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加强北金堤滞洪区的安全建设与管理(濮阳二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如何加强北金堤滞洪区的安全建设与管理
宋广文,刘秀华,李德民
濮阳第二黄河河务局 457100
摘要:北金堤滞洪区是黄河下游防洪工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当黄河下游花园口站发生超标准特大洪水,若经三门峡、小浪底、陆浑、故县水库联合调度及运用东平湖水库滞蓄仍不能解决下游堤防危急时,就适时运用北金堤滞洪区以保证下游堤防安全。
随着小浪底水库的建成投入运用和近几年国家对北金堤滞洪区安全建设投资的锐减,部分干部群众对是否运用北金堤滞洪区存在着麻痹思想,本文根据目前北金堤滞洪区的现状,分析了北金堤滞洪区安全建设存在的实际问题,重点指出了加强北金堤滞洪区安全建设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北金堤滞洪区安全建设水患意识管理非工程措施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黄河经过50多年的治理与开发,初步建成了“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防洪工程体系,并已逐步形成了比较科学的洪水调度模式和工程运用方式以及卓有成效的防汛指挥系统,对黄河的防洪减灾起了很大作用。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社会对洪水威胁更加敏感,对减少洪水灾害必然提出愈来愈高的要求。
因此,如何进一步加强防洪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的建设,如何进一步完善防洪管理运行机制,确保我国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运用北金堤滞洪区是牺牲局部、保全大局,处理黄河下游超标准特大洪水的一个非常措施,当黄河下游花园口站发生超标准特大洪水,若经三门峡、小浪底、陆浑、故县水库联合调度及运用东平湖水库滞蓄仍不能解决下游堤防危急时,经国务院批准适时启用北金堤滞洪区以保证下游堤防安全。
1 北金堤滞洪区概况
1.1 北金堤滞洪区的地理地貌
北金堤滞洪区位于河南的东北部,黄河下游的北岸,处在黄河大堤与北金堤的夹角地带,西南东北向,斜长157km,上宽下窄呈羊角状,最宽处近40km,总面积2252km2,地势西高东低,地面纵比降为1/10000,横比降为1/5000。
滞洪区南围堤(临黄堤)长157.7km,北围堤(北金堤)长123.35km。
区内有一贯穿滞洪区的排涝河——金堤河,全长159.8km。
北金堤滞洪区可有效分滞黄河洪水20亿m3。
1.2 北金堤滞洪区兴建与改建的缘由
北金堤滞洪区是1951年根据国家政务院“关于预防黄河异常洪水的决定”开辟兴建的,当时的分洪口门设在长垣县孟岗石头庄,采用溢洪堰形式,设计分洪流量5100m3每秒,经过以后的海河“63.8”、淮河“75.8”暴雨移置与充分论证,为了适时、适量和安全可靠分滞黄河超标准洪水,1976年国务院批准新建渠村分洪闸,该闸位于濮阳县渠村集正南约2km,设计分洪能力10000m3/s,于1978年建成。
滞洪区退水口门为台前县的张庄闸。
北金堤滞洪区于渠村分洪闸建成后进行了改建,改建后的滞洪区涉及河南省长垣县、滑县、濮阳县、范县、台前县及山东省莘县和阳谷县,共67个乡镇,2132个自然村,156.2万人(包括中原油田6.5万人),固定资产149亿元人民币。
1.3 北金堤滞洪区主要避洪工程
虽然滞洪区经过多年的工程建设,但由于经历了初建、停建、恢复、改建等几个起落,导致避洪工程不配套、不完善。
况且这些工程大部分修建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长期无人管理,损坏严重。
目前区内主要避洪工程有:深水区避水台522个,台顶面积147万m2;围村埝94条;埝长21.2万m;撤迁滞洪干道38条,共370.5km;撤退桥梁15座,避水指挥楼 38 座等。
1.4 北金堤滞洪区避洪工程修建标准
避水台修建标准为每人五m2,滞洪水深1.5m以下台顶超高0.5m,滞洪水深1.5m以上台顶超高1.0m;围村埝修建标准为滞洪水深1.5m以下,埝顶宽2.0m,超高0.5m,滞洪水深1.5m 以上,埝顶宽3.0m,超高1.0m;撤退道路修建标准:路面级别为3级,沥青路面,路基宽度6~8m,路面宽度4~6m;撤退桥梁修建标准:桥梁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桥面宽7~10m,最大跨度为16m。
2 金堤滞洪区的运用分析与测算
2.1 滞洪区的滞洪方针
根据现有条件,滞洪区目前采取“防守和转移并举,以防为主,就近迁移”的滞洪方针,在1m以下浅水区,利用现有避水工程就地防守;在水深为1~3m的深水区整修避水埝台和重修避水台,做好固守;在主流区及部分深水区根据撤退外迁规划,加快桥路建设与配套工程建设。
同时落实迁安救护和通讯指挥设施。
2.2 北金堤滞洪区的运用分析与测算
分洪后根据区内地形、地貌、河流等情况及分洪相应水位分析测算,主流将沿濮阳回木沟、三里店沟及第一濮清南灌区直泄濮阳南关入金堤河,然后沿金堤河直抵张庄闸,与大河交峰5
天左右。
分洪后的滞洪区按洪水流势,划分为四个区域,即浅水区、深水区、主流区、库区。
浅水区:面积351 km⒉,393个自然村,26.6万人;深水区:面积897 km⒉,905个自然村,66.3万人(包括中原油田4万人);主流区:面积543.9 km⒉,441个自然村,34.8万人(包括中原油田2.5万人);库区:面积460.5km⒉,393个自然村,28.5万人。
一旦北金堤滞洪区运用,浅水区的26.6万人可就地防守;深水区的49.7万人(包括中原油田固守4万人),利用修建的94条围村埝、522个避水台固守;临黄堤淤背区可安置0.17万人;主流区、库区及部分深水区没有工程设施的44个乡(镇),1101个自然村、77.9万人(包括中原油田外迁2.5万人)需要迁移。
从开启分洪闸分洪时到洪水抵达台前县最北端的张庄泄洪闸需3天时间,与大河交峰5天后,张庄闸开始泄洪。
3 北金堤滞洪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部分干部群众水患意识差
滞洪区内部分干部群众对防洪认识不足,意识淡薄,对黄河超标准洪水发生的随机性缺乏认识,对滞洪区运用的可能性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
水文工作者通过多年频率分析,用50年一遇、100年一遇或1000年一遇洪水来描述洪水的大小,而许多人错误地认为100年一遇就是一个世纪才发生一次的洪水。
100年一遇的洪水的确切含义是指:这样的洪水在任何年份都有可能发生,只是机率为1%。
近几年北金堤滞洪区安全建设投资规模急剧减小,现在几乎没有投资,加之小浪底水库的建成运用,使部分干部群众甚至对滞洪区运用的可能性产生了怀疑。
3.2 北金堤滞洪区避水土方工程不能满足固守群众需要
目前滞洪区现有的避水工程数量少,标准低且又分布不均。
避水堰台受风刮雨冲及人为损坏,已经有相当部分工程台顶面积减少,高程降低,水沟浪窝现象严重,抗御洪水的能力降低。
不能满足固守群众安全及生活的需要。
3.3 滞洪后的退水问题得不到解决
渠村分洪闸设计分洪水量为20亿m⒊。
加之金堤河来水,滞洪区内总计可容蓄水量达27 亿m⒊。
由于黄河泥沙淤积,河床抬高,经张庄闸泄洪后估计仍有5.5亿m⒊的洪水不能自排入黄。
大量积水长时间滞留在范县、台前两县境内,直接影响范县、台前两县群众的生产和生活。
给群众灾后重建家园带来很大不便。
3.4 滞洪迁安工作量大
按规划滞洪区有77.9万人需外迁,由于目前撤退迁移工程不完善,迁安撤退的道路桥梁少,
标准低,大部分工程因年久失修,损坏严重,有的甚至不能运用。
况且北迁群众绝大部分必须跨越金堤河,遇金堤河涨水,撤退桥梁被淹没,就会切断北迁通道,此时必须架设浮桥或利用船只进行外迁,这样就会给迁安救护带来非常大的困难。
其它还有通讯系统老化,漂浮救生器材不足等问题。
一旦分洪,要使迁移群众在规定时间内撤迁到安全地带,依照现有条件根本做不到,因此迁安避洪任务十分艰巨。
3.5 北金堤工程标准偏低
北金堤工程设防标准不够,零公里以下还有26.8公里的大堤未达到滞洪规划设计的设防标准。
5处险工其中有3处共12道坝没有加固。
零公里以上堤防没有管理,残缺严重,人为破坏现象不断发生。
3.6 滞洪工程的修建与管理之间出现断层
滞洪工程无论是避水土方工程,还是道路、桥梁等工程,国家均是一次性补助投资兴建,其管理经费不落实。
出现有人建无人管的不良局面,加快了工程的损坏,减少了工程的寿命。
3.7 安全建设规划不能按时实施
自北金堤滞洪区改建后,已根据具体情况做过若干次工程建设规划,但由于无专项投资,所需投资只能在黄河下游防洪基建中挤占,远不能满足滞洪区工程建设的需要,致使工程建设速度缓慢,滞洪设施不配套。
4 建设北金堤滞洪区需要解决的问题
4.1 加强宣传力度,增强水患意识
任何以防御自然洪水为主的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的实施,只有使群众具有水患意识,充分意识到洪涝灾害的危害性,负担水灾责任,行为上服从有关法律法规制约,才能充分发挥社会效益和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因此,我们要加强宣传,增强干部群众的水患意识,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度,使滞洪区管理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正常化。
4.2 完善滞洪区运行管理机制
要本着“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确定与滞洪区管理有利害关系的所有各级政府、企业和个人,然后,要求这些面临直接和间接洪水风险的政府、企业和个人,必须分担滞洪区建设与管理的任务,加快滞洪区配套工程建设与损坏工程的修复工作,加强滞洪区内工程与基础设施管理,分担国家对滞洪区风险的投资。
4.3 进一步改进国家洪水保险计划
鼓励受洪水危害的居民与企业团体参加洪水保险,当地政府应承担辖区内防洪工程保险费
用,一旦受灾,受灾群众及企业团体就能够得到保险部门的援助,同时受损滞洪区工程也能得到及时修复。
4.4 做好滞洪区内灾前迁安固守预案的制定与财产登记工作
灾前迁安固守预案要保证对突发性的洪水作出适当的反应,使洪水对受灾群众健康和安全的影响及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首先要明确在紧急情况下滞洪迁安和固守措施。
其次要明确各防汛成员单位及各部门的迁安固守任务,层层分解,责任落实到人。
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对群众发放迁安明白卡,实现村对村对口安置,使广大群众对洪水威胁有足够的认识,知道自己在紧急情况下,该干什么及如何干什么。
同时认真做好汛前滞洪区内群众的财产统计登记工作,依照国务院《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暂行办法》的规定,对区内居民承包的土地、住房、家庭农业生产机械、畜牧以及家庭主要消费品逐户进行登记。
4.5 进一步加强非工程防洪措施建设
实践证明,非工程防洪措施是减少洪涝灾害的有效途径,我们应通过立法、管理和技术等手段,使北金堤滞洪区的建设与发展步入一个良性循环轨道,研究制定滞洪区长远发展规划,研究防洪减灾的新技术、新措施和新方法等。
总之,北金堤滞洪区的安全建设是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大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必须根据滞洪区存在的实际问题合理规划,加强管理,只有这样,黄河下游发生特大洪水时,就能合理运用滞洪区,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洪灾造成的损失。
作者简介:宋广文(1974-),男,河南濮阳人,技师,主要从事工程管理工作。
[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