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体解剖学》绪论

合集下载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 第一章 绪论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 第一章 绪论
生理适应:指机体内部的协调性反应,生理适应则以体内各器 官、系统活动的改变为主。
四、生殖
生物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后,能够产生与自己相似的子代 个体,该功能称为生殖或自我复制。
人类及高等动物分为雄性与雌性,发育雄性和雌性生殖细胞, 生殖细胞结合产生子代个体。
生殖是生命的特征之一。
亚当和夏娃的伊甸园
第三节 人体功能活动的稳态及其调节
如何学好人体解剖学?
人体基本组织研究技术
➢ 微细结构:光镜结构与电镜(超微)结构
➢ 光镜结构:光学显微镜下能被分辨的结构,以微米为长度度量单位 ➢ 电镜结构: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被分辨的结构,以纳米为长度度量单位 ➢ HE染色 苏木精-伊红
肝细胞光镜结构(HE染色)
肝细胞电镜结构(透射电镜)
(一)刺激与反应 刺激:能被机体所感知引起反应的内外环境条件的变化。 反应: 机体或组织接受刺激后出现的理化过程和生理功能的变化; 任何刺激要引起机体或组织产生兴奋反应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刺激强度; 刺激持续时间; 刺激强度变化速率;
刺激三要素: (1)足够的强度 阈 强 度:能引起组织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 阈 刺 激:强度等于阈值的刺激; 阈上刺激:强度大于阈值的刺激; 阈下刺激:强度小于阈值的刺激;
(即促进戒加强控制部分的作用) 意 义: 使某一生理功能迅速加强,直至完成。
例: 排尿、排便、分娩、凝血
本章重点
人体分十部、十系统 器官、系统的定义 标准解剖学姿势 人体的轴和面 新陈代谢、阈刺激的定义 正反馈、负反馈的定义 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及其特点
45
22
人体的轴
1.垂直轴 2.矢状轴 3.冠状轴
人体的面
25
矢状面
水平面

0 绪论(人体解剖学)

0 绪论(人体解剖学)
•10
➢ 内侧——靠近身体正中面 ➢ 外侧——远离身体正中面 ➢ 桡侧——前臂的外侧 ➢ 尺侧——前臂的内侧 ➢ 近端——四肢的近躯干端 ➢ 远端——四肢的远躯干端 ➢ 腓侧——小腿的外侧 ➢ 胫侧——小腿的内侧
•11
人体的基本轴
垂直轴为上、下方向垂直于水平 面,与人体长轴平行的轴。 矢状轴为前、后方向与水平面平 行,与人体长轴相垂直的轴。 冠状轴也称额状轴(frontal axis ),为左、右方向与水平面平行, 与前两个轴相垂直的轴。
(一)学习人体解剖学的基本观点
形态结构与功能统一; 有机体局部与整体统一; 有机体变化及与外界环境相统一; 理论联系实际。
(二)学习的基本方法
1. 辩证唯物主义者观点(主张物质是
世界的本原 , 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 物质决定意识 , 物质第一性的观点都是唯 物论的观点)
2. 熟记术语、概念和名词 3. 注意观察标本、模型、插图 4. 理论联系实际
二、人体组成和分部
细胞:构成人体结构和功能的最基本单位。 组织:许多形态相似、功能相近的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细胞间质) 组合在一起共同构成。 器官:几种不同组织构成的具有一定形态和功能的结构。
系统
系统——若干功能相关的器官组合在一起来共同完成某方
面的功能的器官群体。
人体十二大系统
运动系统 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 泌尿系统 生殖系统 心血管系统
五、人体解剖学的地位和作用
没有解剖学就没有医学—— 恩格斯
1、提供人体解剖学知识 2、为学习后继课程奠定人体形态结构学基础
“著书不明脏腑,岂不是痴人说梦; 治病不明脏腑,何异盲子夜行。”
——王清任(清代名医)
医学中1/3以上的名词均来源于解剖学

人体解剖学绪论

人体解剖学绪论

⼈体解剖学绪论在⽇常⽣活中,⼈体每⼀个部位和器官的位置并⾮永恒不变,为了描述⼈体各个部位、器官就必须要有统⼀的姿势和术语,这种姿势和术语对于⽇后学习解剖学和步⼊临床给病⼈进⾏体格检查、写病历时都会经常⽤到,甚⾄会每天⽤到,所以有些概念和术语是⼈为规范的并且是每⼀个医学⽣必须遵循的准则。

(⼀)⼈体解剖学姿势:是指⾝体直⽴,⾯向前,两眼平视正前⽅,两⾜并拢,⾜尖向前,双上肢⾃然垂于躯⼲的两侧,掌⼼向前。

⼈体解剖学姿势和军姿主要差别在两个⽅⾯:①⼀个是⼿(掌⼼向前)。

②⼀个是⾜(两⾜并拢)。

⼈体解剖学姿势最关键在于⾝体必须是直⽴的,但是我们不可能在看标本或者模型时或⽇后成为医⽣在给病⼈做体格检查时对⽅都是直⽴的姿势,因此这种直⽴的解剖学姿势必须时时刻刻形成⼀种⽴体影像深深地印在我们每⼀个医学⽣的脑海中,⽆论对⽅是何种姿势,我们都要以其直⽴的姿势予以描述。

【举例说明】当⼈体站⽴位时,眼睛位于⽿朵前⽅;当⼈体仰卧位时,绝不能描述为眼睛位于⽿朵上⽅,⽽是依然描述眼睛位于⽿朵前⽅。

(⼆)⽅位术语⽅位术语的命名都是依据⼈体解剖学姿势来规定的,共6组。

1.上和下距颅顶近者称为上,距⾜部近者称为下。

这种上、下的远近关系是相对的。

【举例说明】⿐⼦位于⼝的上⽅,眉⽑位于眼睛的下⽅。

2.前(腹侧)和后(背侧)距腹侧近者称为前,距背侧近者称为后。

【举例说明】眉⽑位于⽿朵的前⽅,⽿朵位于眼睛的后⽅。

3.内侧和外侧距⼈体正中⽮状切⾯(在后⾯讲解)近者为内侧,距⼈体正中⽮状切⾯远者为外侧。

既可以描述空腔器官,也可以描述实质性器官的位置关系。

注:前臂的尺侧(内侧)和桡侧(外侧),⼩腿的胫侧(内侧)和腓侧(外侧)。

【举例说明】①⿐⼦位于眼睛的内侧,⽿朵位于眼睛的外侧。

②拇指位于桡侧,⼩指位于尺侧③外踝位于腓侧,内踝位于胫侧4.浅和深距⽪肤表⾯近者为浅,距⽪肤表⾯远者⽽距⼈体内部中⼼近者为深。

【举例说明】浅静脉(透过⽪肤看到的静脉),深静脉。

人体解剖学绪论01_绪论

人体解剖学绪论01_绪论

人体器官的组成和系统的划分 1.细胞:人体最基本的形态功能单位。 2.组织:由细胞和细胞间质构成。 四大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 肌组织、神经组织 3.器官:几种不同的组织组合具有一定形态和功 能的结构。 4.系统:若干器官组合起来共同完成某种生理功能, 构成系统。 人体有九大系统:运动、消化、呼吸、泌尿、生殖、
《医经》是16世纪以前西欧医学的权威巨著, 书中有许多解剖学记载,对血液运行、神经分布、 脑、心等内脏器官均已有较具体的记载,因其资 料主要来自动物解剖,错误也较多。在中世纪宗 教统治一切的时代,禁止解剖人体,极大地限制 了医学和解剖学的发展,致使解剖学上的错误认 识延续达千年之久。在此期间,阿拉伯地区受宗 教压迫较小,医学仍有一定的发展。
• 王清任〔1768~1831〕编著的?医林改错? 更为详细的描述了解剖学知识。
• 1949~2003年我国解剖学工作者队伍迅速 成长,编写了多套具有我国特色的解剖学 教材和解剖学图谱,对我国解剖学事业的 开展做出了巨大的奉献。
解剖学经典著作
• 1858年问世的Gray’s Anatomy 格式解剖学, 以旁征博引、推陈出新著称于世,迄今以 改版近40次并广泛流传。
希波克拉底 (Hippcrates)古希 腊著名医生,欧洲 医学奠基人,被西 方尊为“医学之父 〞
Hippocrates
(公元前460~377) 古希腊名医、解剖 学鼻祖。
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公元前 335~280)是世界古代史上最 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 育家。他创立了形式逻辑学, 丰富和发展了哲学的各个分 支学科,对科学作出了巨大 的贡献。
的知识,为学习其它基础医学和临床医 学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人体解剖学的分科

人体解剖学绪论

人体解剖学绪论

三、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的常用研究技术和方法
(二)电子显微镜技术
在电镜下所见的结构,称 超微结构。常用的电镜有透射 电镜和扫描电镜。
透射电镜
扫描电镜
课件作者:闫勇
三、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的常用研究技术和方法
(三)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技术
1.一般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技术 试剂与组织内或细胞内某种化学物质反应,呈现特殊颜色
目标
绪论
1、解释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的概念; 2、说出人体的组成; 3、表演解剖学姿势; 4、在自己身上指出人体的分部; 5、运用解剖学常用的描述术语。
一、解剖学的定义与地位
解剖学定义
(一)解剖学 按照人体各功能系统描述人体器官形态结构的科学,称系统解剖学。以某一局部为中心,描述
各器官的分布、位置关系的科学,称局部解剖学。 (二)组织学 组织学包括细胞学、基本组织和器官组织学,是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研究人体的微细
课件作者:闫勇
不同染色方法
课件作者:闫勇
不同染色方法
课件作者:闫勇
四、人体的组成
细胞是人 体最基本 的结构和 功能单位
上皮组织 结缔组织 肌组织 神经组织
肝、心、 脾、肺、 肾……
运动系统、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泌尿系统、 生殖系统、脉管系统、 感觉器、神经系统、 内分泌系统
课件作者:闫勇
人体的分部
2.免疫细胞化学技术 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
3.荧光组织化学技术 荧光色素染色,紫外线下可呈现荧光
小肠绿蛋光色白镜内荧(图粘(光C原FP蛋颗PA)S白粒反显(呈应示紫G示F红的上P色大)皮)脑与杯皮状青细质色胞细荧胞光
课件作者:闫勇
三、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的常用研究技术和方法

人体解剖学绪论

人体解剖学绪论

人体解剖学绪论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内部结构和组织关系的科学,它是医学和生物学的基础学科之一。

解剖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体的各个系统,包括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等。

通过对人体内部结构的研究,可以了解人体的组织构成、器官功能以及各个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临床医学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基础。

人体解剖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人体。

人体由多个组成部分构成,如头部、躯干、四肢等。

每个部分都有其特定的结构和功能。

解剖学通过对这些部分的研究,揭示了人体内部的奥秘。

人体解剖学研究的核心是器官和系统。

人体的各个器官组成了不同的系统,如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

每个系统都有其特定的功能,相互协调工作,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通过解剖学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各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探索其内部的微观结构和相互关系。

骨骼系统是人体解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人体的骨骼系统由骨骼和关节组成,骨骼为人体提供了支撑和保护作用,关节使骨骼之间能够灵活运动。

解剖学通过对骨骼的研究,了解骨骼的结构、形态和生理功能,为骨科医学提供依据。

肌肉系统也是人体解剖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肌肉是人体的活动器官,通过收缩和松弛实现人体的运动。

解剖学通过对肌肉的研究,了解肌肉的结构和功能,揭示肌肉与神经系统的相互作用,为理解人体运动的机制提供基础。

除了骨骼系统和肌肉系统,循环系统也是人体解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负责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同时将代谢产物带回肺和肾脏进行排除。

解剖学通过对循环系统的研究,了解心脏和血管的结构和功能,揭示血液循环的机制,为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基础。

呼吸系统也是人体解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负责吸入氧气并将其输送到体内各个组织和器官,同时将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解剖学通过对呼吸系统的研究,了解呼吸道和肺的结构和功能,揭示呼吸的机制,为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基础。

人卫版《人体解剖学》绪论护理课件

人卫版《人体解剖学》绪论护理课件

绪论课程的主要内容
人体解剖学概述
介绍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人体基本结构
讲解人体的组织构成,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 组织等。
解剖学姿势和方位术语
介绍解剖学中的标准姿势和方位术语,以便正确描述人体结构的位 置关系。
学习绪论课程的意义与方法
意义
绪论课程的学习能够帮助护理专 业学生建立对人体解剖学的基本 认识,明确学科特点和学习目标, 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物的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
护理实践中的人体解剖学技能
熟练掌握护理操作技能
护理人员需要熟练掌握各种护理操作 技能,如注射、采血、心肺复苏等, 这些技能需要基于人体解剖学的知识。
熟悉人体体表标志
掌握人体姿势和运动
护理人员需要掌握人体姿势和运动, 以便更好地协助患者进行 便更好地进行定位和操作。
人体解剖学在医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结词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领域的基础学科,为医学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
详细描述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它为其他医学课程提供了必要的 基础知识,如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通过对人体解剖学的学习,医学生 可以更好地理解疾病的成因、发展过程以及治疗方法。
建立学科框架
通过绪论课程的学习,护理专业 学生应建立起对人体解剖学的整 体认识,明确学科脉络和重点, 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提供指导。
人体解剖学的发展简史
总结词
人体解剖学经历了古代的萌芽期、文艺复兴时期的发展期、近现代的成熟期三个阶段。
详细描述
古代对人体解剖学的探索可以追溯到古埃及人和古希腊人,但这一时期的研究较为粗浅。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体解剖学得到了深入的发展,达芬奇等人 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近现代以来,随着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体解剖学逐渐成熟,成 为医学领域不可或缺的基础学科。

第1章 人体解剖学绪论

第1章 人体解剖学绪论

一、神经调节(neural regulation)
指神经系统的活动通过神经纤维的联系,对 机体各组织、器官和系统的生理功能发挥调节作 用。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reflex)。分为 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反射定义: 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 外环境刺激的一种规律性反应。 反射弧:(反射活动进行时所通过的路径) 感受 器 →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五个部分。 神经调节的特点: 迅速、局限和短暂。
三、 自身调节(self regulation)
• 当体内、外环境变化时,细胞、 组织、器官不依赖于神经或体 液调节而产生适应性反应。 • 特点:范围小、不十分灵敏
第五节: 体内的控制系统
从控制论的观点分析,控制系统可分为:非自动 控制系统、反馈控制系统和前馈控制系统三大类。
一、非自动控制系统
是一种“开环”系统。在这样的系统内,控制部 分发出的信息影响受控部分,而受控部分的活动不会 反过来影响控制部分的活动。这种控制方式对受控部 分的活动实际上不能起调节作用。
反射弧模式
二、 体液调节(humoral regulation)
• 人体的各种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细胞,能 分泌多种激素,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 全身各处或某一器官组织,调节人体的 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生理功 能,这种调节方式称为体液调节。 • 局部体液调节或旁分泌 • 特点是缓慢、广泛和持久
三、适 应 性 (adaptability)
机体按环境变化调整自身生理功能的过程称为适 应。 机体根据外环境变化而调整体内各部分活动使之 相协调的功能称为适应性。 适应分为行为性适应和生理性适应两种。
行为性适应常有躯体活动的改变,例如,在低温环境中机 体会出现趋热活动。 生理性适应是指身体内部的协调性反应,例如,长期居住 在高原地区的人,其红细胞数远远超过平原地区的人,这样就 增加了血液运氧的能力,从而克服高原低氧给人体带来的困难。

人体解剖学―绪论

人体解剖学―绪论
组织学、胚胎学、细胞学― ― 微视解剖学 从研究角度、方法、目的可分: 临床解剖学 显微外科解剖学
微创外科解剖学
影像解剖学 功能解剖学
现代临床解剖学奠基人 —钟世镇院士
三、人体的器官系统和分部
人体的组成: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1. 器官系统(按功能分9大系统) 运动系统 消化系统 内脏系统 呼吸系统 泌尿系统 生殖系统 脉管系统 感觉系统 神经系统
七、解剖学的学习方法
(一) 四个基本观点: 形态与功能相联系的观点 局部与整体统一的观点 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
进化发展的观点
(二) 四个基本环节 预习――听课――实习――复习 (三) 四个基本手段: 文、图、物、活体相结合
运动系统
第一章 运动系统
组成:骨、关节、骨骼肌 骨借关节连结成骨骼(被动部分)
(三)人体的平面 人体可有三种互相垂直的切面。 矢状面 :将身体分为左、 右两部分的断面。
额状面 :将身体分为 前、后两部分的断面。
水平面 :将身体分为 上、下两部分的断面。 (或称横断面)
头颅横断面正常MR
头颅矢状面正常MR
头颅冠状面正常MR
(四)方位术语*
上(颅侧)和下(尾侧) 前(腹侧)和后(背侧) 内侧和外侧―与人体正中失状面相 对距离 内和外―与体腔、空腔器官相互位 置关系 浅和深―与皮肤表面相对距离 近侧和远侧―在四肢,距肢体根部 远近 尺侧和桡侧―上肢 胫侧和腓侧―下肢
骨骼肌产生动力(主动部分)
功能: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为动力。
人体支架,支持、保护功能,运动功能
第一节
骨学总论
骨(bone)是一种有生命的器官,由骨组织
(细胞、胶原纤维和基质)构成:具有一定形态、

人体解剖学绪论

人体解剖学绪论
借助手术器械切割尸体,用肉眼观察 机体各部分的形态和结构的科学。
(1)系统解剖学(systematic anatomy)
按人体器官功能系统划分,研究正常人体 器官的形态、结构、位置。
(2)局部解剖学(topographic anatomy) 按人体某一局部或某一器官,由表及里、 由浅入深地按结构层次,描述人体的形态 结构、器官的毗邻关系。
思考题
1、人体解剖学的分类与特点。 2、试述标准的解剖学姿势以及按照这一姿
势确定的方位术语。
• 人体的外形分部(8个局部)
– 头部(颅、面部) – 颈部(颈、项部) – 躯干部
• 背部(脊柱区) • 胸部 • 腹部 • 盆部
– 左、右上肢 – 左、右下肢
2、组织学(histology)/显微解剖学
借助显微镜观察人体器官、组织的细微结构 (1)光学显微镜(light microscope,LM)技术
系。凡距身体腹面近者为前,距背面近者为后。 (3)内侧和外侧:描述身体部位相对正中线相对距离。 (4)尺侧和桡侧:上肢内侧为尺侧,外侧为桡侧。 (5)胫侧和腓侧:下肢内侧为胫侧,外侧为腓侧。 (6)内和外:描述某些结构与空腔的关系。 (7)浅和深:描述与皮肤表面相对距离关系。 (8)近侧和远侧:描述四肢方位,距肢体根部近者为近侧。
4、人体的解剖面(plane)
4.1 矢状面(sagittal plane) 沿矢状轴方向所作的切面,将人体分成 左右两部的纵切面 4.2 冠(额)状面(coronal plane) 沿冠状轴方向所作的切面,将人体分为 前后两部的纵切面 4.3 水平/横切面(transverse plane) 沿水平线所作的横切面,将身体分为上 下两部分
现代解剖学的奠基人——维萨里(andress Vesalius)

《人体解剖学》绪论 ppt课件

《人体解剖学》绪论  ppt课件

髓腔medullary cavity;骺epiphysis;
干骺端metaphysis;骺软骨epiphysial cartilage;骺线epiphysial line. (二) 短骨short bones
(三) 扁骨flat bones
(四) 不规则骨 irregular bppot课n件es : pneumatic bone
19
•按形态:
长 骨:主要分布于 四肢
短 骨:分布于腕和 跗部
扁 骨:位于颅、胸、 盆部
不规则骨:如椎骨
ppt课件
20
•长 骨
骨干:内有髓腔,容 纳骨髓。
骺: 有关节软骨, 构成关节面。
干骺端:青少年时骺软骨。
ppt课件
21
短骨
扁骨
ppt课件
不规则骨
22
二、骨的构造
骨密质compact bone 内板和外板 (一)骨 质
未成年手骨
ppt课件
成年手骨
28
第二章 关节学
Arthrology
ppt课件
29
概念: 连结形式
第一节 总论
•直接连接
纤维连结 软骨连结 骨性结合
系统解剖学systematic anatomy
局部解剖学 regional anatomy
细胞学
组织学
胚胎学
ppt课件
6
2、根据研究的角度、方法与目的不同划分
应用解剖学 X线解剖学 断面解剖学 运动解剖学 年龄解剖学 艺术解剖学
……
ppt课件
7
四、学习人体解剖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一)基本观点
ppt课件
1
ppt课件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解剖学》绪论【练习题】
◇A1型题
1.关于解剖学姿势,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身体直立
B.两眼平视正前方
C.手背和足尖向前
D.手掌和足尖朝前
E.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
2.更靠近人体正中矢状面的方位称为
A.前
B.内
C.内侧
D.近侧
E.上
3.在上肢,与内侧相同的方位术语又称
A.桡侧
B.胫侧
C.尺侧
D.腓侧
E.远侧
4.在下肢,与外侧相同的方位术语又称
A.桡侧
B.胫侧
C.尺侧
D.腓侧
E.近侧
5.将人体分为左右对称两部分的面为
A.矢状面
B.冠状面
C.水平面
D.额状面
E.正中矢状面
6.近代人体解剖学的创建人是
A.希波克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盖仑
D.维萨里
E.达芬奇
◇B1型题
(1~4题共用备选答案)
A.系统解剖学
B.局部解剖学
C.断层解剖学
D.X线解剖学
E.微体解剖学
1.按照人体各功能系统描述各器官位置及形态结构的科学
2.按人体结构的部位,由浅入深研究各局部组成结构的形态及位置毗邻关系的科学
3.研究人体不同层面上各器官的形态结构、位置毗邻关系的科学
4.以显微镜等作为主要手段观察研究正常人体微细结构的科学
(5~8题共用备选答案)
A.器官
B.系统
C.细胞
D.组织
E.细胞间质
5.构成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6.由细胞通过细胞间质构成的
7.由不同组织构成,具有一定形态和功能的结构
8.由彼此相互关联的器官共同构成的结构
(9~12题共用备选答案)
A.内
B.内侧
C.浅
D.深
E.近侧
9.距人体正中矢状面较近的方位术语
10.距容腔较近的方位术语
11.距四肢根部较近的方位术语
12.距皮肤较近的方位术语
(13~16题共用备选答案)
A.正中矢状面
B.额状面
C.水平面
D.垂直面
E.垂直轴
13.垂直于水平面,上下穿过人体的线
14.平行于地平面,将人体分成上下两部分的面
15.垂直于水平面,将人体分成前后两部分的面
16.垂直于水平面,将人体分成左右对称两部分的面
◇X型题
1.属于解剖学分支学科的是
A.外科解剖学
B.临床应用解剖学
C.艺术解剖学
D.运动解剖学
E.体衰解剖学
2.人体的基本组织有
A.结缔组织
B.肌组织
C.上皮组织
D.神经组织
E.骨组织
3.描述与人体正中矢状面相对位置关系的方位术语有
A.内
B.外
C.内侧
D.外侧
E.近侧
4.描述空腔器官离空腔远近关系的方位术语有
A.内
B.外
C.内侧
D.外侧
E.远侧
5.属于人体主要系统的是
A.运动系统
B.消化系统
C.生殖系统
D.内分泌系统
E.神经系统
6.关于解剖学姿势,正确的是
A.身体直立
B.两眼平视正前方
C.手掌和足尖朝前
D.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
E.下肢并拢
◇名词解释
1.系统解剖学 2.组织 3.器官 4.系统 5.人体解剖学姿势 6.正中矢状面◇简答题
1.简述人体解剖学的分类。

2.学习解剖学,应注意哪些问题?
3.器官在相互比较时,如何确定位置关系?
【答案】
◇A1型题
1.C 2.C 3.C 4.D 5.E 6.D
◇B1型题
1.A 2.B 3.C 4.E 5.C 6.D 7.A 8.B 9.B 10.A 11.E 12.C 13.E 14.C 15.B 16.A ◇X型题
1.ABCDE 2.ABCD 3.CD 4.AB 5.ABCDE 6.ABCDE
◇名词解释
1.按照人体的功能系统描述各器官位置及形态结构的科学称系统解剖学。

2.由形态、功能相似的细胞通过细胞间质构成的结构称为组织。

3.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规律构成具有一定形态并能实现一定生理功能的结构称器官。

4.若干器官组合起来共同完成某种特定的生理功能的结构整体称为系统。

5.人体解剖学姿势亦称标准姿势,指身体直立,面向前,双眼平视正前方,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两侧,下肢并拢,手掌和足尖向前,这是描述人体结构器官位置方位的前提。

6.经过人体正中线将人体分为左右对称两半的矢状面称为正中矢状切面。

◇简答题
1.从研究角度,人体解剖学包括大体解剖学和微体解剖学。

大体解剖学,又称巨视解剖学,是通过肉眼观察的方法以描述人体的形态结构,主要包括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而微体解剖学,也称微视解剖学,主要以显微镜等为手段观察人体的细微结构,包括细胞学、组织学和胚胎学。

从应用角度,大体解剖学又有许多分支学科,如外科解剖学、表面解剖学、X线解剖学、临床解剖学、运动解剖学,等等。

2.首先必须重视实习以加深印象,并学会运用图谱并联系活体以把形态学活,这样就能正确、全面地理解认识人体的形态结构;其次必须注意运用联系思维来分析归纳以理解其形态特征及其重要性,改变死读书本、硬记名词的方法。

要注意以下问题:①理解形态与功能的相互关系②理解动态发展的观点③理解局部与整体统一的观点④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3.确定方法:①在描述器官或结构距颅或足的相对远近关系时,运用上和下的方位术语。

按照解剖学姿势,近颅者为上,近足者为下。

在四肢,上又称为近侧,即距肢体根部较近;下又称为远侧,指距肢体根部较远。

②在描述器官或结构距身体前面或后面的相对远近时,运用前与后的方位术语。

距身体腹侧面近者为前或腹侧,而距人体背侧面近者为后或背侧。

③在描述人体各局部或器官、结构与人体正中矢状面相对距离远近时,运用内侧和外侧的方位术语。

上肢的尺侧与桡侧,及下肢的胫侧与腓侧分别与内侧和外侧相对应。

④在描述空腔器官相互位置关系时,使用内和外的方位术语。

近内腔者为内,远离内腔者为外。

⑤在描述器官或结构距体表相对距离关系时,运用浅和深的方位术语。

距皮肤近者为浅,远离皮肤而距人体内部中心近者为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