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参研究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述·
西洋参研究进展
赵树清,载新荣 (深圳太太药业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00)
摘要:本文从西洋参的起源、采收与加工等5个方面综述了国产西洋参、进口西洋参、野生西洋参的研究进展,旨在为研究、开发、利用西洋参资源提供参考。关键词:西洋参;人参皂苷中图分类号:R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939(2005)06-0063-03
作者简介:赵树清(1965-),男,大专,助理工程师。
1 西洋参的起源
西洋参(Panax quique f olium l .英文名:Ameri 2can Ginseng ),又名美国参、花旗参、洋参、广东参,系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北美的原始森林,主产北美洲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山区和美国北部、东北部、东南部22个州、西北西弗吉尼亚州、俄勒岗州及加利福尼亚州的北部山地丘陵均有分布。西洋参适宜生长在海拔2000公尺左右的海洋性气候丘陵地带,大约分布在北纬30~47度、西经67~125度的森林中。
1714年,法国传教士雅图斯在我国东北期间,
对我国根似人形的神草—人参产生浓厚兴趣,并撰文介绍中国人参的形态特征,药用价值和原植物图。当文章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会报上时,受到加拿大
蒙特利尔地区的法国传教士法朗士·拉费多的热切关注。在当地印地安人帮助下,终于在北美原绐森林中找到了与我国人参形态相似的植物。经巴黎鉴定定名为panax quique f olium l .。并很快引起了加拿大人对西洋参采集热。最早起挖并销往我国的西洋参是1716年,美国西洋参的发现历史较加拿大晚。大约在1782年才有大批西洋参由纽约运抵我国。从此开创了中国与美国和加拿大贸易的历史。如1843年销往中国的野生西洋参就达1460万kg 以上。由于巨额利润的驱使,北美人对野生西洋参进行了掠夺性采挖,致使西洋参资源急剧下降。在这种情况下,19世纪末20世纪初北美农民开始尝试种植西洋参。70年代大面积种植获得成功,到1993年产量高达4847万kg 。其中美国主产地为威斯康辛州,其产量占全美的90%;加拿大主产地为多伦多,其产量占全加的60%以上。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起成功地大面积引种西洋参,经过十几年
的努力,我国已发展成为继美国、加拿大后世界第三
大西洋参生产国和世界第一大消费国。2 采收与加工
每年的9~10月为西洋参的采集期,此时正值休眠期,其根中各种生理活性物质含量高,产量和质量均较理想。一般种植3年以上的西洋参即可采收,但从经济与质量的角度来看,种植期为4~5年的西洋参品质较佳。当然由于参龄与皂苷含量成正比关系,所以种植期越长,参的质量也越好,价值也就会越高。采收后的鲜参用水净洗后,立即进行分等、装盘、上架干燥等处理。加工西洋参的关键是干燥的温度和湿度,最终加工成原皮西洋参和粉光西洋参。采挖后除净泥土、须根、分枝、芦头,晒干或烘干的称为原皮西洋参;喷水润湿、与细砂混合,放入布袋内撞去外皮,再用硫磺熏之晒干后,其色白起粉者,称为粉光西洋参。
目前药材市场上出售的西洋参又根据主根长短及其大小分为长枝和短枝,10g 长枝、12g 长枝、14g 长枝等,3g 短枝、4g 短枝等。分枝又根据其粗细分为大切口、小切口等许多规格。细分这些规格除体现了参商的经营之道外,其有效成分人参皂苷、挥发油、氨基酸等的含量也不一样,质量也有所区别,因此市场价格的差别很大。3 化学成分
西洋参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皂苷、蛋白质、氨基酸、核酸、肽类、甾醇类、黄酮类、多糖、淀粉、挥发油、维生素、果胶质、脂肪酸、有机酸、矿物质以及微量元素。其中主要生理活性物质为西洋参皂苷、多糖、黄酮类、挥发油、微量元素,特别西洋参皂苷是生理活性最显著的物质,为此人们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先后分离出20多种单体皂苷。不论西洋参原
料还是其制剂都以西洋参皂苷作为质量控制标准来衡量参产品质量的优劣。
3.1 西洋参皂苷
据分析人参皂苷主要有3大类别:①Rb组,包
括Ra
0、Ra
1
、Ra
2
、Rb
1
、Rb
2
、Rb
3
、Rc、Rd。②Rg组:
Re、Rg1、Rg2、Rg3、Rh1、Rh2。③Ro组。Rb组和Rg属四环三萜的达玛烷系皂苷,Ro组属五环三萜的齐墩果烷系皂苷,并且Rb组也称为20(S)-原人参二醇,Rg组又称为原人参三醇。达玛烷系皂苷生理活性较强,而齐墩果烷系皂苷生理活性较弱,并且西洋参不同组织其所含人参总皂苷及单体皂苷也不同,其根中的总皂苷为5%-10%、茎中的总皂苷为2.18%、叶中的总皂苷为10%-16%、干花蕾中的总皂苷为12%-16%。具体见表1和表2。
表1 西洋参不同组织中人参皂苷的含量组织主根
根茎
(芦头)
侧根须根茎叶花蕾果实总皂苷(%)4.058.374.808.372.1811.0313.218.00
表2 西洋参不同药用部位皂苷和分组皂苷的含量
总皂苷含量
分组皂苷的含量(%)
人参二醇型皂苷人参三醇型皂苷齐墩果烷型皂苷二醇型皂苷与之三醇型比D/T
主根4.053.312.010.221∶0.61侧根4.082.652.080.331∶0.78须根8.375.083.190.661∶0.63根茎(芦)8.764.892.540.361∶0.50茎2.181.270.92-1∶0.73叶11.796.534.680.521∶0.74果8.00
3.2 西洋参与中国人参皂苷的比较
西洋参与中国人参有相似之处、也存在相异点,两者都为五茄科人参属药用植物,药用有效成分都是人参皂苷并且结构相似,但两者总皂苷中的单体皂苷含量不同、药性及药效也不同。中国人参(栽培参)的人参三醇含量高于西洋参,西洋参(栽培参)的人参二醇含量高于中国人参,由于人参三醇的生理活性比人参二醇生理活性高而人参二醇较人参三醇生理活性作用缓和,所以两者的药用差异就表现在:中国人参性温、是良好的精神兴奋物质、可抗疲劳、升体温;而西洋参性寒具有安定神经、解热镇痛、解痉作用。
3.3 野生西洋参与栽培西洋参皂苷比较
野生西洋参比栽培西洋参在总皂苷和总皂苷元含量各出1.4倍和1.66倍,在单体皂苷元含量上两者均以人参二醇为主、次为人参三醇,齐墩果酸型只含微量
3.4 国产西洋参与进口西洋参皂苷比较
国产西洋参与进口西洋参都含人参二醇、人参三醇,齐墩果酸型人参皂苷,且总皂苷含量差别也不大,但每种皂苷的含量是否不一样,目前还未见报导。
3.5 挥发油
西洋参所含挥发油成分复杂,目前已从中分离并鉴定出34种化合物,其中β2金合欢烯含量较高,占总挥发油的26.05%。由于所含挥发油的差异,所以各国产的西洋参气味差异很大,以美国威斯康星特产的西洋参香气最重,加拿大多伦多次之,国产西洋参更次之。
3.6 微量元素
国产和进口西洋参均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Fe、Cr、Cu、B、Mn、Sr和Zn、但各自的微量元素含量不同。中医学者认为“中药中没有微量元素的引导协同,单纯的有机成分是难以达到治疗效果的,说明微量元素在疗效上具有重要作用。”由此可见不同产地来源的西洋参,尽管其有机成分、无机微量元素在种类上可能相同,但各自含量差异较大,这就造成了疗效和价格的差异。
4 药理作用
西洋参的药理作用表现在许多方面,可归纳为镇静镇惊、安神促智、抗心律失常、抗休克、保护心肌、防血管硬塞、降血、降血脂、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抗应激、抗肿瘤、保肝。
5 临床应用
西洋参与中国参的药效功能差异很大,西洋参味甘、微苦性寒、属凉药,正如清.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称味厚气薄、补肺降火、生津液、除烦倦、虚而有火者相宜。近代名医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曰:西洋参性凉而补、凡欲用人参而不受人参之温补者皆可以此代之。中医认为西洋参归经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