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参果皂苷成分的研究_郝秀华
西洋参茎叶皂苷水解产物化学成分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西洋参茎叶皂苷水解产物化学成分及抗肿瘤活性研究人参皂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其抗肿瘤构效关系的研究表明,人参皂苷元的活性强于人参皂苷。
本课题组从人参果皂苷中首次发现并报道的具有显著抗肿瘤活性的原人参二醇型皂苷元衍生物20(R)-达玛烷-3β,12β,20,25-四醇,对肿瘤的生长抑制活性比Rg<sub>3</sub>高5-15倍。
为了寻找活性更强的抗肿瘤成分,本文首次应用闪式提取器提取西洋参茎叶总皂苷,优选了提取总皂苷和水解西洋参茎叶总皂最佳工艺,并采用硅胶柱层析法等色谱方法对西洋参茎叶总皂苷水解产物进行分离,经重结晶等方法纯化共得到13个化合物,经理化常数测定和波谱数据分析,确定其中9个化合物的结构,它们分别为达玛烷-20(22)稀-3β,12β,25-三醇[dammarane-20(22)en-3β,12β,25-panaxatriol](Ⅰ),人参二醇[panaxadiol,PD](Ⅱ),20(S)-原人参二醇[20(S)-proto-panaxadiol,20(S)-PPD](Ⅲ),20(R)-原人参二醇[20(R)-protopanaxadiol,20(R)-PPD](Ⅳ),20(S)-人参三醇[20(S)-panaxatriol,20(S)-PT](Ⅴ),拟人参皂苷-F<sub>11</sub>苷元[24(R)-Ocotillol](Ⅵ),20(R)-原人参三醇[20(R)-protopanaxatriol,20(R)-PPT](Ⅶ),20(R)-达玛烷-3β,12β,20,25-四醇[20(R)-damma-rane-3β,12β,20,25-tetrol,(25-OH-PPD)](Ⅷ),20(R)-25-羟基原人参三醇[20(S)-dammarane-3β,6α,12β,20,25-pentol,(25-OH-PPT)](Ⅸ),化合物Ⅰ为从西洋参(茎、叶、果、花蕾)中首次发现。
西洋参中皂苷类成分的研究

西洋参中皂苷类成分的研究作者:鲍建材、刘刚、郑友兰、张崇禧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s L.)系五加科人参属植物,原产于加拿大和美国,由于其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和独特的药理作用,多年来一直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
西洋参中的化学成分比较复杂,包括皂苷类、挥发油类、氨基酸类、糖类和聚炔类等,但主要是皂苷类成分。
人类对西洋参的研究可追溯到19世纪,早在1854年美国一学者便从西洋参中分离得到了第一个皂苷类成分,但对西洋参全面深人的研究却始于20世纪70年代。
迄今为止,中外学者已从西洋参中分离鉴定出的皂苷类成分有3种:达玛烷型(Dammarane),齐墩果烷型(Oleanane),奥克梯隆醇型(Ocotillol)。
而分离出的人参皂苷40余种。
根中皂苷的研究1976年,李向高从美国产西洋参中分离得到3种皂苷元,即人参二醇、人参三醇和齐墩果酸皂苷元。
1978年日本学者真田修一等从日本长野引种的西洋参中分离出人参皂苷Ro、Rb1、Rb2、RC、Rd、Re。
1982年Besso,H.等分离出7种皂苷,即Rg1、Rg2、Rb3、Rb1、F2,绞股蓝皂苷Ⅺ和西洋参皂苷R1(quenquinoside-R1)。
张崇禧从国产西洋参中分得人参皂苷RO、Rb1、Rb3。
Rc、Rd、Re等。
1983年魏均娴等从西洋参根中分得Ro、Rb1、Rg1、Re和pseudo-ginsenoside-F11(简称P-F11),P-F11是西洋参中的特有成分,是鉴别西洋参和人参的显著标志。
1985年松浦等从西洋参根中分离出13种皂苷,包括人参皂苷Rb1。
Rb2、Rb3、Rc、Rd、Re、Rg1、Rg2、F2。
拟人参皂苷F11(pseudoginsenoside-F11),绞股蓝苷XVⅡ(gynostenoside-XV Ⅱ)和一种新的皂苷,即西洋参皂苷R1。
1987年徐绥绪等从辽宁栽培的西洋参根中分得:RO、Rb1、Rb2、Rd、Re、Rg1。
中药皂苷抗病毒作用研究概况

中药皂苷抗病毒作用研究概况学生姓名李猛专业生物技术学号090822117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中药皂苷抗病毒作用研究概况摘要:病毒性感染如病毒性肝炎,流感、脑炎、肺炎、疱疹、爱滋病以及近几年引起世界恐慌的SARS和禽流感等,至今仍缺少效果确切的防治药物,进一步寻找和开发抗病毒有效成分意义重大。
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抗病毒中药的研究日益增多,从中筛选其有效成分已成为当前抗病毒新药研发的一个热点。
皂苷是中药中一类重要的有效成分,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有学者认为皂苷是中药发挥疗效的关键成分。
本文就一些常用中药的皂苷抗病毒作用做一概述。
关键词:中药,皂苷,病毒,l 黄芪皂苷黄芪皂苷具有广谱的抗病毒作用,文献报道对于I型人疱疹病毒(HsV.1)、HSV2、柯萨奇B3(cVB3)病毒性心肌炎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HsV-1病毒可引起唇疱疹、疱疹性角膜结膜炎等多种疾病。
通过用HSV-l Hs-1株感染豚鼠皮肤的动物模型,观察黄芪总皂苷对HSV-1 HS-1株感染豚鼠皮肤的作用,结果表明黄芪总皂苷和阿昔洛韦抗HsV-l的药效相近。
另外以阿昔洛韦为阳性对照,采取对病毒所致细胞病变的抑制及空斑减数实验,在Hep-2细胞系统中,黄芪总皂苷对HsV-1、Hs-1株直接杀灭、感染阻断、增殖抑制的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加,HSV-1空斑减数率也随之增加,并与剂量成正比,而且抗HSV的ED50及ED90均比阿昔洛韦小。
且按照直接杀灭、感染阻断、增殖抑制的顺序排列,黄芪总皂苷对HsV-I Hs-1株的T1为155,15l,133;阿昔洛韦对HsV-1 Hs-1株的治疗指数TI为35,67,54.黄芪总皂苷优于阿昔洛韦-。
如果按照直接杀灭、感染阻断、增殖抑制的顺序排列,黄芪总皂苷的治疗指数为阿昔洛韦的2.3l、0.96、1.64倍。
柯萨奇B组病毒(cVB)是引起人类病毒性心肌炎的主要病毒。
用雄性BALB/c小鼠腹腔接种cVB制成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模型,接种lh后腹腔内注人黄芪皂苷,结果黄芪皂苷治疗组比病毒感染组存活率明显增高,血浆LDH和GoT明显降低,体温保持正常,心脏质量/体质量值显著降低,心肌坏死灶数量和范围显著减少,炎细胞浸润减轻,心肌匀浆病毒滴度降低,证实黄芪皂苷在体内确有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作用。
西洋参皂苷的分离和提纯 (2)

R 3O
20
22 23
24 25 27 26
13 14
17 16 15
Major ginsenosides Rb1, Rb2, Rc, Rd, Re and Rg1
R3 R3
-H
-H -H -H -H -H -H -H -Glc -Glc -Glc -H -H
8 7
30
R 1O
R2
ginsenoside
2.清除超氧阴离子能力的测定 :采用邻苯三酚-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 向样品池中依次加入不同浓度待测样品溶液50 μ L(空白试样为对照 样),加入6.24×10-4 mol/L的邻苯三酚50 μ L于发光仪的反应池内, 原位注入900 μ L鲁米诺(5 mmol/L)-碳酸盐缓冲液(pH 10.2),迅速 启动发光,测定20 s内发光强度。本底不加邻苯三酚。 3.对DNA损伤的保护作用:采用CuSO4-Phen-Vc-H2O2-DNA化学发光体 系,用0.1 mol/L醋酸缓冲溶液(pH 5.5)配制CuSO4-Phen-DNA混合溶液, 使 CuSO4 、Phen、DNA 终浓 度分 别为 7.5×10−5 mol/L 、5.25×10−4 mol/L、3.0 ug/mL。向发光池中加入样品溶液(空白缓冲液为对照样) 100 μ L, 4.2 ×10−3M Vc 100 μ L,CuSO4-Phen-DNA混合溶液0.8 mL, 200 μ L 3% H2O2立即启动发光系统,间隔2 s记数,记录300 s 内的发光强度。本底不加双氧水。
硅胶柱层析法 薄层层析法 离心薄层层析法 有机溶剂沉淀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超声提取法 乙酰化衍生物分离法 大孔吸附树脂比色法 液滴逆流色谱法 泡沫分离法 模拟移动床色谱法
【CN110025645A】一种提取西洋参总皂苷的方法【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348496.4(22)申请日 2019.04.28(71)申请人 云南汉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地址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高新技术开发区金鼎科技园(72)发明人 马回民 杨青春 赵泽熙 马怀虎 (74)专利代理机构 昆明大百科专利事务所53106代理人 苏芸芸(51)Int.Cl.A61K 36/258(2006.01)A61K 125/00(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提取西洋参总皂苷的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取西洋参总皂苷的方法,该方法采用食盐水溶液浸煮干燥粉碎的西洋参根须,然后经脱色处理、复合树脂柱层析、浓缩、萃取、浓缩得西洋参总皂苷粗品,粗品再经过柱层析、重结晶等步骤,获得杂质含量少的西洋参总皂苷产品,本发明具有方法简单、成本低、收率高、生产周期短、色素少的特点,适用于工业化生产和市场推广应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CN 110025645 A 2019.07.19C N 110025645A1.一种提取西洋参总皂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1)以干燥的西洋参须根为原料,经粉碎后,在原料粉中加入其质量4~6倍的食盐水在40~60℃下浸煮,过滤;滤渣加食盐水,再浸煮1~2次,收集合并滤液;(2)按每1kg活性炭-硅藻土混合物加入60~80kg滤液的比例,将滤液加入到活性炭-硅藻土混合物柱中进行脱色及除杂;用水冲洗柱子,冲洗2~4个柱体积,收集洗出液;(3)按每1kg ADS -7和KLIEC -Aw树脂混合物添加40~60kg洗出液的比例,将洗出液加入到上述两种混合树脂柱中吸附西洋参总皂苷,完成吸附后加入甲醇或乙醇解析西洋参总皂苷,收集甲醇或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抽干得西洋参总皂苷粗提物;(4)将西洋参总皂苷粗提物用正丁醇或/和异戊醇溶解,待其溶清后,加入有机溶剂体积0.25~0.5倍的水萃取,充分静置2~4h,分层,分出有机相,在水相中再加入相同有机溶剂萃取1~2次,充分静置,分出有机相;合并有机相并在60~70℃、减压条件下浓缩得到西洋参总皂苷粗品;(5)将西洋参总皂苷粗品用甲醇水溶液溶解后,拌料胶,干燥后加入到硅胶、中性氧化铝或酸性氧化铝柱中进行柱层析,用氯仿-乙酸乙酯-水混合液或氯仿-丙酮-水混合液洗脱,TLC监控,收集含有西洋参总皂苷的洗脱液,减压浓缩干燥后,得西洋参总皂苷半成品;(6)将西洋参总皂苷半成品用甲醇-丙酮-水混合液或四氢呋喃-丙酮-水混合液在60~70℃下回流溶解,冷却至室温,-10~0℃下冷冻结晶8~10h,减压抽滤;晶体再用相同方法重结晶1次,减压抽滤;晶体干燥,即得西洋参总皂苷。
HPLC-PAD法测定西洋参类保健食品中10种皂苷的含量

HPLC-PAD法测定西洋参类保健食品中10种皂苷的含量吴晓云ꎬ刁飞燕ꎬ李秀慧ꎬ刘春霖ꎬ李启艳(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ꎬ山东济南250101)摘要:目的㊀建立同时测定西洋参类保健食品中人参皂苷Rg1㊁Rg2㊁Rg3㊁Rb1㊁Rb2㊁Rb3㊁Rc㊁Rd㊁Re㊁Rf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法(HPLC-PAD)ꎮ方法㊀采用KromasilC18(4.6mmˑ250mmꎬ5μm)色谱柱ꎻ以乙腈(A)-水(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ꎻ流速1.0mL min-1ꎻ检测波长203nmꎻ柱温35ħꎮ结果㊀10种人参皂苷的浓度在其各自线性范围内ꎬ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ꎬr值均ȡ0.99ꎮ该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3.0%~101.8%ꎬRSD均小于4.0%(n=6)ꎮ结论㊀本法准确可靠㊁灵敏度高㊁重现性好ꎬ可作为西洋参类保健食品的质量控制方法ꎮ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法ꎻ保健食品ꎻ西洋参ꎻ人参皂苷中图分类号:R927.2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编号:2095-5375(2020)06-0336-005doi:10.13506/j.cnki.jpr.2020.06.006Simultaneousdeterminationof10ginsenosidesinhealthfoodofPanaxQuinquefoliumbyHPLC-PADWUXiaoyunꎬDIAOFeiyanꎬLIXiuhuiꎬLIUChunlinꎬLIQiyan(ShandongInstituteforFoodandDrugControlꎬJinan250101ꎬChina)Abstract:Objective㊀ToestablishanHPLC-PADmethodforthedeterminationof10ginsenosides(ginsenosideRg1ꎬRg2ꎬRg3ꎬRb1ꎬRb2ꎬRb3ꎬRcꎬRdꎬReandRf)inhealthfoodofPanaxquinquefolium.Methods㊀TheanalysiswascarriedoutonananalyticalcolumnKromasilC18(4.6mmˑ250mmꎬ5μm)withgradientelutionbyacetonitrile(A)-water(B)ꎬatthedetectionwavelengthof203nmandaflowrateof1.0mL min-1.Thecolumntemperaturewas35ħ.Results㊀Allcali ̄brationcurvesshowedgoodlinearitywithintheirlinearranges(rȡ0.99).Theaveragerecoverieswerebetween93.0%~101.8%ꎬRSD<4.0%(n=6).Conclution㊀ThismethodwasaccurateꎬhighlysensitiveandreproducibleꎬandcanbeusedtocontrolthequalityofhealthfoodofPanaxQuinquefolium.Keywords:HPLC-PADꎻHealthfoodꎻPanaxQuinquefoliumꎻGinsenoside㊀㊀西洋参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ꎬ是名贵的中药材ꎬ人参皂苷是其主要活性成分ꎬ主要有人参皂苷Rg1㊁Rb1㊁Rb2㊁Rc㊁Rd和Re等ꎮ以西洋参为原料的保健食品具有缓解体力疲劳ꎬ增强免疫力㊁抗氧化和抗肿瘤等作用[1]ꎮ目前ꎬ西洋参类保健食品的剂型有硬胶囊㊁软胶囊㊁片剂和口服溶液等ꎬ主要以总皂苷作为标志性成分ꎬ总皂苷的测定主要采用香草醛-高氯酸或硫酸显色后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2]ꎬ该方法存在专属性差ꎬ操作复杂和干扰因素多等缺点ꎮ为此ꎬ徐灿辉等[3]改进了西洋参类保健食品中人参皂苷测定方法ꎬ建立了西洋参类保健食品中7种参皂苷含量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的方法ꎮ此外ꎬ人参皂苷测定方法还有超高效液相色谱(UP ̄LC)[4]㊁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PLC-MS)[5-6]等ꎮ在众多资料中ꎬ主要研究西洋参根茎叶提取物中人参皂苷含量ꎬ但对西洋参类保健食品中10种人参皂苷含量测定的报道较少ꎮ本试验通过参考西洋参药材中皂苷测定的有关文献[7-9]ꎬ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多种剂型西洋参类保健食品中10种人参皂苷ꎬ为质量标准的提升提供依据ꎮ1㊀试验部分1.1㊀仪器㊀液相色谱仪(Agilent1260高效液相色谱仪ꎬ美国安捷伦公司)ꎬ配二极管阵列检测器㊀作者简介:吴晓云ꎬ女ꎬ主管药师ꎬ研究方向:保健食品化妆品检验ꎬE-mail:wuxiaoyun823@126.com㊀通信作者:李启艳ꎬ女ꎬ博士研究生ꎬ副主任药师ꎬ研究方向:保健食品化妆品检验ꎬTel:0531-81216708ꎬE-mail:152****8118@163.com(PAD)ꎻ电子天平(MettlerToledoMSꎬ梅特勒-托利多)ꎻ数控超声波清洗器(KQ-500DE型ꎬ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ꎻ恒温水浴锅(北京永光明)ꎮ1.2㊀试药与供试品㊀乙腈(色谱纯ꎬHoneywell)ꎻ甲醇(色谱纯ꎬHoneywell)ꎻ超纯水ꎻ正丁醇(分析纯ꎬ国药集团)ꎻ氨水(分析纯ꎬ国药集团)ꎮ标准品:人参皂苷Rb1㊁Rb2㊁Rb3㊁Rg1㊁Rg3㊁Rd㊁Re由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提供ꎬ含量分别为95.9%㊁93.8%㊁97.0%㊁96.3%㊁100%㊁94.4%㊁97.4%ꎬ人参皂苷Rg2㊁Rc㊁Rf由上海甄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ꎬ含量分别为98.02%㊁99.11%㊁99.62%ꎮ供试品均由市场购得ꎬ名称与剂型见表1ꎮ表1㊀12种供试品的名称和剂型名称剂型S01康富来牌西洋参口服液口服溶液S02金日牌西洋参口服液口服溶液S03新光牌西洋参口服液口服溶液S04日圣牌西洋参氨基酸口服液口服溶液S05无限能牌西洋参胶囊硬胶囊S06雪佳牌西洋参珍珠胶囊硬胶囊S07康富丽牌洋参淫羊藿软胶囊软胶囊S08福来了牌西洋参含片片剂S09喜之源牌西洋参含片片剂S10金日牌西洋参含片片剂S11康富来牌洋参含片片剂S12百合康牌螺旋藻洋参片片剂2 方法与结果2.1㊀色谱条件㊀色谱柱:KromasilC18(4.6mmˑ250mmꎬ5μm)ꎻ流动相:乙腈(A)-水(B)ꎬ梯度洗脱(0~40minꎬ17%Aң19%Aꎻ40~60minꎬ19%Aң29%Aꎻ60~75minꎬ29%Aꎻ75~100minꎬ29%Aң40%Aꎻ100~105minꎬ40%Aң17%A)ꎻ流速1.0mL min-1ꎻ检测波长203nmꎻ柱温35ħꎻ进样量:10μLꎮ2.2㊀对照品储备液及对照品混合工作液配制㊀分别精密称定人参皂苷Rg1㊁Rg2㊁Rg3㊁Rb1㊁Rb2㊁Rb3㊁Rc㊁Rd㊁Re㊁Rf对照品适量ꎬ置于25mL量瓶中ꎬ用甲醇溶解并定容ꎬ制成人参皂苷单体浓度分别为2.409㊁2.141㊁0.04712㊁1.947㊁1.758㊁2.138㊁2.250㊁2.062㊁2.077㊁2.008mg mL-1的对照品储备液ꎮ分别取10种人参皂苷对照品储备液适量ꎬ加甲醇稀释制成6个浓度的混合对照品工作液ꎮ2.3㊀供试品溶液的制备2.3.1㊀片剂㊁胶囊剂供试品溶液的制备㊀片剂㊁胶囊剂ꎬ取内容物研磨混匀后ꎬ片剂2gꎬ胶囊剂1gꎬ精密称定ꎬ置于100mL锥形瓶中ꎬ精密加水饱和正丁醇50mLꎬ密塞ꎬ放置过夜ꎬ超声处理(功率250Wꎬ频率50kHz)30minꎬ滤过ꎬ弃去初滤液ꎬ精密量取续滤液20mLꎬ用氨试液洗涤两次ꎬ每次20mLꎬ正丁醇提取液蒸干后ꎬ残渣加甲醇适量使溶解ꎬ作为供试品溶液ꎮ2.3.2㊀口服溶液供试品溶液的制备㊀口服溶液ꎬ精密量取8.0mL供试品至分液漏斗中ꎬ用水饱和正丁醇振摇提取3次ꎬ每次10mLꎬ合并正丁醇提取液ꎬ用氨试液洗涤2次ꎬ每次10mLꎬ正丁醇提取液蒸干后ꎬ残渣加甲醇适量使溶解ꎬ作为供试品溶液ꎮ2.4㊀线性关系考察㊀分别取6个浓度的混合对照品工作液ꎬ进样10μLꎬ记录峰面积ꎬ以对照品浓度X(μg mL-1)为横坐标ꎬ对照品的峰面积Y为纵坐标ꎬ绘制标准曲线ꎬ求得回归方程ꎮ得到10种人参皂苷在相应线性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ꎬ相关系数都在0.99以上ꎬ结果见表2ꎮ表2㊀标准曲线方程的结果成分标准曲线方程相关系数(r)线性范围/μg mL-1Rg1Rg2Rg3Rb1Rb2Rb3RcRdReRfY=1.770X+4.613Y=3.084X+2.021Y=2.381X-0.3584Y=2.377X+29.67Y=2.433X+1.319Y=2.520X+2.210Y=2.806X+3.629Y=2.303X-12.93Y=2.856X+6.063Y=3.982X+2.2570.99990.99990.99990.99980.99990.99990.99990.99980.99990.99994.818~240.94.282~214.11.178~47.123.894~194.73.516~175.84.276~213.84.500~225.04.124~206.24.154~207.74.016~200.82.5㊀试样重复性试验㊀准确量取6份口服溶液供试品(S01)8.0mL至分液漏斗中ꎬ以下按 2.3.2 项下方法操作ꎬ制备供试品溶液ꎮ准确称取6份胶囊剂供试品(S05)1gꎬ6份片剂供试品(S08)2gꎬ置于100mL锥形瓶中ꎬ以下按 2.3.1 项下方法操作ꎬ制备供试品溶液ꎮ分别取3种剂型供试品溶液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ꎬ以保留时间定性ꎬ测定峰面积ꎬ计算供试品中10种人参皂苷的含量ꎮ3种剂型供试品中人参皂苷含量RSD(n=6)均小于3%ꎬ结果表明方法重复性良好ꎬ结果见表3ꎮ2.6㊀系统适应性考察㊀取10种人参皂苷混合对照品工作液10μL进样ꎬ计算10种人参皂苷的理论板数ꎮ得到人参皂苷Rg3㊁Rg1㊁Re㊁Rf㊁Rg2㊁Rb1㊁Rc㊁Rb2㊁Rb3㊁Rd的理论板数分别为103427㊁50732㊁104490㊁157284㊁120457㊁82876㊁253440㊁260991㊁410628㊁239554ꎬ分离度分别为5.4㊁1.6㊁32.6㊁15.1㊁2.2㊁4.0㊁4.8㊁1.6㊁8.0ꎮ对于供试品ꎬ虽然存在基质干扰影响分离度ꎬ但是3种剂型供试品中10种人参皂苷均能达到基线分离ꎬ分离度均能达到1.5以上ꎮ表3㊀重复性试验结果剂型口服溶液(S01)胶囊剂(S05)片剂(S08)含量平均值/mg mL-1RSD(%)含量平均值/mg g-1RSD(%)含量平均值/mg g-1RSD(%)Rg30.0202.60.9352.40.2112.3Rg10.0402.04.6731.90.1222.5Re0.0511.719.3252.10.2341.7Rf0.0212.9----Rg20.2960.62.6521.30.2171.4Rb10.4350.648.6260.70.4241.2Rc0.1591.011.8421.11.7461.7Rb20.1201.22.1611.61.4711.5Rb30.0542.63.6542.33.0302.5Rd0.4810.821.5001.30.8291.8㊀注: - 表示未检出或低于定量限2.7㊀精密度试验㊀取10种人参皂苷混合对照品工作液10μL连续进样5次ꎬ以测得的峰面积响应值作评价标准ꎬ得到10种人参皂苷的RSD(n=5)均小于3.0%ꎬ表明在本方法仪器条件下ꎬ仪器精密度良好ꎮ2.8㊀稳定性试验㊀分别取供试品S01㊁S05㊁S08ꎬ按 2.3 项下方法操作ꎬ得到供试品溶液ꎬ室温下放置24hꎬ分别在0㊁2㊁4㊁8㊁12㊁24h取10μL进样ꎬ得到10种人参皂苷峰面积RSD(n=6)都在3.0%以内ꎬ表明供试品溶液在24h内稳定ꎮ2.9㊀回收率试验㊀准确量取6份已知含量的供试品(S01)4.0mL至分液漏斗中ꎬ分别精密加入人参皂苷对照品储备液适量(对照品加入量与供试品中各人参皂苷含量之比为1ʒ1)ꎬ以下按 2.3.2 项下方法操作ꎬ即可得到加标溶液ꎮ准确称取已知含量的供试品(S05)0.5gꎬ供试品(S08)1gꎬ各6份ꎬ分别精密加入人参皂苷对照品储备液适量(对照品加入量与供试品中各人参皂苷含量之比为1ʒ1)ꎬ置于100mL锥形瓶中ꎬ以下按 2.3.1 项下方法操作ꎬ即可得到加标溶液ꎮ取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ꎬ以保留时间定性ꎬ测定峰面积ꎬ得到10种人参皂苷的平均加样回收率(n=6)ꎬRSD均小于4.0%ꎬ结果见表4ꎮ表4㊀回收率结果剂型成分口服溶液(S01)胶囊剂(S05)片剂(S08)试样平均含量/mg平均回收率(%)RSD(%)试样平均含量/mg平均回收率(%)RSD(%)试样平均含量/mg平均回收率(%)RSD(%)Rg30.08096.32.10.46893.31.90.21197.92.5Rg10.16098.23.32.33799.12.80.12295.02.6Re0.20496.63.29.666100.33.10.234101.83.6Rf0.08498.81.0-101.21.5-101.33.4Rg21.18494.41.01.32793.71.70.217100.42.1Rb11.74096.41.524.32396.51.40.42595.52.4Rc0.63694.41.35.92398.22.51.75096.22.6Rb20.48096.02.31.08193.92.41.47497.52.8Rb30.21693.02.51.828100.12.63.036101.23.2Rd1.92493.31.510.75498.62.20.83194.02.4㊀注: - 表示未检出或低于定量限2.10㊀检出限与定量限㊀S/N=3时ꎬ得到检出限LODꎬ人参皂苷Rg1㊁Rg2㊁Rg3㊁Rb1㊁Rb2㊁Rb3㊁Rc㊁Rd㊁Re㊁Rf检出限分别为0.0024㊁0.0021㊁0.0029㊁0.0019㊁0.0018㊁0.0021㊁0.0022㊁0.0021㊁0.0021㊁0.0020μgꎻS/N=10时ꎬ得到定量限LOQꎬ定量限分别为0.0060㊁0.0054㊁0.0074㊁0.0050㊁0.0044㊁0.0053㊁0.0056㊁0.0052㊁0.0052㊁0.0050μgꎮ2.11㊀供试品的测定㊀取12批供试品ꎬ按照按 2.3 制备供试品溶液ꎬ每批平行处理2份ꎬ按上述色谱条件进行测定ꎬ将峰面积代入 2.4 线性回归方程计算含量ꎬ结果见图1~2及表5ꎮ表5㊀供试品中10种成分含量测定结果含量/mg mL-1或mg g-1编号S01S02S03S04S05S06S07S08S09S10S11S12Rg30.0200.0090.0100.0780.9350.1690.4940.2110.2120.2750.4170.489Rg10.0400.0710.015-4.6730.7671.7220.1220.2090.6740.8930.436Re0.0510.2400.066-19.3251.4184.1270.2340.7093.0853.8091.350Rf0.021--0.019-0.025----0.016-Rg20.2960.0620.147-2.6520.5451.0240.2170.1130.0840.2390.261Rb10.4350.6650.631-48.6261.3540.4070.4240.1026.7778.633-Rc0.1590.1200.083-11.8420.6560.6751.7460.6372.0662.7660.093Rb20.1200.0390.019-2.1610.3611.9871.4710.3820.3390.4870.536Rb30.0540.0950.023-3.6540.3696.7583.0301.5650.5900.8342.229Rd0.4810.2730.238-21.5001.4986.0160.8290.9763.2033.7523.154合计1.681.571.230.10115.377.1623.218.284.9117.0921.858.55㊀注: - 表示未检出或低于定量限㊀1.Rg3(20.0min)ꎻ2.Rg1(45.0min)ꎻ3.Re(45.8min)ꎻ4.Rf(65.9min)ꎻ5.Rg2(77.6min)ꎻ6.Rb1(80.0min)ꎻ7.Rc(83.6min)ꎻ8.Rb2(86.9min)ꎻ9.Rb3(87.8min)ꎻ10.Rd(93.0min)图1㊀10种人参皂苷对照品图谱㊀1.Rg3(20.0min)ꎻ2.Rg1(45.0min)ꎻ3.Re(45.8min)ꎻ4.Rf(65.9min)ꎻ5.Rg2(77.6min)ꎻ6.Rb1(80.0min)ꎻ7.Rc(83.6min)ꎻ8.Rb2(86.9min)ꎻ9.Rb3(87.8min)ꎻ10.Rd(93.0min)图2㊀供试品S01中10种人参皂苷图谱3 讨论3.1㊀前处理考察㊀由于保健食品剂型种类多ꎬ而每种剂型的基质比较复杂ꎬ导致10种人参皂苷更难同时分离ꎮ首先ꎬ通过比较3种不同的提取试剂ꎬ水饱和正丁醇㊁甲醇和乙醇ꎬ最终得到水饱和正丁醇提取效率最高ꎮ其次ꎬ选用水饱和正丁醇分别采用回流提取㊁液-液萃取㊁浸泡放置过夜超声提取和直接超声提取4种提取方式进行比较ꎬ结果表明:对于片剂和胶囊剂ꎬ浸泡过夜超声提取与回流提取得到皂苷含量最高ꎬ又因为前者操作简单ꎬ且提取的多糖等杂质较少ꎬ最终采用浸泡过夜超声提取ꎻ对于口服溶液ꎬ回流提取与液-液萃取都能得到较高总皂苷含量ꎬ优先选取重现性好且操作较简单的处理方法ꎬ因此采用水饱和正丁醇振摇多次萃取ꎮ3.2㊀流动相及梯度的选择㊀本文对甲醇-水ꎬ乙腈-水和乙腈-0.1%磷酸溶液3种不同流动相进行比较ꎬ结果表明ꎬ人参皂苷在低波长范围内检测时ꎬ乙腈比甲醇背景噪音低ꎬ可获得较好的分离效果ꎬ并且乙腈与水混合黏度小ꎬ可以有效降低系统压力ꎬ而加入磷酸对整体分离情况没有明显改善且磷酸盐对色谱柱损耗大ꎬ最终选择乙腈-水作为最佳流动相ꎮ10种人参皂苷中Rg1和ReꎬRb2和Rb3较难分离ꎮ人参皂苷Rg1和Re极性非常相似ꎬ较难分离ꎬ且供试品在人参皂苷Rg1和Re附近有杂质干扰ꎬ最终选择合适梯度ꎬ在45min左右达到基线分离ꎮRb2和Rb3是同分异构体ꎬ并且两者含量很低ꎬ容易包裹在杂质峰中ꎬ本试验在保证峰形和柱效的前提下完成了两种皂苷的基线分离ꎮ故最终采用梯度洗脱使每种皂苷达到较好分离效果ꎮ3.3㊀样品测定结果分析㊀由表5可见ꎬ12批供试品10种皂苷含量之和差异很大ꎬ含量最高的为硬胶囊ꎬ片剂和软胶囊次之ꎬ口服溶液最低ꎮ每批供试品中ꎬ单种人参皂苷占10种皂苷比例各不相同ꎬ经过分析发现ꎬRb1㊁Rc㊁Rd㊁Re4种所占比例最大ꎬ7批供试品含这4种皂苷比例为67.0%~88.5%ꎬ4批供试品的比例为39.0%~53.8%ꎬ1种供试品(S04)比例为0ꎮ对于供试品(S04)ꎬ根据«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年版)中规定的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总皂苷检测ꎬ得到总皂苷含量为80mg 100mL-1ꎮ本文建立的HPLC-PAD法可对西洋参类保健食品中皂苷成分进行初步鉴定ꎬ最终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总皂苷检测ꎮ4 结论本文共收集口服溶液㊁片剂和胶囊剂12批西洋参类保健食品ꎬ通过测定其线性范围㊁系统适用性㊁重复性㊁精密度㊁稳定性㊁检出限㊁定量限和回收率试验ꎬ结果令人满意ꎮ试验表明ꎬ在本文供试品制备方法和色谱条件下ꎬ人参皂苷Rg3㊁Rg1㊁Re㊁Rf㊁Rg2㊁Rb1㊁Rc㊁Rb2㊁Rb3㊁Rd能够达到完全分离ꎬ所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ꎬ重复性好ꎬ可以用来对以西洋参为原料的保健食品进行质量控制ꎮ参考文献:[1]㊀尚金燕ꎬ李桂荣ꎬ邵明辉ꎬ等.西洋参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人参研究ꎬ2016ꎬ28(6):49-51.[2]杜金凤ꎬ宋鉴达ꎬ朱传翔ꎬ等.比色法测定人参保健饮料中人参总皂苷含量[J].现代食品ꎬ2017ꎬ6(11):79-80. [3]徐灿辉ꎬ何维为.西洋参保健食品中7种人参皂苷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J].食品与药品ꎬ2015ꎬ17(4):273-277.[4]崔勇ꎬ李青ꎬ刘思洁ꎬ等.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人参中11种人参皂苷的含量[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ꎬ2012ꎬ22(3):475-477.[5]黄艳菲ꎬ刘永恒ꎬ李艳丹ꎬ等.HPLC-MSn法测定加拿大原产地西洋参不同入药部位的人参皂苷含量[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ꎬ2013ꎬ19(11):86-91.[6]张海江ꎬ蔡小军ꎬ程翼宇.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法鉴别人参㊁西洋参和三七的皂苷提取物[J].中国药学杂志ꎬ2006ꎬ41(5):391-394.[7]毕福钧ꎬ钟顺好ꎬ顾利红.RRLC法与HPLC法在红参和西洋参人参皂苷含量测定中的分析比较[J].药物分析杂志ꎬ2010ꎬ30(9):1720-1724.[8]张崇禧ꎬ鲍建才ꎬ李向高ꎬ等.HPLC法测定人参㊁西洋参和三七不同部位中人参皂苷的含量[J].药物分析杂志ꎬ2005ꎬ25(10):1190-1194.[9]薛燕ꎬ闻莉.西洋参根及茎叶皂苷提取物中12种主要皂苷成分的分析研究[J].药物分析杂志ꎬ2009ꎬ29(1):79-81.(上接第335页)参考文献:[1]㊀DUMORTIERGꎬGROSSIORDJLꎬAGNELYFꎬetal.AReviewofPoloxamer407PharmaceuticalandPharmaco ̄logicalCharacteristics[J].PharmResꎬ2006ꎬ23(12):2709-2728.[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ꎬ2015:530. [3]JIAOJ.Polyoxyethylatednonionicsurfactantsandtheirapplicationintopicaloculardrugdelivery[J].AdvDrugDelivRevꎬ2008ꎬ60(15):1663-1673.[4]SMITHCMꎬHEBBELRPꎬTUKEYDPꎬetal.PluronicF-68reducestheendothelialadherenceandimprovestherheologyofligandedsickleerythrocytes[J].Bloodꎬ1987ꎬ69(6):1631-1636.[5]ARMSTRONGJ.Inhibitionofredbloodcell-inducedplateletaggregationinwholebloodbyanonionicsurfac ̄tantꎬpoloxamer188(RheothRxinjection)[J].ThrombResꎬ1995ꎬ79(5-6):437-450.[6]HOPPENSTEADTDꎬEMANUELEMꎬMOLNARJꎬetal.Effectofpurifiedpoloxamer188andvariousdextransonerythrocytesedimentationrateinhealthysubjectsandpa ̄tientswithsicklecelldisease(1139.6)[J].FasebJꎬ2013ꎬ122(21):4764.[7]WANGTꎬCHENXꎬWANGZꎬetal.Poloxamer-188CanAttenuateBlood–BrainBarrierDamagetoExertNeuro ̄protectiveEffectinMiceIntracerebralHemorrhageModel[J].JMolNeurosciꎬ2015ꎬ55(1):240-250.[8]GUJHꎬGEJBꎬLIMꎬetal.Poloxamer188ProtectsNeu ̄ronsagainst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throughPreser ̄vingIntegrityofCellMembranesandBloodBrainBarrier[J].PLoSOneꎬ2013ꎬ8(4):e61641.[9]MOGHIMISMꎬHUNTERAC.Poloxamersandpoloxam ̄inesinnanoparticleengineeringandexperimentalmedicine[J].TrendsBiotechnolꎬ2000ꎬ18(10):412-420.[10]陆伟ꎬ朱友ꎬ别振英ꎬ等.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同时测定食品包装纸中的环氧乙烷㊁环氧丙烷㊁环氧氯丙烷和二氧六环[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ꎬ2016ꎬ7(10):4174-4178.。
西洋参果皂苷成分研究的开题报告

西洋参果皂苷成分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西洋参果皂苷成分研究一、研究背景西洋参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并且被证明具有多种药理活性。
其中,西洋参果实中含有丰富的皂苷成分,具有很高的营养和保健价值。
因此,深入研究西洋参果实的皂苷成分,可为其开发利用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旨在对西洋参果实中的皂苷成分进行深入研究,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 收集西洋参果实样品,并进行初步处理和分离提取。
2.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西洋参果实中的皂苷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
3. 进行皂苷成分的定量分析,并评价其抗氧化、抗炎症和增强免疫功能等药理活性。
4. 对优良皂苷成分进行深入探究,寻找其在保健食品、药品等领域中的应用价值。
三、研究意义1. 为深入了解西洋参果实的营养成分、药理作用和保健功能提供科学依据。
2. 为西洋参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基础。
3. 丰富和完善西洋参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
四、研究方法1. 采集西洋参果实样品,并进行初步处理和分离提取。
2.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样品中的皂苷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包括西洋参皂苷Rb1、Rb2、Rc、Rd、Re、Rf、Rg1、Rg2、Rh1、Rh2等。
3. 通过药理实验证明皂苷成分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抗炎症和增强免疫功能等,可采用体外实验和动物试验。
4. 对在药理实验中具有较好效果的优良皂苷成分进行深入研究,包括毒性研究、安全性评价、应用价值等。
五、论文结构1. 绪论:介绍西洋参和其果实的基本信息和营养成分,阐述研究意义和研究现状。
2. 文献综述:综述现有文献关于西洋参果实中皂苷成分的研究进展和相关药理作用。
3. 实验方法:对本研究采用的样品处理、分离提取、HPLC分析、药理实验等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4. 结果与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系统化分析,评价皂苷成分的药理活性和应用前景。
5. 结论与展望:总结研究结果,提出下一阶段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中药皂苷类成分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苷 能 明 显 降 低 心 肌 缺 血 再 灌 注 损 伤 大 鼠 血 清 M A 含 量 、O D SD
3 抑 制 炎 症 损 伤
近年 来 ,炎 症 反 应 与 缺 血 再 灌 注 损伤 的密 切 关 系 已成 为 共 识 _。 l 在心 肌 缺 血 再 灌 注 损 伤 过 程 中 , 症 损 伤 贯 穿 于 心 肌 细胞 炎 损 伤 的全 过 程 . 在 心 肌 缺 血 阶 段 即 被 激 活 , 灌 注 时 显 著 加 其 再 剧 l 心肌 缺血 时 , 中 性粒 细胞 和单 核 细 胞 为 主 的 白细胞 进 入 1 。 以 心 肌 组织 , 过 阻 塞 小 血 管 、 放 化 学 介质 和 自由基 等 参 与 内皮 通 释 细 胞 的 损 伤 , 变 血 管 内皮 细 胞 的通 透性 。 症 细 胞 的趋 化及 浸 改 炎
中 图分 类 号 : 5 22 文 献标 志码 : 文 章 编 号 :0 4 7 5 2 1 )3 0 4 — 3 R4. A 10 — 4 X(0 2 0 — 4 3 0
【 键 词 】 中药 皂 苷 类 有 效 成 分 心 肌 缺 血再 灌 注损 伤 作 用 机 制 关
心 肌 缺 血 是 指 各 种 原 因引 起 冠 状 动 脉 血 流量 降低 ,致 使 心 肌 氧 等 物 质 供 应 不 足 和 代 谢 产 物 清 除 减 少 的 临床 状 态 。心 肌 缺
能 量 生 成 受 阻 。 外 C 2 能 激 活 线 粒 体 上 磷 脂 酶 , 起 线 粒 体 此 a+ 还 引 膜 损 伤 , 变 线 粒 体 膜 通 透 性 ; 时肌 浆 网 膜 损 伤 、 泵 失 灵 、 改 同 钙 摄
HPLC法测定西洋参类保健食品中人参皂苷成分的含量_郝自新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3,27(1):68 71Journal of Anhu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收稿日期:2012-08-24基金项目:2010年国家保健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项目。
作者简介:郝自新(1978-),男,安徽省望江县人,学士,主管中药师,主要从事食品药品检验及标准研究。
HPLC 法测定西洋参类保健食品中人参皂苷成分的含量郝自新1,程世云2(1.安庆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安徽安庆246001;2.安徽省食品药品检验所,安徽合肥230051)摘要:目的建立HPLC 法测定以西洋参为主要原料的保健食品中人参皂苷成分含量的方法。
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色谱柱:岛津C18柱,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流速:1.0mL /min ,检测波长:203nm 。
结果人参皂苷Rg 1在36.18 361.8ng (r =0.999),人参皂苷Re 在0.2254 2.254μg (r =0.9999),人参皂苷Rb 1在0.67498 6.7498μg (r =0.9999)之间线性关系良好;人参皂苷Rg 1的平均回收率为99.3%,RSD =4.62%;人参皂苷Re 的平均回收率101.7%,RSD =1.63%;人参皂苷Rb 1的平均回收率100.3%,RSD =1.49%。
结论试验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可以用于以西洋参为主要原料的保健食品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西洋参;保健食品;人参皂苷;HPLC 中图分类号:R284.2;R9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772(2013)01-0068-04Determination of Ginsenoside Ingredients in Health Foodof Panax Quinquefolium by HPLCHAO Zi -xin 1,CHENG Shi -yun 2(1.Anqing Institute for Food and Drug Control ,Anqing 246001,China ;2.Anhui Provincial Institute for Food and Drug Control ,Hefei 230051,China )Abstract :It has the aim that an HPLC method was establish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ginsenoside ingredients in health food of panax quinquefolium .Methods are adorpted that Shimadzu C18column was used .The mobile phase was Acetonitrile -water (gradient ).The flow rate was 1.0mL /min.The detection wavelength was 203nm.Results are that the linear ranges were 36.18 361.8ng (r =0.999)for ginsenoside Rg 1,0.2254 2.254μg (r =0.9999)for ginsenoside Re and 0.67498 6.7498μg (r =0.9999)for ginsenoside Rb 1.The average recov-eries were 99.3%with the corresponding RSD 4.62%for ginsenoside Rg 1,101.7%with corresponding RSD 1.63%for ginsenoside Re and 100.3%with corresponding RSD 1.49%for ginsenoside Rb l ,respectively.Con-clusion is that method is simple and sensitive with good separation efficiency.It can be used for routine quality control of health food of panax quinquefolium .Key words :Panax quinquefolium ;Health food ;Ginsenoside ;HPLC西洋参来源于五加科植物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m L .的干燥根,具有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的功效,主要用于气虚阴亏,虚热烦倦,咳喘痰血,内热消渴,口燥咽干等证[1]。
西洋参中总皂苷的提取工艺研究

选文献 报道很 多 ,提取工 艺考察 多采用 水煎 ,温浸 法 ,乙醇 回流 提取法 ,西洋参 中活性 成分 以皂苷类为主 ,而皂苷类成分 均易溶于
法 ,超声法 ,而以乙醇回流提取法 的效率相对较高 ,但其他 因素结论 甲醇 、乙醇等溶剂 ,结合文献报道 ,从安全性 、经济性和生产 可行性
不一 致 ,如加醇量 ,加热 回流时间等 尚需进一步试验研究 。因此本文 角度考虑 ,选择乙醇作为提取溶剂 。结合文献综 述应用 70%乙醇作
我们 设计并开发 出一个适用 于大学实验 物理教育 的数据采集 physics exper iments on free,and damped harmonic oscillation 言编程作为开发语 言 ,在 Android智能手 J Phvs 81 f2013)。472—475.DOI:10.1l19/1.4793438.
2 方 法 和 结 果
色剂为空 白对 照。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 540nm吸收波长 (转下页 )
自己的实验结果是否符合实验要求 。通过这些 信息 ,学生们可 以很 romeo,S. (2015):An embedded system course using JavaME and
容易地检查他们 的结果是好否符合要求 ,更加快速 的发现实验 中存 android.Comput.App1.Eng.Educ..23:294—303.doi:10.1002/cae.
西 洋 参 (Panaxquinquefolius L)的根 ,
原产 于北美 ,我国亦 有栽 培 ,西洋参性
凉 ,味甘苦 ,补肺 阴,清火 ,养 胃生津 ,
含 人 参 皂 苷 Rbl、 Rb2、Rc、Rd、Re、
Rgl、Ro以及 拟人 参 皂 苷 F11(PFI1)
《特产研究》2023总目次

第6期189《特产研究》总目次●研究报告灵芝子实体醇提物抗缺血性脑卒中研究……………………胡浪,等(一,01)山羊、和多态性及其与繁殖性能关联分析……李昆谕,等(一,06)基于生物信息学及分子动力学探讨牛膝影响铁死亡治疗骨质疏松机制……肖剑伟,等(一,14)不同采收时期和不同性别的梅花鹿尾化学成分对比分析…………赵丽娟,等(一,23)基于GC-MS和网络药理学研究南柴胡挥发油抗抑郁作用机制………邴一凡,等(一,32)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杜仲防治骨质疏松作用机制………曲永嘉,等(一,39)响应面优化超声微波辅助提取千里香总黄酮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徐汉,等(一,50)长白山野生乌杆天麻“母麻”和“子麻”的质量对比研究………………刘俊泽,等(一,58)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探讨山慈菇抗三阴性乳腺癌的分子机制…杨冬冬,等(一,64)甘麦大枣复合饮料制备工艺及其抗疲劳功能研究………………杨娜娜,等(一,72)二苯乙烯苷含量为指标的古方固发喷雾提取工艺研究……………谷昕雨,等(一,82)安神饮对失眠小鼠的药效学研究…………………………丁匀乔,等(一,87)五味子及其炮制品挥发油成分差异研究……………………李晓霞,等(一,92)牡丹新品种‘羽衣贵妃’的选育研究…………………………王二强,等(一,99)栽培密度及黄翅菜叶蜂防治对黄芩种子产量的影响………………张利超,等(一,105)不同树种下雅连土壤细菌群落特征及与土壤营养相关性分析………阮音音,等(一,110)珍稀药用动物仔幼林麝饲养管理…………………………王永奇,等(一,118)梅花鹿红茸与黑茸的营养成分对比分析……………………张禾垟,等(一,122)陇南油橄榄低糖果渣膳食纤维粉的特性及其抗氧化能力研究………叶文斌,等(二,01)干旱胁迫对3种地被月季生物量及抗氧化的影响………………毛永成(二,06)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究黄芪葛根丹参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作用机制…李思远,等(二,11)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附子的蒸制及干燥工艺………………李凡,等(二,20)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绞股蓝抗高脂血症的作用机制……年霞,等(二,26)正交实验法优选藏药三果汤中没食子酸水提取工艺研究…………龙小妹,等(二,35)施氮量、种植密度和留叶数对云烟121产质量的影响……………曾帅波,等(二,40)益肺解毒颗粒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作用机制研究……………安玉叶,等(二,47)五味子藤茎抗氧化活性成分提取纯化工艺条件优选……………郑晓霞,等(二,54)设施甜瓜蜜蜂授粉效果研究……………………………孙智禹,等(二,62)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上中下通用痛风方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分子机制…王海坤,等(二,66)梅花鹿体重与体尺指标的相关及回归分析……………………李浩东,等(二,74)基于转录组学探讨夏枯草茎叶总多酚对慢性盆腔炎大鼠的药效学作用及机制……肖志葵,等(二,81)月见草茎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小鼠的治疗作用…………………伍俊衡,等(二,90)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研究蒙药文冠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张智敏,等(二,95)塔河马鹿三杈茸鲜茸重和茸尺的相关性分析…………………杨苏坤,等(三,01)不同树种下雅连土壤肥力综合评价…………………………吴虎平,等(三,05)梅花鹿魏氏梭菌病的诊断与防治…………………………王晓旭,等(三,13)软枣猕猴桃成分分析及润肠通便功效的研究…………………许丽文,等(三,18)笼养猕猴活动时间分配的研究……………………………潘昌滨,等(三,24)文冠果种质资源种仁主要营养成分检测及相关分析………………葛朝红,等(三,30)一例从国内鹦鹉鉴定到鹦鹉博尔纳病毒2型的诊断研究…………吴俊仪,等(三,38)不同套袋处理对曹州木瓜果实品质和耐贮性的影响……………康玉柱,等(三,42)基于伏旱条件下的烤烟成熟度与致香物质及评吸质量关系……………何文伟,等(三,46)罗伊氏乳杆菌对大鼠不同类型腹泻的影响……………………王金铭,等(三,51)岑软系列油茶无性系栽培品种配置研究……………………曾雯珺,等(三,59)枯草芽孢杆菌Czk1与化学杀菌剂复配对橡胶树炭疽病和白粉病的防效测定………尹建行,等(三,65)脊痛消胶囊对神经根型颈椎病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研究…………谢希,等(三,72)耕层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以长治市为例……………………史晓宁(三,81)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讨火把花根干预IgA肾病的作用机制研究…钟秀玉,等(三,88)泽兰素缓解丙泊酚诱导的小鼠海马组织损伤的作用机制……………周进国,等(三,98)基于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中医药治疗房颤的核心中药及机制…邓良英,等(三,103)石家庄地区貉源大肠杆菌分离鉴定及毒力与耐药性分析……………李伟,等(四,01)玉木耳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及其部分有效部位含量分析…………陆珠,等(四,08)负载量和叶幕形对‘北冰红’葡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刘迎雪,等(四,13)黑参水提物化学成分分析及其调节血脂作用研究…………………綦占文,等(四,18)朝天椒壮苗指数与苗期性状的关系分析………………布卡·欧尔娜,等(四,27)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栝楼瞿麦丸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周龙龙,等(四,32)丹栀逍遥合剂对乳腺增生模型大鼠的药效学研究…………………袁名扬,等(四,42)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肝爽颗粒治疗肝癌的作用机制………………孙鹏,等(四,47)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讨土家药复方竹节参片对肝损伤的作用机制………宋添力,等(四,57)金丝皇菊脱毒苗田间性状研究……………………………赵艳莉,等(四,69)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高频调髓中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作用机制………汪正明,等(四,74)三种盐制桑螵蛸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比较……………………刘雨冬,等(四,82)基于二次饱和D探究微营养对工厂化杏鲍菇产量及品质影响………许娟,等(四,90)不同加工方式对金线莲茶品质的影响…………………………吴梅,等(四,98)疏调气机汤水提取工艺正交优化及其对桥本甲状腺炎大鼠治疗作用的研究……龙小妹,等(四,103)不同品种软枣猕猴桃酿制干酒香气成分分析…………………张宝香,等(四,112)院内制剂清胃片中挥发油提取工艺的研究………………………赵诗聪,等(四,118)咖啡叶锈病菌单管巢式PCR检测体系的建立与应用………………吴伟怀,等(五,01)不同有机钾肥对人参及栽参土壤元素含量的影响…………………刘政波,等(五,08)贵州白山羊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生物信息学预测与系统进化分析………宋兴超,等(五,16)北细辛产地加工参数优化及活性评价…………………………焉学倩,等(五,22)一株野生猴头菇的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模式研究…………………陆珠,等(五,28)西洋参果肉提取物对UVB辐射HaCaT细胞损伤保护作用…………郝岩,等(五,33)丹麦咖啡色水貂与明华黑色水貂杂交效果分析…………………涂剑锋,等(五,38)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桂枝茯苓丸治疗肝硬化的作用机制…杨石磊,等(五,42)两种玉竹根茎显微形态及同工酶谱带比对研究…………………吴杰,等(五,53)基于生物信息学、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人参调控肺腺癌的铁死亡机制…汪雪莹,等(五,57)不同土壤管理方式对北冰红葡萄生长及土壤理化指标的影响研究……刘迎雪,等(五,66)3种微生物制剂对黄芩白粉病的田间防效及叶片黄酮类成分的影响……张玲,等(五,69)不同防腐剂对抹茶拿铁饮料保鲜影响的研究……………………何文毅,等(五,75)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益肠散结汤治疗结直肠癌的作用机制………刘静璇,等(五,82)犬细小病毒吉林流行株的分离鉴定及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李紫仟,等(五,92)楚雄烟区烤烟新品种筛选及综合质量评价………………………胡小东,等(五,99)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珍珠烧伤膏辅助缓解疼痛的作用机制……宋欣宏,等(五,106)枯草芽孢杆菌和牛至提取物对北极狐生长性能和粪便中细菌数量的影响……宗文丽,等(五,116)枇杷叶提取物干预博莱霉素诱导肺纤维化大鼠MH-S细胞炎症反应及机制研究……王俊男,等(五,121)石斛华夫饼的加工工艺研究……………………………王焕(五,126)基于流式细胞术和K-mer分析的荆芥基因组大小评估……………姜涛,等(六,01)基于不同方法对长白山食用玫瑰的抗寒性评价…………………王丹萍,等(六,06)《特产研究》2023总目次特产研究2023年第45卷第6期190人参根际溶磷菌的筛选鉴定及其促生作用……………………穆朋,等(六,10)基于GEO芯片挖掘联合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当归补血汤治疗股骨头坏死分子机制…黄为,等(六,18)基于CiteSpace分析的我国荷花食药与观赏研究进展……………王洁,等(六,30)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赤芍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炎的分子机制…王文祥,等(六,37)不同土壤改良方法对草莓连作土壤理化性状、养分和微生物量的影响…李跃飞,等(六,46)一种消杀蜜蜂狄斯瓦螨方法的研究…………………………郝京玉,等(六,53)-谷甾醇与Vc抗氧化性能比较及-谷甾醇抑菌活性研究…………赖丽玲,等(六,56)不同整形方式及负载量对‘北冰红’葡萄的影响研究……………刘迎雪,等(六,60)增加骨密度鹿骨片保健食品的功能学和安全性评价……………张悦,等(六,64)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生脉散治疗糖尿病的作用机制…郝秀华,等(六,70)水貂缓慢葡萄球菌和奇异变形杆菌混合感染的病原分离与鉴定…………王晓旭,等(六,80)基于网络药理学对鹿茸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研究……………李春楠,等(六,87)复合人参葵花盘抗痛风与高尿酸血症的作用研究………………李志满,等(六,98)不同移栽方式对信阳烟区烤烟产量和质量的影响………………苏烁,等(六,103)一株野生盖囊侧耳的鉴定与驯化栽培………………………肖自添,等(六,108)何首乌对高血脂小鼠的降脂作用及转录组学研究………………罗玲,等(六,116)●测试分析微波水解全自动氨基酸分析法测定黄精中的氨基酸含量…………孙紫薇,等(一,127)HPLC法测定蒙药蓝刺头中7种有机酸的含量…………………赵磊,等(一,131)高效液相色谱联用四极杆轨道阱质谱分析柏树花粉过敏原蛋白……宋天园,等(一,136)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乌头汤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建立……………王佳,等(一,142)南方菟丝子多成分含量同时测定及聚类热图分析…………………李雅娟,等(二,104)康艾注射液UPLC指纹图谱研究…………………………刘悦,等(二,110)GC-MS/MS联用法同时筛查款冬花中114种农药残留……………赵磊,等(二,116)辽宁10种蒲公英的指纹图谱分析…………………………吴杰,等(二,122)RP-HPLC法测定安石榴苷在大鼠血浆中的浓度及其药动学研究……田莉,等(二,127)川藏产手掌参主要成分含量及组分分析与评价…………………杨洋,等(三,114)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油莎豆品质检测及相关性分析……………魏尊苗,等(三,120)枸杞籽油脂肪酸和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气质联用分析……………邹新,等(三,125)元和正胃片质量标准提升研究……………………………朱日,等(三,131)木姜叶柯叶三萜化学成分研究……………………………魏文文,等(四,126)南柴胡质量标准提升研究………………………………刘学琴,等(四,129)基于ICP-MS法比较木香炮制前后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含量变化………陈新阳,等(四,135)香附中5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分析及健康风险评估………………马晓静,等(五,134)HPLC法测定柴胡舒肝丸(大蜜丸)中香附烯酮和-香附酮的含量………崔业波,等(五,138)参芪颗粒质量标准研究…………………………………张红岩,等(五,142)山东省威海地区西洋参重金属和有机氯农药残留分析……………张燕停,等(六,124)HPLC-MS法同时测定北细辛药材中30种禁用农药残留…………杜连云,等(六,132)应用液质联用与分子对接技术筛选黑参中的活性寡肽……………高晓晨,等(六,139)●专论与综述玄参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陈丽新,等(一,147)西洋参作为药食同源原料的历史考证与现代功效综述……………林钰镓,等(一,152)黄连中重金属及其安全风险评估研究进展……………………吴虎平,等(一,156)苦豆子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陈静,等(一,162)药用植物种子贮藏的研究进展……………………………隋昕,等(一,174)中药菟丝子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汤静,等(二,131)丁酸盐调节畜禽肠道健康及生产中的作用……………………葛博文,等(二,137)基于秀丽线虫的鹿茸功效及其机制研究进展…………………李儒,等(二,141)北极狐能量代谢的研究进展……………………………刘倩,等(二,149)哈蟆油化学组成、药理作用机制及其制剂研究进展……………田圆,等(二,154)大枣炮制的历史沿革…………………………………罗锐,等(二,164)姜黄素的化学成分分析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聂思垚,等(二,169)人参防治非传染性慢性疾病的研究进展……………………任东文,等(二,175)鹿茸美容护肤作用和应用研究进展………………………张佳怡,等(二,182)阿胶化学成分、质量控制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曲媛鑫,等(三,136)苍术有效成分提取工艺及合成途径研究进展…………………陈研,等(三,144)炎琥宁的药理作用及应用研究进展………………………胡媛,等(三,150)植物耐盐碱性研究进展及外源褪黑素应用研究………………贾文飞,等(三,157)人参皂苷治疗骨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郭校妍,等(三,163)植物乳杆菌的生理特性及影响其增殖的因素…………………马翠柳,等(三,169)UPLC-MS法同时测定人参不同部位中16种皂苷含量及差异性分析研究…李莹,等(四,139)药用植物种植模式的变迁………………………………丁自勉,等(四,146)贵州省三都县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研究…………………杨玉婷,等(四,152)人参皂苷抗脑缺血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张剑宁,等(四,158)威灵仙有效成分及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黄荣,等(四,164)粗糠树果实资源化开发利用技术研究趋势分析………………刘耀玺,等(四,173)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研究进展…………………………刘昱欣,等(五,147)黄精人工栽培模式分析及发展建议………………………田新,等(五,154)多民族、多基原药物沙棘的历史源流考证……………………赵磊,等(五,159)人参皂苷Rg3抑制肿瘤微血管形成的研究进展………………姜楠美,等(五,165)多组学技术在人参属药用植物抗根部病害研究中的应用…………李雅淑,等(五,170)降香檀的主要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王鑫,等(六,143)西洋参外源污染物研究进展……………………………陈兰兰,等(六,151)灵芝保肝作用的研究进展………………………………刘洋,等(六,159)我国蜂蜜产量分布特征分析……………………………王琦,等(六,166)刺五加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王佳佳,等(六,173)●产业发展菏泽市芍药鲜切花发展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梁栋,等(一,180)乡村振兴战略下瓜州县枸杞产业发展对策研究………………王年年,等(三,174)乡村振兴下农业产业发展的困境及策略——以江西D县茶业为例…汪函丹(三,179)云南省红河州蓝莓产业发展报告…………………………杨璐羽,等(四,177)东丰县梅花鹿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简保权,等(五,176)“双碳”目标背景下江苏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张亚鑫,等(五,182)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蜂业发展调查及优化策略——以汪清县为例……王志,等(六,178)●教育实践与改革科研项目平台融入高等农业院校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的探索研究——以吉农动物药学专业为例……宗颖,等(一,183)动物科学一流本科专业高水平教学团队的建设研究与实践………何玉华,等(一,187)新农科背景下《动物寄生虫病学》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及实践研究…孙青松,等(二,187)基于产教融合的农业标准化本科课程设置探讨………………张瑞,等(三,183)仪器分析实验“三点一线”式教学模式探索…………………肖玉涵,等(三,187)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下实验动物管理思路初探…………………于小亚,等(四,180)基于雨课堂的田间试验设计与统计教学改革与实践……………李金玲,等(四,184)“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以食品相关专业学生为例…吴杰,等(四,188)动物药学专业《兽药生产技术》课程教学探索…………………曾范利,等(五,188)畜牧相关专业大学生专业认同感的现状及分析——以青岛农业大学为例赵海平,等(六,184)。
西洋参含片中总皂甙的测定

Lei Yan1,2,3, Wu Guanghua1,2,3, Liang Liguang1,2,3 (1.Guangdong Provincial Public Laboratory of Food Industry, Guangzhou 511442, China;
Key words:Panax quinquefolium buccal Tablets; Total saponins; External standard method
中图分类号:R286
皂甙又称皂素,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一类特殊 甙类,根据皂甙水解后生成皂甙元的结构不同,可分 为三萜皂甙与甾体皂甙两大类,具有调节免疫 [1]、抗 缺氧、抗疲劳 [2]、抗氧化、抗致突变等作用。目前通 过科学、先进的工艺技术分离的人参皂甙,由甙元与 糖组成,易溶于水、热甲醇、乙醇,难溶于石油醚、
分析检测 Analysis and Testing
皂甙的测定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但是对于西洋参 的流速洗脱,收集洗脱液于蒸发皿中,置于水浴锅 60 ℃
含片中总皂甙的测定准确性有待提高,本研究通过改 水溶挥干。
进实验过程中样品的提取、洗脱液的浓度、洗脱流速 1.4.3 显色
以及洗脱体积来建立西洋参含片中总皂甙的测定方法。
乙醚。由于其具有抗衰老、抗疲劳、增强记忆力、活 化皮肤细胞、增强皮肤弹性、减少皱纹等作用,被广 泛用于各种保健品中。
目前,对于皂甙的测定多采用比色法 [3-5]、薄层色 谱法 [6]、高效液相色谱法 [7-9] 等,其中《保健食品检验 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 版)中二十三保健食品中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效成分·西洋参果皂苷成分的研究白求恩医科大学天然药物研究室(长春130021) 郝秀华 李平亚 李 铣**长春中医学院新药研究中心 刘永强摘 要 从加拿大产西洋参果中分得一种达玛烷型新三萜皂苷,利用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为3β,12β,20(S), 24ξ,25-五羟基达玛-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命名为西洋参皂苷-F1(Ⅴ)。
同时鉴定了4种已知达玛烷型三萜皂苷,即人参皂苷-Rh1(Ⅵ)、人参皂苷-Rh2(Ⅶ)、人参皂苷-Rg1(Ⅷ)及人参皂苷-Rg2(Ⅸ),均为首次从该植物果实中分离得到。
关键词 西洋参果 西洋参皂苷-F1 人参皂苷-Rh1,-Rh2,-Rg1,-Rg2Saponins from the Fruit of Panax quinqu efolius Collected in Canada Depar tment of N atura l M edicine,No r man Bethune U niv ersity of M edica l Sciences(Changchun130021) Hao Xiuhua, Li Pingy a and Li Xian Resear ch Center of N ew Drug,Changchun Co lleg e o f T CM Liu Yo ng qia ngAbstract A new triterpenoid sapo nin,quinquenoside-F1(Ⅴ)w as iso lated from the fruit o f Panax quinquefolius L.co llected in Ca nada.Its structure w as established as3β,12β,20(S),24ξ,25-pentahydro xy dammarane-3-O-β-D-g lucopyranosyl-(1→2)-β-D-g lucopyranoside,on the basis of chemical and spectrosco pic evidences.4know n damma ra ne triterpenoids w ere also identified at the sam e time,i.e. ginsenoside-Rh1(Ⅵ),Rh2(Ⅶ),Rg1(Ⅷ)and Rg2(Ⅸ).All o f them were obtained from the fruit of this plant fo r the first time.Key words fruit o f Panax quinquefolius L. quinquenoside-F1 ginsenoside-Rh1,-Rh2,-Rg1,-Rg2 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s L.原产于美国、加拿大[1]。
其根、茎、叶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均已有报道[2~4],而对其果实的研究报道甚少[5]。
为研究西洋参果实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扩大西洋参的药用范围,对加拿大产西洋参果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得到一种达玛烷型新三萜皂苷和4种已知的达玛烷型三萜皂苷。
对西洋参果汁进行提取分离,利用硅胶柱层析、HPLC层析等手段得到5个化合物,经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3β,12β,20(S),24ξ,25-五羟基达玛-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Ⅴ)、人参皂苷-Rh1(Ⅵ)、人参皂苷-Rh2 (Ⅶ)、人参皂苷-Rg1(Ⅷ)和人参皂苷-Rg2(Ⅸ),Ⅴ为首次分得的新化合物,其余为首次从该植物果中分得。
化合物Ⅴ为白色无定形粉末(MeO H),mp237℃~238℃,Liebermann-Burcha rd和Molish反应阳性。
ESI-M S(m/z):1636.7[2M]+、901.6[M+ AcO H+Na]+、841.2[M+Na]+、877.4[M+AcO]+、816.3[M-2H]-、653.1[M-g lc-2H]-和491.2[M-2g lc-2H]-等碎片峰,结合13CNM R和1HN M R谱,推测该化合物分子式为C42H74O15,且表明该化合物分子中有2个葡萄糖组成的片段。
化合物Ⅴ经盐酸水解,只检出葡萄糖,1HN M R示有2个端基质子δ4.92(d,J= 6.8Hz)和δ5.37(d,J=7.4 Hz),结合13CN M R给出的δ105.2和106.1端基碳峰表明有2个葡萄糖残基,根据偶合常数和δc可推定其糖均为β-构型。
该化合物的1HNM R谱和13CNM R谱与Ving-R13[6]相似,唯一的区别后者在C-20羟基成苷(见表1),化合物Ⅴ经50%醋酸水解时未析出糖,说明其C-20位的羟基游离。
关于2个葡萄糖的连接形式和糖链与苷元的连接位置,通过1H-1HCOSY和HM BC实验得以证实。
在HMBC谱中,母核A环上的H-3(δ3.25)与一个葡萄糖的端基碳δ105.2相关,表明该葡萄糖连于A环的C-3位。
在1H-1HCO SY谱中该葡萄糖的端基质子(δ4.92,d)与另一葡萄糖上的端基碳(δ105.9)相关,同时,另一葡萄糖上的端基质子(δ5.37)也与内侧葡萄糖上的·801·中草药 Chinese Tr aditio na l and H e rbal Drug s 2000年第31卷第11期Address:Hao Xiuhua,Department of Natu ral Pharmacy,Norman Berh une Univ ersity of M edical Sciences,Ch angch un **沈阳药科大学C -2(δ83.5)相关,因此推定糖链系2个葡萄糖1→2连接的,并与母核C -3位连接(如图1)。
图1 化合物Ⅴ的1H -1H C OSY 和HMBC 谱重要相关性化合物Ⅴ的13CNM R 示有8个甲基,无烯碳信号。
除去糖链上的和C -3连氧碳碳信号外,还余有4个连氧碳信号,分别为δ70.9,74.0,79.4和72.8,除原人参二醇型三萜通常含有一个仲醇羟基(C 12-O H )和侧链上一个叔醇羟基在C -20和C -25外,余下的一个叔醇羟基似应位于C -22或C -24。
通过HM BC 谱分析(见图1)2J CH 和3J CH 相关发现CH 3-26(δ26.5)和CH 3-27(δ25.7)与C-25(δ72.8)有2J CH 相关,并均与C-24(δ79.4)有3J CH 相关,因此推断C-24位上连有羟基(见图1)。
进一步与相同侧链的化合物Vina -R 13比较其碳谱数据基本一致。
有关C -20位构型立体化学问题,通过将化合物Ⅴ的13CN M R 与文献[7]的20(S )-protopa naxadiol 、20(R )-图2 西洋参皂苷-F 1和Vina -R 13的结构protopanaxadio l 和Vinag -ensenoside-R 13(20S 构型)[6]比较,推定化合物Ⅴ的结构为3β,12β,20(S ),24ξ,25-五羟基达玛-3-O -β-D -吡喃葡萄糖基-(1→2)-β-D -吡喃葡萄糖苷。
该化合物为一新化合物,命名为西洋参皂苷-F 1,结构如图2。
1 仪器和材料熔点仪:Kofler 显微熔点测定仪(未校正);核磁共振光谱:Bruker ARX-300型光谱仪;质谱:V G 7070E HF 、Finnig an mat LCQ 质谱仪;HPLC :Wa ters Mo del 510U 6K R401高压液相色谱仪。
柱、薄层层析硅胶G 、H 均为青岛海洋化工厂产品;717阴离子交换树脂为上海化学试剂厂产品;层析用试剂均为分析纯;西洋参P .quinquefolius L .果采自加拿大B .C .省,由辽宁省药品检定所中药室秦天德先生鉴定。
表1 化合物Ⅴ和Vina -R 13的13CNMR 数据(δC 5D 5N )No R 13ⅤNo R 13Ⅴ139.139.21626.726.8226.726.81752.754.0389.089.01816.616.6439.740.01917.717.4556.456.42083.474.0618.418.52122.827.1735.135.22233.832.2839.939.72327.126.8950.150.42479.879.41036.936.92572.872.81130.931.52626.626.51270.470.92725.925.71351.149.22828.128.11451.051.92915.815.91531.031.53016.316.43-O-glc-1105.1105.220-O-glc-198.3283.483.5275.4378.378.2378.3471.171.0471.7578.378.3578.2662.762.7663.3Glc-1′ 106.0106.12′77.177.23′78.879.44′71.771.75′78.078.06′62.862.92 提取和分离西洋参果采摘后用粉碎机打破,再用水冲洗除去种子。
收集果皮、果肉、汁液为原料(西洋参果汁)。
取西洋参果汁180kg,分别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及正丁醇依次萃取,回收溶剂得相应部分,然后对正丁醇部分进行硅胶柱层析(展开剂:CHCl 3-M eO H -H 2O =65∶35∶10,下层)用HPLC 分离得化合物Ⅴ、Ⅷ和Ⅸ;乙酸乙酯部分经717阴离子交换树脂脱色后进行硅胶柱层析(展开剂:CHCl 3-M eO H =90∶5)得组分B 。
组分B 经硅胶柱层析(展开剂:CHCl 3-M eOH -EtO Ac -H 2O =2∶2∶1∶1,下层),得化合物Ⅵ和Ⅶ。
3 结构鉴定化合物Ⅵ:白色粉末(M eOH),mp 248℃~250℃。
1HNM R 、13CNM R 数据与文献[8]基本一致,确定Ⅵ为人参皂苷-Rh 1(ginsenoside -Rh 1)。
化合物Ⅶ:无色针晶(M eOH ),mp 218℃~220℃。
1HNM R 、13CNM R 数据与文献[8]基本一致,确定Ⅶ为人参皂苷-Rh 2(ginsenoside-Rh 2)。
·802·中草药 Chinese Tr aditio na l and H e rbal Drug s 2000年第31卷第11期化合物Ⅴ:白色粉末(MeO H),m p23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