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家大院与现代商道

合集下载

乔家大院经商格言

乔家大院经商格言

乔家大院的经商格言是“信义为本,禄利为末”。

在电视剧《乔家大院》中,乔家掌柜马荀问众人:“乔家的祖训是什么?” 大家齐声回答:“义,信,利!” 这三个字排在第一的不是利,而是义,乔家做生意讲究的以义制利;其次是信;做生意要讲诚信,无信不立。

乔家大院的经商格言体现了晋商的诚信经营理念和以义制利的商业道德。

晋商都深知诚信中蕴含的商机,都深悟诚信中隐藏的利润价值,始终恪守着商道,坚守着“义、信、利”的法则。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您查阅相关网站。

乔家大院与现代商道.

乔家大院与现代商道.

第十二讲企业家的经营之道(二如何应对市场变化那么,面对日益多变的市场,企业家如何应对呢,如何在变的过程中以不变应万变,使自己的企业站稳脚跟不至于摔得很重呢?1.现金为王在商场上什么是死棋?没有现金流!在面对空间差价和时间成本,企业家去创造商业模式的时候,一定遵循一个最重要的原则:不要忘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现金,要知道企业有没有现金帮助自己完成梦想。

如果没有现金,一切梦想都是空想。

乔致广为争一时之气,做“高粱霸盘”,把乔家的所有银子都赌上了,把自己的现金流给掐断了,以至于生活开销都难以维继,最后靠典当家里的珍藏度日,就连乔致庸去参加乡试的盘缠,也是用大奶奶陪嫁的玉石屏风典当来的钱。

乔家的这场危机,其实就是现金流的危机。

2.人活一口气在市场条件下,资产的变现能力是资产质量的重要标志。

现金是企业生存的“气”,企业在运行中,资产是在流动中增值的,要不断地通过现金来换气,就像人要吸气、呼气一样,只吸气不呼气,或只呼气不吸气,都是要死人的。

通常说的,上气不接下气,就是一种很危险的情况。

企业在运行中总是有各种赊欠,在大家都知道你快玩完的时候,该收的肯定收不回;所欠的又不断追上门来。

企业到了这个境地,所有的资产,包括有形的、无形的,都有可能被严重低估,这个时候要套现,其代价总是很高的。

一个企业可以亏损,但是不能没有现金,一个亏损的企业可能还活着,一个没有现金的企业立马就倒闭。

就比如有的小伙子身强力壮,在游泳的时候淹死了,可是把他抬上来对身体的全部的器官做检查后,发现都是好的,他就是因为差一口气,最后憋死了。

有的老人什么器官都坏了,在医院里利用呼吸机吊住那口气,他还活着。

企业也是一样,不怕亏本,亏本还有翻身的机会,但是没有气了,就倒闭。

只要公司账上有钱,就不会死,就能活着,只要活着,就有可能盈利。

如果一个企业亏了十年还活着,说明这个企业很了不起。

我们从《乔家大院》这个片子里头,也悟到这样一个道理。

3.德隆的坛和盖前些年倒掉的德隆,亏本得很厉害,但是真正使它倒闭的原因是它的现金流出现了问题。

B54_B 乔家大院与现代商道(下)

B54_B 乔家大院与现代商道(下)

C.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B54_B-乔家大院与现代商道(下)第十一讲:企业家的经营之道(一)第十二讲:企业家的经营之道(二)第十三讲:企业家的经营之道(三)第十四讲:企业家的经营之道(四)第十五讲:对话经营之道第十六讲:企业家的管理之道(一)第十七讲:企业家的管理之道(二)第十八讲:企业家的管理之道(三)第十九讲:企业家的管理之道(四)第二十讲:企业家的管理之道(五)第二十一讲:对话管理之道第十一讲企业家的经营之道(一)勇于创新与稳健发展1.设计一个好的商业模式一个企业家重要的素质是能够设计出好的商业模式,这种商业模必须是有别于他人的,是市场经济允许的。

一个企业家必须有超过别人的新的东西,他可以是另外开辟新的战场,达到不与别人竞争的目的,要么拥有别人模仿不了的核心竞争力。

这种核心竞争力是通过创新、通过新的商业模式来实现的。

按道理,一个大企业家不应该管公司里琐碎的事情,他应该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从而使企业保持稳健发展。

企业家最重要的任务是提供一个好的商业模式,至于销售产品,那是业务员、销售科长的事。

一个有着巨大利润的商业模式中,有时候就算成本高一点都无所谓,因为商业模式的利润空间很大,能承受成本压力。

有的公司业务员在报销公共汽车票、机票时,还要让老板签字,那是因为这些企业的商业模式没有利润,一张机票就会影响企业的年利润,因此老板只好管到点滴。

2.追求财富的商业冲动是一种人性人类已经进化了三百万年,在这三百万年中,有两种力量可以长期并持续地影响人的行为。

一是宗教、文化的力量,它是长期的、不间断地影响人的行为;还有一个力量是经济的力量。

此外,军事力量、政治力量、爱情力量等,也可能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但是,这些影响是短暂的,或者某一阶段它会中断。

追求财富是人的本性。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中,社会财富不断涌现,中国从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这种制度的调整,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对财富的欲望。

这种商业冲动带来了社会的进步,带来了物质文明,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综合国力有了显著增强。

乔家大院与现代商道(上)

乔家大院与现代商道(上)

第一讲导语为什么要寻道中国的改革开放进行到现在已经30周年了,在这30年中,中国涌现出一大批企业家、有钱人。

中国人对如何过穷日子很有办法,很有经验,但是对如何过富日子还不是很懂。

很多中国人手里有了很多钱以后,就无所适从,有的一掷千金、任意挥霍,有的让金钱迷失了自己。

因此,有了钱之后,到底应该怎么活着,怎么去思考问题,很多人存在着很多的困惑,所以要寻道,要找回自己。

对于商人来说,要想让自己的事业做得持久,做得更大、更强,要想让自己始终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不至于在前进中迷失方向,必须遵循商道。

古人说: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

1.道可,道非,常道那么,道是什么?道为何物?道在何方?几千年来中国人都在寻找这个“道”。

人类最早研究“道”的光辉著作,除了《圣经》以外,还有《道德经》。

《道德经》虽然只有5000字,但是道理深刻,其第一篇开篇就讲到“道”——“道可,道非,常道”,区区六个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有的人断句成“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道”如果可以说出来,它就是非常道,真正的“道”是说不出来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但在先秦文学中,“道”字不是当“说”讲,说是“曰”,因此这里的“道”不是当“说”讲。

因此老子说的“道”,不应该是动词,应该是名词。

秉着这个观点,有人又把这六个字断句成——“道,可道,非常道”,意思跟前一种解释差不多。

还有一种断句法,叫“道可,道非,常道”,就是说“道”在道可、道非之间,也叫常道,孔子说的中庸就是常道,人一旦知道了道可,也知道了道非,就掌握了常道。

对企业家来说,光知道可以做什么还不行,还要知道不可以做什么。

一个企业家刚开始创业的时候,激情飞场、充满自信,他要超越自卑,要向社会证明自己,所以他要去做很多事情,什么事都能做,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这个阶段就是道可。

后来他慢慢走向成熟,他会考虑这件事情能不能做,如果不能他肯定不去做,就像英特尔只做芯片,格力只做空调一样,这时候叫道非。

乔家大院与现代商道(上) 试题答案

乔家大院与现代商道(上)  试题答案

单选题1.人类传播知识的渠道是:回答:正确1. A 科学的叙述2. B 用历史的方式3. C 情感叙说4. D 以上三条渠道2.一个企业家的成长大致有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回答:正确1. A 超越自我2. B 超越自卑3. C 超越生命4. D 超越极限3.真正的好商人、企业家,一定要走到:回答:正确1. A 损人利己的道路上来2. B 利人不利己的道路上来3. C 损人不利己的道路上来4. D 利人利己的道路上来4.一个商人最核心的基本特质应该是:回答:正确1. A 聪明的才智2. B 超预见能力3. C 道德品质高4. D 赚钱的欲望5.现代经济学的经典都主张,真正成功的商业秘诀在于:回答:正确1. A 做大做强2. B 共赢、互惠3. C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4. D 夫惟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6.在面子和银子面前,每个企业家都有自己的:回答:正确1. A 沉没成本分析2. B 边际收益分析3. C 核心竞争力分析4. D 成本收益分析7.企业搞价格同盟,联手坑害消费者,最终会面临:回答:正确1. A 囚徒困境2. B 濒临破产3. C 价格上涨4. D 利益最大化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回答:正确1. A 竞争是常态的2. B 没有竞争企业做不强3. C 没有竞争员工不能提升4. D 以上都正确9.企业家给企业、给社会正面的、积极的、健康的形象依靠的是:回答:正确1. A 他的勤奋执著2. B 他的文化知识3. C 他的价值观念4. D 他的人格魅力10.在所有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企业家挣钱只有两个办法,第一是在市场上创新,第二是:回答:正确1. A 感情投资2. B 社会合资3. C 联姻政府4. D 通过制度寻租11.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商人,首先要勤奋,吃过苦;第二个关健词是:回答:正确1. A 聪慧2. B 敏锐3. C 诚信4. D 有欲望12.管理的浪费是巨大的。

我们降低管理成本一般都是采用:回答:正确1. A 制度和文化创新2. B 营销创新3. C 科技创新4. D 价格创新13.竞争的最高境界是:回答:正确1. A 创新2. B 合作3. C 协作4. D 市场竞争14.一个企业家、商人,他最基本的是:回答:正确1. A 有胆略和勇气2. B 有判断力3. C 有挣钱的欲望4. D 以上三条必须具备15.在市场条件下,竞争永远都是一种常态,这是由:回答:正确1. A 社会制度决定的2. B 个人意志决定的3. C 老板意志决定的4. D 国家意志决定的。

乔家大院与现代商道(上)

乔家大院与现代商道(上)

第一讲导语为什么要寻道中国的改革开放进行到现在已经30周年了,在这30年中,中国涌现出一大批企业家、有钱人。

中国人对如何过穷日子很有办法,很有经验,但是对如何过富日子还不是很懂。

很多中国人手里有了很多钱以后,就无所适从,有的一掷千金、任意挥霍,有的让金钱迷失了自己。

因此,有了钱之后,到底应该怎么活着,怎么去思考问题,很多人存在着很多的困惑,所以要寻道,要找回自己。

对于商人来说,要想让自己的事业做得持久,做得更大、更强,要想让自己始终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不至于在前进中迷失方向,必须遵循商道。

古人说: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

1.道可,道非,常道那么,道是什么?道为何物?道在何方?几千年来中国人都在寻找这个“道”。

人类最早研究“道”的光辉著作,除了《圣经》以外,还有《道德经》。

《道德经》虽然只有5000字,但是道理深刻,其第一篇开篇就讲到“道”——“道可,道非,常道”,区区六个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有的人断句成“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道”如果可以说出来,它就是非常道,真正的“道”是说不出来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但在先秦文学中,“道”字不是当“说”讲,说是“曰”,因此这里的“道”不是当“说”讲。

因此老子说的“道”,不应该是动词,应该是名词。

秉着这个观点,有人又把这六个字断句成——“道,可道,非常道”,意思跟前一种解释差不多。

还有一种断句法,叫“道可,道非,常道”,就是说“道”在道可、道非之间,也叫常道,孔子说的中庸就是常道,人一旦知道了道可,也知道了道非,就掌握了常道。

对企业家来说,光知道可以做什么还不行,还要知道不可以做什么。

一个企业家刚开始创业的时候,激情飞场、充满自信,他要超越自卑,要向社会证明自己,所以他要去做很多事情,什么事都能做,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这个阶段就是道可。

后来他慢慢走向成熟,他会考虑这件事情能不能做,如果不能他肯定不去做,就像英特尔只做芯片,格力只做空调一样,这时候叫道非。

时代光华乔家大院与现代商道(上)课后

时代光华乔家大院与现代商道(上)课后

时代光华乔家大院与现代商道(上)课后乔家大院与现代商道(上) 关闭 1 课前测试 2 课程学习 3 课程评估4 课后测试课后测试如果您对课程内容还没有完全掌握,可以点击这里再次观看。

观看课程测试成绩:100.0分。

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单选题1. 人类传播知识的渠道是:√A 科学的叙述B 用历史的方式C 情感叙说D 以上三条渠道正确答案: D2. 一个企业家的成长大致有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A 超越自我B 超越自卑C 超越生命D 超越极限正确答案: B3. 真正的好商人、企业家,一定要走到:√A 损人利己的道路上来B 利人不利己的道路上来C 损人不利己的道路上来D 利人利己的道路上来正确答案: D4. 一个商人最核心的基本特质应该是:√A 聪明的才智B 超预见能力C 道德品质高D 赚钱的欲望正确答案: D5. 一个优秀的商人、企业家应该具备的特质概括为“三觉’,即:√A 幻觉、直觉、先觉B 听觉、直觉、先觉C 幻觉、嗅觉、先觉D 幻觉、直觉、视觉正确答案: A6. 现代经济学的经典都主张,真正成功的商业秘诀在于:√A 做大做强B 共赢、互惠C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D 夫惟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正确答案: B7. 在面子和银子面前,每个企业家都有自己的:√A 沉没成本分析B 边际收益分析C 核心竞争力分析D 成本收益分析正确答案: D8. 企业搞价格同盟,联手坑害消费者,最终会面临:√A 囚徒困境B 濒临破产C 价格上涨D 利益最大化正确答案: A9. 企业家给企业、给社会正面的、积极的、健康的形象依靠的是:√A 他的勤奋执著B 他的文化知识C 他的价值观念D 他的人格魅力正确答案: D10. 在所有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企业家挣钱只有两个办法,第一是在市场上创新,第二是:√A 感情投资B 社会合资C 联姻政府D 通过制度寻租正确答案: D11. 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商人,首先要勤奋,吃过苦;第二个关健词是:√A 聪慧B 敏锐C 诚信D 有欲望正确答案: C12. 管理的浪费是巨大的。

《乔家大院》折射的现代市场经营理念

《乔家大院》折射的现代市场经营理念
也 不 假 。 由 于 这 两 地 人 多 地 少 的 局 岁。乔致庸 时期 , 乔家商业开 始了最 致庸被朝 廷禁锢在 山西的二十年 间, 面 , 致 了社 会 的 二 次 分 工 , 这 次 辉煌 的历程 ,他果断 的扩张产业 , 导 在 突 他找到 了一 位能帮助他 实现“ 汇通天
依 然 旺盛 。
在蒙 古草 原上晋 商开 的店 铺 中 随处 理。人本原理就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思 在乔致庸对其家族店铺 的管理上
作 为晋商的突 出代表 , 乔家 发迹 可见 。在晋 蒙大地上 , 到处都 流传着 想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始于茶叶之 路上的重要 城市包头 , 三个 财东 和一 个经理 的故事 以及 票 影片 中的 台词“ 先有复 盛 公 , 有包 号与顾客 的故 事 , 后 其寓意都 是讲经商 很好的体 现了这一点。在乔家的店铺 头城” 的就是这件 事。作 为乔家开 要讲究诚 信。乔致庸在包头处理麻油 里 , 说 每个人 ( 包括学徒) 都可抵一身股 ,
维普资讯
家 勃折 的 代 场 营 念 大 射现市经理
文 /张 震 赵洪武
对于 深 受儒 家 文化 熏 陶的 中国 始于 清乾隆年 间 , 经过 创始人乔 贵发 之所 以能在 包头站稳 ,就是靠 诚信 。 人来说 ,宅 院是历 史中抹 不去 的记 二 十多年的苦 心经营 , 在包头扎 稳了 也许 , 是 由于 以“ 正 诚信 为本” 为市 作
业 最 早 也 是最 具 影 响 的 字 号 , 盛 公 造假 事件 时 , 明确 提 出 : 西商人 年终 可以分红 , 复 就 山 这就 大大 的提高 了员
《 乔家大 的热播 , 并评为 2 0 首席股东 , 06 也就是现代意义上的总裁 ,
的是旅蒙商 队 , 作为晋商 的最大的一 年 中国十大 电视剧 之一 , 不仅在于 片 而潘 为严 就 是总 经理 或者 职业 经理 支商旅 , 他们 常年奔波在 北方的大草 中的主 人公 乔致庸 有 着 巨大 的人格 人 。在乔致庸与潘为严对大德 兴茶票 原上 , 正是 由于他们不知疲 倦的奋 斗 魅 力 , 凡 的胆识 , 在于 他 有天 才 庄 ( 当现代 意义 上的银 行) 非 还 相 的管理 才开创了一条黄 金商道 。晋商在中国 的经商 头脑 , 而他 的经 商之道 , 折 上 , 也 一点 也不 逊 于 现 代企 业 。 的商业舞 台上 已活跃 了几百年 , 仅 射 的现代市场经营理念 的智慧之光。 不 创造 了巨大的财 富 , 也传承了商业 文 化传统。或许就是他们秉承的商业文

乔家大院与现代商道(下)

乔家大院与现代商道(下)

第十一讲企业家的经营之道(一)勇于创新与稳健发展1.设计一个好的商业模式一个企业家重要的素质是能够设计出好的商业模式,这种商业模必须是有别于他人的,是市场经济允许的。

一个企业家必须有超过别人的新的东西,他可以是另外开辟新的战场,达到不与别人竞争的目的,要么拥有别人模仿不了的核心竞争力。

这种核心竞争力是通过创新、通过新的商业模式来实现的。

按道理,一个大企业家不应该管公司里琐碎的事情,他应该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从而使企业保持稳健发展。

企业家最重要的任务是提供一个好的商业模式,至于销售产品,那是业务员、销售科长的事。

一个有着巨大利润的商业模式中,有时候就算成本高一点都无所谓,因为商业模式的利润空间很大,能承受成本压力。

有的公司业务员在报销公共汽车票、机票时,还要让老板签字,那是因为这些企业的商业模式没有利润,一张机票就会影响企业的年利润,因此老板只好管到点滴。

2.追求财富的商业冲动是一种人性人类已经进化了三百万年,在这三百万年中,有两种力量可以长期并持续地影响人的行为。

一是宗教、文化的力量,它是长期的、不间断地影响人的行为;还有一个力量是经济的力量。

此外,军事力量、政治力量、爱情力量等,也可能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但是,这些影响是短暂的,或者某一阶段它会中断。

追求财富是人的本性。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中,社会财富不断涌现,中国从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这种制度的调整,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对财富的欲望。

这种商业冲动带来了社会的进步,带来了物质文明,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综合国力有了显著增强。

【故事】长大以后干什么?有一个省委书记到一个贫困山区去做调查,准备扶贫。

在路上他碰到一群孩子,他们穿的是别人捐的衣服,这点从他们并不合适的衣着可以看得出来。

这个省委书记就问他们:“小朋友,长大了要干什么?”那群孩子毫不犹豫地回答:吃救济。

省委书记一听,心里感到特别震撼。

他完全没有想到政府扶贫的结果竟然是泯灭了人们的志气,使人们丢失了追求财富的创造心。

乔家大院与现代商道(上)

乔家大院与现代商道(上)

郭梓林企业家是你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和讲师不一样。

企业家所以的生产都是为为客户服务的。

做什么不重要,想什么重要。

想什么不重要,怎么想重要。

生存之道,竞争之道,经营之道,管理之道。

这些贯彻于这些书评之中。

郭梓林觉得现代的人太不自利了,太不管自己了。

每天都在忙碌,却不知道自己忙碌什么。

每天被手机支配着,自己的意志在哪里,自己想要什么,自己究竟想要追求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迷失了,被别人支配着,自我没有了,这就是我们面临的问题。

第一讲导语为什么要寻道中国的改革开放进行到现在已经30周年了,在这30年中,中国涌现出一大批企业家、有钱人。

中国人对如何过穷日子很有办法,很有经验,但是对如何过富日子还不是很懂。

很多中国人手里有了很多钱以后,就无所适从,有的一掷千金、任意挥霍,有的让金钱迷失了自己。

因此,有了钱之后,到底应该怎么活着,怎么去思考问题,很多人存在着很多的困惑,所以要寻道,要找回自己。

对于商人来说,要想让自己的事业做得持久,做得更大、更强,要想让自己始终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不至于在前进中迷失方向,必须遵循商道。

古人说: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

1.道可,道非,常道那么,道是什么?道为何物?道在何方?几千年来中国人都在寻找这个“道”。

人类最早研究“道”的光辉著作,除了《圣经》以外,还有《道德经》。

《道德经》虽然只有5000字,但是道理深刻,其第一篇开篇就讲到“道”——“道可,道非,常道”,区区六个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有的人断句成“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道”如果可以说出来,它就是非常道,真正的“道”是说不出来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但在先秦文学中,“道”字不是当“说”讲,说是“曰”,因此这里的“道”不是当“说”讲。

因此老子说的“道”,不应该是动词,应该是名词。

秉着这个观点,有人又把这六个字断句成——“道,可道,非常道”,意思跟前一种解释差不多。

还有一种断句法,叫“道可,道非,常道”,就是说“道”在道可、道非之间,也叫常道,孔子说的中庸就是常道,人一旦知道了道可,也知道了道非,就掌握了常道。

从乔家大院看经营思想

从乔家大院看经营思想

从《乔家大院》看“经营思想”寒假得闲,把网上下载的四十多集的电视剧《乔家大院》看完了。

本人对作者编剧陈秀海及导演、演员们的辛勤劳动产生由衷的敬意,对此剧获得较高的收视率心悦诚服。

此剧重谈乔致庸经商发迹史,有爱情,有苦闷,有欢乐;他一生奋斗,一生坎坷,一生故事。

从经营管理的角度来说,此剧给人的启迪还是值得称道的。

其一,契合现代营销的理念。

尽管此剧属于“演义”,但据有关资料记载,晋商在清代至民国初年,确实是中国屈指可数的隆商巨贾,其经营思想是在传统的“民本”、“民贵”、“君子爱财贵有道”等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乔致庸受命于乔家危难之时,他北上蒙古大漠恰克图,南下武夷两广,漂海去东瀛,辗转到欧洲(子孙)。

他眼见民众于水深火热中,深明百姓乃社稷与财富之本,没有百姓的富足安定就谈不上商人的利益;他把“给茶农、蚕农、织户生计”和“给牧民带去日常用品”作为自己经商救民的第一要务,认为在满足了这些百姓的基本需要后,商家的利益自然会得到。

这种观点恰恰与现代营销理念“以满足顾客需求为中心”是不谋而合的。

理念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结果,乔家的生意兴盛乃水到渠成,想不赚钱都不成了。

其二,“义商”思想源于传统的中国文化。

中国的先哲们关于“义”的重视和阐述可谓一以贯之、大道归一,无论是儒、道、墨、法,还是阴阳、纵横和杂家,都强调义为百德先。

象什么:“见利思义”、“义,天下之良宝也”、“万事莫贵于义”、“从义不从父”等等诲言名句,更是如珍珠,似星辰,璀璨耀目。

以乔致庸为代表的晋商,不少都是饱读经书欲求功名而后经营的儒商,其视义重若泰山。

如“复盛公”的店训就是“义、信、利”。

这里,“义”是第一,信誉第二,然后才是商家的利。

他到蒙古草原,要求掌柜和伙计首先要了解牧民们需要什么,尽管牧民比较“荒蛮”,不通汉语,不会算账,他却要求所有乔家生意必须义字为要,不欺不诈;他南下疏通茶路,茶民日不聊生,愿低价倾售茶叶,但乔致庸愿出高价收购,感动得茶农跪谢一片!所谓利人者利己,乔致庸在救茶农的同时,也救了自己,此行他获利颇丰;他更改店规,杜绝货物掺杂使假,人口皆碑,逼得所有商家从善其后,一正商风;他慷慨为“海防”和平定匪患及民族叛乱的大清官军捐款捐粮,为天旱绝收的难民熬粥赈济等等都是难得的义举,他是为富而仁,富而愈义。

乔家大院与现代商道(上)

乔家大院与现代商道(上)

第一讲导语为什么要寻道中国的改革开放进行到现在已经30周年了,在这30年中,中国涌现出一大批企业家、有钱人。

中国人对如何过穷日子很有办法,很有经验,但是对如何过富日子还不是很懂。

很多中国人手里有了很多钱以后,就无所适从,有的一掷千金、任意挥霍,有的让金钱迷失了自己。

因此,有了钱之后,到底应该怎么活着,怎么去思考问题,很多人存在着很多的困惑,所以要寻道,要找回自己。

对于商人来说,要想让自己的事业做得持久,做得更大、更强,要想让自己始终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不至于在前进中迷失方向,必须遵循商道。

古人说: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

1.道可,道非,常道那么,道是什么?道为何物?道在何方?几千年来中国人都在寻找这个“道”。

人类最早研究“道”的光辉著作,除了《圣经》以外,还有《道德经》。

《道德经》虽然只有5000字,但是道理深刻,其第一篇开篇就讲到“道”——“道可,道非,常道”,区区六个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有的人断句成“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道”如果可以说出来,它就是非常道,真正的“道”是说不出来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但在先秦文学中,“道”字不是当“说”讲,说是“曰”,因此这里的“道”不是当“说”讲。

因此老子说的“道”,不应该是动词,应该是名词。

秉着这个观点,有人又把这六个字断句成——“道,可道,非常道”,意思跟前一种解释差不多。

还有一种断句法,叫“道可,道非,常道”,就是说“道”在道可、道非之间,也叫常道,孔子说的中庸就是常道,人一旦知道了道可,也知道了道非,就掌握了常道。

对企业家来说,光知道可以做什么还不行,还要知道不可以做什么。

一个企业家刚开始创业的时候,激情飞场、充满自信,他要超越自卑,要向社会证明自己,所以他要去做很多事情,什么事都能做,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这个阶段就是道可。

后来他慢慢走向成熟,他会考虑这件事情能不能做,如果不能他肯定不去做,就像英特尔只做芯片,格力只做空调一样,这时候叫道非。

乔家大院与现代商道(4)

乔家大院与现代商道(4)

第十八讲企业家的管理之道(三)如何看待合作1.合作是机会成本的对价管理的本质就是组织一帮人,让他们好好合作,在合作的过程中,能够创造出效益。

而合作对于每一方来说,其实就是机会成本的对价。

一个人为什么要跟别人合作,是因为他跟其他人合作,收益都没有跟这个合作方合作带来的收益那么高。

当然这个收益最大是预期,是一个机会成本,他要付出不跟别人合作的代价。

【案例】一个小伙子在结婚之前,他可以有很多选择的机会,他可以选择贤惠的、美丽的、有才的、温柔的姑娘。

最后,他从多个姑娘当中选择了一个他认为最有价值的老婆。

结婚之后,夫妻二人吵架,这个小伙子经常会设想他还不如娶了别的姑娘,别人的姑娘可能比自己现在的老婆好千倍,可是自己偏偏就瞎了眼,娶了现在这个河东狮吼。

正所谓没钓到的那只鱼都是大鱼。

这就是人们的思维惯性,人们老是喜欢做比较,因为他确定他每一项选择都是一个机会成本的对价。

如果刚开始别无选择,他就没有成本。

有好几个可挑的时候,他就挑花了眼,他不知道哪个的价值最大。

很多女性在谈恋爱的时候,她喜欢带比自己丑的同伴去见她男朋友,男朋友一比较,就更喜欢她。

那么,在市场条件下,企业跟企业的合作,合伙人跟合伙人的合作,企业老总跟职业经理人的合作,也是这样的。

一个人才可以到联想,可以到海尔,也可以到微软,到很多地方去谋职,他为什么单单选择你这家公司,因为他觉得跟你合作收益最大。

他可以告诉企业老板:我是有代价的,那家公司给我100万,所以你最好给我120万我才来,我付出100万的成本,获得了120万的收益,所以我选择了你。

也就是说任何合作都有机会成本。

比如一个女孩子去追求一个小伙子,小伙子起先不答应,后来这个女孩子准备嫁给另一个小伙子,要出嫁了。

原先那个小伙子突然醒悟,想重新跟她交往,这时候女孩子可以要价了,嫁妆要比原来要得多。

如果原来小伙子就接受的话,是不存在成本的,现在就需要成本了,还要有个说法。

2.合作前要知道对方的代价所以,任何合作都是一个机会成本的对价,如果我们不知道对面这个人才是付出了一定的机会成本才进到企业来的,在很多情况下会发生冲突。

乔家大院与现代商道-文档

乔家大院与现代商道-文档

乔家大院与现代商道(上)第十讲对话竞争之道主持人:薛灿宏嘉宾:郭梓林先生:北京大学产业与文化研究所的常务副所长、科瑞集团副董事长、学者型企业家慕云五先生:管理学家杂志社资深执行主编争还是不争?薛灿宏:根据郭总的观点,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是常态,夫为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

那么,请教郭总,我们究竟是争还是不争呢?郭梓林:市场是一个争的环境,当然要争,但要超越竞争,达到一种不争的境界。

争是没办法的,但是要想在争的过程中愉快一点,活得更潇洒一点,就要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是别人拿不走,学不会的。

一个企业如果想获得持续发展,必须有核心竞争力。

例如英特尔做芯片,尽管有人跟它竞争,但是它有核心技术、有专利,别人没法竞争。

1995年的时候,我们跟四通、联想、巨人在庐山开了泰山产业集团会, 20家民营企业参加。

我记得当时柳传志说:“联想不能搞技工贸,而要搞贸工技,因为技术别人没办法弄走。

”他认为联想不能跟美国的计算机行业竞争,因为自己没有核心竞争力,投入再多也不行。

所以,后来联想就走了贸工技的路,并设法找到它的核心竞争力。

薛灿宏:您讲的是大企业和成功的企业。

他们有足够的资金,有足够的实力,有足够的底气不争,因为他们有核心竞争力。

问题是全国有很多中小型企业没有核心竞争力,如果他们不竞争,就没有饭吃。

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谈不争?郭梓林:那不可能的。

薛灿宏:不可能?郭梓林:不争是不可能的。

但是要考虑用什么方式去跟别人竞争,在竞争过程中怎么高人一筹。

对企业家来说,其实有两条路可走。

第一是努力降低成本,比别人扛得久,就能生存下来了。

降低成本可以通过两个途径,一是降低管理成本,管理的浪费是巨大的,可以降低很多成本;二是降低生产成本。

我们一般都是采用科技创新方法降低生产成本,用制度和文化创新降低管理成本。

降低管理成本之后就可以跟别人竞争了,你就拥有了价格优势,别人怎么降低成本也降不过我。

比如一个话筒,我卖450元,还赚钱,别人卖500元还不赚钱,所以他们没法跟我竞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讲对话竞争之道主持人:薛灿宏嘉宾:郭梓林先生:北京大学产业与文化研究所的常务副所长、科瑞集团副董事长、学者型企业家慕云五先生:管理学家杂志社资深执行主编争还是不争?薛灿宏:根据郭总的观点,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是常态,夫为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

那么,请教郭总,我们究竟是争还是不争呢?郭梓林:市场是一个争的环境,当然要争,但要超越竞争,达到一种不争的境界。

争是没办法的,但是要想在争的过程中愉快一点,活得更潇洒一点,就要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是别人拿不走,学不会的。

一个企业如果想获得持续发展,必须有核心竞争力。

例如英特尔做芯片,尽管有人跟它竞争,但是它有核心技术、有专利,别人没法竞争。

1995年的时候,我们跟四通、联想、巨人在庐山开了泰山产业集团会, 20家民营企业参加。

我记得当时柳传志说:“联想不能搞技工贸,而要搞贸工技,因为技术别人没办法弄走。

”他认为联想不能跟美国的计算机行业竞争,因为自己没有核心竞争力,投入再多也不行。

所以,后来联想就走了贸工技的路,并设法找到它的核心竞争力。

薛灿宏:您讲的是大企业和成功的企业。

他们有足够的资金,有足够的实力,有足够的底气不争,因为他们有核心竞争力。

问题是全国有很多中小型企业没有核心竞争力,如果他们不竞争,就没有饭吃。

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谈不争?郭梓林:那不可能的。

薛灿宏:不可能?郭梓林:不争是不可能的。

但是要考虑用什么方式去跟别人竞争,在竞争过程中怎么高人一筹。

对企业家来说,其实有两条路可走。

第一是努力降低成本,比别人扛得久,就能生存下来了。

降低成本可以通过两个途径,一是降低管理成本,管理的浪费是巨大的,可以降低很多成本;二是降低生产成本。

我们一般都是采用科技创新方法降低生产成本,用制度和文化创新降低管理成本。

降低管理成本之后就可以跟别人竞争了,你就拥有了价格优势,别人怎么降低成本也降不过我。

比如一个话筒,我卖450元,还赚钱,别人卖500元还不赚钱,所以他们没法跟我竞争。

这时候叫不争。

薛灿宏:假如所有的人都卖450元?郭梓林:当然有人会开发出450元的价,然后价格一降再降,降到让消费者获得最好价格的产品为止。

薛灿宏:格兰仕就是这方面的案例。

郭梓林:是的。

还有中国移动也是如此,价格也是一降再降。

现在它的短信开始挣钱了,然后又开发出一些新的服务项目,比如短信增值服务,它开拓了新的利润增长点。

薛灿宏:说明竞争还是个好东西。

郭梓林:是好东西。

逼得人们要么降低成本,要么开拓新的道路。

薛灿宏:所以,有实力的可以不争,没有实力的还得去争。

郭梓林:是的。

薛灿宏:没有实力的也争?郭梓林:没有实力的就不争了,他玩不过别人,他就转行了,去找一个新的增长点。

这时候就出现了商业模式的创新,人们转向做别的行业,这叫不争。

薛灿宏:不过人们肯定得先争一下。

郭梓林:是的。

竞争是个常态慕云五:在市场经济局面下,竞争肯定是个常态。

而且我记得美国总统罗斯福说过:“企业所期盼的最低的管制就是自由竞争。

”企业比较反感各种各样的行政垄断,在这个前提下,竞争会带来好处。

刚才郭总也讲了,企业竞争是消费者最高兴的,竞争使产品质量越来越好,越来越便宜。

竞争这个词,除了在企业中用之外,在生物学领域有一句很有名的话叫:“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薛灿宏:强者生存。

慕云五:适者生存。

实际上也谈到竞争的概念。

很多人认为竞争是唯一的原因。

事实上,在生物领域,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叫互助性原则。

互助性原则能衍生到两性繁衍,寄生的动物互助才能生存下去,很多关系都是互助性的关系。

所以,在谈到竞争的时候,我们应该谈两个方面:一个是竞争,一个是合作。

竞争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必须的,一个企业应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包括技术、管理。

管理也是一种竞争力。

比如以前做果汁的企业,原材料一般从国外进口,或从路途遥远的原产地运到加工点进行加工。

由于路线较长,运费比较高,很多人便想在运费上想办法,有的人在原产地,如四川建立一个果汁榨汁厂,把汁榨出来后再运到加工点,这样省很多运费。

还有的人在原产地把果汁榨出来后在当地进行浓缩,于是又增加了浓缩设备,连水都不用运了。

总之,他们在生产的环节进行了很多技术上和流程上的改进,这就是管理上的竞争。

这比去诋毁、伤害竞争对手强多了。

不像在方便面行业有的是暗中贬低别人。

如五谷道场刚出来的时候,打了一张牌叫非油炸,更健康。

言下之意就是其他所有的企业生产的方便面都是不健康的。

它以为这个会成为它的核心竞争力,但实际上它是在对整个行业进行挑战。

结果这个企业很快就失败了。

当它试图挑战这个行业的时候,假如这个行业真的受置疑的话,它也没有容身之处,当然它不是因为这个倒闭的,它在倒闭之后别的油炸方便面还在竞争,还做得不错。

郭梓林:还有一个很相似的例子,当时农夫山泉也做了一个广告:用农夫山泉养的水仙花,花就开了,用纯净水养,水仙花死了,说明农夫山泉好。

这个广告一播出,把同行气晕了。

因此,竞争的时候,不要得罪整个行业,这是很麻烦的事情。

薛灿宏:可以竞争,但不要引起行业的公愤。

郭梓林:对。

薛灿宏:一旦大家都来反对你,你就完了。

郭梓林:对。

薛灿宏:五谷道场陈宝国的“我不吃油炸食品”的广告,在中国家喻户晓。

他在说不吃油炸食品的时候,就表明其他的方便面都是油炸食品,是有问题的,这实际上挑起了行业的公愤,那就非常危险了。

企业可以和另一家企业竞争,但是不要和整个行业竞争。

竞争的时候要找准对手,但不能跟行业对着干,跟行业对着干就是跟天下人对着干。

郭梓林:好像还不是这个意思,应该是可以跟别人竞争,可以说自己好,但是不要说人家不好,这是竞争的策略。

慕云五: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如果它真的证明油炸方便面确实对人的健康有害,而非油炸方便面绝对没问题。

这个事实成立的话,它也许真的可以颠覆整个行业,这个行业就得重新洗牌。

事实上它不是这样的。

薛灿宏:这是一种营销手法,一种营销策划而已,也就是术的问题。

术没有更长久的生命力。

不争是建立在争的基础之上的,只不过争的手法更高明一点,我搞管理创新、搞技术创新、搞营销创新,不玩原来那套了。

郭梓林:例如电视机行业,你是老式电视机,我是等离子。

我进入等离子领域,然后是液晶、平板,品种更细化。

这也是不争。

薛灿宏:总裁、董事长、总经理,应该听听郭总的意见。

但是普通业务员在外面冲锋陷阵,客户拿不下来,就没有奖金,因为竞争对手也在竞争客户,如果我不去争,怎么搞营销?郭梓林:这种情况下肯定要竞争。

但是你可以设计出一个新的标底物来竞争。

比方做培训,我可以跟客户说我做培训和别人不一样,他做的是传统的教育模式,我做的是新的模块。

到我们那里听课,一年是两万八,可以听两百堂课,跟他不一样,他接的是五十个人培训的单子。

这个办法虽然看起来是争,但是是不争的方式。

薛灿宏:用不争的手法去争。

郭梓林:对。

薛灿宏:说到底还是争。

郭梓林:对。

薛灿宏:也就是说,要求所有的业务员、营销人员、市场人员都要想办法,如何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

郭梓林:对。

薛灿宏:不要去光着膀子上阵,要想新办法,这才是最高境界。

郭梓林:就像培训,有一个企业做得比较好。

有一次他叫我到一个城市去上课。

那里正开药交会,参加培训的人全是医疗器械的客户。

他租了一个场子,请我去讲两天半的课。

第一个半天有六十人参加,另外让参加药交会的一百多人也来免费听。

讲完以后第二天还想听的,每人交一千块钱,想听第三天的,再交一千块钱。

结果他卖了二十万元。

这就是通过降低别人的成本来挣钱的商业模式的创新。

薛灿宏:营销创新。

郭梓林:是的。

薛灿宏:假如咱们没有足够的智慧去营销创新,怎么办?很多人只会给客户送礼。

别人送两百,我送五百;别人送电视机,我送一台电脑;别人请客户吃饭,我也请客户吃饭;别人请客户去洗桑拿,我请客户去KTV。

我没有足够的智商来搞营销创新,但是这个生意还得做,能不能指点一下该怎么办?郭梓林:到时代光华的营销班去读书,上课,它教你怎么营销。

薛灿宏:郭总的意见呢?办法总比困难多?郭梓林:对,聪明的脑子总是多的,特别在时代光华。

薛灿宏:竞争是很残酷的,市场经济不相信眼泪。

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

比如早些年保健品行业打仗打得如火如荼,你在农村贴海报,你贴上去我给你撕掉,把我的再贴上去。

还有的写信专门写对方的保健品不好,消费者吃坏了,死人了。

有的到有关部门去举报对方违法经营、偷税漏税。

也是竞争带来的结果。

包括前些年奶业还发生过投毒的事件,让对方的影响力迅速变坏。

郭梓林:日本的毒饺子事件,好像也是别人故意败坏中国食品的名声。

不要说国内,国际上也有这种事件发生。

薛灿宏:也就是说,在残酷的竞争里,这种事情是客观存在的。

郭梓林:这叫不正当竞争,是违法的。

在守法的情况下自由竞争慕云五:自由竞争的最低管制,是在守法的情况下自由竞争。

郭梓林:那就是突破了法律的界限,突破了损人利己,变成损人不利己了。

是违法的,要遭到法律的惩罚。

薛灿宏:违法的事情咱不干,咱写一封举报信可以吧。

郭梓林:这可能也涉及法律——诬告。

慕云五:这样做没有问题,可以达到短期的利益。

可是举报多了,大家互相举报,消费者就会对整个行业产生质置疑,整个行业会被搞垮,自己也很快会倒下。

薛灿宏:就是把行业搞坏了。

慕云五:这是不明智的做法。

郭梓林:市场经济发展初期确实有职业道德的问题,不管做任何职业,一定要守住职业道德。

会计可以不做假账,但是不能以此要挟老总给涨工资。

薛灿宏:这是违反操守的。

郭梓林:对,违反操守,但是不违法,这叫合法的伤害权。

但这种合法的伤害权违背了职业道德,恐怕以后没人请你当会计了。

像律师也不能在为当事人辩护过程中,不管当事人是罪犯还是杀人犯,律师都不能把发现的证据拿给检察官,如果律师不维护当事人,行业就会出问题,别人以后就不敢找律师了。

薛灿宏:这违反了江湖上的规矩。

郭梓林:所以职业道德也不能违反。

薛灿宏:也就是竞争,竞争也有江湖上的规矩。

郭梓林:对,就像黑道一样。

薛灿宏:黑道也有道。

郭梓林:对。

比如绑票的,绑了人以后对方不给钱就不能放,否则你会招致麻烦。

黑社会的人可能就会来找你,原因是你把行业给破坏了。

薛灿宏:说到底竞争也要有底线,有些事情不能去干。

郭梓林:要遵守法律和职业道德这两个底线。

薛灿宏:行业的规矩?郭梓林:对。

薛灿宏:道上的规矩?郭梓林:对。

薛灿宏:其实在竞争里面,出现很多恶意攻击的事情。

你刚才讲到的争与不争,其实在国内也出现过不争,比如价格同盟,就是不争。

如果行业互相竞争,大家打得头破血流,一个挥泪大甩卖,一个跳楼大甩卖,到最后大家都没有利润了,最后大家就采取价格同盟,也就是行业同盟,这也是不争的一个表现吧?郭梓林:这个不可能长久的。

首先市场经济不允许企业搞价格同盟,联手坑害消费者;其次,任何行业同盟都是靠不住的。

薛灿宏:确实是,咱们历史上也出现过一些同盟,到最后都是不攻而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