2. 建立奖励机制,设立拾金不昧奖励基金,对拾金不昧者进行表彰和奖励,鼓励更多人参与其中。

3. 合作联盟,与政府部门、企业机构等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动拾金不昧活动的开展。

4. 培训培训,开展拾金不昧行为的培训课程,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四、具体措施。

1. 开展“拾金不昧日”活动,组织各类宣传和互动活动,提高社会关注度。

2. 设立“拾金不昧奖”,每年评选一批优秀的拾金不昧者,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荣誉。

3. 制定《拾金不昧行为指引》,明确规定拾金不昧的具体操作流程和奖励标准。

4. 与社区、学校合作,开展拾金不昧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培养青少年的拾金不昧意识。

五、预期效果。

1. 提高社会对拾金不昧的认识和关注度,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2. 倡导诚信守法的社会氛围,减少物品丢失和侵占行为。

3. 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拾金不昧奖励机制,激励更多人积极参与到拾金不昧活动中。

六、总结。

《拾金不昧策划书》旨在通过一系列的宣传教育和奖励措施,倡导拾金不昧的社会风气,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平和社会责任感。

我们期待通过这份策划书的实施,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拾金不昧的行动中,共同营造一个诚信和谐的社会环境。

《拾金不昧的小云朵》教案

《拾金不昧的小云朵》教案

《拾金不昧的小云朵》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拾金不昧,培养学生的诚实守信的品质;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现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的诚实守信的品质;
难点:拾金不昧的故事的理解和反思。

三、教学准备:
1.教材:《拾金不昧的小云朵》故事书;
2.教具:图片、PPT等;
3.角色扮演道具。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通过图片或者故事概述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拾金不昧,培养学生的诚实守信的品质。

二、讲解故事:讲述《拾金不昧的小云朵》故事,让学生了解小云朵是如何在森林里拾金不昧的。

三、讨论分享:让学生围绕故事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小云朵会选择拾金不昧?拾金不昧背后体现了什么样的品质?
四、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取一个班里的同学
扮演小云朵等角色,进行角色扮演并表演小品,展示拾金不昧的故事。

五、总结讨论:让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收获,回答问题:如何理解拾
金不昧?我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诚实守信的品质?
六、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以“我拾金不昧”的主题作文,发挥自
己的想象和思考,分享自己的拾金不昧经历或者展望未来。

五、教学后记:
通过《拾金不昧的小云朵》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诚实守信的品质,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同时,通过角色扮演和小品
表演的形式,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现能力,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
全面发展。

希望学生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增强其品德修养和团队意识,成
为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三年级思想品德教案拾金不昧
行为:
拾到钱物及时交还失主,找不到失主要交公。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诚实守信”德目中的有关要求编写的。

诚实表现在很多方面,本课着重对学生进行拾金不昧的教育。

在学校生活中,常常有拾金不昧的好人好事,但也有一些学生,拾到钱物后不还给失主或不交公,占为
己有。

有的拾到东西为了得到表扬,明知失主是谁,却不还给失主,而是交给学校;还有个别同学为了受到表扬,而弄虚作假。

针对这些问题,应当认真地进行拾金不昧的教育,使学生真正理解什么是拾金不昧,为什么要拾金不昧和怎样做到拾金不昧,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以指导他们的行动。

本课选取了林积还珠的故事,林积是一个拾金不昧的人,而且非常聪明,巧妙地找到了真正的失主,关于这一点,应着重让学生体会。

教法建议:
1、教学重要紧密联系学生思想实际;:1、爱占小便宜,捡到东西占为己有的;
2、为图表扬明知谁是失主,偏要交公。

3、为得表扬,弄虚作假的。

2、拾金不昧是一种好品质,对学生来说有的能做到,有的还做不到,老师应给学生树立榜样,用榜样引导学生。

教学中不要批评做得不好的学生。

3、有些学生的家长做得不好,老师不要当众点是哪位同学的家长。

让学生分清是非即可。

4、在导行时,应采取演一演的形式,使学生在活动中明白,拾到东西要先交给失主,找不到失主再交公。

5、针对有些人冒领失物的情况,教师还应提醒学生,也可在课上分角色演一演,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教学设计示例
第五课拾金不昧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拾金不昧是诚实的表现。

2、知道一些拾金不昧的格言或故事。

情感:
1、愿意做到拾金不昧,并以此为荣。

2、拾到钱物时,替失主着急。

行为:
拾到钱物及时交还失主,找不到失主要交公。

教学重点:知道拾金不昧是诚实的表现;拾到钱物要急人所急,替失主着想;拾到钱物要及时送还失主,找不到失主要交公。

教育过程:
一、导入,解题。

1、同学们,你们谁曾经丢过东西?你当时是什么心情?
小结:同学们丢了东西,特别是自己所喜欢的、急需的或经常要用到的东西丢失了,心里很
着急,真希望马上有人捡到它并交还给自己。

2、你们捡到过别人丢失的东西吗?你当时是怎么做的?
小结:同学们捡到别人丢失的钱或物品,自己没有要,有的交给了老师,有的交还给了失主(也就是丢失东西的人),这样做就是拾金不昧的表现。

板书:拾金不昧
3、解题。

(1)“拾”就是“捡到”,“金”是指“钱或物品”,“昧”就是“隐藏”,“不昧”就是“不隐藏”,也就是自己不要。

板书:捡到钱物,自己不要
(2)小结:拾金不昧就是捡到钱或物品,自己不要。

过渡:在我们国家,从古代到今天,拾金不昧的好人好事有很多很多。

古代有一个叫林积的人,他在这方面做得就特别好。

你们想知道他的故事吗?请大家看大屏幕。

学文明理。

1看林积还珠的故事(开头……我一定要想办法把珍珠还给失主)。

提问:
(1)林积是怎样发现这袋珍珠的?当时有人看见吗?
小结:林积住在客店里。

夜深了,四周静悄悄的,他躺在床上,总觉得裤子下面有什么东西硌着,他揭开褥垫,发现了这袋珍珠。

你们知道吗?在古时候,珍珠都是从深海中打捞上来的,只有深海中的贝壳里才有,是很难找到的。

因此一颗珍珠就值很多很多钱。

林积捡到一袋珍珠,非常贵重,周围一个人也没有,如果他自己不说,隐藏起来自己要,不会有任何人知道。

(2)在这种情况下,林积想到的是什么呀?
小结:面对这袋珍珠,林积想到的是失主丢失了这么多的珍珠该有多着急呀,我一定要想办法把珍珠还给失主。

(3)林积捡到的珍珠那么贵重,当时又没有人看见,他为什么自己不要,却要交还给失主呢?
小结:林积捡到的珍珠是别人丢失的,不是自己的,自己就不能要,这是诚实、不贪便宜的表现;再说失主丢失了这么多珍珠一定会非常着急。

林积一心替失主着想,急人所急,他要尽快地把珍珠交还给失主。

板书:不是自己的诚实不贪便宜急人所急
过渡:由于这袋珍珠太贵重了,因此林积在寻找失主时特别慎重。

为了能把珍珠交换给真正的失主,他动了一番脑筋,想了一夜,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是什么办法呢?请同学们继续看大屏幕。

2继续看林积还珠的故事。

(第二天……在房间的墙上写了一行字:“龙溪林积曾在此住宿。

)提问:林积在寻找失主时采用了什么方法?他为什么12全文查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