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一中2015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模拟考试卷生物 Word版含答案
2015年福建卷(生物.最高清word版本)
![2015年福建卷(生物.最高清word版本)](https://img.taocdn.com/s3/m/feb10df6aef8941ea76e05c3.png)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福建卷)理综生物部分本卷制作:溪照尊重他人劳动成果,从小事做起,转载请标明著作人信息及出处,谢谢!一、选择题1.人体内含有多种多样的蛋白质,每种蛋白质A、都含有20种氨基酸B、都是在细胞内发挥作用C、都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D、都能催化生物化学反应[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蛋白质的基本知识,考查识记和判断能力。
难度较小。
[解析]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数约有20种,不是每种蛋白质都含20种氨基数,A错误;蛋白质可以在细胞内外发挥作用,甚至可以在体外发挥作用,如某些酶,B错误;蛋白质是由肽链经过盘曲、折叠形成其特有的空间结构,C正确;蛋白质的功能多种多样,只有作为酶的蛋白质可以催化生物化学反应,D错误。
2、有一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由于患者体内某种T细胞过度激活为效应T细胞后,选择性地与胰岛B细胞密切接触,导致胰岛B细胞死亡而发病。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这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B、患者血液中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生理水平C、效应T细胞将抗原传递给胰岛B细胞致其死亡D、促进T细胞增殖的免疫增强剂可用于治疗该病[答案]A[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自身免疫病概念、胰岛B细胞作用的相关知识,考查从题目获取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度较小。
[解析]由题意可知,这种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是由于免疫系统过于敏感,攻击自身胰岛B细胞造成,属于自身免疫病,A正确;胰岛B细胞作用是合成并分泌胰岛素,胰岛B细胞死亡将导致胰岛素水平低于正常生理水平,B错误;效应T细胞将胰岛B细胞作为抗原致其死亡,C错误;促进T细胞增殖将加快对胰岛B细胞的破坏,使该病更加严重,D错误。
3、在光合作用中,RuBP羧化酶能催化CO2+C5(即RuBP)→2C3。
为测定RuBP羧化酶的活性,某学习小组从菠菜叶中提取该酶,用其催化C5与14CO2的反应,并检测产物14C3的放射性强度。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菠菜叶肉细胞内BuBP羧化酶催化上述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B、RuBP羧化酶催化的上述反应需要在无光条件下进行C、测定RuBP羧化酶活性的过程中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D、单位时间内14C3生成量越多说明RuBP羧化酶活性越高[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光合作用暗反应的相关知识,考查识记和理解能力。
【名师解析】福建省2015届高考生物模拟试卷(5月份)原创word版,含解析
![【名师解析】福建省2015届高考生物模拟试卷(5月份)原创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6c6b1e1f8c75fbfc77db2ef.png)
2015年福建省高考生物模拟试卷(5月份)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3.(6分)(2015•福建模拟)如图表示在采用不同网目(网眼直径)和不同捕捞强度时对某鱼塘中草鱼捕获量的影响.下列相关分析中错误的是()捕捞后,草鱼的剩余量为5.(6分)(2015•福建模拟)φ174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为单链DNA,如图为φ174噬菌体的单链DNA中基因①②指导合成蛋白质的部分碱基序列(图中数字为相应的氨基酸编号,起始密码子:AUG、GU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二、非选择题6.(12分)(2015•福建模拟)甲图为培养绿藻的装置示意图,乙图为光照强度对溶液中净溶氧量的影响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装置中NaHCO3溶液的作用是,绿藻影响溶液中溶氧量的生理过程有.(2)A点时绿藻体内产生[H]的部位为.B点时绿藻的叶绿体中ADP的移动方向为.(3)光照强度为C时对培养装置突然遮光,则短时间内绿藻叶绿体中C5数量的变化为;光照强度大于C点后,影响溶液中净溶氧量变化的主要外界因素有等.7.(12分)(2015•福建模拟)如图为人体内淋巴细胞生成过程及某特异性免疫反应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图中所示的免疫器官有(填名称).(2)细胞D的增殖、分化需要的刺激或作用,细胞E在图中所示的免疫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为.(3)刺参含酸性粘多糖和海参皂苷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某研究小组以小鼠为实验材料,①实验结果表明,刺参匀浆能够(填“增强”或“减弱”)机体的免疫功能.在正常机体内免疫系统除防卫功能外,还具有功能.②要综合评价刺参对免疫功能的影响,除表中的指标外,还可测定(写出一项即可)等指标.8.(16分)(2015•福建模拟)果蝇是生物学中常用的实验材料,可用来进行遗传、变异等方面的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果蝇一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两条染色体在相同区域同时缺失,则不能存活;若果蝇一对同源染色体中仅一条染色体缺失,则生活力有所降低但能存活.现有一红眼果蝇X A Y与一缺失白眼雌果蝇X a X﹣杂交,子代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得F2,已知X﹣Y不能存活,则F2中红眼和白眼果蝇的比例为,F2中雄果蝇的性状分离比为.(2)在遗传学中,控制相同性状的某对染色体中有一条染色体缺失的个体称为单体.大多数动物的单体不能存活,但在黑腹果蝇中,点状染色体(如图所示)缺失一条可以存活,而且能够繁殖后代.单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只能一条移向一级,另一级因缺失而没有相对应的染色体,其他的同源染色体正常分裂.①设某点状染色体缺失的单体白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dX a X﹣,则其产生配子可能的基因型为.②该单体白眼雌果蝇(dX A X﹣)与纯合显性正常红眼雄果蝇杂交,后代的基因型为.(3)若某白眼雌果蝇只有一条X染色体上有a基因,其形成的原因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染色体缺失,还有一种是基因突变.下面请用两种方法来判断白眼雌果蝇形成的原因.方法一:取该果蝇处于细胞周期中的细胞制成装片,显微镜下观察处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结构,若,反之则为染色体缺失.方法二:选该白眼雌果蝇与正常红眼雄果蝇杂交,若杂交子代中雌果蝇数与雄果蝇数之比为,则这只白眼雌果蝇的出现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若杂交子代中雌果蝇数与雄果蝇数之比为,则这只白眼雌果蝇的出现是由染色体缺失造成的.三、【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9.(10分)(2015•福建模拟)利用乳腺生物反应器获取药用蛋白具有产量高、成本低等优点.如图为培育转基因奶牛获得人血清白蛋白的流程.请回答:(1)利用PCR技术扩增人血清白蛋白基因使用的酶是.(2)过程②包括技术;若要检测牛奶中是否含有人血清白蛋白,可采用技术.(3)若用逆转录病毒作载体,则将外源基因插入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目的是.逆转录病毒载体感染的细胞一般选择内细胞团细胞,因为这类细胞在功能上具有的特点.2015年福建省高考生物模拟试卷(5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高三生物-2015届高三下学期期初生物试卷.(DOC)
![高三生物-2015届高三下学期期初生物试卷.(DOC)](https://img.taocdn.com/s3/m/0cde32adbe23482fb4da4cfb.png)
2014-2015 学年高三(下)期初生物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含 20 小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切合题意.1.对于 RNA 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 .少量 RNA 拥有生物催化作用B . mRNA 上决定 1 个氨基酸的 3 个相邻碱基称为密码子C.细胞中有多种tRNA ,一种 tRNA 只好转运一种氨基酸D .真核细胞内mRNA 和 tRNA 都只好在细胞核中合成的2.以下有关“研究酶的特征”系列实验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 .在“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没关变量不只一种B .在“研究酶的专一性”实验中,自变量必定是酶的种类C.在“研究酶的高效性”实验中,自变量是酶的种类D .在“研究 pH 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自变量不只一种3.长久浸水会致使树根变黑腐化.树根从开始浸水到变黑腐化时细胞呼吸速率的变化曲线如以下图.以下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Ⅰ阶段根细胞的有氧呼吸速率降落B.Ⅱ阶段根细胞的无氧呼吸速率上涨C.Ⅲ阶段曲线降落的原由与I 完整同样D .a 点的有氧呼吸强度大于 b 点4.以下有关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 数目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 .次级精母细胞中的DNA 分子正好和正常体细胞的DNA 分子数目相等B.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只有正常体细胞数目的一半C.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单体的数目正好和细胞中DNA 分子数目相等D.任何一种哺乳动物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着丝点数目都同样5.以下对于图示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 .图一所示过程相当于图三的⑩ 过程,只好发生于细胞核中B .若图一的③中 A 占 23%, U 占 25%,则相应的双链 DNA 片段中 A 占 24%D .正常状况以下图三中在动植物细胞中可能发生的是⑨⑩?过程6.以下对于人类红绿色盲遗传的剖析,正确的选项是()A.在随机被检查人群中男性和女性发病率相差不大B.生病家系的系谱图中必定能察看到隔代遗传现象C.生病家系中正常男性的母亲和女儿必定不生病D.该病不切合孟德尔遗传且发病率存在种族差异7.以下有关育种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秋水仙素经过促使着丝点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加倍B.单倍体育种常用必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办理萌生的种子或幼苗C.为获取显性纯合体,可利用杂交育种的方法缩短育种时间D.为认识决三倍体无籽西瓜年年制种的问题,可利用植物组织培育迅速生殖8.以下对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维生素、纤维素、尿素都是内环境的成分B.水均衡遇到垂体产生的抗利尿激素的调理C.体温变化遇到神经、体液和免疫调理的多重影响D.胰高血糖素经过体液定向运输至肝细胞9.以下有关植物激素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根的作用成效可能同样B.顶芽合成的生长素经过自由扩散运输到侧芽C.植物向光性现象能表现生长素作用的双重性D.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使植物伸长生长,原理同样10.如图实验装置(单糖可经过半透膜),先在漏斗中加入蔗糖溶液与蒸馏水液面齐平.一段时间后,待漏斗内液面静止,再向漏斗中加入必定量的蔗糖酶.以下坐标中,Y轴表示“漏斗内外液面高度差”,以下曲线中能正确反应整体实验过程中,漏斗内外溶液的液面高度差变化状况的是 ()A.B.C.D.11.如图表示人体内主要能源物质氧化分解的部分门路,此中X 、Y 、 M 、N 代表物质.下列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糖原水解主要发生在骨骼肌细胞中B.X →Y 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C. M、 N 分别代表乳酸和酒精D .Y 、M 、 N 中的氧元素均来自于X12.如图为某植物细胞一个DNA 分子中 a、 b、c 三个基因的散布状况,图中Ⅰ、Ⅱ为无遗传效应的序列.有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a 中碱基对缺失,属于染色体构造变异B. c 中碱基对若发生变化,生物体性状不必定会发生改变C.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期间,b、 c 之间可发生交错交换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摆列,基因的首端存在开端密码子13.赫尔希和蔡斯用32 32P 标记的 T 2噬菌体与无P 标记的大肠杆菌混淆培育,一段时间后经搅拌、离心获取了上清液和积淀物.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 .用含32 32噬菌体P 的培育基培育 T2噬菌体可获取被P 标记的 T2B .搅拌的目的是使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与噬菌体的DNA 分开C.假如离心前保温时间过长,会致使上清液中的放射性高升D .该实验结果说明DNA 是主要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14.以下对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地理隔绝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异,必然致使生殖隔绝B.两个种群间的隔绝一旦形成,种群间的个体不可以进行基因沟通C.外来物种入侵不可以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D.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从而致使生物的定向变异15.如图表示神经调理的反射弧局部表示图,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构造①的存在使相邻两神经元之间的喜悦能双向传达B .神经激动在构造① 处和构造② 处的传导速度同样C.构造②处喜悦时膜外电流的方向与喜悦的传导方向同样D.刺激Ⅰ、Ⅱ处能惹起肌肉缩短,刺激Ⅲ处则不可以16.在“研究培育液中酵母菌种群数目动向变化”实验中,图1 是一块规格为1mm ×1mm ×0.1mm 的血球计数板正面表示图,图 2 是计数室某一个方格中酵母菌散布表示图.有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该血球计数板上有 2 个计数室,玻片厚度为0.1mmB .制片刻,先用吸管滴加样液,再盖盖玻片C.该方格中酵母菌的数目应计为9 个D .实验中被台盼蓝溶液染成蓝色的酵母菌为死细胞17. 2014 年西非地域迸发了埃博拉疫情.埃博拉病毒(EBV )是一种 RNA 病毒.埃博拉病毒侵入人体后 ()A .刺激 T 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与该病毒联合B .刺激 B 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与该病毒联合C.被吞噬细胞特异性辨别D .与特定的抗体联合可失掉致病能力18.如图表示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韭菜宿根进行的实验流程,有关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 .两组实验的结果② 中汲取光谱最显然的差异出此刻蓝紫光地区B .两组实验的结果① 中共有色素带的颜色是黄色和橙黄色C.纸层析法分别色素的原理是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D.在做提取韭黄色素的实验时,不加碳酸钙对滤液颜色的影响不大19.以下对于群落构造和演替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会影响草本层中动物类群的散布B.群落演替达到相对稳固后,物种构成不再发生变化C.近岸区和湖心区生物散布的差异,构成群落的水平构造D.火灾后,自然恢复林的形成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20.在生态环境的研究、保护过程中,以下方法与目的不符合的是()A.成立盐城丹顶鹤自然保护区,主假如防备滩涂被损坏B.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昆虫,可降低有害昆虫的种群密度C.成立濒危动物精子库,有益于保护濒危动物的基因多样性D.成立缓冲带,减少人类扰乱,使被损坏的湿地依靠自然恢复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包含 5 小题,每题 3 分,共 15 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不只一个选项切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 3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1 分,错选不得分.21.以下对于构成生物体的氨基酸和蛋白质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氨基酸分子中只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B.血红蛋白中不同肽链之间是经过肽键连结的C.氨基酸按不同的摆列次序脱水缩合可形成不同的蛋白质D .由 1001 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环状肽链含有1001 个肽键22.下表是对于酶专一性的实验设计,有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步骤 1 2 3 4 5编号注入淀粉溶液注入蔗糖溶液注入某种酶溶液注入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察看现象试管Ⅰ2mL ﹣2mL 2mL A试管Ⅱ﹣2mL 2mL 2mL B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酶的种类,没关变量是底物的用量、反响温度等B.步骤 3 能够采纳新鲜的淀粉酶或蔗糖酶C.若步骤 3 采纳新鲜的淀粉酶,则现象 A 是产生砖红色积淀, B 无砖红色积淀D .该实验还可采纳碘液作为检测试剂23.科学家将大草履虫与袋状草履虫在盛有培育液的试管中混淆培育,试管中有好氧细菌和酵母菌,大草履虫主要以好氧细菌为食,袋状草履虫主要以酵母菌为食.实验过程中大草履虫和袋状草履虫的数目变化如右图所示.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 .大草履虫和袋状草履虫种群数目增加曲线呈“S”型B.大草履虫和袋状草履虫在培育液中都呈均匀散布C.大草履虫和袋状草履虫之间的关系属于竞争D.常用标记重捕法检查试管中草履虫的种群密度24.以下有关质壁分别与复原实验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选择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作为实验资料,便于察看质壁分别现象B.加盖玻片刻,应防止产生气泡,不然会影响察看C.撕取的洋葱表皮若带有叶肉细胞,会因细胞重叠而看不到质壁分别现象D.植物细胞质壁分别的内因是细胞壁无伸缩性,而原生质层有伸缩性25.以下对于“察看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培育洋葱根尖时,常常换水可防备烂根B.解离的目的是让细胞相互分别并保持细胞活性C.漂洗目的是洗去解离液,所用的时间比解离长D.察看时应先在低倍镜下找到分生区细胞,此区细胞摆列密切,有的正在分裂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含8 小题,合计65 分.26.以下图表示小肠上皮细胞亚显构造表示图,请剖析回答:(括号中填数字编号,横线上填文字)(1)该图中构成生物膜系统的构造有 __________ (填数字).膜蛋白 A 在履行相应功能时需要耗费 ATP ,产生 ATP 的构造主假如 [__________ ] __________.(2)该细胞面向肠腔的一侧形成好多崛起即微绒毛,该微绒毛的基本骨架是 __________ .微绒毛不单能够增加膜面积,还能够增加细胞膜上 __________ 数目,有益于汲取肠腔中的葡萄糖等物质.(3)细胞膜表面还存在水解双糖的膜蛋白D,说明膜蛋白还拥有 __________ 功能.图中的四种膜蛋白功能不同、构造有差异,其根根源因是__________.(4)重生儿小肠上皮细胞汲取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方式是__________,表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色是 __________.27.以下图 1 表示基因型为 AaBb 的某动物细胞分裂过程表示图,图 2 是细胞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请剖析回答:(1)图 1 中,细胞①经减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基因型有__________ .(2)图 1 中细胞③的名称是 __________ ,细胞⑤中有 __________个 DNA ,可能不含 X 染色体的细胞是 __________ (填序号).(3)图 2 中, CD 段可表示 __________ 期,细胞④应付于图 2 中的 __________ 段,可发生基因重组的是 __________ 段.(4)图 2 中出现 GH 段的原由是 __________ .28.某科研人员将绿色的小麦叶片放在温度适合的密闭容器内,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测定该容器内氧肚量的变化以以下图所示.请剖析回答:(1)小麦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_________, CO2进入叶肉细胞后被固定,固定产物的复原需要光反响供给__________ .(2)B 点时,叶片的光合作用速率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A 点此后的短时间内,叶片细胞内C3的量将 __________.(3)在 0~ 5min 内,该容器内氧肚量减少的原由是__________ ,在 5~ 15min 内,该容器内氧肚量增加的速率减小,这是因为__________.(4)假如小麦叶片的呼吸速率一直不变,则在5~ 15min 内,小麦叶片光合作用的均匀速率(用氧气产生量表示)是__________mol/min .(5)同一小麦植株的底部叶片呼吸作用强度比顶部叶片弱,其内部原由最可能是__________.29.如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真核细胞内三种物质的合成过程,剖析回答:(1)甲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分裂的 __________期,乙表示 __________过程,丙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有 __________.(2)丙过程经过 __________上的反密码子与 mRNA 上的密码子辨别,将氨基酸转移到核糖体上.(3)一个细胞周期中,乙过程在每个起点可开端多次,甲过程在每个起点一般开端__________次.甲过程所需的酶有__________.(4)科学家运用__________技术可研究甲过程的特色.若甲所示模板分子为,将其放在含153 次甲过程,则子代中含14 N 的培育液中进行N的 DNA 所占比率为 __________ .30.褐色脂肪组织(BA T)是小型哺乳动物适应性产热的主要部位.研究人员以长爪沙鼠为实验资料,研究动物在严寒条件下 BAT 含量及有关激素的变化,结果以下表( TRH 为促甲状腺激素开释激素).回答以下问题:组别环境温度实验结果(℃)BA T 含量( g/100g 体下丘脑中 TRH 含量血浆中甲状腺激素含量重)( pg/mg 蛋白)( ng/mL )①24 0.33 86.73 0.55② 4 0.27 63.94 0.76(1)长爪沙鼠的温度感觉器受严寒刺激产生喜悦时,该部位细胞膜外侧的电位变化是__________.当相应的神经激动传至下丘脑后,经过__________调理,从而使皮肤毛细血管__________,肌肉和肝脏等产热__________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2)实验表示,长爪沙鼠在严寒条件下能经过增加脂肪耗费量来保持体温.该过程中,能直接提高褐色脂肪细胞代谢速率增加产热的激素是__________.依据实验结果推断,② 组长爪沙鼠血浆中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比①组 __________ .②组长爪沙鼠下丘脑中TRH 含量比①组低,最可能的原由是__________.(3)与正常的长爪沙鼠对比较,损坏了下丘脑的长爪沙鼠,除了体温不可以保持相对恒定以外,还会因不可以分泌 __________,而致使尿量增加.31.检查发现小型湖泊中的绿藻、蓝藻是露斯塔野鲮鱼和罗氏沼虾的食品,罗氏沼虾又是露斯塔野鲮鱼的食品.图1表示不同体长露斯塔野鲮鱼的食性相对值,图2表示绿藻和蓝藻对水体中 N 元素、 P 元素汲取量及其体内藻毒素含量.剖析回答:(1)该湖泊中露斯塔野鲮鱼与罗氏沼虾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 .(2)若将体长为 2.8cm 的露斯塔野鲮鱼增重2kg ,起码需要藻类__________kg .(3)检查露斯塔野鲮鱼的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易发现而被捕食,则会致使种群密度估量结果 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4)该湖泊遇到富含 P 元素的生活用水的污染,某科研小组提出生态治污的方案:第一培养藻类去除水体中的P 元素.选择的藻类是__________ ,原由是 __________.而后投放体长大于 4.2cm 的露斯塔野鲮鱼控制藻类的数目.选择体长大于 4.2cm 的野鲮鱼,其原由是__________.(5)科研小组又对罗氏沼虾的能量流动状况进行剖析,结果以下表(数字为能量值,单位2是 KJ/( cm ?a)摄取食品中的能量粪便中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生殖的能量呼吸作用消散的能量51.6 27.0 1.5 23.1据表结果剖析,罗氏沼虾同化量为__________.32.如图为某家系的遗传系谱,此中甲病(基因用 A 、a 表示)、乙病(基因用B、 b 表示)是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剖析回答:(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 __________ ,该病的遗传特色是 __________.(2)若Ⅱ4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则Ⅱ 2 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3)若Ⅱ4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则Ⅲ 3 携带乙病致病基因的概率是__________,Ⅱ2的基因型为 __________ ,若Ⅱ1、Ⅱ2重生一个男孩,则该男孩同时患甲乙两种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4)若要检测Ⅲ 3 能否为致病基因的携带者,可采纳的举措是__________ ;若要检查某地区甲病的发病率,往常采纳的检查方式是__________ .33.科研人员为了研究吲哚丁酸(IBA )的不同使用方法和浓度对蓝莓组培苗生根的影响,展开了有关的实验研究.详细方法以下:①采纳生长优秀、生理状态相像的蓝莓苗,剪切成 2.5cm 单苗段备用.②采纳不同的办理方法,对制备好的单苗段进行办理.方法Ⅰ是将IBA 早先增加到基本培养基中,形成含不同IBA 浓度的培育基,再将单苗段接种到相应培育基上.方法Ⅱ是将单苗段置于不同浓度的IBA 溶液中沾蘸 5s,再接种到基本培育基中.③培育至 12d、 18d 和 30d,统计生根率,记录的数据以下表.方法组别IBA 浓度( mg/L ) 12d 生根率( %)18d 生根率( % ) 30d 生根率( %)Ⅰ 1 0 O 1 12 0.O5 O 20 743 0.1 O 12 504 0.2 O l1 485 0.5 0 10 47Ⅱ 6 0 0 1 17 200 70 100 1008 500 4 90 919 1000 0 87 88(1)在本实验中,每组别都要选用多根单苗段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2)在方法Ⅰ中,IBA 浓度为 0.5mg/L 时,对引诱蓝莓生根起__________作用.若需进一步确立在培育基中增加IBA 的最适浓度,则实验设计的思路是__________ .(3)使用 IBA 引诱蓝莓单苗段生根时,采纳方法__________(填“Ⅰ”或“Ⅱ ”)更好,原由是使用该办理方法时,在__________ 、__________ 等方面都拥有显然的优势.(4)有人提出单苗段生根可能需要光照,为此设计了以下实验进行研究:①将用适合浓度 IBA 溶液办理过的单苗段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分别接种到基本培育基中.②甲组置于光照条件下培育,乙组__________ .③培育一段时间后,分别统计__________.④ 剖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2014-2015 学年高三(下)期初生物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含20 小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切合题意.1.对于 RNA 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 .少量 RNA 拥有生物催化作用B . mRNA 上决定 1 个氨基酸的 3 个相邻碱基称为密码子C.细胞中有多种 tRNA ,一种 tRNA 只好转运一种氨基酸D .真核细胞内 mRNA 和 tRNA 都只好在细胞核中合成的考点: RNA 分子的构成和种类.剖析: RNA 是核糖核酸的简称,有多种功能:①有少量酶是 RNA ,即某些 RNA 有催化功能;② 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③ rRNA 是核糖体的构成成分;④ mRNA 携带着从DNA 转录来的遗传信息;⑤ tRNA 可携带氨基酸进入核糖体中参加蛋白质的合成.解答:解: A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拥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此中大多半是蛋白质、少许是 RNA ,A 正确;B、密码子是指 mRNA 上决定 1 个氨基酸的 3 个相邻的碱基,共 64 种, B 正确;C、细胞中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 种, tRNA 有 61 种,且拥有专一性,即一种tRNA 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一种氨基酸可由一种或多种tRNA 转运, C 正确;D、真核细胞转录形成 mRNA 和 tRNA ,场所主要在细胞核,其次是线粒体和叶绿体, D 错误.应选: D.评论:本题考察 RNA 分子的构成及种类、 RNA 的功能,要求考生识记 RNA 分子的化学构成,识记 RNA 分子的构造和种类,掌握 RNA 分子的功能,能联合所学的知识正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察.2.以下有关“研究酶的特征”系列实验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 .在“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没关变量不只一种B .在“研究酶的专一性”实验中,自变量必定是酶的种类C.在“研究酶的高效性”实验中,自变量是酶的种类D .在“研究 pH 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自变量不只一种考点:研究影响酶活性的要素;酶的特征.剖析: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拥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此中大多半是蛋白质、少许是RNA .特征: 1、酶拥有高效性,2、酶拥有专一性,3、酶的作用条件比较平和.解答:解: A 、在“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自变量只有温度一种,而没关变量不只一种,如PH、反响物的量等, A 正确、 D 错误;B、在“研究酶的专一性”实验中,自变量必定是酶的种类或反响物的种类, B 错误;C、在“研究酶的高效性”实验中,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酶、无机催化剂),C错误.应选: A.评论:本题设计较为奇妙,考察了酶实验的有关知识,提高了学生提守信息和剖析问题的能力.3.长久浸水会致使树根变黑腐化.树根从开始浸水到变黑腐化时细胞呼吸速率的变化曲线如以下图.以下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Ⅰ阶段根细胞的有氧呼吸速率降落B.Ⅱ阶段根细胞的无氧呼吸速率上涨C.Ⅲ阶段曲线降落的原由与I 完整同样D .a 点的有氧呼吸强度大于 b 点考点:无氧呼吸的观点与过程.剖析:本题是对氧气对无氧呼吸过程的影响及细胞呼吸、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关系的应用,水淹开始,因为土壤溶液中的氧气浓度降低有氧呼吸速率降落,此时的无氧呼吸因氧气存在受克制,因细胞呼吸降落,一段时间后因为氧气的耗费,渐渐减少,对无氧呼吸的克制作用减小,无氧呼吸渐渐加强,细胞呼吸强度增加,因为无氧呼吸过程产生酒精对根细胞拥有迫害作用,细胞活性降低,呼吸作用又减弱.解答:解: A 、Ⅰ阶段,因为长久浸水土壤中氧气浓度降低,细胞有氧呼吸的速率降落,A正确;B、Ⅱ随氧气浓度的进一步降低,对无氧呼吸的克制作用减弱,细胞的无氧呼吸速率上涨,B正确;C、Ⅰ阶段呼吸速率降落是因为氧气浓度降低,有氧呼吸速率降低和无氧呼吸因为氧气存在受克制,Ⅲ呼吸速率降落是因为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对根细胞产生迫害作用,两者降落的主要原由不同, C 错误;D、 a 点氧气浓度高于 b 点,有氧呼吸强度比 b 大, D 正确.应选: C.评论:本题的知识点是氧气对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影响,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对细胞的迫害作用,对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氧气浓度的关系的综合理解和运用是解题的重点.4.以下有关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 数目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 .次级精母细胞中的DNA 分子正好和正常体细胞的DNA 分子数目相等B.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只有正常体细胞数目的一半C.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单体的数目正好和细胞中DNA 分子数目相等D.任何一种哺乳动物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着丝点数目都同样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剖析: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 含量变化: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先期中期后期末期先期中期后期末期染色体2n 2n 2n n n n 2n nDNA 数目4n 4n 4n 2n 2n 2n 2n n染色单体4n 4n 4n 2n 2n 2n 0 0解答:解: A 、次级精母细胞中的 DNA 分子正好和正常体细胞的 DNA 分子数目相等, A 正确;B、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正常体细胞数目相等, B 错误;C、初级精母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 2 条染色单体,含有 2 个 DNA 分子,所以染色单体的数目正好和细胞中DNA 分子数目相等, C 正确;D、任何一种哺乳动物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着丝点数目都同样, D 正确.应选: B.评论:本题考察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期间的特色,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 DNA 含量变化规律,能联合所学的知识正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察.5.以下对于图示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 .图一所示过程相当于图三的⑩ 过程,只好发生于细胞核中B .若图一的③中 A 占 23%, U 占 25%,则相应的双链 DNA 片段中 A 占 24%C.图二所示过程相当于图三的 ? 过程,所需原料是氨基酸D .正常状况以下图三中在动植物细胞中可能发生的是⑨⑩?过程考点:中心法例及其发展; DNA 分子构造的主要特色.剖析:剖析图一:图一表示以 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 的转录过程,此中①和②为DNA 链,③为 RNA ;剖析图二:图二表示翻译过程,此中④为 mRNA ,⑤⑥⑦为肽链,⑧ 为核糖体;剖析图三:⑨表示 DNA 的复制过程;⑩表示转录过程; ? 表示逆转录过程; ? 表示 RNA 的复制过程; ? 表示翻译过程; ? 表示以蛋白质为模板合成RNA 的过程.解答:解: A 、图一所示为转录过程,相当于图三的⑩过程,主要发生于细胞核中, A 错误;B、若图一的③中 A 占 23%,U 占 25%,即 A+U 占 48%,则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控制③合成的相应的双链 DNA 片段中 A+T 也占 48%,而 A=T ,所以该双链DNA 片段中 A 占24%, B 正确;C、图二所示为翻译过程,相当于图三的? 过程,所需原料是氨基酸, C 正确;D、正常状况以下图三中在动植物细胞中可能发生的是⑨ DNA 的复制、⑩转录和 ? 翻译过程, D 正确.。
【生物】福建省莆田一中2015届高考生物模拟(5月份)
![【生物】福建省莆田一中2015届高考生物模拟(5月份)](https://img.taocdn.com/s3/m/76a4854a3c1ec5da50e270ce.png)
2015年福建省莆田一中高考生物模拟试卷(5月份)一、本卷共18题,每小题6分,共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6分)(2014•四川)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下列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是()+[H]2.(6分)(2014•天津)图a、b分别为农村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生命物质总量)金字塔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3.(6分)(2015•莆田校级模拟)下表中有关人体细胞化合物的各项内容,正确的是()4.(6分)(2014•天津)MRSA菌是一种引起皮肤感染的“超级细菌”,对青霉素等多种抗生素有抗性.为研究人母乳中新发现的蛋白质H与青霉素组合使用对MRSA菌生长的影响,某兴趣小组的实验设计及结果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5.(6分)(2015•莆田校级模拟)如图为某植物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某些时期的示意图,正确的描述是()二、必考部分6.(10分)(2015•莆田校级模拟)为探究低浓度NaHSO3溶液对水稻光合速率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做了如下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并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报告①材料用具:乳熟期的温室盆栽水稻,1mmol/LNaHSO3溶液,蒸馏水,喷壶,光合分析测定仪等.②实验步骤:第一步:选取若干株型、长势、叶片均一致的水稻植株随机平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为对照组,乙组为实验组.第二步:每天傍晚分别将等量的蒸馏水、1mmol/LNaHSO3溶液洒在甲、乙两组的水稻叶片上,次日上午测定光合速率.③结果与分析:实验结果见图1,经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不同光照强度下低浓度NaHSO3溶液可提高水稻光合速率(2)研究发现NaHSO3增加了叶片内叶绿体形成ATP的能力,进而加快对图2中A、B、D(填字母A~D)物质的利用.(3)研究小组利用上述条件设计实验,证明了0.2umol/L硫酸甲酯吩嗪(PMS)和1mmol/LNaHSO3效应相同,两者共同处理既不存在累加效应,也无抑制效应.请用柱形图绘制出实验结果(实验光照强度为1000umol•m﹣2•s﹣1).7.(16分)(2014•天津)Kisspeptin,简称Kp,是Kp神经元产生的一类多肽类激素,它通过调节生物体内雌激素含量来调控生殖活动.Ⅰ.通常情况下,图1中的过程①参与鹌鹑体内雌激素含量的调节:排卵前期,启动过程②进行调节.据图1回答.(1)神经元内合成Kp的细胞器是核糖体.Kp作用的靶细胞是GnRH神经元.器官A是垂体.(2)在幼年期,通过过程①反馈调节,Kp释放量减少,最终维持较低的雌激素含量;排卵前期,启动过程②的生理意义是通过反馈调节使Kp释放量增加,最终维持较高雌激素含量,促进排卵.Ⅱ.Kp﹣10是Kp的一种.为研究Kp﹣10对鹌鹑产蛋的影响,对生长到20日龄的鹌鹑连续20天腹腔注射一定剂量的Kp﹣10,从产蛋之日起统计每日的产蛋率,结果见图2.(3)据图可知,Kp﹣10不影响(影响/不影响)鹌鹑开始产蛋的日龄.在50日龄内,Kp ﹣10影响产蛋率的趋势是随着日龄的增加,提高产蛋率的作用逐渐增强.Ⅲ.综合分析(4)综合Ⅰ、Ⅱ分析,推测Kp﹣10调控鹌鹑产蛋的方式属于神经﹣体液调节.8.(14分)(2015•莆田校级模拟)小鼠的皮毛颜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控制,其中A/a 控制灰色物质合成,B/b控制黑色物质合成.两对基因控制有色物质合成的关系如图:(1)选取三只不同颜色的纯合小鼠(甲﹣灰鼠,乙﹣白鼠,丙﹣黑鼠)进行杂交,结果如下:①两对基因(A/a和B/b)位于两对染色体上②图中有色物质1代表黑色物质,实验二的F2代中黑鼠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2)在纯合灰鼠群体的后代中偶然发现一只黄色雄鼠(丁),让丁与纯合黑鼠杂交,结果如下:①据此推测:小鼠丁的黄色性状是由基因B突变产生的,该突变属于显性突变.②为验证上述推测,可用实验三F1代的黄鼠与灰鼠杂交.若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灰色:黑色=2:1:1,则上述推测正确.③用3种不同颜色的荧光,分别标记小鼠丁精原细胞的基因A、B及突变产生的新基因,观察其分裂过程,发现某个次级精母细胞有3种不同颜色的4个荧光点,其原因是相应的精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时发生过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体上A和新基因间的交叉互换.。
2015届福建省高三毕业班质量检查理综卷(生物)及答案
![2015届福建省高三毕业班质量检查理综卷(生物)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8b5c4985ef7ba0d4a733b98.png)
2015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理科综合能力生物测试【试卷综析】本卷重点考查了教材中的重点知识: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细胞的结构功能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细胞增殖及细胞生命历程等,符合高三模拟考试要求。
本卷既考查了基础知识,又考查了分析能力、理解能力等第I卷(选择题)1.下列实验材料选择不合理的是A.用人口腔上皮细胞观察细胞的吸水和失水B.用人成熟红细胞探究温度对有氧呼吸的影响C.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观察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D.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探究影响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因素【答案】【知识点】B3细胞的结构及功能综合【答案解析】B口腔上皮细胞可以用于观察细胞的失水与吸水,A正确;人的红细胞内没有线粒体,无法进行有氧呼吸,B错误;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观察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C正确;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探究影响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因素,D正确。
【题文】2.下列关于免疫活性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 B细胞在淋巴因子作用下快速产生大量的抗体B.青霉素是一种可导致过敏反应的免疫活性物质C.可用人工标记的抗体对机体组织中的抗原进行检测D.体液中的溶菌酶参与杀灭细菌的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答案】【知识点】H5免疫调节及免疫失调【答案解析】C在淋巴因子作用下快速产生大量的抗体是浆细胞,A错误;青霉素是过敏原不是免疫活性物,B错误;可用人工标记的抗体对机体组织中的抗原进行检测,C正确;溶菌酶灭菌是非特异性免疫,D错误。
【题文】3.化学诱变剂EMS能使基因中的G烷基化,烷基化的G与T配对。
CLH2基因控制合成叶绿素酶,该酶催化叶绿素分解。
研究人员利用EMS处理野生型大白菜(叶片浅绿色)种子,获得CLH2基因突变的植株甲(叶片深绿色)和乙(叶片黄色)。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植株乙叶片呈黄色,说明其叶绿素酶失去活性B.若植株甲自交获得叶片浅绿色的植株.说明浅绿色为显性性状C.获得植株甲和乙,说明EMS可决定CLH2基因突变的方向D. EMS处理后,CLH2基因经两次复制可出现G一C替换为A一T的现象【答案】【知识点】G6生物的变异综合【答案解析】D植株乙叶片呈黄色,说明其叶绿素酶分解叶绿素,A错误;若植株甲自交获得叶片浅绿色的植株.说明浅绿色为隐性性状,B错误;突变具有不定向性,C错误;EMS能使鸟嘌呤变成7-乙基鸟嘌呤,后者不与胞嘧啶配对而与胸腺嘧啶配对,所以EMS能使DNA序列中G-C转换成A-T,D正确。
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第四中学最新高三下学期一模试题生物 解析版
![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第四中学最新高三下学期一模试题生物 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129d87f7ccbff121dc36830b.png)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组成胰岛素和血红蛋白的元素完全相同B 血浆中甲胎蛋白和癌胚抗原超过正常值就说明体内有癌细胞C. 松土有利于根系吸收无机盐但不利于减缓温室效应D. 拍摄叶肉细胞的显微照片是建构了细胞的物理模型答案C解析分析1、模型: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
2.形式: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
详解胰岛素的组成元素为C 、H 、O 、N,组成血红蛋白的元素是C 、H、O 、N、Fe,A 错误;甲胎蛋白和癌胚抗原在正常成年人细胞几乎不表达,所以体内是检测不到的,在某些病理情况下体内的肿瘤标志物会增多,感染、免疫性疾病、肿瘤都会有反应,B 错误;中耕松土能够增加土壤的通气量,提高土壤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强度,增加二氧化碳排放,可加剧温室效应,C正确;拍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显微照片属于实物,不属于物理模型,D 错误。
故选C.2.下列关于生命系统中能量的叙述,错误的是A. 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维持体温的恒定主要靠A TP水解供能B. 人体大脑活动能量主要来自葡萄糖的有氧氧化C.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包括了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D . 淀粉水解成葡萄糖过程中没有生成A TP答案A解析分析有关“生物与能量”的知识归纳(1) “物质合成”:如细胞分裂间期蛋白质的合成和D NA 的复制等,需要消耗ATP .(2) “神经传导”:在神经纤维上表现为动作电位,需要消耗ATP;在突触小体内,进行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需要消耗ATP 。
(3)病毒等少数种类的生物不具有独立代谢能力,其增殖或复制过程也要消耗AT P,这些AT P是由宿主细胞代谢产生的.ATP 与A DP相互转化的供能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
(4)植物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 用于暗反应阶段C 3的还原,不用于其他生命活动;植物或动物细胞呼吸产生的AT P才能用于多种生命活动.(5)光能进入生物群落后,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于有机物中,以有机物为载体通过食物链流动。
福建省莆田一中2015届高三理综第三次月考试卷
![福建省莆田一中2015届高三理综第三次月考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ab210c0cf18583d049645931.png)
莆田一中2015届高三月考理科综合试卷(5.5)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
第Ⅰ卷为必考题,第Ⅱ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C-12,O-16,Na-23,Al-27,Cl-35.5,Ba-137第Ⅰ卷(选择题共108分)本卷共18题,每小题6分,共10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
下列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最基本生命系统中,H2O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存在形式B.由氨基酸形成多肽链时,生成物H2O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羧基C.有氧呼吸时,生成物H2O中的氢来自线粒体中丙酮酸的分解D.H2O在光下分解,产生的[H]将固定的CO2还原成(CH2O)2.图a、b分别为农村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生命物质总量)金字塔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两个生态系统均可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B.两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均由3个营养级组成C.城市生态系统不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低D.流经两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均是其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3.下表中有关人体细胞化合物的各项内容,正确的是()A .①B.②C.③D.④4.MRSA菌是一种引起皮肤感染的“超级细菌”,对青霉素等多种抗生素有抗性。
为研究人母乳中新发现的蛋白质H与青霉素组合使用对MRSA菌生长的影响,某兴趣小组的实验设计及结果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菌死亡与否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其细胞核的有无来确定B.第2组和第3组对比表明,使用低浓度的青霉素即可杀死MRSA菌C.实验还需设计有2μg/mL青霉素做处理的对照组D.蛋白质H有很强的杀菌作用,是一种新型抗生素5.以下为某植物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某些时期的示意图,正确的描述是()A .①纺锤丝牵引着姐妹染色单体分开B .②纺锤丝牵引着同源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移动C .③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D .④减数第一次分裂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6.下列物质性质与应用及其对应关系均正确的是( )选项 性质应用A 碳酸氢钠可与烧碱反应 可用碳酸氢钠作糕点膨松剂B AgCl 难溶于稀硝酸可用稀硝酸和AgNO3溶液检测Cl 一 C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而稀硫酸的氧化性较弱可用浓硫酸替代稀硫酸与锌反应快速制氢气D碳单质性质稳定可在纯铁中加入少量炭增强抗腐蚀性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煤焦油、石油、花生油都属于烃B .蛋白质、脂肪、葡萄糖在一定条件下都能水解C .甲烷、乙烯、苯都可通过石油分馏得到D .乙醇既能与有机化合物反应又能与无机化合物反应8.甲、乙是两种氮的氧化物且所含元素价态均相同,某温度下相互转化时的量变关系如图所示。
【全国名校】2015届福建省福州一中高三下学期第5次模拟测试生物试卷
![【全国名校】2015届福建省福州一中高三下学期第5次模拟测试生物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ec690da776eeaeaad0f3300d.png)
【全国名校】2015届福建省福州一中高三下学期第5次模拟测试生物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1.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学说揭示了“老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B.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可以不依赖于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C.细胞生物内核糖体的形成都与核仁有关D.糖被与细胞的保护、润滑、识别、主动运输和免疫等有关【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细胞学说揭示了“新细胞是从老细胞中产生的”,A错误;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可以不依赖于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受体也可以存在与细胞内,B正确;真核细胞生物内核糖体的形成都与核仁有关,原核细胞没有核仁,C错误;糖被与细胞的保护、润滑、识别等有关,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2.细胞通讯是细胞间交流信息,对环境作出综合反应的生理活动。
如图甲为两种细胞通讯方式,乙为甲图中括号部位放大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若图中靶细胞1为胰岛B细胞,则靶细胞2一定是肝细胞B.图中结构1的末梢与靶细胞1合称为效应器C.图中⑤的形成与②有关,⑤所在的位置是内环境D.图中靶细胞1对靶细胞2生命活动调节的方式为体液调节【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甲图中显示,靶细胞1分泌激素等信息分子通过血液运输选择性地作用于靶细胞2,神经细胞通过释放神经递质向靶细胞1传递信息;若图中靶细胞1为胰岛B细胞,则靶细胞2可以是肝细胞,也可以是其他体细胞,A错误;图中结构1神经纤维的末梢与靶细胞1合称为效应器,B正确;图中⑤是神经递质,其形成与②高尔基体有关,⑤所在的位置是组织液,属于内环境,C正确;图中靶细胞1是通过激素对靶细胞2进行生命活动调节,其方式为体液调节,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间交流信息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从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莆田市2015年3月份高三质检生物word版含答案
![莆田市2015年3月份高三质检生物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8f78280722192e4536f6ad.png)
2015年莆田市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查试卷生物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1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1卷(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30小题,其中第l~20题,每小题2分;第21~30题,每小题1分。
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小林参加校运会百米赛跑,直接为其骨骼肌细胞收缩提供能量的物质是( )A.脂肪B.氨基酸C.ATP D.葡萄糖2.埃博拉(EBV)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单链RNA病毒),感染者有很高的死亡率。
下列关于该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属于生命系统的最基本结构层次B.可用活的灵长类动物细胞培养C.具有细胞膜而没有核膜D.遗传物质是DNA3.某蛋白质分子由M个氨基酸、N条肽链组成,则此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氧原子( )个。
A.M+N B.M-N C.M D.2M4.右图中①一④表示某细胞内部分细胞器结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图是在高倍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B.据图所知,该细胞只能是动物细胞C.葡萄糖不能进入结构①进行氧化分解D.结构①和④中都存在碱基A和T的互补配对5.黄曲霉素是毒性极强的致癌物质,研究发现它能引起细胞中的核糖体不断从内质网上脱落下来,这一结果直接导致( )A.中心体被破坏B.高尔基体被破坏C.胞内蛋白的合成受到影响D.分泌蛋白的合成受到影响生物试卷第1页(共8页)6.下图1为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影响的示意图,图2中的实线表示温度为a时生成物量与时间的关系,能表示温度增加一倍时生成物量与时间关系的曲线是( )A.曲线l B.曲线2 C.曲线3 D.曲线47.下列实例可以说明细胞具有全能性的是( )A.草履虫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新个体B.小鼠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形成各种血细胞C.小麦种子萌发形成幼苗D.蝴蝶兰的叶肉细胞经离体培养发育成幼苗8.已知3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C和c)独立遗传,若有一对夫妇的基因型为AaBBCc×aaBbCc,则其子女中基因型为aaBBCC的比例和女儿中表现型为aaB__c__的比例分别为( )A.1/8 3/8 B.1/8 3/16 C.1/16 3/8 D.1/16 3/169.下列有关作物育种的叙述,错误的是( )A.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B.单倍体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C.诱变育种可定向改变生物的性状D.基因工程育种可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10.关于“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原理是低温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B.卡诺氏液的作用是固定细胞形态C.解离液处理根尖的目的是使细胞相互分离D.用酒精漂洗是为了洗去多余的染液11.下图为DNA、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①过程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RNAB.②过程中需要多种tRNA,不同tRNA所转运的氨基酸一定不同C.DNA上某个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导致蛋白质结构的改变D.镰刀型红细胞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12.下列有关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增加某一片段可提高基因表达水平,是有利变异B.基因突变不改变染色体上基因的数量和位置C.基因重组导致杂合子Aa自交后代出珊I生状分离D.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可遗传变异的三种类型都可能发生生物试卷第2页(共8页)背面还有试题13.人类对遗传物质的研究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格里菲思通过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得出DNA是转化因子B.艾弗里通过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得出DNA是遗传物质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标记噬菌体需分别用含35S和32P标记的大肠杆菌培养D.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的物理模型14.下列有关盂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盂德尔在用纯种豌豆作亲本杂交和F1自交实验的基础上提出问题②孟德尔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之一是: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③孟德尔作出的“演绎”过程是:F1自交后代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接近3:1④为了验证所作出的假说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15.a、b、c、d分别是与细胞分裂有关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图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B.b图可以表示蛙的红细胞的无丝分裂C.c图甲→甲可以表示一个细胞周期D.d图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16.下列有关细胞分化、衰老及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分化是细胞在形态、功能及遗传物质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B.衰老细胞会出现水分减少、酶活性降低及细胞核体积增大等现象C.胚胎干细胞形成神经细胞和蜥蜴断尾再生都是细胞分化的实例D.由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癌细胞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17.下列物质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①呼吸氧化酶②抗毒素③血红蛋白④神经递质⑤解旋酶⑥淋巴因子A.①②③B.②③④C.④⑤⑥D.②④⑥18.右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A、B、C代表生态系统的成分,数字表示碳的流动。
生物高考模拟卷-高三生物试题及答案-莆田一中2015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模拟考
![生物高考模拟卷-高三生物试题及答案-莆田一中2015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模拟考](https://img.taocdn.com/s3/m/454ee7d2941ea76e58fa04e4.png)
莆田一中2015届高三考前模拟生物试卷(5.29)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
第Ⅰ卷为必考题,第Ⅱ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108分)本卷共18题,每小题6分,共10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表所示四种人体细胞中某些基因表达的结果。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高尔基体是血浆蛋白和免疫球蛋白合成、加工和运输的场所B.上述四种细胞中的基因组成有特异性差异,但表达没有差异C.幼嫩红细胞没有细胞核,许多种酶的活性降低、呼吸变慢D.正确的空间结构是上述四种蛋白质表现其特有的生物学活性所必需的2.下列关于生态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调查农田中蚜虫、蚯蚓、田鼠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样方法B.研究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可以采用构建概念模型的方法C.采集土壤小动物的方法主要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D.制作的生态缸应密闭,放置在室内通风、阳光直射的地方3.有一种“生物活性绷带”的原理是让细胞在特殊膜片上增殖5~7天后,将膜片敷到患者伤口上,膜片会将细胞逐渐“释放”到伤口处,并促进新生皮肤层生长,达到愈合伤口的目的。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人的皮肤烧伤后易引起感染,主要是由于非特异性免疫机能受损所致B.种植在膜片上的细胞样本最好选择来自本人的干细胞C.膜片“释放”的细胞能与患者自身皮肤愈合,与两者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D.若采用异体皮肤移植会导致排斥反应,原因是抗体对移植皮肤细胞有杀伤作用4.GPCPs是一条往返穿膜七次的跨膜蛋白,下图是其结构模式图。
下列有关G蛋白和G蛋白偶联受体说法错误的是()A.G蛋白偶联受体(GPCPs)可能是糖蛋白B.该条肽链只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C.此肽链中氨基酸的“R基”之间形成的“-S-S-”,具有维持活性的作用D.G蛋白是在细胞中的核糖体上合成的5.某科研小组研究在盐碱、干旱等逆境条件下,赤霉素和脱落酸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其中突变体指的是被导入某种基因致使赤霉索含量下降的拟南芥植株。
莆田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含解析
![莆田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9c689971ed9ad51f11df2e7.png)
2015-2016学年福建省莆田一中高一(下)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以及凋亡都是对生物体有利的过程B.同一个体的肝细胞和肌肉细胞中的DNA相同,蛋白质种类完全不同C.衰老细胞内基因难以表达与染色质收缩、有关酶的活性下降有关D.致癌病毒的基因组能整合到寄主细胞的DNA上,从而诱发细胞癌变2.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都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B.观察线粒体、质壁分离和有丝分裂的材料始终处于生活状态C.根据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可提取出叶绿体中的色素D.模拟细胞大小和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表明细胞体积越小,物质运输的效率越高3.呼吸商(RQ)=.如图是生物氧化分解葡萄糖过程中呼吸商与氧分压的关系,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呼吸商越大,细胞呼吸产生的CO2越多B.b点有氧呼吸强度大于a点C.为延长水果的保存时间,最好将氧分压调至c点D.c点以后细胞呼吸强度不随氧分压变化而变化4.玉米的宽叶(A)对窄叶(a)为显性,宽叶杂交种(Aa)玉米表现为高产,比纯合显性和隐性品种的产量分别高12%和20%;玉米有茸毛(D)对无茸毛(d)为显性,有茸毛玉米植株表面密生茸毛,具有显著的抗病能力,该显性基因纯合时植株幼苗期就不能存活.两对基因独立遗传.高产有茸毛玉米自交产生F1,则F1的成熟植株中()A.有茸毛与无茸毛比为3:1 B.有9种基因型C.宽叶有茸毛类型占D.高产抗病类型占5.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几项()①细胞中的染色体与DNA的比值一定等于1②没有线粒体的生物一定不能进行有氧呼吸③所有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一定是ATP④细胞呼吸每个阶段都有能量产生⑤含有该物种全套遗传信息的细胞都具有全能性⑥Aa的植株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不一定是3:1⑦在光的补偿点时,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A.0项B.1项C.2项D.3项6.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B.分裂间期DNA含量和染色体数都加倍C.分裂间期有DNA和中心体的复制D.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54分)7.如图甲是连续分裂的细胞在不同时期DNA含量的测定结果,图乙是具有四条染色体的某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简图,请据图回答:(1)甲图中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是(用字母表示),就乙图来说,作为一个细胞周期还缺少处于期的细胞.(2)甲图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发生在段,对应于乙图中图.(3)乙图中染色体数目开始加倍发生在图所示时期,对应于甲图中的段.(4)甲图中cd段染色体的变化特点是,ab段细胞内的主要变化是.(5)从图中可见,母细胞和子细胞中DNA的含量是稳定的,其意义是.8.某植物花瓣中的蓝色和红色色素合成途径如图所示,下图中,A﹣E代表酶,他们相应的基因可以用相应字母来表示,植物花色由这5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第三条途径在正常情况下不参与花瓣中色素的合成,而是在D酶作用下形成复合物,但是当中间产物3的浓度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通过C酶作用转变为红色色素合成途径中的黄色中间产物.(注意:中间产物1,中间产物2,中间产物3和复合物不是色素,蓝色和红色色素混合形成正常的紫色,蓝色和黄色混合形成绿色,白色的花瓣式完全缺乏色素的结果.)(1)第三条途径在正常情况下不参与花瓣中色素的合成,因为含有基因.紫色中一定含有的基因:;红色植株一定含有的基因:;白色植株一定没有的基因:.(2)AABBCCDDEE和aaBBCCDDee杂交,F1再自交,写出F2的表现型及比例:.(3)现有两个基因型不同的品系杂交,且每个品系中仅有一对等位基因是隐性,其余四对都是显性纯合,当F2中出现9紫色:3绿色:4蓝色的分离比时,两杂交亲本的基因型是.9.对农作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研究,可以指导我们的农业生产.下面是某研究小组以番茄为材料所做的相关实验及其结果,请回答相关问题.(1)由甲图可推知,与P点相比,Q点限制单株光合强度的外界因素是(写出两种).(2)种植番茄的密闭大棚内一昼夜空气中的CO2含量变化如图乙所示.BF段CO2浓度下降的原因是.据图分析,一昼夜内植株是否显示生长现象?并说明理由.乙图给我们的启示是,在密闭大棚种植作物时要注意.(3)将对称叶片左侧遮光右侧曝光(如图丙),并采用适当的方法阻止两部分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转移.在适宜光照下照射12小时后,从两侧截取同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为a 和b(单位:g).则b与a的差值所代表的是.右侧曝光部位细胞内能合成ATP的结构是.(4)装置丁(如图)可用来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根据该图的材料及设置,可以确定该实验的因变量应该是,自变量是.10.回答下列问题:(1)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实验中均用到的有机试剂为(填名称),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实验中该试剂的作用是.(2)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实验中,使用的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的作用是,以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作为检测试剂时,此实验的因变量是.(3)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可以观察到内质网.内质网的功能可概括为:.2015-2016学年福建省莆田一中高一(下)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以及凋亡都是对生物体有利的过程B.同一个体的肝细胞和肌肉细胞中的DNA相同,蛋白质种类完全不同C.衰老细胞内基因难以表达与染色质收缩、有关酶的活性下降有关D.致癌病毒的基因组能整合到寄主细胞的DNA上,从而诱发细胞癌变【考点】细胞的分化;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分析】1、关于“细胞分化”,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2)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3)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细胞坏死是由外界不利因素引起的细胞非正常性死亡,对生物体是不利的.3、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癌细胞的特点:无限增殖;细胞形态和结构发生显著改变;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解答】解:A、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以及凋亡都是对生物体有利的过程,A正确;B、同一个体的肝细胞和肌肉细胞中的DNA相同,蛋白质种类不完全相同,B错误;C、衰老细胞内基因难以表达与染色质收缩、有关酶的活性下降有关,C正确;D、致癌病毒的基因组能整合到寄主细胞的DNA上,从而诱发细胞癌变,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分化、细胞凋亡和细胞癌变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分化的概念,掌握细胞分化的特点及实质;识记细胞凋亡的概念,能与细胞坏死进行比较;识记细胞癌变的原因及癌细胞的主要特征,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叙说.2.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都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B.观察线粒体、质壁分离和有丝分裂的材料始终处于生活状态C.根据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可提取出叶绿体中的色素D.模拟细胞大小和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表明细胞体积越小,物质运输的效率越高【考点】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检测脂肪的实验;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分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是考查有关实验方法或试剂使用的相关知识,先阅读题干找出实验目的,根据实验目的对相关知识进行梳理,并根据问题提示结合基础知识进行回答.【解答】解:A、脂肪滴的鉴定需要显微镜,但脂肪液的鉴定不需要显微镜,A错误;B、观察有丝分裂的材料处于死亡状态,B错误;C、根据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可分离出叶绿体中的色素,C错误;D、模拟细胞大小和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表明细胞体积越小,物质运输的效率越高,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课本基础实验的原理和选材,要求学生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并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处理.3.呼吸商(RQ)=.如图是生物氧化分解葡萄糖过程中呼吸商与氧分压的关系,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呼吸商越大,细胞呼吸产生的CO2越多B.b点有氧呼吸强度大于a点C.为延长水果的保存时间,最好将氧分压调至c点D.c点以后细胞呼吸强度不随氧分压变化而变化【考点】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分析】有氧呼吸:C6H12O6+6O26CO2+6H2O,无氧呼吸:C6H12O62C2H5OH(酒精)+2CO2.如图当呼吸商等于1时只进行有氧呼吸,大于1时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解答】解:呼吸商越大只表明释放的CO2量/吸收的O2量的大小,不会表示细胞呼吸产生的CO2的量,A错误;B、b点氧分压高于a点,故b点有氧呼吸强度大于a点,B正确;C、为延长水果的保存时间,最好将氧分压调至c点以前,总呼吸强度最小时的氧气浓度,C 错误;D、C点以后只进行有氧呼吸,有氧呼吸速率同样随氧分压变化而变化,坐标不能正确反应,D 错误.故选:B.【点评】考查呼吸作用是高考的重点,解题的重点是理解坐标呼吸商(RQ)的实质是呼吸作用释放的CO2和吸收的O2量的比值,加强对坐标的分析能力的训练.注意理解识记.4.玉米的宽叶(A)对窄叶(a)为显性,宽叶杂交种(Aa)玉米表现为高产,比纯合显性和隐性品种的产量分别高12%和20%;玉米有茸毛(D)对无茸毛(d)为显性,有茸毛玉米植株表面密生茸毛,具有显著的抗病能力,该显性基因纯合时植株幼苗期就不能存活.两对基因独立遗传.高产有茸毛玉米自交产生F1,则F1的成熟植株中()A.有茸毛与无茸毛比为3:1 B.有9种基因型C.宽叶有茸毛类型占D.高产抗病类型占【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玉米的宽叶(A)对窄叶(a)为显性,玉米有茸毛(D)对无茸毛(d)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有茸毛玉米植株表面密生茸毛,具有显著的抗病能力,该显性基因纯合时植株幼苗期就不能存活,说明有茸毛玉米植株的基因型只有Dd一种.因此,高产有茸毛玉米的基因型为AaDd.据此答题.【解答】解:A、有茸毛的基因型是Dd(DD幼苗期死亡),无茸毛基因型为dd,子代植株表现型及比例为有茸毛:无茸毛=2:1,A错误;B、由于DD幼苗期死亡,所以高产有茸毛玉米AaDd自交产生的F1中,只有6种基因型,B错误;C、高产有茸毛玉米AaDd自交产生的F1中,宽叶有茸毛类型为AADd和AaDd,占+=,C正确;D、高产有茸毛玉米AaDd自交产生的F1中,高产抗病类型为AaDd,占=,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遗传定律的应用和遗传概率的计算,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的能力.5.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几项()①细胞中的染色体与DNA的比值一定等于1②没有线粒体的生物一定不能进行有氧呼吸③所有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一定是ATP④细胞呼吸每个阶段都有能量产生⑤含有该物种全套遗传信息的细胞都具有全能性⑥Aa的植株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不一定是3:1⑦在光的补偿点时,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A.0项B.1项C.2项D.3项【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的原因及其应用;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1、经过染色体复制,染色体与DNA的比值由1变为;2、某些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也能进行有氧呼吸,如蓝藻;3、生物的表现型受环境的基因的共同控制;4、细胞具有全能性的理论基础是每个细胞该物种全套遗传信息.【解答】解:①在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DNA分子,染色体与DNA 的比值等于,①错误;②好氧性细菌没有线粒体也能进行有氧呼吸,②错误;③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但不是唯一的直接能源物质,③错误;④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不释放能量,④错误;⑤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物质控制的,理论上讲含有该物种全套遗传信息的细胞都具有全能性,⑤正确;⑥生物的表现型受环境的基因的共同控制,Aa的植株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不一定是3:1,⑥正确;⑦在光的补偿点时,整个植物不从环境中吸收和释放气体,但是植物的某些部位只能进行呼吸作用,就叶肉细胞而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⑦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细胞的有丝分裂、细胞的全能性、生物性状与基因和环境的关系,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难度适中.6.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B.分裂间期DNA含量和染色体数都加倍C.分裂间期有DNA和中心体的复制D.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分析】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解答】解:A、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末期,A错误;B、分裂间期DNA含量加倍,分裂后期染色体数加倍,B错误;C、分裂间期的主要特点是完成DNA的复制和蛋白质合成,同时中心体完成复制,C正确;D、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间期,消失于分裂后期,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54分)7.如图甲是连续分裂的细胞在不同时期DNA含量的测定结果,图乙是具有四条染色体的某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简图,请据图回答:(1)甲图中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是f~l(用字母表示),就乙图来说,作为一个细胞周期还缺少处于间期的细胞.(2)甲图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发生在bc(hi)段,对应于乙图中B图.(3)乙图中染色体数目开始加倍发生在图A所示时期,对应于甲图中的de(jk)段.(4)甲图中cd段染色体的变化特点是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赤道板上,ab段细胞内的主要变化是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5)从图中可见,母细胞和子细胞中DNA的含量是稳定的,其意义是保持亲代细胞和子细胞遗传性状的稳定性.【考点】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有丝分裂的特征和意义.【分析】分析甲图:图甲是连续分裂的细胞在不同时期DNA含量的测定结果,其中ab段和fh段表示分裂间期;bc段和hi段表示前期;cd段和ij段表示分裂中期;de段和jk段表示分裂后期;ef段和kl段表示分裂末期.分析乙图:A细胞处于后期;B细胞处于前期;C细胞处于中期;D细胞处于后期.【解答】解:(1)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次分裂完成时为止,即甲图中f~l;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乙图中各细胞都处于分裂期,还缺少分裂间期的细胞.(2)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发生在前期,即甲图中的bc(hi)段,对应于乙图中的B图.(3)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后期,即乙图中A细胞所在的时期,对应于甲图中的de(jk)段.(4)甲图中cd段表示有丝分裂中期,此时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赤道板上;ab段表示间期,此时细胞内的主要变化是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5)图中母细胞和子细胞中DNA的含量是稳定的,说明有丝分裂能保持亲代细胞和子细胞遗传性状的稳定性.故答案为:(1)f~l间(2)bc(hi)B(3)A de(jk)(4)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赤道板上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5)保持亲代细胞和子细胞遗传性状的稳定性【点评】本题结合曲线图和细胞分裂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及变化规律,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区段所处时期及细胞所处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8.某植物花瓣中的蓝色和红色色素合成途径如图所示,下图中,A﹣E代表酶,他们相应的基因可以用相应字母来表示,植物花色由这5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第三条途径在正常情况下不参与花瓣中色素的合成,而是在D酶作用下形成复合物,但是当中间产物3的浓度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通过C酶作用转变为红色色素合成途径中的黄色中间产物.(注意:中间产物1,中间产物2,中间产物3和复合物不是色素,蓝色和红色色素混合形成正常的紫色,蓝色和黄色混合形成绿色,白色的花瓣式完全缺乏色素的结果.)(1)第三条途径在正常情况下不参与花瓣中色素的合成,因为含有D基因.紫色中一定含有的基因:B和E的基因;红色植株一定含有的基因:A和B或C和B;白色植株一定没有的基因:A、E和C基因.(2)AABBCCDDEE和aaBBCCDDee杂交,F1再自交,写出F2的表现型及比例:紫色:红色=12:4=3:1..(3)现有两个基因型不同的品系杂交,且每个品系中仅有一对等位基因是隐性,其余四对都是显性纯合,当F2中出现9紫色:3绿色:4蓝色的分离比时,两杂交亲本的基因型是aaBBCCDDEE和AAbbCCDDEE.【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各种色素的合成途径,其中基因E存在时,产物1能转化为蓝色素;基因A存在时,产物2能转化为黄色素;基因B存在时,黄色素能转化为红色素;当D基因存在时,产物3只转化为白复合物,但D不存在时,产物3也会在C基因控制下转化为黄色素.红色与蓝色混合呈现紫色,蓝色与黄色混合呈现绿色.【解答】解:(1)第三条途径在正常情况下不参与花瓣中色素的合成,而是在D酶作用下形成复合物,因此是含有D酶基因的缘故.由于蓝色和红色色素混合形成正常的紫色,因此紫色中一定含有的基因:B酶和E酶的基因.基因A存在时,产物2能转化为黄色素、产物3也会在C基因控制下转化为黄色素,基因B存在时,黄色素能转化为红色素.红色植株一定含有的基因:A和B或C和B;当D基因存在时,产物3只转化为白复合物,因此白色植株一定没有的基因:A、E和C基因.(2)P:AABBCCDDEE×aaBBCCDDee→F1AaBBCCDDEe F2的A_BBCCDDE_(紫色)、A_BBCCDDee(红色)、aaBBCCDDE_(紫色)、aaBBCCDDee(红色),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色:红色=12:4=3:1.(3)F2的分离比为9紫色:3绿色:4蓝色,后代中没有黄色和红色,因此没有A基因和B 基因,又已知”每个品系中仅有一对等位基因是隐性,其余四对都是显性纯合“,这说明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CCDDEE和AAbbCCDDEE.故答案为:(1)D B和E的基因A和B或C和B A、E和C基因(2)紫色:红色=12:4=3:1(3)aaBBCCDDEE和AAbbCCDDEE【点评】本题结合各种色素的合成途径图解,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自由自合定律的实质,能根据题干和题图信息判断基因型及表现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再根据题中具体要求答题,注意逐对分析法的应用.9.对农作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研究,可以指导我们的农业生产.下面是某研究小组以番茄为材料所做的相关实验及其结果,请回答相关问题.(1)由甲图可推知,与P点相比,Q点限制单株光合强度的外界因素是光照、CO2浓度(写出两种).(2)种植番茄的密闭大棚内一昼夜空气中的CO2含量变化如图乙所示.BF段CO2浓度下降的原因是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据图分析,一昼夜内植株是否显示生长现象?并说明理由生长因为一昼夜内大棚内的CO2浓度有所下降,说明光合作用积累了有机物.乙图给我们的启示是,在密闭大棚种植作物时要注意及时补充CO2.(3)将对称叶片左侧遮光右侧曝光(如图丙),并采用适当的方法阻止两部分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转移.在适宜光照下照射12小时后,从两侧截取同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为a和b(单位:g).则b与a的差值所代表的是12小时内右侧截取部分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右侧曝光部位细胞内能合成ATP的结构是细胞质基质、叶绿体、线粒体.(4)装置丁(如图)可用来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根据该图的材料及设置,可以确定该实验的因变量应该是一定时间内圆叶片浮起的数量,自变量是灯泡距烧杯的距离.【考点】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分析】图甲中,随种植密度增大,田间的通风、透光条件都变差,故与P点比,限制Q点光合强度的外界因素是光照、CO2浓度.图乙中,B点和F点为二氧化碳的平衡点,此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在6~18h之间二氧化碳之所以不断下降,是因为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比较图中的A点和E点,可以看出一昼夜后即F点的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因此表现出生长现象.图丙中,可视为一组对照实验,照光与不照光部分的生理过程中差别是光合作用是否进行.装置丁可用来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因此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因变量应该是反映光合作用强度的指标是叶片上浮速率或一定时间内圆叶片浮起的数量.【解答】解:(1)由图甲可知随种植密度增大,田间的通风、透光条件都变差,故与P点比,限制Q点光合强度的外界因素是光照、CO2浓度.所以甲实验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栽培农作物时要注意合理密植.(2)图中B点和F点为二氧化碳的平衡点,此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在6~18h之间二氧化碳之所以不断下降,是因为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导致吸收的CO2多于产生的CO2.比较图中的A点和E点,可以看出一昼夜后即E点的二氧化碳浓度降低,该二氧化碳用于合成有机物储存于植物体中,因此表现出生长现象.乙图给我们的启示是,在密闭大棚种植作物时要注意及时补充CO2.(3)照光与不照光部分的生理过程中差别是光合作用是否进行,但同时它们都进行呼吸作用,b=叶片原重量+总光合作用﹣呼吸消耗,a=叶片原重量﹣呼吸消耗,因此b﹣a=总光合作用.右侧曝光部位细胞既进行呼吸作用,又进行光合作用,因此此时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4)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或灯泡距烧杯的距离,因变量应该是反映光合作用强度的指标是叶片上浮速率或一定时间内圆叶片浮起的数量,而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其他因素都是无关变量.故答案为:(1)光照、CO2浓度(2)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吸收的CO2多于产生的CO2)生长因为一昼夜内大棚内的CO2浓度有所下降,说明光合作用积累了有机物及时补充CO2(3)12小时内右侧截取部分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细胞质基质、叶绿体、线粒体(4)一定时间内圆叶片浮起的数量(合理即可)。
生物高考模拟卷-高三生物试题及答案-莆田一中2015届高考生物模拟(5月份)
![生物高考模拟卷-高三生物试题及答案-莆田一中2015届高考生物模拟(5月份)](https://img.taocdn.com/s3/m/1a62f0d9f90f76c661371ae4.png)
2015年福建省莆田一中高考生物模拟试卷(5月份)一、本卷共18题,每小题6分,共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6分)(2014•四川)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下列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是()+[H]2.(6分)(2014•天津)图a、b分别为农村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生命物质总量)金字塔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3.(6分)(2015•莆田校级模拟)下表中有关人体细胞化合物的各项内容,正确的是()4.(6分)(2014•天津)MRSA菌是一种引起皮肤感染的“超级细菌”,对青霉素等多种抗生素有抗性.为研究人母乳中新发现的蛋白质H与青霉素组合使用对MRSA菌生长的影响,某兴趣小组的实验设计及结果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5.(6分)(2015•莆田校级模拟)如图为某植物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某些时期的示意图,正确的描述是()二、必考部分6.(10分)(2015•莆田校级模拟)为探究低浓度NaHSO3溶液对水稻光合速率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做了如下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并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报告①材料用具:乳熟期的温室盆栽水稻,1mmol/LNaHSO3溶液,蒸馏水,喷壶,光合分析测定仪等.②实验步骤:第一步:选取若干株型、长势、叶片均一致的水稻植株随机平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为对照组,乙组为实验组.第二步:每天傍晚分别将等量的蒸馏水、1mmol/LNaHSO3溶液洒在甲、乙两组的水稻叶片上,次日上午测定光合速率.③结果与分析:实验结果见图1,经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不同光照强度下低浓度NaHSO3溶液可提高水稻光合速率(2)研究发现NaHSO3增加了叶片内叶绿体形成ATP的能力,进而加快对图2中A、B、D(填字母A~D)物质的利用.(3)研究小组利用上述条件设计实验,证明了0.2umol/L硫酸甲酯吩嗪(PMS)和1mmol/LNaHSO3效应相同,两者共同处理既不存在累加效应,也无抑制效应.请用柱形图绘制出实验结果(实验光照强度为1000umol•m﹣2•s﹣1).7.(16分)(2014•天津)Kisspeptin,简称Kp,是Kp神经元产生的一类多肽类激素,它通过调节生物体内雌激素含量来调控生殖活动.Ⅰ.通常情况下,图1中的过程①参与鹌鹑体内雌激素含量的调节:排卵前期,启动过程②进行调节.据图1回答.(1)神经元内合成Kp的细胞器是核糖体.Kp作用的靶细胞是GnRH神经元.器官A是垂体.(2)在幼年期,通过过程①反馈调节,Kp释放量减少,最终维持较低的雌激素含量;排卵前期,启动过程②的生理意义是通过反馈调节使Kp释放量增加,最终维持较高雌激素含量,促进排卵.Ⅱ.Kp﹣10是Kp的一种.为研究Kp﹣10对鹌鹑产蛋的影响,对生长到20日龄的鹌鹑连续20天腹腔注射一定剂量的Kp﹣10,从产蛋之日起统计每日的产蛋率,结果见图2.(3)据图可知,Kp﹣10不影响(影响/不影响)鹌鹑开始产蛋的日龄.在50日龄内,Kp ﹣10影响产蛋率的趋势是随着日龄的增加,提高产蛋率的作用逐渐增强.Ⅲ.综合分析(4)综合Ⅰ、Ⅱ分析,推测Kp﹣10调控鹌鹑产蛋的方式属于神经﹣体液调节.8.(14分)(2015•莆田校级模拟)小鼠的皮毛颜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控制,其中A/a 控制灰色物质合成,B/b控制黑色物质合成.两对基因控制有色物质合成的关系如图:(1)选取三只不同颜色的纯合小鼠(甲﹣灰鼠,乙﹣白鼠,丙﹣黑鼠)进行杂交,结果如下:①两对基因(A/a和B/b)位于两对染色体上②图中有色物质1代表黑色物质,实验二的F2代中黑鼠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2)在纯合灰鼠群体的后代中偶然发现一只黄色雄鼠(丁),让丁与纯合黑鼠杂交,结果如下:①据此推测:小鼠丁的黄色性状是由基因B突变产生的,该突变属于显性突变.②为验证上述推测,可用实验三F1代的黄鼠与灰鼠杂交.若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灰色:黑色=2:1:1,则上述推测正确.③用3种不同颜色的荧光,分别标记小鼠丁精原细胞的基因A、B及突变产生的新基因,观察其分裂过程,发现某个次级精母细胞有3种不同颜色的4个荧光点,其原因是相应的精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时发生过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体上A和新基因间的交叉互换.三、选考部分选考部分共5题,共35分。
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带答案-福建省福州市2015届高三最后冲刺模拟卷理科综合
![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带答案-福建省福州市2015届高三最后冲刺模拟卷理科综合](https://img.taocdn.com/s3/m/6dcf2a38ba1aa8114431d94b.png)
福建省福州市2015届高三最后冲刺模拟卷理科综合生物试题1.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经健那绿染色的人口腔上皮细胞,在高倍镜下可观察到蓝绿色颗粒状结构B .在碱性条件下用重铬酸钾溶液鉴定酒精,溶液颜色由橙色变成灰绿色C .用纸层析法分离菠菜滤液中的色素时,黄色的色素带距离所画滤液细线最远D .在发现促胰液素的实验中,盐酸的作用是刺激胰腺分泌胰液2.Na +一K +泵是一种常见的ATP 一驱动泵,是在动物细胞的能量系统中起主要作用的载体,也是能催化ATP 水解的酶。
这种泵每消耗1分子的ATP ,就逆浓度梯度将3分子的Na +泵出细胞外,将2分子的K +泵入细胞内。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Na +一K +泵既是运载Na +和K +的载体,又是一种ATP 水解酶 B .Na +通过Na +一K +泵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K +是协助扩散 C .Na +一K +泵的作用是形成和维持胞内高K +,胞外高Na +的离子分布状态 D .Na +一K +泵一旦受损,神经细胞将无法正常传导兴奋3.某二倍体植物花色由A 、a ,B 、b 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一基因型为AaBb 的植株,其体细胞中相应基因在DNA 上的位置及控制花色的生化流程如图7-1所示。
在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的情况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图中的DNAl 和DNA2位于同一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B .基因A 和基因B 对花色的控制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C .该植株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基因A 和a 分开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 .该植株自交时后代中纯合子的表现型均为白花,且占后代比例为124.图7-2为人体特异性免疫发生过程的图解,其中①~⑥表示不同的细胞,A 、B 表示不同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图中A 、B 分别表示抗体和淋巴因子,二者都是免疫活性物质B.物质B的产生需要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的参与C.图中从抗原→①→②→③→④→B这一途径表示的是细胞免疫过程D.图中细胞①②③④⑤⑥均能识别抗原,但细胞①对抗原的识别不具有特异性5.为研究吲哚乙酸(IAA)与脱落酸(ABA)的运输特点,用放射性同位素14C标记IAA和ABA,对茎尖切段AB开展如图7-3所示的实验。
高三生物下学期第一次诊断试卷(含解析)
![高三生物下学期第一次诊断试卷(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3deb9d2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b4.png)
换兑市暧昧阳光实验学校省一中高三(下)第一次诊断生物试卷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30分)1.(5分)(2015•二模)如图示某种农作物品种①和②培育出⑥的几种方法,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经过Ⅲ培育形成④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B.过程Ⅵ常用一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④的幼苗C.由品种①直接形成⑤的过程必需经过基因突变D.由品种①和②培育品种⑥的最快途径是Ⅰ→Ⅴ2.(5分)(2011•一模)如图所示,甲图表示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的照射,乙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溶液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如果甲图中b处的生长素浓度为m,设a处的生长素浓度为X,则()A.m<X<n B.X=i C.n<X<i D.X>i3.(5分)(2014•秦州区校级模拟)人体免疫包括非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两个方面,特异性免疫又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免疫系统完善的结构和多方面功能,可以清除外来抗原和机体变异细胞,以维持内环境稳态.下列对免疫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①体液免疫中,能直接识别抗原的有B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和抗体②浆细胞的特征之一是具有相对发达的高尔基体③记忆B细胞能快速识别抗原,以便产生更多的抗体参与免疫④分泌溶菌酶杀灭病原体是特异性免疫的重要功能⑤T淋巴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可以增强免疫效⑥切除胸腺的动物,细胞免疫完全丧失,体液免疫能力减弱.A.一项B.二项C.三项D.四项4.(5分)(2015•朝二模)如图是用来表示酶的活性、生长素作用效、种群增长速率、光用速率的数学模型.a、b是曲线中的两个对称点,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横轴纵轴相关叙述A 温度凝血酶活性若将用a、b对温度处理过的量凝血酶加入到适温度的相同量血液中,则凝血速度相同B 生长素浓度促进芽的生长若将a、b对浓度IAA分别作用于太空中水平放置的根的远地侧与近地侧,则根最可能弯向近地侧生长C 时间种群增长速率a、b对的时间点,种内斗争程度大致相同D 时间光用速率某植物在晴朗夏季某天中午的一段时间内,直接影响a、b两点光用速率的因素是相同的A.A B.B C.C D.D5.(5分)(2011•)我国横断山脉被公认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关键,不同海拔区域蝶类生物多样性研究结果见下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垂直带I II III IV V VI海拔(m)<1000 1000﹣2000 2000﹣2500 2500﹣3000 3000﹣3500 >3500植被类型热带季雨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高寒灌丛草甸蝶类种数349 452 201 136 125 100A.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是群落演替的结果B.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反映了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C.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植被类型无关D.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气候特征有关6.(5分)(2012•)下表是生物史上一些的叙述,表中“方法与结果”和“结论或观点”能相匹配的是()选项方法与结果结论或观点A 观察到植物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细胞;观察到动物受精卵分裂产生细胞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B 单侧光照射下,金丝雀鞘草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去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生长素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C 将载有水和好氧细菌的装片置于黑暗且缺氧的环境中,用投细光束照射后,细菌集中于有光照的部位光用产生的氧气来自于水D 将活的R型肺炎双球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混合后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体内出现活的S型苗DNA是主要遗传物质A.A B.B C.C D.D二、非选择题7.(10分)(2015•区校级模拟)家在研究线粒体组分时,首先将线粒体放在低渗溶液中获得涨破的外膜,经离心后将外膜与线粒体内膜包裹的基质分开.再用超声波破坏线粒体内膜,破裂的内膜自动闭合成小泡,然后用尿素处理这些小泡,结果如图1所示.请分析回答:(1)研究人员发现,在适成分溶液中,线粒体含F0﹣F1内膜小泡能完成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反,即实现的氧化,生成,并能合成大量ATP.(2)线粒体内膜上的F0﹣F1颗粒物是ATP合成酶(见图2),其结构由突出于膜外的亲水头部和嵌入膜内的尾部组成,其功能是在跨膜H+浓度梯度推动下合成ATP.为了研究ATP合成酶的结构与合成ATP的关系,用尿素破坏内膜小泡将F1颗粒与小泡分开,检测处理前后ATP的合成.若处理之前,在条件下,含颗粒内膜小泡能合成ATP;处理后含颗粒内膜小泡不能合成ATP,说明F1颗粒的功能是催化ATP的合成.(3)将线粒体放入低渗溶液中,外膜涨破的原理是.用离心方法能将外膜与线粒体内膜包裹的基质分开,原因是.线粒体基质中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有(填选项前的字母).a.水 b.丙酮酸 c.葡萄糖 d.ATP e.核苷酸 f.氨基酸.8.(10分)(2015•一模)某雌雄同株植物花的颜色由两对基因(A和a,B 和b)控制,A基因控制色素合成(A:出现色素,AA和Aa的效相同),该色素随液泡中细胞液pH降低而颜色变浅.另一基因与细胞液的酸碱性有关.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关系见下表.基因型A﹣Bb A﹣bb A﹣BB aa﹣﹣表现型粉色白色(1)推测B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可能位于上,并且该蛋白质的作用可能与有关.(2)纯合白色植株和纯合植株作亲本杂交,子一代是粉色植株.该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是(3)为了探究两对基因(A和a,B和b)是否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某课题小组选用了AaBb粉色植株自交.①步骤:第一步:粉色植株(AaBb)自交.第二步:;②可能的结果(不考虑交叉互换)及相的结论:若子代植株的花色及比例为,则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4)如果通过,确认上述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粉色植株(AaBb)自交后代中,子代白色植株的基因型有种.9.(10分)(2014•秦州区校级模拟)某生物兴趣小组同学设计对过量使用生长激素可降低胰岛B(β)细胞的敏感度进行验证.材料:健康小鼠若干只、生长激素溶液、胰岛素溶液、生理盐水、血糖含量检测仪、注射器.(1)分析变量:自变量是;检测指标是血糖含量.(2)步骤:①将生理状况相似的健康小鼠随机均分为两组,编号为甲、乙,同时,检测其血糖含量并作记录,作为初次测量值.②甲组小鼠注射过量的生长激素,乙组小鼠注射量的生理盐水.③一段时间后,检测两组小鼠的血糖含量并与进行比较.④预期结果(请在坐标图中绘出两组可能出现的结果).⑤为探究生长激素的确是通过降低胰岛B(β)细胞的敏感度,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高血糖,请在上述的基础上构建思路进行二次.10.(10分)(2013•一模)1960年1月,家首次乘坐的“里亚斯特”号深海潜水器下潜至马里亚纳海沟进行科考,在近万米的海底,家们惊奇地看到比目鱼和小红虾在游动.(1)马里亚纳海沟中所有的比目鱼组成了一个.(2)几百的前海沟下与海沟上的比目鱼还是属于同一物种,但由于马里亚纳海沟中的比目鱼群体长期与较浅域的比目鱼缺乏基因交流,最终会产生隔离.造成这种现象的两个外部因素是和.(3)从变异的来源看,比目鱼的种类具有多样性的根本是由于造成的.(4)由于地质巨变,最终人类只抢救一对马里亚纳海沟中的比目鱼,通过人工繁殖,最终产生一个的比目鱼种群,则此种群的基因库中的基因数量与原种群相比要.(5)如图表示某群岛物种演化的模型,A、B、C、D为四个物种及其演化过程.A物种演变为B、C两个物种的过程包括三个环节.由A物种演变为B、C两个物种,其内在因素是生物体的发生了改变.如果乙岛上C物种个体数量不断增加,引起D物种个体数的锐减,这种现象称为.11.(15分)(2014•模拟)人吃什么都讲究天然,所以目前市场上果汁饮料、果酒、果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请回答:(1)在果汁加工过程中可添加酶来提高出汁率和澄清度.(2)苹果醋是最受欢迎的饮料之一,其生产过程中利用了的发酵作用,该过程需将温度控制在.(3)喝剩的葡萄酒放置一段时间后变酸的原因是.(4)在果酒酿造过程中,如果果汁灭菌不严格,含有醋酸菌,在酒精发酵旺盛时,醋酸菌能否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填“能”或“不能”).请说明理由:.(5)若要提高果醋的产量,发酵过程中关键要提供、条件.12.(15分)(2015•二模)家将四种遗传基因导入皮肤细胞,发现皮肤细胞可转化为具有胚胎干细胞特性的细胞即诱导多能干细胞(iPS)回答下列问题:(1)哺乳动物的胚胎干细胞是由早期胚胎或中分离出来的一类细胞,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2)在培养iPS的培养液中加入,可以诱导iPS分化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解决器官移植中的和两大难题.(3)将四种遗传基因导入皮肤细胞需要用到的工具酶有.iPS 的形成说明导入的四种遗传基因能够影响皮肤细胞中基因的.皮肤细胞能够被诱导形成iPS,是因为皮肤细胞具有.省一中高三(下)第一次诊断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30分)1.(5分)(2015•二模)如图示某种农作物品种①和②培育出⑥的几种方法,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经过Ⅲ培育形成④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B.过程Ⅵ常用一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④的幼苗C.由品种①直接形成⑤的过程必需经过基因突变D.由品种①和②培育品种⑥的最快途径是Ⅰ→Ⅴ考点:生物变异的用.分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⑤⑥为诱变育种,①②③⑥为杂交育种,①②③④⑥为析:单倍体育种.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答.四种育种方法的比较如下表: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方法杂交→自交→选优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原理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解答:解:A、经过Ⅲ培育形成④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A正确;B、过程Ⅵ常用一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④的幼苗,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主要作用于细胞分裂的前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B正确;C、由品种①直接形成⑤的过程为诱变育种,必需经过基因突变,C正确;D、如果这种作物从播种到收获种子需要一年的时间,则过程Ⅰ→Ⅴ需要逐代自交,大约需要3到8年的时间;而Ⅰ→Ⅲ→Ⅵ获得的品种是纯合体,只需要2到3年的时间就可以,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以育种流程图为载体,考查几种育种方法,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识记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2.(5分)(2011•一模)如图所示,甲图表示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的照射,乙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溶液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如果甲图中b处的生长素浓度为m,设a处的生长素浓度为X,则()A.m<X<n B.X=i C.n<X<i D.X>i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分分析题图:甲图中,b侧接受单侧光照,生长素在单侧光的作用下由向光侧向背光侧析:运输,导致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生长快,而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低,抑制生长,所以甲将向光弯曲生长.解答:解:单侧光照射使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导致背光侧生长素浓度大于向光侧,且背光侧生长速度大于向光侧,根据图乙可知若b侧(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a侧(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介于m和n之间.故选:A.点评:本题结合题图和曲线图,考查生长素的作用以及植物的向光性,考查植物的向光性,要求学生理解单侧光的作用是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导致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进而引起植物向光弯曲生长,属于理解层次的考查.3.(5分)(2014•秦州区校级模拟)人体免疫包括非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两个方面,特异性免疫又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免疫系统完善的结构和多方面功能,可以清除外来抗原和机体变异细胞,以维持内环境稳态.下列对免疫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①体液免疫中,能直接识别抗原的有B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和抗体②浆细胞的特征之一是具有相对发达的高尔基体③记忆B细胞能快速识别抗原,以便产生更多的抗体参与免疫④分泌溶菌酶杀灭病原体是特异性免疫的重要功能⑤T淋巴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可以增强免疫效⑥切除胸腺的动物,细胞免疫完全丧失,体液免疫能力减弱.A.一项B.二项C.三项D.四项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1、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2、细胞免疫过程为:(1)感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2)反阶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3)效阶段:效T细胞发挥效.解答:解:①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①错误;②浆细胞能合成和分泌抗体,而抗体的合成过程需要高尔基体的加工和运输,因此浆细胞的特征之一是具有相对发达的高尔基体,②正确;③记忆B细胞能快速识别抗原,但不能产生抗体,③错误;④分泌溶菌酶杀灭病原体是非特异性免疫的重要功能,④错误;⑤T淋巴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可以增强免疫效,⑤正确;⑥胸腺是T细胞成熟的场所,切除胸腺的动物,细胞免疫完全丧失,体液免疫能力减弱,⑥正确.综合以上可知,②⑤⑥三项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4.(5分)(2015•朝二模)如图是用来表示酶的活性、生长素作用效、种群增长速率、光用速率的数学模型.a、b是曲线中的两个对称点,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横轴纵轴相关叙述A 温度凝血酶活性若将用a、b对温度处理过的量凝血酶加入到适温度的相同量血液中,则凝血速度相同B 生长素浓度促进芽的生长若将a、b对浓度IAA分别作用于太空中水平放置的根的远地侧与近地侧,则根最可能弯向近地侧生长C 时间种群增长速率a、b对的时间点,种内斗争程度大致相同D 时间光用速率某植物在晴朗夏季某天中午的一段时间内,直接影响a、b两点光用速率的因素是相同的A.A B.B C.C D.D考点:酶的特性;影响光用速率的环境因素;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分析:本题是对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不同植物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和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种群数量与增长速率的关系、影响光用的因素的综合性考查,回忆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不同植物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和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种群数量与增长速率的关系、影响光用的因素的相关曲线模型,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解答:解:A、高温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失去活性,因此用a、b对温度处理过的量凝血酶加入到适温度的相同量血液中,凝血的速率a大于b,A错误;B、由于根对生长素敏感性高与芽,b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根生长,a浓度较低促进生长,因此若将a、b对浓度IAA分别作用于太空中水平放置的根的远地侧与近地侧,则根最可能弯向近地侧生长,B正确;C、虽然a、b种群增长的速率相同,但是b对的种群数量大,种内斗争程度大,C错误;D、若该图表示某植物在晴朗夏季某天中午的一段时间内光用的速率,限制a点的光用因素是光照强度,限制b点光用的因素是二氧化碳的供量,D错误.故选:B.点评:对与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生长素的作用特点、种群数量变化、影响光用速率的因素的综合理解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本题考查的.5.(5分)(2011•)我国横断山脉被公认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关键,不同海拔区域蝶类生物多样性研究结果见下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垂直带I II III IV V VI海拔(m)<1000 1000﹣2000 2000﹣2500 2500﹣3000 3000﹣3500 >3500植被类型热带季雨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高寒灌丛草甸蝶类种数349 452 201 136 125 100A.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是群落演替的结果B.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反映了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C.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植被类型无关D.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气候特征有关考点:群落的演替;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影响因素;群落的结构特征.分析:分析表格:表格表示我国横断山脉不同海拔区域蝶类生物多样性的研究结果,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温度逐渐降低,植被类型发生差异,蝶类种类数目也逐渐减少.解答:解:A、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是气候不同引起的结果,A错误;B、群落空间结构的范围是群落每一个群落体现空间结构,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不是反映了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这不是一个群落的内部空间上的配置,而是许多不同群落的垂直分布,B错误;C、植物的垂直结构决动物的垂直结构,所以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植被类型有关,C错误;D、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气候特征(如光照、温度)有关,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结合图表,考查群落的空间结构、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影响因素,要求考生识记群落空间结构的类型及形成原因,能分析表格提取有效信息,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对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6.(5分)(2012•)下表是生物史上一些的叙述,表中“方法与结果”和“结论或观点”能相匹配的是()选项方法与结果结论或观点A 观察到植物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细胞;观察到动物受精卵分裂产生细胞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B 单侧光照射下,金丝雀鞘草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去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生长素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C 将载有水和好氧细菌的装片置于黑暗且缺氧的环境中,用投细光束照射后,细菌集中于有光照的部位光用产生的氧气来自于水D 将活的R型肺炎双球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混合后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体内出现活的S型苗DNA是主要遗传物质A.A B.B C.C D.D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光用的发现史;肺炎双球菌转化;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分析:细胞学说是由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内容:1、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2、细胞是一个相对的单位;3、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产生.解答:解:A、该内容符合细胞学说的基本观点,A正确;B、结果只能说明胚芽鞘的向光性与尖端有关,B错误;C、该只能说用的场所是叶绿体,C错误;D、格里菲斯的只能说明S型菌中存在着转化因子,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以教材中生物史上的一些为背影材料,考查生物学史上一些重要方法和重要结论,要求学生形成较好的知识络体系和理解能力,难度适中.二、非选择题7.(10分)(2015•区校级模拟)家在研究线粒体组分时,首先将线粒体放在低渗溶液中获得涨破的外膜,经离心后将外膜与线粒体内膜包裹的基质分开.再用超声波破坏线粒体内膜,破裂的内膜自动闭合成小泡,然后用尿素处理这些小泡,结果如图1所示.请分析回答:(1)研究人员发现,在适成分溶液中,线粒体含F0﹣F1内膜小泡能完成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反,即实现NADH 的氧化,生成水,并能合成大量ATP.(2)线粒体内膜上的F0﹣F1颗粒物是ATP合成酶(见图2),其结构由突出于膜外的亲水头部和嵌入膜内的疏水尾部组成,其功能是在跨膜H+浓度梯度推动下合成ATP.为了研究ATP合成酶的结构与合成ATP的关系,用尿素破坏内膜小泡将F1颗粒与小泡分开,检测处理前后ATP的合成.若处理之前,在有跨膜H+浓度梯度条件下,含F0﹣F1颗粒内膜小泡能合成ATP;处理后含F0颗粒内膜小泡不能合成ATP,说明F1颗粒的功能是催化ATP的合成.(3)将线粒体放入低渗溶液中,外膜涨破的原理是渗透作用.用离心方法能将外膜与线粒体内膜包裹的基质分开,原因是两个结构的大小、密度、质量不同.线粒体基质中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有abdef (填选项前的字母).a.水 b.丙酮酸 c.葡萄糖 d.ATP e.核苷酸 f.氨基酸.考点: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分析:(1)有氧呼吸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和[H],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丙酮酸分解为二氧化碳和[H],释放少量能量;第三阶段,前两个阶段产生的[H]与氧气结合生成水,产生大量的能量.(2)由图2所示知,F0﹣F1颗粒物即ATP合成酶由亲水的F1(头部)与疏水的F0(尾部)组成,其功能是在跨膜H+浓度梯度推动下合成ATP.解答:解:(1)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是前两阶段产生的[H]与O2结合生成水,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2)由图2所示知,F0﹣F1颗粒物即ATP合成酶由亲水的F1(头部)与疏水的F0(尾部)组成,其功能是在跨膜H+浓度梯度推动下合成ATP.用尿素破坏内膜小泡将F1颗粒与含F0的小泡分开,在跨膜H+浓度梯度推动下含F0的小泡不能合成ATP,则证明F1颗粒的功能是催化ATP合成.(3)将线粒体放入低渗溶液中,线粒体会渗透吸水涨破,两个结构的大小、密度、质量不同,离心时,可以被分到不同的层次;葡萄糖不能直接进入线粒体,所以线粒体基质中不会含有葡萄糖.故答案为:(1)NADH([H]、还原性氢)水(2)疏水有跨膜H+浓度梯度含F0﹣F1 含F0(3)渗透作用两个结构的大小、密度、质量不同 abdef点评:本题考查有氧呼吸过程中的物质变化、ATP合成酶的作用机制和线粒体结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从图表中获取有效信息,并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通过分析与综合方法对ATP合成酶的作用机制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的能力.8.(10分)(2015•一模)某雌雄同株植物花的颜色由两对基因(A和a,B 和b)控制,A基因控制色素合成(A:出现色素,AA和Aa的效相同),该色素随液泡中细胞液pH降低而颜色变浅.另一基因与细胞液的酸碱性有关.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关系见下表.基因型A﹣Bb A﹣bb A﹣BB aa﹣﹣表现型粉色白色(1)推测B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可能位于液泡膜上,并且该蛋白质的作用可能与H+跨膜运输有关.(2)纯合白色植株和纯合植株作亲本杂交,子一代是粉色植株.该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是AABB×AAbb或aaBB×AAbb(3)为了探究两对基因(A和a,B和b)是否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某课题小组选用了AaBb粉色植株自交.①步骤:第一步:粉色植株(AaBb)自交.第二步:观察并统计子代植株花的颜色和比例;②可能的结果(不考虑交叉互换)及相的结论:若子代植株的花色及比例为粉色::白色=6:3:7 ,则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4)如果通过,确认上述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粉色植株(AaBb)自交后代中,子代白色植株的基因型有 5 种.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用.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离子进出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消耗能量.植物花的颜色中,粉色为A﹣Bb,为A﹣bb,白色为A﹣BB和aa﹣﹣,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律,是9:3:3:1的变形.解解:(1)植物花的颜色是由液泡中的色素体现的,又色素随液泡中细胞液pH降低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莆田一中2015届高三考前模拟生物试卷(5.29)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
第Ⅰ卷为必考题,第Ⅱ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
分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108分)
本卷共18题,每小题6分,共10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A.高尔基体是血浆蛋白和免疫球蛋白合成、加工和运输的场所
B.上述四种细胞中的基因组成有特异性差异,但表达没有差异
C.幼嫩红细胞没有细胞核,许多种酶的活性降低、呼吸变慢
D.正确的空间结构是上述四种蛋白质表现其特有的生物学活性所必需的
2.下列关于生态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调查农田中蚜虫、蚯蚓、田鼠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样方法
B.研究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可以采用构建概念模型的方法
C.采集土壤小动物的方法主要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D.制作的生态缸应密闭,放置在室内通风、阳光直射的地方
3.有一种“生物活性绷带”的原理是让细胞在特殊膜片上增殖5~7天后,将膜片敷到患者伤口上,膜片会将细胞逐渐“释放”到伤口处,并促进新生皮肤层生长,达到愈合伤口的目的。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人的皮肤烧伤后易引起感染,主要是由于非特异性免疫机能受损所致
B.种植在膜片上的细胞样本最好选择来自本人的干细胞
C.膜片“释放”的细胞能与患者自身皮肤愈合,与两者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D.若采用异体皮肤移植会导致排斥反应,原因是抗体对移植皮肤细胞有杀伤作用4.GPCPs是一条往返穿膜七次的跨膜蛋白,下图是其结构模式图。
下列有关G蛋白和G蛋白偶联受体
说法错误的是()
A.G蛋白偶联受体(GPCPs)可能是糖蛋白
B.该条肽链只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
C.此肽链中氨基酸的“R基”之间形成的“-S-S-”,具有维持活性的作用
D.G蛋白是在细胞中的核糖体上合成的
5.某科研小组研究在盐碱、干旱等逆境条件下,赤霉素和脱落酸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其中突变体指的是被导入某种基因致使赤霉索含量下降的拟南芥植株。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赤霉索和脱落酸都是由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的微量有机物
B.植物体内赤霉素含量下降有利于在盐碱、干旱等逆境条件生存
C.图2对应的实验,因变量只有一种,而自变量有两种
D.该实验表明,植物的不同生长阶段需各种激素进行调节
26.(12分)将一长势良好的大豆植株置于密闭玻璃罩内培养,并置于室外,用CO2测定仪测定玻璃罩内CO2浓度一天的变化情况,绘成曲线如图甲所示。
图乙表示光照强度与该植株CO2吸收量或释放量的关系。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14时受限制的主要是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阶段,该时刻与18 时相比,叶绿体中ATP 含量________(>、= 、<)18时。
18 时,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强度(>、= 、<)呼吸作用强度。
(2)图乙中,其他条件皆适宜,若适当增大CO2浓度,则b 点向_____移动;e 点向______ 移动。
(3)若先将该植物的叶片在同温度下暗处理1 h,暗处理后重量减少2mg ,随后立即再光照 1 h,光照后与暗处理前相比重量增加3mg 。
则该植物叶片光照 1 小时的真正光合速率为_______mg/h 。
27.(14分)某生态系统仅有甲、乙、丙、丁、戊5 个种群形成一定的营养结构,下表列出了各种群同化的能量。
图 1 表示有关种群乙的能量变化,其中①~ ⑦表示能量值的多少。
图2 是种群乙10 年内种群数量变化的情况,图中λ 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上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
(1)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
(2)种群乙是该生态系统营养结构中的,若甲的数量减少,戊的数量_______(会或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3)图 1 中(数字)=2×107, C 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2 中___________点的种群年龄组成是衰退型。
(5)乙种群中雌雄个体通过气味相互识别,这属于化学信息,说明_____________离不开信息传递。
28.(14分)肥胖与遗传密切相关,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1)某肥胖基因发现于一突变系肥胖小鼠,人们对该基因进行了相关研究。
①为确定其遗传方式,进行了杂交实验,根据实验结果与结论完成以下内容。
实验材料:纯合肥胖小鼠和纯合正常小鼠;
杂交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子一代表现型均正常;结论: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②小鼠肥胖是由于正常基因的编码链(模板链的互补链)部分序列“CTC CGA”中的
一个C被T替换,突变为决定终止密码(UAA或UGA或UAG)的序列,导致该激素不能正常合成,突变后的序列是________,这种突变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使基因的转录终止。
③在人类肥胖症研究中发现,许多人能正常分泌该类激素却仍患肥胖症,其原因
是靶细胞缺乏相应的__________。
(2)目前认为,人的体重主要受多基因遗传的控制。
假如一对夫妇的基因型均为
AaBb(A、B基因使体重增加的作用相同且具累加效应,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从遗传角度分析,其子女体重超过父母的概率是___________,体重低于父母的基因型为_______。
(3)有学者认为,利于脂肪积累的基因由于适应早期人类食物缺乏而得以保留并遗
传到现代,表明___________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33.[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0分)
研究发现,转基因抗虫植物能杀死昆虫的原理是该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被昆虫后,在消化道中被蛋白酶水解后产生具有毒性的活性肽,与昆虫细胞上的受体结合,使渗透压失衡,导致昆虫死亡。
下图表示利用细菌中抗虫基因获取抗虫玉米的部分过程。
其中①—⑧表示操作流程,a、b表示分子,c—e表示培养过程,其中d过程表示细菌与玉米细胞混合培养。
(括号内填编号,横线上填字母或文字)
(1)在图示的过程中,涉及到的生物技术包括基因工程和____ __。
(2)在图示过程中,需要用到限制酶的是流程[ ]
(3)在流程⑤中,细菌不断分裂产生更多细菌,该步骤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
(4) 从细胞、个体水平判断该基因工程成功的依据分别是___ 、____ 。
(5) 结合题意,分析美国批准种植该转基因抗虫玉米的生物学原理:
____________。
莆田一中2015届高三模拟(5. 29)答案
生物答案1—5:DBDBD
26、(12分)(1)暗反应>>
(2)左右上
(3)7
27、(14分).
(2)第三营养级不会
(3)②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
(4)c 、d
(5)种群繁衍
28、(14分)(1)①正反交②CTCTGA(TGA) 不能③受体
(2)5/16 aaBb 、Aabb、aabb
(3)自然选择
33、(10分)(1)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2)①②
(3)扩增目的基因
(4)细胞产生了抗虫蛋白玉米植株表现出抗虫性状
(5)该毒蛋白水解后的有毒性的活性肽,必须与受体结合才能起作用,人体肠道
细胞没有该受体(人体肠道中没有水解该毒蛋白的蛋白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