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三必修3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第8讲物理学和生物学的重大成就
1.1747年,法国作家拉美特利在其发表的《人是机器》中指出,宇宙中没有神,只有运动的物体。
最复杂的物体是人,人是一部自我调节的机器,这部机器的运转全靠燃料。
这种观点反映出( )
A.科学发展对人的思维产生重大影响
B.某某神学的说教已被冲破
C.人文主义思想在欧洲得到广泛传播
D.启蒙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
2.《科学的旅程》一书认为,“在科学上,没有一个理论能够说得到了完全的‘证明’,当新事实或新的观察结果出现时它必定有待于进一步的检验和审视。
正是科学这一不断自我纠错的特性,使它成为人类理解自然机制最为严谨也最为有效的手段。
”下列史实符合该论述的是( )
①从亚里士多德学说到自由落体定律
②从神创论到生物进化论
③从万有引力定律到电磁感应理论
④从经典力学到相对论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历史学家们认为:“17世纪后期科学革命的胜利为启蒙运动提供了先决条件。
”这里的“科学革命的胜利”指的是( )
A.太阳中心说的提出 B.相对论的提出
C.进化论的提出 D.经典力学的形成
4.“17世纪的科学革命,促使(欧洲)知识分子用科学和理性的方法,而不是用传统的文化权威,对道德、社会、政治思想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手术。
教会对西欧的影响也因此日渐衰落,而世俗的价值观得到发展。
”下列属于17世纪“科学革命”的灵魂人物的是( ) A.薄伽丘 B.拜伦
C.牛顿 D.爱因斯坦
5.“就人类文明史而言,它成就了英国工业革命,在法国诱发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
迄今为止,还没有第二个重要的科学和学术理论,取得过如此之大的成就。
”结合所学,材料反映的科学成就是( )
A.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B.牛顿建立起力学理论体系
C.达尔文创立了进化论
D.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6.光电效应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而神奇的现象,在光的照射下,某些物质内部的电子会被光子激发出来而形成电流,即光生电。
爱因斯坦利用量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
这一成果( )
A.对解释和预见物理现象,具有决定的意义
B.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C.使爱因斯坦获得了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D.导致爱因斯坦遭受纳粹德国迫害,被迫移居美国
7.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高度赞扬一位科学家,指出他的“新眼光改变了基础物理的发展进程”。
其理论“宏伟,美妙,广邃,催生了令人敬畏的宇宙学……”杨振宁所赞扬的科学家是( )
A.牛顿 B.瓦特
C.普朗克 D.爱因斯坦
8.“这一发现成为二十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从那个时候起几乎完全决定了物理学的发展。
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
”“这一发现”()
A.揭示微观世界的基本规律
B.揭示时空本质属性
C.解释光电效应
D.预测未知行星方位
9.马克思说:《物种起源》这本书实际上也为阶级斗争提供了自然科学依据。
马克思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 )
A.《物种起源》强调自然界中生物的物种是不断进化的
B.《物种起源》强调的“适者生存,劣者淘汰”进化论观点
C.《物种起源》强调自然界中生物物种的进化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
D.《物种起源》证明了整个有机界——植物、动物、包括人在内都是长期发展进化的产物
10.尽管达尔文主义受到某某界和其他集团的敌视,它还是对西方社会产生了深远影
响。
它对最适者生存和生存斗争的强调极妙的与时代倾向相吻合。
这里的“时代倾向”最可能是指( )
A.俾斯麦“铁血”统一德国
B.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
C.美国独立战争和内战
D.第二次工业革命
11.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两位欧洲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上帝粒子”。
而19世纪中期的科学技术却在远离“上帝”,以下可以说明这一观念的科技成果是( ) A.相对论 B.生物进化论
C.日心说 D.量子理论
12.1895年,严复翻译《天演论》,宣扬“进者存而传焉,不进者病而亡焉”的思想。
1916年,陈独秀认为:“求适今世之生存,则根本问题,不可不首先输入西洋式社会国家之基础。
”以上材料反映的中心问题是( )
A.进化论成为中国各阶层普遍接受的理论
B.晚清到民国初年中国思想界没有实质性变化
C.救亡图存是当时社会思考的焦点
D.中国欲改变命运必须引进西方的制度
13.迷信与科学的主要区别之一在于,迷信只是一种主观臆测,而科学则建立在对现实世界的客观观察之上。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谶纬是中国古代谶书和纬书的合称。
其中“谶”是秦汉间巫师、方士编造的预示吉凶的隐语;“纬”是汉代附会儒家经义衍生出来的一类书,是对未来的一种政治预言。
谶纬之学又称符瑞文化,是继筮卜文化之后出现的企图沟通天人关系的又一学说,“其(谶纬)极端性既凸显了汉代思想博大吞吐的气势,又凸显了汉代思想拼凑杂芜的思想缺陷;既表现了汉人的自信与智慧,又表现了汉人的迷信与稚拙;既是色彩绚丽的时代画卷,又是黯然消退的过眼烟云。
”
——徐兴无《谶纬文献和汉代文化构建》
(1)有人认为与筮卜文化相比谶纬文化有其进步意义,请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的认识。
材料二自然科学借以宣布其独立并且好像是重演路德焚烧教谕的革命行动,便是哥白尼那本不朽著作(《天体运行论》)的出版,他用这本书(虽然是胆怯地而且可说是只在临终时)来向自然事物方面的教会权威挑战,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要指出“自然科学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的代表性理论成就,并简要评述《天体运行论》的历史地位。
第9讲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1.有学者指出:“美国思想体系的传统任何时候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而是在每一新的历史阶段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
”20世纪90年代,美国“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的举措是( )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B.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C.大力推行强权政治
D.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
2.“早晨我一边将面包塞进嘴巴一边查收;在开会时我忙里偷闲地接;即使在写稿子时,我也会突然想起来上一下我的Twitter。
”“它(时间)被电脑、手机与各种数码产品撕成了碎片,而这就是我们需要适应的新世界——一个充满时间碎片的世界。
”这说明信息技术( )
A.颠覆了古老的时间连续性原则
B.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
C.打乱了人们正常的生活秩序
D.使人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3.1889年,第四届世界博览会在法国首都巴黎举行。
为迎接这次经济盛会,巴黎修建了300米高的埃菲尔铁塔作为新的标志性建筑。
下列关于这次盛会与埃菲尔铁塔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铁塔上有可能会采用电灯照明技术
②展品中可能会有以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
③看到巴黎上空有飞机在飞行
④人们可以采用这种快捷方便的方式进行联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恩格斯说:“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下列各项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①蒸汽机广泛应用②化工业兴起和发展
③太阳能开发利用④电子产品普遍使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19世纪初,英国兴起抵制教会的“新大学运动”,出现了以自由、某某精神办学的伦敦大学等一大批高等院校。
剑桥、牛津大学也进行改革,取消必须信奉加尔文教的某某宣誓,并增设许多自然科学课程。
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教会对传统大学控制的削弱
B.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C.文艺复兴及启蒙运动的影响
D.达尔文进化论促成思想解放
6.当博尔顿和瓦特联手制造第一台蒸汽机时,英国国王前来参观他们的工厂。
国王问博尔顿正在忙什么,博尔顿说:“陛下,我正忙于制造一种君主们梦寐以求的一种商品。
”国王不解地问这商品到底是什么,博尔顿回答说:“是力量,陛下。
”这种“力量”带来的直接作用是( )
A.导致工厂制度的普遍建立
B.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普及
C.引发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
D.促进了许多工业城市的形成
7.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三次局部战争中,美军在海湾战争中从发现一个机动目标到发动袭击需要一天的时间,在科索沃战争中这个时间差已经缩小到一个小时,在阿富汗战争中则仅需要10分钟的时间,这一状况和哪一高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直接相关( ) A.信息技术 B.原子能技术
C.激光技术 D.宇航技术
8.“从最早的时代起,就有机器被发明出来,它们极为重要,如轮子,如帆船,如风车和水车。
但是,在近代,人们已发明了作出发明的方法,人们已发现了作出发现的方法。
机械的进步不再是碰巧的、偶然的,而成为有系统的、渐增的,我们知道,我们将制造出越来越完善的机器。
”这一表述主要阐明( )
A.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B.科学理论对工业发明的主要作用
C.机器的发明完全源自经验
D.近代以前人们就发明了机器
9.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献中经常出现“全才”一词。
18世纪以后,欧洲知识界已罕有“全才”。
对此变化的最佳解释是( )
A.科技进步使学科分工细化
B.某某改革宣扬因行称义
C.基督教神学禁锢人们思想
D.启蒙运动倡导理性主义
10.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对中西科技有过如下一番论述:“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
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
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
”下列有关这段话的认识,比较合理的是( ) A.雨果否认中国人的发明创造能力
B.雨果认为中国的社会状态对科技发展起到了保护作用
C.雨果认为西方科学技术更加神奇
D.雨果指出了中国传统科技没有发展为近代科技的事实
11.目前,高考阅卷采用网上的形式进行。
这一技术主要得益于( )
A.印刷术的发明 B.工业革命
C.第二次科技革命 D.第三次科技革命
12.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全球通史》中指出:“一个世纪以前,工业革命将大批劳动力吸引到大机器和能源所在地:工厂里面。
今天,相反的趋势在进行当中,现代通讯革命允许人们在任何地方创造思想和处理信息。
”带来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内燃机车和现代交通工具的发明和应用
B.、无线电技术的发明和应用
C.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
D.电影、电视的出现和影视艺术的发展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793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觐见中国乾隆皇帝,以下是期间英国的礼单和中国的回礼单:礼单一(英国):天文仪器有天体运行仪、地球仪、望远镜、透镜、气压计等,工业设备
有蒸汽机、棉纺机、梳理机和织布机,军事装备有步枪、装备有110门火炮的巨型战舰模型等。
礼单二(中国):珐琅、珍宝、玉器、漆器、花缎、画册、鼻烟壶、扇、签、普洱茶48团、茶膏9匣和各色食品等。
——据《1793 乾隆英使觐见记》材料整理
比较礼单一、二,提取两项关于18世纪末中、英社会文明进程的信息,并予以说明。
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第8讲物理学和生物学的重大成就
1.A。
“宇宙中没有神”说明人们思想观念的解放,“只有运动的物体,最复杂的物体是人,人是一部自我调节的机器”说明人们对宇宙和人自身的科学认识发展,A项正确;B、C、D项都只是涉及思想的变化,对材料的理解不够全面,错误。
2.C。
自由落体定律否定了亚里士多德学说,提出物体下落时间与质量无关,①正确;生物进化论否定了神创论关于上帝造人的说法,认为物种是进化而来,②正确;万有引力定律研究宏观物体的运动,电磁感应理论研究微观电子运动,不存在后者否定前者,③错误;相对论否定了经典力学绝对的时空观,④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
3.D。
抓住时间“17世纪”。
太阳中心说是哥白尼在文艺复兴时期(14~16世纪)提出的,A项错误;相对论提出于20世纪初,B项错误;进化论提出于19世纪,C项错误;经典力学由牛顿在17世纪提出,D项正确。
4.C。
时间是17世纪,则A、B、D项都错误,薄伽丘是文艺复兴前三杰之一,时间是1313~1375年,拜伦是19世纪的浪漫主义者,时间是1788~1824年,爱因斯坦是19~20世纪的人物。
而C项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成书于1687年,其成就是在17世纪取得的,其领域是在科学领域的,C项正确。
5.B。
解题首先分析材料,结合“成就了英国工业革命……诱发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重要的科学和学术理论”,再依据时间和所学知识判断,反映的是牛顿力学体系,选B。
6.C。
爱因斯坦因为发现了光电效应量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获得了1921年诺贝尔物理奖,C项正确;A、B选项为相对论的意义,与光电效应不符,排除;纳粹德国反犹太主义的狂潮,使得爱因斯坦遭受迫害移居美国,D项不正确。
7.D。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可知揭示宏观宇宙的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8.A。
抓住材料关键信息“分子、原子”“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可知“这一发现”研究的是微观领域,B、C项爱因斯坦相对论研究的是宏观领域,D项是17世纪的牛顿力学体系。
答案应为A。
9.B。
达尔文提出进化论后,被应用于社会领域,强者生存,弱者淘汰,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进步,因此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而先进的无产阶级将赢得这场生存斗争,B项正确;A、C、D项的意思一致,都是指出物种的长期进化,而没有突出“斗争”“竞争”,错误。
10.A。
题干强调达尔文进化论对后世的深远影响,达尔文进化论是19世纪中期的生物
学成就,强调的优胜劣汰的思想,19世纪中期的时代倾向是资本主义,而德意志的统一使德国走向了资本主义道路,A项正确;中体西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B项错误;美国独立战争的时间要比达尔文进化论更早,C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上相符,但不符合题意,D项错误。
11.B。
解答本题应从时间上和科学成就两个方面入手。
从时间来看,A、C、D项可以排除;从科学成就来看,进化论也符合题意,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冲击了教会的上帝创造说,B项正确。
12.C。
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华民族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救亡图存,改造中国,走近代化道路成为中国历史的中心问题,这也是近代中国社会思考的焦点。
严复通过进化论来宣扬救亡图存的紧迫性,陈独秀则提出救亡图存的根本途径,两人都是围绕这一焦点而发,C为最佳选项。
接受进化论的人主要局限于少数知识分子,并未成为中国各阶层普遍接受的理论,A项错误。
与之前思想相比,已有实质变化,B项错误。
D项没有反映出中心问题,排除。
13.(1)①谶纬文化是以实际的天象、物变为观察评论的依据,而筮卜文化只是人为的主观活动与推测;②谶纬文化探索的是自然与人(社会)的互动关系,而筮卜文化只盲目服从超自然的神秘力量;③谶纬文化推动了科学与文化(天文观测、汉赋等)的发展,而筮卜文化只能导致迷信的蔓延;④谶纬文化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君主的专制统治,而筮卜文化只是君主统治的工具。
(2)成就:哥白尼提出“日心说”;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
历史地位:①是人类对宇宙认识的革命,动摇了某某神学的理论基础,是现代科学的开端;②为资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提供了理论武器;③受时代局限,对宇宙的认识还是有限的、不完整的。
第9讲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1.D。
根据所学知识,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政府扶持高新技术产业,通过增加供应来刺激新需求,再用新需求来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取得了成功。
这轮经济增长伴随着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反映出美国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某些深刻变化,基本上实现了经济学家们梦想的零通货膨胀下的充分就业。
美国一批经济学家由此乐观地认为,经济持续增长的基调已经确定,经济增长、失业率和通货膨胀联动的关系被打破,美国进入了一个“新经济”时代。
与材料结合,“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的举措是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选D 项。
2.B。
A项应否定;时间被撕成碎片,这是时间运用问题,而这种运用的变化又直接
影响到我们的生活与工作,所以,B项符合题意;从表面上看,人们正常的生活秩序似乎被打乱了,但这是人们对新生活不适应的结果,一旦适应,一切就变得“正常”了,C项错误;信息技术使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是事实,但与材料要表达的思想不一致,D项也应否定。
3.B。
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才发明飞机,因此排除③。
4.D。
本题考查三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题干中“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指的是环境的恶化。
蒸汽机的发明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以蒸汽为动力的新型交通、新型生产组织方式涌现,这些使煤炭大量开采应用,带来了环境污染,①可选;化工业带来了环境的污染,电子产品难以分解,成为环境的顽疾,②④可选;太阳能属于清洁的可再生能源,③排除;答案选D。
5.B。
一种文化现象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题干问的是主要原因,因此,应从经济角度分析。
19世纪初经济上重要的表现就是工业革命,结合教材知识可知,工业革命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B项正确;A、C项是题干现象的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达尔进化论是19世纪中叶,D项排除。
6.B。
从材料“当博尔顿和瓦特联手制造第一台蒸汽机”提示可知,这种“力量”应该是蒸汽机的力量。
蒸汽机是万能原动机,直接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普及,B项正确;A、C、D项是蒸汽机的影响,但不是直接作用,排除。
7.A。
注意审题“从发现机动目标到发动袭击”的时间,这要求的是信息收集反馈执行的过程,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战争方式的巨大变革。
8.B。
“发明了作出发明的方法”“发现了作出发现的方法”,这所谓方法,即是指科学理论的进步,有了科学的指导,机械的进步才是必然的、系统的。
A、C、D不符合题意。
选B。
9.A。
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科技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社会需要的是专业化人才,A项正确;文艺复兴后,人们脱离了某某神学的禁锢,虽然某某神学会禁锢人们思想,但并不是题干变化的原因,B、C项排除;启蒙运动是欧洲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但并不是变化的“最佳解释”,排除D项。
10.D。
“中国人都比我们早”说明作者肯定中国人的发明,A、C项错误;欧洲“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B项错误;综上,材料肯定:中国科技处在胚胎状态,西方发展为有用的东西,D项正确。
11.D。
把握“网上”即可知为互联网技术,选择D项。
12.C。
现代通讯革命允许人们在任何地方创造思想和处理信息,反映了现代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巨大作用,C正确。
A、B属于近代,排除。
D项与人们在任何地方创造思想
word
和处理信息无关,排除D。
13.信息1:中、英两国外交目的不一样。
说明:英国所处资本主义阶段,目的是试图通过外交打开中国市场;而清政府仍奉行朝贡外交,其目的主要是宣扬国威。
信息2:英国礼单有天文仪器、工业和军事设备等,中国礼单主要有手工业和农产品。
说明:英国已进入工业文明阶段,而中国仍是农耕文明。
11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