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礼仪常识
小学生个人礼仪常识

小学生个人礼仪常识
小学生个人礼仪常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问候礼仪:小学生应该学会用礼貌的方式向老师、同学、家长等人问候。
例如,遇
到老师要主动打招呼,遇到同学要友善地打招呼等。
2. 餐桌礼仪:小学生在餐桌上应该学会正确使用餐具,注意用餐姿势,不大声喧哗,
不谈论不雅的话题等。
3. 穿着礼仪:小学生应该学会穿着整洁,不乱扔衣物和鞋子,不打扮过于浮夸,注意
衣着与场合的搭配。
4. 礼貌用语:小学生要学会使用礼貌用语,如请、谢谢、对不起、不好意思等。
遇到
别人帮助自己时也要及时表示感谢。
5. 尊敬长辈:小学生要学会尊敬长辈,不顶撞长辈,不大声争吵,要尊重长辈的意见
和建议。
6. 讲究卫生:小学生要学会保持个人卫生,定期洗手,保持口腔清洁,不乱扔垃圾等。
7. 知道礼让:小学生要学会在公共场所让座给需要的人,尽量礼让他人,不争抢等。
8. 课堂礼仪:小学生应该学会遵守课堂纪律,不打闹、不出言不逊,认真听讲,不扰
乱其他同学。
这些都是小学生个人礼仪常识的一些基本要点,通过学习和实践,可以培养孩子良好
的行为习惯和社交能力。
小学生要知道的个人礼仪常识

小学生要知道的个人礼仪常识小学教育的价值,就在于打定小学生一辈子有真实明确的人生观的根基,那么你们知道小学生要知道哪些个人礼仪常识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生个人礼仪常识,希望能够帮到大家哦!小学生个人礼仪常识尊重礼仪(1)对父母长辈不能直呼姓名,更不能以不礼貌言词代称,要用准确的称呼,如爸爸、奶奶、老师、叔叔等。
(2)不给他人取绰号、说花名。
问候礼仪向父母、长辈问候致意,要按时间、场合、节庆不同,采用不同的问候。
(1)早起后问爸爸、妈妈早上好。
(2)睡觉前祝爸爸、妈妈晚安。
(3)父母下班回家:爸爸、妈妈回来啦。
(4)过生日:祝长辈生日快乐、身体健康。
(5)过新年:祝爸爸、妈妈新年愉快。
(6)当爸爸、妈妈外出时说:祝爸爸、妈妈一路平安、办事顺利。
(7)当爸爸、妈妈外出归来时说:爸爸、妈妈回来啦,辛苦了。
(8)自己告别家人时:您放心吧,我会照顾好自己。
离家时间较长,写信或打电话问候家人。
小学生在学校的礼仪常识(一)形象礼仪1.着装要整洁、朴素大方,扣齐钮扣或拉好拉链,整理好衣领。
升、降旗仪式、集会活动按要求穿规定的校服。
2.不穿背心、拖鞋、裤衩在校园行走和进入教室。
不佩戴项链、耳环(针)、戒指、手链、手镯等饰物。
3.按要求系好红领巾:先把红领巾折四折,置于衣领内,红领巾的三角尖对正脊骨,打好领结,翻下衣领。
夏天天气炎热时可于左胸前佩戴队徽。
4.每天早晚必须洗脸、刷牙,保持面部干净。
5.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
指甲内保持无污垢,饭前便后要洗手。
6.经常整理仪表。
头发适时梳洗,发型大方得体,不染发,不烫发。
男生前发不覆额,侧发不掩耳,后发不及领;女生前发不遮眼,长发不披肩。
7.坐有坐相,站有站样,走有走姿,面带微笑,举止文明,落落大方。
(二)课堂礼仪8.预备铃响起,应迅速回教室入座,静候老师。
上课铃响,老师进教室,值日生喊“起立”,全班同学立正后向老师问好,老师回应后再坐下。
起坐做到桌椅无声响。
9.上课时,如有特殊情况晚到班级,应于教室后门口站定,经老师示意进入后方可回座位。
小学生礼仪常识大全

小学生礼仪常识小学生礼仪常识大全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
讲礼仪是我国长久以来的优良传统。
那么作为学生,有什么需要我们注意的礼仪方面的事情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是小学生礼仪常识大全,仅供参考。
一、称谓礼仪1、对父母、长辈不能直呼姓名,要用标准称呼。
2、对兄、弟、姐、妹不要连姓带名称呼。
二、问候礼仪向父母、长辈问候致意,要按不同的时间和场合使用不同的问候语。
1、早起后,问爸爸(妈妈)早上好。
2、睡觉前,祝爸爸(妈妈)晚安。
3、过生日:祝长辈生日快乐,身体健康4、过节时:祝爸爸(妈妈)节日愉快。
5、外出时:祝爸爸(妈妈)一路平安。
6、归来时:爸爸(妈妈)回来啦。
三、就餐礼仪1、吃饭前,要帮父母、长辈做放置碗筷,搬放凳子等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吃饭时,让长辈先入座。
要等父母长辈先开始吃,才拿起碗筷吃饭。
3、吃饭时,不狼吞虎咽,不无故讲话,不随意走动,菜渣残骨不要乱扔。
不要对着餐桌咳嗽打喷嚏。
4、若长辈给自己添饭夹菜,要说谢谢小学生礼仪常识大全小学生礼仪常识大全。
若比父母、长辈先吃完饭,要请父母、长辈“慢吃”。
5、吃饭后,要帮助父母收洗碗筷、抹餐桌凳等。
四、穿着礼仪1、仪表整洁大方,着装朴素得体,不穿奇装异服。
2、女同学提倡理短发,不烫发;男同学理发理学生头,不留长发,不理分头。
3、不化妆,不佩戴饰物,不穿中高跟皮鞋,不穿背心和拖鞋进学校。
4.按学校规定穿校服。
五、尊师礼仪1、见到师长,早上问早,中午问好,放学回家说再见。
2、进出校门、上下楼梯时遇见老师,应让老师先行。
3、进办公室要喊报告,听到“请进”后方可进入,离开时应向老师说“再见”。
4、发现老师的错处要有礼貌地指出。
5、课堂上发言要先举手,回答问题要起立。
六、同学交往礼仪1、同学交往要学会使用“请、你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别客气、再见”等礼貌用语。
2、同学间相见要互相问候、招呼或点头。
3、与同学说话语调要平和,听同学说话要专心,不轻易打断别人的话。
关于小学生在学校的礼仪常识

关于小学生在学校的礼仪常识关于小学生在学校的礼仪常识礼仪是人们约定俗成的,对人,对己,对鬼神,对大自然,表示尊重、敬畏和祈求等思想意识的,各种惯用形式和行为规范。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小学生在学校的礼仪常识,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生在学校的礼仪常识篇1一、学会使用礼貌用语说话要和气,用语要文雅、态度要谦逊,不说脏话、粗话,不给别人取绰号,不恶语伤人。
校内一律使用普通话,提倡在校外使用普通话。
1、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早晨第一次见面,要问早或问好,与老师初次见面,要问候:“老师早”、“老师好”、“您好”。
2、进办公室、教师房间和迟到进教室时要轻轻敲门,要喊“报告”,经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
3、得到他人的照顾和帮助时,要说“谢谢”。
要主动帮助别人,助人为乐。
4、请教他人或请求别人帮助时,要用“请”字,如“请问”、“请帮一下”。
5、当别人对自己表示歉意或赔礼时,要说“没关系”、“不要紧”。
6、当别人对自己表示礼让时,要说声“别客气”。
7、做了对不起别人的事时,要致歉意,说声“对不起”、“请原谅”、“很抱歉”。
8、当别人对自己的帮助表示感谢时,应说“没关系”、“不客气”、“应该的”。
9、平时见到老师和外来客人时,要含笑致意或停步鞠躬,并说“老师好”、“客人(爷爷、奶奶、伯伯、叔叔、阿姨等)好”。
10、当别人求助自己时,要说“请说吧”、与老师、父母同学等分别时要说声“再见”、“明天见”。
二、学会养成文明习惯要做到行为文明,尊敬老师,友爱同学,热爱集体,乐为集体做好事,待人诚恳,礼貌大方,遵守社会公德和公共秩序。
1、热爱祖国,尊敬国旗。
周一升旗仪式时,要庄严、肃穆、行队礼姿势正确,平日早晚看到升、降国旗时应原地立正,面对国旗方向行注目礼。
合唱国歌时,要响亮有力。
2、热爱集体,关心集体,不做对学校声誉和班级利益有损害的事情,要为学校、班级争荣誉。
3、不吸烟、不喝酒。
不进电子游戏室,不进营业性网吧,不打台球,严禁打架斗殴。
小学生日常的文明礼仪常识

小学生日常的文明礼仪常识
小学生日常生活中需要遵守的文明礼仪常识如下:
1. 礼貌用语:学会使用请、谢谢、对不起等礼貌用语,礼貌地与老师、家长、同学交流。
2. 站好队、排好队:遵守上学放学、集会、活动等场合的队伍纪律,不插队,不争抢。
3. 捡垃圾、不乱丢垃圾:保持环境的整洁,不随地乱扔垃圾,看到垃圾主动捡起来。
4. 饭后要收拾:吃完饭后自己将餐具收拾整齐,保持餐桌的整洁。
5. 让座让路:见到年长者、身体有困难的人,主动让座和让路。
6. 正确穿戴校服:保持校服整洁,正确佩戴。
7. 不欺负同学:不欺负同学、欺负弱小的人,遵守公平公正的原则。
8. 尊敬师长:尊敬老师、家长和长辈们的权威性,遵守老师的教导。
9. 不谩骂他人:避免使用不文明的语言,不说脏话,不憎恨他人。
10. 礼貌用餐:饭桌上不说话,不大声喧哗,不吃嘴里他人不喜欢的食物。
11. 不打闹、不打架:与同学和睦相处,不进行打闹和打架行为。
12. 归还借用物品:借用他人的物品,使用完毕后及时归还。
13. 尊重他人隐私:不偷窥、不窜阅他人的隐私物品。
14. 不随地吐痰:学会咳嗽、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或肘部遮住口鼻,不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
15. 尊重公共设施:爱惜公共设施和公物,不任意破坏、乱涂乱画。
这些是小学生日常生活中应该遵守的一些文明礼仪常识,通过遵循这些规范,可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社会责任感。
小学生基本礼仪常识_

3个月内掌握一门外语真的有可能吗?你是否也和小编一样,对于学习语言倍感压力?然而,现在有人告诉我其实学语言三个月就够了,真是眼睛都哭瞎了…才发现原来语言学不好,不是没有脑子,而是方法不对啊。
学好以下12个tips,帮你快速掌握一门陌生的语言。
1. 了解-语言学习过程学习语言往往令人望而却步,在报名语言课程的学生中,只有4%在三年后达到了基本流利的水平,96%都没能达到或是在中途就彻底放弃!人们常因这个现象产生两点误区:误区1 语言学习非常困难。
误区2 一些人有学习语言的天赋,但我不是有语言天赋的人。
让学生放弃学习语言的最大原因之一,是他们感觉不到一点进步。
一个GCSE成绩得A*的学生,也可能在去了法国后发现他与当地人连基础对话都无法进行。
人们会放弃,多数时候是因为他们有着错误的期望值,所以让我们来打破这些误区:1. 语言学习并不困难,只是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2. 每个人都有学习语言的天赋。
你已经学会了一种语言,不是吗?你只是忘了这花了多长时间。
我下面将使用一些比喻来帮助你理解这个诀窍。
我觉得学习语言的过程有点像爬山。
山虽高大,但只要坚持每个人都能爬上去。
大多数老师不会告诉你,要达到法语的流利水平,通常需要600多个小时的学习和实践(除非你已经掌握了另一门拉丁语系的语言——所谓的罗曼语系)。
想想看,如果你每周学习一个小时法语,四十周的时间你可以学习40个小时,那么按照这个效率你需要15年来达到流利水平,更别说你在学习的间隙里还可能遗忘一大部分。
难度更高的语言如俄语和普通话需要花费1200个小时!另一种极端情况是,如果你采用高强度的学习方式,每周可以学习40个小时,那按照这个效率你就可能(但不能保证)在10-12周后达到流利水平。
大多数人没有足够的空闲时间去达到这种学习强度,但是了解这个过程能帮助你对自己所能达到的水平有一个正确认知,不会轻易失去信心。
2. 学习强度-非常关键尽可能地将自己沉浸在这门语言中,能让你最大程度地提高效率。
小学生礼仪常识15篇

小学生礼仪常识15篇小学生礼仪常识1(一)形象礼仪1.着装要整洁、朴素大方,扣齐钮扣或拉好拉链,整理好衣领。
升、降旗仪式、集会活动按要求穿规定的校服。
2.不穿背心、拖鞋、裤衩在校园行走和进入教室。
不佩戴项链、耳环(针)、戒指、手链、手镯等饰物。
3.按要求系好红领巾:先把红领巾折四折,置于衣领内,红领巾的三角尖对正脊骨,打好领结,翻下衣领。
夏天天气炎热时可于左胸前佩戴队徽。
4.每天早晚必须洗脸、刷牙,保持面部干净。
5.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
指甲内保持无污垢,饭前便后要洗手。
6.经常整理仪表。
头发适时梳洗,发型大方得体,不染发,不烫发。
男生前发不覆额,侧发不掩耳,后发不及领;女生前发不遮眼,长发不披肩。
7.坐有坐相,站有站样,走有走姿,面带微笑,举止文明,落落大方。
(二)课堂礼仪8.预备铃响起,应迅速回教室入座,静候老师。
上课铃响,老师进教室,值日生喊“起立”,全班同学立正后向老师问好,老师回应后再坐下。
起坐做到桌椅无声响。
9.上课时,如有特殊情况晚到班级,应于教室后门口站定,经老师示意进入后方可回座位。
10.注意读写姿势,做到:胸离桌一拳,眼离书一尺,手离笔尖一寸。
11.课堂上,各种物品要轻拿轻放。
应全神贯注地听讲,积极思考问题并举手发言。
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
12.别人发言时,认真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讲话,不取笑他人。
要通过真诚的眼神和表情给发言者以鼓励。
13.课堂小组活动时,要有全局意识,听从组长安排,分工协作,积极与伙伴沟通,完成份内任务的同时兼顾组内伙伴,共同赢得团队的成功。
14.上课时,如遇到同学身体不适等突发事情,不要围观或表现出厌恶情绪,要主动关心同学,听从老师安排,协助老师妥善处理。
15.下课时,应做好下节课课前准备后(文具盒置于课桌正中,课本、字典等放在座位左上角)再离开教室。
离开教室时,让老师先行。
(三)活动礼仪16.课间活动时,不大声喧哗,不追逐打闹,积极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各种文体活动。
小学生礼仪常识知识

小学生礼仪常识知识小学生礼仪常识知识大全小学生礼仪常识知识【一】1、课堂礼仪:遵守课堂纪律是学生最基本的礼貌。
? (1)上课:上课的铃声一响,学生应端坐在教室里,恭候老师上课,当教师宣布上课时,全班应迅速肃立,向老师问好,待老师答礼后,方可坐下。
学生应当准时到校上课,若因特殊情况,不得已在教师上课后进入教室,应先得到教师允许后,方可进入教室。
? (2)听讲: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老师讲解,注意力集中,独立思考,重要的内容应做好笔记。
当老师提问时,应该先举手,待老师点到你的名字时才可站起来回答,发言时,身体要立正,态度要落落大方,声音要清晰响亮,并且应当使用普通话。
? (3)下课:听到下课铃响时,若老师还未宣布下课,学生应当安心听讲,不要忙着收拾书本,或把桌子弄得乒乓作响,这是对老师的不尊重。
下课时,全体同学仍需起立,与老师互道:“再见”。
待老师离开教室后,学生方可离开。
?2、服饰仪表:穿着的基本要求是:合体;适时;整洁;大方;讲究场合。
3、尊师礼仪:学生在校园内进出或上下楼梯与老师相遇时,应主动向老师行礼问好。
学生进老师的办公室时,应先敲门,经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
在老师的工作、生活场所,不能随便翻动老师的物品。
学生对老师的相貌和衣着不应指指点点,评头论足,要尊重老师的习惯和人格。
4、同学间礼仪:同学之间的深厚友谊是生活中的一种团结友爱的力量。
注意同学之间的礼仪礼貌,是你获得良好同学关系的基本要求。
同学间可彼此直呼其名,但不能用“喂”、“哎”等不礼貌用语称呼同学。
在有求于同学时,须用“请”、“谢谢”、“麻烦你”等礼貌用语。
借用学习和生活用品时,应先征得同意后再拿,用后应及时归还,并要致谢。
对于同学遭遇的不幸,偶尔的失败,学习上暂时的落后等,不应嘲笑、冷笑、歧视,而应该给予热情的帮助。
对同学的相貌、体态、衣着不能评头论足,也不能给同学起带侮辱性的绰号,绝对不能嘲笑同学的生理缺陷。
在这些事关自尊的问题上一定要细心加尊重,同学忌讳的话题不要去谈,不要随便议论同学的不是。
小学生常用礼仪知识——常用礼仪知识

小学生常用礼仪知识——常用礼仪知识小学生日常文明礼仪常识——礼仪常识一、着装礼仪1.按要求穿校服,不穿花里胡哨的衣服。
2、着装整洁,简单大方,不要把外套系在腰间,不要穿纽扣宽松的衣服。
3.走在校园里,不穿背心、拖鞋、内裤进教室。
4.上课时不要打开衣服或脱鞋。
5.不要穿xx鞋、高跟鞋、厚底时装鞋,首选运动鞋或平底鞋。
6.不要佩戴项链、耳环(针)、戒指、手镯、手镯等配饰。
7.没有化妆,没有眉毛,没有眉毛,没有纹身,没有长指甲,没有指甲油。
8.按要求修剪头发,不染发,不烫发,不留长发。
二、行走礼仪1.走路时,要昂起头,目视前方,肩膀和手臂自然摆动,步伐适中,禁止踉跄、东倒西歪、扭捏。
2.上下楼梯,向右穿过走廊,进出教室、办公室、会场等。
按照指定路线,不拥挤,并轻柔缓慢地进出各个功能室,不影响他人。
3.遇到熟人,打招呼打招呼,不能视而不见;如果需要说话,应该在路边或者角落里说话,不要站在路中间或者人多的地方。
4.行人之间互相礼貌,给老人让路,给残疾人和有需要的人让路。
5.向别人问路,首先要用礼貌的语言打招呼,比如“很抱歉打扰你”“打扰一下”。
年轻人应该选择合适的地址,比如“爷爷”“阿姨”“叔叔”,然后问路。
听完回答,一定要说“谢谢!”如果有陌生人问路,你要认真仔细地回答。
如果你不知道,你应该说:“对不起,我不知道,请问别人。
”三、乘车礼仪1、自觉上学和排队等候,注意保持等候场所整洁,并有序上下车。
2.不在校车内用餐,文明乘车,自觉保持车厢清洁。
3.坐校车不抢座位,给小同学和困难学生让座。
乘坐公共汽车和船只为老人、年轻人、病人、残疾人、孕妇和教师提供座位。
4.不要在车内做危险动作,注意乘坐安全。
四.社交礼仪1.向别人求助,说“请”或“麻烦你”,得到别人的帮助后说“谢谢”。
2.不小心影响了别人的休息或工作时,说“对不起”、“请原谅”;当有人不小心影响了你,真诚地向你道歉时,你应该宽容地说“没关系”。
3.与人交谈,要真诚,说话要和善。
小学生个人礼仪常识

小学生个人礼仪常识礼仪是人们生活和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人们可以根据各式各样的礼仪规范,正确把握与外界的人际交往尺度,合理的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生个人礼仪常识,一起看看吧。
(1)对父母长辈不能直呼姓名,更不能以不礼貌言词代称,要用准确的称呼,如爸爸、奶奶、老师、叔叔等。
(2)不给他人取绰号、说花名。
向父母、长辈问候致意,要按时间、场合、节庆不同,采用不同的问候。
(1)早起后问爸爸、妈妈早上好。
(2)睡觉前祝爸爸、妈妈晚安。
(3)父母下班回家:爸爸、妈妈回来啦。
(4)过生日:祝长辈生日快乐、身体健康。
(5)过新年:祝爸爸、妈妈新年愉快。
(6)当爸爸、妈妈外出时说:祝爸爸、妈妈一路平安、办事顺利。
(7)当爸爸、妈妈外出归来时说:爸爸、妈妈回来啦,辛苦了。
(8)自己告别家人时:您放心吧,我会照顾好自己。
离家时间较长,写信或打电话问候家人。
A、在家时:(1)请长辈先入座。
(2)等长辈先拿碗筷后,自己再拿碗筷。
(3)吃东西或喝汤时要小口吞咽,闭嘴咀嚼,尽量不发出响声。
(4)别人给自己添饭菜,要说“谢谢”。
(5)主动给长辈添饭加菜。
(6)先吃完饭要说“大家慢慢吃”。
B、在学校:(1)在老师的指导下有秩序地进入餐厅。
(2)坐在指定的座位上,两脚自然并拢,双腿自然平放,坐姿自然,背直立。
(3)要安静、文明进餐。
(4)饭、菜、汤要吃净;不偏食、不挑食。
(5)碗、碟轻拿轻放,摆放整齐。
(1)客人来访,要事先有准备,把房间收拾整洁。
要热情接待,帮助父母排座、递茶后可告辞离开,待父母送客时应与客人说“再见”。
如父母不在家,要以主人身份接待客人。
(2)自己的同学、朋友来访,应热情迎接。
初次来访,应给父母逐个介绍,然后把最佳座位让给客人,可用茶水、糖果、玩具、图书等招待。
(3)父母的朋友带小孩子来访,应同小孩一同玩,或给他讲故事,和他们一起听音乐、看电视。
(4)吃饭时,同学、朋友来访,应主动邀其一起用餐,如果客人申明吃过,先安排朋友就坐,找些书报或杂志给他看后再接着吃饭。
小学生礼仪规范20条

小学生礼仪规范20条1. 问候礼貌:小学生应该学会主动问候他人,使用适当的礼貌用语,例如"你好"、"谢谢"等。
2. 注意整洁:小学生应该保持个人卫生,注意衣着整洁,打理好头发和指甲。
3. 尊重老师:小学生应该尊重并听从老师的指导,不打断老师讲话,认真完成作业。
4. 尊重同学:小学生应该尊重同学,不欺负同学,不说伤害他人的话。
5. 遵守纪律:小学生应该积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在课堂上嬉闹或做出扰乱秩序的行为。
6. 有礼让:小学生应该学会礼让他人,让老师、长辈或同学先行,不争抢食物或玩具。
7. 听话守时:小学生应该遵守上课时间,按时到达教室,认真听课,不做与研究无关的事情。
8. 不乱扔垃圾:小学生应该养成良好的环保惯,不乱扔垃圾,垃圾分类投放。
9. 有序排队:小学生应该学会有序排队,不插队或推搡他人,不挤占他人的空间。
10. 文明用语:小学生应该使用文明用语和和蔼的口吻与人交流,不说脏话或恶意诋毁他人。
11. 守护公共设施:小学生应该爱护学校的公共设施,不损坏或乱涂乱画。
12. 尊重长辈:小学生应该对待长辈恭敬有礼,尊重他们的话语和意见。
13. 吃饭有序:小学生应该养成良好的餐桌礼仪,不大声喧哗、吃嘴巴,并且懂得与人共享食物。
14. 爱护动物:小学生应该爱护动物,不虐待或欺负宠物,用温柔的方式对待动物。
15. 勤俭节约:小学生应该学会勤俭节约,不浪费食物、纸张和水等资源。
16. 爱护图书:小学生应该爱惜图书,正确使用和保护图书,不乱翻书页或随意撕毁书页。
17. 公平竞争:小学生应该在游戏或竞赛中保持公平竞争的精神,不作弊或欺诈。
18. 友善待人:小学生应该友善待人,包容他人的差异,积极帮助他人。
19. 不浪费粮食:小学生应该学会合理摄取食物,不浪费粮食。
20. 尊重自己:小学生应该学会尊重自己,保持自信、勇敢面对困难,不轻易放弃。
以上就是小学生礼仪规范的20条,希望小学生们能够牢记并遵守这些规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小学生个人文明礼仪常识

小学生个人文明礼仪常识为了能够更好地与他人相处,小学生们需要掌握一些个人文明礼仪常识。
下面是一些关于这方面的常识,供小学生们参考。
1.注意个人卫生:小学生应该经常洗手,特别是在饭前、厕所后、玩耍后等容易接触到细菌的场合。
同时,还要保持整洁的个人形象,勤洗头发、剪指甲、保持牙齿清洁等。
2.穿戴整洁:小学生应该学会穿戴整洁的衣服,避免穿着脏、破旧或不合适的衣物。
在学校或公共场合,不要穿着头发凌乱、衣服褴褛的样子,以免给他人留下不良印象。
3.发言文明:小学生在交流中应该注意用语文明,避免使用粗俗或侮辱性的语言。
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可以请教老师或家长,而不是使用恶言恶语。
4.行为谦和:小学生在与人交往时,要保持谦和的态度。
不要高傲自大,也不要嘲笑、贬低他人。
要尊重每个人的差异,不论是年龄、性别还是兴趣爱好。
5.尊重老师:小学生要尊重老师,听从老师的指导和教育。
上课时要认真听讲,不要随便说话、插队或做出一些干扰学习的行为。
6.珍惜公共设施:小学生在使用公共设施时应该要爱护,不要恶意破坏或浪费公共财物。
在公共场所要排队,不要推搡、挤压他人。
7.尊重长辈:小学生要尊重长辈,不要对长辈无礼或横加干涉。
在与长辈交谈时要注意礼貌用语,例如使用“您好”、“请”、“谢谢”等。
8.文明用餐:小学生在用餐时要遵守公共用餐规则,不要大声吵闹、乱扔食物残渣,也不要占用他人的座位。
要注意餐具的清洁,不要乱丢垃圾。
9.文明出行:小学生在出行时要遵守交通规则,等待红绿灯,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线。
不要随意抢道、冲闯红灯或在车辆频繁的地方玩耍。
10.爱护动植物:小学生要尊重动物和植物,不要欺负或伤害它们。
要保护自然环境,不乱扔垃圾或乱砍乱伐。
以上是我给小学生们的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个人文明礼仪习惯。
通过遵守这些规则,小学生们将会更好地融入社会,与他人和谐相处。
小学生礼仪

小学生礼仪小学生礼仪礼仪是一种社交习惯,是社交活动中最基本的规范之一,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和友好关系。
尤其是小学生时期需要注意礼仪,因为这样有助于他们的个人素养的提高和能力的发展。
小学生若能学会规矩、谦虚礼让、懂得感恩和尊重他人,将会更容易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喜欢,更容易成为一个乐观、自信、健康、向上的人。
一、日常生活的礼仪1、起床时间要自己设定,并按时起床,不要拖延。
在起床后要自己收拾好床铺和个人物品,再去洗漱。
2、自己吃饭,注意不要吃嘴里叼食物,也不要说话或吹气。
还要学会使用筷子和勺子,熟练掌握基本的餐桌礼仪。
3、出门前要检查自己的穿着是否整洁,是否有污迹和脏东西。
注意头发和面部的清洁。
4、出门遵守交通规则,不在马路上奔跑或闲逛,求助时要礼貌有序。
5、与人交往时要礼貌,不大声喧哗,不乱跑乱闹,要爱护公共设施和环境,不损坏公物。
二、学校里的礼仪1、上学或上课迟到时,要主动向老师请假,并解释原因。
如果是因为起床晚或没有准备好课本作业而迟到,应该好好验证自己,确保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2、要主动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学习任务,不要偷懒拖延,也不要为了取悦而过度表现和夸大自己的能力,尊重和遵守学校的纪律和规定,珍视学习机会。
3、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讲,不要进行无关活动,保持安静,文明交流。
要尊重老师和同学的意见,在必要时可以适当发表自己的看法,遵循公平守则、团结友好。
4、在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要保持良好的纪律,例如:要过马路时排队等候,不要随意交头接耳等等。
三、公共场所的礼仪1、出门时要尽量保持安静,不要发生过多无关的声音,也要尽量避免打破、扰乱周围的安静。
2、在公共场所要维护和尊重他人和他人的隐私,不要耍鬼脾气或过多交谈,注意自己的行为和形象。
3、大声喧哗和争吵会打扰他人,甚至带给他人伤害。
要保持友好、合作和谐、团结,一起共建和谐社会。
4、不要在公共场合随意扔垃圾或糖纸等,要知道自己的行为会给周围环境带来危害。
小学生要知道的个人礼仪常识

小学生要知道的个人礼仪常识小学生是社会的未来,作为未来的主人翁,我们必须要知道什么是个人礼仪,懂得在日常生活中遵守礼仪规范,增强自身素质,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那么,小学生应该知道哪些礼仪常识呢?一、照顾自己的仪表1. 保持头发整洁:头发是人体一部分,我们要保持自己的头发整洁干净。
2. 剪指甲:指甲太长不仅影响美观,也容易藏污纳垢,为了卫生起见,我们必须经常修剪指甲。
3. 洗手:经常洗手可以保证自己的手是干净卫生的,在餐前必须洗手,避免食物中的细菌传染我们身体。
4. 穿着整洁:穿着整洁不仅更有气质,而且也可以给人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引导着身边的人保持整洁。
二、注意言谈举止1. 尊重他人:作为一个小学生,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礼貌说话,不让他人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
2. 合理运用语言:年龄小不是意义浅,语言不应该单调,我们要多学习语言,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
3. 禁止大声喧哗:大声喧哗是不文明的表现,应该禁止这种行为,保持图书馆、公共场所的安静。
4. 注意姿态:姿态代表着我们的文化修养、内涵,我们应该有自己的姿态,注意不要弯腰驼背,显得不自信。
三、学会社交礼仪1. 微笑:微笑是展示笑容的一种方式,懂得微笑,可以使我们的心情更加愉悦。
2. 讲究时间:无论是同学之间还是与老师之间,时间是很宝贵的,我们要遵守时间约定,不要浪费自己的时间。
3. 站姿:在与老师交流、演讲时,站姿显得尤为重要,表现出我们的自信和稳重。
4. 留余地:礼仪的一项基本要素就是留余地,我们应该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给他们一定的空间和自由。
四、懂得桌面礼仪1. 吃饭要有秩序:在吃饭的时候,我们要注意自己的姿态,不发出响声和谨慎使用餐具,保证桌面的整洁。
2. 用餐中不应说话:打破吃饭的静谧状态让别人感到不愉快,所以我们在进餐的时候就应该保持静谧。
3. 用餐前要洗手:餐前的洗手是必要的,可以起到一定的卫生保障。
4. 用餐礼仪:在吃饭的过程中,不吃噪音食品,不共同乘用品、不争抢食品,坐正、插正、讲究新旧、持筷、叫菜、抢油等都应注意带有文化修养的礼仪。
小学生礼仪知识

小学生礼仪知识礼仪是社会生活中一种重要的文化形式,它不仅仅是一种表面的行为规范,更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尊重、互助和关爱。
对于小学生来说,良好的礼仪教养不仅有助于他们的个人成长,也有助于他们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小学生需要掌握的礼仪知识。
1. 尊重他人尊重他人是良好的礼仪教养的基础。
小学生应该尊重他人的权利和感受,不侵犯他人的财物和肖像权。
在学校和家庭中,他们应该学会等待轮到自己说话,不插队,听取他人的意见,并尊重他人的选择。
尊重他人还包括不以貌取人,不嘲笑和歧视别人。
通过尊重他人,小学生将培养出良好的品德和价值观。
2. 感谢礼仪学会表达感谢之情也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礼仪知识。
当别人帮助自己时,小学生应当立即表达感谢之情,例如说一声“谢谢你”或写一张感谢卡片。
同时,学生们还应该学会感恩的心态,学会珍惜别人对自己的关心和帮助。
只有懂得感恩,小学生才能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3. 礼貌待人在与他人交往中,小学生应该学会礼貌待人。
他们应该学会称呼他人的姓名,如“老师”、“爸爸”、“妈妈”等,并在交谈中使用适当的敬语。
同时,小学生还应该学会关注他人的需要,主动提供帮助。
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应该学会排队、让座、懂得相互尊重,与他人和谐相处。
4. 用餐礼仪小学生在家庭和学校中都需要用餐,因此掌握用餐礼仪是非常重要的。
小学生应该学会正确握刀叉,使用餐巾,并遵循用餐的基本规则。
他们应该咀嚼食物,不说话时不张嘴嚼食物,尽量避免说话时嚼食物等不雅行为。
同时,小学生还应该学会有序用餐,不浪费食物,并在用餐结束之后收拾餐具和桌面。
5. 礼仪着装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着装也应该符合基本的礼仪要求。
他们应该穿戴整洁、整齐的衣服,不乱穿衣服,不穿着不合时宜的服装。
在学校和重要场合,他们应该穿着适当的服装,体现自己的整体形象。
通过注意自己的着装,小学生能够培养出自信和整洁的形象。
总结:小学生礼仪知识是他们个人成长和人际交往的重要基础。
小学生礼仪常识【最全】

小学生礼仪常识一、称谓礼仪1、对父母、长辈不能直呼姓名,要用标准称呼2、对兄、弟、姐、妹不要连姓带名二、问候礼仪向父母、长辈问候致意,要按不同的时间和场合使用不同的问候语1、早起后,问爸爸(妈妈)早上好2、睡觉前,祝爸爸(妈妈)晚安3、过生日:祝长辈生日快乐,身体健康4、过节时:祝爸爸(妈妈)节日愉快5、外出时:祝爸爸(妈妈)一路平6、归来时:爸爸(妈妈)回来啦三、就餐礼仪1、吃饭前,要帮父母、长辈做放置碗筷,搬放凳子等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2、吃饭时,让长辈先入座。
要等父母长辈先开始吃,才拿起碗筷吃饭3、吃饭时,不狼吞虎咽,不无故讲话,不随意走动,菜渣残骨不要乱扔。
不要对着餐桌咳嗽等,若长辈给自己添饭夹菜,要说谢谢小学生礼仪常识大全小学生礼仪常识大全。
若比父母、长辈先吃完饭,要请父母、长辈“慢吃”。
吃饭后,要帮助父母收洗碗筷、抹餐桌凳四、穿着礼仪1、仪表整洁大方,着装朴素得体,不穿奇装异服2、女同学提倡理短发,不烫发;男同学理发理学生头,不留长发,不理分头3、不化妆,不佩戴饰物,不穿中高跟皮鞋,不穿背心和拖鞋进学校按学校规定穿校服五、尊师礼仪1、见到师长,早上可早,中午可好2、放学回家说再进出校门、上下楼梯时遇见老师,应让老师先3、进办公室要喊报告,听到“请进”后方可进入,离开时应向老师说“再见”4、发现老师的错处要有礼貌地指出5、课堂上发言要先举手,回答问题要起立六、同学交往礼仪1、同学交往要学会使用“请、你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别客气、再见”等礼貌用语2、学间相见要互相可候、招呼或点头3、与同学说话语调要平和,听同学说话要专心,不轻易打断别人的话4、向同学请教可题,问前要用谦语,问后要道谢5、不给同学取绰号,要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和身有残疾的同学七、升旗礼仪1、升旗时,要身穿校服,仪态庄重,脱帽肃立,行队礼2、唱国歌时要严肃、准确,声音要洪亮3、认真听国旗下的讲话八、活动礼仪1、参加集体活动要准时,遵守秩序,不随意走动,不随便说2、在大会上发言时,要先向师长、同学或听众致礼,发言结束时要道谢3、观看演出要提前入场,观看时聚精会神,要适时鼓掌,不喝倒彩。
小学生基本礼仪常识大全

小学生基本礼仪常识大全对于小学生,第一课就是要学会一些简单的礼仪的常识,见到人要问好,见到老师要说老师好!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生基本礼仪常识大全”,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生基本礼仪常识大全一、称谓礼仪1、对父母、长辈不能直呼姓名,要用标准称呼。
2、对兄、弟、姐、妹不要连姓带名称呼。
二、问候礼仪向父母、长辈问候致意,要按时间、场合、节庆不同,采用不同的问候。
(1)早起后问爸爸、妈妈早上好。
(Good morning,Dad/Mum.)(2)睡觉前祝爸爸、妈妈晚安。
(Good night,Dad/Mum.)(3)父母下班回家:爸爸、妈妈回来啦。
(Hello,Dad/Mum.)(4)过生日:祝长辈生日快乐、身体健康。
(Happy birthday to you!)(Wish you good health!)(5)过新年:祝爸爸、妈妈新年愉快。
(Happy New Year!)(6)当爸爸、妈妈外出时说:祝爸爸、妈妈一路平安、办事顺利。
(Wish you a good journey!)(7)当爸爸、妈妈外出归来时说:爸爸、妈妈回来啦,辛苦了。
(Welcome home!)(8)自己告别家人时:您放心吧,我会照顾好自己。
离家时间较长,写信或打电话问候家人。
三、就餐礼仪1、吃饭前,要帮父母、长辈做放置碗筷,搬放凳子等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吃饭时,让长辈先入座。
要等父母长辈先开始吃,才拿起碗筷吃饭。
3、吃饭时,不狼吞虎咽,不无故讲话,不随意走动,菜渣残骨不要乱扔。
不要对着餐桌咳嗽打喷嚏。
4、若长辈给自己添饭夹菜,要说谢谢。
若比父母、长辈先吃完饭,要请父母、长辈“慢吃”。
5、吃饭后,要帮助父母收洗碗筷、抹餐桌凳等。
四、穿着礼仪(1)按要求穿规定的校服,不穿奇装异服。
(2)着装整齐,朴素大方,不把上衣捆在腰间,不披衣散扣。
(3)不穿背心、拖鞋、裤衩在校园行走和进入教室。
(4)课堂上不敞衣、脱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礼仪常识1、课堂礼仪:遵守课堂纪律是学生最基本的礼貌。
(1)上课:上课的铃声一响,学生应端坐在教室里,恭候老师上课,当教师宣布上课时,全班应迅速肃立,向老师问好,待老师答礼后,方可坐下。
学生应当准时到校上课,若因特殊情况,不得已在教师上课后进入教室,应先得到教师允许后,方可进入教室。
(2)听讲: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老师讲解,注意力集中,独立思考,重要的内容应做好笔记。
当老师提问时,应该先举手,待老师点到你的名字时才可站起来回答,发言时,身体要立正,态度要落落大方,声音要清晰响亮,并且应当使用普通话。
(3)下课:听到下课铃响时,若老师还未宣布下课,学生应当安心听讲,不要忙着收拾书本,或把桌子弄得乒乓作响,这是对老师的不尊重。
下课时,全体同学仍需起立,与老师互道:“再见”。
待老师离开教室后,学生方可离开。
2、服饰仪表:穿着的基本要求是:合体;适时;整洁;大方;讲究场合。
3、尊师礼仪:学生在校园内进出或上下楼梯与老师相遇时,应主动向老师行礼问好。
学生进老师的办公室时,应先敲门,经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
在老师的工作、生活场所,不能随便翻动老师的物品。
学生对老师的相貌和衣着不应指指点点,评头论足,要尊重老师的习惯和人格。
4、同学间礼仪:同学之间的深厚友谊是生活中的一种团结友爱的力量。
注意同学之间的礼仪礼貌,是你获得良好同学关系的基本要求。
同学间可彼此直呼其名,但不能用“喂”、“哎”等不礼貌用语称呼同学。
在有求于同学时,须用“请”、“谢谢”、“麻烦你”等礼貌用语。
借用学习和生活用品时,应先征得同意后再拿,用后应及时归还,并要致谢。
对于同学遭遇的不幸,偶尔的失败,学习上暂时的落后等,不应嘲笑、冷笑、歧视,而应该给予热情的帮助。
对同学的相貌、体态、衣着不能评头论足,也不能给同学起带侮辱性的绰号,绝对不能嘲笑同学的生理缺陷。
在这些事关自尊的问题上一定要细心加尊重,同学忌讳的话题不要去谈,不要随便议论同学的不是。
5、集会礼仪:集会在学校是经常举行的活动。
一般在操场或礼堂举行,由于参加者人数众多,又是正规场合,因此要格外注意集会中的礼仪。
升国旗仪式: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升降国旗是对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方式。
无论中小学还是大学,都要定期举行升国旗的仪式。
升旗时,全体学生应列队整齐排列,面向国旗,肃立致敬。
当升国旗、奏国歌时,要立正,脱帽,行注目礼,直至升旗完毕。
升旗是一种严肃、庄重的活动,一定要保持安静,切忌自由活动,嘻嘻哈哈或东张西望。
神态要庄严,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所有在场的人都应抬头注视。
6、校内公共场所礼仪:应该自觉保持校园整洁,不在教室、楼道、操场乱扔纸屑、果皮、不随地吐痰、不乱倒垃圾。
不在黑板、墙壁和课桌椅上乱涂、乱画、乱抹、乱刻,爱护学校公共财物、花草树木,节约用水用电。
自觉将自行车存放在指定的车棚或地点,不乱停乱放,不在校内堵车。
小学生日常礼仪常识一、称谓礼仪1、对父母、长辈不能直呼姓名,要用标准称呼。
2、对兄、弟、姐、妹不要连姓带名称呼。
向父母、长辈问候致意,要按不同的时间和场合使用不同的问候语。
1、早起后,问爸爸(妈妈)早上好。
2、睡觉前,祝爸爸(妈妈)晚安。
3、过生日:祝长辈生日快乐,身体健康4、过节时:祝爸爸(妈妈)节日愉快。
5、外出时:祝爸爸(妈妈)一路平安。
6、归来时:爸爸(妈妈)回来啦。
三、就餐礼仪1、吃饭前,要帮父母、长辈做放置碗筷,搬放凳子等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吃饭时,让长辈先入座。
要等父母长辈先开始吃,才拿起碗筷吃饭。
3、吃饭时,不狼吞虎咽,不无故讲话,不随意走动,菜渣残骨不要乱扔。
不要对着餐桌咳嗽打喷嚏。
4、若长辈给自己添饭夹菜,要说谢谢。
若比父母、长辈先吃完饭,要请父母、长辈“慢吃”。
5、吃饭后,要帮助父母收洗碗筷、抹餐桌凳等。
四、穿着礼仪1、仪表整洁大方,着装朴素得体,不穿奇装异服。
2、女同学提倡理短发,不烫发;男同学理发理学生头,不留长发,不理分头。
3、不化妆,不佩戴饰物,不穿中高跟皮鞋,不穿背心和拖鞋进学校。
4.按学校规定穿校服。
1、见到师长,早上问早,中午问好,放学回家说再见。
2、进出校门、上下楼梯时遇见老师,应让老师先行。
3、进办公室要喊报告,听到“请进”后方可进入,离开时应向老师说“再见”。
4、发现老师的错处要有礼貌地指出。
5、课堂上发言要先举手,回答问题要起立。
六、同学交往礼仪1、同学交往要学会使用“请、你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别客气、再见”等礼貌用语。
2、同学间相见要互相问候、招呼或点头。
3、与同学说话语调要平和,听同学说话要专心,不轻易打断别人的话。
4、向同学请教问题,问前要用谦语,问后要道谢。
5、不给同学取绰号,要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和身有残疾的同学。
七、升旗礼仪1、升旗时,要身穿校服,仪态庄重,脱帽肃立,行队礼。
2、唱国歌时要严肃、准确,声音要洪亮。
3、认真听国旗下的讲话。
八、活动礼仪1、参加集体活动要准时,遵守秩序,不随意走动,不随便说话。
2、在大会上发言时,要先向师长、同学或听众致礼,发言结束时要道谢。
3、观看演出要提前入场,观看时聚精会神,要适时、适度鼓掌,不起哄,不喝倒彩。
主持人宣布演出或比赛结束后,有秩序地退场。
4、活动中不吃零食,不在场内留下杂物。
野外活动要集体收拾处理垃圾,保护好环境卫生。
九、接待礼仪1、有亲戚、朋友、老师、同学来访,要热情接待,主动招呼,接提亲人或朋友手中的物品等。
2、对来客要主动让座、端茶送水,接递物品要用双手。
3、客人走时要起身道别,要送到门口。
小学生文明礼仪常识一、学校礼仪1、课堂礼仪:遵守课堂纪律是学生最基本的礼貌。
(1)上课:上课5分钟前要作好课前准备,书籍、文具等摆放在课桌前角上。
上课的铃声一响,学生应端坐在教室里,恭候老师上课,当教师宣布上课时,全班应迅速肃立,向老师问好,待老师答礼后,方可坐下。
学生应当准时到校上课,若因特殊情况,不得已在教师上课后进入教室,应先喊报告,得到教师允许后,方可进入教室。
(2)听讲:在课堂上,上课要专心听讲,注意力集中,独立思考,重要的内容应做好笔记。
当老师提问时,应该先举手,待老师点到你的名字时才可站起来回答,发言时,身体要立正,态度要落落大方,声音要清晰响亮,并且应当使用普通话。
课堂上应独立完成作业,不随便离位走动,不吃东西。
(3)下课:听到下课铃响时,若老师还未宣布下课,学生应当安心听讲,不要忙着收拾书本,或把桌子弄得乒乓作响,这是对老师的不尊重。
下课时,全体同学仍需起立,与老师互道:“再见”。
待老师离开教室后,学生方可离开。
2、尊师礼仪:见到老师要主动打招呼,向老师问声好(老师好);放学时,向老师说声再见;与老师交谈应面对老师,神情专注,认真听老师讲话,离开时有礼貌地向老师道别(谢谢老师或再见)。
学生进老师的办公室时,应先喊报告,经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
在老师办公室讲话声音要适度,不要影响到其他老师办公;离开老师办公室的时候,也应先向老师询问:“我可以走了吗?”经老师同意后,方可离开,关门要轻;在老师的工作、生活场所,不能随便翻动老师的物品;学生对老师的相貌和衣着不应指指点点,评头论足,要尊重老师的习惯和人格。
3、同学间礼仪:同学之间的深厚友谊是生活中的一种团结友爱的力量。
注意同学之间的礼仪礼貌,是你获得良好同学关系的基本要求。
同学问可彼此直呼其名,但不能用“喂”、“哎”等不礼貌用语称呼同学。
会使用文明语言(××同学,请帮帮忙),会问候(××同学好,××同学早),会招手,会微笑,会鼓掌,会道歉(对不起,请原谅),会右行礼让,互相帮助,不说脏话,不打架,不取给同学起外号。
在有求于同学时,须用“请”、“谢谢”、“麻烦你”等礼貌用语。
借用学习和生活用品时,应先征得同意后再拿,用后应及时归还,并要致谢。
不小心碰到别人后,要及时主动承认错误,说话语气要友好;对同学的相貌、体态、衣着不能评头论足,也不能给同学起带侮辱性的绰号,绝对不能嘲笑同学的生理缺陷。
4、会议礼仪:**时要分班整队入场,动作要快、静、齐,并按指定位置入坐(站),坐(站)姿要合要求,不讲话,不走动,不吃东西,不搞小动作,不起哄,不给会场留下一星半点的杂物,离开会场时有秩序,遵守会场纪律。
升国旗仪式: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升降国旗是对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方式。
升旗时,全体学生应列队整齐排列,面向国旗,肃立致敬。
当升国旗,奏国歌时,要立正,脱帽,行注目礼,直至升旗完毕。
升旗是一种严肃、庄重的活动,一定要保持安静,切忌自由活动,嘻嘻哈哈或东张西望。
神态要庄严,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所有在场的人都应抬头注视。
5、校内公共场所礼仪:应该自觉保持校园整洁,不在教室、楼道、操场乱扔纸屑、果皮、不随地吐痰、不乱倒垃圾。
不在黑板、墙壁和课桌椅上乱涂、乱画、乱抹、乱刻,爱护学校公共财物、花草树木,节约用水用电。
发现违纪学生,要礼貌地劝说、教育,及时给予制止。
如“请您不要随地乱扔纸屑。
请您拾起来,放进垃圾箱内。
”6、升旗礼仪(1)立正站立。
(2)行注目礼。
(3)认真听国旗下讲话。
(4)唱国歌时要严肃,声音要洪亮7、集会礼仪(1)**时,提前到达,准时进入会场,列队快、静、齐,并在指定位置坐好。
(2)听报告聚精会神,保持肃静,不乱议论,不乱走动。
(3)不在会场吃零食,不乱扔果皮纸屑。
(4)报告或演出结束,要鼓掌致谢;精彩之处适度鼓掌,不喝倒彩,不吹口哨,不大声喧哗。
(5)学生上台发言要向主席台领导和场内同学鞠躬行礼,少先队员行队礼。
发言结束后道谢。
(6)会议、演出进行中不擅自离场;演出结束后,等演员上台谢幕后再有秩序地退场。
(7)确实有特殊情况需要离开会场,先取得老师的同意才能离开。
二、家庭礼仪:1、尊重长辈,孝敬父母。
尊重父母的意见和教导,经常和他们交流思想、学习情况,主动求得长辈、父母的教育、帮助,听取他们的教导和指点。
2、关心体贴父母。
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例如帮助父母整理家务,打扫卫生等,主动为父母服务,表达对父母的孝心,尽可能地减轻他们的负担。
3、对父母态度端正。
不顶撞父母,不闹脾气,对父母的不正确言行要宽容并适时适度地解释、说明。
4、离家或回家与父母打招呼,未经父母许可不得晚归、远出及无故在外过夜。
长辈离家或回家时要主动招呼、递接物品。
5、进父母房间要先敲门,经允许后进入。
不得随意翻动父母的私人用品。
6、学会料理个人生活,自己的用品收放整齐,不乱摆放。
7、生活节俭,不浪费,不摆阔气,不虚荣攀比,不向父母提超越家庭经济条件的过分要求。
8、礼貌待客,谦虚有礼,有客人来访,应以礼相待,起立相迎,热情招呼,主动问候,微笑致意,端茶送水,客人离去,应送到门外,并说“再见!”或“欢迎再来”。
三、称谓礼仪1、对父母长辈不能直呼姓名,更不能以不礼貌言词代称,要用准确的称呼,如爸爸、奶奶、老师、叔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