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第十课-《惊弓之鸟》导学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惊弓之鸟》导学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惊弓之鸟》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f2f506ce2f0066f43322ca.png)
教师活动
课中备课或
课后反思
温故互查
1出示上节课学习的生字词,检查正音。
2说一说课文的叙述顺序。
阅读感悟 合作交流
1、指名朗读1~3自然段:
小组交流讨论
1、出示
惊弓之鸟 魏国
射箭 打猎 大雁
大吃一惊 本事拉弦 悲惨 愈合 疼痛 孤单失群 裂开
更羸
2、课文先写更羸向魏王提出不用箭,只拉弓,大雁就能掉下来;接着试了一下,只拉弓,不用箭,大雁果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最后更羸介绍他是怎样知道只要拉一下弓。
新建小学导学案
单元
三
课型
新授
课题
《惊弓之鸟》
主备人
陈洁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2.从课文的学习中受到启发,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教学重点
联系上文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更羸说的话。
教学
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体验更羸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上。
⑵“看见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是更羸指给魏王看的。
⑶知道更羸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这只雁就会掉下来。知道魏王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以为自己听错了。
⑴更羸:左手拿弓 右手拉弦 嘣
大雁:直往上飞 拍翅膀 掉
⑵大吃一惊,有赞叹之情,有惊奇之情,还有莫名其妙之情。
⑴“因为我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
指导点拨
⑴什么是有名的射箭能手?这样开头有什么好处?
⑵有一天,更羸跟魏王到郊外去打猎看见了什么?你怎么知道是更羸看见的
⑶更羸与魏王的对话,使你知道了什么?
2、指名朗读4~6自然段:
部编本三年级语文下册《惊弓之鸟》教案三篇
![部编本三年级语文下册《惊弓之鸟》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344a0a05be23482fb4da4cf7.png)
部编本三年级语文下册《惊弓之鸟》教案三篇导读:本文部编本三年级语文下册《惊弓之鸟》教案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教学目标:1、运用多种方法在阅读中识字,结合生活实际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理解课文内容,从而理解成语意思,会在语言中运用,受到启发。
3、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问句和叹句。
4、懂得要善于观察、善于分析、大胆推断。
教学重点:联系上文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更羸说的话。
教学难点:把着眼点放在引导学生理解、体验更羸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上。
课前准备:幻灯片教学过程:一、看图导入,了解更羸:1、配合课文插图:图中骑着白马手拿弓箭的人叫更羸,他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
2、出示第一段: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
师:能说说什么是射箭能手吗?各行各业都有能手,纺织纺得特别好的就是纺织能手,你还知道哪些能手?那有名的射箭能手呢? 3、通过这句话,我们对更羸有了这么多了解。
这节课,我们要学的一个成语就跟更羸有关,这个成语就是惊弓之鸟(板书课题:惊弓之鸟)。
相信大家读了这个故事,一定会揭开他成为有名射箭能手的奥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小声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认读生词:(1)出示:打猎、大雁、拉弦、裂开、孤单失群弦,读xián,不要读成xuán。
愈,读“yù”,不要读成“yuè”;“惨”是平舌音,不是翘舌音。
(2)出示:本事(事读轻生):本领。
大吃一惊:因出乎意料而非常惊奇。
(伤口)愈合:理解愈合指伤口长好。
(声音)悲惨:处境和遭遇极其痛苦,令人伤心。
过渡:解决了词语,同学们一定能把课文读得更好。
3、指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通过个别学生的发言、补充,总结出这篇文章讲述的是:有一天,更羸和魏王到郊外打猎,更羸观察了天上的一只大雁后,只拉弓,不射箭,就使大雁从天上掉了下来。
原来这是一只受过箭伤、孤单失群的雁,一听到弦响,就吓得从天上掉了下来。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惊弓之鸟导学案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惊弓之鸟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33b03c5a8102d276a22f61.png)
厚禄乡信圭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主备人:覃寅兰授课时间:3月25日班级:三年级小组:学习小主人:课题10.惊弓之鸟课时2课时课型学+展学习目标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新词。
懂得“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
2.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
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重难点 1.联系上下文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更赢说的话。
2.引导学生理解、体验更赢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
课前预习1.把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在课文中画出来。
并练习读一读。
2.理解词语意思。
能手:大吃一惊:愈合:悲惨:3.练习读读课文(3—5遍)。
4.课题中“鸟”在本文的意思是。
5.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讲了。
●导学航线:独学(第一课时自主学习与交流1.我能读准本课的生字和词语。
2.我能把本课易读错和写错的字找出来。
易读错的字:易写错的字:3.我能解释词语意思。
4.我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导学航线:1.独学 2.对学 3.分享学习成果(第二课时)合作探究1.读1—5自然段我知道了更赢说结果。
2.找出大雁掉下来的句子画上2.读6—9自然段讨论:更赢看到大雁后作出什么判断?这个判断是怎么一步一步作出来的?(按下面提示讨论)最后一个自然段更赢说的话一共有句。
第句写更赢看到的和他听到的,第句写更赢依据看到的和听到的到的情况进行分析,第、句更赢进一步分析、推理和最终得到结论,3.“惊弓之鸟”比喻。
4.学了本课,你有什么收获?学了本课,我们要。
●导学航线:1.独学 2.小组讨论 3.交流展示达标检测1.选择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画√。
更赢(gēng gèng ) 拉弦(xuán xián ) 愈合(yùyuè ) 1.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自我评价1.我展示了()2.我补充了()3.我点评了()4.我质疑了()。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导学案第10课惊弓之鸟第1课时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导学案第10课惊弓之鸟第1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8d676adada38376baf1fae1b.png)
宏发圩中心小学2013年上期三年级导学案组别:三年级语文姓名:第张领导批示:课题10《惊弓之鸟》授课日期 3 月13 日星期三第二节课型精读主备教师郑鹏翔参与教师郑鹏翔,黄宇学习准备教师提供学生提供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射箭、打猎、大雁、大吃一惊、悲惨、愈合、孤单、拼命”等词语。
重点难点识记生字,生词扫除生字,生词障碍,初步感知课文。
学习过程学案导案【资料链接】楚国:是战国时候的1个国家离如今有两千多年了。
更羸:gēngléi人名。
古代非常有名的射箭能手。
【自主学习】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
2、同桌之间互读课文,共同正音。
3、检查识字情况,指名读词语。
更羸魏国射箭打猎大雁悲惨愈合作痛拼命拉弦4、给下列加粗的字注上拼音。
()()()()()()更羸魏国射箭打猎大雁()()()()()()悲惨愈合作痛拼命拉弦1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资料,帮助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合作探究】1、自主识字。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2)学生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鼓励有创意的识字方法。
2、认真观察今天要写的生字,说说我们在写这些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课堂练习】1,认读以下生字。
(不会的查字典或请教同学.)要求:先注音在组词,并将所组词抄写三遍。
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拼一拼,写一写。
三年级语文下册:《惊弓之鸟》教学设计(精选12篇)
![三年级语文下册:《惊弓之鸟》教学设计(精选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5cdd1e80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62.png)
三年级语文下册:《惊弓之鸟》教学设计(精选12篇)三年级语文下册:《惊弓之鸟》篇1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从更赢善于观察,善于分析中受到启发。
2.通过理解更赢说的一段话,进行弄懂自然段意思的训练,并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
3.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能手”“本事”“大吃一惊”“孤单失群”等词语的意思,并懂得“惊弓之鸟”这一的意思。
4.练习复述课文。
教学重、难点1.理解更赢说的话,并联系全文体会更赢的分析是正确的。
2.继续进行读懂自然段的训练。
教具准备:课件一个。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则成语故事,板书课题(生书空),齐读。
二、检查预习1.读一读(10个词语)2.指读课文一生读1-3,一生读4-6,一生读7-9。
三、学习课文(一)动画演示1.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什么?2.介绍两个人物(魏王,更赢)3.更赢是谁呢?屏幕打出“更赢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4.指读、质疑:能手?→射箭能手?→有名的射箭能手。
5.大家想不想知道更赢为什么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自由读课文,自找答案。
6.显示句子“大王,……掉下来”更赢不拿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把大雁射下来,你们信吗?魏王信吗?从哪里看出?更赢怎么回答的?7.指导分角色朗读对话。
过渡:大家想看更赢试试吗?(二)动画二演示1.谁愿意说说你所看到的。
2.屏幕显示出§5,齐读。
3.是什么置大雁于死地的?4.魏王看了以后有何反映?哪个词说明魏王很奇怪?5.显示出魏王的话,指导读出吃惊的语气。
过渡:更赢的本事到底大在什么地方呢?(三)动画—演示1.再次演示动画,引导学生联系旧知质疑生:①为什么一只大雁在飞;②为什么飞得那么慢?③为什么叫声那么悲惨?2.有了疑问,谁来解决呢?(自由朗读§9)3.屏幕显示§9①指名读②释疑相机板书伤口裂开往高处飞害怕受伤的鸟4.练习大雁飞得慢,是因为( )。
大雁叫得惨,是因为( )。
三年级下册语文《惊弓之鸟》教案(三篇)
![三年级下册语文《惊弓之鸟》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5678b376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83.png)
三年级下册语文《惊弓之鸟》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故事的内容,并学习使用这个成语。
2.运用学过的朗读技巧,读出魏王疑问、惊叹的不同思想感情。
3.理解“惊弓之鸟”、“能手”等词语。
并能选择“直”的解释条,通过默读课文,在文中找到与“直”的含义相对应的词——“拼命”。
4. 训练因果句式。
5.根据板书提示背诵第8节。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整体进入1、师: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文明的伟大民族,在浩如烟海的文学世界里,有一颗永不磨灭的璀璨明珠,那就是——成语。
成语对于我们的口头和书面表达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
小朋友,你能不能说说你了解的哪些成语吗?2、刚才,有同学说到了“惊弓之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惊弓之鸟”这篇课文。
齐读课题。
3、这个成语来自于一篇古典作品,昨天我们预习了课文,谁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二、找到突破口1、师:那么,课文哪一节重点写了“更羸不用箭‘射’下大雁”的原因呢?(引出第8节)用手势告诉老师。
出示练习,自读第8节,思考填空,用( )在书上括出答案。
【它飞得慢,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叫得悲惨,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交流,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概括板书。
板书:【飞得慢——箭伤未愈叫得惨——孤单失群】“孤单失群”是什么意思?(离开同伴,无依无*)这两句话前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出示小黑板:【因果——先果后因】4、读书上更羸说的第二句话:男同学读“果”,女同学读“因”。
男:它飞得慢——女:是因为……男:它叫得悲惨——女:是因为……5、下面由老师引读因果句式,同学接读。
师引读:之所以飞得慢,是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
师引读: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所以——(叫得悲惨)。
师引读: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所以——(飞得慢)师引读:叫得悲惨,是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惊弓之鸟》导学案1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惊弓之鸟》导学案1](https://img.taocdn.com/s3/m/9bc1cc59ad02de80d4d84091.png)
2、自由朗读。要求:
(1)看清句子的标点符号,试着读出说话人的语气来。
(2)把不理解的词抄写在本子上,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阅读感悟合作交流
1、思考:课文写到几个人物?主要写谁?为什么?
2、讨论:更羸怎么知道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使那只大雁掉下来?
3、你觉得更羸是个什么样的人?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的呢?
教学重点
能联系上下文懂得“能手”“大吃一惊”“孤单失群”“惊弓之鸟”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
难点
初读课文,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
课前准备
课件
课时
第一课时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课中备课或
课后反思
预习检测
我会读
惊弓之鸟魏国射箭
打猎大雁拉弦
大吃一惊本事悲惨孤单失来自愈合裂开自主学习1、自由默读课文。要求:
(1)一边读一边将遇到的生字、生词圈画出来。
(2)出示
能手:具有某种技能,对某项工作、运动特别熟练的人。文中指更羸善长射箭。
本事:就是本领的意思。
悲惨:处境和遭遇极其痛苦,令人伤心。
愈合:伤口长好。
拼命:不顾及性命,文中指大雁尽最大力量往高处飞。
大吃一惊:因出乎意料而非常惊奇。
指导点拨
1、更羸、魏王两个人。主要人物是更羸,他是“有名的射箭能手”;他只张弓不搭箭就使大雁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新建小学导学案
单元
三
课型
新授
课题
《惊弓之鸟》
主备人
陈洁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惊弓之鸟、魏国、射箭、打猎、大雁、拉弦、大吃一惊、本事、悲惨、愈合、孤单失群、裂开”等词语。
三年级下册语文《惊弓之鸟》教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惊弓之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137c2a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40.png)
三年级下册语文《惊弓之鸟》教案教案:三年级下册语文《惊弓之鸟》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课文,理解惊弓之鸟的寓意和主题。
2.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3. 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理解课文《惊弓之鸟》的内容。
2. 分析课文中惊弓之鸟的形象和寓意。
教学难点:1. 学生对课文中的寓意和主题的理解。
2.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课文《惊弓之鸟》的复印件。
2. 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通过问题的提出引发学生对“惊弓之鸟”这个词语的思考,了解学生对这个词语的理解。
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课文标题和插图,预测课文内容。
导入:(10分钟)1. 回顾引入环节的问题,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看法。
2. 引导学生给“惊弓之鸟”这个词语找到适当的解释。
讲解:(20分钟)1. 分段讲解课文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鼓励学生提问和互动,解答学生对课文的疑问。
3.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课文的主题和寓意。
4. 分析课文中的语言运用和表达方式。
练习:(10分钟)1. 听读课文,让学生跟读,加强语言表达能力。
2. 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回答,并解释自己的答案。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一起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并给出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拓展:(15分钟)1. 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其他类似的比喻和俗语。
2. 鼓励学生在作文或口语表达中使用类似的比喻和表达方式。
总结:(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让学生归纳和理解“惊弓之鸟”的含义和寓意。
2.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写一篇文章,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惊弓之鸟》的理解,并进一步发挥这个比喻。
教学反思:1. 通过让学生多次阅读和理解课文,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2. 教师充分引导学生发表个人观点,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教师设计了多种形式的练习和活动,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度,提升了教学效果。
三年级课文惊弓之鸟教案
![三年级课文惊弓之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e1a6de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0d.png)
三年级课文《惊弓之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意识。
(2)懂得珍惜和保护动物,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通过课文内容,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鸟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简介课文《惊弓之鸟》的背景,引起学生阅读期待。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通过课文,学习生字词,并尝试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合作学习:(1)小组讨论:课文中的主人公鸟儿为什么会被惊吓?(2)小组分享讨论成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帮助学生巩固学习成果。
(2)通过课文内容,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
5.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四、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以“我眼中的大自然”为主题,进行绘画或写作。
2. 拓展作业:(1)调查身边的鸟类,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
(2)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参与或发起保护鸟类活动。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1)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
(2)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
2. 作业完成情况:(1)家庭作业的完成质量。
(2)拓展作业的完成情况。
3. 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态环境的关注程度:(1)通过课堂讨论,了解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态环境的认识。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十课《惊弓之鸟》名师教案.doc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十课《惊弓之鸟》名师教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fc87d87ddaef5ef7bb0d3c67.png)
《惊弓之鸟》名师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读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魏国、射箭、打猎、大雁、拉弦、大吃一惊、本事、悲惨、愈合、孤单失群、裂开”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一个成语故事,讲述的是古时候有个射箭能手叫更羸,他观察了天上飞的一只大雁后,不用箭,只拉一下弓,就使大雁掉了下来。
原来这是一只受过箭伤、孤单失群的雁,一听到弦响就吓得从天上掉下来了。
“惊弓Z鸟” 这个成语因此得名,比喻受过惊吓后,遇到一点儿情况就害怕得不得了。
这篇课文的意图是引导学牛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从更羸善于观察、善于分析中受到启发,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初步培养学生斥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兴趣和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惊弓之鸟”的内容,并能正确使用这个成语。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体验更羸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大雁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成语故事?谁愿意给大家讲一讲?1 •成语含义。
成语是汉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
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
2•今天我们來学习一个成语故事,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理清课文条理1.自由读课文,检查牛字认读情况。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出示生字:弓箭魏国射手猎人大雁弓弦悲伤愈合痛苦裂开(2)认读生词,释义。
惊弓之鸟孤单能手大吃一惊悲惨愈合害怕2.思考:课文中写了儿个人物?主要写谁?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从哪里看岀来的?(更羸、魏王两个人。
主要人物是更羸,他是“有名的射箭能手”;他只张弓不搭箭就使大雁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人教版语文3年级下《惊弓之鸟》导学案
![人教版语文3年级下《惊弓之鸟》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44b3e39ec3d5bbfd0a7463.png)
10 惊弓之鸟学校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会认本文5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懂得“惊弓之鸟”的意思。
2.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3.从课文的学习中受到启发,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
【预习导航】一、资料链接。
魏国,我国战国时候的一个国家,离现在有两千多年了。
“惊弓之鸟”源于刘向编写的《战国策·楚策四》,后来人们用“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比喻受过惊吓,遇到一点情况就害怕得不得了。
词意近似于俗话说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二、用心把课文读两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检查一下自己学习的情况吧!1.我会给下面的字注音。
弦()惨()愈()合魏()2.我来写一写词语。
悲惨射箭愈合悲痛3.我能把下面相关的句子用线连起来。
飞得慢听到弦响,拼命高飞,伤口又裂开。
叫得惨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
掉下来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
【课堂探究】四、合作探究:(一)走进《惊弓之鸟》,了解事件经过。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通过读课文,你知道这是一只怎样的鸟?你是从哪儿知道的?3.更羸怎么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而且迅速作出判断,不用射箭,只要拉一下弓弦,就能使大雁落下来?他怎么对魏王说的?魏王信吗?画出句子再读一读。
4.读一读第五自然段,看更羸如何射雁。
大雁怎样飞?又是怎样掉下来的,你体会到什么?(二)分析讨论:更羸是怎样一步步推断出不用箭就能使那只大雁掉下来的。
更羸说:“它飞得慢,叫的声音很悲惨。
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得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
它一听到弦响,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
它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就掉了下来。
”1.更羸的这一番解释总共有_____ 句话。
其中第_________句话写的是他看到和听到的;第_____句写的是他看到的、听到的做出的分析;第____________句写他通过进一步分析得出了结论。
10 《 惊弓之鸟》教案
![10 《 惊弓之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41f191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cc.png)
10《惊弓之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惊弓之鸟》的故事内容。
(2)通过分析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理解“惊弓之鸟”成语的含义及其用法。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2)学会通过成语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学习“惊弓之鸟”成语,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克服恐惧的勇气。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惊弓之鸟》的故事内容。
(2)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理解“惊弓之鸟”成语的含义及其用法。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通过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和情感。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1)《惊弓之鸟》的故事文本。
(2)生字词卡片。
(3)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生准备:(1)预习《惊弓之鸟》的故事内容。
(2)查阅生字词的含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惊弓之鸟》的故事背景。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鸟儿会受到惊吓?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学生合作探讨,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3. 生字词学习:(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朗读。
(2)学生解释生字词的含义,并进行实际运用。
4. 课堂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惊弓之鸟”成语的含义及其用法。
(2)学生举例说明成语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课后收集其他含有“惊”字的成语,进行交流分享。
五、课后作业:1. 熟读《惊弓之鸟》故事,巩固生字词。
2. 运用“惊弓之鸟”成语造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3. 收集其他含有“惊”字的成语,进行交流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朗读等,评价学生的积极性。
惊弓之鸟的教案(通用17篇)
![惊弓之鸟的教案(通用17篇)](https://img.taocdn.com/s3/m/c12780de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78.png)
惊弓之鸟的教案惊弓之鸟的教案(通用17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惊弓之鸟的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惊弓之鸟的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运用读书记号理解课文内容。
2、能较熟练地运用因果关系的句式说话写话。
3、初步领会“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故事的喻意。
【教学重点】正确运用读书记号读懂文章,掌握因果关系句式。
【教学难点】领会更羸“观察──分析──判断”的思维过程。
【教学方法】1、运用“引导──发现”的教学策略,即通过“激疑—引导—探索—发现”的基本流程,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探索,发现规律。
2、以思维训练为核心,采取跳跃式讲读。
【教具准备】活动幻灯片一框,因为……所以……、那是因为纸片。
【教学过程】一、回顾引入,尝试运用读书记号理解课文内容1、复习引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惊弓之鸟》,我们知道题目中“惊”的意思是“害怕”,“弓”的意思是“弓弦声响”,“之”的意思是“的”,“惊弓之鸟”连起来的意思是“被弓弦声吓坏了的鸟”。
那么大雁是被谁的弓弦声吓坏了呢?谁能用一句话介绍更羸?2、铺垫导法:第一自然段中,哪一句话具体说明更羸是射箭能手?学生自由读第1自然段,教师顺势引导──不动笔墨不读书,重点词句加──,不懂词句加──?(符号板书)3、朗读体会:谁来读读这句话,我想应该读出更羸的气魄。
4、设疑争论:⑴你们有没有发现,刚才读的这个句子中有一个字用错了?⑵学生回答,说明理由。
⑶讨论可以怎样改?⑷讨论是否真要改?二、“引导—发现”之一,明白“嘣”置大雁于死地1、设疑:既然大雁不是射下来的,那么课文中哪一个字置大雁于死地?默读课文第4自然段,圈出这个字(板书:嘣)2、讨论:为什么说“嘣”置大雁于死地?齐读第4自然段。
3、演示:教师出示幻灯片演示,学生划出相应的句子。
4、理解:理解“忙”、“直”的含义,齐读句子。
惊弓之鸟导学案
![惊弓之鸟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e9551d6edb6f1aff001fef.png)
高码头镇丁大寺小学多维成长课堂---学案组名:学习小主人:年级:三年级课题:10、《惊弓之鸟》课型:合作展示主备人:张媛媛审核人:【展示课导学】学习目标:1、我们小组内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2、我能正确理解“惊弓之鸟”的意思。
3、我能从课文学习中受到启发,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自主探究环节合作探究环节展示提升▪质疑评价随堂笔记自学指导内容、学法、时间互动策略内容、形式、时间展示方案内容、方式、时间重点摘记、成果记录知识生成、规律总结朗读课文品味词句(时间预设5分钟)大声朗读一遍课文。
思考问题:1、更羸是怎样使那只大雁掉下来的?那只大雁又是怎样掉下来的?课本上画出关键语句。
(可以画图帮助大家理解吗?)完成随堂笔记一A、两人小对子:1、检查自学成果---随堂笔记完成的情况,给出星级评定。
2、对子之间相互交流讨论随堂笔记一(预设用时3分钟)B、四人互助组:1、小组长主持,循环交流以上问题:2、分角色朗读:三人之间分角色朗读课文,找准角色魏王、更羸和独白,剩余一人纠错(轮流)预时:4分钟C、八人共同体:①交流:组长组织本组成员循环交流,着力解决前两个互动阶段未解决的问题。
展示单元一:朗读PK赛建议:各组派出代表进行班内“朗读PK赛”,要求声音洪亮、富有感情、抑扬顿挫。
由全班同学及教师评选出一等奖。
展示单元二:分析小能手建议:以小分析员的身份从文中找出关键的句子,步步分析,相互交流。
(随堂笔记一、二、三)展示单元三:启示交流会学完本文故事,大家随堂笔记一、随堂笔记二、1、2、随堂笔记三、重点段落重点理解(时间预设8分钟)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第九自然段1、标出这段中有几句话,说一说哪些讲的是看到的、听到的?哪些讲的是他分析的?2、并思考一下他是怎样一步步分析的?你觉得他的分析有道理吗?完成随堂笔记二课外延伸谈谈启示(时间预设7分钟)默读课文:1、学习了本篇文章说说“惊弓之鸟”的意思?并分享一下你从这篇课文获得了什么启示?完成随堂笔记三②抽签:导生给出抽签顺序,确定本组展示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惊弓之鸟
资料袋 本周习惯养成:熟练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流程进行学习。
课前预习:
1、自读课文。
圈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查字典、词典或是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的意思
3、思考课文每一段写的什么内容。
板演提示:题号前有※则要求小组板演到小黑板上。
词语解释:
孤单失群:
悲惨:
愈合:
拼命:
学校:五星小学 主备:金录海 审核: 课型:自学加展示
总课时:2
编号: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
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导入:今天我们学习一片身份精彩的成语故事——《惊弓之鸟》,“惊弓之鸟”到底讲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故事。
新知探究 1、我能读:
惊弓之鸟 魏国 射箭 打猎 大雁 拉弦 大吃一惊 本事 悲惨 愈合 孤单失群
弓 魏 射 箭 雁 弦 悲 惨 愈 痛 裂
2、我会写的字
※3、我觉得难记和容易写错的字
4、我能把课文熟练的读出来(自读后师徒合作读后小组展示读)
综合提升
※1、读了这篇课文,我知道本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放空箭射下了一只 的大雁 。
当堂检测:完成学法大视野一、二题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抓关键词理解课文内容。
2、使学生从学习中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道理。
课前预习完成:朗读课文将课文分成两部,并填一填。
第一部分(段到段)写更羸不用箭就射下了大雁。
第二部分(段到段)写这件事发生的原因。
课文写作顺序是先写再写。
(原因、结果)课前导入:
更羸射空箭就将大雁射下来了,更羸的本事可真不了不起,他到底怎么做到的,我们就一起来深入的理解课文。
新知探究:
1、默读课文1-5段,思考完成下面习题:
※①更羸()对魏王说:“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
”
※②魏王()地问更羸:“你真有这样的本事?”
※③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中直掉下来。
(你从加粗的这两个词中想到了什么?。
2、精读6-9段,完成填空题。
※更羸是这样一步一步分析的:这只大雁飞得慢,是因为
;叫声悲惨,是因为。
它听到弓弦响,心里很,就拼命。
一使劲,伤口又
,以致最后。
专题提升
1、学完课文后,我们要向更羸学习什么呢?请把你的收获写下来。
家庭作业:完成学法大视野第三题及拓展园。
板演提示:题号前有※则要求小组板演到小黑板上,记住只要板演答案部分。
方法指导:边读边勾画出句子中关键词语。
并按划出的内容填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