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分析化学教学课件51酸碱平衡

合集下载

酸碱平衡 ppt课件

酸碱平衡  ppt课件

经抢救后病人血压逐渐上升至平稳。 心率仍然130-150次/分 呼吸急促 四肢厥冷 意思淡漠,烦躁。
讨论
此时病人可能存在的酸碱平衡失调类型?
代谢性酸中毒
是指细胞外液H+增加和(或)HCO3- 丢失而引起的以血浆HCO3-减少为 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
(一)原因和机制 1.HCO3-直接丢失过多 经胃肠道:严重腹泻,肠道瘘管或肠道引流 经肾: Ⅱ型肾小管酸中毒 大量使用碳酸酐酶(CA )抑制剂
肺的调节作用 效能大 几分钟开始,30分钟达最高峰 不能缓冲固定酸
细胞内液 强于细胞外液 2–4小时后开始,引起血钾改变
肾脏的调节作用 发挥较慢 12–24小时后开始 效率高,作用持久
代谢性 酸中毒
单纯性酸 碱平衡紊乱
代谢性 碱中毒
呼吸性 酸中毒
病例1
男性患者,35岁,车祸致右股血管损伤,垂危入院。 入院时查体:意思丧失,血压不能监测。 诊断:?
细胞内碱中毒,尿液呈碱性
予补液,大量输血等抗休克治疗、应用碳酸氢钠纠正酸 中毒后,病人生命体征逐渐稳定。
HCO3-
:(正常值-测得值)×体重×0.4 注意要点:慢 半量
此时容易出现的酸碱平衡失调类型是?
代谢性碱中毒
代谢性碱中毒
是指细胞外液碱增多或H+丢失而引起的以 血浆HCO3-增多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
1.呼吸中枢抑制
4.胸廓病变
2.呼吸道阻塞
5.肺部疾患
3.呼吸肌麻痹
6.CO2吸入过多
(五) 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1.病因学治疗 去除呼吸道梗阻及使用呼吸中枢兴奋剂。 2.发病学治疗 要逐步改善通气功能,避免通气过度。 慎用碱性药物。
四、呼吸性碱中毒

分析化学05酸碱平衡及酸碱滴定法PPT

分析化学05酸碱平衡及酸碱滴定法PPT

pH = 4.00时
δHAc =
δ Ac =
Ka Kb =
aH aA aHA
+
-
aHA aOH = Kw aA
-
pKa + pKb = pKw= 14.00
酸碱中和反应 (滴定反应)
Kt — 滴定反应常数
H+ + OH-
H2O HAc
1 Kt = =10 14.00 Kw
H+
+
Ac-
Kb 1 Kt = = Ka Kw
Ac-
OH-
+ HAc
H2O +
一元弱酸溶液
多元弱酸溶液
分布分数 —— 一元弱酸
HAc H++ AcδHAc=
cHAc=[HAc]+[Ac-]
[HAc] [HAc] cHAc = [HAc]+[Ac-] =
+] [H = [H+] + Ka
[HAc] [HAc]Ka [HAc]+ [H+]
δAc
-
=
cHAc
[Ac-]
Ka [Ac-] = = [H+] + Ka [HAc]+[Ac ]
分布分数的一些特征 δHA
+] [H = [H+] + Ka
δA-
Ka = [H+] + Ka
δ 仅是pH和pKa 的函数,与酸的分析浓度c无关 对于给定弱酸, δ 仅与pH有关 δHA+ δA -=1
例: 计算pH4.00和8.00时HAc的δHAc、δAc解: 已知HAc的Ka=1.75×10-5
pKb1 + pKa3 = 14.00 pKb2 + pKa2 = 14.00 pKb3 + pKa1= 14.00

第五章酸碱平衡.ppt

第五章酸碱平衡.ppt

新乡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
5.2.2 溶液的pH值
pH = -lg{c(H3O+ )} 令 pOH = -lg{c(OH- )} 根据 KW ={c(H3O+ )}{c(OH- )}= 1.0×10-14
即 - lg c(H+ ) - lg c(OH- ) = - lg KW = 14 \ pH + pOH = pKW = 14
§ 5.1 酸碱质子理论概述
*5.1.1 历史回顾
5.1.2 酸碱质子理论的基本概念
5.1.3 酸的相对强度和 碱的相对强度
2020-11-9
感谢你的观看
2
新乡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
5.1.2 酸碱质子理论的基本概念
酸:凡是能释放出质子(H+)的任何 含氢原子的分子或离子的物种。
(质子的给予体) 碱:凡是能与质子(H+)结合的分子 或离子的物种。 (质子的接受体)
HAc(aq)+H2O(l) H3O+(aq)+Ac-(aq)
初始浓度/mol·L-1 0.10
0
0
平衡浓度/mol·L-1 0.10-x
x
x
Ka
(HAc)
=
{c(H
O+
3
)}{c(Ac-
{c(HAc)}
)}
Ka
2020-11-9
(HAc)
=
x2 0.10 - x 感谢你的观看
x=1.3×10-3
15
② 水是两性物质,它的自身解离反应 也是质子转移反应。
H+
H2O(l)+H2O(l) H3O+(aq) +OH-(aq)
酸(1) 碱(2) 酸(2)

酸碱平衡与PPT课件

酸碱平衡与PPT课件

0
3.1 4.4
0
5.0
8.0
14.0
0
8.2 10.0
14.0
图3-1 溶液酸碱性及常用指示剂变色范围
第二节 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
一、解离常数
弱酸电离常数用Ka表示,又称酸常数; 弱碱电离常数用Kb表示,又称碱常数。
HAc H+ + AcNH3+H2O NH4+ + OH-
Ka = —[H[—+H][AA—cc]-—] Kb= —[N[—HN4H—+]3[]O—H-]
混合后 H+ + OH- === H2O H+和OH-等摩尔反应后,H+过量
c(H+)=[c(H+)-c(OH-)]/2
=(1.0×10-2-1.0×10-3)/2=4.5×10-3 mol•L-1
pH = -lg c(H+)=-lg4.5×10-3
酸碱指示剂
能在一定pH范围内保持一定颜色的某些 有机弱酸或弱碱
[H+]的约十万分之一。
3. K2小为HS-内部结构决定,并非第一步电离抑 制。(P64的错误)
例如:NaHS == Na++ HS-
HS- H++S2- K2 ={[H+][S2-]}/[HS-] ] =1.3×10-13
三、弱电解质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计算
1.一元弱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的计算
若Ki >>Kw , 浓度不很小, 可忽略水的解离
HCl
HCN(Ka=6.2×10-10) 4+(Kb=1.77×10-5) 解(1)[H+]=c0
pH=-lg[H+

酸碱平衡ppt课件

酸碱平衡ppt课件

酸碱平衡概念
• 机体通过各种调节方式,使体内总是保持 着一定的数量和比例,使体液pH值维持在 相对恒定的范围内,这一过程称为酸碱平 衡(acid-base balance)。 • 正常人血液pH值总是维持在7.35~7.45之间, 平均为7.4。
第1节 体内酸碱物质的来源
• 一 酸性物质的来源 1 .体内物质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 (1)挥发性酸 (碳酸) (2)非挥发性酸(固定酸) 2.体外摄入的酸性物质 大米、面粉、肉类、鱼类、啤酒等谷类 和动物食品多是以糖、脂肪、蛋白质为 主要成分,在体内代谢后可产生挥发性 酸和固定酸,故属于成酸食物。
NaCO3 + H-Pr NaHCO3 + Na-Pr 过多的NaHCO3可由肾排出体外。
3.对挥发性酸的缓冲
体内挥发性酸是 H2CO3 ,经CO2 + H2O化 合生成,缓冲CO2就是缓冲H2CO3, CO2主 要经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缓冲体系缓冲, 此缓冲作用与血红蛋白的运氧过程相偶联。
当血液流经组织时
三、肾对酸碱平衡的调节作用
• 在体液pH值改变后几小时内发生,虽缓慢 但作用持久,调节代谢因素。 • 通过调节血浆中NaHCO3 浓度维持血浆pH 值的相对恒定:当血浆中NaHCO3浓度降低 时,肾则加强对酸的排泄及对NaHCO3的重 吸收;当血浆中NaHCO3浓度升高时,肾则 减少对NaHCO3的重吸收并排出过多的碱性 物质。
• H2O+CO2 →H2CO3→H++ HCO3- • KHbO2→KHb+O2 • KHbO2+H++HCO3- →HHb+KHCO3
当血液流经肺时
• HHb+O2 →HHbO2 • HHbO2 +KHCO3→KHbO2 +H2CO3 • H2CO3→H2O+C O2

第三章酸碱平衡理论ppt课件

第三章酸碱平衡理论ppt课件

ceq(OH-) = ceq(H+)+ ceq(HCO3-) +2ceq(H2CO3)
+2H+
如二元弱碱碳酸钠水溶液:
得: H3PO4 H3O+(H+) 零水准: H2PO4- H2O 失: HPO42- PO43- OH- 质子条件式:
电荷平衡式 在平衡状态下,正电荷的总量应等于负电荷的总量,溶液总是呈电中性。 醋酸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碳酸钠溶液
质子条件式 在平衡状态下,酸失去质子的总数与碱得到质子的总数应相等。这种平衡的数量关系就是质子条件式。
确立零水准
建立质子条件式
化学反应等温式,标准吉布斯函数与标准平衡常数的关系。
最早的关于化学平衡的概念只是实验事实的总 结,因而得到的是实验平衡常数。以K表示,量纲 为 。在SI和国家标准中不存在K这样的物理量。
严格讲,对于实际溶液的反应,在 表达式中应使用活度 。若不涉及严密的理论处理,一般使用相对浓度 。
-H+
-2H+
-H+
+ H+
+ H+
两性物质溶液- NaH2PO4溶液:
HCl = H+ +Cl- H2O = H+ +OH-
质子条件式:
HCl水溶液:
NaOH = Na+ + OH- H2O = H+ +OH-
质子条件式:
ceq(OH-)= c(NaOH) + ceq(H+)
当 时, , 为主要存在形式。 当 时, 为主要存在形式。 当 时, 为主要形式。
ceq(OH-)=ceq(H+) +ceq(HAc)

酸碱平衡及酸碱滴定法.pptx

酸碱平衡及酸碱滴定法.pptx
(1) 先选参考水平(大量存在,参与质子转移的物质)。参考 水平 在质子条件平衡式中不会出现。
(2) 将参考水平得质子后的形式写在等式的左边,失质子 后的
形式写在等式的右边. (3) 有关浓度项前乘上得失质子数,总的得失质子的物质
的量
第23页/共119页
例: 一元弱酸(HA)水溶液的质子条件式: 确定参考水平(Zero Level): H2O,
酸 HAc
质子 + 碱 H+ + Ac-
共轭酸碱对
第3页/共119页
关于共轭酸碱对的例子(p46)

共轭碱 + 质子
HF
H
2P
O
4
H6Y2+
NH4+
F-
+
H+
H
P
O
24
+
H+
酸 碱
H5Y+
+
H+
半 反
NH3
+
H+

结论:酸碱可以是阳离子、阴离子、中性分子。
第4页/共119页
例: HAc在水中的离解反应(p47)
半反应1:
HAc
Ac- + H+
半反应2: H+ + H2O
总反应: HAc + H2O
简写为:
HAc
H3O+ Ac- + H3O+ Ac- + H+
在这里,溶剂水起到碱的作用! 结论:酸碱反应的实质是质子转移
第5页/共119页
碱(NH3)在水溶液中的离解反应:
NH3 + H+ H2O

酸碱平衡ppt课件

酸碱平衡ppt课件

人体健康与饮食调整对酸碱平衡影响认识
了解食物酸碱性
掌握常见食物的酸碱性,合理搭配饮食,保持酸碱平衡。
增加碱性食物摄入
多吃蔬菜、水果等碱性食物,有助于中和体内酸性物质,维持酸 碱平衡。
减少酸性食物摄入
适量减少肉类、糖类等酸性食物的摄入,避免体内酸性物质过多。
农业生产中土壤改良和施肥策略优化建议
测定土壤酸碱度
医药、环保、食品、冶金、纺织等众多领域都涉及到酸碱平衡的应用。例如,在医 药领域,许多药物都是通过调节体内酸碱平衡来发挥治疗作用的;在环保领域,酸 碱平衡对于废水处理和大气污染控制等具有重要意义。
02
酸碱平衡理论基础
酸碱质子理论简介
质子的转移
酸碱反应实质上是质子 (H+)的转移过程,酸是 质子的给予体,碱是质子 的接受体。
电位滴定法在酸碱平衡研究中应用
电位滴定法原理
电位滴定法是通过测量滴定过程中电位的变化来确定滴定终点,从而计算待测 物质的含量。
在酸碱平衡研究中的应用
电位滴定法可用于测定酸碱反应中的中和热、离解常数等参数,对于研究酸碱 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仪器分析方法在酸碱平衡检测中优势
高效液相色谱法
该方法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 分析速度快等优点,可用于同时
检测多种酸碱物质。
离子色谱法
离子色谱法能够同时分离和测定 多种阴阳离子,对于复杂样品中 的酸碱物质分析具有独特优势。
毛细管电泳法
毛细管电泳法具有分离效率高、 样品用量少、分析速度快等特点,
适用于微量酸碱物质的检测。
05
酸碱平衡失调问题与对策
工业生产过程中酸碱污染问题治理措施
严格控制工业废气排放
01
加强对工业生产过程中废气排放的监管,采用高效净化设备对

无机及分析化学05酸碱平衡.pptx

无机及分析化学05酸碱平衡.pptx

Kw (HAc)
(5.9)

Ka (弱酸) Kb (共轭碱) = Kw

pKa + pKb = pKw
(5.10)
3.多元弱酸(碱)的电离平衡 多元弱酸(碱)在水中的离解是分步进行的。
例如,硫化氢溶于水后,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发生离解 (或称电离)。其反应式为
第一步 H2S + H2O
H3O+ + HS-
例如在(5.1)式的反应中,逆反应(中和反应)的反应 完全程度高,正反应(弱酸的电离反应)完全程度较低。 事实即如此,弱酸的电离都较微弱。
5.1.2 酸碱平衡 1.水的自偶电离平衡
水在化学中是常用的、重要的溶剂,在讨论其它酸碱在水 中的酸碱平衡时有必要先对水自身的电离平衡加以讨论。实验 证明纯水有极弱的导电性,这说明水是一个极弱的电解质。在 24℃时,测得纯水中[H3O+]=[OH-]=1.0×l0-7 mol·L-1。那么纯 水中的H3O+和OH-是怎样产生的呢?按照酸碱质子理论,溶剂 分子之间的质子传递统称为溶剂的自偶电离,水做为溶剂时, 水分子之间发生的质子传递就叫做水的自偶电离或称水的质子 自递。正是水分子之间发生的这种质子自递反应才使水中具有
氯化氢和氨在苯中并不能电离,但能生成氯化铵。
1923年布朗斯特和劳莱分别提出酸碱质子理论。 以下根据酸碱质子理论对酸碱的定义、酸碱反应的平衡、酸碱 的强度、溶液中[H+]的计算等进行讨论。
1.酸碱的定义 酸碱质子理论认为:凡是能给出质子的物质(质子授体)
叫做酸,凡是能接受质子的物质(质子受体)叫做碱。酸碱 质子理论不仅扩大了水溶液中酸碱的定义,并且使酸碱反 应也不仅仅局限于水溶液之中。
从以上还可以看出,酸给出H+后的产物,因为它或多 或少地具有了接受H+的能力,所以酸给出H+后的产物就是碱。 而碱在接受了H+以后,其产物就具有了给出H+的能力,所以 碱在获得 H+后的产物就是酸。在酸碱质子理论中,酸与碱 的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称之为共轭关系。例如, HAc 是Ac- 的共轭酸,Ac-是 HAc 的共轭碱。

《大学分析化学教学课件》5-1酸碱平衡

《大学分析化学教学课件》5-1酸碱平衡

THANKS
感谢观看
质量作用定律
质量作用定律是描述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关系的定律,在酸 碱平衡中,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也存在类似的关系。
电离平衡
电离平衡是描述弱电解质在水中离解程度的一种平衡状态,弱酸或 弱碱的电离平衡受到质子转移的影响。
缓冲溶液
缓冲溶液是一种能够抵抗外来少量强酸或强碱而保持自身pH值基本 不变的溶液,其原理是利用了酸碱对的缓冲作用。
3. 观察并记录酸碱反应过程 中的现象;
4.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酸碱反 应的平衡常数。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测定不同条 件下的酸碱反应平衡常数,可以
得出以下结论
1. 酸碱反应的平衡常数与温度 有关,温度越高,平衡常数越大;
2. 酸碱反应的平衡常数与浓度 有关,浓度越大,平衡常数越大;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01
3. 在一定条件下,酸碱反应可以达到平衡状态,此 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02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03
1. 酸碱反应是一种可逆反应,存在平衡状态;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2. 酸碱反应的平衡常数与温度、浓度 等因素有关;
3. 通过实验测定不同条件下的酸碱反 应平衡常数,可以了解酸碱反应的规 律和特点。
《大学分析化学教学 课件》5-1酸碱平衡
目录
• 酸碱平衡的基本概念 • 酸碱平衡的移动 • 酸碱平衡的计算 • 酸碱平衡的应用 • 酸碱平衡的实验研究
01
酸碱平衡的基本概念
酸和碱的定义

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氢离子(H+) 的物质。酸具有给出质子的能力, 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

《大学分析化学教学课件》5-1酸碱平衡

《大学分析化学教学课件》5-1酸碱平衡
还与溶液的离子强度有关。
上一页
下一页
三.酸碱的强度
我们通常所说的酸碱的强度是指在水溶液中酸给出质子的能力或碱接受质 子的能力。酸碱的强度用在水中的解离常数Ka或Kb的大小来衡量。
酸碱强度不仅与物质的本性有关,还与溶剂分子给出或接受质子的能力有 关。例如HClO4、H2SO4、HCl、HNO3以水作溶剂的稀溶液都是强酸, 而以冰醋酸作溶剂时,它们都显弱酸性,且强度都有明显差别。如下图所 示: 上一页
共轭酸碱对的Ka和Kb有如下关系: Ka · Kb = Kw
酸碱反应的实质是在两个共轭酸碱对之间发生了质子 转移。在酸碱质子理论中,凡是发生了质子转移的反应都 属于酸碱反应,包括酸或碱的解离反应、溶剂的质子自递 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盐类水解反应等。
上一页 下一页
1
下列各对物质哪对属于共轭酸碱对?
2
H3O+-OH-;
⑵H2O-H+;
3
H2O-OH-;
⑷H2CO3-CO3;
4
H+2Ac-HAc; ⑹NH3-NH-2;
5
HNO3-NO-3;
6
NH2CH2COOH- NH2CH2COO-
7
NH+3CH2COOH- NH2CH2COO-
8
NH+3CH2COOH-
NH2CH2COOH
二.溶剂的质子自递常数
以SH作溶剂的通式,则溶剂的质子自递作2+ + S-
反应的活度平衡常数为::
K
a SH
a a SH 2 S aS2H
溶剂的活度视为1,所以:
KSaHaSH2 aS
反应的浓度平衡常数为:
KSH[SH2][S]aSH2aS SH2 S

酸碱平衡课件课件

酸碱平衡课件课件

共轭体系:
H2 CO3 H2 PO4
NH4HPr
H++ HCO3H+ HPO4H++ NH3 H++ Pr-

主要由体内代谢产生:
三大物质代谢的终产物生成碳酸(氧化):挥发酸
物质代谢中间产物组成固定酸:
蛋白质 硫酸 磷酸 尿酸
糖酵解 甘油酸 丙酮酸 乳酸
脂肪分解
乙酰乙酸 β羟丁酸
食物或药物:固定酸(乙酸 氯化铵 水杨酸等)
远端小管和集合管主动泌H+, 酸化尿液并重吸收HCO3-
近端小管以Na+-H+逆向转运 的方式泌H+和重吸收 NaHCO3
肾小管管腔
代碱的治疗
一 治疗原发病
二 纠正引起肾脏HCO3-重吸收和再生成增多的因素
氯反应性,给予氯化钠 伴低钾时,氯化钾
三 补酸
PH>7.6 1 2 3
显著低通气 对氯化钠 补钾反应不佳 0.1M稀盐酸 氯化铵 (严重肝病禁用) 盐酸精氨酸(肾功能减退禁用)
肾小管酸中毒特点
RTA I 型:正常AG型代谢性酸中毒, 高血氯, 低血钾 尿PH>5.5
RTA II 型:正常AG型代谢性酸中毒, 高血氯, 低血钾 常伴肾素和醛固酮升高
RTA IV 型:与ALD减少有关 正常AG型代谢性酸中毒, 高血氯, 高血钾
代酸的治疗
危急生命情况紧急处理
呼吸 循环 中枢神经系统
酸碱平衡的调节
PaCO2: 正常值 40mmHg 调节:呼吸中枢
HCO3-: 通过肾脏调节
1:滤过HCO3-的重吸收 (每日滤过4000mmol,80-90%在近曲小管重吸收)
2:可滴定酸的产生(泌氢) 3:尿NH4-的排泄

酸碱平衡基础知识概述(ppt 50页)

酸碱平衡基础知识概述(ppt 50页)

CO32- + H2O
HCO3- + OH-
CO32- + 2H2O
H2CO3 + 2OH-
H2O
H+ + OH-
质子条件式: [H+] + [HCO3-] + 2[H2CO3] = [OH-]
18
或根据物料平衡和电荷平衡来写质子条件 物料平衡: 假设初始Na2CO3浓度为c,
[CO32-]+[HCO3-] +[H2CO3] = c [Na+] = 2c
第八章 酸碱平衡
§8.1 酸碱平衡理论 §8.2 酸碱溶液pH值的计算
1
§8.1 酸碱平衡的理论基础
1. 阿仑尼乌斯的电离理论 2. 酸碱质子理论 3. 酸碱离解平衡 4. 路易斯酸碱理论(自学)
2
8.1.1. 阿仑尼乌斯的电离理论 (1887年)
1)酸:凡在水溶液能电离产生H+的物质;
HCl, H2SO4, HAc等 2)碱:能电离产生OH-的物质:

H+ + 碱
共轭关系
HAc 共轭酸
H+ + Ac共轭碱
8
HAc
H+ + Ac-
HAc的共轭碱是Ac- ,Ac-的共轭 酸HAc,HAc和Ac-为一对共轭酸碱 ,称为共轭酸碱对。
两性物质:既能给出质子,又能接受
质子的物质。
如:HSO4 , Fe(OH)(H2O)5 2 , HCO3 ,
H2O, HS等。 9
8.2.5 缓冲溶液
1.同离子效应 : 平衡移动方向
HAc(aq)
H+(aq) + Ac-(aq)

第五章 酸碱平衡与沉淀平衡 PPT课件1

第五章 酸碱平衡与沉淀平衡 PPT课件1
酸碱平衡是化学中的重要概念,其中质子酸碱理论认为,能释放出质子(H+)的物质是酸,能与质子(H+)结合的物质是碱。酸碱反应实质上是质子传递过程,这种理论不仅适用于水溶液中的反应,还适用于非水溶剂和无溶剂的反应。酸碱的解离及相对强弱可通过其解离常数来衡量,解离常数越大,表示酸或碱越强。沉在水中溶解能力的强弱。溶度积与溶解度之间可以相互换算,通过控制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可以影响沉淀的生成、溶解、转化以及分步沉淀的过程。这些原理在化学分析、工业生产以及环境保护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然而,文档并未直接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这是与搜索词不完全匹配的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一页
pKa HNO3(9.4) HCl (8.8) H2SO4 (8.2)
10 9 8 7
HClO4 (5.8)
6 5 4
HAc溶剂中
3 2 1ຫໍສະໝຸດ H2O中HNO3 HCl H2SO4 HClO4
溶剂的区分效应和拉平效应 牛牛文档分享能区分酸或碱的强弱的作用称为区分效应。具有的 区分效用的溶剂称为区分溶剂。例如,HAc是HClO4、 H2SO4、HCl、HNO3的区分溶剂。
第五章 酸碱滴定法
• 第一节 酸碱平衡
• 第二节 弱酸弱碱各种存在形式的分布分数
• 第三节 酸碱溶液酸度的计算
• 第四节 缓冲溶液
• 第五节 酸碱指示剂
• 第六节 酸碱滴定基本原理
• 第七节 多元酸和多元碱的定
上一页 下一页
下列各对物质哪对属于共轭酸碱对?
⑴H3O+-OH-; ⑵H2O-H+;
⑶H2O-OH-;
⑸H+2Ac-HAc; ⑺HNO3-NO-3;
⑷H2CO3-CO3;
⑹NH3-NH-2;
⑻NH2CH2COOH- NH2CH2COO⑼ NH+3CH2COOH- NH2CH2COO⑽ NH+3CH2COOH- NH2CH2COOH 牛牛文档分享二.溶剂的质子自递常数
以SH作溶剂的通式,则溶剂的质子自递作用通式为: SH + SH = SH2+ + S反应的活度平衡常数为:: K 溶剂的活度视为1,所以:
a SH

aSH aS
2
a
2 SH

K
a SH
aSH
2
2
aS

反应的浓度平衡常数为: K SH [SH ][S ]
HCl和HAc在水中分别是强酸和弱酸但在液氨溶液中 HCl和HAc都表现为强酸。将各种不同强度的酸拉平到
溶剂化质子的水平的现象称为拉平效应。具有拉平效应
的溶剂称为拉平溶剂。这里液氨是拉平溶剂。 拉平溶剂:碱性强的溶剂 酸 区分溶剂:碱性弱的溶剂 碱 拉平溶剂:酸性强的溶有关,还与溶剂分子 给出或接受质子的能力有关。例如HClO4、H2SO4、 HCl、HNO3以水作溶剂的稀溶液都是强酸,而以冰醋 酸作溶剂时,它们都显弱酸性,且强度都有明显差别。 如下图所示: 牛牛文档分享上一页下一页
pKa
10 9 8 7 6 5 4 3 2 1
aSH aS
2
SH S
2

a 活度常数 KSH 仅与温度有关,浓度常数不仅与温 度有关,还与溶液的离子强度有关。 牛牛文档分享上一页下一页
三.酸碱的强度
我们通常所说的酸碱的强度是指在水溶液中酸给出
质子的能力或碱接受质子的能力。酸碱的强度用在水
中的解离常数Ka或Kb的大小来衡量。
第一节
酸碱平衡
• 一、酸碱质子概念 • 二、溶剂的质子自根据布朗斯特德的酸碱质子概念,凡是能给出质 子的物质是酸,凡是能接受质子的物质是碱。
HB = H+ + B酸 质子 碱 共轭酸碱对的Ka和Kb有如下关系: Ka ·Kb = Kw 酸碱反应的实质是在两个共轭酸碱对之间发生了质 子转移。在酸碱质子理论中,凡是发生了质子转移的反 应都属于酸碱反应,包括酸或碱的解离反应、溶剂的质 子自递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