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画垂线》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学生自编习题。
(二)、教师预设习题。
过O点作MN的垂线。O O
M N M N
五、课堂总结(1分钟)
1、集体总结
2、学科班长总结
学会了画垂线的方法及一般步骤。
六、作业(1分钟)
1、必做(1)课本62页第9题和做一做
(2)用思维导图整理、归纳本节所学内容。
2、选做
是探究画垂线的方法及过直线上(或外)一点画垂线的步骤,由于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太差,所以所画图不够规范。另外学生的展示占用时间有点长。
课题
画垂线
课型
新授
时间
2022、11、7
教学
目标
1、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画垂线。
2、会过直线上或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10分钟)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将一张长方形纸对折两次后,打开,观察两条折痕并猜想它们的位置关系?然后
在纸上试着画出这两条线。
二、解疑合探(18分钟)
1、小组合探(5分钟)
2、展示、点评、点拨(13分钟)
展示评价分工表
问题
展示分工
展示形式
评价分工
评价形式
展示要求:
1、书写迅速,字迹工整,内容简练,思路清晰,格式规范。
2、非展示同学继续小组活动。
评价要求:
1、声音洪亮,条理清晰,突出重点,语言简练。
2、总结答题思路、方法、规律
3、指出优缺点并打分。
4、适度变式、深化。
1
3
口头
4
口头
2
5
板书
2
口头
3
1
口头
6
口头
4
7
板书
8
口头
5
6
重难疑点知识点点拨:
过直线上或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的一般步骤:一靠二移三画四标
三、质疑再探(3分钟)
问题预设:
如图,过直线上的点A及直线外的点B,分别画相应直线的垂线。
.B
.
A
四、运用拓展(7分钟)
(二)、问题预设:1、用什么工具可以画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
2、对照预设的三种图示,在练习本分别画出规范的图形。
3、你画的两条直线相交成的角是直角吗?你是怎么确定的?请说明。
4、过直线上(或外)一点,怎样画已知直线的垂线?请试一试。
(三)、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
让学生结合预设图示,自学课本58页内容,思考并解决以上问题。
(二)、教师预设习题。
过O点作MN的垂线。O O
M N M N
五、课堂总结(1分钟)
1、集体总结
2、学科班长总结
学会了画垂线的方法及一般步骤。
六、作业(1分钟)
1、必做(1)课本62页第9题和做一做
(2)用思维导图整理、归纳本节所学内容。
2、选做
是探究画垂线的方法及过直线上(或外)一点画垂线的步骤,由于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太差,所以所画图不够规范。另外学生的展示占用时间有点长。
课题
画垂线
课型
新授
时间
2022、11、7
教学
目标
1、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画垂线。
2、会过直线上或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10分钟)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将一张长方形纸对折两次后,打开,观察两条折痕并猜想它们的位置关系?然后
在纸上试着画出这两条线。
二、解疑合探(18分钟)
1、小组合探(5分钟)
2、展示、点评、点拨(13分钟)
展示评价分工表
问题
展示分工
展示形式
评价分工
评价形式
展示要求:
1、书写迅速,字迹工整,内容简练,思路清晰,格式规范。
2、非展示同学继续小组活动。
评价要求:
1、声音洪亮,条理清晰,突出重点,语言简练。
2、总结答题思路、方法、规律
3、指出优缺点并打分。
4、适度变式、深化。
1
3
口头
4
口头
2
5
板书
2
口头
3
1
口头
6
口头
4
7
板书
8
口头
5
6
重难疑点知识点点拨:
过直线上或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的一般步骤:一靠二移三画四标
三、质疑再探(3分钟)
问题预设:
如图,过直线上的点A及直线外的点B,分别画相应直线的垂线。
.B
.
A
四、运用拓展(7分钟)
(二)、问题预设:1、用什么工具可以画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
2、对照预设的三种图示,在练习本分别画出规范的图形。
3、你画的两条直线相交成的角是直角吗?你是怎么确定的?请说明。
4、过直线上(或外)一点,怎样画已知直线的垂线?请试一试。
(三)、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
让学生结合预设图示,自学课本58页内容,思考并解决以上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