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中医研究进展
中医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中医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df06fdc9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e8.png)
中医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赵红
【期刊名称】《继续医学教育》
【年(卷),期】2006(20)19
【摘要】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约占女性不孕的30%左右,目前已成为妇科临床的多发病,越来越引起医家们的关注。
同时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与其他原因引起的女性不孕相比较,虽然诊断较易,但具有治疗难度大,疗效不满意,治疗费用高,成功率低等特点,故寻找更有效、更可靠、更科学且患者痛苦小、费用较低、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或方案,是众多医家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
检索了近5年来中医学
者关于中医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文献报道有数以千篇,治疗方法各具特色,因篇幅有限,不能每每例举。
下面将各家的治疗方法进行归纳后,做一综述。
【总页数】4页(P85-88)
【作者】赵红
【作者单位】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北京,10002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
【相关文献】
1.中医、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J], 杨增慧
2.介入性输卵管再通术结合中医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研究 [J], 蒋建文;曾祥彬;张玉泉;彭魏
3.中医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的临床研究进展 [J], 邓依兰;薛明新
4.中医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J], 陈会君;张羽嘉
5.中医治疗小儿抽动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J], 杨仙鸿;李贵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医药治疗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症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症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830e5203844769eae009ede8.png)
中医药治疗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症的研究进展【关键词】不育;输卵管阻塞;中医药治疗不孕症是妇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其病因复杂,涉及面广,诊治难度大,堪称妇科疑难病之首,也是当今影响男女双方身心健康的一个世界性难题。
不孕症患者中约有20%~30%是由于输卵管因素所致[1],其中输卵管梗阻是最常见的原因。
近年来由于人流术及性传播疾病的增加,使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的发生率增高,并多以生育旺盛年龄为中心。
多次人流手术,衣原体及其他病原体或淋病所引起的输卵管长期反复的感染,均可引起输卵管黏膜损伤黏连,最终导致不孕。
根据中医学理论,输卵管阻塞属于“瘀证”范畴。
我国传统医学对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的治疗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本文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症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祖国医学无本病的记载,其症状散见于“无子”、“断绪”、“癥瘕”、“月经不调”等论述中。
中医认为本病属“瘀血病症”,病因为七情所伤、气滞血瘀、外邪入侵、寒凝瘀阻、邪热血凝、湿热瘀阻、肾虚血瘀等。
发病机制均与瘀滞有关,瘀血阻滞胞宫,气血运行不畅,胞络胞脉闭塞,精卵运行受阻,两精不能结合而导致不孕。
2 临床方法2.1 中药治疗方一:采用化瘀疏肝种子汤,当归10 g,丹参15 g,皂角刺10 g,三棱10 g,鸡血藤15 g,香附10 g,川楝子10 g,桂枝10 g,薏苡仁15 g,路路通15 g,败酱草15 g,连翘15 g,桑寄生15 g,菟丝子15 g,合欢皮12 g,内服加灌肠治疗[2]。
方二:活血通管汤加味,桃仁10 g,红花10 g,当归10 g,地龙10 g,穿山甲6 g,皂角刺10 g,路路通10 g,香附10 g,赤白芍各10 g,络石藤15 g,青皮10 g,连翘15 g,甘草6 g[3]。
2.2 针药结合针刺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可以直接作用病所,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与中草药配合能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妊娠率高。
很多临床工作者已经做了大量的临床研究。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中西医诊治进展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中西医诊治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40ad9f7b02768e9951e738ac.png)
・
2 7・ 9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 中西医诊治进展
翟 荣银 刘 笑梅 ,
( . 津 中医药 大学 , 津 30 0 ;. 津市 南 开 医院 , 1天 天 0 0 12 天 天津 300 ) 0 10
摘要 输 卵管性 不孕 中以榆 卵管阻塞性 不孕多见 , 它困扰 着很 多不孕育 龄妇女 , 目前 对其诊 断和治 疗的 方法较 多 , 本文 收 集相关 中西医结合诊 断及治疗 方法, 以供 临床 医生根据 患者情 况选择 高效经济的诊断治疗 方法。 关键词 输 卵管阻塞性 不孕 ; 断 ; 诊 治疗 [ 中图分 类号] R 0 1 2— 3 [ 文献标 识码 ] B 学科 分类代码 : 3 0 3 6 .0 文章编码 :0 1 8 3 ( 0 1 0 10 — 1 12 1 )4—09 2 7—0 2 ‘
腔检查进 行 比较 , 果显示两者 的一 致性 达 8 . % , 结 1 8 在输 卵
管病 变的检查 中两者 符合 率 为 7 .% 。③ 生 育 镜 (eis 78 ft rl o cp ) 对 于临床或超声 检查 均无 明 显盆 腔疾 病证 据 的不孕 oy : 症患者 , 生育镜检查 可 以取 代腹 腔镜 , 腹腔 镜则 可 以作 为 而 生பைடு நூலகம்镜 的必要补充手段 J 。生育镜 应 是评 价输 卵管疾 病 的 标 准方法 。输 卵管损伤严 重程 度和 黏膜健 康状 态是 决 定不
输卵管性 不孕患者 , 经宫腹腔镜联合检 查并 将输 卵管病 变程 度分级 , 行盆腔粘 连分解 、 卵管整形 术和疏通治疗 , 后随 输 术 访其妊娠结 局 。9 3例术 后宫 内妊 娠共 3 l例 ( 3 3 ) 3 . % 。输 卵管病变分 为轻度 ( 4例 ) 中度 ( 6例 ) 2 、 2 和重度 ( 3例 ) 输 4 , 卵管性不孕 患者官腔镜 与腹 腔镜联 合诊 治术后 官 内妊娠 率 与输卵管病 变程度显著相关 , 重度输 卵管病 变者不宜酋选 宫 腔镜 与腹腔镜 联合诊治术 。 2 3 辅 助生 殖 ( R ) 辅助生 殖技 术 的基 本 目的是 通过 医 . A T : 疗解 决人类不 育的问题 , 可在其他 医疗处理证 明不合适或 无 效 时用 来 促 进 生 育” 。① 体 外 受 精 与胚 胎 移 植 (V IE— E ) 在 临床 实际操作 中 , T: 仍应注 意 : 除了明确 的输 卵管 阻塞 导致 的不孕外 , 其他 因素可 以先行其它如药物或 人工授精 治 疗后 , 未妊娠再行 I F—E 若 V T助孕 - l 。② 配子输 卵 管 内移 植 ( IT) G F 和合 子输卵管 内移植 ( i r 。 zr )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中医药治疗研究新进展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中医药治疗研究新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de859b63561252d380eb6e70.png)
5 . % , 中继 发 不 孕 输 卵 管 因 素 占 7 . % 。O I 病 率 高 , 38 其 20 O发 目前 尚无 统 一 的 治 疗 方 案 , 疗 方 法 虽 多 , 是 治 疗 效 果 不 明 治 但 确 。 在众 多 的 治 疗 方 法 中 , 到 一 种 治 愈 率 高 , 良 反 应 小 , 找 不 简 便 易 操 作 的 方 法 显 得 非 常 重 要 。 笔 者 查 阅 了近 几 年 的文 献 资料 , 0 I 中医药治疗方法进行 了总结 , 对 0 的 现综 述 如 下 。
等 报 道 , 38 2例 女 性 不 孕 症 患 者 中 , 过 腹 腔 镜 或输 卵 在 0 经
管 造 影 检 查 证 实 为 输 卵 管 性 不 孕 者 14 2例 , 3 . % 。 2 占 74
20 0 7年 姜 爱 芳 等 报 道 , 性 不 孕 的 病 因 中 输 卵 管 因 素 占 女
上 加 用 炮 甲珠 行 气 散 结 , 蛭 破 血祛 瘀 , 路 通 、 水 路 三棱 、 术 破 莪
不 孕 症 (ne it) 直 是 全 世 界 共 同 关 注 的人 类 自身 生 Ifrly 一 ti
殖 健 康 难 题 。传 统 中 医 早 在 公 元 前 1 1世 纪 《 易 》中 就 指 周
现 代 中西 医结 合 杂 志 Mo enJ un l f nertdT a io a C ieea dWetr Me i n 0 2 Jn 2 ( 7 d r o r a o t ae rdt n l h n s n s n dc e2 1 u , 1 1 ) I g i e i
归 、 芍 、 穿 山 甲 、 皮 、 不 留行 、 角 刺 、 赤 炙 丹 王 皂 蒲公 英 、 路 通 、 路
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研究进展
![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d539190fdd3383c4bb4cd2f8.png)
论著·社区中医药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中国社区医师2019年第35卷第21期内治法辨证论治:输卵管阻塞不通不孕症在传统中医理论中无记载,其症主要散见于“痿瘕”“月经不调”等章节中。
下腹隐痛、腰痛或月经异常是主要临床表现,有的患者除了不孕症外,并无任何自觉症状。
张秋连等在研究中指出[1],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主要分为气滞血瘀型、寒凝血瘀型和瘀热阻滞型三种。
其中疏肝理气、化瘀通络是气滞血瘀型的主要论治方法,常拟以丹栀逍遥散加减予以治疗;温经散寒、活血通络是寒凝血瘀型的主要论治方法,常拟以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而清热化瘀则是瘀热阻滞型的主要论治方法,常拟以舒筋散加减治疗。
孙卓君等则按照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不同证型将其分成气滞血瘀型、寒凝血瘀型、郁热阻滞型和气虚血瘀型等四种证型进行论治[2]。
周玉滕等采用逍遥散合止带汤加减对温热下注、脉络不通证属和采用少腹逐瘀汤和仙方活命饮加减对寒湿凝滞、瘀阻胞宫证属和介入操作疗法[3],对120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后发现,联合组(中西医联合)输卵管再通成功率96.60%,对照组(单纯西医治疗)为89.80%,且经6~12个月的随访记录,联合组妊娠率为32.50%(39/120),对照组为6.60%(7/120),而气滞阻塞率为19.50%,后者为79.1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张晓勇等以清理通络和补肾调周为基本原则对48例患者采用通管散加减治疗[4],主要包括柴胡、断续、鸡血藤、丝瓜络、白芍、路路通、当归、穿山甲、赤芍,其中经前期加芍药、紫石英、菟丝子、茯苓、牡丹皮,经后期加菟丝子、生山楂、五灵脂,其总有效率为87.50%,而妊娠率为25.0%。
外治法:①外敷法:高娜等结合逐瘀通络膏外敷脐眼的方式对85例输卵管阻塞型不孕症患者进行治疗后证实[5],总有效率高达92.94%(治愈66例,有效13例)。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中西医诊治进展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中西医诊治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0528457b01f69e314332943f.png)
6O ・
湖 北 中 医学 院学 报
J unlo b iUnv ri fC iee Me iie o ra fHu e iest o hn s dcn y
21 0 0年 4月第 1 2卷第 2期
Ap l 01 i 2 r 0,V 1 1 o . 2,No 2 .
输 卵管 阻塞 性 不 孕 中西 医诊 治 进展
孕症原 因的 调查 提 示 , 卵 管 阻塞 ( 械 性 障 碍 )占 2 % 一 输 机 0 3 % , 国占 3 % 一5 % , 0 美 0 0 日本 占 2 . % , 国粗 略统 99 我 计 占 2% 一 0 I。 0 4% s ] 1 输卵管 阻塞性不 孕的诊断
1 1 诊 断 方 法 与分 度 .
徐 贞淑 程 泾 。
( .浙江 中医药大学 , 1 浙江 杭 州 30 5 ;.温州 中山医院, 10 3 2 浙江 温州 3 5 1 ) 204
关键词 : 输卵管阻塞; 不孕 ; 中西医诊治
中图分 类号 : 2 19 6 R 7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89 7 2 1 )20 6 -3 10 —8 X(00 0 - 00 - 0
起子 宫内膜炎 , 向上蔓 延发 生输 卵管 内膜 炎 , 使输 卵管 内膜肿
胀、 间质充血、 水肿及大量中性多核 白细胞浸润 , 重者输 卵管 内 膜上皮可有退行性变或成片脱落 , 引起 输卵 管管腔粘 连闭塞或 伞端闭塞 , 如有渗 出液或脓液积 聚 , 可形成 输卵管 积脓 , 与卵巢 粘连形成炎性包块 。黄 氏 对 9 6例人工流产术后不孕症患者 诊治发现 , 输卵管阻塞例为 5 9例( 14 % ) 6.5 。 引起输 卵管炎 的致病菌较复杂 , 大多是混合感染 , 下面主要 讲一 下与 U C 、 U、 T 淋病奈 瑟菌的关 系。U U感染使输 卵管肌层 的胶原纤维 向输卵管腔内增殖 , 使输 卵管腔变 窄 , 最终闭塞导致 不孕 。C T能产生 内毒素 , 导致生殖腔道 的炎症 、 粘连和 阻塞 , 使 粘膜细胞坏死 , 输卵管纤 毛运动停 滞 , 引起不 孕。马 氏等 对 输卵管完全阻塞 6 6例 患者中 ,c T感染 率为 3 .5 ( 3 6 ) 4 8 % 2/ 6 , U U感染 率为 4 . 1 (7 6 ) C 、 U混 合感染 率为 l. 7 o9 % 2 /6 , T U 6 6 % ( 16 ) 1/ 6 。输卵管部分 阻塞 16例患者 中 C 1 T感 染率为 2 . 2 67 % ( 1 16 , u感染率为 2 .5 (3 16 ,T、 U混 合感染率 3/1 )u 8 4 % 3/ 1 ) C U 为 1.7 (4 16 。输 卵管通 畅 9 2 0 % 1/ 1 ) o例 患者 中 , T感染 率为 C 1. 0 (/0 , U感染率为 8 8 %( /0 ,T U O0 % 9 9 ) U .9 8 9 ) C 、 U混合感染 率为 33 % ( /0) . 3 3 9 。可见 输 卵管 完 全阻 塞 和 部分 阻塞 组 的 C 、 u及 2者合并感染 率明显高于输 卵管通 畅组 的不孕症 患 Tu 者 。淋病可致粘膜坏死后 由鳞状上皮 或结缔组 织代替 , 引起输 卵管狭窄 、 阻而致不孕或宫外孕。吴 氏 调查 了 5 6例淋菌 梗 4 患者 , 现输 卵管 内腔 障碍者 占 9 .0 。此外 输 卵管结 核可 发 78%
中西医结合对输卵管阻塞不孕治疗进展论文
![中西医结合对输卵管阻塞不孕治疗进展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94154e6c48d7c1c708a14579.png)
中西医结合对输卵管阻塞不孕的治疗进展【关键词】输卵管中图分类号:r711.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2-298-02输卵管阻塞不孕是女性不孕尤其是继发性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约占20%~40%。
多因盆腔慢性炎症导致输卵管腔粘连、僵硬,或受周围瘢痕组织的牵拉、扭曲或闭塞,使输卵管丧失其输送精子、卵子、孕卵的生理功能,导致不孕[1] 。
近几年来,随着盆腔感染率的上升,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有增加趋势 [2] 。
因此,对输卵管阻塞不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现将近年来输卵管阻塞不孕中西医治疗进展综述如下:1 西医治疗1.1 药物疗法西医治疗输卵管炎所致输卵管阻塞的方法主要是用抗生素及激素等治疗,在给药途径上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除传统的口服、静脉滴注及宫腔注药外,还有侧穹隆封闭的:赵氏等用青霉素80万u、庆大霉素8万u(用药前需做青霉素过敏试验),醋酸氢化考的松25mg、2%普鲁卡因2ml宫颈旁封闭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每日1次,5~7d为1疗程,最多治疗3个疗程,受孕成功率73.3% [3] ;有借助宫腔镜插管治疗的:陈氏认为传统的通水治疗很难使粘连的管腔内获得有效压力,而在宫腔镜直视下经输卵管插管注药,推药的压力以数倍于宫腔内压力直接注入粘连管腔,借助流体静压的作用使其分离、疏通,一旦输卵管腔进入药液,则将发挥松解粘连、消炎、抗炎等作用,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4] 。
段氏等采用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输卵管阻塞85例,注入组合药液(利多卡因+庆大霉素+甲硝唑+α—糜蛋白酶+地塞米松+美蓝)治疗,收到满意疗效 [5] 。
1.2 手术疗法手术治疗也是西医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
传统输卵管端端吻合术已较少运用;直视或非直视下输卵管疏通术、运用显微外科进行输卵管子宫角吻合术,以及改良输卵管子宫角植入术均可取得较好疗效[6~10] 。
在x射线透视、b超、宫腔镜监视下,利用导管导丝进行输卵管疏通的输卵管介入治疗,因其费用低、痛苦小,患者易于接受。
中西医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161899a41a37f111f1855b94.png)
滞胞宫, 血 行不 利而 致瘀 ; ④ 因先天 肾气不 足或 后天 肾
气受损 , 肾 阳不 温 , 推 动 无力而 成瘀 。
2 治疗 方法
2 . 1 西 医 治 疗
2 . 1 . 1 介入
介 入 是 一 种 以影 像 诊 断 学 为 基 础 的微
复输 卵管 功能 为 主 。笔 者就 近年 来输 卵管 阻塞 性不 孕 症 的中西 医治 疗进 展进 行 了系统 总结 , 现综 述 如下 。
夹杂 , “ 虚” 是 根本 , “ 瘀” 为核 心 , 瘀血 既是 各 种 因素
的病 理 产物 , 同时 又是 致 病 因素 。各 大 医 家 将其 病 因
病 机归 结 为 湿 热瘀 阻 、 气 滞 血瘀 、 寒 凝 血瘀 和 肾虚 血 瘀 , 。① 因房 事 不洁 , 湿 热之 邪 乘 虚 而入 , 上 犯胞 宫 胞络 , 与血 搏结 ,日久成 瘀 ; ② 因情 志不 畅 , 肝 气郁 结 , 脏 腑失 和 , 气血 凝滞 不 畅而 致 血 瘀 ; ③ 多 因 素 体血 虚 ,
症、 盆 腔术 后 损 伤 粘 连 、 先 天 发 育 异 常 等 。其 中输 卵 管非 特输卵 管 性 不 孕 的 1 / 3 。 临床 上 本 病 常 为 多种
因素相 互作 用 、 相互 影 响 , 通过 直接 或 间接破 坏输 卵管
或经行 产 后 ( 流 产后 ) , 胞脉空虚, 又感 寒 饮 冷 , 寒 邪凝
基金项目: 河 南 省 中 医 药科 学 研 究 专 项 课 题 ( N o . 2 0 1 5 Z Y 0 2 1 2 5 ) 作 者 单位 : 河 南 省周 口市 中 医 院不 孕 不 育 科 ( 周口4 6 6 0 0 0 )
中西医治疗输卵管性不孕临床研究进展
![中西医治疗输卵管性不孕临床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3918631e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fa.png)
近年来,不孕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输卵管引起的不孕占25%~35%[1],引起输卵管性不孕的因素主要有盆腔炎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支原体感染、盆腹腔手术史以及先天解剖异常等[2]。
西医治疗时运用直达病所的手术方式以及采用物理原理、西药对症消炎的手段取得良好疗效。
中医在辨证论治的指导下,运用多种方式给药以提高药物浓度的方式以及针刺促进炎症吸收,同样也取得佳果。
中西医相结合,互相取长补短,手术治疗缩短治疗时间的同时,又促进患者整体恢复、预防术后并发症。
现将近年来中医、西医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中医治疗1.1 名家经验早从张仲景的“桂枝茯苓丸”就已认识到瘀血致病的病机。
现代医家多认为输卵管性不孕的最终病机为瘀阻胞脉。
朱南孙总结输卵管堵塞性不孕病因以肝肾亏虚为本,湿热、血瘀为标,自创蒲丁藤酱消炎汤(蒲公英、红藤、紫花地丁、败酱草、延胡索、川楝子、刘寄奴、三棱、莪术、蒲黄),先治标,炎以消,后予补,胎可成[3]。
夏亲华认为输卵管炎性不孕主要病机以气血瘀滞、胞脉不通为主,夹杂肝郁肾虚、湿热;应化瘀为主,兼顾疏肝解郁、清热利湿,以化瘀通络方(当归、川芎、延胡索、香附、丹皮、丹参、红藤、黄柏、柴胡、续断、小茴香、炙甘草)加减化裁[4]。
陆启滨认为输卵管堵塞性不孕以肾虚血瘀,胞络不通为主要病机,自拟通管方(红花、莪术、细辛、穿山甲、皂角刺、路路通、黄芪、当归)辨证加减治疗,治疗过程中同时注重益气补肾扶正,临床取得满意疗效[5]。
卫爱武认为输卵管堵塞性不孕病机为痰水互结,胞脉闭塞,方用白术、茯苓、薏苡仁、半夏、旋覆花、白前、浙贝母、全瓜蒌、竹茹、路路通、海藻、大腹皮、三棱、莪术、乳香、没药、穿山甲、地龙、土鳖虫等灵活选药,以祛痰利水、化瘀散结,结合月经周期论治[6]。
不论痰、湿、瘀,可见化瘀之法贯穿始终,通络之余,不忘促孕,标本兼治,胎孕可成。
1.2 分型论治吴得生[7]将200例输卵管堵塞性不孕的患者分为气滞血瘀型、湿热瘀结型、寒湿凝滞型以及气虚血瘀型,观察组150例口服中药通管汤(桂枝、茯苓、赤芍、丹皮、桃仁、炮山甲、路路通)治疗,对照组50例静滴西药联合输卵管通液治疗,均观察1年,临床妊娠率观察组73.33%、对照组30%(P<0.05)。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效果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效果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a61555183d049649a665841.png)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效果研究不孕症是妇科常见的一种疾病之一,它严重困扰着渴望生育的妇女,影响夫妻生活及家庭和谐。
引起不孕症的原因多种多样,较常见的原因主要是输卵管病变[1]。
目前西医治疗本病以输卵管通液为主,但其疗效欠佳,妊娠率低。
中医治疗本病起效缓慢,疗程较长,患者依从性不佳。
为此,我们选取2012年5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7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纯局部通夜术作临床对照研究,取得满意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資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5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70例,按数字法随机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
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确诊。
其中对照组患者年龄19~37岁,平均年龄(25.6±3.5)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2.5±1.6)年,单侧输卵管阻塞12例,输卵管阻塞23例。
观察组中患者年龄20~38岁,平均年龄(25.0±3.6)岁,病程1~7年,平均病程(3.0±1.5)年,单侧输卵管阻塞11例,输卵管阻塞24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程等其他一般临床资料方面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进行输卵管通液术治疗。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以丹参10g,赤芍10g,茯苓10g,山甲5g,甘草5g,路路通10g,煎熬制剂,1剂/d,连续服用3月。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痊愈:患者经治疗后,宫内正常妊娠,且无自觉症状;显效:患者临床自觉症状消失,但未妊娠;好转: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B超检查输卵管病灶缩小,但未妊娠;无效:患者输卵管阻塞情况无明显好转,甚至加重。
总有效率=(痊愈+显效+好转)/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e559cb0ccc175527072208aa.png)
E F 在 具有低转移力 的人乳腺癌MT 细胞系 中高表达 ,可 以明显增 GR C
Ap i 0 2 V 1 0 No 1 r 1 , o . , .1 l 2 1
Z 89 D13的治疗 更敏感 ,这对将来的抗癌研究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 ”
强MT 细胞 的转移 能力。还有研究乳腺癌原 发灶E F 的P 值与腋淋 C GR U 巴结转移程度相 关 ,随着淋 巴结 转移数 目的增加 ,其E F 的P 值 也 GR U
与临床 , 0 , () 3 2 91 1: . 0 2 4
单抗治疗 的患者 ,用于检测使 用拉帕替尼治疗H R + 腺癌患者的疗 E 2. % 效 。A T O L T 试验也是针对H R + E 2 的乳腺癌患者 ,比较单用拉帕替尼 、 曲妥 珠单抗及 曲妥珠单抗联 合拉帕替 尼的疗 效 。同时 目前抑制表 皮 】 生 长 因子受 体 (G R E F )与配体 的结合 已成为 临床上抗上 皮细胞肿瘤
2 1,(0: 5 —90 0 71) 9 8 7. 1 2 2
【 B y ,o me s M,o t , . m gahc ra ni 8 ] o d R m n V g K e a Ma mo r i bes d sy NF J t1 p te t a l i e da h n tp r ra a cr ] a ct n o, s l n r i ep e oy ef es cn e[ . n e O cl a t me t ob t JL 2 0 , 1) 9 —0 . 0 5 (0 : 88 8 6 7 [] l ia K ty m Naa aH e a.n a c de pes no 9 s kwa h M, i a aJ g w , 1 h n e x rsi f a , t E o l t n pi r e t ( B R i h m nbe s cn e[ .l i e i a dl t c po O — ) u a ra a cr ] i c pn e ne r n t JC n C n e R s 0 4 1() 3 54 3 . a cr e, 0 , 6: 2 —3 2 4 0 1 [0 k b Ha g os T ako G . d c o fu o m h — 1 ]S o e M, wi r , c s n h t J D I u t no tm r y p a n i l n g g n s yV G — r m ts r s c c r e s s [ . t i e ei b E FC p o oe b e t a e t t i J Na o s a n m a as ] Me , 1 , 2: 11 2 d 0 7 ) 5 —5 . 2 1( 1 【1 1 ]Kes n , i w N, c mit ,t 1 e ed sg C n r ig C T d S h d e a . n o a eP R a d t o H G
中医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进展
![中医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bb295a38b90d6c85ec3ac644.png)
娠率 3 .4 77 %。庞保珍 将 炒小茴香 、干姜 、元 胡 、官桂 、 生半夏 、白芥 子 、香 附 、桂 枝 、当归 、鸡 血 藤 、仙 灵 脾 、 赤芍 、炒灵脂 、川 断 、菟丝 子等 制成通 管毓 麟 膏 ,下腹 正
中痛 为主者 ,微 火温化 后贴 中极穴 ,左 下腹 痛为 主者贴 左 归来 穴 ,右下腹 痛为 主者贴 右归来 穴 ,以腰 痛为 主者贴 命 门穴。十 天 换 药 一次 ,经期 应 用 。治疗 16例 ,痊 愈 6 1 1
方 法 ,但普遍存 在妊 娠率较低 的 问题 。辅 助生 殖技 术改变 了不孕症尤其是 输卵 管性不 孕的治疗 状况 ,但 该技 术不但 费用高也面临着许 多 的社 会 问题 。近年来 ,中医治疗 在保 守及协同西 医治疗 中 占有重 要地位 ,费用低廉 且能 兼顾其 他不孕的因素 ,易被 患者接受 。现 就近 l O年来 有关输卵管
烟台 24 1 60 3 山东省烟 台市 中医医院 ,山东 【 关键词 】 中医药;中医治疗 ;输卵管性不孕 ;临床研究
【 中圈分类号 】R7.4 2 11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 — 57 (02 4 0 1 0 07 81 21 )1 — 08— 3
近年来 由于未婚 先孕 的增加 ,导 致流产人 群 比例和次 数 不断增加 ,进 而引 起输 卵管炎性 不孕者 呈上 升趋势 。输
敷下腹部 :孙 氏等 用 中药 ( 鱼腥 草 、连翘 各 3 , 0 g
1 输 卵管性不孕的 中医治疗
1 1 内治 法 .
红藤 、益母草 、丹参各 2 )布包热敷患者腹部及 腰骶部 , 0g 程泾 等将输 卵管性不孕分 为 治疗 12例 ,效 果 满 意 。虎发 光 1 副将 白芷 、小 茴 香 、赤 芍 、大黄 、透骨草 、桂 枝 、川 乌 、吴 茱萸 ,共 研 末置 盆 中 加 白酒 、醋适量 ,浸透装袋 内,蒸 后敷少 腹。治疗 10例 , 3 痊愈 16例 ,无效 1 。 1 4例 敷穴位 :夏 氏等 用川 芎 嗪离子导 入配 合 内服 中药 治 疗输 卵管 阻塞 18例 ,单纯 口服 中药组 6 1 5例 ,痊愈 1 9例 , 总有效率 为 6 .0 ;中药加 离子导 入归来 穴组 5 00% 3例 ,痊 愈2 6例 ,总 有 效率 为 7. 0 9 2 %。 中药 组 1年 内妊 娠 者 l 4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中医治疗近况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中医治疗近况](https://img.taocdn.com/s3/m/3b01703ca32d7375a417802e.png)
滞血瘀 是输 卵管 阻塞性不 孕 的主要证 型 。
2 输 卵管 阻塞性不 孕的 治疗
2 1 内 服 .
透、 拌匀 , 热敷关 元穴 ; 毒 内侵 型 , 红藤 、 酱 草等 邪 将 败
水 煎灌肠 , 治疗 9 6例 , 总有效 率为 9 . 5 。 3 7
2 7 内 服 、 肠 、 疗 . 灌 理
李 氏 采用 自制通 汤 口服 , 湿热 夹瘀 型用 通 管 工号 ( 花 、 银 蒲公 英 、 红藤 等 ) 气 滞 血瘀 型 用通 管 Ⅱ号 , ( 当归 、 柴胡 、 芍 等) 寒 凝 痰瘀 型 用通 管 Ⅲ号 ( 归 、 赤 , 当 吴 茱萸 、 桂枝等 ) 并 配合 通 管外 敷 散 ( , 透骨 草 、 白花蛇 舌草、 忍冬 藤等 ) 外敷 , 疗 8 治 0例 , 中治 愈 5 其 2例 , 显 效 2 0例 , 无效 8例 。 26 艾 灸 、 . 外敷
杨 氏 以 补 肾利 湿 、 瘀 通 络 的原 则 用 自拟 方 破
孙 氏口 采 用 内服 三七 红 藤 汤配 合 活血 化瘀 灌 肠 液 保 留 灌 肠 以 及 理 疗 治 疗 1 0例 , 有 效 率 为 2 总
9 3 。 3.
( 角片 、 桂 等 ) 证 加 减 治 疗 4 鹿 肉 随 9例 , 愈 率 达 治
著 成 效 。现 从 辨 证 分 型 以 及 中 医 治 法 对 近 年 中 医 治
等药外 敷治 疗 1 例 , 7 总有 效率达 1 0 0 。 0 .
2 4 内 服 、 肠 . 灌
郝 氏等n。 中药 口服 ( 。 用 桂枝 茯苓 丸加 减 ) 配合灌 ,
疗本病 的概况 综述 如下 。
2 5 内 服 、 敷 . 外
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研究进展
![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daab5f29ccbff121dd36831e.png)
不孕症是指有正常性生活 ,未经避孕 1 年未妊娠。我 国不孕症发病率为7 % 1 0 % l ’ ,近年来由于慢性输卵 管炎 、官腔操作术次数、子宫内膜异位症 、盆腔炎性疾 病等增加 ,发病率呈逐年 明显上升趋势 ,有学者对广东 新婚夫妇不孕症进行调查 ,不孕症发病率达 1 3 . 3 % , 而输卵管梗阻是导致女性不孕症 的重要原 因,发病率约 占女性不孕症的3 0 %~ 5 0 %¨ 。中医治疗输卵管阻塞性 不孕症有一定疗效 ,综述如下。
赵荣胜 分为3 型 ,气滞血瘀型治以疏肝理气 、化 瘀通 络 ,拟加减丹栀逍遥 散。寒凝血瘀 型治 以温经散 寒 、活血通络 ,少腹逐瘀汤加减 。瘀热阻滞型治以清热 化瘀 ,用 自拟舒经散加减 。朱曙明 将5 0 例辨证分型, 肝郁气滞 型治以疏肝行气 、活血化瘀 ,用柴胡疏肝散合 桃红 四物汤;邪毒感染型治 以清热解毒 、化瘀消肿 ,用 五味消毒饮合失笑散 ;脾 肾阳虚型治 以温肾健 脾 、化 瘀 消水 ,用桂枝茯苓 丸加味 ;肝 肾阴虚 型治 以补肝益 肾 、滋养 冲任 ,用五子衍宗丸合两地汤。治疗4 —1 2 个 月经周期 ,痊愈8 例 ,有效2 7 例 ,妊娠率3 0 %,总有效率
中医及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研 究进展
张秋 连
( 福建 中医药大学2 0 1 1 级硕士研 究生,福建 福州 3 5 0 0 0 3 )
[ 中图分 类号 ]R 2 7 1 . 1 4 1 . 7 6 [ 文献 标识码 ]A [ 文章 编号 ] 1 0 0 4 — 2 8 1 4 ( 2 0 1 4 ) 0 4 — 0 3 6 8 — 0 3
( 3):3 4 8 — 3 5 0 .
[ 1 4 ]许白生,杨春波 ,卢英平.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与丹 参注射液 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比较研 究 [ I ]. 临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中医药研究近况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中医药研究近况](https://img.taocdn.com/s3/m/e119ea24e2bd960590c677fa.png)
2 外 治 法
2 1 外敷 法 中药 外 敷 治 疗 可通 过 药 物 渗入 , 高局部 的新 刺 提 陈代 谢 。史 氏 用 伸 筋 草 、 藤 、 芍 、 红 赤 莪术 、 皮 丹 等药 外敷 治疗 l 7例 , 有效 率 高 达 10 。孙 氏 治 0% 疗 组 选用 鱼腥 草 、 翘 、 连 红藤 、 益母 草 、 参 、 角刺 、 丹 皂
JANG OUR L 0F R DII AL cHI s I XIJ NA T A T ON NE E MEDf NE Cl
输卵管阻塞 性不孕症 中医药研究近况
★ 韩延 华 高新 源 吴效科
侯 丽辉 ( 龙江 中医药大 学 附属第 一 医院 黑
哈尔滨 104 ) 500
花等 ; 阴虚血 瘀 型药用 知母 、 甲 、 鳖 玄参 、 仁等 。 桃
枯草 、 皂角 刺 等 煎 汤 灌 肠 ,0~l 1 5剂 为 一 个 疗 程 。 6 0例 中治愈 5 4例 , 转 4例 。刘 氏 等采 用 自拟 好
12 专病 专 方 .
杨 氏 以补 肾利 湿 、 瘀通 络 为原 破
减; 气滞 血瘀 型方 隔下 逐瘀汤 加减 ; 寒凝 瘀 阻型方 少
用细辛 、 花椒 、 羌活共研粉 , 白酒调成浆糊状放于 加
脐 门上 , 以艾灸 。 ( ) 肾阴 虚 型。 用透 骨 草 、 配 3肝 丹 参、 吴茱 萸 、 茴 香 等研 粉 , 白酒 浸 透 、 匀 , 于 小 用 伴 置
盛瘀阻型用赤芍 、 红藤 、 黄柏等 ; 痰湿郁滞型用贝母 、 苍术 、 白术 等 。郑 氏 认 为本病 病机 在 于瘀 阻 脉络 , 根据 病 因不 同将本 病 分 为 四型 : 气滞 血 瘀 型 用 血 府 逐瘀汤加味 ; 寒凝血瘀 型用少腹逐瘀汤加味 ; 湿瘀阻
中医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52b37321b90d6c85ec3ac6b6.png)
中医学 认 为 , 本病 系各 种 内外 因素导 致 气 滞 血
瘀, 络脉 阻塞 , 湿毒 蕴 遏 , 阻碍 两 精 相搏 使 然 。且 众 多
医 家也认 为其 病机 与 血瘀 有 关 。 王云 铭 认 为 , 脾 虚 失运 , 湿 热下 注或气 滞 血 瘀 , 瘀滞胞脉, 可致 不能 摄 精
瘀 阻证 、 寒 湿瘀 滞证 、 肾虚 血瘀证 、 痰凝 胞 脉证 , 采用 化 瘀 通 络种 子汤 治疗 , 取得 不错疗 效 。
连或 输 卵管 阻塞 , 导 致 输 卵管 梗 阻 、 上 皮 纤 毛 蠕 动 减
退、 输 卵管 炎 症 、 输卵管粘连等 , 影 响精 、 卵 的结 合 或
受 孕 。傅 应 昌等 则 认 为 , 肝气 郁 滞 , 失其疏泄 , 气 血
运行 不 畅 , 致使 肝 经瘀 滞 不 通 所 致 , 气郁 与血 瘀 相 搏 , 阻滞 胞宫 胞脉 , 故不 能摄 精受 孕 。可见瘀 滞贯 穿始 终 ,
是 主要病 理 关 键 , 治疗的重点在于“ 通” , 是 以化 瘀 通 络法 为基 本 。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3 — 8 9 1 4 . 2 0 1 4 . 1 0 . 1 2 7 文章编号: 1 0 0 3 — 8 9 1 4 ( 2 0 1 4 ) 一 1 0 — 2 2 5 4 — 0 2
输 卵 管 阻塞 性 不 孕 是 指 各 种 因素 引 起 的 盆 腔 黏
作, 临 床应 用 广 泛 。 常用 的 有 中药 灌 肠 、 中药 宫 腔 注
射、 中药外敷 、 针 灸治疗 等方 法 。 2 . 2 . 1 保 留灌 肠 通过 直肠直 接 吸收药 物直 达病 所 , 不 仅有 利于 消除 局部 组 织 的 充血 水 肿 , 软 化 增 生粘 连
输卵管性不孕中医治疗进展综述
![输卵管性不孕中医治疗进展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3d14789fa45177232e60a230.png)
Clinic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2019 V ol.(11) No.33 -124- 中西医学·外妇骨伤•妇产输卵管性不孕中医治疗进展综述Review on TCM treatment of tubal infertility王丽辉(东平县中医院,山东泰安,271500)中图分类号:R271.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860(2019)33-0124-证型:IDGB【摘要】近年来,我国不孕症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不仅影响广大育龄女性的身心健康,亦对家庭和谐带来负面影响。
不孕症的发病原因复杂、众多,由输卵管病变引起的不孕症极为多见,主要是输卵管不通或功能障碍。
针对输卵管性不孕,西医通常采取通水、导丝等手术治疗,中医则注重实体调理,推崇一清二补治疗。
由于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标本兼顾原则,越来越多的不孕症患者倾向于中医治疗,且中医针对不孕症的疗法众多,疗效显著。
因此,本研究现针对输卵管性不孕的中医治疗进展展开一简要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选择。
【关键词】输卵管性不孕;中医;进展【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incidence of infertility in China has been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which not only affects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 but also has a negative impact on family harmony. The causes of infertility are complex and numerous, and infertility caused by fallopian tube disease is extremely common, which is mainly due to tubal impediment or dysfunction. For tubal infertility, Western medicine usually takes surgery such as water and guidewire, while Chinese medicine pays attention to physical conditioning and advocates clearing and tonifying treatment. Because Chinese medicine pays attention to the principle of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more and more infertility patients choose to be treated by Chinese medicine, and Chinese medicine has many treatments for infertility, and its curative effect is remarkable. Therefore, this study is now a brief review of the progress of TCM treatment of tubal infertility, with a prospect of providing more options for clinical treatment.【Keywords】Tubal infertility; Chinese medicine; Progressdoi:10.3969/j.issn.1674-7860.2019.33.054在不孕症中,输卵管性不孕所占比为25%~35%,是女性不孕致病主要原因之一[1]。
中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研究
![中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a7fdfea0912a216147929ea.png)
中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研究不孕症指婚后未避孕且性生活正常,一年未受孕者[1],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占女性不孕30%~40% ,是女性不孕症主要原因。
输卵管是精子与卵子结合和受精卵返回宫腔的必经之路,也是卵子摄取、精子获能、受精及受精卵分裂、成熟的场所,故输卵管的通畅与否直接影响受孕[2]。
由于近年来人工流产、盆腔炎症以及性病发病率的上升,使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发病趋势增加,成为影响夫妻双方身心健康的世界性医学和社会问题。
本文就中药治疗输卵管堵塞性不孕的情况进行简要论述。
标签:中药;输卵管阻塞;不孕症;综述1病因机制1.1输卵管解剖及生理[1] 输卵管全长6~15cm,由层即粘膜、环状平滑肌和浆膜构成,分为输卵管伞部、壶腹部、峡部和间质部。
有两个连接(壶腹-峡连接;子宫-输卵管连接),连接部位管壁较厚,管腔也大,是女性生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1.2中医病因病机众多中医学家认为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最常见的是气滞血瘀和寒凝血瘀。
王云铭[3]、付氏[4]、傅氏[4]、赵红[5]等医者一致认为,本病内因多归因于情志、湿热、损伤、寒邪等导致血瘀内组、脉络不畅,进而障碍摄精受孕。
外因多为人流妇科手术或因经期同房、受寒等导致湿热邪毒侵袭下焦、气血运行不畅,久而胞脉阻塞导致不孕。
2输卵管性不孕诊断婚后夫妇同居1年以上不孕,流产、分娩后1年以上不孕;经超声检查排除生殖器官肿瘤和畸形,经生殖内分泌激素检测等排除无排卵性不孕,经男方精液检查排除男性不孕;妇科检查单侧或双侧附件区增厚[6];并辅以相关的查证实由于输卵管阻塞或黏连引起的不孕称输卵管性不孕。
辅助检查主要有以下四项:2.1输卵管通液也称输卵管通水,方法是在月经后3~7d,使用30ml生理盐水加入抗生素、地塞米松等药物,通过导管加压将药物缓慢注入子宫腔。
该方法误诊率较高,医生操作过程依靠手动,主要依据主观感觉判断,容易出现假阴性和假阳性检查结果,故不作为诊断输卵管阻塞的主要手段[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医疗前沿China Healthcare InnovationFebruary ,2008Vo l ,3No.42008年02月第3卷第4期的抵抗能力下降[8]。
故老年人服用此药应严密观察,尤其是重症感染或伴有多种疾病的高龄老年患者。
(6)血管性水肿:王宏泽等[9]报道男性,21岁。
因急性咽峡炎自行口服Rox 分散片100mg 。
服药30m in 后因龟头部水肿、瘙痒、排尿困难前来就诊。
见其大腿内侧、会阴部位皮肤发红,整个阴茎及包皮部Ⅱ°水肿,既往无药物过敏史。
服药前未接触高敏物质,未食有致敏食物,会阴部无蚊虫叮咬史及外伤史。
诊断Rox 过敏,龟头部血管性水肿,经对症治疗2d 后痊愈。
(7)出血性结肠炎:王雪莲[10]报道1例女性,60岁。
因发热、咳嗽、咳痰伴咽痛,自服Rox,2d 后突然出现腹痛、腹泻,始为果酱样,后为鲜血便,电子肠镜检查诊断为出血性结肠炎。
给予曲马多栓100mg 直肠给药,4d 后自诉无腹痛及腹泻,查大便潜血阴性。
另有报道,Ro x 还可以引起生殖性溃疡,过敏性紫癜,急性胰腺炎、尿频等。
因此对老年患者、机体各脏器功能减退者、代偿能力下降者和既往有过敏史者在选用抗生素治疗时应特别注意。
4.2药物相互作用R x 对5酶系亲和力较低,故一般不会竞争5酶系与卡马西平、抗酸剂、雷尼替丁等发生交叉作用。
R x 与茶碱类制剂配伍用,不影响茶碱的血药浓度。
R x 不能与麦角胺及其衍生物配伍用。
R x 口服吸收好、峰值浓度高、组织穿透力强、体内分布广、半衰期长,而副作用较轻微、易于耐受,为极有前途的口服抗菌药。
参考文献:[1]Markha mA,Fauids D.R oxithromyciny:an update of its a ntimi-cro-bial ac tivity,pha rmac aokine tic properties and therapeuticuse.Drugs ,1994,48(2):297.[2]尚北城,韦丽佳.R ox 致便秘1例.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1,19(2):79.[3]满昌强,甄宗玲.R ox 致药物性皮炎4例.新医学,2000.[4]叶金潮.R ox 引起肝损害.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1996,17(3):234.[5]葛敏华,郑翔鹏.R ox 致严重过敏反应2例.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4,4(6):53.[6]武建英,罗向东,白云.R ox 致老年上消化道出血.中国医药学杂志,2003,38(4):310.[7]陈颧珠.实用内科学.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周兰实用老年消化系统疾病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王宏泽,罗智翔,张贡和口服R x 致龟头部血管性水肿例西南军医,6,()6[]王雪莲罗红霉素致出血性结肠炎例解放军护理杂志,3作者简介:安园园(1980-),女,滨州医学院图书馆。
不孕症是困扰许多育龄夫妇的一个疾病,其患病率约为8%,在不同的地区之间尚有差别,且该比例呈逐渐上升趋势[1]。
国内外专家将不孕症分为原发不孕和继发不孕:原发不孕是指一对夫妇暴露于妊娠危险下一年或一年以上而未妊娠;继发不孕是指既往有过妊娠,暴露于妊娠危险下一年或一年以上而未再次妊娠[2]。
其中,在女性不孕症患者中,各种原因引起输卵管阻塞是重要因素,我国的相关统计显示在女性不孕症原因中,输卵管因素占20.0~32.8%,且大多与输卵管阻塞有关[3]。
因而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研究正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并成为今后相关学者的研究重点。
近几年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出现了一些较好的治疗方法,中医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1病因病机研究对于输卵管性阻塞性不孕症,古代医籍中尚无明确的阐述,其症状可散见于“无子”、“断绪”、“带下”、“癥瘕”、“小腹痛”、“月经不调”等篇章中。
清代陈士铎在《石室秘录》中提到:“任督之间,倘有疝瘕之证,则精不能施,因外有所障也”。
[4]说明中医理论已经认识到生殖系统管道发生病理性阻塞,可致受精障碍。
后世医家对本病的研究颇多,对其病因病机亦各有认识。
如冀萍[5]认为本病系流产、产后、经期不洁等原因导致邪气内侵、湿热蕴积,轻则影响胞宫生理功能,重则毒邪内聚,客居不去,则癥块遂生,或气滞血瘀,脉络不利,影响经脉畅通而致输卵管阻塞,妨碍正常妊娠。
傅应昌等[6]则认为,病因大多数为湿热蕴结,肝郁气滞,瘀血内阻,脉络不通。
分析其病机,乃因肝气郁滞,失其疏泄,气血运行不畅,致使肝经瘀滞不通所致,气郁与血瘀相搏,阻滞胞宫胞脉,故不能摄精受孕,自拟疏肝逐瘀汤治疗。
杨悦娅等[7]总结蔡小荪教授的经验,认为本病属癥积范畴,辨证以痰浊血瘀为标,正虚气弱为本,属本虚标实之证。
由此可见,本病系由于妇女经期产后血室正开,摄生不慎,或经期同房,或宫腔手术消毒不严等,导致湿热内侵,痰浊内生,正不胜邪;或生殖器炎症急性期治疗不当、不彻底,余邪未尽,瘀积胞宫、胞脉、胞络,阻滞气血而起,其病机本质是:瘀阻冲任、胞宫,不能摄精成孕,日久则耗伤正气,导致本虚标实。
2治法方药研究2.1中医内治法2.1.1专方加减:有些医家运用古方成方加减,如黄有彬[8]用少腹逐瘀汤为主治疗32例,治愈率68.75%,22例患者均在8个月之内怀孕,总有效率81.25%。
也有医家自拟专方治疗,如戚玉华[9]认为,瘀血证是本病的本质特征,将活血化瘀法贯穿整个治疗过程,在实践中辨病参以辨证,分为气滞血瘀,寒凝血瘀,热毒瘀滞,气虚血瘀,自拟棱甲红坤化瘀汤为基本方(三棱、炮山甲、红花、益母草、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中医研究进展安园园1刘晓燕2姜之林3(1滨州医学院图书馆,山东滨州256600;2山东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山东济南;3长清区中医医院妇科,山东济南)[摘要]目的本文阐述了近年来输卵阻塞性不孕症的病因病机、治法方药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并指出中西医结合治疗是目前研究的重点,旨在探讨治疗本病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输卵管阻塞不孕症中医[中图分类号]R 271.14[文献标识码]C37o P40P40o o o 8..1998.9.o 1.2001214:.10.1.200.中国医疗前沿China Healthcare Innovation February,2008 V ol,3No.42008年02月第3卷第4期皂角刺、川牛膝、赤芍、当归、丹参、香附、延胡索、甘草等),在此基础上加减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傅元彩[10]将活血化瘀与补肾助孕并重,运用通管助孕汤(桃仁、赤芍活血祛瘀,三棱破血祛瘀,行气止痛,皂角刺、炮山甲祛瘀散结,通络透络;川牛膝活血补肾,川断、桑寄生补肾通络助孕)加减治疗,从而取得很好的效果。
2.1.2辨证分型:邵公权[11]将本病分为三型:(1)气滞血瘀型,党参、炒白术、青皮、陈皮、香附、郁金、赤芍、白芍、小茴香各9g,柴胡、三棱、莪术、当归、红花各6g;(2)气虚血瘀型,党参、升麻、青皮、陈皮、赤芍、白芍、丹参各12g,柴胡9g,炙黄芪15g,当归、红花、三棱、莪术各6g;(3)气阴两虚兼瘀型,炙升麻、柴胡、党参、炙龟板、制香附、赤芍、白芍各12g,炙黄芪15g,熟地9g,当归、红花、三棱、莪术各6g。
共治疗51例,结果全部妊娠。
陈静[12]总结胥受天老中医治疗本病经验,辨证分为气滞血瘀、湿毒瘀阻两型,分别采用行气活血、化瘀通络,清热利湿、化瘀通络之法,取得较好疗效。
梅玉华[13]将本病辨证分为三型:湿热内蕴型,治宜清热利湿,理气通络药用黄柏、苍术、生地、丹皮、蒲公英、柴胡、郁金、赤芍、路路通、王不留行、干地龙、红藤;气滞血瘀型,治宜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药用:柴胡、赤芍、香附、当归、干地龙、皂角刺、川楝子、白芍、路路通、三棱、莪术、鸡血藤;寒湿阻滞型,治以温阳散寒,利湿通络。
药用:当归、延胡索、小茴香、川牛膝、穿山甲、蒲黄、川芎、桂枝、干地龙、桃仁、苍术、泽泻、薏苡仁。
同时配合输卵管通夜术,总有效率为84.4%。
2.2中医外治法2.2.1外敷法:外敷法主要有穴位敷贴疗法、敷脐疗法、药包热敷疗法等等。
孙亚利等[14]用多种中药(乌头10g,透骨草15g,乳香15g,没药15g,威灵仙15g,川椒15g,红花10g,艾叶30g,莪术12g,三棱12g)共研细末,装入纱布袋内,用水浸湿,隔水蒸40min,待适温(不烫伤皮肤)时外敷输卵管体表投影部位,稍凉时可上加热水袋,外敷1h,每晚1次,1袋药用4次。
共治疗60例,除1例中途放弃治疗外,其余全部治愈。
2.2.2中药离子导入法:程明莲等[15]先采用超短波对小腹部辐射20分钟后,将自制药液(三棱、莪术、乳香、没药、藿香、苍术、丹参、路路通、葶苈子等)浓煎250mL,分次使用至饱和状态,把吸附垫置于小腹双附件对应部位,配合口服中药治疗20例,治愈14例。
2.2.3保留灌肠法:叶桂枝[16]用蒲公英、丹参、鱼腥草浓煎保留灌肠,连续治疗15天,治疗165例,总受孕率达到79%。
徐珠凤等[17]用自拟妇科灌肠方配合通液术治疗60例,怀孕49例。
2.2.4其他疗法:中药外治法众多,此外还有诸多报道,如常玉清[16]用中药做宫腔灌注疗法,班旭升用针刺疗法,姬存武采用CO~22型TDF辐射关元、气海等穴位治疗,均取得了一定疗效。
2.3中西医结合疗法吴新华[18]用当归、制乳没、川芎、灵脂、赤芍、土茯苓、红藤,浓煎灌肠,用丹参注射液10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滴,日1次,10天为1疗程,另用庆大霉素8万u,透明质酸酶5mg,地塞米松5mg加生理盐水20ml,行输卵管通液;并口服中药(丹参、赤芍、当归、路路通、桃仁、红花、王不留、川芎、穿山甲)治疗33例,痊愈20例,显效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1.8%。
连方[19]用导管扩张术后,宫内注药(复方当归注射液2ml,生理盐水),并服痛经宝颗粒,治疗5例,再通率达%,明显优于西药组,并认为导管扩张术与中药配合治疗本病是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江金芬[]采用输卵管内注药(庆大霉素万IU、地塞米松5、糜蛋白酶IU、生理盐水3L混合液)加中药内服(当归、丹参、海藻、茯苓、薏苡仁、炮山甲、川芎、金银花、连翘、橘核、青皮、延胡索),同时康妇消炎栓直肠给药,共治疗120例,痊愈76例,好转27例,总有效率85.8%.总而言之,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有着肯定的疗效。
目前,中西医结合疗法,也有医家称为综合疗法,因其疗效确切,机动灵活的特点,已得到医家的普遍认可。
越来越多学者积极探索着将传统中医和现代治疗本病的新技术联系起来,如中药加介入疗法、通液加中药治疗、中药离子透入治疗及中药配合目前治疗本病最为先进的输卵管同轴导丝分离技术等等,为治疗本病开辟着更为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