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精选13篇)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精选13篇)妈妈的账单篇1课前诵读:慈母的胳膊是由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香甜?——雨果我之所有,我之所能,都归功于我天使般的母亲。
——林肯全世界的母亲是多么的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
——惠特曼一.谈话揭题母亲一个最最温暖的名字,母爱书写了多少感人的诗篇今天我们要学的也是和妈妈有关的一个故事:妈妈的账单。
(齐读课题)二、循导自学,整体感受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读学习提示,明确学习目标。
2、带着问题轻读课文,读准字词3、反馈a 索取报酬如愿以偿羞愧慈爱蹑手蹑脚小心翼翼一份账单b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呢?试试用上上面的词语说一说。
小彼得给妈妈开了(),()他为妈妈做事的();当他()得到了想要的()时,也看到了妈妈给他的(),他感受到了母爱的(),()地把索取来的()塞进了妈妈的口袋。
三、引导解读,品味真情(一)学习小彼得的账单,读中释疑。
1、出示平时的账单,那么小彼得开给妈妈的账单又是怎么样的呢?(出示小彼得的账单)谁来读一读?你有不理解的地方吗?理解芬尼:“芬尼”是德国的一种货币,20芬尼相当于人民币1元,那60芬尼就相当于人民(3元)。
理解款项:款项指每个项目多少钱。
谁来说说彼得写了哪些款项?(指名说,齐说。
)2、从小彼得为妈妈开的这份账单里你读懂了些什么?(小彼得听话、懂事、勤劳、能干、有经济头脑)(二)两份账单,进行对比1、比较账单,发现区别。
师:那么妈妈开给小彼得的账单又是怎么样的?轻声读,并仔细观察一下,这两份账单有什么区别?师:除了从金额的数量上来区别外,我们还能从其他地方来进行比较吗?比如劳动时间多少。
抓住“十年生病时一直” 妈妈是多么无微不至啊,十年如一日。
师:是啊,十年了,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从日常的照顾到每一次生病时的护理,妈妈为彼得做了很多,很多。
2、妈妈为彼得付出了那么多,可是她写给彼得的账单上都是“0”芬尼。
你看到妈妈的账单后,有什么感受?(我觉得他妈妈为他付出得太多了。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精选18篇)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精选18篇)《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精选18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篇1【教材和设计理念说明】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妈妈的账单》,是一篇略读课文。
课文主要写了小彼得开出账单向妈妈索要报酬;当小彼得在他的餐盘旁看到他想要的报酬时,看到了妈妈给他的一份账单,这份账单让小彼得感受到了母爱的无私与无价,他惭愧地把索取来的报酬塞进了妈妈的口袋。
教案的设计首先要遵循人的一般认知规律,通过预习,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努力倡导“以生为本”“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理念,注重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学懂文本,通过品读、评说等方式,感悟出故事包含着的深刻人文内涵,润物细无声地使学生得到语言的训练、情感的熏染。
通过学文,激活生活的记忆,唤醒学生生活中的真实体验,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目标】一、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让学生体会母爱的无声、无私与无价,懂得回报父母的爱,还要明白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是情理之中的。
三、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质疑的能力,发挥合作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一、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二、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在前一天,布置预习课文,解决如下问题:1、了解课文大意,写出主要内容。
2、生字注音,难词释义。
3、对其中有感触的句子和段落写感想。
4、让学生收集与文章相关的资料:如:账单、芬尼、关于母爱的诗词、名句、歌曲等。
5、把不懂的问题记录下来,准备跟伙伴讨论。
(设计意图:通过预习,学生对课文有一个大概了解,基本解决了朗读和理解课文的障碍,体现先学后教的理念,可以更好地达到课堂学习效果,并养成预习课文的习惯和掌握一定的预习方法。
20、妈妈的账单教案

20《妈妈的账单》教案【学习目标】1、学习默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懂得主动帮父母做事。
3、培养独立的阅读能力。
【学习重难点】1、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帐单的含义。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学习准备】给学生发放导学案.【学习时间】一课时【学习过程】课前(两课时共用)学案自学第一课时使用:1、认真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遇到不认识的字词同桌两个可以互相帮助,相信你们能把下面的词语写正确,记牢固。
彼得、收款、报酬、款项、芬尼、如愿以偿、慈爱、羞愧万分、怀着、怦怦直跳、蹑手蹑脚、小心翼翼、塞进把这些词语画到课文里,互相读一读。
2、同桌读读课文,我发现对方容易读错的字有:我是这样帮他记住的。
我不理解的词语有:讨论后还不理解的词语有。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明白课文主要讲了。
5、你最佩服谁的绝招?小柱子为什么要练绝招?他是怎样练绝招的?(后两个为题请结合课文内容来谈)6、从本课的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请结合课文内容来谈)课中一、小组合作:学生把学习所得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交流,要做到人人发言,互相补充。
二、班级展示:展示学习成果,逐题展示学案自学内容。
在展示的过程中,同学们要认真倾听,如有不同见解,在别人发言后再进行补充。
三、质疑探究学习至此,你还有不懂的地方吗?小组内自主质疑,自主解疑,如还有疑问及时提出,大家共同探讨。
四、自悟自得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
(可针对课文内容,写作方法,学习方法等方面来谈。
)五、达标测试自行完成下面的训练题目,完成后小组内进行答案交流。
(一)把句中加点字不正确的读音用“∕”划掉。
1、三胖挺(tǐng tìng)着大肚子,说看谁憋气的时间长。
2、他包的饺子个个都(lòu lù)露了馅。
3、哥哥生气极了,瞪(dèng dēng)着眼珠子看着他。
(二)圈出错别字并改正。
《20.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

《20.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20.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读懂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认识到母爱的无私.3.结合课文内容,继续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课前准备1.课文插图.2.文中的两份账单.教学过程课前三分钟说一说你为爸爸、妈妈做了什么事,或准备做什么事.明确阅读要求1.指名读课文前面的导语,边听边想:提出了哪些阅读要求.2.要求为:a.读读课文,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b.想想妈妈为什么写的都是0芬尼;c.小彼得看到妈妈的账单是怎么想的.自读课文,同桌交流认真读课文,把两份账单多读几遍,对比着思考三个阅读要求,把自己的体会和不懂的问题写下来,再和同桌交流一下.全班交流1.先提出你在读书中发现的问题.(如,词句方面:报酬款项如愿以偿蹑手蹑脚芬尼小心翼翼各是什么意思?妈妈在看到小彼得的账单时为什么什么话也没说?内容方面:课文为什么用《妈妈的账单》做题目,而不用《账单》或《儿子的账单》?妈妈的账单算账单吗)2.出示两份账单.儿子的账单妈妈的账单母亲欠她儿子彼得如下款项:取回生活用品20芬尼把挂号件送往邮局10芬尼在花园帮助大人干活20芬尼彼得一直是个听话的好孩子10芬尼共计:60芬尼彼得欠他的母亲如下款项:为在她家里过的十年幸福生活0芬尼为他十年中的吃喝0芬尼为在他生病时的护理0芬尼为他一直有一个慈爱的母亲0芬尼共计:0芬尼a.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两份账单,看你能否解决自己的疑问或别人提出的问题.(如,报酬就是付出劳动后得到的酬劳,比如小彼得帮妈妈取回生活用品要20芬尼;款项就是每一个项目多少钱;如愿以偿就是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芬尼是德国货币单位1马克=100芬尼;蹑手蹑脚就是轻手轻脚,不弄出一点儿声音;小心翼翼是特别小心、认真)b.根据两份账单来汇报你读懂的内容.课文主要写了小彼得开出账单向妈妈索要报酬.妈妈让他如愿以偿并开列一份特殊的账单,使小彼得将钱还回的事情.对比两份账单,可以看出妈妈为小彼得付出的太多太多,而儿子所做的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妈妈把自己十年中的辛苦付出都写上0芬尼,表明了母爱的无私与崇高,同时也告诉小彼得:亲情是无价的.3.创设情境,体验情感.现在,让我们同桌之间把自己分别想象成小彼得和母亲,在看到对方的账单时,你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妈妈:真没想到,我的小彼得会给我开出一张账单来.他懂得了要劳有所获,但是他还不明白什么叫爱的奉献,世间有些情感是金钱所无法衡量的.批评他吗?教育他吗?不,我要想一个更好的办法,让他自己明白这个道理)(彼得:啊,我得到钱了,真是太高兴了!怎么,妈妈也给我开了账单?十年的幸福生活十年的吃喝这该是一笔多么庞大的数字呀;还有妈妈在生病时无微不至的照顾,一直那样的慈爱,她付出了多少辛劳,这是我一生都无法回报的,可妈妈只写了0芬尼.妈妈,我明白了,亲情是无价的,是再多的金钱也买不来的.我真为自己的做法感到羞愧.妈妈,我错了,我要把钱还给您,您还会像原来一样爱自己的儿子吗)讨论深化1.课文为什么以《妈妈的账单》做题目?引导学生在讨论中明白,这不是一份普通的账单,而是包含着教育技巧和爱的表达的账单,有着妈妈的良苦用心.2.若给课文换个题目,你想换什么?(如《爱的账单》《无价的账单》《可贵的账单》《无法偿还的账单》等)随文练笔(出示课文插图)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想一想她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同桌间说一说,再写下来.(《我爱这土地》《乡愁》)学案自主预习(1)诗人为何不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而用“嘶哑”形容鸟儿唱的歌喉?从中你可体会到什么?(2)鸟儿歌唱的内容中,“土地”“河流”“风”“黎明”有哪些深刻的含义.结合时代特征,说说它们有哪些象征意蕴?(3)诗句“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有何深意?(4)诗歌的第二节与第一节有着怎样的联系?把第二节去掉,诗歌主题的表达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5)概括本诗的主旨.乡愁自主预习2诗人所抒写的“乡愁”是怎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深、升华的?这四种对象前表修饰、限制的形容词和数量词有什么特点?它们共同突出了这四样东西的什么特征?在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③诗歌的第四节对诗意的拓展有怎样的重要作用?拓展延伸1、台湾当代女诗人席慕蓉的《乡愁》(详见课本P5)也是抒写乡愁的,说说它与课文在表达上各有什么特点?2.语言运用.余光中说乡愁是“浅浅的海峡”,席慕蓉说是“没有年轮的树”,那么,如果有一天走出家门,你心中最惦记的是什么?请发挥想象,仿照课文,用漂亮的比喻句尽现你的感觉.乡愁是;乡愁是;乡愁是;乡愁是;3、小结同学们,“乡愁”是我国传统文学历久常新的主题,像唐代诗人李白的名作《静夜思》:“.”王湾《次北固山下》:“”崔颢《黄鹤楼》:“”余光中的首这《乡愁》诗,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映射着中国古典诗词的神韵和魅力.吟诵这深情的恋歌,我们掂量出了诗人思想中中国意识的分量.教学后记:。
《20、妈妈的账单》优秀教学设计

20、妈妈的账单一、教材简析: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课文讲的是小男孩彼得给妈妈开了一份账单,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当小彼得在他的餐盘旁看到他想要的报酬时,同时也看到了妈妈给他的一份账单,这份账单让小彼得感受到了母爱的无私与无价,他惭愧地把索取来的报酬塞进了妈妈的口袋。
二、教学目标:1、学习默读课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懂得主动帮父母做事,是子女应有的美德。
3、培养独立的阅读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难点: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
四、教学准备:1、学生收集有关母爱的诗歌及名人名言。
2、课件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第一板块:教学导入1、复习导入:同学们,我们学习了《可贵的沉默》这一篇课文,知道了课文中的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终于明白了(要关爱父母,关心他人)。
是啊,父母是这个世界上最爱你的人,而母亲的爱,纯纯若水,绵绵如溪,沉沉似海。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德国的一位普通母亲,去感受她那博大的慈母情怀。
出示:妈妈的账单。
2、揭题,齐读课题。
理解“账单”一词的含义。
①在生活中见过账单吗?(指名学生介绍)此时,教师出示世纪联华的购物小票。
这是我买的物品项目(也就是我要付款的项目,我们称为款项,相机理解了“款项”一词的意思),这一列是每一样物品的价格。
像这样的单子:记载钱物支出和收入的单子,称为账单。
(相机理解了“账单”一词的意思)②现在你知道“账”字为什么是贝字旁了吗?3、指导读阅读提示,明确阅读要求。
①请同学们打开课文,我们先来看阅读提示的内容,谁来读?其他同学想想这段话向我们提出了哪些阅读要求?②交流反馈以下阅读要求:思考小彼得是怎样由不懂事变得懂事了呢?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呢?想想妈妈为什么写的都是“0芬尼”?小彼得看到妈妈的账单是怎么想的?③小结:这就是我们阅读这篇课文要读懂的几个问题,下面让我们带着这些阅读要求,走进课文。
《妈妈的账单》详细教学教案设计

《妈妈的账单》详细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妈妈照顾家庭的辛苦。
(2)培养学生学会感恩,懂得珍惜家庭劳动成果。
(3)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家庭开支和妈妈的工作。
(2)培养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故事,提高阅读能力。
(3)通过小组讨论、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尊重父母的美德。
(2)培养学生懂得珍惜家庭劳动成果,养成节约习惯。
(3)培养学生学会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本:课文《妈妈的账单》2.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感悟故事主题3. 教学难点:学会感恩,懂得珍惜家庭劳动成果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妈妈照顾家庭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家庭劳动。
(2)邀请学生分享生活中观察到的妈妈辛苦的场景。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妈妈的账单》。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3)小组讨论,讨论妈妈工作的辛苦和家庭开支的来源。
3. 情感体验:(1)学生分享自己生活中的感恩故事。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四、课堂小结:1.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2. 教师强调珍惜家庭劳动成果,学会感恩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写一篇以“我眼中的妈妈”为主题的作文。
2. 拓展作业:观察家庭日常开支,了解家庭经济状况,学会理财。
六、教学策略:1. 采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关注家庭劳动。
2. 通过小组讨论、写作等互动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感恩的情感。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2. 作业评价:评价学生在作文和理财计划中的表现。
3. 小组讨论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20《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

20※妈妈的账单【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从中受教育(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借助拼音读通顺课文,通过讨论学习明确课文要告诉我们的道理,认识到母爱的无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课文的事例中受到人文教育,引导孩子做一个热爱劳动、热爱家庭的好孩子。
【重点与难点】1.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教育。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完成前置学习。
【课时安排】一课时【执教时间】教学过程:一、巧设悬念,激发兴趣。
1.认识账单:出示各种发票、收据。
2.这些记载着钱或货物出入事项的单子,就叫账单。
(板书:账单)3.板书“0>60”,质疑:看到这个特殊的算式,你有什么疑问?(在算式下方打一个问号)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藏在《妈妈的账单》这篇课文里。
只要同学们把课文读懂了,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
4.板书:妈妈的账单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检查字词(1)出示词语,认读词语:彼得收款报酬款项账单邮局索取慈爱塞进怀着羞愧万分小心翼翼蹑手蹑脚(2)理解词义:芬尼:是德国货币单位1马克=100芬尼;蹑手蹑脚:就是轻手轻脚,不弄出一点儿声音;也形容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样子;报酬:就是付出劳动后得到的酬劳,比如小彼得帮妈妈取回生活用品要20芬尼;款项:就是每一个项目多少钱;如愿以偿:就是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小心翼翼:指特别小心、认真,一点也不敢疏忽;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出示填空,可以选用刚才积累的词语。
课文讲的是小男孩彼得给(),索取他帮助妈妈做事的()。
当小彼得到()时,同时也看到(),这份帐单让小彼得感到(),把索取来的报酬()地塞进了妈妈的口袋。
师:看来,这两份账单可是这篇课文的主要线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份账单。
3.抽生说说两份账单。
(出示)三、合作探究,品读账单,交流感悟母爱。
每张账单的背后都隐藏着很多的秘密,要想真正揭开账单的秘密,必须反复地去读,深入地想。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妈妈的账单》教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20课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妈妈的账单》教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20课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妈妈的账单》教案(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培养独立的阅读能力,运用以前学到的阅读方法自读自悟,读懂课文。
3、通过两份账单的比较,唤起学生生活体验,补充妈妈的账单,对小彼得心理活动的融情想象,体会母爱的无价、无私与无声。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难点: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帐单的含义。
【教学准备】出示课文重点句子【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直接揭示课题1、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是《妈妈的帐单》2、看老师板书这个课题。
书写课题,写到账字时停下来,对学生说:这个账偏旁是(贝字旁,说明和金钱有关系,要注意他不是巾字旁的帐。
)3、读课题。
谁来读一下课题?能不能读的深情些?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文章主要内容。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比较账单,唤醒生活的记忆,补充账单过渡:听同学们说主要内容,都提到了课文中的两份账单,我们来好好研究研究。
1、出示二份账单2、引导比较,发现区别。
(预计学生会发现有如下区别:金额多少,劳动量大小,时间长短等)随机解释芬尼。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妈妈的账单》教案(二)教学目标:1.学生默读,学生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懂得主动帮父母做事。
3.培养独立的阅读能力,运用以前学到的阅读方法自读自悟,读懂课文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
教学理念:本课教学力求体现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的理念,理解感悟课文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已有经验出发。
组织引导时,根据学生在课堂现场生成的实际反应、实际问题、实际需要进行,为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服务。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活动,学生的阅读能力只有在自主阅读过程中才能得到锻炼和提高,让学生在主体阅读实践中进行自读、自疑、自悟。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优秀3篇】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优秀3篇】《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懂得主动帮父母做事。
3.培养独立的阅读能力,运用以前学到的阅读方法自读自悟,读懂课文。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帐单的含义。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直接揭示课题1.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课文,题目是《妈妈的帐单》2.看老师板书这个课题。
书写课题,写到账字时停下来,对学生说:这个账偏旁是(贝字旁,说明和金钱有关系,要注意他不是巾字旁的帐。
)3.读课题。
谁来读一下课题?能不能读的深情些,你瞧这是一份妈妈的帐单。
齐读课题。
(一教就会,相信大家一定能学好这课文。
)二、初读课文,检查字词A.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课文,先请小朋友自己读课文,听清楚老师的要求:1,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轻轻地读,也可以大声地诵读。
2,碰到难读的词语或句子把他划下来反复地读,把课文读通顺。
B.检查反馈1.老师从书里摘了一些大家容易读错的词语,你能读吗?自己试一试。
2.你觉得哪些词语是大家容易读错的,你就当小老师来领读一下这个词语。
小彼得报酬索取收款款项慈爱塞进蹑手蹑脚小心翼翼如愿以偿羞愧万分怦怦直跳重点解决:报酬,收款的意思。
蹑手蹑脚,怦怦直跳,羞愧万分的读音三、整体感知课文1.小老师当的不错,如果我请你们再去默读一遍课文,谈谈你读这课文的收获,你行吗?我设计了一些问题帮助你们思考:请听老师读:小彼得读着,感到羞愧万分。
(1)有什么问题吗?(2)为什么要读着读着呢?(3)也许彼得一边读一边想到了许多许多:小彼得展开帐单读了起来,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每一天,妈妈会准时送上一杯散发着香味的牛奶;烧上一桌可口的小菜;妈妈亲手洗的衣服永远是那样干净,舒适;妈妈的怀抱永远是自己温暖的港湾。
他读着读着,想起了每一年的圣诞节,妈妈总是那样忙碌。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篇10教学目标:1、有感情朗读课文,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如愿以偿”等关键词语。
2、学习借助关键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两份账单的比较,唤起学生生活体验,补充妈妈的账单,对小彼得心理活动的融情想象,体会母爱的无价、无私与无声。
教学重点:本文的教学重点是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妈妈给小彼得那份账单的涵义。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还记得《可贵的沉默》讲的是什么吗?学生回顾《可贵的沉默》的主要内容。
(从学过的课文导入,既复习学过的知识,又把新旧课文相关的内容渗透给学生,有利于学生抓住重点。
)2、对,学习《可贵的沉默》这篇课文后,许多同学都懂得了要回报自己父母之爱。
有一个小男孩,名字叫彼得,你想知道他是怎么做的吗?同学们一定高兴地说:“想!”这节课我们就自己阅读一篇课文,题目叫《妈妈的账单》。
(板书课题)3、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学生可能回答:妈妈写的是一张怎样的账单?为什么妈妈要写账单?妈妈给谁写账单?(二)自读课文,感知内容1、这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有没有信心自己去读懂这篇课文?你可以轻轻地读,也可以大声地诵读,碰到难读的词语或句子可以反复地读,读到自己认为满意了,有收获了,就停下。
在读的时候有没有遇到什么难题?什么是芬尼?妈妈为什么写的都是0芬尼有没有遇上特别难读的词语?2、老师第一次接触课文时,觉得有些词语真的特难读如愿以偿羞愧万分蹑手蹑脚小心翼翼怦怦直跳收款付款款项芬尼3、请你们自己轻声地读一读,你觉得哪个词语大家最容易读错。
你来带大家读怦怦直跳(感觉心跳是不是特别快,该怎么读,才能让大家感受到,你再试试)小心翼翼(真好,谁能让大家感受到非常小心的样子)蹑手蹑脚(你有没有这样走过路,什么时候?请你读)芬尼是德国货币单位,20芬尼相当于1元人民币收款就是收钱;付款就是付钱;款项就是发生交易后的各种记录让我们一起来熟悉一下它们吧。
《妈妈的账单》详细教学教案设计

《妈妈的账单》详细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通过阅读《妈妈的账单》,让学生了解账单的基本概念,以及账单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能够复述文章大意。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感恩父母的情感,理解父母的辛勤付出,懂得珍惜家庭资源。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妈妈的账单》内容简介本节课将学习一篇名为《妈妈的账单》的课文。
课文讲述了一个关于孩子不理解父母辛苦,列出妈妈的“账单”要求妈妈支付的故事。
通过故事,让学生认识到父母的付出,学会珍惜和感恩。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概括文章主题;难点: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感恩意识。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教师讲解课文内容,阐述相关知识点。
3.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点和感受。
3.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课文中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实际的账单,引导学生了解账单的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2 阅读理解学生阅读课文,回答相关问题,教师点评并讲解。
4.3 案例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案例,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4.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教师巡回指导。
第五章:课后作业5.1 抄写课文,加强语言表达能力;5.2 回家后,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培养感恩意识;5.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关于“珍惜家庭资源”的作文。
第六章:教学评估6.1 课堂问答: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6.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抄写课文和作文的情况,评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感恩意识。
6.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七章:教学反思7.1 教师自我评估: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
20(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精选教课教课方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教课方案[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课科: 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20妈妈的账单》教课方案课题20妈妈的账单课型略读课科目语文年级·册次·单元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课文讲的是小男孩彼得给妈妈开了一份账单,讨取他每日帮妈妈做事的酬劳;当小彼得在他的教材餐盘旁看到他想要的酬劳时,同时也看到了妈妈给他的一份简析账单,这份账单让小彼得感觉到了母爱的无私与无价,他惭愧地把讨取来的酬劳塞进了妈妈的口袋。
因为此刻的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父亲母亲都把自己的子女当作宝,向来在静静地付出自己无私的爱。
把子女娇惯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公子、公主,尽享被爱而忽视付出爱,鉴于这类广泛现象,抓住本课这一教课契机,频频读文,对比账单,认真领会小彼得帮妈妈做事需要酬劳,而妈妈为小学情彼得做事却不需要酬劳这一激烈反差所包括的母爱无价、无剖析私,而且联系自己的生活实质,懂得天下全部的母爱都是无价、伟大、不求回报的,从而学会感恩,学会关怀,回报父亲母亲的爱,力争让每个孩子都能把感恩放在首位,真实领会家长、老师、同学之间的爱,让每个生命个体学会感恩,学会做一个有健康思想道德的社会小公民。
知识与技术:教课目标1.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2.读懂课文内容,领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懂得主动帮父亲母亲做事。
3.培育独立的阅读能力,运用从前学到的阅读方法自读自悟,读懂课文。
过程与方法:1.能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2.对照两分账单,培育学生读文自悟能力和合作研究精神。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经过小彼得自己的体验和感悟,懂得了母爱的无价。
教课要点 1.读懂课文内容,领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重难难点 2.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帐单的含义点教课理念教课课件小黑板准备教课一课时课时教学过程随机教课流程师生互动内容设计企图反省1、板书 :妈妈师:同学们 ,读了妈妈这个词 , 你最想说的一个词是什么?营造2、再看大屏幕赏识图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妈妈的帐单》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一篇略读课文。
课文讲的是小男孩彼得给妈妈开了一份帐单,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
当小彼得在餐盘旁看到他想要的报酬时,同时也看到了妈妈开给他的一份帐单,这份帐单让小彼得感受到了母爱情深,他惭愧地把索取来的报酬塞进了妈妈的口袋。
课文切入角度独特,把母爱的无私、无价表现得极为动人,意蕴深长,是一篇人文意义很强的文章。
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力求体现“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的理念,理解感悟课文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已有经验出发。
教师组织引导时,参考学习提示,为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服务。
主张“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活动。
学生的阅读能力只有在自主阅读过程中才能得到锻炼和提高”,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有所悟。
教学要求:1.学习默读课文,读懂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认识到母爱的无私,懂得母爱的无私。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目的明确阅读要求1.指名读课文前面的导语,提出了哪些阅读要求。
2板书课题1边听边想2读课题明确阅读要求自读课文导语要求:a.读读课文,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b.想想妈妈为什么写的都是“0芬尼”;
c.小彼得看到妈妈的账单是怎么想的。
根据导语的要求自学,并思考让学生在主体阅读实践中进行自读、自疑、自悟。
学习伙伴交流教师巡视认真读课文,把两份账单多读几遍,对比着思考三个阅读要求,把自己的体会和不懂的问题写下来,再和学习伙伴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1.先提出你在读书中发现的问题。
预设:词句方面:“报酬”“款项”“如愿以偿”“蹑手蹑脚”“芬尼”“小心翼翼”各是什么意思?妈妈在看到小彼得的账单时为什么什么话也没说?内容方面:课文为什么用《妈妈的账单》做题目,而不用《账单》或《儿子的账单》?妈妈的账单算账单吗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主探究的欲望出示两份账单儿子的账单妈妈的账单母亲欠她儿子彼得如下款项:取回生活用品20芬尼
把挂号件送往邮局10芬尼
在花园帮助大人干活20芬尼
彼得一直是个听话的好孩子10芬尼
共计:60芬尼彼得欠他的母亲如下款项:
为在她家里过的十年幸福生活0芬尼
为他十年中的吃喝0芬尼
为在他生病时的护理0芬尼
为他一直有一个慈爱的母亲0芬尼共计:0芬尼充分利用教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读懂彼得的账单1读读这份账单,你能读懂什么?2彼得为什么要开这样一份账单?彼得又是怎样的一个孩子?3交流。
1读读这份账单2小组里自由讨论。
3理解“报酬”就是付出劳动后得到的酬劳;“款项”就是每一个项目多少钱;“芬尼”是德国货币单位1马克=100芬尼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读懂妈妈的账单1、正当小彼得如愿以偿,要把这笔钱收进自己的口袋里时,突然发现了妈妈给他的一份账单。
2、计算妈妈十年来的报酬,体会母爱无价与无私。
3、十年了,妈妈一直用心血和汗水为彼得营造幸福的生活,十年了,妈妈为这吃吃喝喝操了多少的心,特别是彼得生病时,妈妈又是多么心急,她宁愿生病的是自己啊……对这样的一位妈妈,我们又给付多少报酬呢?4十年中,妈妈付出的太多太多,这笔钱是算不清的。
这笔钱小彼得一辈子也付不起,所以妈妈的账单是一份———无价的(板书:无价)可是妈妈又为什么都写上是“0”芬尼呢?你能体会妈妈是一位怎样的妈妈?5、对比两份账单,可以看出妈妈为小彼得付出的太多太多,而儿子所做的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妈妈把自己十年中的辛苦付出都写上0芬尼,表明了母爱的无私与崇高,同时也告诉小彼得:亲情是无价的。
我们再来读读这份无价的账单,体会妈妈的任劳任怨。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读账单,说说读懂了什么?2想象一下十年来妈妈是怎样照顾小彼得的。
3小组计算一下,小组汇报4概括得出妈妈无私奉献(板书:无私)5各种形式读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认识到母爱的无私。
创设情境,体验情感妈妈:真没想到,我的小彼得会给我开出一张账单来。
他懂得了要劳有所获,但是他还不明白什么叫
爱的奉献,世间有些情感是金钱所无法衡量的。
批评他吗?教育他吗?不,我要想一个更好的办法,让他自己明白这个道理)彼得:啊,我得到钱了,真是太高兴了!怎么,妈妈也给我开了账单?“十年的幸福生活”“十年的吃喝”这该是一笔多么庞大的数字呀;还有妈妈在生病时无微不至的照顾,一直那样的慈爱,她付出了多少辛劳,这是我一生都无法回报的,可妈妈只写了“0芬尼”。
妈妈,我明白了,亲情是无价的,是再多的金钱也买不来的。
我真为自己的做法感到羞愧。
妈妈,我错了,我要把钱还给您,您还会像原来一样爱自己的儿子吗学习伙伴之间把自己分别想象成小彼得和母亲,在看到对方的账单时,你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唤起学生生活体验,补充妈妈的账单,对小彼得心理活动的融情想象,体会母爱的无价、无私与无声。
讨论深化1.课文为什么以《妈妈的账单》做题目?2.若给课文换个题目,你想换什么?3总结:我们在妈妈的爱里天天长大,妈妈给了我们太多太多的爱,我们也应该学会表达对妈妈的爱,我想不仅是在节日里为她送上一份小礼物,更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帮她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儿。
1这不是一份普通的账单,而是包含着教育技巧和爱的表达的账单,有着妈妈的良苦用心。
2如《爱的账单》《无价的账单》《可贵的账单》《无法偿还的账单》等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总结深化随文练笔课件出示课文插图,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想一想他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观察理解运用板书设计:20妈妈的账单0无价无私教学反思:《妈妈的帐单》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通过学习,让同学们认识到母爱的无私,由于现在的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多,父母亲都把自个的儿子当成宝,一
直在默默地付出自己无私的爱,但是,大多孩子在享受父爱、母爱的同时,却忽略了自己也该回报一下父母亲。
因此,在教学本课时,我让学生自个反复默读课文,仔细体会到小彼得的妈妈的帐单上是0芬尼,蕴含着妈妈对小彼得的无私的爱。
在理解的基础上,我让孩子们也谈谈自己妈妈对自己的爱(即请孩子们把妈妈的帐单列详细),孩子们的兴致很高,在列帐单的过程中,孩子们深节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我认为自己在上这堂课最成功的地方就是触发了学生的情感,让情感成了沟通老师与学生,学生与父母之间的纽带,引导他们朝着真、善、美的领域去发展,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