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体牙髓病学
口导第三章牙体牙髓病学ppt课件
![口导第三章牙体牙髓病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5faa189d5bbfd0a79567383.png)
1)牙釉质发育不良
2)牙慢性损伤
3)牙急性损伤
2.防治要点 1)牙发育异常:以预防为主 2)牙的慢性损伤:改善刷牙方法预防 3)牙的急性损伤:采取预防措施防止运动时
的牙外伤。
(三)牙髓炎
1定义
牙髓炎是牙髓组织以血管扩张,充血为主 要病理变化,对细菌感染或其他物理,化 学刺激而产生的一种特殊防御性炎症。
3)根管治疗后,择期进行牙冠修复,恢复 患牙功能,防止劈裂。
四、根尖周炎
1定义 指局限于牙根尖的牙骨质、根尖周围牙周
膜和牙槽骨等尖周组织的疾病,多有牙髓 病的感染通过根管扩散而来。
2病因
感染 化学刺激 创伤
1.临床表现
1)急性根尖周炎:自发性或持续性疼痛, 牙齿有伸长感,各种压力与叩击均可引起 疼痛。患者能定位患牙。
第三章 牙体牙髓病学 (Cariology and Endodontology)
口腔内科教研室
定义:
牙体牙髓病学是指发生在牙齿硬组织和牙髓 组织及由于牙髓感染导致的牙根周围疾病, 包括龋病、非龋性疾病、牙髓组织疾病、牙 根周围疾病等。
第一节 牙体牙髓病学学科的演变与简介
一、口腔医学学科划分与牙体牙髓病学科的演 变
辽代墓葬中出土的植毛牙刷骨柄
二 什么是牙周病
1定义 牙周病学是研究牙周组织的结构,生理和
病理变化,诊断,治疗和预防的临床学科, 包括牙龈病和牙周炎
一、牙周病的病因 (一)牙菌斑的概念
牙菌斑是大量细菌及细菌间物质组成的 有一定结构的微生物系统,位于龈缘附近 的牙面、牙齿邻面或龈缘以下的龈沟或牙 周袋中。
合笼喂养 接种菌斑 抗生素+接种菌斑
抗生素 后代(幼仔)
患自发牙周炎的金黄仓鼠 有自发的牙周炎
牙体牙髓病学重点
![牙体牙髓病学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993ab7c7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8a.png)
一名解1窝洞:采用牙体外科手术的方法去除龋坏组织,并按要求备成的洞型,窝洞具有一定的形状,能容纳和支持填充材料,到达恢复牙齿外形和功能的目的。
2残髓炎:属于慢性牙髓炎,临床特点常表现为自发性钝痛、放散性痛、温度刺激痛。
发生在经牙髓治疗后的患牙,由于残留了少量炎症根髓或者多根牙遗漏了未作处理的根管。
3主尖锉:在根管预备中,选用适宜根管粗细,既能深入牙本质牙骨质界又有摩擦感的锉叫初尖锉,根管预备一般预备到到比初尖锉大三个号,叫主尖锉。
4牙本质过敏症:又称过敏性牙本质,是牙在受到外界刺激,如温度、化学、机械刺激所引起的酸痛病症。
其特点是发作迅速、疼痛锋利、时间短暂。
5继发龋:龋病治疗后,由于充填物边缘或窝洞周围牙体组织破裂,形成菌斑滞留区,或修复材料与牙体组织不密和,留有小的缝隙或存在微渗漏,或原有的病变组织未去净就进展了充填,形成致病条件再发生的龋病。
6Wedge-shaped defect:楔状缺损:牙齿唇、颊侧颈部硬组织发生缓慢磨耗所致的楔壮的缺损。
7Smear layer:污染层:切削牙体组织产生的热是有机质变性,变形的有机质和切削下来的牙本质粉末,牙本质小管溢出液、唾液和细菌等混合,在钻磨压力下吸附于洞壁而形成。
8逆行性牙髓炎:牙周病时深牙周袋中的细菌通过根尖孔或侧支根管进入牙髓引发炎症,这种经亚洲途径发生的逆行感染称逆行性牙髓炎。
9抗力形:抗力形是使充填体和余留的牙体组织获得足够的抗力,在承受咬合力时不折裂的形状。
10固位形:固位形是防止充填体在侧向或垂直方向力量作用下移位、脱落的形状。
11根尖诱导成形术:指牙根未完全形成之前而发生牙髓严重病变或尖周炎症的年轻恒牙,在消除感染或治愈尖周炎的根底上,用药物诱导根尖部的牙髓和(或)根尖周组织形成硬组织,使牙根继续发育并使根尖形成的治疗方法。
12根管治疗术:它采用专用的器械和方法对根管进展清理,成形,有效的药物对根管进展消毒灭菌,最后严密填塞根管病进展冠方修复,从而到达控制感染,修复缺损,促进根尖周病变的愈合或防止根尖周病变的发生13牙髓牙本质复合体:牙髓和牙本质在胚胎发生上联系很密切,对外界刺激的应答有互联效应,是一个生物整体,被称为牙髓牙本质复合体。
牙体牙髓病学PPT医学课件
![牙体牙髓病学PPT医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cf4aef28bd63186bcebbc6c.png)
第四节影响龋病的其他因素
年龄 性别 种族 家族与遗传 地理因素
26
第五节 病因学说
内源性学说 外源性学说 蛋白溶解学说 蛋白溶解—螯合学说 Miller化学细菌学说
27
龋病的四联因素
细菌
四联素理论
食物
宿主
时间
28
第三章 临床特征和诊 断
菌斑牙界面
平滑面菌斑{中间层
牙菌斑结构{
菌斑表层
窝沟菌斑
糖和蛋白质
菌斑的成分{细菌
无机成分
16
牙菌斑的形成与发育
获得性膜形成 ★菌斑形成的三个阶段{菌斑生长繁殖
菌斑成熟 ☆获得性膜的定义
---口腔唾液蛋白或糖蛋白吸附至 牙面所形成的生物膜
17
获得性膜的组成和功能
组成 蛋白质 碳水化合物 脂肪 功能 1 修复或保护釉质表面
8
龋病流行病学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 ☆患病率---是在调查或检查时点,一定人群中的
患龋情况 ☆发病率---是指在某一特定观察期间内,
在一定人群中新发病的频率。 ☆龋均----指每个患者所患龋吃的均数 ☆DMF---指龋齿数、因龋失牙数、因龋补牙数的
总和。
9
(一)龋病的好发部位
⒈好发牙 ① 恒牙: A、下颌第一磨牙 B、下颌第二磨牙 C、上颌第一磨牙 D、上颌第二磨牙 E、前磨牙
特例:猛性龋
32
分类和临床表现
⒈按发病情况和进展速度分类:
急性龋:也叫湿性龋或猛性龋 在短期内多个牙同 时患龋。多见于: 由于放疗引起—放射性龋;干燥综合 征患者:由于唾液缺乏。 口腔卫生差。
慢性龋:也叫干性龋或静止龋 当取冰发展到某一 阶段时,由于病变环境发生变化,龋病不再继续进行, 但损害仍保持原状。
口腔牙体牙髓病学-第十四章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治疗概述
![口腔牙体牙髓病学-第十四章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治疗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eb15b4cc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33.png)
疼痛、肿胀和瘘管是常见症状。诊断 依据病史、临床表现、X线检查和牙 髓活力检测。
02
牙髓病治疗
牙髓安抚治疗
牙髓安抚治疗是指通过暂时封闭 患牙,使牙髓炎症得到缓解的一
种治疗方法。
适用于早期牙髓炎或可疑牙髓炎 的患牙,通过暂时封闭患牙,避 免外界刺激,使牙髓炎症得到缓
解。
牙髓安抚治疗过程中,患者需避 免冷热刺激和咬硬物,以免加重
口腔牙体牙髓病学第十四章牙髓病和根
尖周病治疗概述
目录
• 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概述 • 牙髓病治疗 • 根尖周病治疗 • 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治疗的预后与效果评估
01
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01
02
03
牙髓病
发生在牙齿内部的牙髓组 织的疾病,包括牙髓炎、 牙髓坏死等。
根尖周病
发生在牙齿根尖周围组织 的疾病,包括根尖炎、根 尖囊肿等。
根尖周病变改善情况
通过X线检查观察根尖周病变的缩小或消失 情况,判断治疗效果。
牙齿保存率
评估治疗过程中牙齿的保存情况,以及治疗 后的牙齿状况。
患者满意度
了解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以及对治疗效 果的主观评源自。治疗效果的长期随访与观察
01
定期复查
在治疗结束后,定期进行复查,观 察治疗效果的维持情况。
追踪研究
严格控制适应症
确保治疗的适应症符合标准,避免不必要的 治疗和并发症。
提高治疗技术水平
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治疗技术,提高治疗水 平。
加强患者教育
向患者宣传口腔健康知识,提高患者的口腔 保健意识和配合度。
THANKS
感谢观看
分类
根据病因和临床表现,牙 髓病和根尖周病可分为多 种类型。
牙体牙髓病学ppt课件
![牙体牙髓病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1b5fc78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56.png)
牙体牙髓病学ppt课件•牙体牙髓病学概述•牙体疾病•牙髓疾病•牙周组织疾病与牙体牙髓关系•儿童牙体牙髓特点及保健措施•老年人口腔问题及牙体牙髓保健•现代技术在牙体牙髓病学中的应用目录01牙体牙髓病学概述定义与分类定义分类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发病原因危险因素包括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饮食习惯、牙齿发育异常、牙外伤、遗传因素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原则及预后评估治疗原则牙体牙髓病的治疗原则包括去除病因、控制感染、保护牙髓、恢复牙齿形态和功能等。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根管治疗、牙齿修复和拔牙等。
预后评估经过规范治疗,大多数牙体牙髓病患者可以获得良好的预后。
然而,对于严重病变或治疗不及时的患者,可能会出现牙齿丧失、牙槽骨吸收等并发症,影响口腔健康和生活质量。
因此,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保健是预防和治疗牙体牙髓病的重要措施。
02牙体疾病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如药物治疗、再矿化治疗)和手术治疗(如充填术、嵌体修复)。
牙齿颜色、形态和质地的改变,如白垩色、黄褐色或黑色斑块,牙齿表面粗糙或凹陷。
分类根据病变程度可分为浅龋、中龋和深龋。
定义龋齿是牙齿硬组织在菌斑和细菌的作用下发生的慢性进行性病因龋齿牙齿发育异常分类病因遗传、环境、营养和疾病等因素。
定义临床表现牙齿结构异常如釉质发育不全、四环素牙;牙齿颜色异常如氟斑牙、黄牙。
治疗牙齿受到外力作用导致牙周组织、牙髓组织和牙体硬组织的急剧损伤。
定义根据损伤程度和部位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如复位固定、根管治疗等。
治疗交通事故、运动损伤、工伤等。
病因分类牙齿松动、移位、脱落,牙龈出血,牙齿折断,牙髓坏死等。
临床表现0201030405牙外伤牙本质过敏症定义病因临床表现治疗03牙髓疾病症状检查症状一般不发生剧烈的自发性疼痛,有时可出现阵发性隐痛或钝痛。
慢性牙髓炎的病程较长,患者可诉有长期的冷、热刺激痛病史。
患牙常有咬合不适或轻度的叩痛。
患者一般可定位患牙。
检查患牙多有深龋洞,洞内常有食物嵌入,探诊不痛,但遇冷、热刺激则引起不同程度的疼痛。
(完整word版)牙体牙髓病学总结
![(完整word版)牙体牙髓病学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56a7a11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35.png)
(完整word版)⽛体⽛髓病学总结第⼀篇龋病第⼀章概述1.龋病: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体硬组织发⽣慢性进⾏性破坏的⼀种疾病。
就病因学⾓度⽽⾔,也可称为⽛体硬组织的细菌感染性疾病。
(英⽂)2.龋均:每个患者所患龋齿的均数3.⽬前常⽤反映龋均的指数是龋失补(DMF,decayed-missing-filled)指数,即龋齿数、因龋失⽛数、因龋补⽛数的综合。
4.DMFT 指数反映患者⼝腔中罹患龋病的⽛数。
⼀组⼈数的DMFT指数就是受检⼈群中平均每个个体罹患龋齿⽛数。
5.DMFS指数,S 代表龋病累及的⽛⾯数。
更准确地反映龋病流⾏的严重程度,更具敏感性,更适⽤于在较短期间内观察龋病的预防效果。
6.好发⽛:恒⽛列中,下颌第⼀磨⽛患龋的频率最⾼,其次是下颌第⼆磨⽛,以后依次是上颌第⼀磨⽛、上颌第⼆磨⽛、前磨⽛、第三磨⽛、上颌前⽛。
患龋率的是下颌前⽛。
7.乳⽛列依次是下颌第⼆乳磨⽛、上颌第⼆乳磨⽛、第⼀乳磨⽛、乳上颌前⽛、乳下颌前⽛。
8.好发⽛⾯依次是:咬合⾯、邻⾯、颊⾯第⼆章病因及发病过程1.⽛菌斑dental plaque(名解):软⽽粘的未矿化的细菌性沉积物,牢固地粘附于⽛⾯和修复体表⾯,由粘性基质和嵌⼊其中的细菌组成。
细菌在其中⽣长、繁殖、死亡,进⾏复杂的物质代谢活动。
⼀定条件下,其代谢产物可造成⽛体活⽛周组织的破坏。
2.平滑⾯菌斑分为3层:菌斑-⽛界⾯,中间层和菌斑表层3.⽛菌斑是由80%的⽔和20%固体物质(碳⽔化合物、蛋⽩质、脂肪及⽆机成分如钙、磷和氟)构成。
4.⽛菌斑的星程分为3个阶段:获得性膜形成和初期聚集;细菌迅速⽣长繁殖;菌斑成熟。
5.获得性膜:是由唾液蛋⽩货糖蛋⽩吸附⾄⽛⾯所形成的⽣物膜,由蛋⽩质、碳⽔化合物和脂肪组成,功能包括修复货保护釉质表⾯,为釉质提供有选择的渗透性,影响特异性⼝腔微⽣物对⽛⾯的附着,作为菌斑微⽣物的底物和营养。
6.蔗糖的致龋作⽤要是通过⼀些细菌酶的代谢作⽤。
口腔内科学——牙体牙髓病学
![口腔内科学——牙体牙髓病学](https://img.taocdn.com/s3/m/6239f0267e21af45b307a8c8.png)
口腔内科学——牙体牙髓病学龋病病因及发病过程牙菌斑饮食宿主其他牙菌斑龈上菌斑:G+为主(61.5%)龈下菌斑:G-为主(52.5%)是由细菌、细菌产物,以及来自宿主的成分构成的一层薄的、致密性膜状物,它是细菌生长的微生态环境。
平滑面菌斑:菌斑—牙界面、中间层、菌斑表层窝沟菌斑:微生物和食物分子不能被水冲去牙菌斑—龋病发病最重要因素获得性膜形成和细菌初期聚集—细菌迅速生长繁殖—菌斑成熟获得性膜修复或保护釉质表面为釉质提供有选择的渗透性影响特异性口腔微生物对牙面的附着作为菌斑微生物的底物和营养等致龋细菌特性(致龋机制):①对牙面有较强的黏附力,易形成菌斑,在菌斑中发挥作用;②具有产酸性和耐酸性;③具有合成细胞内多糖与细胞外多糖的能力。
链球菌属、乳杆菌属和放线菌属。
链球菌属>>变异链球菌组:革兰染色阳性的兼性厌氧菌,产酸性和耐酸性强,以蔗糖为底物合成的葡聚糖介导细菌的黏附,促进菌斑的形成,是变链球菌重要的致龋毒力因子。
变异链球菌、表兄链球菌。
>>血链球菌:是最早在牙面定居的细菌之一。
>>轻链球菌:是牙菌斑中最常分离到的细菌。
乳杆菌属:致龋作用较弱,多涉及牙本质龋不是导致龋病开始的原因,是龋病进展的结果放线菌属:黏性放线菌促进变异链球菌定植于根面,对根面菌斑形成及根面龋的发生可能有重要的协同作用。
牙菌斑的物质代谢蛋白质代谢无机物代谢牙菌斑的致龋性摄糖饮食因素——碳水化合物(糖)·糖的种类:蔗糖致平滑面龋的能力最强,变异链球菌代谢蔗糖能力最强。
·致龋性排序如下:蔗糖>葡萄糖>麦芽糖>乳糖>果糖>山梨糖>木糖醇·食糖量与龋病发病的关系:正相关关系·进食频率:正相关关系·含糖食物的物理性状和摄入方式:精细的、黏稠的含糖食物致龋力大。
(1:1与淀粉混合致龋性最强)蔗糖致龋·葡聚糖转移酶(GTF)·对蔗糖具有高度特异性·具有较宽的pH作用范围(5.2-7.0),与牙菌斑pH范围一致·有适宜营养物存在,微生物就能产生这种酶,不需要酶诱导剂变异链球菌代谢蔗糖途径·将蔗糖转变为胞外多糖·进入细胞内部作为细胞来源,经糖酵解途径产生乳酸·通过转化酶的作用将蔗糖降解为葡萄糖和果糖后,合成胞内多糖饮食因素——氟·全身作用:在发育期,形成稳定的氟化磷酸钙晶体,增强釉质抗酸溶解性。
牙体牙髓病医学ppt课件
![牙体牙髓病医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bdce15e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47.png)
牙髓坏死与坏疽
定义
分类
牙髓坏死是指牙髓组织的死亡,多由各型 牙髓炎发展而来;牙髓坏疽则是指牙髓组 织因血液循环障碍而发生的坏死和腐败。
根据病程和临床表现,可分为慢性牙髓坏 死和急性牙髓坏疽。
症状
治疗
慢性牙髓坏死一般无自觉症状,有时可出 现轻度疼痛;急性牙髓坏疽则表现为剧烈 疼痛、牙齿松动、牙龈肿胀等症状。
治疗原则是去除坏死或坏疽的牙髓组织,进 行根管治疗;对于无法保留的患牙,需要拔 除。
牙髓退变性疾病
分类
常见的牙髓退变性疾病包括牙髓钙化、牙 髓腔内吸收等。
定义
牙髓退变性疾病是指牙髓组织因年 龄、磨损、创伤等因素而发生的退
行性改变。
A
B
C
D
治疗
治疗原则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治疗 ,如根管治疗、牙齿修复等;对于无法保 留的患牙,需要拔除。
发病原因及机制
发病原因
牙体牙髓病的主要发病原因包括细菌 感染、口腔卫生不良、饮食习惯、牙 齿发育异常等。
发病机制
牙体牙髓病的发病机制涉及细菌代谢 产物的毒性作用、宿主免疫反应、牙 齿硬组织的脱矿与再矿化失衡等多个 方面。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牙体牙髓病的临床表现因病变类型和严重程度而异,常见症状包括牙痛、牙齿 敏感、牙龈红肿、牙齿变色、牙齿松动等。
牙体牙髓病医学ppt课 件
目录
• 牙体牙髓病概述 • 牙体疾病 • 牙髓疾病 • 治疗方法与策略 • 预防与保健措施 • 现代科技在牙体牙髓病医学中的应用
01
牙体牙髓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牙体牙髓病是指牙齿硬组织(包 括牙釉质、牙本质和牙髓)发生 病变的总称。
分类
口腔执业医师牙体牙髓病学知识点总结
![口腔执业医师牙体牙髓病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0e99853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6b.png)
口腔执业医师牙体牙髓病学知识点总结一、牙体疾病牙体疾病是指牙齿表面硬组织(牙釉质、牙本质)发生的病变。
常见的牙体疾病包括龋齿和牙体缺损。
1. 龋齿龋齿是由于牙齿表面的细菌产生酸性代谢产物,导致牙齿硬组织溶解而引起的疾病。
龋齿的症状包括牙齿表面出现白色、棕色或黑色斑点,进一步发展可能导致牙齿疼痛和敏感。
2. 牙体缺损牙体缺损是指牙齿表面硬组织的损失,常见原因包括龋齿、牙齿磨损和外伤等。
牙体缺损的症状包括牙齿表面凹陷或破损,可能导致咀嚼功能下降和美观问题。
二、牙髓疾病牙髓疾病是指牙齿内部的软组织(牙髓)发生的病变。
常见的牙髓疾病包括牙髓炎和根尖周炎。
1. 牙髓炎牙髓炎是由于牙齿内部的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
牙髓炎的症状包括牙齿疼痛、牙齿敏感、牙齿颜色变化等。
严重的牙髓炎可能导致牙齿根尖周围的骨组织感染。
2. 根尖周炎根尖周炎是指牙齿根尖周围的组织发生炎症反应。
常见原因包括牙髓炎的扩展、牙齿外伤和牙齿周围的细菌感染等。
根尖周炎的症状包括牙齿疼痛、牙齿敏感、牙齿松动等。
三、治疗方法口腔执业医师在处理牙体牙髓病学方面有多种治疗方法可供选择,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病情和患者的需求来确定。
1. 牙体疾病的治疗治疗龋齿的常见方法包括牙齿洁治术、牙齿充填术和牙齿根管治疗等。
牙体缺损的治疗方法包括牙齿修复术和牙齿种植术等。
2. 牙髓疾病的治疗治疗牙髓炎的方法包括根管治疗和牙髓切除术等。
根尖周炎的治疗方法包括根尖周手术和根尖切除术等。
四、预防措施预防牙体牙髓疾病的发生是口腔健康的重要方面。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措施:1. 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包括刷牙、使用牙线和定期洗牙等。
2. 合理饮食,减少糖分和碳酸饮料的摄入。
3. 定期口腔检查,及早发现和治疗牙体牙髓疾病。
4. 避免过度咬硬物和使用牙齿作为工具。
总结:口腔执业医师在牙体牙髓病学方面的知识点包括牙体疾病和牙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了解牙体牙髓病学的基本知识,可以帮助医师更好地处理患者的口腔健康问题,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和预防建议。
牙体牙髓病学
![牙体牙髓病学](https://img.taocdn.com/s3/m/8a873a74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cb.png)
充填术后产生酸痛的原因
4.根管治疗 如果X片显示窝洞底部距离髓角较近,可能细菌已经感染牙髓,导致剧烈疼痛,需要在局 麻下摘除感染的牙髓,应用过氧化氢溶液冲洗、消毒,采用牙胶尖密闭管腔,最后修补缺 损 5.拔除病灶牙齿 如果牙齿发生隐裂,先考虑采用全冠保护,如预后较差,最好及时拔除病灶牙齿 6.牙体敏感 采用脱敏牙膏或脱敏治疗 7.预防 嘱咐患者避免咀嚼硬物
针充填术后产生的酸痛的治 疗办法
充填术后产生酸痛的原因
1. 观察等待 如果疼痛是轻微的,可能是由于填充材料对牙齿的刺激引起的 这种情况下,观察等待几天或几周,疼痛通常会自行缓解消失 2.调整或移除充填材料 如果充填物过高或形成悬突,可以去除原有充填物,在洞底放置聚羧酸锌水门汀或氢氧化 钙垫底后再修补 如果疼痛持续存在,且无法通过其他方法缓解,医生可能会考虑移除填充材料,并重新进 行填充 3.缓解疼痛 如果疼痛时间较长,可以应用丁香油氧化锌安抚镇痛,等待修复性牙本质形成后封闭窝洞
充填体的羽毛状边缘和在承受咬合力部位洞缘短斜面上的充填体,可在受力时破碎、折裂 ,而使充填体边缘出现缝隙 一经诊断为继发龋,应去除充填物,清除腐质,修整洞形,重新充填
治疗继发龋的原则
治疗继发龋的原则
1. 清除龋齿组织
首先需要清除龋齿组织,包括已经坏死的牙髓和龋齿组织 这可以通过根管治疗或牙齿抽除来实现
如果龋齿已经严重影响 到牙齿的功能和外观, 可能需要进行更复杂的 治疗,如牙齿抽除或种 植牙等
因此,建议患者及时就 医并接受专业的诊断和 治疗
-
汇报结束
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牙体牙髓病学
-
1
2
3
4
充填术后产生酸痛的原因
充填术后产生酸痛的原因
《牙体牙髓病学》课程标准
![《牙体牙髓病学》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4367727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5a.png)
《牙体牙髓病学》课程标准课程编号:Z2431203适用专业:口腔医学培养层次:专科课程类别:专业核心修课方式:必修教学时数:90总学分数:5一、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一)课程定位1.课程简介:《牙体牙髓病学》是口腔医学的重要骨干学科之一,它是研究牙体硬组织和牙髓组织疾病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病理生理、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的一门学科。
本课程通过对牙体牙髓疾病基本和扩展性教学内容的讲授,结合相应的教学实践,加深对于牙体牙髓病学基本理论和临床防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为今后从事临床工作以及毕业后继续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2.课程性质:《牙体牙髓病学》是口腔医学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必修课。
3.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牙体牙髓病学》包括龋病学、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和牙髓病学三个大的篇章,涉及这些疾病的病因、临床病理、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各个方面。
这些疾病在临床上颇为常见,其发病率和就诊率非常高。
口腔医学专业必须充分掌握这些疾病的相关基础理论和临床操作要点,在繁忙的工作中才能规范操作。
4.课程作用:通过《牙体牙髓病学》的教学,掌握口腔内科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诊治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采用理论联系实际、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方法,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创性思维的发挥。
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牙体牙髓理论知识、掌握基本操作技能,为后期的临床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最终达成培养目标。
(二)设计思路1.课程设计理念(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准确把握本门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作用和地位,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选择必须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与国家规定的高等职业教育就业岗位要求相一致。
(2)课程教学目标与学院发展的职业教育特色相匹配,体现职业教育、技能教育等办学理念。
(3)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在课程教学中渗透职业教育的普遍性、学生差异的个体性教育等育人思想和观念。
(4)在总结以往教学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革,参考执业助理医师考试标准制订教学实践与评价模式。
牙体牙髓病学——牙髓疾病重点
![牙体牙髓病学——牙髓疾病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6cf40b3d5022aaea988f0f20.png)
牙体牙髓病学——牙髓疾病病因细菌感染感染途径:由冠方经牙体感染:牙本质小管、牙髓从牙根逆向感染:牙周袋、血源感染细菌种类兼性厌氧球菌和专性厌氧杆菌牙创伤急性创伤慢性创伤生理磨耗、慢性损伤(如磨损、酸蚀症、磨牙症等)长期的咬合创伤物理和化学因素物理:温度、电流、过度干燥、激光化学刺激充填材料窝洞消毒剂操作损伤其他因素牙髓增龄而出现的退行性变牙内吸收飞行过程中,随着气压急剧下降,人体组织及体液中氮气析出成为气泡,牙髓组织中因有气栓形成导致牙髓的充血或出血牙髓病的分类牙髓充血:生理性、病理性急性牙髓炎:浆液性、化脓性慢性牙髓炎(闭锁性、溃疡性、增生性)牙髓坏死:坏死、坏疽牙髓退变:空泡性变、纤维性变、网状萎缩、钙化牙内吸收可复性牙髓炎,即牙髓充血。
不可复性牙髓炎急性牙髓炎:包括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
慢性牙髓炎:包括残髓炎。
逆行性牙髓炎牙髓钙化:髓石、弥散性钙化牙髓坏死牙内吸收牙髓病的检查方法问诊主诉:应含有三要素,即患病的部位、主要症状和持续的时间。
现病史系统病史家族史疼痛的部位:是否能定位疼痛的发作方式:自发痛和激发痛、咬合痛、触叩痛、咀嚼痛;疼痛的性质和程度:如锐痛、钝痛、刺痛、胀痛、搏动性痛或撕裂样痛等;疼痛发生的时间:阵发性、持续性,夜间痛重;疼痛加重或减轻的因素:冷刺激加重,热刺激加重,热痛冷缓解。
视诊全身情况口腔颌面部情况牙齿和牙列口腔软组织按一定的顺序探诊握笔式有支点先检查主诉牙和可疑牙,然后按顺序逐个检查可疑穿髓孔处,不可用力探入瘘管的探诊用钝头探针,探时应顺势推进,不可用力过猛。
叩诊金属器械的平端:有一定的重量,不能用镊子垂直叩和侧方叩先叩正常对照牙,后叩患牙,一般以邻牙做对照叩诊力量先轻后重,以叩诊正常牙不引起疼痛的力量为适宜力量清音、浊音叩痛(-):用适宜力量叩诊反应同正常牙;叩痛(±):用适宜力量叩诊引起不适或异样感;叩痛(+):重叩引起轻痛;叩痛(+++):轻叩引起剧烈疼痛;叩痛(++):叩痛反应介于(+)和(+++)之间扪诊牙龈的压痛、肿胀范围及波动感,牙齿咬合时有无异常动度,牙周袋的溢脓,口腔黏膜的质地,肿物的范围、边缘和活动度,淋巴结的大小、有否扪痛、活动或粘连等示指可感觉出患牙正中和非正中运动的异常动度0度:同正常牙,无异常动度;1度:仅一个位有异常动度;2度:两个以上位有异常动度。
牙体牙髓病学第五版
![牙体牙髓病学第五版](https://img.taocdn.com/s3/m/a4cddb3e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56.png)
牙体牙髓病学第五版引言概述:牙体牙髓病学是牙科学中的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牙体和牙髓的疾病及其治疗方法。
第五版的《牙体牙髓病学》是该领域的一本经典教材,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详细阐述该书的内容,包括牙体疾病、牙髓疾病、牙体牙髓病的诊断与治疗、预防与保护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正文内容:1. 牙体疾病:1.1 龋病:介绍龋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分类,包括龋洞的形成过程和龋病的临床表现。
1.2 牙齿磨损:介绍牙齿磨损的原因和分类,包括龋磨、磨牙和牙齿折裂等。
1.3 牙体缺损:介绍牙体缺损的原因和分类,包括龋齿、牙体结构异常和牙体损伤等。
2. 牙髓疾病:2.1 牙髓炎:介绍牙髓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和分类,包括急性牙髓炎和慢性牙髓炎等。
2.2 牙髓坏死:介绍牙髓坏死的原因和分类,包括坏死的程度和坏死的后果等。
2.3 牙髓出血:介绍牙髓出血的原因和分类,包括牙髓出血的症状和处理方法等。
3. 牙体牙髓病的诊断与治疗:3.1 临床检查:介绍牙体牙髓病的临床检查方法,包括观察病变部位、检查牙齿的灵敏度和进行牙齿X光检查等。
3.2 诊断:介绍牙体牙髓病的诊断方法,包括根据病史、症状和检查结果来确定疾病的类型和程度等。
3.3 治疗:介绍牙体牙髓病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牙体修复和根管治疗等。
4. 预防与保护:4.1 牙体疾病的预防:介绍预防龋病和牙齿磨损的方法,包括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合理的饮食结构和定期的口腔检查等。
4.2 牙髓疾病的预防:介绍预防牙髓炎和牙髓坏死的方法,包括避免牙齿受伤、正确使用牙齿和定期的口腔检查等。
4.3 牙体牙髓病的保护:介绍保护牙体和牙髓健康的方法,包括使用牙膏和牙刷的选择、使用口腔护理产品和定期的口腔保健等。
5. 未来发展趋势:5.1 技术进步:介绍牙体牙髓病学领域的技术进步,包括数字化牙科、激光治疗和基因治疗等。
5.2 个体化治疗:介绍个体化治疗在牙体牙髓病学中的应用,包括基因检测和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牙体牙髓病学
龋病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龋病的概念
龋病(dental caries or tooth decay)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
病因学:牙体硬组织的细菌感染性疾病
病理
临床特征
宏观:釉质和牙本质疏松软化
质
微观:无机物脱矿和有机物分解
早期:透明度下降
色形:牙体缺损,形成龋洞晚期:着色
龋病、牙髓病、根尖周病、颌骨炎症
消化功能
影响牙颌系统生长发育
病灶
第二节龋病流行病学
广度:患病率与发病率
强度:龋均
第二章病因及发病过程
第一节牙菌斑
龈上菌斑:龋病
龈下菌斑:牙周病
牙合面、邻面、龈牙区牙菌斑
一、牙菌斑的结构
(一)平滑面菌斑
菌斑—牙界面:获得性膜、直接接触
稠密微生物层:球菌样微生物
细胞成分中间层
菌斑体部:各种微生物,丛状,栅栏状,垂直于牙表面
菌斑表层:松散,多种细菌(形态各异)玉米棒
细胞间基质:蛋白质和细胞外多糖,在菌斑—牙界面,菌斑基质与获得性膜连续(二)窝沟菌斑:缺少中间层,细菌种类更少,菌斑结构更简单
二、牙菌斑的组成
三、牙菌斑的形成和发育
(一)获得性膜:唾液蛋白或糖蛋白吸附至牙面所形成的生物膜(biofilm)称获得性膜(acquired pellicle)。
获得性膜的形成部位不仅限于牙,也可在玻璃珠表面、各种修复材料以及义齿上形成。
表面膜
表面下膜:树枝状突起
修复或保护釉质表面
功能为釉质提供有选择的渗透性
影响特异性口腔微生物对牙面的附着
作为菌斑微生物的底物和营养
(二)细菌附着
四、牙菌斑微生物学(口生)
第二节饮食因素
碳水化合物种类
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和摄入频率
蛋白质:牙;唾液腺
脂类
维生素:A、C、D
无机盐:磷酸盐、氟、其他无机物
第三节宿主
牙和牙弓解剖形态
牙
牙组织结构、成分
唾液流速
缓冲体系
碳酸酐酶
唾液黏附,凝集相关蛋白宿主有机成分抗菌蛋白和多肽
酯类
无机成分
变异链球菌抗原
唾液抗体
人体抗龋免疫反应
免疫血清抗体
细胞免疫反应
Miller化学细菌学说
龋病病因四联因素理论
第三章临床表现与诊断
第四章龋病治疗
第五章银汞合金充填
第六章牙体缺损的粘接修复
学习指导和习题集
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
解剖形态
组织结构
数目萌出
美观功能
第七章牙发育异常和着色牙
第八章牙外伤
第九章牙慢性损伤
第十章牙本质过敏症
第十一章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的治疗
学习指导和习题集
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第十三章病因及发病机制
细菌
免疫
物理
化学
第一节微生物因素
细菌混合感染
早期
炎症
晚期
第十五章牙髓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牙髓病理变化与患牙的临床表现并无确定的关联,如组织学上的急、慢性炎症是以组织、细胞的病理改变为特征的,而临床诊断的急、慢性牙髓炎则是根据患牙疼痛症状的程度和性质来确定的。
牙髓病的临床诊断程序
根尖孔粗大,血运丰富
慢性增生性牙髓炎发生条件
穿髓孔较大
第十六章根尖周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血运
症状:主诉(疼痛,触压觉)
治疗史
视诊
牙体探诊
叩诊
温度
牙髓
检查电活力
牙周:视诊、扪诊
X线:根尖周病变,牙内外吸收,牙髓钙化
麻醉法
诊断性备洞?
诊断要点:特点
生物
第十七章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治疗概述
隔离患牙:邻牙、软组织、唾液、血液
橡皮障关键点暴露患牙
防止误吸
稳定性
第十八章活髓保存与根尖诱导成形术
中和
盖髓剂作用激活
抗菌
直接盖髓术:修复性牙本质
间接盖髓术:硬化层和修复性牙本质
牙根愈合类型与组织存留关系
生活牙髓
存留组织牙乳头
上皮根鞘
根尖周间充质干细胞
管腔大小
愈合类型根尖长度
(A、B、C、D)根尖屏障
第十九章根管治疗术
根管预备、根管消毒、根管充填
清除根管系统内的感染,防止根管系统的再感染,保存
根方封闭
消除根管系统的渗漏途径,防止细菌再度进入已完成预备的清洁根管
防止根管内的残余细菌及其代谢产物穿过根尖孔进入根尖周组织
防止根尖周组织的组织液渗入根管内未充填严密的空隙,为根管内细菌提供养料
冠方封闭
防止渗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