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学期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二节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学案(新湘教版)
2019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8.2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案设计

第二节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案)第三节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包括“位置与范围”、“自然地理环境”、“发展中的经济”、“人口与经济”4部分内容,因本节内容较多,因此分为两个课时,我这节课介绍的是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位置与范围自然地理环境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
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分析台湾省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3、利用资料认识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创设情境,以文字、图片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2、运用地图和资料,描述台湾省地理概况。
3、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学习进一步认识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共同的愿望。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民族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法制教育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教材79页阅读材料“台湾——中国的神圣领土”学习,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渗透《反分裂国家法》,使学生知法懂法。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台湾的位置范围;台湾的自然地理特征,明白台湾是祖国大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难点:掌握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多媒体投影台湾明星的图片(提问)这些明星来自于中国的哪个省啊?(答)台湾省(讲述)台湾省人杰地灵,不光有众多受欢迎的明星,还有美丽的风景,丰富的资源,被称为我国的宝岛,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台湾,一起学习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
【板书】第二节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新课讲解】这节课我们首先来认识台湾省的位置、范围等地理概况,首先来看台湾的位置与范围【板书】活动:1、投影“台湾在中国的位置”图,找出台湾省在中国的位置2、投影“台湾省的位置与范围”图,找出台湾省周围的海峡和海洋;说出台湾省的地理位置特点;找到北回归线及穿过的地区。
归纳:台湾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八年级地理下册《8.2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第2课时)》教案 (新版)湘教版

第二节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一、教学目标1. 了解台湾的经济发展概况;2. 认识两岸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台湾加工贸易经济的发展。
2.台湾省的主要城市。
(二)难点台湾省加工贸易经济的发展。
三、教学流程设计【复习巩固】1、我国的第一大岛是。
2、台湾省北临海,南临海,东临洋,西隔海峡与省相望。
3、台湾省包括岛以及附近列岛、岛等许多小岛。
4、台湾省的少数民族主要是族。
5、台湾农产品中,产量居世界首位的是。
6、下列美称不属于台湾的是()A.樟脑王国B.水果之乡C.水能宝库D.东方甜岛7、下列关于台湾地形的说法错误的是()A.23山地,13平原B.山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平原分布在西部C.受地形影响,台湾的农作物集中分布在西部D.受地形影响,台湾的铁路线呈放射状分布(一)导入新课,揭示学习目标【引入新课】台湾省第二课时【提出学习目标】1.掌握台湾的经济发展概况。
2.了解台湾的人口和城市。
(二)自学指导阅读P81-84、《地图册》P38,回答问题(3分钟):1.台湾的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和旅游业各有什么特点?2.台湾的工业需要进口什么、出口什么?形成什么样的经济发展模式?3.台湾的人口和民族构成各有什么特点?4.台湾主要的城市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三)自学检测1.台湾的发达,农牧业生产、水平逐步提高。
2. 是台湾的重要支柱,并建立以为主体,以为支柱,齐全的工业体系。
对的依赖程度大,形成的经济发展模式。
3.台湾发达,环岛建有和。
最大的机场是。
4.台湾业已成为重要经济支柱。
5.台湾居民以族为主,祖籍多为省,少数民族以为主。
6.主要城市(四)师生互动,解决教学重难点1、学生回答,解决教学重难点,了解台湾的经济和主要城市2、赏图,认识台湾主要城市3、【课外拓展】两岸关系•海峡两岸的关系源远流长。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
证据?历史证据传统习俗经济联系(五)课堂作业必做:《全优》P64-66选择题;选做:P66第11、12四、板书设计8.2 台湾省三、台湾的经济发展四、台湾的主要城市五、两岸关系。
湘教版八下地理 8.2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 教案设计

北回归线通过台湾岛的哪个部位。
说出台湾省的地理位置特点。
明确为什么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探究二:读图8-30、8-31、8-32,完成下列任务:
(1)描述台湾岛的年平均气温的分布特点。
(2)找出台湾岛东部与西部年降水量差异,分析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
(3)找出亚热带季风气候与热带季风气候的界线,讨论这条界线向南弯曲的主要原因。
探究三:读图8-34、8-35,完成下列任务:
(1)读图8-34,说出台湾岛主要农作物及其分布特点。
(2)读图8-35,说出台湾岛主要工业中心和铁路线的分布特点。
四、课堂训练:
读台湾省略图,写出下列字
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 省;
B 海峡;
C 海;
D 海
E 洋;
F 山脉 城市:① ② ③
五、课堂总结:
一、位置和范围 二、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特点和地势特点。
2、气候特点。
3、河流特征。
4、自然灾害
三、发展中的经济:
1、农业特点;
2、经济支柱。
四、人口和城市
六、课后作业:见学习资料
①
A B C
D
E
F ② ③。
【湘教版初二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案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钓鱼岛又称钓鱼台、钓鱼台群岛、钓鱼台列岛(日本称其为“尖阁列岛”),位于中国东海大陆架的东部边缘,在地质结构上是附属于中国台湾的大陆性岛屿,是我国的固有领土。
钓鱼列岛周围海域面积约为17万平方千米,相当于5个台湾本岛面积。
据国家海洋局网站消息,2016年4月6日,中国海警2307、2101、31241舰船编队在我钓鱼岛领海内巡航。
钓鱼岛属于我国台湾省,你还知道台湾省的其他组成部分吗?二、知识讲解考点1 位置与范围1.位置台湾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2.范围台湾省的主体是台湾岛,还有周围的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兰屿、绿岛等200多个岛屿。
(1)台湾海峡全部位于大陆架上,平均水深60米,北通东海,南接南海,是重要的海上交通航线。
(2)澎湖列岛位于海峡东南部,扼海峡咽喉。
(3)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中国对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3.面积台湾省陆地面积约3.6万平方千米。
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
1.台湾—中国的神圣领土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一千多年前,大陆与台湾就建立起航海联系。
1662年,民族英雄郑成功驱逐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
1887年,清朝正式设置台湾省。
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台湾省被日本侵占。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省回到祖国怀抱。
近年来,台湾与祖国大陆的交往联系日益频繁。
考点2 自然地理环境1.地形(1)台湾岛地形以山地为主,山地约占总面积的2/3。
山脉集中分布在台湾岛的中部和东部,中央山脉纵贯南北,玉山海拔3952米,是中国东部最高峰。
(2)平原约占总面积的1/3,多分布在台湾岛西部沿海地区(3)台湾地处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是地震多发地区。
2.气候台湾岛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每年6~10月常受台风侵袭。
3.河流与湖泊4.自然资源考点3 发展中的经济1.农业台湾省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发达。
湘教版地理八下8.2《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学设计2

湘教版地理八下8.2《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是湘教版地理八下8.2的内容。
这部分教材主要介绍了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资源以及经济发展状况。
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台湾省的地理特征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清晰,有助于学生直观地掌握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前,已了解到我国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但台湾省作为一个特殊的地区,其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需要进一步探究。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对台湾省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他们在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方面的认知水平。
三. 教学目标1.掌握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资源等特点。
2.理解台湾省经济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区域分析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时的人文关怀。
四. 教学重难点1.台湾省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资源的特点。
2.台湾省经济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3.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地图、视频等素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台湾省的地理环境。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台湾省经济发展案例,让学生分析地理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台湾省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地图、视频等教学素材。
2.设计好案例分析题目,提前分发给各小组。
3.准备好课件,确保教学过程中能顺利进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台湾省的美丽风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台湾省的地理环境。
同时,提问:“你们对台湾省有哪些了解?”让学生自由发言,初步掌握学生的知识基础。
2.呈现(15分钟)利用课件,详细介绍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资源等特点。
湘教版八下地理8.2台湾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学设计1

湘教版八下地理8.2台湾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八下地理8.2节《台湾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是本册书中关于台湾地区的学习内容。
本节内容通过介绍台湾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点,以及农业、工业、旅游业等经济发展状况,让学生了解台湾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情况,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有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我国其他地区的地理环境和经济状况有所了解。
但台湾地区作为一个特殊的省份,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与其他地区存在较大差异,需要学生特别关注。
此外,学生对于台湾地区的认知可能受限于生活经验和媒体报道,存在一定程度的主观印象,需要在教学中进行纠正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台湾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点,掌握台湾的农业、工业、旅游业等经济发展状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学会分析台湾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台湾地区的认知,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国家统一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台湾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点,以及农业、工业、旅游业等经济发展状况。
2.难点:台湾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台湾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台湾农业、工业、旅游业等发展案例,进行分析讨论。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进行资料搜集、讨论分析,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图、图片、案例资料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教学活动方案,准备好教学课件。
3.安排好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和任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回顾我国其他地区的地理环境和经济状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同时,提出问题:“你们对台湾地区有什么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新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8第2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精品教案 (5)

第二节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课题台湾省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掌握台湾省的位置、范围、组成和居民概况2、了解台湾海峡的位置以及丰富的海洋资源3、了解台湾岛的地形特征及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分析河流的特征4、了解台湾岛的主要气候类型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5、了解台湾省经济发展的特点以及主要经济部门和产品状况6、了解台湾省主要城市台北、高雄、台南的城市职能7、了解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难点台湾岛的地形特征教学重点1、台湾省自然环境特征2、经济特征教学模式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形式教具地图册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启发谈话法教学步骤(引入)有首歌曲《阿里山的姑娘》,阿里山的姑娘生活在我国哪个省?属于什么民族?(板)第二节台湾省一、台湾省的位置与范围(图)78页,图8—23,说出台湾省的位置(小结)台湾省地处中国东南海域,北临东海,东面是一望无际的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南越巴士海峡即达菲律宾,总面积3.6万平方千米,人口2240.6万,有汉族、高山族,满族、回族等民族,人口最多的是汉族,少数民族以高山族为主。
(图)79页图8—26(问)①根据高程表,大致说出台湾海峡的水深是多少?(250米)教学步骤②台湾岛的地形以什么为主?(山地)台湾省的最高峰?(玉山)(板)二、台湾岛的地形三、气候与自然资源(问)①台湾省的气候类型是什么?②有哪些自然资源?(参照)80页材料(板)四、经济(问)主要经济部门有哪些?(农业、工业、交通、对外贸易、旅游业)(讲)日月潭是台湾省最大的天然湖泊,位于台湾本岛中部,湖南被一小岛分割为两部分,轮廓近似日轮和新月,因而得名。
阿里山,以森林、云海、日出并称“三大奇观”,有一株红桧树龄达3000年,高53米,称为神木。
玉山,玉山山脉为“宝岛屋脊”,每年10月至次年3月降雪,山顶景色十分壮丽。
(板)五、主要城市板书设计:第十节“祖国宝岛”——台湾省一、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和范围二、台湾岛的地形三、气候与自然资源、四、经济五、主要城市。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二节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学设计(公开课)

第二节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第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台湾省的位置、范围、组成和居民概况。
(2)了解台湾海峡的位置及其重要性。
(3)了解台湾岛的地形特征以及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分析河流的特征。
(4)了解台湾岛的主要气候类型以及丰富的资源。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台湾省位置图、地形图,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位置、范围、地形、河流、气候等)。
【教学难点】台湾省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讨论探究、小组展示、多媒体辅助【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播放视频:诗朗诵《乡愁》提问:诗中“我在这头”指的是哪里?(学生回答:台湾省)过渡:今天我们来学习台湾省的自然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
二、新课学习(一)位置与范围活动1:1.读图找出周围的海洋和海峡,澎湖列岛、钓鱼岛、和赤尾屿;看一看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的哪个部位。
2.根据比例尺,估算台湾省高雄市与福建省厦门市之间的直线距离。
3.说出台湾省的地理位置特点(学生读图、找图、讨论回答)明确:1. 台湾省高雄市与福建省厦门市之间的直线距离约为300千米。
2.位置:台湾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范围:台湾省的主体是台湾岛,还包括周围的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兰屿、绿岛等200多个岛屿,陆地面积约3.6万千米2。
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
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的中南部,大部分位于亚热带,一部分位于热带。
提问:台湾的地理位置有什么重要性?(学生讨论回答)明确:台湾海峡全部位于大陆架上,北通东海,南接南海,是重要的海上交通线。
澎湖列岛位于海峡东南部,扼海峡咽喉。
阅读:台湾——中国的神圣领土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一千多年前,大陆与台湾建立起航海联系。
1662年,民族英雄郑成功驱逐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
八年级地理下册8.2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导学案1新版湘教版

8.2.1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预习案一、预习目标1.掌握台湾省的位置、范围、组成和居民概况及台湾海峡的位置,归纳其地理特征。
2.掌握台湾岛的地形特征及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分析河流的特征;了解台湾岛的主要气候类型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3.知道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神圣领土。
二、预习要点1.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台湾省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关系。
三、达标练习1.台湾省位于中国______沿海,北临_____,东临________,南临_____,西隔_________与______省相望。
2.台湾省的主体是________,还包括周围的_________、______、赤尾屿、兰屿、绿岛等_____多个岛屿,_______是中国第一大岛。
3.台湾海峡全部位于________上,北通____海,南接____海,是重要的海上交通航线。
澎湖列岛位于海峡______部,扼海峡咽喉。
4.台湾岛地形以______为主,山地约占总面积的______。
山脉集中分布在台湾岛的____部和_____部,中国东部最高峰是______。
平原约占总面积的_____,多分布在台湾岛的_______沿海地区。
台湾地处______板块和________板块的交界处,是_____多发地区。
5.台湾岛属_________气候和__________气候,每年6-10月常受_____侵袭。
台湾岛河流水流______,______资源丰富。
________是岛内最长的河流。
台湾岛______资源丰富,盛产樟、红桧、扁柏等。
______资源多样,主要有煤、石油、金、铜、硫磺等。
周围海域的______资源也很丰富。
读台湾省位置与范围示意图,完成6~8题。
6.与台湾省隔海相望的甲省是()A.福建省 B.广东省C.浙江省 D.江西省7.图中①、②、③、④海域分别是()A.东海、台湾海峡、南海、太平洋B.东海、台湾海峡、太平洋、南海C.台湾海峡、东海、南海、太平洋D.南海、东海、台湾海峡、太平洋8.下列岛屿中,不属于台湾省的是()A.赤尾屿B.澎湖列岛C.钓鱼岛D.琉球群岛9.台湾多发地震,是因为()A.地形崎岖B.地处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C.人口、经济密集D.地处欧亚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处10.台湾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类型是()A.热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11.台湾省的主要地形是()A.山地B.盆地C.平原D.丘陵12.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是()A.海南岛B.台湾岛C.崇明岛D.香港岛探究案一、要点回顾位置: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北临东海,南临南海台湾省的范围:主体是台湾岛,还包括周围的澎湖列岛等200多个岛屿自然地理地形:以山地为主环境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河流:浊水溪是岛内最长的河流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水产资源等二、问题展示1.台湾省的地理位置?2.台湾省的组成?3.台湾省的地形和气候?4.台湾省的河流特征?5.台湾省的资源?三、课堂小结1.台湾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八章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案 (新版)湘教版

第二节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学习目标1、能够运用地图,描述台湾省的位置、范围、组成,以及台湾海峡的地理位置2、掌握台湾的地形、气候、河湖概况等自然地理特征3、理解台湾岛丰富的自然资源及成因4、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台湾的经济特点,农业、工业、交通的分布特点及主要的旅游资源5、了解台湾的居民状况,主要的城市及职能知识准备1、我国最大的岛屿,隔台湾海峡与省相望。
2、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的省:、广西、、。
自学提示一、位置与范围1.位置:①纬度位置:北回归线穿过中南部,地跨____带和____带。
②海陆位置: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北临______海,东临_____洋,南临_____海,西隔E______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2.范围:台湾省主体是 A______岛,还包括周围的澎湖列岛、F______岛、赤尾屿、兰屿、绿岛等200多个岛屿。
二、自然地理环境1.地形:①以_______为主,面积约占2/3,山脉集中分布在台湾岛的中部和东部。
主峰C_____是我国东部最高峰。
②平原主要分布在台湾岛的_______地区,约占总面积的_______。
③台湾地处_______板块和_______板块的交界处,是地震多发地区。
2.气候:台湾岛属于_______ 季风气候。
每年6~10月常受______侵袭。
3.河流:水流湍急,______资源丰富。
________是岛内最长的河流。
4.资源:______资源、矿产资源、________资源都很丰富。
三.台湾的经济发展:(1)农业:农牧业_______、企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2)工业:建立了以_______为主体、以_______ 产业为支柱、部门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3)交通运输业:交通发达,台湾最大的机场,主要港口有____ 、____ 等。
(4)旅游业:已成为台湾重要的经济支柱,____ 是台湾省最大的天然湖泊,景色甚美。
四.台湾省的人口与城市:(l)人口:居民以___为主,祖籍多为___省,少数民族主要是____族,分布在和(2)城市:台湾省的行政中心是____市,也是台湾省最大的城市;新兴的重化工业基地_______市,也是台湾省第二大城市和最大港口;台湾省著名的古迹赤嵌楼建在_______市。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八章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案 (新版)湘教版-(新版)湘教版初中八

《第二节某某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某某省的位置、X围、组成和居民概况2.了解某某海峡的位置以及丰富的海洋资源。
3.了解某某岛的地形特征及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分析河流的特征。
4.了解某某岛的主要气候类型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某某位置图、地形图,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
2.通过分析某某省自然条件与各种资源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某某省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通过大量的新闻摘要的图片和视频,培养学生关系时事政治的习惯。
3.通过探究作业的自选超市,培养学生站在别人的立场思考问题的情操。
教学重点1.某某省的自然环境特征(地理位置、X围、地形、气候等)。
2.自然条件与各种资源的关系。
教学难点自然条件与各种资源的关系。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1.预习教材内容。
2.搜集有关某某的美称及其由来。
3.搜集海峡两岸关系紧X的原因,以及最新动态。
4.搜集某某自古以来就属于中国的资料。
教师准备1.下载音像效果好的诗朗诵《乡愁》、《某某地震新闻》、《某某暴雨新闻》、歌曲《阿里山的姑娘》的视频。
2.搜集有关某某的美称及其由来。
3.搜集海峡两岸关系紧X的原因,以及最新动态(图片新闻)。
4.搜集某某自古以来就属于中国的资料。
5.根据需要重新整合教材内容,编写教案。
6.根据教案制作PPT课件。
教学过程位置与X围看教材上“某某在中国的位置”、“某某省位置与X围”2幅地图,引导学生通过读图来了解某某省的地理位置与X围。
介绍某某省的海陆位置和岛屿构成,强调了钓鱼岛、赤尾屿等岛屿属于某某省,以及某某海峡的交通重要性。
读“某某——中国的神圣领土”的“阅读”材料,通过对1000多年来主要历史事实的阐述,引导学生认识某某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活动”。
值得注意的是,强调某某海峡全部位于大陆架上(大陆架是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以及“活动”中估算某某省高雄市与某某省某某市之间的直线距离(某某与大陆相距很近),旨在从地缘上说明某某省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初中地理_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课堂教学设计:一、视频导入:师:今天我们走进一个美丽的地区,在学习之前先观看一段视频,今天我们学习第八章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中的第二节《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让我们认识我国的“宝岛—台湾”。
师:首先我们先来齐读下学习目标(出示课件学习目标)二、讲授新课1、学生阅读教材文字和图8—23、图8—24,完成下列填空(1)海陆位置:台湾西隔与省相望,北临,东临,南临,台湾岛是我国大岛纬度位置:东经______至_______,北纬______至_____之间,________经过台湾中南部。
(2)台湾省包括,以及附近的、、等许多小岛,面积约平方千米,人口多万2、思考:(学生回答,引出“台湾省——中国的神圣领土”阅读)(3)活动:读图,完成下列要求,利用比例尺量算厦门到高友之间的实地距离。
(4)阅读:《台湾省——中国的神圣领土》根据史实材料讲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3、欣赏课件图片,归纳总结台湾省的地形特点。
(1)提出问题,学生归纳回答地形特征(2)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回答多山地形的成因。
4、学生看课件读图思考问题(1)说一说台湾岛以一种地形为主。
(山地)(2)看一看,台湾山脉的走向有什么特点?(东北——西南走向)5、小组讨论:讨论说出台湾岛的地形分布格局。
(东部多山,海拔高;西部平原为主,海拔少)过渡:多山的地形造就众多自然景观,引导学生阅读“阿里山”,然后引出台湾的气候特征、河流特征以及自然资源特征。
(1)台湾的气候特征:台湾岛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2℃(高山除外),年降水量多在2000毫米以上。
台湾岛中东部山地平均气温较低,西南部气温最高;台湾岛东部夏季风迎风坡降水较多,西部降水较少。
每年6~10月常受台风侵袭。
(2)台湾的河流特征:受山地地形、面积狭小和降水丰富的影响,台湾岛的河流短促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3)议一议:读图根据河流流向,说出台湾的地势特点;议一议为什么台湾的河流都比较短促,水能资源却相当丰富?(4)自然资源特征:“宝岛”的含义台湾岛森林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多样;水产资源丰富;水能资源丰富;三、课堂小结位置与范围自然地理环境地形与气候河流与自然资源台湾省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本节课来自地理湘教版版八年级下第八章-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第二节—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是一节新授课。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8.2 台湾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 教案设计

第八章第二节《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台湾省的位置、范围、组成。
2、掌握台湾岛的地形特征及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3、分析台湾省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
过程与方法
通过去宝岛台湾“寻宝”这一过程,领略台湾风光,分析这些“宝贝”的成因,了解台湾的自然与人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过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
台湾岛的地形特征及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及分析布袋盐场的成因。
三、教学方法
图示法、分析法。
2019-2020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八章 第2课《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说课稿 湘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2课《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说课稿湘教版一、教材分析(说教材)(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是:《台湾省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是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课的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北京市的城市特征与建设成就》的内容,具备一定的分析省级区域特征的基础,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本节内容在初中地理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培养爱国热情的重要素材。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读图了解台湾省的位置、范围组成和居民概况,并能在地图上填写台湾省的各种地理事物。
2、了解台湾岛的主要气候类型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能初步说明自然条件与物产、资源之间的因果关系。
3、识记台湾主要城市,并了解其职能。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创设情境,以文字、图片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2、运用地图和资料,描述台湾省地理概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学习进一步认识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共同的愿望。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民族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说重点、难点以及确定的依据:(一)教学重点1、台湾的位置范围;台湾的自然环境、“多山”的地形及台湾岛丰富的资源。
2.台湾“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特点。
依据:由于地理位置是分析自然地理特征的关键,而自然地理特征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本节课学生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二)教学难点掌握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方法。
依据: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之间,以及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关系错综复杂,不仅是学生学习上的难点,也是教师在进行授课时的一个难点。
三、说学情:前几章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了中国地理概论的相关知识,而对区域地理特征,学生尚有较强的好奇心与积极性。
另外,通过一个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利用图形图表分析问题的能力。
因此,这就需要老师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引导学生用自己已掌握的分析方法来思考问题。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八章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学设计 (新版)湘教版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一、设计依据台湾是中国地理的4个必学区域之一,旨在使学生通过学习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与发展特色,进一步掌握学习地理区域的一般方法。
本节课内容对应的课程标准是“认识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教学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
经过一年半的地理学习,部分学生们已经掌握一定的读图方法,第七章的学习,使学生对省区这一尺度的区域地理学习要求有基本的了解和适应,但不善于利用地图分析、解决问题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
由于台湾是我国现在的一个热点,大部分学生关于台湾都会或多或少有一些了解,例如知道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能说出台湾的一些物产资源,但是对于台湾整体地理环境的了解仍然有限、不系统,特别是台湾对于祖国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这需要教师的引导。
在教学过程中,我运用“六环节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充分的“自学”、“交流”、“展示”,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导学案“先思考,再交流;先文字,后口头”,使学生的思维更富有逻辑性,表述更有条理,从而提升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建立地理思维;同时,依据生活中获取地理信息的主要方式,顺应情境创设,放弃课本教材的文字资料,尝试只运用地图资料进行教学,将学生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地图中,从地图中获取信息、转化信息,力避死记硬背,注重地理技能的培养和形成,达成学习“生活中又用的地理”的课标要求。
二、教学目标:1、通过资料阅读分析认识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2、利用地图熟悉、并正确描述台湾省的位置、范围,归纳台湾省的位置特点,理解台湾对于祖国的重要性。
3、运用地图资料分析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理解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重点:认识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
难点:1.对地理要素之间内在联系的分析。
2.理解台湾对于祖国的重要性。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预习任务(见“导学案”)学生交流、展示自学案教师点拨、小结:从地缘关系上看,台湾与祖国一衣带水,是祖国大陆的自然延伸;从行政区划上看,台湾自古以来就是历朝历代的“王土”;两岸居民同宗同族,血脉相连,有着相同的人文风俗,文化传统。
2019春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二节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学案(答案不全)(新版)湘教版

(1)台湾岛地形以________为主,山脉集中分布在中部和东部,_________纵贯南北,主峰______是中国东部的最高峰;平原约占总面积的1/3,主要分布在_______地区。
(2)台湾地处__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板块的交界处,是地震多发地区。
(3)台湾岛属___________气候和_________气候,温暖湿润。每年6~10月常受______侵袭。
(地势东高西低,多数河流向西进入海洋;台湾岛南北狭长,所以河流短促;台湾山脉起伏较大,河流落差大,加上河流短急。因此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课堂检测
读台湾地理位置和范围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台湾岛是中国第_____大岛,与台湾最近的省份是甲省,其简称是_____,甲省与台湾岛之间的水域乙,其名称是__________ 。台湾岛南临丙海,其名称是___来自___海。(4)浊水溪
第二节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
学习目标
1.熟知台湾和台湾海峡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认识其重要性。
2.理解台湾的地形特征和河流的关系。
3.会读图分析地形特征和交通分布。
4.了解台湾的经济特征和人口城市。
学习重点
台湾的自然环境,“多山”的地形及台湾岛丰富的资源。
学习难点
台湾“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特点。
(4)台湾省旅游业发达,______群山环抱,是台湾省最大的天然湖泊。
4.自主学习四、人口与城市
(1)台湾居民以族为主,主要的少数民族是。
(2)台湾省比较大的城市有_____、_______和台南等。
台北市是台湾省的和中心,也是台湾省的城市。工商业发达,风景秀丽。高雄市是新兴的重化工业基地,也是台湾省城市和港口,主要工业部门有石油、电力、冶金、化学工业、造船等。台南市是台湾省兴起的城市,旧名赤嵌,也是重要的渔港和食品工业基地。市内始建于1653年,为台湾著名的古迹。基隆市台湾第二大港口。基隆东南的火烧寮是我国降水量最多的地方。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八章 第二节 台湾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学设计 (新版)湘教版-(新版)湘教版初中

word某某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材分析】“某某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是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第二节的教学内容。
教材对某某省内容的选取上别具匠心,首先讲述了某某省的地理位置以及组成等基本概况,其次以某某岛为重点,分别介绍岛上的自然环境特征、经济发展特征和人口与城市。
每个方面的介绍都相当简练,而在活动中提出的问题又能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进一步拓展有关某某方面的知识。
三大内容的介绍中始终贯穿着一个思想、一条主线:某某省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某某在中国的地理位置,感受到某某省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明确某某省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坚信祖国统一大业定会早日实现。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能独立看书读图并思考一些问题。
而且,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学习中国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和步骤,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与根据资料提炼整理信息的能力。
某某问题既是一个热点,也是一个焦点,大部分学生对于某某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了解,但对于某某整体环境的了解仍然有限、不系统。
八年级学生正处在心理发展期,表现欲极强,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另外,我们农村学校,学生收集资料的X围有限,所以教师通过对学生提供大量的信息,引导学生自主独立地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与同学进行交流分享,从而获得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运用地图说出某某省的地理位置及X围,结合图文资料明确某某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掌握某某省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征,简要分析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提高对地理信息处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运用地图等资料,描述某某的自然地理环境,通过创设情境,以文字、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提炼整理信息的能力,欣赏某某省的美丽富饶,明确某某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春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八章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案 (新版)湘教版-(新版)湘教版初中

第二节某某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1.某某的自然环境、“多山”的地形及某某岛丰富的资源;“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特点。
2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并欣赏一组有关某某的图片,之后提出问题:①这首歌曲的歌名是什么?②阿里山的姑娘生活在哪个省?承转:课前,同学们通过各种途径查阅了很多某某省的资料,今天我们就来探讨宝岛——某某岛有哪些美称,了解它有什么宝?为什么能有这些宝?引入课题第二节某某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新课讲授(一)地理位置和X围1.请学生读图:P79“某某省地形图”并完成:(1)找出某某岛、钓鱼岛、澎湖列岛;某某的领土构成有什么特点?(2)找出某某海峡、太平洋、东海、南海;某某的海陆位置有什么特点?(3)根据比例尺,估算高雄与某某之间的距离2.完成填空:某某岛位于我国的()海域。
它北临(),东临(),南临(),西隔()与某某省相望。
某某省是由________和附近的________、________等200多个岛屿组成,是我国最大的岛屿。
(二)居民与人口1.播放《某某的居民》录像。
2.结合课本内容,说出某某的人口和民族状况。
(三)地形1.请学生读图:读图8-26,思考:①某某以哪一种地形为主?分布在哪里?②某某山脉的走向有什么特点?(教师在黑板上画简图,请学生填注一些重要的地理事物)小结:某某岛地势东高西低。
约2/3是山地,是由几条平行山脉所组成的南北纵贯全岛的某某山脉,山势巍峨,群峰挺秀,从山麓到山顶分布着大面积的森林。
玉山海拔3952米,是我国东部最高峰。
某某岛上有150多条河流,大多发源于中央山脉,向四周入海,河流短急,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最长的河流浊水溪,全长186千米,浊水溪上游的日月潭是最大的天然湖泊,既是发电能力很强的水电站,又是风光秀丽的旅游胜地。
请同学们完成下面的表格:表一:某某省之最表二:某某省的地形及分布2.思考题:根据高度表,你能大致说出某某海峡的水深是多少?说明海峡底部属什么海底地形?某某海峡属大陆架的地形特征(海底古森林遗迹),可见某某岛原是与大陆相连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
学习目标
1.熟知台湾和台湾海峡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认识其重要性。
2.理解台湾的地形特征和河流的关系。
3.会读图分析地形特征和交通分布。
4.了解台湾的经济特征和人口城市。
学习重点
台湾的自然环境,“多山”的地形及台湾岛丰富的资源。
学习难点
台湾“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特点。
自主学习
1.位置和范围
(1)读图说明:台湾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北临________,东临太平洋,南临________,西隔____________与福建省相望。
以________为主体,还包括周围的__________、________、赤尾屿、兰屿、绿岛等200多个岛屿。
台湾岛是我国大岛。
(2)读图说明:台湾海峡,北通,南接,是国际上重要的。
2.自然地理环境
(1)台湾岛地形以________为主,山脉集中分布在中部和东部,_________纵贯南北,主峰______是中国东部的最高峰;平原约占总面积的1/3,主要分布在_______地区。
(2)台湾地处__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板块的交界处,是地震多发地区。
(3)台湾岛属___________气候和_________气候,温暖湿润。
每年6~10月常受______侵袭。
(4)台湾岛河流水流湍急,________资源丰富,________是岛内最长的河流。
(5)台湾岛森林资源丰富,盛产______、______________、扁柏等。
矿产资源多样,主要有______、______、金、铜、硫磺等。
周围海域的______资源也很丰富。
3.发展中的经济
(1)近年来,台湾省农牧业生产______、______水平不断提高,粮食作物和________等经济作物比重逐步下降,________、蔬菜与________等园艺作物比重迅速上升。
(2)台湾省基本上建立了以____________为主体、以______________为支柱、部门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工业门类有______、______、食品、服装、机械等,每年有大量工业制成品出口。
(3)台湾岛交通运输发达,环岛建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最大的机场是台湾_____国际机场,主要港口有_____、基隆等。
(4)台湾省旅游业发达,______群山环抱,是台湾省最大的天然湖泊。
4.自主学习四、人口与城市
(1)台湾居民以族为主,主要的少数民族是。
(2)台湾省比较大的城市有_____、_______和台南等。
台北市是台湾省的和中心,也是台湾省的城市。
工商业发达,风景秀丽。
高雄市是新兴的重化工业基地,也是台湾省城市和港口,主要工业部门有石油、电力、冶金、化学工业、造船等。
台南市是台湾省兴起的城市,旧名赤嵌,也是重要的渔港和食品工业基地。
市内始建于1653年,为台湾著名的古迹。
基隆市台湾第二大港口。
基隆东南的火烧寮是我国降水量最多的地方。
合作探究
1.读课本81页图,
(1)找出亚热带和热带的分界线,亚热带季风气候与热带季风气候的界线
(2)讨论这两种气候类型的界线向南弯曲的主要原因。
(台湾中东部为山脉,海拔高,气温较低)
2、读课本79页图8-26,找出最大的河流浊水溪。
根据河流流向,说出台湾岛的地势特点;议一议,为什么台湾岛上的河流都比较短促,水能资源蕴藏量却相当丰富?
(地势东高西低,多数河流向西进入海洋;台湾岛南北狭长,所以河流短促;台湾山脉起伏较大,河流落差大,加上河流短急。
因此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
课堂检测
读台湾地理位置和范围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台湾岛是中国第_____大岛,与台湾最近的省份是甲省,其简称是_____,甲省与台湾岛之间的水域乙,其名称是__________ 。
台湾岛南临丙海,其名称是_______海。
(2)台湾岛的主要地形是_______,图中①山峰是台湾最高峰,其名称是______,它位于
___________山脉。
(3)图中②城市的名称是 _________,根据地理位置判断,该城市的气候类型应是_______。
(4)图中③为台湾最长的河流,其名称是_______ 。
课堂检测参考答案
(1)一闽台湾海峡南(2)山地玉山台湾(3)高雄热带季风气候
(4)浊水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