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千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通用9篇)
![《千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通用9篇)](https://img.taocdn.com/s3/m/9be4dc65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b7.png)
《千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通用9篇)《千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通用9篇)所谓评课,顾名思义,即评价课堂教学。
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的教学延伸。
对其执教教师的课堂教学的得失,成败进行评议的一种活动,是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发展,推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千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欢迎阅读。
《千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篇1数的认识是小学阶段最基础的知识之一,千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在学习了百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是进一步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会数正确千以内的数,认识计数单位千,理解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之间的进率关系,助计数器认、读、写千以内的数,了解数的组成。
整节课上李老师的安排很紧凑,上得很扎实,学生也配合的非常融洽。
我认为李老师的这节课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
一、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处理教材虽然教材上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安排了2课时,但是“千、万”这两个新的计数单位是连在一起呈现的,有许多老师在第一课时会安排先认识这两个计数单位第二课时再来进行各种练习。
这样的话学生接受起来就比较辛苦,不能很好的形成对大数的感性认识。
而章老师安排认识先“千”,再认识“万”,让学生学得更轻松,更扎实。
改造、重组后的学习材料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精心设计的课件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用多媒体的直观演示清晰地梳理数数过程。
课中李老师出示“千字文”,通过课件逐一出示:同桌数一数,有多少个字?然后追问是怎样数的?要求每位学生能通过动口、观察等活动来勾起对10个一是10、10个十是100的旧知的回忆,这样既复习了旧知,又唤起对新知学习的欲望,“1个百、2个百、3个百……”的数数过程是正确把握和理解1000这个数的含义的关键。
而一层层100个小方块的慢慢地组合成了一个大的正方体,让学生对1千这个数是怎么得到的进行了一次清晰地梳理,渗透了十进制数之间的进率,重点的落实到位。
千以内数的认识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
![千以内数的认识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6c633545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c6.png)
千以内数的认识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千以内数的基本概念,包括数的读法、数的读写规律、数之间的大小比较;2.掌握千以内数的四则运算,包括加、减、乘、除,以及运算之间的相互转化;3.培养学生对千以内数的感知能力和逻辑思考能力,提高其数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千以内数的读写规律和大小比较;2.千以内数的四则运算及其相互转化。
三、教学方式1.板书法:采用黑板、白板等手写方式,通过示例和图表进行讲解。
2.互动式教学法:通过教师讲授和学生互动的方式进行教学,增强学生的参与性和兴趣。
四、具体教学内容1.数的读写规律(1)千位以下的数直接读即可;(2)千位为零时,读作“一千”,千位不为零时,依次读出各位数字并加上“千”即可。
示例:2034——读成“两千零三十四”(3)数中若有“零”,在读数时应读出,但相邻的两个“零”只读一个。
示例:180——读成“一百八十”(4)若个位和十位同时为零(如100),则读作“一百”,而非“一百零”。
2.大小比较和排序(1)大小比较:从高位到低位一一比较,相同位的数按照大小依次排序。
示例:321>207>176>141>34(2)排序:将一组数从最大到最小排序,可使用“选择排序法”或“冒泡排序法”。
示例:276、143、511、399、8663.四则运算及其相互转化(1)加法和减法:先将对应的数位互相相加或相减,然后从右向左依次补位,注意进位和借位。
示例: 3261 + 879 = 4140 、 9467 - 6589 = 2878(2)乘法和除法:先将乘数或被除数分解为数位相同的数和个位数,再依次计算,并将结果按位数对应相加或相除,注意余数和小数的处理。
示例:57 × 48 = 2736 、3214 ÷ 57 ≈ 56.49(3)运算之间的相互转化:在加减乘除运算过程中,可以通过转化将一个运算转化为另一个运算,例如:a÷b = c → a = b × c。
《千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精选16篇)
![《千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精选16篇)](https://img.taocdn.com/s3/m/a8f86872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d2.png)
《千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千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精选16篇)在发展不断提速的社会中,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反思过往之事,活在当下之时。
怎样写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千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千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1本节课的特点主要体现在:1、以情境入手,贯穿始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本节课以手拉手活动为线索,为学生提供了较广泛的素材。
在手拉手活动中,城市学生可以充分领略到农村的广阔和农民生活的变化,农村学生也可以感受到城市的繁荣与先进文化。
教学时,在运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介绍农村学生来到城市看到的情景。
然后,在通过观察情景图,提出问题,借助学生已有的计数单位和数位等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推理、想象。
2、有充分的'时间数数,感知数,对学生数数进行方法指导。
让学生数数并不是说让学生自己随便数,教师在指导学生数的时候应当采用多种的方法,而这些方法在运用的时候也不是说一根一根数完就两根两根数,十根十根数完就一百根一百根数,什么时候要一根根数,什么时候要十根十根数,什么时候需要一百根一百根数,每一种方法数的时机,要达到什么目的,教师都要充分考虑到了,通过这样的数数不仅让学生学会了数数而且突破了难点。
通过教师这样细致的指导,学生不仅能数而且能有条理地数。
3、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出现的实际问题。
在本节课中,还重视了对解决问题的相关练习,利用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将数学与生活紧密的联系了起来,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应用价值。
《千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2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中,会数1000以内的数,认识计数单位千,理解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之间的进率关系,我所执教的这节课有以下特点:1.注重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激发学生兴趣。
本节课的重点是认识1000以内的.数,要求学生对大数有初步的感性认识。
导入阶段让学生先体会一个班级的人数,再逐一问一个年级段有多少人,再去问两个年级段、三个年级段,这些都使学生对1000以内的数有了强烈的探寻欲望。
《千以内数的读写》教学反思
![《千以内数的读写》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1bbc609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94.png)
《千以内数的读写》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主要教授了千以内数的读写。
在这个教学内容中,我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
地方。
首先,我没有给予足够的实际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千以内数的读写规则。
我只是简单
地解释了规则,并提供了一些例子,但没有在实际生活中的场景中进行展示。
下次,
我需要更加注重具体例子的引导,确保学生能够将规则应用到实际中去。
其次,我没有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足够的练习。
我只是简单地让学生写出一些数来,然后大家一起读出来。
但是这样的练习并不充分,没有对学生的运用能力进行真正的
考察。
下次,我可以设计一些更有挑战性的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并给予
适当的指导。
此外,我没有在课堂上充分倾听学生的问题和反馈。
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并没有积极互动,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课程内容有疑问或者困惑。
作为老师,我应该学会主动询问学
生的问题,并对他们的问题进行解答和讲解,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理解和掌握。
综上所述,我需要在下一节课中改进以上三个方面:注重实际例子的引导,提供更有
挑战性的练习和倾听学生的问题和反馈。
通过这些改进,我相信将能够更好地教授千
以内数的读写。
小学数学千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4篇
![小学数学千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4篇](https://img.taocdn.com/s3/m/54a367bd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36.png)
小学数学千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4篇小学数学千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4篇今天给二四班上了《千以内数的认识》这节课,这节课是本册书第二单元千以内数的认识中的第一课时。
学生已经学习过“100以内数的认识”,本学期将认数的范围扩展到万以内,而《千以内的认识》是从“百”跨入“万”的一个重要的衔接点,也是学生接触大数的一个敲门砖,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为以后的学习培养可持续开展能力。
我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反思,总结了一下几点:让学生从实物图转化成点图,在学生的大脑中已潜移默化地形成数的表象,从整百图慢慢增加到一千。
从而对新学习的“千”更有立体感。
数学知识生活,孩子们学会的知识也要能效劳于日常生活。
在生活中的运用是非常广泛的,因此我有意识地参加了猜价格的环节,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感受到游戏的快乐。
1)培养学生的数感没有很好的表达出来,过于注重数的组成和表达。
2)对学生起点定的太高。
3)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层次的不同。
4)练习过于注重数的组成以后要多研究课程标准,了解本课的重点难点。
要调动孩子们的多种感官进展数的大小顺序的比拟来培养学生的数感。
并给予学生充分的展示自己才智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练习要分层次按照不同学生的掌握成度来分层联系。
在算盘上表示千以内的数算盘是我国古代常用的计算工具,甚至在今天有些情况下仍在使用。
算盘能较好地表达出数的位值体系,因此,让学生初步地了解算盘,向学生简单地介绍算盘的构造以及,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使其进一步了解我们古代数学开展的成就,同时也有利于他建立起数的位值概念,这里仅要求学生从数学文化的角度进展初步地了解,看一看数是如何用算盘来表示数的。
在这里要引起注意的是,在表示各个数之前,必须在算盘上首先确定定位点,然后从定位点开始,从右到左分别是个位、十位、百位、……所以根据算盘写数和读数的时候一定要先找到定位点,定位点找到就找到了个位,然后往左找到最高位,从最高位开始依次读数和写数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数的组成和读写的根底上教学的,因此学生对读、写数已经有了一定的根底。
《千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精选5篇)
![《千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f566934240c844768eaee1e.png)
Life is to live beautifully and walk sonorously.精品模板助您成功!(页眉可删)《千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精选5篇)《千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1本节课让学生先观察网球馆的图,估计能坐多少人,建立数感。
让学生回顾学习100以内数数时是怎样数数的,温故知新。
从而引进新的更大的计数单位“千”。
巩固一千就是10个百,10个百就是一千。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试着数一数,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从100起数到114,解决数数中的第一个难点接近整十的数的怎么数。
接下来以小猴子的形式,让大家帮忙数一数197到201怎么数,克服数数中第二个难点,接近整百的数怎么数。
然后是让学生试着从985数到1000,解决数数中的第三个难点。
接下来就一十一十地数,一百一百地数,解决了1000以内数数的问题。
接下来是本节课的第二个内容数的组成。
出示散乱的小棒,提问,你能一眼看出这是多少根小棒吗?你能想想办法怎么样能一眼看出有多少根小棒吗?学生自由发言。
然后教师出示图片10根10根的,学生还是不能。
然后出示图片,100根一起的学生就能看出多少根了。
说一说有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然后再计数器上拨一拨,引出1000以内数的读写,接下来再出示小棒,写一写读一读。
接下来就是练习,中间带零和末尾带零的数的读写。
最后是冲关练习,适当的给孩子一些奖励。
本节课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很好的突破了难点,教师语言需要简化提高。
《千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2“1000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对数的认识的进一步学习。
怎样把学生原有的认识基础、认识规律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结合起来设计教学,是本课着重研究的内容。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干老师力求突出以下几点:一、数形结合,让学生获得清晰透彻的数概念。
在整节课中,干老师充分利用了小方块来帮助学生建立数的表象。
通过让学生来估计小方块的数量,到具体地数出,10个一列(10个一是10),100个一片(10个十是100),1000个一个大正方体(10个一百是1000)。
千以内数的认识
![千以内数的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3d6457130b4e767f5acfce2a.png)
千以内数的认识张保一、教学目标。
1.千以内数的组成,数的读写,相邻数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2.联系实际,体验“一千”是多少,发展学生的数感。
二、教学重难点。
千以内数的组成以及正确的读写。
三、教学设计。
(一)谈话引入。
师:新年假期过得好快呀,转眼之间我们又坐在一块学习了。
又过了一个新年,我们同学又长大了一岁,变得更加成熟懂事了,看你们坐的多么端正!假期里,你们玩得愉快不愉快啊?有没有忘记复习旧知识,预习新知识呢?老师来考考你!(出示课件)(1)最大的一位数是()最小的两位数是()它们相差()最大的两位数是()最小的三位数是()它们相差()全班同学一块回忆,一块回答。
(2)数数看。
从1数到50,你会数吗?你有几种方法呢?(生回答踊跃,妙语连珠,课堂气氛很好)师:很不错啊,看来咱们同学真的是没有忘记啊!欢欢和乐乐这个假期里也没有闲着,他们手拉手走了很多的地方,发现了很多有意思的生活中的知识,我们一块来看看他们都走了哪些地方吧!(课件展示:火车站、停车场、乐乐家所在的教师公寓以及公园花坛)第一站:火车站。
师:哇!(发出感叹声)同学们仔细的观察这幅情境图,你发现了什么?老师为什么会发出“哇”的一声呢?生①:怎么这么多人!师:你是怎样知道车站里的人很多的?生②:图上有很多的人,并且还写着“下车的有一千多人”。
(生说道一千的时候,教师将其圈出来)师:你观察的真仔细,还发现了这个重要的数学信息。
谁还想说一说自己的想法?生③:我想知道一千是多少呢?师:老师也很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一千是多少?(将这个问题板书到黑板上)第二站:停车场。
欢欢和乐乐去了汽车站,他们想乘车回家。
(出示停车场)师:仔细认真地观察,谁来说一说这幅图描述的是怎样的一个场景呢?生:停车场里有三百多辆车。
(师将三百圈出来)师:说的非常准确。
第三站:他们乘车来到了乐乐家所在的电梯公寓。
(课件展示)生:好高的楼啊!师:看到这么高的楼,你想知道什么呢?生:能住多少户人家呢?师:谁能回答一下这个问题?生:一百二十五户人家。
二年级下数学教学反思1000以内数的认识_人教版新课标
![二年级下数学教学反思1000以内数的认识_人教版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511f932289eb172dec63b71e.png)
二年级下数学教学反思-1000以内数的认识人教版新课标我力求表达“以学生的开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让学生能认识1000以内的数 ,建立计数单位“千〞的概念 ,认识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同时 ,注重数感的培养 ,结合现实 ,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 ,让学生通过游戏、猜测、探索、讨论 ,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逐步开展学生的数感。
在环节设计中 ,我发现局部学生在课外或生活经验中 ,已经认识接触到1000以内的数 ,形成了个人认知范畴 ,学生已经有自己的表达方式 ,利用学生这点认知规律 ,从数数开始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 ,逐渐过渡到读数、写数、到生活中去用数 ,开展学生数感 ,体验数学的乐趣。
因此 ,这节课上 ,我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建立1000的数感上 ,知道数 ,想说数 ,学写数 ,懂意义 ,满足学生学习欲望 ,整个过程是:估数——数数——交流——验证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我力求突出以下几点:1、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 ,培养学生的数感 ,感知更大数的组成。
2、由大胆猜测奥运会鸟巢能坐多少人开始 ,引发大数概念 ,在比100多很多的认知上 ,鼓励学生从1000以内的数开始学习 ,数数游戏设计 ,为自己发现数 ,学习数的构成 ,读数奠定了扎实的根底 ,促进学生把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 ,从而发现读数写数的规律 ,都从高位起 ,每两个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都是十进制的关系。
各个数位上是几就读(写)几百几十几。
3、数的构成 ,引导学生认识计数单位和各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 ,加深了学生对1000以内数的意义的认识4、设计的训练题 ,主要从贴近生活 ,学生喜欢的花、木、动物的数量来反映各种不同的数 ,来检测学生对本节课数学目标的掌握情况 ,同时将德育贯穿始终 ,突破教学的难点 ,并深化了教学。
基于以上的原那么 ,我设计了4个环节:1、奥运会鸟巢引入。
此环节由学生熟悉的鸟巢引入 ,大胆猜测 ,设下悬念 ,导课中处处流露数的教学 ,让学生估算体育馆的人数 ,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新知识的学习作了铺垫 ,同时从民族自豪感上 ,鼓励学生 ,渗透德育。
《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10篇)
![《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f1dce3540b4e767f5acfced1.png)
《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1000以内的数及计数单位“千”,发现每两个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2)能够正确的数数和认、读、写1000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
(3)初步感受大数的意义,发展数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数铅笔、正方体、在计数器拨珠子等活动,充分经历数数的过程,感受更大的计数单位和数位产生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加强思考和探索。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悟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
【学情分析】1、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已经学习了“100以内的数”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能够正确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掌握了100以内数的顺序,能够正确读写100以内的数,能结合具体事物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具备了一个一个地数、五个五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等数数的方法。
知道了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理解了个位和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初步感知了解了十进制,体验了认数知识的形成过程。
了解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因此,对本节课的学习没有陌生感,有一定的自信心。
2、学生对于数的概念的理解还是很抽象,所以我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出发,通过数一数、看一看、想一想、猜一猜等多种方式感受1000这个数的概念。
学生在数接近整百、一千的数的时候有一定困难,于是我采用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珠的方法,让学生借助直观理解接近整百、一千时数数的方法,多种刺激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十进制,体验认数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重点】:1、让学生认识1000以内的数和计数单位“千”。
2、知道数位的意义及每两个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3、会准确认、读、写千以内的数,掌握千以内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1、接近整百或者一千的数怎样数。
2、理解相邻数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3、中间有零、末尾有零的数的写法和读法【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一、温故知新1.一到十(1)这里有一些铅笔,谁来数一数有多少支呢?(学生有两个两个数的,有五个五个数的,还有一个一个数的等等。
小学教案:千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小学教案:千以内数的认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244ad8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00.png)
小学教案:千以内数的认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千以内数的读写方法。
2. 让学生能够进行千以内数的比较、大小判断。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千以内数的读写:从100到999的数的读写方法。
2. 千以内数的比较:比较两个千以内数的大小。
3. 千以内数的应用: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千以内数的读写方法。
2. 千以内数的比较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来学习。
2. 采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采用分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数数游戏,引导学生进入千以内数的学习。
2. 新课导入:讲解千以内数的读写方法,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3.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千以内数的读写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
4. 数的大小比较:讲解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并进行实践操作。
5.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
6. 数的应用:讲解千以内数的简单加减法运算,并进行实践操作。
7.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千以内数的简单加减法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
8.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解答学生的疑问。
9.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千以内数的读写、比较和应用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
10. 教学反思: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千以内数的读写、比较和应用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团队协作能力,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七、教学资源:1. 千以内数的读写、比较和应用的练习题。
2. 数数游戏道具。
3. 分组合作的任务卡片。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周:学习千以内数的读写方法。
2. 第2周:学习千以内数的比较方法。
3. 第3周:学习千以内数的简单加减法运算。
4. 第4周:进行综合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1000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精选15篇)
![《1000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精选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0a90918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8c.png)
《1000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精选15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评课稿,通过评课,可以把教学活动的有关信息及时提供给师生,以便调节教学活动,使之始终目的明确、方向正确、方法得当、行之有效。
如何把评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1000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1000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11000以内数的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建立在学生学习过100以内数的认识基础之上的,是学生对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延伸和扩展。
同时,它又有着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就是要为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做好铺垫。
因为1000或10000都是比较大的数,在学生的认识还很有限的基础上,如何让学生能尽快地建立起大数的概念和意识,在这里显得格外重要。
在本课设计中,我力求突出以下几点:本课要在100以内数的认识基础上设计教学,努力促进学生把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
教学过程要重视以学生的生活为背景,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安排学生认、读、写生活中经常看到、听到的1000以内的数新课标指出在教学数的认识时,小学生能说出各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位数字的意义;结合显示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数的意义,能认、读、写数。
虽然很多小朋友都会1000以内的数,但是他们还不明白计数单位十、百、千这样抽象的概念。
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让学生认识计数单位千时,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数数,认识计数单位“千”,感知更大的数的组成,发现每两个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都是十进的关系。
教学时可利用“小精灵明明”引出问题“怎样数更大的数”,引导学生动手试一试。
通过实践让学生体会:一个一个地数,10个小正方体是“十”,一十一十地数,10个十是一百,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
从而认识计数单位“千”,进而发现“十”“百”“千”等相邻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在教学数数方法时,可放手由学生自主地数小正方体。
千以内数的认识教案及教学反思
![千以内数的认识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562f96d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34.png)
千以内数的认识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和阅读千以内的数字,掌握千以内数的大小关系、顺序关系和简单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启发式教学法和具体操作的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推理的能力。
2.教学内容:(1)认识千以内的数字:千、百、十、个的读法和大小关系。
(2)千以内数的顺序关系:大、小、相等的比较。
(3)千以内数的简单运算:加法、减法的初步认识。
3.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培养学生对千以内数的认识和运算的能力。
(2)难点:培养学生对千以内数大小和顺序关系的理解和把握。
4.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千百十个的图示卡片、小棋子、加减法计算卡片。
(2)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相关教学动画和图像。
5.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展示千百十个的图示卡片,引导学生认识千百十个的读法和大小关系。
(2)讲解: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教学动画和图像,讲解千以内数的顺序关系和简单运算。
(3)练习:通过出示数张加减法计算卡片,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解答对应的运算题。
(4)讨论: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分享归纳千以内数的大小关系和顺序关系的规律。
(5)巩固:通过分发小棋子,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数的排序练习。
(6)总结: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千以内数的认识和运算的重要性。
6.课堂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练习和讨论中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
通过对小组讨论的情况进行收集和整理,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价。
二、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和学习千以内数的大小关系、顺序关系和简单运算。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法和具体操作的讲解。
通过展示千百十个的图示卡片,我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千百十个的读法和大小关系。
同时,通过播放相关教学动画和图像,我讲解了千以内数的顺序关系和简单运算。
在练习环节,我出示了加减法计算卡片,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解答。
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和分享解题方法,提高解题的思考和操作能力。
张齐华《千以内数的认识》听课有感
![张齐华《千以内数的认识》听课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0f135feeb307e87101f696db.png)
张齐华《千以内数的认识》听课有感听完张齐华老师的这节课,我惊叹于张老师对本节课的巧妙设计以及对知识的深刻思考。
认识千以内的数,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100以内数的基础上,将认数的范围进行又一次的扩展,本节课,张老师一共设计了4个环节,一,源于生活,顺势而导。
课前,张老师让孩子们收集生活中千以内的数,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就是研究生活中的问题,并从孩子们找到的数中选择4个展开本节课的学习,自然而然的引入新课。
二、操作体验,感受位值。
本节课,张老师引导学生通过摆一摆,拨一拨,体会数的组成,感受位值制,借助小棒、小方块、以及计数器的操作活动,让孩子们对这些数的组成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三、经历数数,体会道理。
张老师引导孩子们根据数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数数方法,孩子们一边数数一边拨计数器,充分体会了满十进一的道理,从1数到1000时,张老师说,满十进一,满十又进一,满十再进一,三次满十进一才从1数到了1000,你觉得1000这个数怎么样?充分发展了学生的数感。
最让我感受深刻的是张老师的第四个环节,回归生活,深刻理解。
比一比,比出数学的本质。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张老师通过450这个数,结合孩子们身边的情境:楼的高度,1分钟跳绳的次数以及一个月的收入,通过比较,引导孩子们,学习千以内的数,不能只学习它的组成,它的读法写法,当这些数与具体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你会发现每一个数都是鲜活的,每一个数都能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感受,让孩子们在生活中体会每一个数的具体含义。
这节课,张老师通过找一找,摆一摆,拨一拨,数一数,比一比,不仅教会了孩子认识1000以内的数,还教给了孩子认识更大数的方法,真正将知识与方法落到了孩子的心里,在孩子们的思想里埋下了一颗继续探索的种子,也引发了我很多的思考,如何让自己的课堂更智慧,更通透,是我要不断探索的方。
《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15篇
![《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a42472f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65.png)
《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15篇《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11000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在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是进一步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会数1000以内的数,认识计数单位千,理解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之间的进率关系,并充分感受到一千有多大。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的确,好的开头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
本节课开始,让学生估计一下瓶中的黄豆大约有多少粒,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对数的估计能力,同时也可以了解到学生知识的基础,和认知起点。
由此引出1000以内数的认识。
2、注重对1000以内数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感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任务之一。
数的认识由100以内扩展到1000以内,数目增多了,增大了,内涵更丰富了,抽象程度也更高了。
所以首先让学生明白数数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可以一个一个、十个十个地数,但是随着数量的增大,扩展到用更大的计数单位来数,一百一百地数。
教学时利用小棒,让学生从一个一个数到十个十个数,再到一百一百地数,理解三者之间的进制关系。
在整个过程中,及时进行强化,让学生头脑中准确、清晰地建立的1000这个概念。
随后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让学生数一数散乱的方块,“你打算怎么数?”学生很自然地便能够自主优化出最佳的数数方法,一百一百地数。
通过这一活动,再一次强化了1000在学生脑中的印象以及对于1000的感受与认识。
3、培养学生的数感,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中让学生数一数课始瓶中准备好的黄豆的多少,摸摸教师准备好的1000张纸的厚度,看看1000个牙签的多少,感受1000。
再通过多媒体演示通过生活中的数,让学生体验到了:数学________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密切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4、借助教具,突破难点。
小学数学教后记《千以内数的认识》数学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教后记《千以内数的认识》数学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8d5efe2614791711cc791779.png)
小学数学教后记《千以内数的认识》数学教学反思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会数1000以内的数,认识计数单位千,理解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之间的进率关系,掌握10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我所执教的这节课有如下几个特点:1、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学生数感的建立不是一时就培养得起来的,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
我从导课开始就注意了这一点,让学生先汇报本班人数,再扩大到年级,再到全校人数,让学生感受大数,体会大数,同时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民主导学部分,通过让学生数小正方体、拨珠子等一系列数学学习活动,在现实背景下充分感受与体验,把数感的培养体现在教学过程中。
2、提供空间,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这节课上,我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建立1000的数感上,让学生自己通过数数得出10个一百是一千。
用分别出示10、100、1000个小正方体,学生自然想到从1个1个数,到10个10个数,到1000个的时候,学生就会觉得必须整理后才能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只有老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才能有学生的自主建构的可能,才能有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才能形成学生主动学习的心态,才会有主动的体验。
3、通过检测,提高认识。
对学生的检测,我设计了几部分,有的穿插在课中,还有大奖赛放在后面。
课中主要检测了学生的数数、读数、写数,这几个都是重、难点,但是并不能平均分配时间,我在数数部分让学生充分感受,充分数,大胆说,实际上也在渗透读、写数。
在教学读数、写数时,学生就感觉很轻松了。
大奖赛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认数的课变得生动、有趣,不枯燥,学生积极回答,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我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学生的思维也非常活跃。
在这堂课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课堂教学有效评价能力欠缺。
对学生的回答作出的判断,并及时给予评价的能力需要提高。
作出的评价中也无非是“说得真好”、“不错”、“你真能干”等等,一些简单的鼓励性评价。
《千以内数的认识》的教学设计一等奖
![《千以内数的认识》的教学设计一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3ab7722d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8b.png)
《千以内数的认识》的教学设计一等奖《《千以内数的认识》的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千以内数的认识》的教学设计一等奖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千以内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材特点:千以内数认识的教学,在借助直观模型数数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1000的含义,认识计数单位“千”,沟通个级四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让学生从生活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目的:1、通过直观的数数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百、千,并掌握数数方法,掌握10个一百是一千。
建立数的概念,培养数感。
2、初步理解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教学重点:能熟练地数千以内的`数教学难点:拐弯数。
教师准备:课件、计数器教学内容:教材P75、P76教学过程:一、信息汇报汇报收集到的有关1000以内数的资料。
二、探究新知1、数的认识。
1000有多大?(估计说)大的数往往可由一些小的数组成,咱们看看电脑演示。
动态演示P75例题1。
(1)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边演示边数。
怎么数的?(2)一十一十地数,10个十是()边演示边数。
怎么数的?(3)如果要数更大的数,你想怎么数?为什么?边演示边数。
你发现了什么?2、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10个一是1010个十是10010个一百是1000。
(板书)观察后小组讨论:你发现了什么?3、数数练习。
[1]集体数,P75做一做[2]数数接龙游戏4、猜数游戏三、生活中的数。
说说生活中1000以内的数。
1、完成第75页的“做一做”在计数器上边拨珠边数。
小结:通过今天的数数,你有什么发现?请学生指出计数器上的千位。
2、在计数器上拨数806 480 521 600学生根据要求口答学生按要求数小方块,并交流自己是怎么数的。
“千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纪实与反思
![“千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纪实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6bce73e5a8102d276a22fe2.png)
“千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纪实与反思作者:孙晶齐秀芳来源:《黑龙江教育·小学教学案例与研究》2014年第01期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千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1 通过直观的数数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百、千,并掌握数数方法,掌握10个一百是一千,初步理解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2 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3 培养学生的估数意识,发展数感。
4 让学生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体验“一千”,培养数感。
教学难点:正确数出接近整十、整百数拐弯处的数。
教学流程:一、复习旧知。
步入新课(课件出示一个只写有个位、十位、百位的计数器。
)师:同学们,还记得它吗?生:计数器。
师:上面有哪些你认识的朋友呢?它们分别在计数器的什么位置呢?生:个位在右起的第一位,十位在右起的第二位,千位在右起的第三位。
师:很好,我这里用计数器拨了两个数,看看谁能又准又快地把这两个数读写出来。
(师出示99和100,生分别读。
)师:99这个数的两个9表示的意义一样吗?为什么呢?生:不一样,因为第一个9在十位上表示9个十,第二9在个位上表示9个一。
师:你们真棒,对以前的知识掌握得很扎实,老师真高兴。
二、千字文数数。
理解组成师:听说你们弟子规学习得特别好,老师这几天也在学习古代的文学,我来给大家背几句我学习的文章“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师:今天老师把这篇文章带来给大家看一看。
学了本节课后再猜猜是哪篇文章。
1 初步感知估数方法(课件出示《千字文》。
)师:看到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觉?生:太多了,太小了。
师:那我们来估一估这篇文章大约有多少个字呢。
生:1000、800、2000……师:同学们猜测的结果相差很大。
这么多的字,的确不太好猜。
我给大家提供一条信息,这部分的字大约是100个。
(用红字凸显第一个方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千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甘丽华
《千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在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学习的,是进一步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会正确数千以内的数,理解每两个相邻计数单位之间都是十进制的关系,借助计数器认、读、写千以内的数,了解数的组成。
首先,我以北京体育馆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让他们猜猜一共能坐多少个人?大家猜过都发现这些数都比我们以前学过的数要大,由此引出一千以内数的认识。
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的确,好的开头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
我认为在这个教学设计上的激趣引入,过度自然、流畅,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情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让同学们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受。
接下来的任务是认识计数单位“千”、数位“千位”,数千以内的数。
我出示了小正方体,在已经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百的基础上,得出还可以一百一百
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而且用一百一百的方法数比较大的数要简单快捷多了,理解三者之间的进制关系,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我们要面向全体,给学生探索发现的机会,重视学生实践活动,不仅让学生动耳,动眼,而且还要动手、自己想、自己说进行积极探索发现,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去主动参与学习,从中获得体验,理解数学知识。
在读数、写数的游戏拓展、发展能力环节,我给了学生有趣的情景、让大部分的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本节课下来,我发现的一点不足就是教学中第一个练习题浪费了一些时间,致使第二题没有做,今后在课堂教学中还要合理安排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