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通信ch07
数据通信基础知识
![数据通信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e2575838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98.png)
数据通信基础知识数据通信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依赖于各类不同的网络技术、传输媒介以及各种通信设备来实现信息的传输。
数据通信作为计算机网络的一个分支领域,在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中,一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因此,对于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对于从事计算机行业的人员来说显得格外重要。
一、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数据通信指的是通过各种可以传输数据的设备或网络工具将数据以特定的格式从一处传输到另一处的通信过程。
数据本身是以二进制编码方式来存储和传输,这种编码方式只包括数字0和1。
在数据通信领域,每一个0和1被定义为一个比特,也就是二进制信息位。
数据通信是实现计算机之间连接的基础,我们是通过数据通信技术将计算机与其他设备和网络连接起来。
二、数据通信的主要组成部分1.信源:信源指的是产生和发送信息的物理设备。
比如计算机、手机等都是信源的代表。
信源产生的数据信号可能是按照数字或者模拟信号来产生。
2.编码器:在数据信号经过信源后,信源产生的信号不一定是经过处理的二进制码流,因此需要对信源产生的信号进行编码操作,将原始信号转换为正确的数码形式,这就要用到编码器。
3.信道:信道就是传输信息信号的传输媒介,信道的种类很多,例如:电缆、光纤、无线电波等等。
4.解码器:按照收发双方协议规定,收到的信息信号需要进行解码操作,将数码形式转换为指定的信号形式并还原原始信息。
5.信宿:信宿是指接收信息的物理设备,例如计算机、手机等。
三、数据通信的传输模式在数据通信中有两种主要的传输模式:串行传输和并行传输。
串行传输:串行传输是指每一个二进制数位依次流动地发出,它的传输速度比并行传输要慢很多,但是传输的反差强度高。
串行传输通常应用在一些要求传输距离较远、传输速度较慢但是信号质量要求比较高的场合,如电子标签、传感器等。
并行传输:并行传输就是将多个二进制数同时传输,它的传输速度比串行传输要快,但受到电磁干扰的影响也比串行传输严重。
Ch07 传输层
![Ch07 传输层](https://img.taocdn.com/s3/m/37251549767f5acfa1c7cd3f.png)
5.1 概述 5.2 UDP协议 5.3 TCP协议
1
5.1 概述
从通信和信息处理的角度看,运输层向 它上面的应用层提供通信服务,它属于 面向通信部分的最高层,同时也是用户 功能中的最低层。
当网络的边缘部分中的两个主机使用网 络的核心部分的功能进行端到端的通信 时,只有位于网络边缘部分的主机的协 议栈才有运输层,而网络核心部分中的 路由器在转发分组时都只用到下三层的 功能。
t
B
A
t
36
5.4.2 连续 ARQ 协议
发送窗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 发送方维持发送窗口(发送窗口是 5) 发送窗口
向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b) 收到一个确认后发送窗口向前滑动
37
29
TCP端口、端点、连接
端口、端点概念与方式与UDP完全一样
连接:TCP上通信双方抽象的虚电路连接
80 16250
202.115.12.6
Port: 80
202.115.12.34
Endpoint: (202.115.12.6, 80) Connection: (202.115.12.6, 80) and (202.115.12.34, 16250)
4
运输层协议和网络层协议的主要区别
应用进程 应用进程
…
…
因 特 网
IP 协议的作用范围 (提供主机之间的逻辑通信)
信息安全原理与技术ch07-网络安全协议
![信息安全原理与技术ch07-网络安全协议](https://img.taocdn.com/s3/m/36617f02a45177232f60a2b0.png)
是一个记录凭证,客户可以用它来向服务器证 明自己的身份,其中包括客户的标识、会话密钥、 时间戳,以及其他一些信息。Ticket中的大多数 信息都被加密,密钥为服务器的密钥。
2019/11/21
Ch7-网络安全协议
13
7.2.1 Kerberos概述
Kerberos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提出的基 于可信赖的第三方的认证系统,它是基于NeedhamSchroeder协议设计的,采用对称密码体制。
Kerberos一词源自希腊神话,在希腊神话故事中, Kerberos是一种长有三个头的狗,还有一个蛇形尾 巴,是地狱之门的守卫者。现代取Kerberos这个名 字意指要有三个“头”来守卫网络之门,这“三头” 包括:
2019/11/21
Ch7-网络安全协议
15
• Authenticator(认证符) 是另一个记录凭证,其中包含一些最近
产生的信息,产生这些信息需要用到客户和 服务器之间共享的会话密钥。
• Credentials(证书) 由一个ticket加上一个秘密的会话密钥
组成。
2019/11/21
Ch7-网络安全协议
2019/11/21
Ch7-网络安全协议
17
7.2.2 Kerberos协议的工作过程
认证服务器AS
①②
③ ④
许可证颁发服务器 TGS
用户C
⑤
应用服务
⑥
器V
图7.3 Kerberos的认证过程
2019/11/21
Ch7-网络安全协议
18
HCIE-Security-CH07-带宽管理
![HCIE-Security-CH07-带宽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b54abcbefab069dc5022016d.png)
第7章带宽管理第7章带宽管理 (1)7.1 带宽管理 (2)7.1.1 带宽管理简介 (2)7.1.2 带宽管理应用场景 (2)7.1.3 带宽管理总体流程 (4)7.1.4 带宽通道 (5)7.1.5 带宽策略 (7)7.1.6 接口带宽 (8)7.2 带宽管理配置示例 (8)7.2.1 在网络边界安全防护的场景中实施带宽管理 (8)7.2.2 在内网管控与安全隔离的场景中实施带宽管理 (15)7.2.3 在数据中心安全防护的场景中实施带宽管理 (20)HCIE-Security 备考资料大全·2·章前能力测试:1.带宽管理有哪些应用场景?2.带宽通道和带宽策略有什么关系?7.1 带宽管理7.1.1 带宽管理简介带宽管理指的是NGFW 基于源安全区域/入接口、目的安全区域/出接口、源地址/地区、目的地址/地区、用户、应用、服务、时间段和报文DSCP 优先级信息,对通过自身的流量进行管理和控制。
带宽管理提供带宽保证、带宽限制和连接数限制功能,可以提高带宽利用率,避免带宽耗尽。
∙ 带宽保证保证网络中关键业务所需的带宽,当线路繁忙时,确保此类业务不受影响。
∙ 带宽限制限制网络中非关键业务占用的带宽,避免此类业务消耗大量带宽资源,影响其他业务。
∙ 连接数限制限制业务的连接数,有利于降低该业务占用的带宽,还可以节省设备的会话资源。
在NGFW 上部署带宽管理,可以帮助网络管理员合理分配带宽资源,从而提升网络运营质量。
7.1.2 带宽管理应用场景在网络边界安全防护的场景中实施带宽管理如图7-1-1所示,NGFW 作为大中型企业的出口网关,部署在网络边界处。
在该场景中,对于带宽资源的使用,通常会面临如下问题:∙ 内网用户访问Internet 时,所需的带宽远大于企业从运营商租用的带宽,存在带宽瓶颈。
另外,P2P 业务类型的流量消耗了绝大部分的带宽资源,致使关键业务得不到带宽保证。
∙ Internet 用户访问内网服务器时,大量的针对内网服务器的访问需求导致服务器性能降低,无法正常提供服务。
电子信息类专业大学怎么读【ch07】综合实验教学 培训教学课件
![电子信息类专业大学怎么读【ch07】综合实验教学 培训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03cfb3a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38.png)
06 知 识 的 内 联 内 化
知识的内在关联性
首先,让我们切换一下视角,站在宏观 的角度重新审视一下综合实验教学体系的设 计目标(见图7.13)。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哈聪颖老师的博士论 文中曾探讨过电子信息类大学生综合能力内 涵指标体系的构建,她认为大学生的关联力 是大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鼓士气
不同于前两个实验,模拟通信在小学期中进行,学生需要用整整两周的时 间完成课程要求。固定且有限的时间对学生集中学习的能力提出了非常高的要 求。
实验的难度来源于模拟电路模块的复杂性。 模拟通信实验结果的不确定性还会给实验增添许多额外的小“惊的斗志,彰显了当代青年勇于探索、迎难而上的品质。两周之后,每一组都收 获了实物成果和难忘的经历。
Arduino点亮数码管
FM收音机和FM无线话筒制作
这是一项融合了大一所学的“工科数学分析”“基础物理学” 等基础课程内容,培养学生元器件认知、焊接能力的有趣实验。
在亲手焊制的过程中,学生会慢慢接触到底层焊接工艺的精妙; 在收音机和话简的关键信号测量中,学生能初步学习万用表、示波 器、信号源等基本仪器仪表的原理和使用;在对正弦信号、FM 信 号、语音信号的读取、播放中,学生对MATL AB、LabView等软 件的使用越发灵活。
基于ZYNQ的数字无线通信系统
问题和困难还有很多,模块整合时接 口的规定与约束差点让整个团队推翻重来, 实验板的板上资源有限直接影响系统性 能……有心人天不负,从理论学习、仿真 测试到实物制作,这个小组最终成功地把 整个数字通信系统完整地啃下来了!(见图 7.10)
图像压缩传输系统
在一组自选题目中,学生利用基于哈夫曼编解码的算法,实现一个图像压 缩传输系统。
而学生花费大量时间进行学习、思考、总结,最终形成的毕业论文,其质量 则远远超出毕业论文的要求,在相关学术领域都能造成不小的影响。
通信电路ch07_1
![通信电路ch07_1](https://img.taocdn.com/s3/m/28f84f1680eb6294dc886caa.png)
通信电路ch07_1
(2)环路滤波器 (LF )传递函数
直通电路
RC积分 滤波器
无源比例积分滤波器
理想积分滤波器
通信电路ch07_1
比例积分滤波器频率特性
无源
有源
理想
比例积分滤波器在高频时它有一定增益,利于环路的捕捉, 而且其传递函数中引入了一个零点,增加了环路的稳定性。
通信电路ch07_1
(3)压控振荡器 (VCO)特性
通信电路ch07_1
AGC控制特性的设计
o AGC的控制作用,一般在接收机放大级实现,例如对高频 放大器的控制,对主中放的第一中放或第二级中放的控制等。 放大器的受控级数,通常取决于系统的要求。
总放大器输入信号的动态范围 总放大器输出电压的容许变化量
放大器的总增益 制倍数为:
式中 为总放大器的最大电压增益,其值一般出现在输入信号为最 小值时; 为总放大器的最小电压增益,其值一般发生在输入信号 为最大时。
o 根据需要比较和调节的参量不同,反馈控制电路分为 三类:
自动增益控制(AGC) 自动频率控制(AFC) 锁相环路(PLL)
通信电路ch07_1
反馈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1、反馈控制系统原理框图如下:
比较器 e(t) r(t)
可控设备
y(t)
反馈环节
o 反馈控制电路的特点
n 自动调节系统。若电路的输入、输出量之间的关系偏离 了预定的关系式,比较器将检测并输出相应的误差电压, 该电压去控制可控设备对输出量进行调节,最后使输入、 输出量之间接近预定的关系-- 改善系统性能
通信电路ch07_1
7.1.2 PLL的环路方程
返回
假定压控振荡器工作在线性控制区 :
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
![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efbcfebd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c7.png)
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数据通信是一个广泛的领域,它涵盖了很多与数据传输和通信相关的知识和技术。
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通信的定义和作用数据通信通常是指通过某种通信媒介(如电缆、光纤、无线电波)传输数字数据的过程。
它可以使得不同的设备(如计算机、路由器、交换机)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并使得人们能够访问远程网络。
数据通信的作用在于促进信息的传输和共享,提高工作效率和信息化程度。
2.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在数据通信中,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是两个基本概念。
数字信号是由一系列离散的数字来表示的信号,它在传输和处理过程中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和可靠性。
而模拟信号则是由连续的模拟波形来表示的信号,容易受到噪声和干扰的影响。
3.编码和解码技术在数据通信中,编码和解码技术是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
编码技术是将数字信息转换为某种信号格式的过程,常见的编码技术有曼彻斯特编码、差分曼彻斯特编码等。
解码技术则是将接收到的信号解析成原来的数字信息的过程,常见的解码技术有线性解码、非线性解码等。
4.数据传输的基本方式数据传输的基本方式主要包括点对点传输、广播传输和多播传输三种方式。
点对点传输是指数据只能在两个设备之间进行传输,所需的网络带宽和传输速度较高。
广播传输则是指数据可以在网络中的所有设备之间进行传输,但会占用大量的网络资源。
多播传输则是指数据可以在网络中的一个组中的所有设备之间进行传输,而不影响其他设备。
总的来说,了解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对于我们理解和应用网络技术以及保障信息安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需要更多地学习和掌握有关数据通信的知识,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和工作效率。
Ch07CN
![Ch07CN](https://img.taocdn.com/s3/m/cf6a4408bb68a98271fefa9c.png)
27
7.2.5 点对点拓扑
点对点拓扑将两个节点直接连接在一起,介质访问控制协 议将非常简单。
28
7.2.5 点对点拓扑
虚电路是在网络中的两个网络设备间创建的逻辑连接。 Turn to 7.2.5.2
29
7.2.5 点对点拓扑
虚电路是在网络中的两个网络设备间创建的逻辑连接。 数据链路协议使用的介质访问方法取决于逻辑点对点拓 扑,而非物理 拓扑。
–-A packet received by a router will do the following: Strips off layer 2 headers. Examines destination IP address located in Layer 3 header to find best route to destination. Re-encapsulates layer 3 packet into new layer 2 frame. Forwards frame out exit interface. As a packet travels from one networking device to another –-The Source and Destination IP addresses NEVER change –-The Source & Destination Layer 2 addresses CHANGE as packet is forwarded from one router to the next.(二层地址不一定总是MAC地址) –-TTL field decrement by one until a value of zero is reached at which point router discards packet.(TTL值每经过一跳减1)
数据通信基础知识全面解剖
![数据通信基础知识全面解剖](https://img.taocdn.com/s3/m/8c677b21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d7.png)
数据通信基础知识全面解剖数据通信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使我们能够在多个设备之间共享信息和资源。
为了了解数据通信的原理和基础知识,本文将对数据通信的定义、通信协议、传输媒介和数据传输方式等进行全面解剖。
一、数据通信的定义数据通信是指通过某种媒介将信息从一个地方传输到另一个地方。
这些信息可以是文字、图像、音频等各种形式的数字化数据。
数据通信的基本要素包括发送端、接收端、通信通道和协议。
二、通信协议通信协议是数据通信中的一套规则和标准,它确保了信息在发送和接收之间的正确传输。
常见的通信协议包括TCP/IP协议、HTTP协议和SMTP协议等。
TCP/IP协议是互联网中最常用的协议,它规定了数据如何在网络传输、分组和路由。
HTTP协议是Web浏览器和Web服务器之间通信的基础协议,它负责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传输超文本文档。
SMTP协议则是用于电子邮件的发送和接收。
三、传输媒介传输媒介是指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所使用的媒介,常见的传输媒介包括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
有线传输一般采用电缆,如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等。
双绞线是最常用的传输媒介,它通过绞合两根电线来减少干扰和信号损失。
同轴电缆则由内部的导体、绝缘层和外部的导体组成,适合使用在长距离传输中。
光纤传输则利用光信号而非电信号传输数据,具有更高的传输速度和更低的信号损失。
无线传输则包括无线电、红外线和蓝牙等技术,适用于移动通信和无线网络。
四、数据传输方式数据传输方式指的是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组织和传递方式。
常见的数据传输方式包括串行传输和并行传输。
串行传输是逐位地将数据发送或接收,比如一个比特一个比特地传输。
串行传输相对来说传输速率较慢但可靠性高。
并行传输则是同时传输多个比特,在短距离传输中传输速率较快。
然而,并行传输容易受到干扰和信号损失。
五、数据编码与调制数据编码是将原始数据转换成二进制形式或其他可传输的形式的过程。
常见的数据编码方式包括ASCII码和Unicode编码。
《区块链与数据共享》【ch07】医疗数据共享 教学课件
![《区块链与数据共享》【ch07】医疗数据共享 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0019c44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30.png)
1.3标准化术语集
标准化术语集 (Standardized Vocabularies)是 OHDSI 研究网络的基础部分,也 是通用 数据模型 (CDM) 的组成部分。它通过规范数据内容来实现定义、方法和 结果的标准化, 为通过远程网络实现研究和分析奠定基础。通常情况下,观察性 医疗数据会以统一编码的 结构化数据或自由文本形式呈现,但数据的描述方式不 尽相同。科研人员在对数据进行整 合、分析和挖掘的同时,面临着描述方式不统 一的难题。OHDSI 不仅要求数据格式上的统 一,还要求数据内容上的统一。 面向医学词汇的分类方法规模大、复杂性高,词汇内容涉及医疗保健的各个方面, 例 如诊疗操作、药物、医疗器械等,包括医疗保健机构在对患者数据进行采集、 分类以及分 析时使用的受控词表、术语表、层级结构或本体。
3.3数据流设计
面向科研的医疗数据共享平台数据流设计,通过前置库从各业务系统或 临 床数据中心备份库中采集诊疗数据,对于历史数据,采取批量采集的方式; 对于增量数 据,通过增量机制进行增量采集。 由于同一个患者在不同科室的就诊情况相互影响,在后 续某学科科研库的 数据清洗、整合、疾病建模等过程中,可能需要获取患者在其他科室的 就 诊信息;同时,临床科研数据库数据入库规则与患者主索引有关,即以患 者为主线,如 果患者在不同的科室提供的信息有差异,可能在业务系统中 会被视为两个不同的患者,因 此在科研库中需要合并成一个患者,才能确 保患者诊疗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数据增长速度快
根据IDC 在2014年发布的数据, 从TB 到 PB 到 EB, 再到ZB, 医 疗数据以48%的年增长率增长。
数据实时性强
医疗信息服务中会存在大量在线 或实时数据分析处理的需求,如 针对 临床中的诊断和处方。
数据通信概述Con
![数据通信概述Con](https://img.taocdn.com/s3/m/8441b560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95.png)
云计算通信的应用场景
03
云计算通信广泛应用于企业级应用、政府服务、媒体娱乐等领
域,提高了服务质量和降低了成本。
06 数据通信的发展趋势和挑 战
发展趋势
5G和6G技术的普及
随着5G网络的不断发展和6G技术的研发,数据通信将更加快速、 可靠和高效。
云计算和边缘计算的融合
云计算和边缘计算将进一步融合,提供更灵活、高效和低延迟的数 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目的和目标
目的
数据通信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快速 、可靠、安全的数据传输和交换 ,以满足各种应用的需求。
目标
数据通信的目标是提供高效、可 靠、实时的数据传输服务,同时 尽可能地减少数据丢失、延迟和 错误。
02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数据通信的定义
数据通信是利用传输媒介(如电缆、光纤、无线电波等)和通信设备,将数据从 一端传输到另一端的通信方式。它涉及到信息的编码、传输、解码等过程,以实 现信息的交换和共享。
数据通信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网络、电信等领域,是现代信息社会的基础设施之 一。
数据通信的分类
有线数据通信
通过有线介质(如电缆、光纤等) 传输数据,具有传输稳定、速率 高、容量大等优点,但需要铺设 线路,成本较高。
无线数据通信
通过无线电波传输数据,无需铺设 线路,灵活性高,但易受干扰和窃 听,传输速率和稳定性相对较低。
数据通信概述
目录
• 引言 •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 数据通信的传输方式 • 数据通信协议 • 数据通信的应用 • 数据通信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01 引言
主题简介
01
数据通信是通信技术的一种,主 要涉及数据的传输和交换。它涵 盖了从简单的点对点数据传输到 复杂的数据网络的所有方面。
数据通信技术与应用CH7
![数据通信技术与应用CH7](https://img.taocdn.com/s3/m/f4660c0f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94.png)
载波同步系统的性能指标
性能指标 p高效率
为了获得载波而尽量少消耗发送功率 直接法>插入导频法 p高精度 提取的载波应该是相位尽量精确的相干载波 相位误差(稳态相差+随机相差) p建立时间快、保持时间长
(1)插入导频法
p发送端除了发送信号之外还插入一个导频供接 收端用
导频的插入可在频域进行,也可在时域进行 (1)频域插入导频
p群同步码 非周期序列的自相关函数
连贯式插入法(cont.)
连贯式插入法(cont.)
巴克码序列
p同步字符SYN
连贯式插入法(cont.)
p面向比特的传输控制规程(HDLC规程) F(帧同步字符):(016)H01111110
“0比特插入删除技术”
群同步码的识别和产生
p产生:硬连线方法 p识别:对它的自相关函数进行运算(移位寄存器
识别器) p7位巴克码:1110010
巴克码与同步字符的识别特性
p假定巴克码前后的随机信息元取0和1的概率相等
改善同步字符识别特性的措施
间歇式插入特殊码字同步法
缺点?
第七章 同步技术
OUTLINE ü7.1 引言 ü7.2 载波同步 ü7.3 位同步 ü7.4 群同步 ü7.5 网同步
7.5 网同步
n 止信号长度可变,只要求超过某一最小长度,既能适 应固定速率传输字符序列的情况,又能适应人工按键 发报的情况
p缺点
n 容易出错 n 位定时精度差(由止到起的转换时刻) n 为同步目的插入的冗余码元较多,传输效率低
连贯式插入法
p帧同步 被传输的数据比特编成帧,每帧包含一个码字 或一群码字,帧首部加一个特殊字符来指明一 帧的开始
p不归零脉冲 频谱中不包含定时分量
数据通信7
![数据通信7](https://img.taocdn.com/s3/m/cf6523ed84868762caaed587.png)
终端
终端 4
以单计算机为中心的联机终端系统
通信控制处理机
完成全部的通信任务,让主机专门进行数据的处理, 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 。
集中器
负责从终端到主机的数据集中以及从主机到终端的 数据分发。
高速线路
高速线路 集
通信控制器
中 低速线路
终端
器
主机
5
多处理机的联机终端系统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进步,将多个单处理机联 机终端网络互相连接起来,形成了以多处理机为中心的 网络。利用通信线路将多台主机连接起来,为用户提供 服务。
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在一些用于计算机实时控制和要求高可靠性的场合,通过计算 机网络实现备份技术可以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
分布式网络处理和负载均衡
对于大型的任务或当网络中某台计算机的任务负荷太重时,可 将任务分散到网络中的各台计算机上进行,或由网络中比较空 闲的计算机分担负荷。
21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只在一个公司范围内有效,也就是说,遵从某种 标准的、能够互联的网络通信产品,也只限于同 一公司生产的同构型设备。
12
国际网络体系结构标准化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为适应网络向标准化发展的需 要,成立了TC97(计算机与信息处理标准化委员会) 下属的SC16(开放系统互联分技术委员会),在研究、 吸收各计算机制造厂家的网络体系结构标准化经验的基 础上,开始着手制定开放系统互联的一系列标准,旨在 方便异种计算机互联,该委员会制定了“开放系统互联 参考模型”(OSI/RM),简称为OSI 。
数据通信基本原理
![数据通信基本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2f17f8cc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35.png)
数据通信基本原理
数据通信基本原理是指数据在网络系统之间传输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数据通信的基本原理包括数据的编码、调制解调、信道传输和错误控制等几个关键步骤。
首先是数据的编码。
数据需要进行编码以便在传输过程中能够准确地传递。
常见的数据编码方式包括ASCII码、二进制编码和压缩编码等。
通过编码将数据转换成可传输的格式,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接下来是调制解调。
调制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而解调则是将模拟信号转换回数字信号。
调制解调的过程主要包括调制器和解调器的使用,通过改变信号的频率、振幅和相位等属性来调节信号的特征,以适应传输过程中的噪声和失真等因素对数据的影响。
然后是信道传输。
信道是数据在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传输媒体,可以是有线传输或者无线传输。
在传输过程中,数据需要通过电缆、光纤、无线信号等传输媒介进行传输。
传输媒介的选择和使用对数据传输的速度、带宽和稳定性等有重要影响。
最后是错误控制。
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噪声、干扰或者丢失等影响,导致数据错误或者丢失。
为了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需要在传输过程中采取一系列的错误控制措施。
常见的错误控制技术包括检错码和纠错码等,通过添加冗余信息和检验位来检测和纠正数据传输中的错误。
综上所述,数据通信的基本原理包括数据的编码、调制解调、信道传输和错误控制等几个关键步骤。
这些原理的应用可以有效地保证数据在网络系统之间的可靠传输。
数据通信基础 (2)
![数据通信基础 (2)](https://img.taocdn.com/s3/m/5070336c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27.png)
数据通信基础什么是数据通信数据通信是指在不同设备之间传输数据的过程。
在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数据通信成为了各行各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通过互联网传输大量数据,还是通过局域网在内部网络中交换信息,数据通信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数据通信方式数据通信可以使用不同的方式进行传输,下面是几种常用的数据通信方式:1. 串行通信串行通信是一种一位接一位的数据传输方式。
传输的每个位叫做一个比特(bit),串行通信是按照比特的顺序进行传输。
串行通信拥有较低的成本和复杂度,适用于较短距离的通信。
2. 并行通信并行通信是一种同时传输多位数据的通信方式。
与串行通信相比,并行通信可以更快地传输大量数据。
但由于需要同时处理多条数据线,所以并行通信的成本和复杂度更高。
并行通信通常用于计算机内部的数据传输。
3. 半双工通信半双工通信是指数据的传输方向是双向的,但同一时间只能在一个方向上传输数据。
比如对讲机就是一种典型的半双工通信设备,它可以听到对方的声音,也可以传输自己的声音,但在同一时间内无法同时进行。
4. 全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是指数据的传输方向是双向的,并且可以同时进行。
全双工通信需要使用两条独立的通信线路,一条用于发送数据,另一条用于接收数据。
例如电话通信就是一种全双工通信方式,双方可以同时进行对话。
5. 分组交换分组交换是一种将数据分割成较小的数据包进行传输的通信方式。
每个数据包包含有关发送和接收的地址信息。
分组交换通常比电路交换更具效率和灵活性,因为它可以共享网络资源,并且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数据通信。
数据通信协议为了实现数据的可靠传输,数据通信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和标准,这些规则和标准被称为数据通信协议。
常见的数据通信协议包括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以及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Data Pins
19
Control Pins
20
Timing Pins
21
Other Pins
22
EIA-232的规程特性
规程特性规定了DTE和DCE之间信号时序的应答关系和 操作过程。 发送数据过程的三个阶段: 建立连接阶段: 拨号及设备准备阶段; 线路保证阶段; 信道准备阶段。 数据交换阶段
(v)
负 逻 辑 状 态 信 号 状 态 传
电
平
正
电
0
平
+15 逻辑“0”
1
号 空
+3
号
过渡区域 -3 -15 逻辑“1”
功 能 状 态
OFF(断)
ON(通)
17
EIA-232的功能特性
功能特性规定了DTE和DCE之间各个信号线的连接情况 及其功能和作用。
定义了25芯标准连接器中的20根信号线,其中包括数 据线、控制线、定时信号线和地线,另外还有5根线 未定义,作为备用。 有两种实现方式:DB-25实现和DB-9实现。
36
X.21和 DB-15 Connector
X.21的目的是为了解决EIA接口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为 完全的数字通信铺平道路。 X.21撤销了EIA中的大多数控制线,而是在数据线上 传输由控制字符组成的控制信息
为此DTE设备和DCE设备必须增加可以将控制码转换为可以 通过数据线路传输的比特流的线路逻辑。
Asynchronous Transmission (异步传输)
异步传输:收发双方没有统一的时钟信号,信息以一种 约定的模式被接收和翻译。 约定的模式:是基于比特流组成字节的方式建立的。 1位起始位,通常为0; 0-1位奇偶校验位; 1位停止位,通常为1。 5-8位数据位;
7
Note: Asynchronous here means “asynchronous at the byte level,” but the bits are still synchronized; their durations are the same. 字节间异步,字节内同步
26
Null Modem
特点: 连线必须交叉; 两端都是阴性连接头。 零调制解调器 是一种EIA-232 接口,使得DTE 设备都相信自 己连有一个DCE 设备,并且与 一个位于它们 之间的网络相 连 。
27
Other Interface Standards
EIA-449
EIA-530
X.21
28
EIA-232的电气特性
采用负逻辑,即逻辑0相当于对信号地线有+3V或更高的电压; 而逻辑l相当于对信号地线有-3V或更低的电压;±3V电压之间 为过渡区。 其中逻辑0相当于数据的“0”(空号)或控制线的“接通”状态; 而逻辑1则相当于数据的“1”(传号)或控制线的“断开”状态。 采用的电气连接方式是非平衡方式,当两台设备直接相连时, 最大传输距离不超过15m时,允许接口数据传输速率不超过 20Kbps。
14
EIA-232的机械特性
EIA的机械特性:使用DB-25连接器。 有两排插针共25根,上排13根,下排12根; DTE是插头,DCE是插座; 两个固定螺丝的中心间距位47.04±0.17m; 电缆长度不超过15米; 可以使用简化的9芯连接器。
15
EIA-232的电气特性
非平衡发送器
接收器
(a)
DTE和DCE间导线的电气连接方式: 非平衡发送器 差动接收器 非平衡方式:采用分立元件技术设 (b) 计的非平衡接口;每个电路使用一根 平衡发送器 差动接收器 导线,收发两方向共用一根信号地线, (c) 所以会产生比较大的串扰;信号速率 ≤20Kbps,传输距离≤15m。 采用差动接收器的非平衡方式:采用集成电路技术设计的非平 衡接口,使用非平衡式发送器和差动接收器;每个电路使用一 根导线,但每方向都用独立的信号地线,使串扰信号减小;信 号速率可达300Kbps,传输距离为10m(300Kbps时)-1000m (≤3Kbps时)。 平衡方式:采用集成电路技术设计的平衡接口,使用平衡式发 送器和差动接收器;每个电路采用两根导线,构成各自完全独 立的信号回路,使串扰信号减至最小;信号速率≤10Mbps,传 输距离为10m(10Mbps时)——1000m(≤100Kbps时)。 16
并行传输:一次发送n个(而不是一个)由0和1比特组成 的位组。 并行传输的机制:一次使用n条导线来传输n个比特。 优点:速度高,其他因素相同时比串行传输快n倍。 缺点:费用高,需要n条传输线路。
4
Serial Transmission
串行传输:一个一个依次发送比特。 串行传输的机制:两个设备间通信只需一条信道。 优点:费用低,只是并行传输的1/n。 由于设备内是并行的,因此在设备与线路的接口处要 有转换器! 两种方式:异步、同步。
Parallel Transmission Serial Transmission
Data transmission
数据通过接口由源设备传输到下一设备。
为了在不同厂家生产的设备间进行通信,必须建立接 口的特性并建立标准。 功能规范 机械规范 电气规范
过程规范
3
Parallel Transmission
Asynchronous Transmission
优点:便宜、有效; 缺点:线路利用率低、传输速度慢。 适用:低速线路,如 终端到计算机的连接。
9
Note: In synchronous transmission, we send bits one after another without start/stop bits or gaps. It is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receiver to group the bits.
Note: There are limits in EIA-232. The data rate is no more than 20Kbps, and the length of the cable can be 15 meters at most. So we introduce several other standards: EIA-449, EIA-530, X.21 .
幅移键控ASK:传输所需的带宽等于信号的波特率。 对于单工或半双工模式,ASK调制的最大波特率等 于传输介质的整个带宽。
43
Baud Rate for Full-Duplex ASK
Bandwidth for Telephone Line
每条线路对于可以承载的信号的频率都有一个上限和 一个下限,这个限定的范围叫带宽。 信号带宽总是小于电缆带宽。
41
Note: Modem stands for modulator/demodulator.
Baud Rate for Half-Duplex ASK
5
Note: In asynchronous transmission, we send 1 start bit (0) at the beginning and 1 or more stop bits (1s) at the end of each byte. There may be a gap between each byte.
Synchronous Transmiss组 装成更长的“帧”来发送。 面向字符的同步传输 面向位的同步传输
优点:速度快,不需插入额外的比特。 适用:高速线路,如 计算机到计算机的连接。 字节同步在链路层实现!
11
DTE-DCE Interface
Chapter 7
Transmission of Digital Data :
Interfaces and Modems
Digital
Data Transmission DTE-DCE Interface Other Interface Standards Modems
Digital Data Transmission
DB-37 and DB-9 Connectors
EIA-449的机械特性定义了两种连接头: DB-37:有37根引脚,定义了与DB-25相似的功能,但 不含与辅助信道相关的功能; DB-9:有9根引脚,专门提供与辅助信道相关的功能。 两种连接头可以和在一起组成46针的配置。
30
DB-37 and DB-9 Connectors
为了保持与EIA-232标准的兼容性,EIA-449标准对交 换数据、控制以及时序信息定义了两类引脚: Ⅰ类引脚:与EIA-232引脚的功能兼容,EIA-449为 每个Ⅰ类引脚定义了两根相同的针,并且在连接头中 是垂直相邻的,这是EIA-449的功能基础; Ⅱ类引脚:是EIA-232中没有定义或是重新定义了的 引脚。 详细情况见书上的描述。 EIA-449采用另外两种标准来定义自己的电气规范: RS-423 用于非平衡线路 RS-422 用于平衡线路
33
Canceling Noise
在平衡模式中,两条线路承载相同的传输,但并不传 输相同的信号,在一条线路上的信号是另一条线路上 信号的互补值;接收方并不监听其中的任何一个实际 信号,而是检测两个信号之间的差值。 由于两个信号是互补的,因此它们的差值将两倍于 第一个信号的值。 如果在传输过程中有噪声,则噪声会以同样的方式 影响两个互补信号,结果是在减法过程中消除噪声 这种机制使得平衡线路具有比非平衡线路更好的抗 噪声干扰的能力,并提高了性能。
DTE DCE
Standard
EIA-232 Interface
12
DTEs and DCEs
数据终端设备DTE:是可作为二进制数字数据源点 或终点的任何设备,如一台终端、微型计算机、打印 机、传真机等。 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任何能够通过网络发送和 接收模拟或数字数据的功能单元,如调制解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