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优化探究板块4第2章第1节写作之议论文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板块四
写作
第一节
写作之议论文
考点一
明确论点
论点,又叫论断,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提出的见解、主张和 表示的态度。它是整个论证过程的中心,担负着回答“论证什 么”的任务,明确地表示着作者赞成什么,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的最基本看法。是作者 在文章中所提出的最主要的思想观点,是全部分论点的高度概 括和集中。中心论点,是一篇议论文的统帅和灵魂,论点的正 确、恰当与否,直接关系一篇文章的成败。全文应围绕此点展 开议论。
3.选择恰当的立论角度,口子要小 命题者提供的材料或话题中一般包含多个方面的内容,我们审 题时一定要从材料的整体出发,选准角度,确立论点。不能战 线过长,全面出击,而要集中兵力,从“点”上突破。口子小, 目标准,浓墨重彩,走笔成文,就可避免面面俱到、泛泛而谈 之弊病,收到以小见大、立意深刻之效果。比如:文学巨匠茅 盾在生命弥留之际正式向党中央提出请求,希望成为一名光荣 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有个同学写纪念文章时, 就抓住这一侧面,
2.分论点:是从属于中心论点并为阐述中心论点服务的若干 思想观点。各分论点也需要加以论证。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 系是被证明与证明关系。凡经证明而立得住的分论点,也就成 为论证中心的有力论据。
3.对论点的要求:正确、鲜明、新颖,是一个完整的判断句, 绝不可模棱两可。 (1)正确性:论点的说服力根植于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而这 又取决于作者的立场、观点、态度、方法是否正确,如果论点 本身不正确,甚至是荒谬的,再怎么论证也不能说服人。因此, 论点正确是议论文的最起码的要求。 (2)鲜明性: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非常鲜明,千万不能模棱 两可,含糊不清。
四、掌握高考对议论文中心论点的要求 1.境界要高 就是说,我们在确立论点的时候要力求立意高远。比如:见到 “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这个题目,有人立论为“我们生 活在同一个镇上,所以要互相帮助,互相爱护”,论点就显得 俗而浅;有人则立论为“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对于在 战火中受苦受难的人,应该给予同情、帮助和支援”,论点就 显得深刻。
某某市消防支队全体官兵学英雄,见行动。他们想群众所想, 急群众所急,为群众利益出生入死,在所不辞。一年来,为抢 救人民生命财产,他们紧急出动 800 多次……受到了群众的一 致好评。
对这则材料,一般同学都从消防官兵英勇无畏、为人民服务的 角度立论,这样立论,尽管没错,但流于肤浅。如果透过现象 看本质,我们就会发现,消防官兵固然英勇无畏,但出动 800 多次,足以看出这个市消防安全方面的漏洞。从这方面立论, 可以确立这样的论点:“消防队应把重点放在‘防’上,而不 是‘消’上”。这样立论,就显得深刻而独到。俗话说,别人 嚼过的馍馍没味。同样,鹦鹉学舌,人云亦云也定会让人生厌。 如果我们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平淡的材料中得出新颖独到而 又立意深刻的观点,就能使人眼前一亮。
2.材料作文要准确把握材料的重心 材料型命题,内容庞杂,信息量大,所以,我们要分清主次, 把握材料的重心。如下面这则材料: 有人曾问三个砌砖的工人: “ 你们在做什么? ” 第一个说: “砌砖。”第二个说:“赚钱。”第三个说:“建造世界上最 富特色的房子。”到了后来,第三个工人成了有名的建筑师。 显然,命题者的重心落在第三个工人身上,赞扬他有崇高的理 想。所以,从这则材料可确立中心论点:人要有远大的理想。
(3)新颖性:论点应该尽可能新颖、深刻,能超出他人的见解, 不是重复他人的老生常谈,也不是无关痛痒、流于一般的泛泛 而谈,应该尽可能独特、新颖。
4.论点的位置:一般有四个,文题、开头、文章中间、结尾。 但较多情况是在文章的开头,段落论点也是如此。当开始与结 尾出现类似的语句时,开头的为论点,结尾处的是呼应论点。
惑才知道是对是错, 才知道我们以后的路该怎么走。 ”很明显, 这一段他又要“拥抱诱惑”。这位同学的观点前后矛盾,主旨 不明,让人不知道他到底想说什么。
5.观点要新颖、立意要深刻 一些陈旧的论题,如果我们还是采用陈词滥调、老生常谈的观 点,势必会影响读者的阅读兴趣。如果我们运用求异思维法结 合当今实际来谈就可翻出新意, 甚至化腐朽为神奇。 例如, “不 以规矩难成方圆”可翻出“不以规矩亦能成方圆”的新论题, 结合当今改革破除陈规陋习来谈大有深意;“酒香不怕巷子 深”可翻出“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新论题,结合当今商战中注 重宣传效应来谈也颇具时代气息,自成一家之言。还有一些类 似的论题,只要求异,也能扩展思维,创出新意,令人耳目一 新。例如,这样一则材料:
展开透彻的议论。他把茅盾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给党中央的信看 作他一生创作的继续,十分精当地把它称作 “最后的‘作 品’”,深情地赞扬了茅盾执着地追求真理的高洁志向。由于 口子小,议得透,见解就颇为深刻。
4.观点正确、旗帜鲜明 一篇立论性的文章,赞成什么,反对什么,一定要很鲜明。否 则,就会不知所云,令人费解。有位同学在以“诱惑”为题作 文时,先写道:“当诱惑之神张开双臂拥抱我们时,能清醒过 来,迷途知返的毕竟是少数,更多的人则是在欲望中迷失了自 己,在诱惑中走向了错误。”很显然,这位同学的观点是:要 抵制诱惑。而接下来的,这位同学却这样写道:“但这一切都 是错误的吗?我们更多的只是普通人,不可能面对诸多的诱惑 而无动于衷,我们应该拥抱这些诱惑,我们只有体验过这些诱
二、读写结合,与文本对话,不断提高认识水平 加强阅读,包括教材、名著、时文,甚至每次练习时所用的文 本材料,即时写下阅读感悟,有目的积累文本论点,适度与我 们的生活生发勾连,不断丰富语文素养,逐步加大议论文的写 作立意厚度。与文本对话,立于精神高地,提升思想的境界。
三、关心社会,关注现实热点问题,提高感悟能力 从最近几年高考来看,写作命题越来越贴近现实生活,越来 越关注现实热点问题,学生在平时生活学习中有意识地关注 社会,关注现实,有广度的观察体悟,在写作时会使文章深 刻反映现实,立意不落窠臼,亮出不同凡响的论点,于无声 处惊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