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高中历史巧记系列11雕谈历史年代素材
江西省高中历史 巧记系列48 谐谈历史趣味素材

谐谈历史趣味记忆法俄国学者利哈乔夫干脆说:“记忆不是机械的。
这是一个最重要的创造性过程。
”历史知识纷繁复杂,千头万绪。
谈起学习历史,同学们常发这样的感慨或牢骚:“那么多年代,那么多地儿;那么多人物,那么多事儿;学起来有趣儿,记起来费劲儿。
”应该说这道出了广大中学生学习历史的真情实感,发出了他们爱学历史但犯愁记忆的苦衷。
利用好巧记法不但记忆深刻,而且提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所谓“趣味式”,即用感兴趣的方式来帮助记忆历史。
本文试图就趣味记忆谈谈自己的做法,以供师生参考。
⑴绕口令助记法。
就是将有关内容编成易于背诵的绕口令来记忆。
例如:记《天津条约》的内容,可编为:公使驻京十通,商舰船自行游传,商鸦片合法无磋商,六百万送英法丧。
绕口令在学习的过程中确实可以用来帮助记忆,使你轻松愉快地巩固学习成果。
⑵顺口溜记忆法。
根据历史材料的特征,归纳成或短或长的诙谐风趣朗朗上口的语句进行记忆。
比如识记“文革”危害:民主法制遭践踏,经济、科教、文化齐下跌。
又如识记井田制的瓦解原因:生产力的发展私田多,兼并战争、劳力减少、各国改革、土地所有制确立井田制堕。
再如识记韩非子主张:法治君权行改革,中央集权始皇设。
⑶数字浓缩法。
数字浓缩记忆法就是针对一类历史知识或规律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选取有代表性的数字或词缩略成提纲挈须的骨架进行记忆。
如笫-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的小结抓住“12345”:一项“经济制度”指土地制度。
主要包括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和封建社会的土地私有制。
两条经济政策:指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
三大“经济部门”:指农业经济、手工业经济和商品经济。
要识记农业、手工业、商业外贸发展的一般表现,形成规律性知识。
注意三大经济部门和资本主义萌芽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加深对中国古代经济的整体认识。
四大“经济现象”:指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不断提高、民营手工业的艰难崛起、城市商品经济的突破、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缓慢发展。
五次“生产力变更”: 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金石并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
【配套K12】江西省高中历史 巧记系列9 打谈历史主干素材

打谈历史主干记忆法据说,前苏联墓斯科大学有一位大学生,他在图书馆的石阶上走路时不小心摔了一跤,大脑受到巨大撞击。
从此,不可思议的事情产生了,他的记忆好得不能再好,什么东西都过目不忘,像《真理报》这样的大报,从头版到第八版,只要他阅读后,每篇文章都能倒背如流。
但令人遗憾的是他的头却疼痛如裂,因为记得太多了,大脑得不到休息。
因此,记忆应有选择,记忆那些最重要、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材料。
善于学习记忆能力强的人,往往善于抓住重点,抓住精髓,善于组织材料。
主干记忆法是指以重点知识记为主然后再在这些“主干”上“添枝加叶”而形成知识框架的记忆方法。
主干记忆就是先搞清楚一课,一单元,一本书的主干知识是什么,比如一本书中一共几个朝代,这就相当于“树干”,而每朝代主要讲了什么是“主要枝杈”,具体的细节知识相当于“枝叶”,待主干记牢之后再往主干上填充,就更容易固定在记忆网络上。
在记忆某个具体知识时,比如历史事件,我们只需盯住时间、人物、事件这些关键性的字句,抽出主干来记忆,就会节省不少时间。
主干记忆适用于某个知识点:比如:土地革命可巧记为:⑴八七会议给中共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軍事斗争⑵秋收起义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⑶粉碎了敌人的三次“围剿”使农村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和发展⑴土地革命翻分两个了经济举措⑵经济建设粉巩两个了理论总结: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使根据地不断巩固扩大政权建设: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干记忆适用于某节课:比如:第6课罗马法起源与发展可巧记为:定义:是指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7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全部罗马法律。
⑴政治条件:罗马城与罗马共和国的建立⑵社会条件:平民的不断斗争原因⑶经济条件:古罗马奴隶制经济的发展与繁荣⑷思想条件:罗马人普遍信奉“自然法”思想⑸主观条件:罗马统治者的高度重视和法学家积极配合⑴从含义上:包括广义和狭义内容⑵从形式上:可分为成文法,习惯法⑶从整体结构:看可以分为公民法,万民法、自然法实质:维护罗马统治者的利益,属于奴隶制法律体系(1)起源阶段:从习惯法到成文法《十二铜表法》过程 (2)发展阶段:从公民法到万民法。
[学习资料]江西省高中历史 巧记系列8 丛谈历史中外对照素材
![[学习资料]江西省高中历史 巧记系列8 丛谈历史中外对照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8abe592352ea551810a687c8.png)
丛谈历史中外对照记忆法中学高中的历史教材虽然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模块,但世界史和中国史的分割讲解涛声依旧,各自独立起来,好象他们分别在不同的时空和轨道发展着,彼此之间互不关联。
这只能让学生的历史记忆在纵向延伸,现在我们把整个中国史放置于世界史的范围中,比较中西社会差异,让历史知识纵横交错,历史记忆网络化、系统化,这就是揉和历史。
[例1]同年中外历史事件对照记忆法(必修)[共性:性质上都是资产阶级革命;根本任务是反封建,发展资本主义;资产阶级为领导阶级;土地问题是革命的基本内容。
原因:是人类历史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客观规律决定的。
个性: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一直都主要是无产阶级;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后最终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肩负着反帝反封建的双重任务。
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及政治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
[例5]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异同中国古代的哲学与希腊哲学的很大的不同。
(1)在佛教传以前,中国没有宗教,对神鬼的认识,如孔子都是“敬而远之”。
智者学派对神的存在表示怀疑,不便体现出初步的唯物主义思想,而且打击了迷信思想,突出了人的地位和作用。
(2)中国古代是一元文化,周边地区受中国的影响。
欧洲则是多元文化,互相影响。
(3)古希腊早期哲学家不仅具有人文精神,而且具有科学精神,希腊哲学思想与自然科学相统一。
如泰勒斯是希腊第一个哲学家,也是古代著名的自然科学家之一。
而中国则没有将哲学思想与自然科学很好的统一起来。
[例16]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异同巨大反差:明清时期中西科技之比较:有人形象地将这一时期中西科技比喻为“近代科学的晨光与传统科学的晚霞”,中国的科学技术明显落后于西方。
习中国历史时联想到世界史,学习世界历史时联想到中国史。
以时间为轴线,把中外历史现象及其内在联系展现在历史发展屏幕上,通过对比分析,求同找异,强化记忆,加深认识。
通过中外联想复习,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江西高三历史必背知识点

江西高三历史必背知识点一、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华夏族的奠基(公元前21世纪)1. 夏朝的建立: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传说是由大禹建立,奠定了华夏族的基础。
2. 商朝的兴衰: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实际考古证据的朝代,商朝的繁荣和灭亡标志着中华民族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变。
3. 周朝的建立:周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之一,周朝奠定了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的基础,并延续了数百年的封建制度。
二、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状况(公元前21世纪-公元221年)1. 农业的发展:中国古代社会以农业为主要经济形式,人们通过农业生产维持生计,并开展了大规模的农业开垦和水利工程。
2. 铁器的使用:中国古代社会从青铜器到铁器的使用,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的繁荣。
3. 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社会采用封建制度,统治者通过分封、农民兼并、井田制等方式来巩固自身权力。
4. 儒家思想的兴起: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兴起,并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思想体系,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秦汉时期: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帝国(公元221年-公元220年)1. 秦朝的统一:秦始皇通过一系列改革和征服战争统一了中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帝国。
2.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秦朝实行了严格的中央集权制度,通过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等方式来统一国家。
3. 兵马俑的发现:秦始皇帝陵墓的兵马俑出土,为人们揭示了秦朝时期的军事建设和文化状况。
四、三国鼎立与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公元589年)1. 三国鼎立: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权分立的时期,三国魏、蜀、吴相互争夺中央政权,形成了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面。
2. 北朝南朝的分裂: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南北政权分裂的时期,南方有刘宋、南齐、梁、陈等朝代,北方有北魏、东魏、北齐、北周等朝代。
3. 佛教的传入:南北朝时期,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对中国的宗教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K12]江西省高考高中复习历史 巧记系列10 大谈历史歌决素材
![[K12]江西省高考高中复习历史 巧记系列10 大谈历史歌决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b58057fc360cba1aa911da1f.png)
大谈历史歌诀记忆法心理学实验证明:人的记忆是以“组块”为单位的,每一个组块内的信息量多少是相对的。
一个字母、一个单词、一个词组可以看作一个组块,一个句子也可以作为一个组块。
组块内部的信息不是各自独立,而是相互联结的,如果善于把记忆材料分成适当的组块,就能够大大提高记忆效果。
歌诀记忆法就是符合组块规律的一种记忆方法。
歌诀记忆法就是把重要的历史知识编成诗歌、民谣、歌谣、快板等形式来记忆。
一、编制歌诀常用方法⑴诗歌法:把散乱难记的历史材料编成合辙押韵的诗歌,读起来顺口,易于记忆,这叫诗歌法。
如记忆南昌起义:革命失败教训出,敌力量相形见绌。
周叶贺朱刘领导,广州受挫分两道。
武装打响第一枪,武装夺权似砌墙。
又如记忆空想社会主义:工业革命大发展,资本社会弊端增。
圣傅欧文搞宣战,抨击弊端设想增。
无法实现称空想,马列主义的前哨。
再如记忆美国“新经济”的出现:应用科技兴产业,经济全球化摇曳。
知识经济为基础,信息技术为主导。
九十年代初开始,十年持续增长史。
最后如记忆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条件:铁犁牛耕来普及,土地制度变化激。
农民有生产资料,耕作方式变更了。
⑵概括法。
有些知识需要综合概括记忆,这时歌诀具有不可替代的记忆优势,如: 1840年—1919年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经历了一次变法(戊戌变法),产生了两个阶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爆发了三次革命(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签定了危害性最大的四个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灭亡中国二十一条》),列强发动了五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可概括为12345的歌诀:一次变法被夭折,两个阶级来救国;三次革命起风波,四大条约危害多;五战列强辱中国,近代百年多英烈。
又如记忆清朝皇帝歌诀:“顺康雍乾嘉道咸,同治光绪宣统三”。
再如记忆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部门技术分工在增加,规模扩大工场手工嘉。
【教育学习】江西省高中历史 巧记系列32 深谈历史顺口溜素材

深谈历史顺口溜记忆法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由于涉及的内容繁多、复杂,死记硬背,显得枯燥乏味,且不易记住,但有些内容又是必须记住的。
顺口溜为其抉择记忆法之一,它把过于繁难的材料根据其内容要点或外在特征,通过缩略、概括、罗列、想象或联想,用简短精练的语言编成韵文、诗歌、歌诀等增加趣味性的记忆方法。
顺口溜使用广泛,可以是一个知识点、一节课文、一项专题。
当然使用最广还是一个知识点。
下面是顺口溜用于一个知识点的记忆:【例1】德国君主立宪制特点:两权没分开,军事、封建浓厚民愤慨。
【例2】甲午中日战争败因:蓄谋久、敌国强;清腐败、求妥协、将贪生、武器僵。
【例3】南昌起义:革命失败教训出,敌力量相形见绌。
周叶贺朱刘领导,广州受挫分两道。
武装打响第一枪,武装夺权似砌墙。
【例4】“文革”危害:民主法制遭践踏,经济、科教、思想齐下跌。
【例5】井田制的瓦解原因:生产力的发展私田多,兼并战争、劳力减少、各国改革、土地所有制确立井田制堕。
【例6】荷兰的殖民扩张主要特点:大公司;北美新,非洲好。
马二印锡入侵台湾被赶跑。
【例7】通讯工具的变迁影响:信息传递快捷又简便,社会经济、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在改变。
【例8】1929—1933年经济危机启示:繁荣危机要思危,及时调整莫虚伪。
国际协调需慎微,危机两重不要违。
【例9】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措施:余粮大中小归国有,分配自由贸易已没有。
【例10】布雷顿森林会议(“布雷顿森林体系”)条件:美国膨胀,西欧衰落、英镑地位己败仗。
【例11】法家韩非子:法治君权行改革,中央集权始皇设。
【例12】顾炎武:学者思想家,抗清人人夸。
经世致用论,学者的车轮。
【例13】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影响:传统文化焕生机,后世影响深。
【例14】智者学派(或智者运动)历史条件:经济繁荣、民主政治到顶峰,先哲探索“人”成风。
【例15】珠算:汉朝已提到,明朝在世界居领导。
【例16】四大农书:西汉时,汜胜之,《汜胜之书》有价值。
[试卷+试卷]江西省高考高中复习历史 巧记系列33 胜谈历史运算素材
![[试卷+试卷]江西省高考高中复习历史 巧记系列33 胜谈历史运算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c3a34750168884868762d6e1.png)
胜谈历史运算记忆法历史知识的三要素是时间、空间、人物,由此构成历史事件。
历史时间是构成历史知识的基本要素,离开历史时间也就不存在历史,再谈不上历史思维以及历史学习了。
学历史而不知时间,等于骑车上街不看红绿灯,后果可想而知。
唯其如此,历史时间的学习就有了不可低估的价值。
历史运算记忆法,就是对历史时间进行“数字加工”,降低记忆的难度。
这里着重结合本人教学实践,谈谈历史年代记忆的方法与实例,希望对历史教学有所发展。
一、妙趣运算法即运用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等运算方式来记忆历史年代。
⑴加法:公元前1046年西周建立,可记为10=4+6。
1376年明太袓废行中书省设三司,可记为13=7+6。
1789年法国大革命和美国联邦共和政体确立,可记为17=8+9。
⑵减法:公元前770年西周灭亡和东周建立,可记为7-7=0。
⑶乘法:1644年清军入关,明朝灭亡,可记为16=4×4。
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可记为16=2×8。
⑷除法:如秦朝建立公元前221年,可记为2÷2=1。
⑸等差法:根据两数之差相等的特点来记忆历史年代。
有相差十年的,如1841年三元里抗英斗争,1851年金田村起义,两者相距十年。
⑹时间长短法:如荷兰殖民者盘踞台湾从1624─1662年,长达38年之久;新民主主义革命比旧民主主义革命短多少年,可用下列算式推导:(1919─1840)一(1949─1919)=50年。
⑺距今时间远近。
如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多少年;公元前594年和公元前359年哪个年代距今较近等。
二、中国古代纪年法纪年,是指以文字确切记载历史现象发生的年代。
我国历史悠久,从商代开始就有文字记载,但直到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
从这一年起,我国历史开始有了确切纪年。
中国古代的纪年方法并不是单一的,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⑴帝王纪年法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纪年方法,它是以帝王即位之年或次年为元年,依次则为二年、三年……按顺序计算。
[学习资料]江西省高考高中复习历史 巧记系列55 纵谈历史归纳素材
![[学习资料]江西省高考高中复习历史 巧记系列55 纵谈历史归纳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c5a70b46af1ffc4ffe47acc9.png)
纵谈历史归纳记忆法据说,前苏联墓斯科大学有一位大学生,他在图书馆的石阶上走路时不小心摔了一跤,大脑受到撞击。
从此,不可思议的事情产生了,他的记忆好得不能再好,像《真理报》这样的大报,从头版到第八版,过目不忘,每篇文章都能倒背如流。
但令人遗憾的是他的头却疼痛如裂,因为记得太多了,大脑得不到休息。
同样,古时候,有的人记忆力极好,甚至可以把文章倒背如流,过目成诵。
可是郑板桥却看不起这种人,把他们叫做:“没分晓的钝汉”。
美国著名记忆学家杰罗姆更曾说过:“人类记忆的首要问题不是储存,而是检索。
”就是说,只要将储存的零散、乱无章的东西进行系统分析、总结、归纳和编排,真正纳入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记忆网络中去,才能熟记于心,不遗忘,且容易调遣。
这种对将历史知识进行提炼、加工、浓缩的记忆方法。
叫做历史归纳记忆法。
历史归纳记忆法有下列具体方法: 一、历史线索归纳法就是将历史知识点进行横向或纵向的分析和归纳,从而记住线索的过程。
如:纵向线索归纳法--中国封建社会中枢权力机构演变,即皇权与相权矛盾的演变。
这种方法适用于总复习。
历史内容十分繁复,孤立地去死记硬背历史基础知识,必然弄得头晕脑胀,糊里糊涂“一锅粥”。
如果采取历史专题归纳法,把历史基础知识分门别类地、按问题的性质依次归纳到一起,捋出一条条线索,就便于记忆了。
例如,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可把教材内容按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来归纳。
中国古代史又可按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思想史等进行归类。
中国古代政治史内容,又可按王朝更替、统一与分裂、政治制度等线索进行归类。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再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选官制度、行政制度、监察制度等进行归类。
也可归纳小专题。
如中国古代地方管理演变:演变情况:⑴西周:分封制巩固了西周的奴隶主统治和拓展了疆域。
⑵战国:郡县制为秦朝郡县制奠定了基础。
⑶秦朝:郡县制起到了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统一的作用。
⑷汉朝:实行郡国并行的制度,后来王国问题出现。
[学习资料]江西省高考高中复习历史 巧记系列44 轶谈历史迁移素材
![[学习资料]江西省高考高中复习历史 巧记系列44 轶谈历史迁移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8283cda883d049649b6658ba.png)
轶谈历史迁移记忆法我相信,我们都有这样体验:如一个人丢了东西,心中着急,东西丢在何处? ,避开绞尽脑汁的硬想,不妨转移一下,想想自己怎样到这里的,在这之前又在哪儿,到什么地方去过,由时间的过程推展到空间的移动,再由种种周围状态诱导出遗失物品的场所来,这就是迁移记忆法。
所谓历史迁移记忆法:是指本来记住的历史知识一时回忆不起来时,把思绪迁移到所要回忆的内容的周围去寻找线索,最后达到对所记忆内容的方法。
一、学科联网迁移巧记历史【例1】台湾问题的学科联网通常情况下,历史从时间、地理从空间、政治从意识,构建起了文科综合知识体系,我们要善于运用辩证思维和发展思维,善于捕捉和把握跨学科知识的交融点。
如台湾问题的学科联网:(1)从地理角度:①了解不同历史时期台湾的名称。
②熟知台湾的地形、河流、资源、气候等。
③台湾经济与中国大陆经济形成互补。
(2)从政治角度:①台湾问题不同于港澳问题,纯属中国内政。
②台湾与大陆关系,我国单一制国家结构,我们必须坚决反对“台独”。
(3)从哲学角度:从物质与意识关系看,“一边一国”等理论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不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4)从历史角度:反对“台独”,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二次回归:1662年郑功收复台湾;1945年抗战回归。
三次分离:1624年荷兰入侵;1895年甲午战争割台湾于日本;1949年国民党退居台湾。
【例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创新思维点拨(1)运用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理解和分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根源于封建经济,由封建经济决定,地主阶级运用这一制度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
(2)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认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该制度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在维护国家统一与社会稳定、抵御外来侵略、组织水利工程建设、发展社会经济、防止分裂割据、加强民族交流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它在思想文化上的控制、特务统治的腐败、兵役与徭役的无度等方面,又起着消极作用。
[试卷+试卷]江西省高中历史 巧记系列6 畅谈历史口诀素材
![[试卷+试卷]江西省高中历史 巧记系列6 畅谈历史口诀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917c6d88284ac850ad0242e1.png)
畅谈历史口诀记忆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记忆是以“组块”为单位的,每一个组块内的信息量多少是相对的。
一个字母、一个单词、一个词组、一个句子可以作为一个组块。
组块内部的信息不是各自独立,而是相互联结的,如果善于把记忆材料分成适当的组块,就能够大大提高记忆的效果。
口诀记忆法就是符合组块规律的一种记忆方法。
口诀记忆法就是把记忆材料编成口诀或合辙押韵的句子来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
【例1】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背景:禅让制遭破坏,夏商建立齐开怀。
【例2】战国七雄名称和方位:“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央”。
【例3】秦灭六国的顺序:韩赵魏,楚燕齐,南北中,南北东。
【例4】中国历史朝代──盘古三皇五帝更,夏商周(西周、东周)秦两汉(西汉、东汉)成,蜀魏吴争晋 (西晋、东晋)南北(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
(三皇指伏羲、燧人、神农,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例5】雅典民主政治条件:地理环境、工商发达、城邦制,东方文化影响、贵族奴隶来对峙。
【例6】英法资产阶级革命时处死的国王:“1649,查理便走,1793路易升天”。
【例7】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特点: 政权频繁政局荡,共和波浪无阻挡。
【例8】《天津条约》中的通商口岸:汉口、九江,南加镇;沿海营,烟加汕;岛上还有琼台淡。
【例9】太平天国起义的主要内容:洪秀全,拜上帝,太平天国大起义;1853年,南京定都换了天。
【例10】太平天国中的永安诸王:“清山韦小宝,东南北西王”(东王杨秀清、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西王萧朝贵)。
【例11】国民大革命教训:掌握领导权,武装斗争方能建政权。
【例12】巴黎公社特点:大总结、首尝试,无产阶级性质已昭世。
【例13】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背景:人民战争大发展,新中国筹备战。
【例14】1955, 周恩来“求同存异”方针令与会者鼓舞。
(口诀法)【例15】世界市场拓展途径:殖民扩张和掠夺,印第安人、黑奴被殖民者剁。
【例16】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条件:自然经济渐解体、资本萌芽外商激,洋务诱导先锋急。
[学习资料]江西省高考高中复习历史 巧记系列31 绮谈历史系统素材
![[学习资料]江西省高考高中复习历史 巧记系列31 绮谈历史系统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6262c930c281e53a5802ff64.png)
绮谈历史系统记忆法从现代的信息论和控制论的观点来看,历史记忆就是人们把在历史学习中获得的大量信息进行编码加工,输入并储存于大脑,在必要的时候再把有关的储存信息提取出来,应用于实践活动的过程。
系统记忆法,找出历史知识的内部联系和秩序,归类编目、顺理成章,从而使需记信息更加趋于系统化、条例化、概括化的记忆法。
笔者结合历史教学实践,谨举几种常见的系统记忆法种类加以说明。
一、主要呈现方式1.条列式对复杂的记忆内容,抽取出简明的要点条文,靠清晰条文的排列达到对这些内容的记忆的方法。
【例1】如秦朝统一:客观:经济发展(经济);区域性统一(政治);民族融合(民族);渴望统一(人心)主观:秦国强大(商鞅变法);雄才大略(秦王嬴政);远交近攻(正确策略)过程:公元前二二一,韩赵魏楚燕齐没。
意义:嬴政定都咸阳城,中华民族得安宁。
【例2】封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⑴外国资本主义入侵(最直接也是最主要原因)原因⑵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前提条件)⑶自然经济局限性(内部根源)表现:一商品化(农产品的商品化的发展)二分离(纺与织、织与耕)⑴解体动力:主要来自外国资本主义倾消商品、掠夺原料的冲击特点⑵解体速度:国内发展不平衡(东南沿海尤其是通商口岸远比内地迅速)⑶解体结果:一直没有建立起有序的商品经济体制影响:⑴客观上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⑵中国经济沦为了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
⑶根本上冲击了封建制度,为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提供了条件【例3】智者学派(或智者运动)历史条件:经济繁荣、民主政治到顶峰,先哲探索“人”成风。
主要主张:认识社会;人是万物尺度;反迷信;多评判标准突出特点:专业性;名声差;进步性历史影响:人文起源;思想解放。
诡辩学派;忽视道德。
上述办法是把这些内容条理化,抽取出要点条文,这样既可减轻大脑负担,又可通过条文这个纲把具体内容串起来,达到清晰的记忆。
2.列表式在列表的过程中,可以培养比较和归纳的能力。
往往是一张表整理出来了,知识在脑子里也就清楚了,不需要专门往背,也能记得很牢。
精品K12学习江西省高中历史 巧记系列15 话谈历史编故事素材

话谈历史编故事记忆法历史教材内容纷繁庞杂,史实浩如烟海。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概念,纵横交错,学生往往感到难记。
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呢?笔者认为应该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出发,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记忆方法来增强记忆效果。
历史编故事记忆法就是抽取字头或核心字,或利用一下谐音,把一些抽象的枯燥无味的知识变成形象的鲜活的故事片段而进行有意记忆的方法。
现谈点体会,供各位同行参考。
一、实例印证【例1】夏朝(前21世纪—前16世纪):钱阿姨司机,夏天吃甜石榴。
【例2】春秋(前770—前476):在春秋季节里,骑麒麟,试骑鹿。
【例3】春秋时期,先后起来争霸的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历史上称为“春秋五霸”。
可巧记为:“近闻(晋文)齐桓采松香(宋襄),错锯秦木(秦穆)而逃出(楚)村庄(庄)”。
【例4】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可记作:“七叔含烟找围巾”。
【例5】北宋五大名窑:汝窑、哥窑、定窑、钧窑、官窑。
可巧记为:“汝哥定是军官”。
【例6】古代的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等大城市,既是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军事重镇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
可巧记为:“长洛开人大”。
【例7】“四书五经”:《孟子》、《论语》、《大学》、《中庸》统称为“四书”,《诗》、《礼》、《春秋》、《易》、《书》统称为“五经”。
“四书五经”可巧记为:“四叔(书)猛(《孟子》)抡(《论语》)大(《大学》)钟(《中庸》),武警(五经)诗(《诗》)里(《礼》)存(《春秋》)遗(《易》)书(《书》)”。
【例8】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可概括为6个方面:是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坚持斗争14年,势力发展到18个省;它在反对封建主义的同时,又担负起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同时太平天国的一些领袖还主张学习西方,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严惩了中外反动势力;太平天国的光辉业绩,永远激励着中国人民。
[学习资料]江西省高考高中复习历史 巧记系列23 噱谈历史特征素材
![[学习资料]江西省高考高中复习历史 巧记系列23 噱谈历史特征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04256c0a0722192e4536f665.png)
噱谈历史特征记忆法特征记忆法:对于那些在形式上或内容上特别相似的知识,通过细致地观察和全面地比较后,找出要记忆的内容中最容易记忆的特征,根据特征来进行记忆,效果会比较好。
一、历史特征记忆法的实用1.抓住“时间特征”来加强记忆【例1】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期间有:1911年辛亥革命、1913年二次革命、1915年的护国运动、1917年的护法运动、1919年的五四运动,通过观察发现,这五个年代的数字呈等差数列,都差2年,抓住了时间特征,便于记忆。
【例2】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事件:1789—1794—1799—1804,都差5年,就记住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时间、罗伯斯庇尔被推上断头台的时间、拿破仑的“雾月政变”、拿破仑加冕称帝的时间。
2.抓住“人物特征”来加强记忆【例3】两汉帝王都姓刘,两宋的姓赵,两晋的姓司马。
记人名可用串字法和谐音法,用这两种方法记外国人名字尤为适用。
3.抓住“事件特征”来加强记忆【例4】洋务运动中“4”: 四方背景(内忧外患;出现两派;太后暂时的支持;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四位代表(奕祈、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或张之洞)、四个内容(军工企业;民用企业;近代海军;新式学校)、四字旗号(自强、求富)、四十年代(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四个军工、四个民用、海军四点(70、80、三洋、北洋水师覆没而洋务运动破产)、四点败因(外国破坏;封建阻挠;力量有限;嫁接错误)、四句评价(中国:没富;自然经济:瓦解;民族资本:刺激;外国经济:抵制)、四条启迪(借鉴西方的技术和管理体制;重视市场的优化配置作用;克服官僚主义作风,提高企业管理效率;把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结合)。
【例5】第一次工业革命影响深远,用“九大”来形容:⑴经济:生产力大发展;城市化大进程;经济结构大改变(工厂制)。
⑵政治:社会关系大变革;资产阶级统治大确立。
⑶国际:格局大演变(英成霸主);世界市场大形成。
⑷思想:三股潮流大发展(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
[学习资料]江西省高考高中复习历史 巧记系列5 常谈历史分类素材
![[学习资料]江西省高考高中复习历史 巧记系列5 常谈历史分类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dc34a9eb9ec3d5bbfd0a745b.png)
常谈历史分类(或归类)记忆法哈佛心理研究中心教授布拉德•乔伊斯指出,记性好的人,他的大脑资料柜通常也井然有序。
比方说,若是要一口气记忆下列10种物品:猫、帽子、小狗、挂钟、桌子、衣柜、眼镜、鹦鹉、鞋子、戒指。
他建议,不妨先做分类动作:动物(猫、狗、鹦鹉)、穿戴物(戒指、帽子、眼镜、鞋子)、家具(挂钟、桌子、衣柜),如此则比较容易记住事物。
所谓分类(或归类)记忆,把要记忆的内容列出提纲,分门别类整理归纳,然后进行记忆。
历史课本上,每写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朝代、一个历史阶段,都往往提到政治、经济、军事、文比诸方面,显得头绪繁多。
如果引导学生将历史事件进行整理、归类,便可将纷繁的头绪理得比较清楚明了。
归类记忆法创作方法有:⑴同步学习归类法:比如,法国的拿破仑对外战争进行分类:正义性、进步性的战争(多次打垮“反法同盟”);争夺霸权的战争(同英国、沙俄所进行的战争);侵略性的战争(侵犯埃及、葡萄牙、西班牙等)。
这样,记住了三个观点,就比较容易说清拿破仑对外战争的概况。
又如中国古代地方管理演变演变情况:西周分封制;秦朝郡县制;汉朝郡国并行制;唐朝节度使制;宋朝地方分权制;元朝行省制度;明朝三司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再如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嬗变演变历程:秦朝三公九卿制;汉朝中外朝制度;魏晋南北朝三省制;隋唐三省六部制;北宋二府三司制;元朝一省制;明朝六部制和内阁制;清朝军机处。
(2)单元梳理归类法:例如,中国近代反侵略(屈辱史)又如中国近代求民主(抗争史﹑探索史)再如建国成后,国际上与中国建交的热潮:第一次(建国初):①概况: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政策,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交。
②原因:新中国实行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一边倒”方针。
第二次(70年代):①概况:中国与美日等许多国家建交,建交国已达124个。
②原因:中国政府本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一条线,一大片”,改善与美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把大力发展与亚、非、拉美国家的友好关系作为外交工作的重点。
江西省高中历史巧记系列41玄谈历史阶段特征素材

玄谈历史阶段特征记忆法许多历史知识看起来杂乱无章,头绪繁多,学生记忆起来十分头痛。
但是,如果把同一历史阶段的的知识整合起来,可以发现这些历史知识都能反映它所在历史阶段的时代特征。
所以,首先记住历史阶段特征,再通过历史阶段特征来记忆众多看起来缺乏联系的历史知识,这就是历史阶段特征记忆法。
一、历史阶段特征记忆法在某项历史知识中运用1894--1905)组织:革命团体的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派己经形成组织:同盟会的建立→民主革命进入新阶段发展思想:三民主义→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1905--1911)军事:武装起义(黄花岗起义) →推动革命进入高潮⑴保路运动→辛亥革命的导火线高潮⑵武昌起义→湖北军政府成立(1911--1912)⑶南京临时政府→中华民国成立⑷《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笫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失败: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辛亥革命的结束二、历史阶段特征记忆法在某节历史课中运用【例4】第16课抗日战争过程四阶段怎样寻觅和掌握历史特征呢?下面做些点拨。
1.运用跳跃性思维这要求眼界开扩,思路灵活,善于发现聚焦点,再跳跃开去,捕捉历史事物的特点。
例如:宗法制与分封制相比,其突出特点是:⑴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
⑵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度。
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⑷族权与王权统一,家与国同构。
(5)大小宗相对独立性,等级森严。
⑹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众子有双重关系,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又是君臣关系(双重关系)。
宗法制与分封制两个内涵差距较大。
因此,需要跳跃。
跳跃的立足点是“突出特点”,而且还要“发展”这两个层次的聚焦点。
这样,特点就分析出来了。
2.运用多边性思维这要求环绕某一个历史整体,抓住它的方方面面来寻觅历史事物的特征。
作为历史整体的特征,需要“面面点到”。
例如:北伐战争特点:⑴性质的双重性:革命统一战线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反帝反封建资民主革命。
⑵形式的多样性:工农运动、反帝爱国运动和由南向北的北伐战争等形式。
快速记忆历史知识点十一种方法

快速记忆历史知识点十一种方法在历史教学中,有许多历史时间、人物及其活动的内容与地点是非记不可的,因此历史课的学习中很有必要掌握一些科学的记忆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小编在这里整理了十一种历史知识记忆法,希望能帮助到您。
快速记忆历史知识点十一种方法1谐音记忆法以“核心字”为基础,对历史材料进行重组,形成合辙押韵、朗朗上口的歌诀。
如五代十国的“十国”:吴闽吴越前后蜀,南唐南汉南平楚,再加上北方的“北汉”。
1978─1999年工业建设部分重要工程有安太堡露天煤矿、大秦铁路、上海宝山钢铁公司、大亚湾核电站、京九铁路、葛洲坝水利工程:安太堡大、宝钢大、京九铁路葛洲坝。
1927年到1930年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名称、建立者:方志敏,闽浙赣;徐向前,鄂豫皖。
贺龙洪湖湘鄂边;邓张左右来回转。
2奇特联想法联想越奇特,记忆越深刻,因人而异,因事而异。
二战的六个中立国:瑞士、瑞典、西班牙、葡萄牙、爱尔兰、土耳其。
我们把它想象成:两对双胞胎“瑞士、瑞典”与“西班牙、葡萄牙”都“爱”“土耳其”姑娘。
两汉时期中国与朝鲜保持着频繁的贸易往来,中国输出到朝鲜的有:铁制生产工具、铜镜、漆器。
我们把它想象成:中国“特工”带去一面“铜镜”,朝鲜人觉得好“稀奇”。
3浓缩记忆法认真分析历史事物,从中归纳提炼出连续或对仗的“核心词”,作为记忆的载体,有事半功倍之效。
十年建设时期成就:总结为“1、2、3、4、5、6、7、8一个“十年”:1956──1966两个钢铁基地:武汉、包头3.三个油田:大庆、胜利、大港4.四个英雄模范人物:王进喜、雷锋、焦裕绿、向秀丽5.1965年石油全部自给;建成大中型项目五百多个。
6.工农业总产值增长近60%。
7.农村用电增长了70倍。
8.新建铁路八千多公里。
《天津条约》主要内容有5点,可总结为“三外一赔一开”。
一五计划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可总结为“一桥二铁三公四厂”。
4数理记忆法抓住年代本身的特征,探究数字之间的关系,增加易于联想的内容,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江西省历史特级教师李福南历史巧记系列之11-雕谈历史年代记忆法

雕谈历史年代记忆法南昌市第十七中学李福南记忆年代是学习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好历史的保证。
记忆年代是令许多同学头疼的,但有些年代学生又不得不记。
那怎么办呢?要记好历史年代,要讲求记忆方法,其原则是:“重要年代具体记,一般年代大概记,年代框架形成后,再用各法来巧记。
”我们必须想办法让它变得易记而难忘,对此,我探索出这些方法:一、数字谐音代码法用数字意象为一场景的记忆法。
如:春秋(前770—前76)可记作:“在春秋季节里,骑麒麟,试骑鹿”。
战国(前475—前221)可记作:“为庆贺战果,雄狮齐舞,两耳摇”。
秦朝(前221—前206)可记作:“秦朝的钱二阿姨爱圈楼"。
隋朝(581-618)可记为:“舞吧,腰努一把”.南宋(1127-1276年)可记作:“赵构摇摇爱妻要饿吃驴”.清朝(1636-1840年)可记作:“一鹿上山路要扒狮洞"。
法国大革命(1789—1794)可记作:“路易十六要吃罚酒,一吃就死”。
鸦片战争(1840-1842年)可记作:“英一把手司令示儿:鸦片战争我们打败中国”。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可记作:“英法十八武路要霸中国路权"。
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年)可记作:“甲午战争中姨爸就是救吾”.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可记作:“药酒灵通治腰"。
辛亥革命(1894-1912年)可记作:“孙中山医爸就是药酒一两”.抗日战争(1937—1945年)可记作:“—鸠闪吃狮虎(1937—45)”。
解放战争(1945-1949年)可记作:“解放战争胜利,依旧看狮舞和刺鸠(1945-49年)表演”。
马克思(1818-1883年)可记作:“一爬一爬(就)爬(上)山(了)”。
毛泽东(1893——1976)可记为:“毛泽东的一把旧伞,在湖南韶山一旧弃了".二、奇特联想趣味法就是通过离奇的、特别的联想并在头脑中呈现相应的物象来增强记忆的方法。
[学习资料]江西省高中历史 巧记系列16 诙谈历史触景生情素材
![[学习资料]江西省高中历史 巧记系列16 诙谈历史触景生情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56748d63852458fb770b56c8.png)
诙谈历史触景生情记忆法记忆学中有一种现象叫“舌尖想象”,即人们有时候话到嘴边,却怎么也想不出要表达的内容。
其实,很多繁琐的内容早已装进了我们的头脑,就是缺乏一个“呼唤”让他们苏醒的信号,触景生情记忆法可充当了那个“呼唤”的信号。
触景生情记忆法:凭借接触过的景致回忆历史的方法。
一、周年触景生情记忆法如5周年的历史大事:1、前495年,伯利克里诞生。
2、前475年,战国产生。
3、25年,东汉建立。
4、1695年,黄宗義去世。
5、1745年,沃尔波尔去世。
6、1755年,孟德斯鸠去世。
7、1765年,珍妮纺纱机问世。
8、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卡特莱特的水力织布机。
9、1815年,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
10、1825年,世界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1、1855年,戴姆勒和本茨的汽车。
12、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
13、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孙中山在广州发动起义;电影诞生。
14、1905年,同盟会成立;《定军山》标志中国电影业起步。
15、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
16、1925年,广州国民政府成立。
17、1935年,遵义会议召开和吴起镇会师;《渔光曲》;世上第一部彩色电影《浮华世家》。
18、1945年,中共七大;日本投降;重庆谈判;罗斯福去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成立。
19、195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万隆会议;华约成立;爱因斯坦去世。
20、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21、1985年,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戈尔巴乔夫执政。
22、1995年,启动“安居工程”;世界贸易组织建立。
23、2005年,连战“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大陆。
二、节日触景生情记忆法重大节日:清明节[4月无定日];端午节[农历05/05];重阳节[农历09/09];国际劳动节[05/01];中国青年节[05/04];世界电信日[05/17];香港回归日[07/01];建党节[07/01];抗日战争纪念日[07.07];八一建军节[08/01];劳动节 [09.01];国庆节[10/01];国际音乐节[10.01];世界粮食节[10/16];澳门回归纪念日[12/20];毛泽东诞辰[12/26] 。
[精品]江西省高考高中复习历史 巧记系列12 发谈历史关键素材
![[精品]江西省高考高中复习历史 巧记系列12 发谈历史关键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d3aa1b84dd3383c4bb4cd2f6.png)
发谈历史关键记忆法古时候,有的人记忆力极好,甚至可以把文章倒背如流,过目成诵。
可是郑板桥却看不起这种人,把他们叫做:“没分晓的钝汉。
”怎么个没分晓?就是不分主次、轻重,不管有用、无用,一股脑儿全都背下来。
选择性记忆法就是将记忆过程中以明确的记忆目的从记忆资料中加以选择从而找出其重点的方法。
选择性记忆分为两大类,有意选择性记忆和无意选择性记忆。
关键记忆法:又叫做精选记忆法。
就是提取每句话、短语或词的关键字并按顺序串联起来进行有意选择性记忆。
这其实是减轻负担和提高效率的极好途径。
关键记忆法编制方法很多,一般来说,常见有“七法”:⑴数学代表法:把某一历史常识由一个或几个数字归纳综合出来,形成要点。
例如:中国教育奠基成就“二较”: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
教育动乱“四大”:教育事业极大破坏,各行各专业人才大缺乏, 民族文化素质大下降, 中国与发达国家差距拉大。
再如记忆《马关条约》内容时,可用“开厂免一内税、赔二亿、割三地、开四口”。
最后如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四个“进一步”: 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完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重视民族工作;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
⑵名词五点法:时刻;地址;人物;内容;评价或意义。
此法适合于人物、事务、著作等类此外名词。
如:《孙子兵书》可这样归纳综合:春秋时代;吴国;军事家孙武所著;总结了前人及自己作战经验写成《孙子兵书》;世界闻名的古代兵书。
⑶谐音趣味法:即把某一历史常识的几个关头常识用谐音或组成有趣味的几个字辅佐记忆。
如:记苏联在1924年刚成立时的加盟共和国,可记做“乌外有两只鹅”。
即乌克兰、白俄罗斯、俄罗斯、外高加索。
⑷要点提炼法:就是把某一章节的若干历史知识进行归纳提炼成一些要点来进行记忆的方法。
例如可以把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归纳提炼成以下几个要点:割地、赔款、开口、协税。
又如记忆价格革命内容时,可用“金银价降、物价涨、封主衰、人民贫、资本兴”。
[学习资料]江西省高考高中复习历史 巧记系列50 妄谈历史重复素材
![[学习资料]江西省高考高中复习历史 巧记系列50 妄谈历史重复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3c5ab7fb3186bceb19e8bbc9.png)
妄谈历史重复记忆法孔子主张“学而时习之”。
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学者顾炎武,可以背诵14.7万字的十三经。
他记忆容量大,准确度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习得法。
据《先正读书诀》记载:“林亭(林亭即顾炎武)十三经尽皆背诵。
每年用3个月温故,余月用以知新”。
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在谈他记忆力超群的经验时更说:“说起来也很简单,重复!重复!再重复!”这道出了重复记忆法的真谛!历史重复记忆法,是把所记忆的历史内容连续重复或间隔一定时间后再重复学习一次,经过多次重复,实现永久记忆。
具体来讲,重复的技巧千千万,应用时应该因人而异。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历史重复技巧。
1.及时重复心理学家认为,第一次复习要及时,当天学习的历史内容要当天复习,第二次复习也不要间隔太长时间。
两次复习的时间间隔至少应大于30分钟,但应小于16小时。
首次重复的时间因人而异,也因重复内容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如同世界上没有指纹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一样,每个人都有与众不同的记忆素质。
2.新的角度中重复刚接受新知识时需要重复,否则印象太浅,不会在脑中产生记忆效果。
这就像没有闸的汽车,一直爬到坡顶才能站稳,半坡上熄火就容易溜下来。
新的角度中重复,好像发动机,应该把记忆的载重车推上有利于保持信息的“坡顶”再暂告歇息。
如识记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⑴原因条件:经济: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政治:巩固统一的需要;思想:韩非子关于中央集权和法制的思想;历史:商鞅变法的成功经验;客观:为秦统一和强盛。
⑵形成过程:一皇帝二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三秦律四统一(统一度量衡、货币;统一车轨和驰道;统一文字;修灵渠和长城等巩固统一)。
⑶历史影响:积极: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消极:封建专制统治的强化使人民处境日趋恶劣,阶级矛盾激化,给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大破坏。
我设计了新的角度中重复---小结: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234” : 一个核心(高度集权) 二内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三特点(最高统治者权威树立;官僚体系取代宗法贵族体系;官吏任免制取代世卿世禄制) 四制度(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选官制)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雕谈历史年代记忆法记忆年代是学习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好历史的保证。
记忆年代是令许多同学头疼的,但有些年代学生又不得不记。
那怎么办呢?要记好历史年代,要讲求记忆方法,其原则是:“重要年代具体记,一般年代大概记,年代框架形成后,再用各法来巧记。
”我们必须想办法让它变得易记而难忘,对此,我探索出这些方法:一、数字谐音代码法用数字意象为一场景的记忆法。
如:春秋(前770—前76)可记作:“在春秋季节里,骑麒麟,试骑鹿”。
战国(前475—前221)可记作:“为庆贺战果,雄狮齐舞,两耳摇”。
秦朝(前221—前206)可记作:“秦朝的钱二阿姨爱圈楼”。
隋朝(581-618)可记为:“舞吧,腰努一把”。
南宋(1127-1276年)可记作:“赵构摇摇爱妻要饿吃驴”。
清朝(1636-1840年)可记作:“一鹿上山路要扒狮洞”。
法国大革命(1789-1794)可记作:“路易十六要吃罚酒,一吃就死”。
鸦片战争(1840-1842年)可记作:“英一把手司令示儿:鸦片战争我们打败中国”。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可记作:“英法十八武路要霸中国路权”。
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年)可记作:“甲午战争中姨爸就是救吾”。
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可记作:“药酒灵通治腰”。
辛亥革命(1894-1912年)可记作:“孙中山医爸就是药酒一两”。
抗日战争(1937-1945年)可记作:“-鸠闪吃狮虎(1937-45)”。
解放战争(1945-1949年)可记作:“解放战争胜利,依旧看狮舞和刺鸠(1945-49年)表演”。
马克思(1818-1883年)可记作:“一爬一爬(就)爬(上)山(了)”。
毛泽东(1893——1976)可记为:“毛泽东的一把旧伞,在湖南韶山一旧弃了”。
二、奇特联想趣味法就是通过离奇的、特别的联想并在头脑中呈现相应的物象来增强记忆的方法。
如:夏朝(前2070—前1600即前21至前16世纪) 记:“钱阿姨司机,夏天吃甜石榴”。
商朝(前1600—前1046即前16至前11世纪) 可记:“商人吃甜石榴,坐石椅上”。
西周(前11世纪-771):“喝稀粥没意义奴隶们齐起义”。
西汉(前202—8)可记作:“西汉前的人爱冻耳,痛得喊爸”。
东汉(25-220年)可记作:“刘秀在洛阳遇二虎是在两暗洞”。
唐朝(618-907年)可记作:“李渊分糖(建唐)留一把,有人就动气”。
北宋(960-1127年)可记作:“赵匡胤借旧路灯进东京摇摇俩旗建北宋”。
元朝(1271-1368年)可记作:“忽必烈摇喊起义倚山当路霸”。
明朝(1368-1644)可记作:“朱元璋石山打鹿吧,留下一路死尸”。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年)可记作:“威廉一流司令一路打爸爸”。
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年)可记作:“贺独立,美国人民一齐起舞一齐爬山”。
太平天国(1851-1864)可记作:“洪秀全凭一把武艺建太平天国但失败流失”。
国民大革命(1924-1927年)记:“国民革命依旧(19)国共两室(24)暗起(27)义”。
三、同年归类记忆法历史上,有许多事件是在同年甚至是同月发生的,我们只须记住一个事件的时间,就记住了其它几个事件的时间。
⑴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火烧圆明园;《北京条约》;太平军攻破江南大营;共和党林肯当选总统,以后两党交替执政。
⑵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第一国际在伦敦建立;普奥联合击败丹麦。
⑶1900年,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
⑷1921年,中共一大;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
⑸1924年,国民党一大;国共第一次合作;孙中山逝世;列宁逝世;斯大林模式;新三民主义。
⑹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7月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8月,八·一南昌起义和汉口“八七”会议;9月湘赣边界秋收起义;10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12月广州起义,建立了广州苏维埃政府。
⑺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九一八事变;中国笫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拍摄成功;里昂工人起义。
⑻1935年:遵义会议,中共走向成熟的标志;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日本发动“华北事变”;共产国际七大召开。
⑼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12国社会主义阵营;苏联爆炸第一颗原子弹;东西德成立,德国分裂。
⑽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⑾1954年: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地位参加日内瓦会议;《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签字。
⑿1961年,美国发动越南战争;不结盟运动兴起。
⒀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并改革;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袁隆平发现一株天然杂交水稻。
⒁1971年,基辛格访华;第26届联大,恢复中国合法席位;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恢复调整国民经济。
⒂1982年中共共确立了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 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英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中国; 中共十二大。
⒃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联合声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⒄1990年,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实现了统一;苏共实行多党制;台湾成立海峽交流基金会;中国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开放上海浦东。
⒅1991年,袓国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南斯拉夫解体;苏联解体;亚太经合组织汉城会议。
⒆1992年”九二共识;<《欧洲联盟条约》签订; 邓小平南巡讲话; 中国政府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中共十四大。
⒇2001年,“9.11”事件;上海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上海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笫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袁隆平获中国国家最高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一年内的大事件集中记忆,突出了历史转折关头,与“同月式联想”有异曲同工之妙。
四、周年纪念大事法所谓“周年纪念大事法”,即运用周年纪念方式来记忆历史年代。
例如0年周年: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公元前1600年汤灭夏朝建立商朝;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1380年,朱元璋废丞相设六部;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820年,恩格斯诞生;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和七月王朝建立;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英国完成工业革命;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火烧圆明园,《北京条约》,太平军攻破江南大营,共和党林肯当选总统,以后两党交替执政;1870年,普法战争,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1900年,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1910年,日本正式吞并朝鲜;1920年,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在上海成立,陈独秀任书记,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天津航线开通;1930年,蒋介石发动三次反“围剿”;1940年,百团大战;三三制原则;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60年,党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八字方针,中苏关系恶化;1970年,中国笫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号”发射成功;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经济特区建立;1990年,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实现了统一,苏共实行多党制,台湾成立海峽交流基金会,中国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开放上海浦东;2000年,美、日、法、德、英、中等国公布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亊国首脑会晤。
五、年代顺序巧记法历史的发展顺序是用时间来表示的。
根据历史活动时间的更替承接去记忆,称为年代顺序记忆法。
如:鸦片战争的经过:1839年虎门销烟,1840年鸦片战争,1841年三元里抗英,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按照时间顺序学习历史既与人们的生活经验及学习心理相贴近,也符合循序渐进性的学习原则。
六、因果关系记忆法依据历史事件、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记忆历史年代。
如:要记住党的成立是1921年,就把这个时间与当时国内外大事相联系,找出前因后果。
党成立前的大事有: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1918年,一战结束,1919年,巴黎和会,五四运动,1920年,各地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党成立。
党成立后的大事有:1922年—1923年,全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1924—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等。
七、中外对照表格法这种表仍以年代为“经”,以同列的不同国家或不同的史实为“纬”,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在同一时间里发生在不同国家或不同地区的历史现象。
如把中国史与世界史相同的或不同史段发生的史实年代,也可把同一个国家发生在不同地区但其史实性质相同或相似的年代列成表,便于学生作横或纵向比较,可培养学生同期性的时间概念,也可了解历史发展过程年代即根据两个历史年代中某些数字颠倒的特点进行记忆的方式。
一般有首部颠倒法、尾部颠倒法、首尾颠倒法等形式。
如: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美国第一届联邦政府成立。
1879年3月14日爱因斯坦诞辰,1798年罗马共和国成立,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98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九、相等距离记忆法根据几个历史年代间的相等差距的记忆方法,好处是只要记住了其中一个所代就可推算出其余的几个年来。
如:相距2年:1911年辛亥革命;1913年“二次革命”;1915年护国运动;1917年护法运动;1919年五四运动;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23年中共三大召开于广州,决定国共合作;1925年孙中山逝世和联共(布)“十四大”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决定把苏联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相隔10年:1841年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1851年太平天国革命爆发;1861年清总理衙门建立,洋务运动开始;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1881年《中俄伊梨条约》签订;1891年康有为《大同书》刊行;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总理衙门(1861—1901)改称外务部、“新政”;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爆发;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和苏联实施新经济政策;1931年“九一八”事变、土地革命路线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于瑞金;1941年“皖南事变”;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61年三年困难期结束;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1981年我国正走向改革开放之路;1991年海湾战争、苏联解体;2001年中国加入WTO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