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子课程设计交直交变频器的设计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交直交pwm变频电源的设计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交直交pwm变频电源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f9eba8b561252d381eb6e5d.png)
前言《电力电子技术》是普通高等工科学校电气自动化专业和电气技术专业的主要课程,而本次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在学习完《电力电子技术》这门课程后一个重要性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把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加深对这门课程的理解和掌握其精髓,通过实践巩固理论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为此后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也增强实践意识,培育迅速把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
在《电力电子技术》理论课程中,咱们学习了电力电子器件,整流电路,直流斩波电路,交流电力控制电路,交交变频电路,逆变电路,PWM控制技术,软开关技术,组合变流电路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该课程设计能够进一步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了解各类变流电路的大体原理和设计方式,培育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对电力电子的相关常识取得了解,同时对电力电子技术的各类器件具进行深层次的掌握,训练作为一名电气工程师在方方面面的综合能力,为此后在工作职位上奠定扎实的基础。
本次课程设计是交-直-交PWM变频电源的设计,按照设计要求,并适当考虑到理论与实际情形的误差,依照安全靠得住、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肯定变频电源方案论证及设计,选择主回路元件,肯定驱动电路,保护电路,缓冲电路的设计,采取PWM控制策略,肯定逆变变压器的设计等。
在本次课程设计中,前后取得了老师的大力帮忙,并与本课题同窗多次进行商讨,在此表示真挚的谢意!本次课程设计涉及面超级广,查阅了大量资料,由于很多方面的知识都是临时去学习,对所查阅的资料的正确性也没有一一考证,另外,这是本人第一次系统性进行电力电子方面课题的设计,限于在此方面知识的欠缺,设计当中不免存在并非最优方案和不完善的地方,因此,错误与疏漏的地方再所不免,望老师批评指正。
目录第一章概论 ......................................................................................................................................... - 4 -设计要求 . (4)设计内容 (4)第二章变频电源方案论证及设计 ................................................................................................... - 5 -交流-直流部份设计方案.. (5)直流-交流部份设计方案 (6)第三章主回路元件选择..................................................................................................................... - 7 -电容滤波的三相不可控整流电路 (8)双极性调制控制方式的三相桥式PWM电压型逆变电路 (10)第四章驱动电路设计.................................................................................................................... - 11 -驱动电路概述 (11)驱动电路选取 (11)第五章保护电路设计................................................................................................................... - 12 -短路保护 (12)过电压保护 (13)第六章缓冲电路设计................................................................................................................... - 13 -缓冲电路的作用 (13)缓冲电路具体设计 (14)第七章 PWM控制策略.................................................................................................................... - 15 -PWM控制技术简介 (15)PWM控制策略 (16)第八章滤波电路设计................................................................................................................... - 18 -第九章逆变电压器设计............................................................................................................... - 18 -总结................................................................................................................................................... - 19 -参考文献........................................................................................................................................... - 20 -[1]电力电子技术(第四版).王兆安,黄俊.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 - 20 -[2]电力电子器件及其应用.李旭葆,赵永健.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 ......................................... - 20 -附录一元件清单............................................................................................................................. - 21 -附录二电路图................................................................................................................................. - 22 -第一章概论PWM控制技术在逆变电路中的应用最为普遍,对逆变的影响也最为深刻。
转速开环的交-直-交电压源变频调速系统的设计
![转速开环的交-直-交电压源变频调速系统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c7b49a52cc58bd63186bd76.png)
学号:200925180207 中州大学电机及拖动课程设计题姓专班2010年 06 月 30 日一摘要:中文摘要转速开环交直交电流源型变频调速逆变器频系统的变频器有两个功率变换环节,即整流桥与逆变桥,它们分别有相应的控制回路,为了作方便采用一个给定来控制,并通过函数发生器,使两个回路协调地工作。
在电流源型逆变器频率开环调速系统中,除了设置电流调节环外,仍需要设置电压闭环,以保证调压调频过程中对逆变器输出电压的稳定性要求,实现恒压频比的控制方式。
电流源型逆变器频率开环调速系统的显著特点是容易实现回馈制动,从而便于四象限运行。
适用于需要制动和经常正、反转的机械。
此系统对负载电流变化的反应迟缓,因而适用于单台电机传动,但可以满足快速起、制动和可逆运行的要求。
因为这种系统有着很高的性能价格比,因此在以节能为目的的各种用途中和对转速精度要求不高的各种场合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AbstractSpeed ZhiJiao into the open loop current source type inverter frequency inverter power converter system has two links, namely the transformation of rectifier bridge and inverter bridge, they have the corresponding control circuit is adopted for a given to control, and through the function generator, make two loop coordination work. In the currentsource type inverter frequency open-loop control system, in addition to adjust current ring set, still need to set, in order to ensure that the closed-loop voltage regulating FM process to the stability of the output voltage inverter, realize the constant-voltage frequency ratio control mode. Current source type inverter frequency open-loop control system is easy to realize the remarkable characteristics of regenerative braking, facilitates quadrant operation. Applicable to need brake and is often, the reversal of the machinery. This system to load current slow response, thus changing the suitable for single motor drive, but quickly, can satisfy the requirements of brake and reversible operation. Because this system has high performance-price ratio, therefore in the various USES for the purpose of energy-saving and high speed precision requirements of various situations not widely application.关键词Keywords:开环open-loop,电流源current,变频source,调速inverter。
电力电子课设交-直-交PWM变频电源
![电力电子课设交-直-交PWM变频电源](https://img.taocdn.com/s3/m/60b24d8908a1284ac85043b6.png)
目录一、课程设计任务 (2)1.1设计目的 (2)1.2设计要求 (2)1.3设计内容 (2)二、方案论证 (3)2.1整流电路方案 (3)2.2中间滤波电路方案 (4)2.3逆变电路方案 (4)三、主回路系统组成 (7)四、元件参数计算及选择 (8)五、单元电路设计 (10)5.1驱动电路设计 (10)5.2保护电路设计 (11)5.3缓冲电路设计 (13)5.4输出滤波设计 (15)5.5逆变变压器选择 (15)六、PWM控制策略 (17)七、总结 (20)八、参考文献 (20)附录 (21)附录一元件清单...................................................................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二原理图 (21)一、课程设计任务1.1设计目的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电气自动化工程专业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一项综合性实践环节,复习和巩固本课程及其他课程的有关内容,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实践技能分训练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通过设计使得获得电力电子技术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方法以及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有关的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打下一定的基础,也便于学生加深理解和灵活运用所学的理论,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毕业后的工程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1.2设计要求要求交流输出额定相电压220V,额定相电流为240A,频率变化范围2~50Hz,其交流输入相电压为380V,电压波动频率为为±10%。
1.3设计内容(1)变频电源方案论证及设计(2)主回路元件选择(3)驱动电路设计(4)保护电路设计(5)缓冲电路设计(6)PWM控制策略(7)滤波电路设计(8)逆变变压器设计二、方案论证2.1整流电路方案整流电路是将交流电变为直流电,实现AC/DC的转换。
在实际应用中,一般使用桥式整流电路。
电力电子课设交-直-交PWM变频电源.doc
![电力电子课设交-直-交PWM变频电源.doc](https://img.taocdn.com/s3/m/3301736576a20029bc642d32.png)
目录一、课程设计任务 (2)1.1设计目的 (2)1.2设计要求 (3)1.3设计内容 (3)二、方案论证 (3)2.1整流电路方案 (3)2.2中间滤波电路方案 (4)2.3逆变电路方案 (5)三、主回路系统组成 (5)四、元件参数计算及选择 (6)五、单元电路设计 (6)5.1驱动电路设计 (6)5.2保护电路设计 (6)5.3缓冲电路设计 (6)5.4输出滤波设计 (6)5.5逆变变压器选择 (6)六、PWM控制策略 (7)七、总结 (7)八、参考文献 (7)附录 (7)附录一元件清单 (7)附录二原理图 (7)一、课程设计任务1.1设计目的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电气自动化工程专业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一项综合性实践环节,复习和巩固本课程及其他课程的有关内容,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实践技能分训练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通过设计使得获得电力电子技术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方法以及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有关的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打下一定的基础,也便于学生加深理解和灵活运用所学的理论,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毕业后的工程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1.2设计要求要求交流输出额定相电压220V,额定相电流为240A,频率变化范围2~50Hz,其交流输入相电压为380V,电压波动频率为为±10%。
1.3设计内容(1)变频电源方案论证及设计(2)主回路元件选择(3)驱动电路设计(4)保护电路设计(5)缓冲电路设计(6)PWM控制策略(7)滤波电路设计(8)逆变变压器设计二、方案论证2.1整流电路方案整流电路是将交流电变为直流电,实现AC/DC的转换。
在实际应用中,一般使用桥式整流电路。
常用的桥式整流电路可以分为:不可控整流、全控整流、半控整流。
所以有以下两种种方案:方案一:不可控整流。
三相桥式不可控整流电路中整流器件是普通的二极管,是不可控器件,当它承受正向电压时会立即自然导通,承受反向电压时会立即阻断电路。
交流变频器的设计与制作
![交流变频器的设计与制作](https://img.taocdn.com/s3/m/294691af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55.png)
交流变频器的设计与制作交流变频器是一种电力电子器件,用于调节交流电机的转速或转矩。
通过控制电压和频率的变化,交流变频器能够实现电机的精确控制,从而实现节能、降噪和提高效率的目的。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交流变频器的设计与制作过程。
一、交流变频器的设计1.系统需求分析: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交流变频器的设计要求和需求,包括输出功率、变频范围、效率、响应速度等。
根据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确定变频器的主要参数和性能指标。
2.选型和组件选择:根据系统需求,选择适合的变频器芯片或模块,比如IGBT驱动芯片、PWM控制芯片等。
同时,根据变频器的容量和需求,选择适当的电容、电感、电阻等外围元件。
3.电路设计:根据选型结果,设计变频器的电路结构和控制策略。
通过分析电路原理图,确定连接方式和电路布局,并进行仿真分析,验证设计的可行性和稳定性。
4.控制策略设计:根据系统需求和电路设计,选择合适的控制策略,比如频率闭环控制、矢量控制等。
设计控制算法,并根据实际需求优化参数,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
5.PCB设计与布局:根据电路设计,进行PCB的设计与布局。
将各个组件和连接线路布置在PCB上,并考虑到电磁兼容性、热管理、信号传输等因素,进行合理的布局和布线。
6.系统集成和调试:将设计好的电路和PCB进行组装和焊接,搭建变频器系统。
通过仪器和设备进行系统的调试和验证,校正参数、优化控制策略,确保系统能够正常工作。
二、交流变频器的制作1.元件采购:根据设计的需求清单和BOM表,采购所需的元件和器件,确保质量和性能。
2.PCB制作:根据设计好的PCB文件,制作PCB板。
可以选择自行制作或委托专业制造商进行。
3.元件焊接:根据PCB布局,将元件进行焊接。
要注意焊接质量和焊点的可靠性。
4.系统组装:将焊接好的PCB板和其他组件进行组装,搭建成完整的交流变频器系统。
5.调试和测试:对制作好的交流变频器系统进行调试和测试,验证系统的性能和功能。
电力电子设计报告 三相电压型交直交变频器设计与仿真
![电力电子设计报告 三相电压型交直交变频器设计与仿真](https://img.taocdn.com/s3/m/535870e10975f46527d3e1de.png)
电力电子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三相电压型交直交变频器设计与仿真指导老师设计者专业班级学号摘要目前国际形势纷乱复杂、能源危机日益突出,能源瓶颈已经逐渐成为了制约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迫切需要提高工农业生产中的能源利用率。
本课程设计正是基于目前我国交流电气传动系统的现状,设计了一台电压源型通用变频器。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的迅速发展,交流变频调速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其显著的节能效益,高精确的调速精度,宽泛的调速范围,完善的保护功能,以及易于实现的自动通信功能,得到了广大用户的认可,在运行的安全可靠、安装使用、维修维护等方面,也给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因此,研究交—直—交变频调速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和作用特性意义十分重大。
本文研究了变频调速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主回路主要有三部分组成:将工频电源变换为直流电源的“整流器”;吸收由整流器和逆变器回路产生的电压脉动的“滤波回路”,也是储能回路;将直流功率变换为交流功率的“逆变器”。
使用Matlab/Simulink搭建交—直—交变频调速系统的仿真模型,通过试验对该交—直—交变频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工作特性及作用有更深的认识,也对谐波对于交—直—交变频器的影响有了一定的了解。
关键词:交—直—交变频,整流,逆变,simulink仿真,谐波目录摘要 .................................................................................................................... I I 第1章绪论. (5)1.1课程设计的目的 (5)1.2课程设计的任务与要求 (5)1.3课程设计的内容 (5)1.4控制方式 (6)1.5M ATLAB的原理应用及S IMULINK仿真 (7)第2章三相电压型交直交变频器的组成及基本原理 (8)2.1三相电压型交直交变频器的基本构成 (8)2.2交直交变频器的工作原理 (10)2.3使用变频器要注意的问题 (11)2.4交直交变频的基本工作特性 (11)2.5PID控制器的参数整定 (11)第3章主电路设计及仿真 (12)3.1设计方案 (12)3.2主电路结构原理图 (13)3.3电路类型选择依据 (13)3.4整流器的工作原理及设计 (14)3.4.1 整流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14)3.4.2 整流元件的选择 (16)3.4.3 电抗器参数计算 (16)3.4.4 整流器的设计与仿真 (16)3.5逆变器的工作原理及设计 (21)3.5.1 逆变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21)3.5.2 逆变器的设计与仿真 (24)3.5.3 PI控制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28)3.5.4 PWM波的产生设计与仿真 (30)第4章驱动保护电路的设计 (33)4.1过电压保护: (33)4.2过电流保护 (34)4.3IGBT驱动电路 (34)4.4触发电路选择与设计 (35)第5章综合设计与仿真 (37)5.1.1 交直交变频器模型 (37)5.1.2 检验是否满足性能指标的要求。
(完整word版)单相交直交变频电路设计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完整word版)单相交直交变频电路设计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323999f58fafab068dc022b.png)
课程设计名称: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题目:单相交直交变频电路设计学期:2015-2016学年第1学期专业:自中职班级:13-2班姓名:赵鸿伟学号:1326560223指导教师: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单相交直交变频电路设计二、设计任务1、掌握单相交直交变频电路的原理;2、采用protel设计出单相交直交变频电路主电路、驱动电路、控制电路;三、设计计划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共1周。
第1天:选题,查资料;第2天:方案分析比较,确定设计方案;第5天:编写整理设计报告书。
四、设计要求1. 画出整体电路图。
2. 对所设计的电路全部或部分进行仿真,使之达到设计任务要求。
3. 写出符合设计格式要求的设计报告书。
指导教师:王巍时间:2015年12月30日摘要随着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自动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单相交-直-交变频系统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它显著的变频能力,广泛的应用范围,完善的保护效力,和易于实现的变频功能,获到了广大使用者的认可,在运行的安全可靠、安装使用以及维修维护等方面,也给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益处。
课题研究的单相交-直-交变频电路设计主要分为主电路和控制电路两部分,其中主电路还分为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和单相桥式PWM逆变电路,而逆变部分则需要用到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分为控制电路、驱动电路和保护电路。
课题的整流部分选用不可控的桥式整流电路;滤波部分则选用LC低通滤波,活的高频率的交流正弦波输出;逆变部分选用四个IGBT管组成的单相桥式逆变电路。
控制电路主要以单片集成函数发生器ICL8038为核心设计的,生成两路PWM 信号用来分别控制两队IGBT管。
用MATLAB软件仿真出设计的电路,其中对纯电阻负载以及电阻电感负载分别进行数据和波形的分析,并采取相关措施使最后输出的波形接近正弦波。
关键词:整波;滤波;逆变;IGBT;PWM;MATLAB目录1总体原理图 (1)1.1 方框图 (1)1.2 电路原理图 (1)1.2.1 主回路电路原理图 (1)1.2.2 整流电路 (1)1.2.3 滤波电路 (2)1.2.4 逆变电路 (3)2 电路组成 (5)2.1 控制电路 (5)2.2 驱动电路 (6)2.3 主电路 (7)小结心得 (9)参考文献 (10)1 总体原理图1.1 方框图图1 总体方框图1.2 电路原理图1.2.1 主回路电路原理图图2 主回路原理图如图所示,交直流变换电路为不可控整流电路,输入的交流电通过变压器和桥式整流电路转化为直流电,滤波电路用电感和电容滤波,逆变部分采用四只IGBT 管组成单项桥式逆变电路,采用双极性调制方式,输出经LC 低通滤波器滤波,滤除高次谐波,得到频率可调的交流电输出。
交直交变频器的设计
![交直交变频器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cf4fe3f3169a4517723a3c5.png)
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名称:交直交变频器的设计系部:电力工程系专业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日期: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评定意见设计题目交直交变频器的设计系部电力工程系专业班级电气工程13-2学生姓名学生学号评定意见:评定成绩: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评定意见参考提纲:1、学生完成的工作量与内容是否符合任务书的要求。
2、学生的勤勉态度。
3、设计或说明书的优缺点,包括: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实践工作能力、表现出的创造性和综合应用能力等。
工程学院电力工程系(部)课程设计任务书2014/2015学年 2 学期2015 年6月18 日教研室主任(签名)系(部)主任(签名)摘要20世纪30年代交交变频电路就已经出现,当时采用的是水银整流器,曾经有装置用在电力机车上,由于原件性能的限制,没能得到推广。
到20世纪70年代,随着晶闸管的问世交交变频电路曾经广泛应用于电机的变频调速。
20世纪80年代随着全控器件的广泛应用,交交变频电路逐渐被交直交变频电路取代。
近年来随着现代工业生产及社会发展的需要推动了交交变频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和应用、现代控制理论和控制器件的发展和应用、微机控制技术及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和应用为交流变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创造了新的物质和技术条件,交交变频电路又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本文首先以三相输入单相输出的交交变频电路为例介绍了交交变频电路的工作原理,接着以余弦交点法为例详细分析了交交变频电路的触发控制方法,最后用Matlab仿真软件对交交变频电路进行了建模和仿真研究。
关键词:交交变频余弦交点法 Matlab仿真1.电力电子概述 (1)1.1电力电子技术 (1)1.1.1 电力电子技术的简介 (1)1.1.2 电力电子技术发展史 (2)1.1.3 电力电子技术作用 (4)2.变频器的概述 (13)2.1变频器概述 (13)2.2整流部分 (13)2.2.1 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 (13)2.3 逆变部分 (15)2.3.1 逆变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 (15)2.3.2 电压型逆变电路 (16)2.4 PWM控制逆变电路 (17)2.4.1 PWM控制的基本原理 (17)2.4.2 PWM逆变电路 (18)3.主电路的设计 (21)4.控制电路 (22)4.1 晶闸管触发电路 (22)4.2 IGBT的驱动与控制 (22)5.结论 (25)6. 收获与体会 (26)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1.电力电子概述1.1电力电子技术1.1.1 电力电子技术的简介电力电子技术分为电力电子器件制造技术和变流技术(整流,逆变,斩波,变频,变相等)两个分支。
电力电子单相交—直—交变频装置设计
![电力电子单相交—直—交变频装置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caa1678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3f.png)
电力电子单相交—直—交变频装置设计一、概述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交—直—交变频装置在工业和家庭用途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设计一种单相交—直—交变频装置,用于实现电能的高效转换和调节。
二、设计原理单相交—直—交变频装置由三个部分组成:整流器、逆变器和控制系统。
1.整流器: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采用整流桥式电路,由四个二极管组成,能够将输入的交流电转换为恒定的直流电。
2.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
采用全桥逆变电路,由四个开关管组成,能够将输入的直流电转换为可调频率和可调幅度的交流电。
3.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和调节逆变器的输出。
采用微处理器控制,通过测量输入信号和反馈信号,对开关管的开启和关闭时间进行调节,从而实现对逆变器输出电压和频率的精确控制。
三、设计要点1.整流器设计:根据输入电压和负载电流确定整流器的参数,选择合适的二极管并进行散热设计,以保证整流器的正常工作。
2.逆变器设计:选择合适的开关管并进行散热设计,以满足逆变器输出电压和频率的要求。
通过改变开关频率和占空比,实现对输出电压和频率的调节。
3.控制系统设计:选用适当的微处理器和控制算法,对逆变器进行精确的控制。
设计辅助电路,包括AD转换和PWM模块等,以实现对输入和反馈信号的测量和处理。
四、设计步骤1.确定输入电压和负载电流,计算整流器和逆变器的参数。
2.设计整流器电路,选择合适的二极管和散热器。
3.设计逆变器电路,选择合适的开关管和散热器。
4.设计控制系统电路,选用适当的微处理器和控制算法。
5.组装和调试整个系统,测试输入和输出电压、频率等参数。
6.进行系统优化和改进,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
五、应用场景1.工业应用:适用于各种电动机的变频调速,如风机、泵等。
2.家庭应用:适用于家电产品的电能调节和控制,如变频空调、变频洗衣机等。
3.新能源应用:适用于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的变频利用。
六、总结本文设计了一种单相交—直—交变频装置,通过整流器、逆变器和控制系统实现电能的高效转换和调节。
单相交直交变频装置设计
![单相交直交变频装置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9a9a33aeefdc8d376ee3299.png)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单相交—直—交变频装置设计学院: 电信学院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职称/学位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学号:完成时间:摘要由于传统能源的枯竭,各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以及现存的电力系统的种种弊端,分布式发电将在未来的供电系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以燃料电池发电技术发展迅速。
但是分布式发电技术发出发出的电都不是与电网供电系统相同的交流电,无法与大电网联网或者直接供给普通负载使用,都需要变频装置将其变换成负载可以使用的交流电或者与大电网电压、频率相匹配的公频交流电。
因此,针对特定的分布式发电技术研究与其配套的变频电源就很有必要。
本文针对内燃机拖动永磁发电机的中小功率分布式发电系统,设计一套变频电源,将发电机发出的中频交流电变换为相电压220V,频率50HZ的公频交流电。
在论述和分析了变频电源机器控制技术发展的概况和趋势的基础上,结合本课题任务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一套中小功率的逆变电源。
系统中PWM (Pulse Width Modulation)控制信号采用专用集成芯片SA4828生成,减轻了控制器的工作量也提高系统了可靠性。
控制器选用集成了A/D转换器的单片机。
使得系统的硬科复杂性降低,提高了可靠性。
关键词:交流电;变频;电网;PWM目录1 总体原理图 (1)1.1 方框图 (1)1.2 电路原理图 (1)1.2.1 主回路电路原理图 (2)1.2.2 整流电路 (2)1.2.3 滤波电路 (2)1.2.4 逆变电路 (3)2 电路组成 (6)2.1控制电路 (6)2.2驱动电路 (7)2.3 主电路 (8)3 仿真结果 (9)3.1 仿真环境 (9)3.2 仿真模型使用模块提取的路径及其单数设置 (9)3.3 具体仿真结果 (12)3.3.1仿真电路图 (12)3.3.2整流滤波输出电压计算域仿真 (12)3.3.3逆变输出电压计算与仿真 (13)参考文献 (15)致谢 (16)1 总体原理图1.1 方框图图1 总体方框图1.2 电路原理图1.2.1 主回路电路原理图图2 主回路原理图如图所示,交直流变换电路为不可控整流电路,输入的交流电通过变压器和桥式整流电路转换为直流电,输入的交流电通过变压器和桥式整流电路转化为直流电,滤波电路用电感和电容滤波,逆变部分采用四只IGBT 管组成单相桥式逆变电路,采用双极性调制方式,输出经LC 低通滤波器滤波,滤除高次谐波,得到频率可调的交流端输出。
电力电子课程设计-交流交流变频器设计
![电力电子课程设计-交流交流变频器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39d7cca580216fc710afd08.png)
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工作单位:题目: 交流/交流变频器设计初始条件:输入三相交流电:380V,50HZ。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1、输出单相交流电,100V,1200HZ。
2、采用两级变换:AC/DC,DC/AC。
3、设计出完整电路图。
时间安排:课程设计时间为两周,将其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复习有关知识,阅读课程设计指导书,搞懂原理,并准备收集设计资料,此阶段约占总时间的20%。
第二阶段:根据设计的技术指标要求选择方案,设计计算。
约占总时间的40%。
第三阶段:完成设计和文档整理,约占总时间的40%。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交流/交流变频器设计1 设计任务及要求设计一个交流/交流变频器设计初始条件:输入三相交流电:380V,50HZ。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1、输出单相交流电,100V,1200HZ。
2、采用两级变换:AC/DC,DC/AC。
3、设计出完整电路图2 总体设计方案根据设计要求,本次设计的交流/交流变换器需要采用两级电路,即先采用AC/DC的整流电路,把380V的三相交流电变成直流电,再采用DC/AC的变电路,把直流电变成单相交流电输出。
结构原理图如图2-1所示:图2-1 总体结构原理图2.2 整流滤波电路方案选择方案一:采用三相半波整流电路。
该整流电路在控制角小于30°时,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波形是连续的,每个晶闸管按相序依次被触发导通,同时关断前面已经导通的晶闸管,每个晶闸管导通120°;当控制角大于30°时,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的波形是断续的。
当两个晶闸管同时导通时,即在换向重叠角部分,晶闸管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为线电压的峰值,而承受的最大正向电压为相电压的峰值。
方案二:三相桥式整流电路。
该整流电路是由一组共阴极和一组共阳极电路串联而成的。
三相桥式的整流电压为三相半波的两倍。
电力电子变频课程设计
![电力电子变频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adfd84d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ff.png)
电力电子变频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电力电子变频技术的基本原理,掌握变频器的工作流程和主要组成部分。
2. 学生能描述变频调速系统的控制策略,包括PWM控制技术、频率设定方法等。
3. 学生能解释电力电子器件在变频器中的应用,了解不同电力电子器件的特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电力电子变频器电路设计和分析。
2. 学生能通过实际操作,完成变频调速系统的调试和性能测试。
3. 学生能运用相关软件对电力电子变频器进行仿真,验证设计方案的正确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力电子变频技术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新技术的热情。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学会在团队中分工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认识到变频调速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节能减排的重要性。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电力电子变频技术的实践应用课程,结合学生已掌握的电力电子基础知识,以提高学生对电力电子变频技术的理解和实践能力为目标。
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电路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变频技术原理:讲解变频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AC-DC转换、DC-AC转换以及PWM控制技术,关联课本第三章内容。
2. 变频器硬件构成:介绍变频器的主要硬件组成部分,如整流桥、滤波电容、逆变桥等,并分析各部分功能,关联课本第四章第二节。
3. 变频调速系统控制策略:阐述变频调速系统的控制策略,包括V/f控制、矢量控制等,结合课本第五章内容。
4. 电力电子器件应用:讲解不同电力电子器件在变频器中的应用,如IGBT、MOSFET等,关联课本第六章。
5. 变频器电路设计与分析: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变频器电路设计,分析电路性能,结合课本第七章。
6. 变频调速系统调试与性能测试:教授学生如何进行变频调速系统的调试和性能测试,关联课本第八章。
电力电子课程设计交直交变频器的设计
![电力电子课程设计交直交变频器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f622a9c866fb84ae45c8da6.png)
电力电子课程设计交直交变频器的设计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1 -综述交-直-交变频器由主要由AC-DC、DC-AC两类基本电路组成,先经过AC-DC整流电路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经过滤波等处理后,再经过DC-AC逆变电路,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
整流电路采用三相全控桥整流,输出的整流电压脉动小、易于滤波;经过滤波处理后的直流电进入逆变电路,逆变电路采用PWM 控制电压式逆变电路,经过PWM技术控制逆变电路中IGBT的通断时间,实现对输出交流电的控制,以更好的满足电机对供电电源的要求。
主电路的驱动与控制,主要是对各部分开关器件的控制,即对晶闸管和IGBT的驱动与控制。
晶闸管是半控型器件,门极收到脉冲触发才能够导通,IGBT是全控型器件,门极电压触发导通,由芯片控制生成的PWM信号给IGBT触发信号,控制IGBT的通断,从而实现对主电路的精确控制。
交-直-交变频器的设计- 2 -1 主回路单元电路分析与设计1.1 变频器概述交-直-交变频器是由AC-DC、DC-AC两种基本变流电路组成,先将交流电整流为直流电,再将直流电逆变为交流电,因此,此类电路又称为间接交流变流电路。
交-直-交变频器与普通交-交变频器相比,最主要的优点是输出频率不再受输入电源频率的制约。
国内应用的低压变频器几乎全是电压源型,中间直流是用电容平波,整流后面可加电容滤波,再经过逆变输出理想交流电压,能够做交流电机的电压源。
1.2 整流部分整流电路AD-DC的作用是将交流电变为直流电。
按组成器件能够分为不可控、半控、全控三种;按电路结构能够分为桥式电路和零式电路;按交流输入相数能够分为单相电路和三相电路。
三相整流电路输出直流电压脉动较小,易于滤波处理,故采用三相整流电路。
常见的三相整流电路有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与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
1.2.1 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三个晶闸管阴极连接在一起,为三相半波共阴极接法,为了得到零线,变压器二次侧接成星形,一次侧连成三角形,避免三次谐波流入电网。
电力电子技术课设 交直交变频装置
![电力电子技术课设 交直交变频装置](https://img.taocdn.com/s3/m/b60b1786d0d233d4b14e69ab.png)
电气工程及其自控化专业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姓名:学号:专业班级:题目:交直交变频实验装置设计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二〇一四年XX月XX日目录一、设计的技术数据 (2)二、方案论证及选择 (2)三、主电路设计 (4)四、控制电路设计 (6)五、驱动电路设计 (9)六、保护电路设计 (10)七、总结及心得体会 (12)八、参考文献 (13)九、电路原理图 (14)十、仿真图 (16)一、设计的技术数据1、交流电源:单相220V。
2、为了IGBT的安全,中间直流电压最大为50V。
3、输出交流电压约45V。
4、输出最大电流2A。
5最大功率:100W。
二、方案论证及选择单相交-直-交变频电路主要是通过整流滤波得到直流电,再通过控制逆变电路将直流电变成某个频率的交流电。
根据实验任务要求,对控制电路部分可以采用多种方案,具体方案如下:方案一:用可控整流调压、逆变器调频的交-直-交变频器。
调压和调频分别在两个环节上,由控制电路进行协调。
由于输入环节采用可控整流,当电压和频率调得较低的时候,晶闸管整流器的控制角较大,电网端的功率因素较低。
输出环节较多采用晶闸管组成的逆变器,输出电压的谐波分量较大,一般用于较大功率的变频器。
方案二:用斩波器调压的交-直-交变频器。
整流环节采用二极管不可控整流,增设斩波器进行调压,再用逆变器调频。
虽然多了一个中间调压环节,但是输入的功率因数提高了。
输出仍然采用晶闸管逆变器,所以仍然存在谐波问题。
方案三:用PWM逆变器同时调压调频的交-直-交变频器。
由于采用二极管不可控整流产生恒定直流电源,功率因数问题用这种方法就可以解决。
用PWM逆变器,输出电压是一系列脉冲,调节脉冲宽度就可以调节输出电压值。
假如脉冲宽度按正弦分布,则输出电压中谐波可以大大减少。
谐波减少的成度还取决于逆变器功率开关的开关频率。
因此,PWM逆变器中很少采用像晶闸管之类开关频率低的半控型器件作为开关器件,而是采用开关频率高的全控型器件如GTR、GTO、MOSFET、IGBT 等。
中国石油大学电力电子技术设计论文基于PWM波的交直交变频电路的设计
![中国石油大学电力电子技术设计论文基于PWM波的交直交变频电路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d68a312f90f76c660371a9b.png)
中国石油大学电力电子技术设计论文基于PWM波的交-直-交变频电路的设计得分:《电力电子技术大作业》作业题目:基于PWM波的交-直-交变频电路的设计姓名:李想班级:电气1204学号:12053422同组人:刘心王友琳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日期:2014年12月13日摘要本文总体概括地分析了交直交型变频电路的结构和各部分的作用。
重点分析了电容滤波的三相不可控桥式整流电路的工作状态、三相桥式PWM逆变电路以及滤波电路。
在分析工作状态时, 给出了不同工作状态下负载相电压和负载线电压的大小,并详细地分析了整流、逆变过程以及如何调节PWM来实现变频的效果。
关键词:交直交型变频器;三相不可控桥式整流电路; PWM控制三相桥式逆变电路AbstractThis thesis analyzes circuit structure of AC DC AC frequency converter in voltage type and function of each part briefly.Focuses on the working conditions of three-phase bridge rectifier circuit capacitor filter, three-phase bridge PWM inverter circuit and Y / Y-type rectifier circuit.While the analytical work,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is given the size of the load phase voltage and load line voltage,And detailed analysis of rectifier, the inversion process.Keywords: AC-DC-AC frequency converter; rectifier inverter; stable working state目录第1章引言 (2)第2章交直交变频器电路图及工作原理 (3)2.1电路图以及对应的波形仿真图 (3)2.11整流部分 (3)2.12逆变部分 (4)2.13滤波部分 (5)2.14总体电路图 (6)2.2工作原理 (6)2.21整流环节 (7)2.22逆变环节 (7)2.23滤波环节 (8)第3章变频器参数选择 (8)3.1整流部分 (8)3.2逆变部分 (9)第4章...................... 变频器的应用9第5章.................... 未来的发展趋势10第6章.................. 对整个电路的评价11第7章感悟收获与总结 (11)参考文献 (12)第1章引言变频技术是集自动控制、微电子、电力电子、通信等技术于一体的高科技技术。
电力电子课程设计-交流变频调速电路课程设计
![电力电子课程设计-交流变频调速电路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d12e6a3960590c69ec37658.png)
毕业设计(论文)论文题目:交流变频调速电路课程设计系部:自动控制系专业:电气自动化班级:自动化151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2016 年 12 月30 日目录摘要 (1)第1章绪论 (1)1.1课题在国内外的发展 (2)1.2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2)1.3课程设计内容及基本要求 (2)第2章交流变频调速技术 (3)2.1变频技术简介 (3)2.2交流变频调速基本原理 (3)2.3变频调速的特点 (4)第3章交流变频调速的设计 (5)3.1交流变频调速的主电路图 (6)3.2控制电路 (7)第4章实验步骤及数据 (8)4.1变频调速实验目地 (9)4.2仪器、器材或环境 (9)4.3原理、过程及结论 (10)第5章总结与展望 (10)参考文献 (10)摘要:本课程设计介绍了异步电动机调压调速系统的几大组成部分,并着重讲述了三相异步电动机(M)、测速发电机(TG)、晶闸管交流调压器(TVC)的简单的工作原理。
在了解异步电动机调压调速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设计了异步电动机单闭环调压调速系统的结构原理图。
还将调压调速与其他的调速方法相比,所具有的优点以及不足之处。
第1章绪论1.1课题在国内外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后,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以及现代控制理论的应用,使得交流电力拖动系统逐步具备了宽的调速范围、高的稳速范围、高的稳速精度、快的动态响应以及在四象限作可逆运行等良好的技术性能,在调速性能方面可以与直流电力拖动媲美。
在交流调速技术中,变频调速具有绝对优势,并且它的调速性能与可靠性不断完善,价格不断降低,特别是变频调速节电效果明显,而且易于实现过程自动化,深受工业行业的青睐。
变频调速电机简称变频电机,是变频器驱动的电动机的统称。
实际上为变频器设计的电机为变频专用电机,电机可以在变频器的驱动下实现不同的转速与扭矩,以适应负载的需求变化。
变频电动机由传统的鼠笼式电动机发展而来,把传统的电机风机改为独立出来的风机,并且提高了电机绕组的绝缘性能。
第3章 交-直-交变频技术
![第3章 交-直-交变频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84b673c9da38376baf1faed9.png)
《变频器原理与应用(第2版)》第3章
1. 电容滤波
通常用大容量电容对整流电路输出电压进行滤波。由于电容量比 较大,一般采用电解电容。 二极管整流器在电源接通时,电容中将流过较大的充电电流(亦称 浪涌电流),有可能烧坏二极管,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图3-7给出几种 抑制浪涌电流的方式。
a)接入交流电抗 b)接入直流电抗 c) 全桥逆变电路
b) 工作波形
《变频器原理与应用(第2版)》第3章
SPWM控制技术 3.4 SPWM控制技术
3.4.1 概述 PAM (Pulse Amplitude Modulation)脉幅调制型,是一 种改变电压源的电压Ud或电流源Id的幅值,进行输出控制 的方式。 PWM (Pulse Width Modulation) 脉宽调制型,是靠改 变脉冲宽度来控制输出电压,通过改变调制周期来控制其 输出频率。 SPWM(Sinusoidal PWM)正弦波脉宽调制型 , SPWM控制方式就是对逆变电路开关器件的通断进行控制, 使输出端得到一系列幅值相等而宽度不等的脉冲,用这些 脉冲来代替正弦波所需要的波形。
图3-20 冲量相等形状不同的三种窄脉冲
《变频器原理与应用(第2版)》第3章
根据上述理论,正弦波可用一系列等幅不等宽的脉冲来代替。如图3-21 所示。
图3-21
《变频器原理与应用(第2版)》第3章
3.4.3 PWM逆变电路的控制方式 逆变电路的控制方式
1. 单极性方式
单极性控制方式波形见图3-23,载波uc在调制信号波ur的正半周为正极性的三角波, 在负半周为负极性的三角波。
《变频器原理与应用(第2版)》第3章
(2) 异步调制方式
在逆变器的整个变频范围内,载渡比N不是一个常数。 一般在改变调制波频率fr时保持三角波频率ft不变,因而提 高了低频时的载波比,这样逆变器输出电压每个周期内 PWM脉冲数可随输出频率的降低而增加,相应地可减少 负载电动机的转矩脉动与噪声,改善了调速系统的低频工 作特性。但异步调制方式在改善低频工作性能的同时,又 失去了同步调制的优点。当载波比N随着输出频率的降低 而连续变化时,它不可能总是3的倍数.势必使输出电压 波形及其相位都发生变化,难以保持三相输出的对称性, 因而引起电动机工作不平稳。
交直交变频系统设计
![交直交变频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b9e1e61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d4.png)
交直交变频系统设计交直交变频系统(AC-DC-AC)是一种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再转换为交流电的电力转换系统。
它通常用于电力传输、电机驱动和电力电子设备等领域。
下面是一个基本的交直交变频系统设计的步骤:一、确定系统需求首先需要确定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电压、频率和功率等需求。
这些需求将决定系统的整体设计和组件选择。
确定系统需求是交直交变频系统设计的第一步。
在这一阶段,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输入电压和频率:确定系统的输入电压和频率。
输入电压可以是单相或三相交流电,频率可以是50Hz或60Hz,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进行选择。
2. 输出电压和频率:确定系统的输出电压和频率。
输出电压可以是单相或三相交流电,频率可以是可调的或固定的。
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确定输出电压和频率的范围和精度。
3. 输出功率:确定系统的输出功率需求。
输出功率是指系统能够提供的最大功率,通常以千瓦(kW)或兆瓦(MW)为单位。
根据应用需求,确定系统的输出功率范围。
4. 效率要求:确定系统的效率要求。
效率是指系统从输入端到输出端的能量转换效率,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根据应用需求和能源消耗要求,确定系统的效率目标。
5. 控制要求:确定系统的控制要求。
包括对输出电压和频率的精确控制、响应时间、稳定性要求等。
根据应用需求,确定控制系统的要求和性能指标。
6. 可靠性要求:确定系统的可靠性要求。
可靠性是指系统在一定时间内正常运行的能力,通常以可用性或故障率来衡量。
根据应用需求,确定系统的可靠性目标。
通过明确系统需求,可以为后续的设计和选择提供准确的参考。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需求,并进行合理的权衡和优化。
二、输入端设计交直交变频系统的输入端是交流电源,需要设计适当的整流电路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常见的整流电路包括整流桥和滤波电路,用于将交流电转换为平滑的直流电。
在交直交变频系统设计中,输入端设计是将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电的关键步骤。
以下是输入端设计的一般步骤:1. 整流电路选择:根据系统的输入电压和功率需求,选择合适的整流电路。
交直交变频系统设计
![交直交变频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bd4e164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53.png)
交直交变频系统设计技术进步与工业应用的完美结合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交直交变频系统(也称为变频驱动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日益广泛。
这种系统可以将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电源,再将直流电源转换为可控的交流电源,以实现对电动机等负载的精确控制。
本文将探讨交直交变频系统设计的原理、方法和实际应用,以期为工业自动化领域的科技与产业融合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交直交变频系统设计的原理交直交变频系统主要由整流器、滤波器、逆变器等关键部件组成。
整流器将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电源,滤波器对直流电源进行平滑处理,逆变器则将直流电源转换为可控的交流电源。
通过调节逆变器输出的交流电源频率和电压,可以实现对电动机等负载的精确控制。
二、交直交变频系统设计的方法在设计交直交变频系统时,需要充分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系统性能指标:根据负载特性和应用场景,确定系统的性能指标,如功率、频率、电压等。
2. 设备选型:选择合适的整流器、滤波器、逆变器等设备,确保系统稳定可靠运行。
3. 控制策略:根据负载特性,设计合适的控制策略,如恒压恒频、变频调速等。
4. 系统保护:设计系统保护方案,防止过压、欠压、过流等异常情况对系统造成损害。
5. 系统调试与优化:通过实际运行调试,优化系统参数,提高系统性能。
三、交直交变频系统设计的实际应用交直交变频系统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如电动机驱动、电梯控制、轨道交通等。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应用案例:1. 电动机驱动:交直交变频系统可以实现对电动机的精确控制,满足各种复杂工况的需求。
2. 电梯控制:交直交变频系统在电梯驱动中的应用,可以实现平稳启动、运行和停止,提高电梯乘坐舒适度。
3. 轨道交通:交直交变频系统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如地铁、轻轨等,可以实现对列车的精确控制,提高运行效率。
四、交直交变频系统设计的挑战与对策在实际应用中,交直交变频系统设计面临一些挑战,如系统稳定性、电磁兼容性、节能环保等。
为应对这些挑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优化系统设计:根据负载特性,优化系统参数,提高系统稳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述交-直-交变频器由主要由AC-DC、DC-AC两类基本电路组成,先通过AC-DC整流电路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经过滤波等处理后,再通过DC-AC逆变电路,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
整流电路采用三相全控桥整流,输出的整流电压脉动小、易于滤波;经过滤波处理后的直流电进入逆变电路,逆变电路采用PWM控制电压式逆变电路,通过PWM技术控制逆变电路中IGBT的通断时间,实现对输出交流电的控制,以更好的满足电机对供电电源的要求。
主电路的驱动与控制,主要是对各部分开关器件的控制,即对晶闸管和IGBT的驱动与控制。
晶闸管是半控型器件,门极收到脉冲触发才能够导通,IGBT是全控型器件,门极电压触发导通,由芯片控制生成的PWM信号给IGBT触发信号,控制IGBT的通断,从而实现对主电路的精确控制。
1主回路单元电路分析与设计1.1 变频器概述交-直-交变频器是由AC-DC、DC-AC两种基本变流电路组成,先将交流电整流为直流电,再将直流电逆变为交流电,因此,此类电路又称为间接交流变流电路。
交-直-交变频器与普通交-交变频器相比,最主要的优点是输出频率不再受输入电源频率的制约。
国内应用的低压变频器几乎全是电压源型,中间直流是用电容平波,整流后面可加电容滤波,再经过逆变输出理想交流电压,可以做交流电机的电压源。
1.2 整流部分整流电路AD-DC的作用是将交流电变为直流电。
按组成器件可以分为不可控、半控、全控三种;按电路结构可以分为桥式电路和零式电路;按交流输入相数可以分为单相电路和三相电路。
三相整流电路输出直流电压脉动较小,易于滤波处理,故采用三相整流电路。
常用的三相整流电路有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与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
1.2.1 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图1-1 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共阴极接法三个晶闸管阴极连接在一起,为三相半波共阴极接法,为了得到零线,变压器二次侧接成星形,一次侧连成三角形,避免三次谐波流入电网。
图1-2 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波形当晶闸管触发角α为0°时,在一个周期之内,当某一相电压最高时,对应的晶闸管导通,三相电压依次为最高电压,则三个晶闸管依次导通,输出电压u d时时与最高相电压一致,输出波形如上图所示,带阻感负载或电阻负载α<30°时,输出电压平均值为U d =1.17U2 cosα,输出电压最大值为1.17U2。
1.2.2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图1-3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图1-4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波形如图为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当晶闸管触发角α为0°时,对于共阴极组的三个晶闸管,阳极所接交流电压值最大的一个导通,对于共阳极组的三个晶闸管,则是阴极所接交流电压值最小的一个导通。
这样,任意时刻共阳极组和共阴极组中各有一个晶闸管处于导通状态,施加于负载上的电压为某一线电压。
电路带阻感负载或电阻负载α<60°时,输出电压平均值为U d =2.34U2 cosα,输出电压最大值是2.34U2。
可见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用元件少、电路简单,但由于整流元件的单向导电性,只允许每相一个周期的正半周(或者负半周)经过整流元件,形成单向的脉动电流,输出的平均电压较低,效率较低;三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电路较复杂、用整流元件较多,每相的正半周和负半周分别经两组整流元件输出,再同极性叠加,形成单向电流提供给负载,效率高,电源利用率高,输出电流脉动较小、直流品质较好,与半波相比能提供给负载较大更稳定的电流。
因此三相整流电路选用三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
1.3 逆变部分交-直-交变频电路的整流部分采用普通的二极管整流电路即可,而逆变电路的输出就是变频器的输出,所以交-直-交变频电路的核心部分就是逆变电路,因此也把交-直-交变频器称为逆变器。
与整流电路对应,逆变电路AD-CD是把直流电变成交流电。
逆变电路按照输入直流电的性质,可以分为电压型和电流型两大类。
1.3.1 逆变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图1-5 逆变电路基本原理图与输出电压波形如图1-5(a),T1~T4是桥式电路的4个桥臂,它们一般由电力电子器件及其辅助电路组成。
其工作原理如下:当T1、T4闭合,T2、T3断开时,负载电压uo为正;当T1、T4断开,T2、T3闭合时,负载电压uo 为负。
输出电压波形如图(b)所示,这样就把直流输入电转换为交流电。
改变两组开关的切换频率,即可改变输出交流电的频率。
1.3.2 电压型逆变电路电压型逆变电路的直流侧为电压源,或者并联有大电容,相当于电压源,电压型逆变电路交流侧输出电压波形为矩形波,即把直流电压转换为交流电压。
在三相逆变电路中,应用最广泛的逆变电路是三相桥式逆变电路,其电路图如下所示:图1-6 三相电压型桥式逆变电路三相电压式桥式逆变电路采用IGBT作为开关器件,换流方式为器件换流,每个桥臂的导电角度为180°,同一相上下两个桥臂交替导电,各相开始导电的角度依次相差120°。
即在每一瞬间,都有三个桥臂同时导通,可能是上面两个桥臂下面一个桥臂,也可能是上面一个桥臂下面两个桥臂同时导通,每次换流都在同一相上下两个桥臂之间进行,即纵向换流。
由于当交流侧为阻感负载时需要提供无功功率,直流侧电容起缓冲无功能量的作用,为给交流侧向直流侧反馈的无功能量提供通道,各桥臂都并联了反馈二极管。
1.3.3 电流型逆变电路类似的,直流电源为电流源的逆变电路称为电流型逆变电路。
一般在直流侧串联一个大电感,对电流起缓冲作用,以减小输入电流脉动,这样就可以把直流侧近似看着直流电流源,其电路图如下所示:图1-7 电流型三相桥式逆变电路电流型三相桥式电路中采用的GTO为反向阻断型器件,在电路中的作用仅仅是改变直流电流的流通途径,使交流侧输出电流为矩形波,即把直流电流转化为交流电流。
当交流侧为阻感负载时需要提供无功功率,直流侧电感起到缓冲无功能量的作用,不同于电压型,反馈无功能量时直流电不反向,因此不必给开关器件反并联二极管。
目前的电压型逆变电路基本都采用全控型器件,换流方式为器件换流,而电流型逆变电路中,采用半控型器件的电路仍应用较多,换流方式有负载换流、强迫换流等。
1.4 PWM控制逆变电路交流电压通过整流、滤波之后,直流电压比较稳定,它的逆变器输出的电压波形决定于逆变器的控制和调制方式。
在逆变电路中应用最广泛的控制技术是PWM技术。
PWM技术就是对脉冲的宽度进行调制的技术,即通过对一系列脉冲的宽度进行调制,来等效地获得所需要的波形,包括波形的形状与幅值。
PWM逆变电路也可分为电压型和电流型两种,目前实用的几乎都是电压型。
故在本设计中,采用电压型PWM逆变电路来实现对变频器输出电压的控制。
1.4.1 PWM控制的基本原理PWM控制是基于冲量相等而形状不同的窄脉冲加在具有惯性的环节上时效果基本相同的理论。
这里冲量指窄脉冲的面积,效果基本相同是指环节的输出响应波形基本相同。
图1-8 形状不同而冲量相同的各种窄脉冲a)矩形脉冲b)三角形脉冲c)正弦半波脉冲d)单位脉冲函数面积等效原理是PWM控制的理论基础。
分别将如图1-8所示的电压窄脉冲加在一阶惯性环节(R-L电路)上,图1-9(a)所示。
其输出电流i(t)对不同窄脉冲时的响应波形如图1-9(b)所示。
从波形可以看出,在i(t)的上升段,i(t)的形状也略有不同,但其下降段则几乎完全相同。
脉冲越窄,各i(t)响应波形的差异也越小。
如果周期性地施加上述脉冲,则响应i(t)也是周期性的。
用傅里叶级数分解后将可看出,各i(t)在低频段的特性将非常接近,仅在高频段有所不同。
图1-9PWM波形可分为等幅PWM波与不等幅PWM波,当输入电为交流电时,得到的是不等幅PWM波,输入为直流电时,得到的是等幅PWM波。
交流电源经过整流之后,得到的直流电作为PWM逆变电路的输入电,因此会得到等幅PWM波形。
在此原理的基础上,可以用一些列等幅不等宽的PWM波代替正弦波半波。
图1-10 用PWM波代替正弦半波将正弦半波N等分,就可看作是N个彼此相连的脉冲序列组成的波形,这些脉冲宽度相等,但幅值不相等。
用相同数量的等幅不等宽脉冲代替,使矩形脉冲和相应的正弦波部分脉冲的冲量相等,即面积相等,就得到PWM脉冲序列。
根据面积等效原理,PWM波与正弦半波是等效的。
对于正弦波的负半周期,也可采用相同的方法得到PWM波形。
1.4.2 PWM逆变电路PWM逆变电路是基于PWM控制理论,用PWM控制方式,对逆变电路中的开关器件的通断进行控制,从而达到控制输出电压的目的。
PWM的控制方法一般有计算法和调制法,计算法比较繁琐,在实际应用中主要是调制法。
调制法就是把希望输出的波形作为调制信号,把接受调制的信号作为载波,通过信号波的调制得到所期望的PWM波形。
通常采用等腰三角波或锯齿波作为载波,而等腰三角波应用最多,因为等腰三角波上任一点的水平宽度和高度成线性关系,并且左右对称,当它与任何一个平缓变化的调制信号波相交时,如果在交点时刻对电路中开关器件的通断进行控制,就可以得到宽度正比于信号波幅值的脉冲,这一点恰好符合PWM控制的要求。
当调制信号的半个周期内三角波载波只在正极性或负极性一种极性范围内变化时,所得到的PWM波形也只在单个极性范围变化,这种控制方式称为单极性PWM控制方式。
当在调制信号的半个周期内,三角波载波在正负两个极性范围内变化时,所得到的PWM 波也是双极性的,这种控制方式就相应称为双极性控制电路。
采用单极性或双极性控制电路时,对开关器件的通断控制规律不同,输出波形也有差别,双极性调制输出更加稳定,故一般采用双极性调制。
图1-11 三相桥式PWM逆变电路如图1-11为三相桥式PWM逆变电路,采用双极性控制方式,U、V、W三相的PWM 控制公用一个三角载波u c,三相的调制信号依次相差120°。
调制电路的作用,是把调制信号和载波信号同时加在一个非线性元件上(例如晶体二极管或三极管),经非线性变换成新的频率分量,再利用谐振回路选出所需的频率成分。
即在调制信号和载波信号波形的交点时刻,对开关器件进行通断控制,可以得到相应的PWM波。
如图1-12所示,输入三相调制信号与载波信号的交点处,对应各相调制信号的PWM方波信号的变化,输出相电压的PWM波形可等效为正弦波。
图1-12 三相桥式PWM逆变电路波形2主电路的设计综合各电路单元的分析,三相交流电进入电路之后,首先经过三相全控桥整流,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中间接大电容,起滤波作用,同时储存转换后的电能,作为三相桥式逆变电路的输入电压,再经过逆变电路,根据控制电路转换为想要得到的交流电。
故完整的交-直-交变频机设计的主电路如图2-1所示:图2-1 主电路图由于在逆变电路中,当同一相桥臂上的两个开关器件同时处于导通会出现短路现象,会烧毁器件,因此在电路中加入缓冲辅助电路,不仅可以优化电路,同时也可以在电路发生故障或出现意外状况时,对器件进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