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国高考语文(江西卷)试题及答案
2012高考作文题汇总及全解析

2012高考作文汇总及解析一、2012作文汇总1、2012新课标卷高考作文题:船主与油漆工2012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已经结束,以下为2012年新课标卷(河北、河南、黑龙江、吉林、宁夏、山西、新疆)高考作文题:给材料作文:船主与油漆工,考生根据材料自拟题目,写800字作文。
2、2012年全国卷高考作文题:放下顾虑2012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已经结束,以下为2012年全国卷(贵州、云南、甘肃、内蒙古、青海、西藏、广西)高考作文题:在农村挑秧苗,走到半路负担太重,妈妈建议减掉身体上的束缚,脱掉鞋袜等等,作文关于放下顾虑,挑东西的材料分析。
3、2012年北京卷高考作文题:火车巡逻员的故事2012年北京高考作文题为材料作文,讲述火车巡逻员老计的故事,老计每天在深山里走几十里路守护铁路,清理碎石,防止巨石滑落,每有火车经过都会敬礼,火车都会鸣笛回应。
请自拟题目写篇不少于八百字的文章。
4、2012山东高考作文题:以孙中山箴言自拟题目2012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已经结束,以下为2012年山东高考作文题:材料作文:“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
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
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付世界进步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
——孙中山”5、2012上海卷高考作文题:曾被舍弃的微光2012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已经结束,以下为2012年上海卷高考作文题: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
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
6、2012年福建高考作文:材料作文2012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已经结束,以下为2012年福建高考作文题:冯骥才说“运动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路程内看你使用了多少时间;人生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看你跑了多少路程。
2012年全国高考各地试卷诗歌鉴赏试题解析

2012年全国高考各地试卷诗歌鉴赏试题解析2012年全国统一考试语文题(大纲版)详解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落叶修睦注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
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
只应松自立,二不与君同。
[注]修睦:晚唐诗人。
(1)从写落叶的角度看,第二联与一、三两联的不同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1)(4分)第一、三两联从旁观者的角度描写7秋雨之后落叶的情态,而第二联中“思”与“信”的主体是落叶,使落叶人格化。
第二联插入一、三两联之间,使得全诗富于变化,别具情致。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答出“思”、“信”两字作用的.给2分;答出使全诗富于变化的,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可得一些分。
(2)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
答:【答案】(2)(4分)以松“王”与叶“落”二者的不同构成鲜明对比,采表达作者对松树不凋的赞叹,强化了对落叶飘零的感慨。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答出构成对比的,给2分:能简要分析的,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解答时要联系全诗,借助注释,准确把握。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新课标试题解析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思远人晏几道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
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8.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答:9.“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6分)答:8.【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以及表达技巧的赏析。
【解题思路】解答时要联系全词词句,联系题目、作者的情况,准确把握。
从题目上——思远人,可以看出这是一首思念怀人之作;在写法上,借秋景、飞云、归鸿等意象来表现这一情感,从词的每一个意象上去思考,联系作者的思念之情去作答即可。
近年高考语文病句分类解析

近年高考语文病句分类解析表意不明1.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艺术总监对昆曲《牡丹亭》华美的唱腔和演员娴熟的技巧惊叹不已,赞美昆曲精美绝伦的服装与简洁的舞台设计形成了奇妙的平衡。
(2016·浙江卷)表意不明。
‚赞美昆曲‛应该改为‚赞美《牡丹亭》‛。
2.此次《环境保护法》修订,历时两年,前后经过了多次审议,如今终于定稿,在环境优先于经济的原则上已达成一致并写入法律。
(2014·广东卷)费解。
改为:‚《环境保护法》此次修订,历时两年,前后经过了多次审议,如今终于定稿,人们在环境保护优先于经济发展的原则上已达成共识并将其写入法律。
‛3.曾记否,我与你认识的时候,还是个十来岁的少年,纯真无暇,充满幻想。
(2006·浙江卷)歧义。
歧义,‚还是个十来岁的少年‛是指‚我‛还是指‚你‛或两者皆是,不明确。
可改正:‚……我与你认识的时候,你还是个十来岁的少年……‛。
4.日本在野党强烈指责财务大臣“口无遮拦”、公开谈及政府去年入市干预日元具体汇率的行为是极不负责任的。
(2012·山东卷)歧义。
‚公开谈及‛和‚极不负责任的‛主语是‚在野党‛还是‚财务大臣‛表意不明确,存在歧义。
5.警察反复观察了两个目击者提供的弹壳,并进行技术分析,确定它们和从案发现场得到的弹壳并不是出自同一支枪。
(2013·山东卷)歧义。
‚两个目击者提供的弹壳‛有歧义。
6.熟悉他的人都知道,生活中的他不像在银幕上那样,是个性格开朗外向、不拘小节的人。
(2014·山东卷)歧义。
‚不像在银幕上那样……‛有歧义。
7.今年5月9日是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有近3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参加了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的阅兵式。
(2015·江苏卷)歧义。
应在‚70周年‛后加‚纪念日‛;‚有近3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有歧义,可改为‚有来自近3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
8.这部形片讲述了一个身患重病的工人的女儿自强不息、与命运坑争的故事,对青少年观众很有教育意义。
2012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语文试题(附答案及详细解析)(1)(1)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语文答案解析河南省实验中学崔矿山一、现代文阅读1.C解析:偷换概念,“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对科学知识进行了修正”错,原文是“价值观……进行了选择”,“修正”应为“选择”。
2.B解析:强加因果,前后两句话无因果关系,且“根本原因”文中无此信息。
3.D解析:无中生有,“其直接后果就是科技这把双刃剑的哪一刃都变得更加锋利”错,“直接后果”纯属主观臆测。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4.D解析:阙:空缺,缺额。
5.C解析:①表现的是何灌的正直,而不是“恪尽职守”;⑤说的是萧燧的节俭;⑥说的是萧燧关心百姓的仁爱之心。
6.A解析:“与其亲党”错。
原文是“其亲党”,即秦桧的亲党,而非秦桧及其亲党。
7. (1).(5分)如今有德才和无德才的人混杂一道,风俗浇薄虚浮,兵力未强,财力未富,应当卧薪尝胆以求国内安定太平。
解析:关键词“杂糅”“浇浮”“治”各1分,大意2分。
(2).萧燧说:“东部西部不属同路,按说不该给粮食,但哪忍心对原管辖地区不闻不问呢?”解析:关键词“异路”“安”“旧治”各1分,大意2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8.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
首句起兴,以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
9.关系是:“就砚旋研墨”暗指以临窗滴下的泪水研墨,和泪作书。
原因是:红笺被泪水浸湿。
由于情到深处,词中主人公在作书时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第8题侧重考查作品的思想感情和表现手法,第9题侧重考查对诗歌深层内涵的挖掘赏析。
首句因感秋而怀远,借景抒情,点出主题。
接着写鸿雁随着天际的浮云飞尽,闺中人遥望渺渺长空,盼望归鸿带来游子的音信,但令她失望——“无信”。
下片写悲感流泪,泪弹不尽,临窗而下,有砚承泪,遂以研墨作书。
笺色之红因泪而淡直至褪尽,用夸张的修辞,极写痴情之深。
2012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及答案

2012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一、现代文阅读(9分,第小题3分)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黑箱”是控制论中的概念,意为在认识上主体对其内部情况全然不知的对象。
“科技黑箱“的含义与此有所不同,它是一种特殊的存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使用者如同面对黑箱,不必打开,也不必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知识,只需按规则操作即可得到预期的结果。
例如电脑、手机、摄像机、芯片,以及药品等,可以说,几乎技术的全部中间和最终成果都是科技黑箱。
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科学知识是基础,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则对科学知识进行选择。
除此以外,科技黑箱中还整合了大量人文的、社会的知识,并且或多或少渗透了企业文化和理念。
这样,在电脑或手机中就集成了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经济学、美学,以及对市场的调研和政府的相关政策等知识。
科技黑箱是特殊的传播与共享知识的媒体,具有三大特点。
首先,它使得每一个使用者﹣﹣不仅牛顿,都能直接“站在巨人的肩上”继续前进。
试想,如果要全世界的电脑使用者都透彻掌握电脑的工作原理,掌握芯片上的电子理论,那需要多少时间?知识正是通过科技黑箱这一途径而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
如今,计算机天才、黑客的年龄越来越小,神童不断出现,他们未必理解计算机的制作过程就能编写软件、破译密码。
每一代新科技黑箱的出现,就为相对“无知识”的年轻一代的崛起与赶超提供了机会。
其次,处在相对低端的科技黑箱往往与语境和主体无关,而处于高端的科技黑箱则需满足特定主体在特定场合乃至心理的需要。
人们很少能对一把锤子做什么改进,而使用一个月后的电脑则已经深深地打上了个人的印记,这就说明,在认识变得简单易行之时,实践变得复杂和重要。
最后,当科技为我们打开一扇又一扇门的时候,我们能拒绝它的诱惑不进去吗?而一旦进去,我们的行为能不受制于房间和走道的形状吗?表面上是使用者在支配科技黑箱,然而科技黑箱却正在使用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对使用者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就是说使用者被生产方对象化了。
2012年高考语文总复习(语文版):辨析并修改病句

“冒着酷暑和严寒”呢?这显然不合事理。 病例②:这家乒乓球馆设施齐全,可为乒乓球爱好者提供不同档次的球台、球拍、球衣、 球鞋等乒乓器材。 分析 “球衣、球鞋”不属于乒乓器材,与“球台、球拍”不属于同一范畴的概念,并列
不当,这是概念不清造成的语病。
2.揣摩句子是否主客颠倒或自相矛盾。 病例①:上海世博会的诸多情况,对我还很不熟悉。 分析 主客关系颠倒了,应该是:我对上海世博会的诸多情况还很不熟悉。
(2010· 湖北卷)虽然现在所学的一些专业课, 对我们很陌生, 学起来比较吃 力,不过我相信,在老师的帮助下,只要下苦功,就一定能够学好。 解析 不合逻辑,主客颠倒。应将“虽然现在所学的一些专业课,对我们很陌生,
学起来比较吃力”改为“虽然我们对现在所学的一些专业课很陌生,学起来比较吃 力”。
(2010· 江西卷)为了使这项住房政策真正受惠于低收入家庭,香港政府制定 了非常严格的申请程序,一旦发现诈骗,处罚极其严厉。 解析 不合逻辑,主客颠倒。“为了使这项住房政策真正受惠于低收入家庭”可修
4.附加成分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早晨五六点钟,在通往机场的大街两旁就已经站满了数万名欢送的人群。 (“人群”是整体性名词,前面不能用“数万名”予以限制。可将“人群”改为 “人”。) 5.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关联词语都有自己的固定搭配,如果搭配不当,就会出现语病。 例:只有好好听课,好好完成作业,学习成绩就能大幅度提高。(关联词语“只 有”与“就”不搭配,可将“就”改为“才”。) 6.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例: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的青睐,就在这白眼和青睐之间, 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 (“白眼和青睐”与“温暖”两面对一面, 应把“温暖” 改为“冷暖”。)
的新型欺诈”后加“手法”;D.“遗存或废墟”与价值不搭配,删去“遗存或”。 答案 A
2012年全国高考(江西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西卷)语文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
第一卷1至4页,第II卷5至8页,共150分。
考试注意:1.答题前,考试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第II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书写作答。
在试题卷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I卷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谥.(shì)号提.(dī)防花蕊.(ruǐ)歃.(chā)血为盟B.熟稔.(rěn)青荇.(xìng)中.(zhōng)肯锱.(zī)铢必较C.整饬..(chì)优渥.(wò)尺牍.(dú)无色无臭.(xiù)D.监.(jiān)生执拗.(niù)觊.(jì)觎孑.(jié)然一身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家具赝品气概水乳交融B.萎靡帐篷更叠暴殄天物C.国粹输赢蛰伏旁征博引D.惭怍诟病九州呕心沥血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汶川县某领导在灾后重建工作总结会上,如数家珍....般介绍了当地连年发生的较大地震灾害的情况。
B.那位著名学者去年在北京大学所作的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演讲,观点鲜明,切中时弊,真可谓不刊之论....啊!C.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婚丧嫁娶,对普通人家来说都不是小事,对皇家而言,就更不同凡响....了。
D.滚滚长江水,滔滔黄河浪,翻卷起中国历史上多少为争夺权力而相互杀戮、茹毛饮血....的残酷故事。
近三年高考语文病句题汇编

2012年高考试题病句题汇编1、(山东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近视患者都应当接受专业医师的检查,选择合适的眼镜,切忌不要因为怕麻烦、爱漂亮而不戴眼镜。
B. 本市国税局绘制出“税源分布示意略图”,解决了税源管理辖区划分不清、争议扯皮等问题的发生。
C.为加强国际交流,提高山东环保产业水平,省政府拟举办“生态山东建设高层论坛”暨第五届环保产业博览会。
D.日本在野党强烈指责财务大臣“口无遮拦”、公开谈及政府去年入市干预日元具体汇率的行为是极不负责任的。
【答案】C【分析】本题贴近社会生活实际,选材广泛,既联系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联系了社会时事,又有山东的地域色彩。
并且句子中的语病设计严格按照《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要求的六种类型,涉及了不合逻辑、结构混乱、表意不明等语病,意在考查考生辨析病句的能力和准确表达的言语意识。
A、不合逻辑,属否定失当。
“切忌不要”,“忌”本身就含有“不要”的意思。
将“忌”改为“记”或将“切忌不要”后的“不要”删去。
B、句式杂糅。
将句尾“的发生”去掉或将“解决”改为“避免”“防止”等意义的词语。
D、表意不明。
“公开谈及”和“极不负责任的”主语是“在野党”还是“财务大臣”表意不明确,存在歧义。
所以答案应为C选项。
2、(安徽卷)下列名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 规划提出把合肥建设成为区域型特大中心城市为目标,打造以合肥为核心,包括马鞍山、芜湖、铜陵等城市的大合肥都市圈。
B. 中南大学特批大三学生刘路硕博连读,为其专门制订培养方案,将其作为后备人才,进入侯振挺教授的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
C. 百年来,中华书局一直以传承文明为己任,本着守正出新的原则,整理出版了大批古籍,也推出了许多高水平的学术新著。
D. 对涉及百姓健康和公共利益的研发活动能否进行科学伦理的评价把关,是防止技术滥用、纠正科技应用偏差的重要保证。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辨析语病的能力。
2013届高考语文试题分类解析:10 文学常识、文化经典阅读和名句名篇含答案

2012年语文高考试题分类解析【考点10】文学常识、文化经典阅读和名句名篇1、(2012新课标全国卷,第10题,6分)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人皆有之,。
《孟子·告子》)(2)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君子不齿,,其可怪也欤!(韩愈《师说》)(3)四十三年,,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一片神鸦社鼓。
(宋词《永遇乐》)答案:(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贤者能勿丧耳(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今其智乃反不能及(3)望中犹记佛狸祠下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只记名言名句名篇的能力.看清题目要求,认真作答,不能出现错字、漏字、别字、衍字,顺序颠倒的情况.2、(2012全国大纲卷,第13题,5分)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第一小题计分)(1),非能水也, 。
君子生非异也,。
(《荀子·劝学》)纷纷暮雪下辕门,.轮台东门送君去,.(岑参《白雪歌送武门判官归京》)(2)月出于东山之上, 。
白露横江,。
,凌万顷之茫然。
(苏轼《赤壁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破阵子》)答案:(1)假舟楫者而绝江河善假于物也风掣红旗冻不翻去时雪满天山路(2)徘徊于斗牛之间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解析:考查学生只记名言名句名篇的能力.默写时不能出现错字、漏字、别字、衍字,顺序颠倒的情况。
3、(2012山东卷,第15题,6分)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个小题)(1)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
(《荀子•劝学》)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 (李白《蜀道难》)(2)臣生当陨首,。
(李密《陈情表》)臣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而又何羡乎!(苏轼《赤壁赋》)(3)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与子偕老。
(《诗经•击鼓》)鹤汀凫渚,;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
(王勃《滕王阁序》)(4)子曰:“君子和而不同,.”(《论语•子路》)落日楼头,断鸿声里,。
2012高考全国卷语文试题(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注意事项:答题前,考试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颀长(qí)悚然(sù)彰善瘅恶(dàn)韬光养晦(huì)B. 人寰(huán)攫取(jué)寻瑕伺隙(xì)啮臂为盟(niè)C.抵牾(y ǔ)横亘(gèn)造福桑梓(zǐ)筋疲力尽(jīn)D.鞭挞(tà)骨骼(gé)辗转反侧(niǎn)蜚声中外(fēi)答案B解析:A悚然C牾D辗注意错误均排除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该产品的试用效果非常好,相信它大量投产后将不孚众望,公司一定会凭借产品的优异品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骄人业绩。
B.某市两家报社相继推出的立体报纸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追捧,更多的立体报纸呼之欲出,可能会成为当地报业的一种发展趋势。
C.中国古典家具曾经非常受消费者青睐,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市场上却没有了踪影,而在全球崇古风气盛行的今天,它又渐入佳境了。
D.这位专家的回答让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实在没想到这个困扰我两年的问题他却理解得那么轻松。
答案D解析:不孚众望:指不能使大家信服呼之欲出:指画得十分逼真,一叫就会出来似的。
也泛指文学作品对人的描写十分生动。
2012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大纲全国卷)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真题及解析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考试结束后将本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注意事项答题前考试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第Ⅰ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颀qí悚然sù彰善瘅恶dàn 韬光养晦huìb 人寰huán 攫取juã寻瑕伺隙xì啮臂为盟niâC.抵牾ǔ横亘gân 造福桑梓zǐ筋疲力尽jīnD.鞭挞tà骨骼gã辗转反侧niǎn 蜚声中外fēi 答案B解析A悚然C牾D辗注意错误均排除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该产品的试用效果非常好相信它大量投产后将不孚众望公司一定会凭借产品的优异品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骄人业绩B.某市两家报社相继推出的立体报纸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追捧更多的立体报纸呼之欲出可能会成为当地报业的一种发展趋势C.中国古典家具曾经非常受消费者青睐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市场上却没有了踪影而在全球崇古风气盛行的今天它又渐入佳境了D.这位专家的回答让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实在没想到这个困扰我两年的问题他却理解得那么轻松答案D解析不孚众望指不能使大家信服呼之欲出指画得十分逼真一叫就会出来似的也泛指文学作品对人的描写十分生动渐入佳境指状况渐好或兴趣逐渐浓厚三项均不符合语境D项醍醐灌顶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也形容清凉舒适解析A不但还联结的内容无关联性且这组关联词一般表递进关系而本例中还后面的内容与他在英语国家工作无直接关系B制度的决策出台执行应为酝酿出台执行D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化与就业压力无关联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如在某些汉印中就有荼字省作茶字的写法民间的书写者出于某种考虑将荼减去一笔这就成了茶字随着饮茶习俗的推广荼字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荼简写为茶汉代已露端倪在中唐之前茶字写作荼这恐怕不是我们人人都知道的茶作为饮品我们都很熟悉茶有多个义项茶叶义是其中之一A④⑥⑤②①③ B⑥②①⑤④③C⑤④⑥②①③ D⑥④⑤②③①答案C解析与句末关联紧密的应为3排除D以4或6开头均显突兀排除AB故选C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横江西望阻西秦汉水东连扬子津白浪如山那可渡狂风愁杀峭帆人这是李白《横江词》的第三首横江即采石矶对岸的横江浦渡口王琦《李太白集辑注》引有胡三省《资治通鉴注》扬子津在今真州扬子县南扬子县位置在江都扬州西南已靠近大江扬子津更在其南则是江边的津渡了李白在诗中所以会由横江浦联想到扬子津正是这个缘故扬子津当时必然久已驰名因为它乃是从江都入江的运河渡头可是开元之后却为瓜洲所取代中晚唐人诗中提到瓜洲的很多而扬子津却很少见胡三省乃宋元间人那时读《资治通鉴》就已经需要有人来为扬子津做注了扬子津作为运河渡口自然早已有之扬子县的得名因此有可能是出于扬子津然而它自身却久已沉埋不为人所知晓了扬子津原来是个近江面的较低洼处可是它与南岸从润州入江的运河渡口并不正好相对嫌偏西了一些而江中靠北岸处又有沙洲这就造成了航行上的不便《新唐书·齐浣传》浣迁润州州北距瓜步沙尾纡汇六十里舟多败溺浣徒漕路由京口埭治伊娄渠已达扬子岁无覆舟减运钱数十万也就是说渡江进入北岸的运河不再通过扬子津而是通过新开的伊娄河到达扬子县李白《提瓜州新河饯族叔舍人贲》诗云齐公凿新河万古流不绝指的便是这条河而瓜洲从此也就取代了扬子津成为大江北岸运河的著名津渡白居易有《长<a name=baidusnap0></a>相思</B>》词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白居易的时代去开元未远而瓜洲就已经成了古渡头至于比起瓜洲来更古的扬子津自然是早已在人们的记忆之中消失了瓜洲浦成为便利的津渡是由于它正对南岸江边的京口而京口的漕路是在开元二十五年齐浣迁润州后才兴修的换句话说旧漕路原来并不通京口而要开辟一条通京口的新漕路却是十分艰辛的宋代《新唐书音训》云京口在润州城东北甘露寺侧甘露寺正位于北固山所以移徙这段漕路势必要紧贴着北固山下与山根的顽石打交手战这样的工程自非一日之功这也就是李白《丁督护歌》中所描绘的万人凿磐石无由达江浒的施工场面过去有些注家以为无由达江浒是由于运载石头的缘故其实水运主要看舟船的吃水量而不在于运石头还是运粮食只要不超过吃水量运什么都一样可行其所以无由达江浒只是由于山下的顽石还没有被凿通而已这里李白的三首诗正好可以为瓜洲浦取代扬子津这一变迁作证而同时《横江词》为李白早年作品也就又多了一条证据摘编自林庚《闲话扬子津》5下列关于本文第一段内容的表达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李白《横江词》第三首由横江浦联想到扬子津是因为这两个地方都是长江边上有名的运河渡口B.中晚唐人的诗中很少提到扬子津是因为当时瓜洲已经取代扬子津成为长江边上的运河渡口了C.胡三省虽然是宋元间人但是读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已经有困难需要有人来做注解才行D.扬子县位于江都的西南方之所以被命名为扬子可能是因为该县的南部有久已驰名的扬子津答案C解析按文意胡三省是作注的人读《资治通鉴》没有困难6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扬子津是长江边上的低洼处并且跟南岸的运河渡口又不正好相对而江中正对扬子津处又有沙洲造成船舶航行十分不便B齐浣迁官润州以后把长江南岸的漕路迁徙到京口又在北岸开凿了伊娄河这样船舶渡江以后就不再通过扬子津北上C.瓜洲浦地处伊娄河的入江处由于正对着南岸江边的京口并且京口已经开凿了新漕路所以瓜洲浦就成为一个便利的渡口D.有注家认为李白诗句无由达江浒是说由于石头过重无法用船运到江浒其实用船运石头和粮食是一样的注家此说不能成立答案A解析根据文意江中靠北岸处有沙洲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于南岸从润州入江的运河渡口来说扬子津嫌偏西了一些瓜洲浦则正对南岸的京口所以瓜洲浦在扬子津的东面B齐浣对漕路的改造使船舶渡江到达北岸运河渡口的行程缩短了并减少了覆舟的危险为航运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C.从李白《丁督护歌》中的万人凿磐石一句可以知道开辟京口漕路的过程是非常艰辛的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D文中所引李白的三首诗正好反映了瓜洲浦取代扬子津的历史变迁其中《横江词》写作最早《丁督护歌》则写作最晚答案B解析文中未见使船舶渡江到达北岸运河渡口的行程缩短了的相关描述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郭浩字充道德顺军陇干人徽宗时尝率百骑抵灵州城下夏人以千骑追之浩手斩二骑以首还从种师道进筑茸平砦敌据塞水源以渴我师浩率精骑数百夺之敌攻石尖山浩冒阵而前流矢中左肋怒不拔奋力大呼得贼乃已诸军从之敌遁去由是知名累迁中州刺史钦宗即位以种师道荐召对奏言金人暴露日久思归乞给轻兵间道驰滑台时其半度可击也会和战异议不能用帝问西事浩曰臣在任已闻警虑夏人必乘间盗边愿选将设备已而果攻泾原路取西安州怀德军绍圣开拓之地复尽失之建炎元年知原州二年金人取长安泾州守臣夏大节弃城遁郡人亦降浩适夜半至郡所将才二百人得金人使之还曰为语汝将曰我郭浩也欲战即来决战金人遂引去绍兴元年金人破饶风岭盗梁洋入凤州攻和尚原浩与吴璘往援斩获万计迁邠州观察使徙知兴元府饥民相聚米仓山为乱浩讨平之徙知利州金人以步骑十余万破和尚原进窥川口抵杀金平浩与吴玠大破之玠按本路提点刑狱宋万年阴与敌境通利所鞫不同由是与浩意不协朝廷乃徙浩知金州兼永兴军路经略使金州残弊特甚户口无几浩招辑流亡开营田以其规置颁示诸路他军以匮急仰给朝廷浩独积赢钱十万缗以助户部朝廷嘉之凡有奏请得以直达九年改金洋房州节制十四年召见拜检校少保十五年卒年五十九8对下列句子中队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敌攻石尖山浩冒阵而前冒贸然B奋力大呼得贼乃己己停止C乞给轻兵间道驰滑台乞请求D时其半度可击也时等候解析冒不顾顶着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郭浩奋勇抗击金人的一组是①浩手斩二骑以首还②流失中左肋怒不拔③所将才二百人得金人④浩适与吴璘往援斩获万计⑤相聚米仓山为乱浩讨平之⑥浩与吴玠大破之A①②③B①⑤⑥C②④⑤D③④⑥答案A解析只123为奋勇抗击金人4为战果5为平乱6为战果10.下了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郭浩有胆有勇屡立战功徽宗时他抗击夏人曾以少敌多跟随种师道征战他率领数百精骑夺回被敌军占据的水源几次升官后担任中州刺史B 郭浩卓有见识可惜建议未被采纳钦宗即位后曾照他询问抗金之策以及西部战事他坚决主战提出应对之策而朝廷举措失当国土蒙受损失C 郭浩吴介共同破敌后感情产生隔阂绍兴年间金兵屡屡犯宋两人连手大败金兵吴举劾宋万年暗中通敌郭不同意这一做法被调往金州D 郭浩政治有方金州状况好转他初到任时金州极度破败百姓流亡经治理后积有余钱资助户部受到朝廷嘉勉并给与奏请可以直达的优遇答案C解析据文意郭吴产生隔阂在吴举劾之后绝密☆启用前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第Ⅱ卷注意事项答题前考生先在答题卡上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然后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第Ⅱ卷共4页请用直径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个体的答题区域内做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Ⅱ卷共11小题共120分四23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臣在任已闻警虑夏人必乘间盗边愿选将设备译文答案臣在任时已听到警报担心夏人一定会乘机侵占边地希望朝廷选派将领设置守备2浩招辑流亡开营田以其规置颁示诸路译文答案郭浩招集安抚流亡之人开营田朝廷把他所作所为颁示各路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落叶修睦注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只应松自立二不与君同〔注〕修睦晚唐诗人1从写落叶的角度看第二联与一三两联的不同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答案翻思由实写到虚写从眼前景写到春日景体现了不同的季节作用对比表强烈的感受解析略2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答答案对比突出对落叶的感叹解析略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第一小题计分5分1 非能水也君子生非异也《荀子劝学》答案假舟楫者--而绝江河善假于物也纷纷暮雪下辕门轮台东门送君去岑参《白雪歌送武门判官归京》答案风掣红旗冻不翻去时雪满天山路2月出于东山之上白露横江凌万顷之茫然苏轼《赤壁赋》答案徘徊于斗牛之间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答案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五22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听朗诵孙犁一九八五年九月十五日晚间收音机里一位教师正在朗诵《为了忘却的记念》这篇散文是我青年时最喜爱的每次阅读都忍不住热泪盈眶在战争年代我还屡次抄录油印给学生讲解自己也能背诵如流现在在这空旷寂静的房间里在昏暗孤独的灯光下我坐下来虔诚地默默地听着我的心情变得很复杂很不安定眼里也没有泪水五十年过去了现实和文学都有很大的变化我自己经历各种创伤感情也迟钝了五位青年作家的事迹已成历史鲁迅的这篇文章也很久没有读只是偶然听到革命的青年作家群奔走街头振臂高呼最终为革命文学而牺牲这些情景这些声音对当前的文坛来说是过去了很久也很远了是的任何历史即使是血写的历史经过时间的冲刷在记忆中也会渐渐褪色失去光泽作为文物陈列的古代的宗教信徒用血写的经卷就是这样关于仁人志士的记载或仁人志士的遗言在当时和以后对人们心灵的感动其深浅程度总会有不同吧他们的呼声在当时是一个时代的呼声他们心的跳动紧紧连接着时代的脉搏他们的言行就是群众的瞩望他们的不幸会引起全体人民的悲痛时过境迁情随事变就很难要求后来的人也有同样的感情时间无情时间淘洗时间沉淀时间反复历史不断变化作家的爱好作家的追求也在不断变化抚今思昔登临凭吊的人虽络绎不绝究竟是少数有些纪念文章也是偶然的感喟一时之兴怀世事虽然多变人类并不因此就废弃文学历史仍赖文字以传递三皇五帝之迹先秦两汉之事均赖历史家文学家记录才得永久流传如果没有文字只凭口碑多么重大的事件不上百年也就记忆不清了文字所利用的工具也奇怪竹木纸帛遇上好条件竟能千年不坏比金石寿命还长能不能流传不只看写的是谁还要看是谁来写秦汉之际楚汉之争写这个题材的人当时不下百家一到司马迁笔下那些人和事才活了起来脍炙人口永远流传别家的书却逐渐失落亡佚白莽柔石在当时并无赫赫之名事迹亦不彰著鲁迅也只是记了私人的交往朋友之间的道义都是细节都是琐事对他们的革命事迹或避而未谈或谈得很简略然而这篇充满血泪的文字将使这几位青年作家长期跃然纸上他们的形象鲁迅对他们的真诚而博大的感情将永远鲜明地印在凭吊者的心中想到这里我的心又平静了下来清澈了下来文章与道义共存文字可泯道义不泯而只要道义存在鲁迅的文章就会不朽1985年9月21日晨改抄讫有删改14作者听朗诵时心情变得很复杂很不安定眼里也没有泪水这是为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答答案经历沧桑时间冲刷分析略15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1这些情景这些声音对当前的文坛来说是过去了很久也很远了答答案当前的现实和文学发生很大的变化对以前革命作家群那段历史已趋遗忘2想到这里我的心又平静了下来清澈了下来答答案感悟到文章与道义共存想到革命的文学青年与鲁迅文章一起不朽16在作者看来影响历史与世事流传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请简要说明6分答答案文字利用的工具写文章的人写作对象说明略17这篇文章是怎样构思的请简要分析6分答答案一波三折曲折行文最终感悟而解脱归于平静清澈六15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18从整个文段来看下面划线的三个句子在语言表达上都有问题请予修改要求语意连贯衔接自然语句通顺不改变原意修改后的句子每句都不得超过15个字6分我的朋友老王人称戏痴自号梨园客由于用客来称呼可见不是戏曲界的专业人士但是凡说起他②他在戏曲界人人都知道他特别爱听戏爱唱戏后来还成了有名的票友他退休后又热衷于戏曲资料的收藏买剧本集唱片淘剧照等忙的不亦乐乎③还有700余份戏单是他搜集的而且都是上个世纪的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由客可知不是戏曲界专业人士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在戏曲界人人都知道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他还搜集了700余份上世纪的戏单19.请在下面划线处补写一句恰当的话使它与后面部分构成一个完整的文段不得超过2 20个字3分____________音乐作品的深度有不同的表现形态比较重要的形态通常有两种一是深刻而是深邃大致说来深刻是就作品的主题而言深邃是就作品的意蕴而言深刻诉之于意义比较理性深邃诉之于体验比较感性深刻如同在二维平面上的篆刻是静态的深邃却似三维空间中的景致是动态的西方音乐以深刻见长中国音乐则以深邃著称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我们欣赏与评价音乐主要看它是否有深度20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没有理想人生就如迷宫无论怎么坚持都只是辨不清方向的盲目穿行没有理想人生就如黑夜无论怎么用心都只是见不到光明的胡乱摸索没有理想人生就如荒漠无论怎么努力都只是看不到希望的徒劳跋涉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略七60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周末我从学校回家帮着干农活今春雨多道路泥泞我挑着一担秧苗在溜滑的田埂上走了没几步就心跳加速双腿发抖担子直晃只好放下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妈妈在田里插秧看到我的窘态大声地喊孩子外衣脱了鞋子脱了再试试我脱了外衣和鞋袜卷起裤脚重新挑起担咦一下子就觉得脚底下稳当了担子轻了很快就把秧苗挑到妈妈跟前妈妈说你不是没有能力挑这个担子你是担心摔倒弄脏衣服注意力不集中脱掉外衣和鞋袜就甩掉了多余的顾虑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答案略。
2012全国卷高考语文卷及答案-(1)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本试题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11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黑箱,是控制论中的概念,意为在认识上主体对其内部情况全然不知的对象.“科技黑箱”的含义与此有所不同,它是一种特殊的存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使用者如同面对黑箱,不必打开,也不必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知识,只需按规则操作即可得到预期的结果.例如电脑、手机、摄像机、芯片,以及药品等,可以说,几乎技术的全部中间和最终成果都是科技黑箱.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科学知识是通泌出,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则对科学知识进行选择。
除此以外,科技黑箱中还整合了大童人文的、社会的知识,并且或多或少渗透了企业文化和理念。
这样,在电脑或手机中就集成了物理学、计葬机科学、管理学、经济学、美学,以及对市场的调研和政府的相关政策等知识.科技黑箱是特殊的传播与共享知识的媒体,具有三大特点。
首先,它使得每一个使用者—不仅牛顿,都能直接“站在巨人的肩上”继续前进.试想,如果要全世界的电脑使用者都透彻掌握电脑的工作原理,掌握芯片上的电子理论,那需要多少时间?知识正是通过科技黑箱这一途径而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
如今,计葬机天才、黑客的年龄越来越小,神童不断出现,他们未必理解计算机的制作过程就能编写软件、破译密码。
每一代新科技黑箱的出现,就为相对“无知识”的年轻一代的崛起与赶超提供了机会。
其次.处在相付低端的科技黑箱往往与语境和主体无关,而处于高端的科技黑箱则需满足特定主体在特定场合乃至心理的需要。
人们很少能对一把锤子做什么改进,而使用一个月后的电脑则已经深深地打上了个人的印记,这就锐明,在认识变得简单易行之时,实践变得复杂和重要.最后,当科技为我们打开一扇又一扇门的时候,我们能拒绝它的诱惑不进去吗?而一旦进去,我们的行为能不受制于房间和走道的形状吗?表面上是使用者在支配科技黑箱,然而科技黑箱却正在使用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对使用者施加潜移双化的影响,也就是说使用者被生产方对象化了。
历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历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篇一:历届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字音2011年高考试题解析语文分项版之专题1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1.(重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答案】a2.(浙江)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答案】c【解析】馄饨(tu n),令人咋(z?)舌..3.(天津)下列词语中加点安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答案】 d4.(山东)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 磅秤/磅礴仿佛/佛手瓜....b. 钥匙/汤匙漩涡/涡轮机....刨除/刨根问底..调节/调虎离山..c. 驻扎/扎实亲事/亲家母伎俩/仨瓜俩枣......d. 果脯/胸脯胳臂/长臂猿倔强/强颜欢笑......【答案】d5.(全国)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6.(江西)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都正确的一组是【答案】 d7.(湖南)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答案:a.8.(广东)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协作/提携歼灭/忏悔畜牧/牲畜......b.豁免/庆贺膝盖/油漆载重/载体......c.胆怯/商榷扮演/搅拌反省/节省......d.储存/贮藏阻挠/妖娆传记/传奇......【答案】d9.(安徽)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a.角色∕角逐砥砺∕抵消载歌载舞∕载誉归来......b.贝壳∕地壳和蔼∕暮霭锲而不舍∕提纲挈领......c.和谐∕调和屡次∕步履称心如意∕拍手称快......d.模块∕楷模誊写∕家眷呱呱坠地∕沽名钓誉......10.(北京)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字音(10年天津卷)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答案b【命题意图】此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的知识,能力层级为a级。
2012年全国高考作文题及解析

2012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汇总及点评2012高考全国卷(新课标)作文题:材料:有个船主,让漆工给船涂漆。
漆工涂好船后,顺便将船上的漏洞补好了。
过了不久,船主给漆工送了一大笔钱。
漆工说:“工钱已经给过了”。
船主说:“这是感谢补船漏洞的钱。
”漆工说:“那是顺便补的。
”船主说:“当得知我的孩子们驾船出海,我就知道他们回不来了。
因为船上有漏洞,现在他们却平安归来,所以我感谢你!”考生根据材料自拟题目,写800字作文。
点评:可以从修船工的职业精神以及“举手之劳帮助他人不求回报”的角度来写,最主要的是把重点放在修船工的身上,此外,关注细节,突出细节的重要性也可以写好这篇文章。
2012年全国卷高考(大纲卷)作文题:《放下顾虑》2012年高考全国卷(贵州、云南、甘肃、内蒙古、青海、西藏、河北、广西)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周末,我从学校回家帮着干农活。
今春雨多,道路泥泞,我挑着一担秧苗,在溜滑的田埂上走了没几步,就心跳加速,双腿发抖,担子直晃,只好放下,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
妈妈在田里插秧,看到我的窘态,大声地喊:“孩子,外衣脱了,鞋子脱了,再试试!”我脱了外衣和鞋袜,卷起裤脚,重新挑起担子。
咦,一下子就觉得脚底下稳当了,担子轻了,很快就把秧苗挑到妈妈跟前。
妈妈说:“你不是没能力挑这个担子,你是担心摔倒,弄脏衣服,注意力不集中。
脱掉外衣和鞋袜,就甩掉了多余的顾虑。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2年北京卷高考作文题:《火车巡逻员的故事》材料:老计一个人工作在大山深处,负责巡视铁路,防止落石、滑坡、倒树危及行车安全,每天要独自行走二十多公里,每当列车经过,老计都会庄重地向疾驰而过的列车举手致敬。
此时,列车也鸣响汽笛,汽笛声在深山中久久回响……大山深处的独自巡视,庄重的巡礼,久久回响的汽笛……,这一个个个场景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在材料含义范围之内,自定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2年高考语文大纲卷(含详细答案)

5.下列关于本文第一段内容的表达,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李白《横江词》第三首由横江浦联想到扬子津,是因为这两个地方都是长江边上有名的运河渡口。
B.中晚唐人的诗中很少提到扬子津,是因为当时瓜洲已经取代扬子津成为长江边上的运河渡口了。
C.胡三省虽然是宋元间人,但是读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已经有困难,需要有人来做注解才行。
、、、、、。如在某些汉印中,就有“荼”字省作“茶”字的笔,这就成了“茶”字
②随着饮茶习俗的推广,“荼”字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
③“荼”简写为“茶”,汉代已露端倪
④在中唐之前“茶”字写作“荼”,这恐怕不是我们人人都知道的
⑤茶作为饮品,我们都很熟悉
⑥“茶”有多个义项,“茶叶”义是其中之一
现在,在这空旷寂静的房间里,在昏暗孤独的灯光下,我坐下来,虔诚地、默默地听着。我的心情变得很复杂,很不安定,眼里也没有泪水。
五十年过去了,现实和文学,都有很大的变化。我自己,经历各种创伤,感情也迟钝了。五位青年作家的事迹,已成历史:鲁迅的这篇文章,也很久没有读,只是偶然听到。
D.扬子县位于江都的西南方,之所以被命名为“扬子”,可能是因为该县的南部有久已驰名的扬子津。
6.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扬子津是长江边上的低洼处,并且跟南岸的运河渡口又不正好相对,而江中正对扬子津处又有沙洲,造成船舶航行十分不便。
B.齐浣迁官润州以后,把长江南岸的漕路迁徙到京口,又在北岸开凿了伊娄河,这样船舶渡江以后,就不再通过扬子津北上。
3.本卷共11小题,共120分。
四、(23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11.把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精编高考语文句子理解赏析题分析含答案

句子理解赏析题【经典问法】1.解释(理解)某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2.文中提到某句话,你如何理解?3.探究(分析〉文章某句话在文中的内涵(含义广)。
【高考典例】例1:怎样理解第⑩自然段“他是否像那个铁铃铛,尽情地唱过了呢”在文中的含义?〔4分年四川卷《锈损了的铁铃铛》)参考答案:①爸爸在沙漠中执着于科技实验,倾尽心血和智慧,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2分),就像那个铁铃铛“尽情地唱过”(1分)②表达了对爸爸奉献和牺牲精神的赞颂。
(1分)例2:你如何理解“心里仿佛陆续注入一缕一缕的光亮”这句话?(3分)(2012年天津卷《掐辫子》)参考答案:这是一个比喻句,“他”的讲述使“她”对农村的了解由模糊到清晰,带给“她”温暖。
“陆续”“一缕一缕”说明这种了解是一点点逐渐加深的。
例3:谈谈你对文中“沉静着,又啮碎了自己的心”这句话的理解。
(4分)(2012年湖南卷《忆韦素园君》)参考答案:①韦素因这样的人由对当时封社会,如果保持沉默的话,内心就会十分痛苦;②表现了鲁迅对韦素园认真、激烈性格的透彻了解,及对他因这种性格严重影响健康的痛惜与无奈。
例4:作者在文末说“母亲就是我人生一味无价的中药”,联系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5分)(2012年浙江卷《母亲中的药铺》)参考答案:①母亲这味“中药”,为“我”抵御世间的伤害;②母亲的爱与美德,如同中药的药理,慰藉“我”的心灵,成为“我”无价的精神财富;③形象地表达“我”对母亲的真挚情感;④呼应标题,深化题旨。
例5:请根据文本,探析“我看到了瓦下面的时光、欢乐甚至痛苦”这句话的含义。
(6分)(2013年福建卷《瓦》)参考答案:①客观方面,对于土与火的结晶,先人早就有了认知;在漫长的岁月中,瓦已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②主观方面,人们在生活中对瓦有着复杂的感情:既赞美瓦的无私,感激瓦带来的快乐,也为瓦即将被取代而伤感难舍。
(6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理解,言之成理亦可。
)例6:“他喜爱北平,大概最大的原因是北平有几位说得来的朋友。
2012年高考试题——语病题(绝对精校,答案详细解析)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湖北卷) A.坐上画舫游清江,如行画卷之中,江水清澈,绿树葱郁,自然 与人,和谐相依,随风生长,好一派如诗如画的风光! B.游览三峡大瀑布时,我们从倾斜而下的水帘中狂奔而过,尖叫 声、嬉笑声响成一片,那真是充满刺激的难忘体验! C.当今已经很少有人还像以前那样的闲情逸致,拿出一本小说, 从头到尾地阅读一遍,欣赏其委婉动人的故事。 D.现代文明不仅带来了理性化、工业化、市场化、都市化、民主 化和法制化这样美好的社会制度,而且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 富。
C
B. 一个省的文化系统如果能肩负起继承当地文化传统的使命,那 么这个省的文化底蕴就会得到保持,而不至于中断和流失。
C. 图书馆、影剧院、篮球场、老年活动室,这些城里有的文化娱 乐设施,在很多村子里都有,对村民免费开放。 D. 责任感是沉甸甸的,为我们社会所需要,每个人都应该具备, 在所有价值中它处于最高的位置是毋庸置疑的。
B
A。搭配不当,“自然与人“和”“随风生长”不搭配。 C。应该是“像以前那样具有闲情逸致”,缺少谓语; D。“不仅……而且”是递进关系,后面的分句位置颠倒。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广东卷) A.中国科学院最近研究发现,喜马拉雅山冰川退缩,湖泊的面积扩张,冰湖溃决 危险性增大,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B.长江中的江豚被誉为“水中大熊猫”,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也是《华盛顿公 约》确定的全球濒危物种之一,再不加以保护,15年后将会灭绝。 C.专家认为,我国人均饮茶量每天不足10克,加之大部分农药不溶于水,茶叶中 即使有少量的农药残留,泡出的茶汤中也会农药含量极低,对人体健康影响 不大。 D.今年广东天气形势复杂,江西、北江可能出现五年一遇的洪水;省政府要求各 地要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抗大旱,做到排查在前、排险在前、预警在前, 确保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A。主语不一致,应改为“对此现象应广泛关注”; C。“泡出的茶汤中也会农药含量极低”,语序不当,应把“也会”放到“农药 含量”的后面;“加之”一句应移至“泡出”一句前。 D。 语序不当,“防大汛、抢大险、抗大旱”应“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
2012年全国高考16道作文题关键词解读

2012年全国高考16道作文题关键词解读2012年全国高考语文共出现了16套试题,也就相应地诞生了16道作文题,除了江苏卷作文命题为“忧与爱”之外,其他15道作文都是以材料作文的面貌出现的,都是要求考生“自拟”标题。
常见的作文形式有全命题、半命题、话题和材料作文等四种情况,无论何种命题形式,都应该有关键词存在,特别是材料作文,会有更具体的显示。
关键词就是主题词,是作文命题中最有价值、最值得关注的字眼,也是考生立意构思、达情创新所遵从的最主要信息点,是不跑题、不伤题、紧扣题的重要依据。
抓住了关键词,就抓住了作文的运行方向和命题的本质。
我们不少考生,在见题之后总是懒于运思,急于动笔,思考还不成熟就贸然急进,显然难成妙文佳篇。
这其中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没有选定关键词、紧扣关键词是致命症结所在。
可见抓住命题关键词是写好考场作文的第一要务,很多考生没有这方面的意识和经验,就是因为还不知道有这种捷径存在,还没有注意到这扇窗口的实践价值,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审题写作习惯。
现以2012年16道高考作文题为例,将其中主要的关键词分别提取出来,一一进行解读,既是对2012年高考作文命题要义的一个总结、概说和认识,更期望对2013年考生的写作产生积极的启示和明显的助益。
(限于篇幅,每道作文题只对一个富有特色、具有创新功能和概括意义的重点关键词进行简要阐释,余者从略,但可以照此仿析)1.全国新课标卷:道谢·顺手“顺手”是随手之意,是指很轻易地一伸手就解决了,就是顺势做好某件事情,如顺手牵羊那么易得,这是从修船工角度确定的。
刷油漆是修船工受雇担任的主要任务,但是除此之外他还补好了船底一个“小洞”,正是这顺手一补,才避免了船毁人亡事故的发生。
结果固然重要,修补小洞的“过程”虽然十分简单容易,但却弥足珍贵,这是良好的“职业道德”结出的丰硕成果,是工作不分分内分外开出的灿烂之花,是点点滴滴时时处处为他人着想的具体表现。
顺手事小,小中见大,举手之劳,劳有大功,“勿以善小而不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高考真题——语文江西卷解析版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谥(shì号提(dī防花蕊(ruǐ歃(chā血为盟B.熟稔(rěn青荇(xìng中(zhōng肯锱(zī铢必较C.整饬(chì优渥(wò尺牍(dú无色无臭(xiùD.监(jiān生执拗(niù觊(jì觎孑(jié然一身答案:C(A、歃shà考查形近字的读音,比较容易排除;B、中肯zhòng考查多音字;D、监生jiàn,也是多音字的考查;字音基本来源于教材中的注解。
江西这两年特别注重每个选项只错一个。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家具赝品气概水乳交融B.萎靡帐篷更叠暴殄天物C.国粹输赢蛰伏旁证博引D.惭怍诟病九洲呕心沥血答案:A(B、更迭;C、旁征博引;D、九州。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汶川县某领导在灾后重建工作总结会上,如数家珍般介绍了当地连年发生的较大地震灾害的情况。
B.那位著名学者去年在北京大学所作的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演讲,观点鲜明,切中时弊,真可谓不刊之论啊!C.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婚丧嫁娶,对普通人家来说都不是小事,对皇家而言,就更不同凡响了。
D.滚滚长江水,滔滔黄河浪,翻卷起中国历史上多少为争夺权力而相互杀戮、茹毛饮血的残酷故事。
答案:B(A、如数家珍:数:点数。
家珍:家藏的珍宝。
如同点数家里的珍宝,言下之意就不能“自己的东西’------这是解题重点,比喻对所讲的事情非常熟悉;B、不刊之论,指不可磨灭和不可改动的言论;C、不同凡响,凡响,平凡的音乐。
形容事物不同寻常,多指文艺作品;D、茹毛饮血,茹:吃。
指原始人不懂得用火,捕到禽兽就连毛带血生吃。
,比喻处在未开化壮态。
4.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昨天赵曼丽独自在操场一角哭泣王婷婷连忙跑过去问怎么回事。
B大陆同胞、台湾、香港、澳门同胞,还有海外侨胞,都是中华的子孙。
C他最要好的朋友,——一个房地产商——告诉他,市场正在调查,眼下买房要慎重。
D有人认为:儿童天真烂漫,无忧无虑,不可能发生心理异常,心理学家并不认同这种观点。
答案:A(B、第一个顿号改逗号,大陆同胞和港澳台同胞同一层并列,港澳台一层并列,小并列用顿号;C、第一个破折号前逗号去掉,“一个房地产商”是对“朋友”的解说,中间不需要加逗号;D、考查冒号的用法,冒号要掌管到句子结束,将第三个逗号改句号。
同时要注意在一个句子中不能出现冒号的套用。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贫困市民和下岗职工不再把干个体看作是丢脸的事,他们已经坦然的加入到个体户行列中来B关于《品三国》,粗粗一看,似乎与其他同类的书没有多大的区别,但反复品读,就会发现其意味深长。
C虽然大家都中的生活离不开物质基础,可也没有一个人不认为,幸福并不完全由物质条件决定D在学校师资不足的情况下,他主动挑起了为请假的老师代课的任务,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答案:C(A、“贫困市民和下岗职工“有交叉部分,不能并列;B、缺少主语,应去掉“关于”;D、搭配不当,“挑起了……重担”或“承担……任务”。
6.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楚国狂人接舆遇见孔子,并不理会他,自顾自的边走边唱歌,且在子路面前批评孔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论语》B觉慧没有参加高老太爷的大殓仪式,因为道士说他的生肖与大殓的时辰有冲突。
他虽然没有反对,但心里不相信这些(《家》C许攸向袁绍献计攻许昌,袁绍不听,致使许攸投奔曹操。
曹操用许攸之计,烧毁袁绍积于乌巢的军粮辎重,大败袁绍。
9《三国演义》D伏盖太太的公寓住着七位客人:库蒂尔太太和少女泰伊番,老头波阿雷和中年男子伏拖冷,老处女米旭诺,高老头和年轻人拉斯蒂涅(《高老头》答案:A(“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不是楚狂接舆,而是荷蓧丈人,楚狂接舆“风歌笑孔丘”——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二、9分,每小题三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联觉,是指各种感觉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是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
联觉最常见的现象时通过温度、形状、气味、声音或味道感知色彩。
比如,红、橙、黄。
类似于太阳和烈火的颜色,往往引起温暖感,是一种暖色。
蓝、青、紫,类似于碧空和寒水的颜色,常常引起寒冷感,是一种冷色。
前者是进色,给人向前方突出的感觉;后者是退色,给人向后方退让的感觉。
色调的浓淡也使人产生远近之感:深色调使人感到近些,浅色调让人感到远些。
联觉是一种真实稳定的感受。
最初,人们认为联觉不过是对儿时的认知记忆和联想。
也有人认为,当一个人说数字5是红色、数字6是绿色的时候,这种联觉描述是一种比喻形式。
但是,都无法解释为什么只有一部分人拥有联觉能力。
于是,科学家开始提出也许这种现象可以从生物学上得到解释。
有研究者认为,这种紊乱现象是由大脑中最原始的边缘系统,或者说主管情绪的大脑区域造成的异常活动。
这是一种所有人都会产生的现象,只不过一些人对此有意识。
西班牙实验心理学研究员阿莉西亚·卡列哈斯说:“建立在客观数据基础上的所有理论都认为,联觉现象是因大脑不同区域之间存在额外联系而造成的。
利用磁共振进行的研究似乎可以证实以下的假设:对于正常人来说,当看到数字和字母是,大脑中与形状处理相关的平层区域就会被激活。
但如果是一位拥有联觉恩呢管理的人,除了上述区域外,与颜色认知相关的V4区域也同时被激活。
科学家们认为,联觉者的大脑区域间可能存在更加广泛的联系,毗邻区域间的互相沟通比正常人更加活跃。
这种互相联系可能存在于所有人的大脑中,但只有联觉者的被激活。
人们普遍存在一种疑问,即为什么只有一部分人会发生连觉现象。
一些人用问题。
有研究者已经注意到,如果一个家族中有一人具有联觉能力,那么很可能会出现更多这样的人。
研究结果显示,42%的联觉者在家谱的同一等级种有一位亲属具有同样能力。
科学研究指出,联觉现象大多出现在教学较差的人身上,此外,左撇子、方向感较差以及有过预知经历的人也通常会出现联觉现象。
也有人认为,联觉你呢管理与一个人的创造力有关,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和艺术家都具备联觉能力。
联觉现象对于人类认识和意识行为的研究,具有特殊意义。
许多专家指出,使声音和物体形状之间建立联系的能力可以成为语言和抽象思维发展的一粒种子。
7.下列关于“联觉”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联觉是一种人人都会产生的紊乱现象,它是大脑中最原始的边缘系统和主管情绪的大脑区域造成的异常活动。
B.联觉现象因大脑不同区域之间存在额外联系而造成,联觉者的大脑区域间存在广泛的联系,毗邻区域间的互相沟通比正常人更加活跃。
C.利用磁共振进行的研究已经证实:拥有联觉能力的人,除了看到数字和字母时,大脑中与形状处理相关的皮层区域会被激活外,与颜色认知相关的V4区域也同时被激活。
D.联觉是许多科学家和艺术家都有的能力,左撇子、方向感较差以及有过预知经历者也通常会出现联觉现象。
答案:B(A、第二段“都无法解释为什么只有一部分人拥有联觉能力”排除A项;C、原文“利用磁共振进行的研究似乎可以证实”而不是“已经”证实;D、信息区域在倒数第二自然段,“许多科学家和艺术家都有的能力”原文并没有提到。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联觉作为一种感官混合现象可以表现为:声音能够“看”到,色彩能够“触摸”到,形状能够“嗅”到,等等。
B.颜色感觉极易产生联觉,色调的浓淡往往使人产生远近之感。
“近山浓抹,远树轻描”的画法,就是;利用这种心理效应。
C.联觉现象只在一部分人中出现。
研究结果显示,联觉者的同辈亲属中,有42%的人具备同样能力。
D.联觉现象的研究对探索人类认知和意识行为,找到比喻和预言能力的神经学基础具有积极意义。
答案:C、(研究结果显示,“42%的联觉者在家谱的同一等级种有一位亲属具有同样能力”,是42%的“联觉者”而不是“亲属”。
9.根据文意,下列诗文中,不含联觉现象的一项是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朱自清《荷塘月色》B.清香落在人的心灵上比秋雨还要阴冷。
(牛汉《吊念一刻枫树》C.歌台暖向,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杜牧《阿房宫赋》D.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
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何?(吕本中《采桑子》答案:D(“月”只是意象,没有通感。
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彻里,燕只吉台氏。
曾祖太赤,为马步军都元帅,从太祖定中原,以功封徐(今徐州、邳(今江苏省邳州二州,因家于徐。
彻里幼孤,母蒲察氏教以读书。
至元十八年,世祖召见,应对详雅,悦之,俾常侍左右,民间事时有所咨访。
从征东北边还,因言大军所过,民不胜烦扰,寒饿且死,宜加赈给,帝从之,乃赐边民谷帛牛马有差,赖以存活者众。
二十三年,奉使江南,时行省理财方急,卖所在学田以价输官。
彻里曰:“学田所以供祭礼、育人才也,安可鬻?”遽止之。
还朝以闻,帝嘉纳焉。
民不胜其苦,自裁及死狱者以百数,中外骚动。
廷臣顾忌,皆莫敢言。
彻里乃于帝前具陈桑哥奸贪误国害民状,辞语激烈。
帝怒,谓其毁诋大臣,失礼体,命左右批其颊。
彻里辩愈力,且曰:“臣与桑哥无仇,所以力数其罪而不顾身者,正为国家计耳。
苟畏圣怒而不复言,则奸臣何由而除,民害何由而息!且使陛下有拒谏之名,臣窃惧焉。
”于是帝大悟,即命帅羽林三百人往籍其家,得珍宝如内藏之半。
桑哥既诛,诸枉系者始得释。
复奉旨往江南,籍桑哥姻党江浙省臣乌马儿、蔑列、忻都、王济,湖广省臣要束木等,皆弃市,天下大快之。
彻里往来,凡四道徐,皆过门不入。
进拜御史中丞,俄升福建行省平章政事,汀、漳剧盗欧狗久不平,遂引兵征之,号令严肃,所过秋毫无犯。
有降者,则劳以酒食而慰遣之,曰:“吾意汝岂反者耶,良由官吏污暴所致。
今既来归,即为平民,吾安忍罪汝。
其返汝耕桑,安汝田里,毋恐。
”他栅②闻之,悉款附。
未几,欧狗为其党缚致于军,枭首以徇,胁从者不戮一人,汀、漳平。
语文新高考博客九年,以疾毙,年四十七。
毙之日,家资不满二百缗,人服其廉。
(选自《元史·彻里》,有删改【注】①学田:旧时办学用的公田。
②他栅:其他营寨。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民不胜烦扰,寒饿且死,宜加赈给给:供给,施与B.则劳以酒食而慰遣之劳:烦劳C.民不胜其苦胜:能够承受,禁得起D.即命帅羽林三百人往籍其家籍:登记,没收答案:B(慰劳。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卖所在学田以价输官B.且使陛下有拒谏之名樊哙侧其盾以撞不出,火且尽C.得珍宝如内藏之半D.其返汝耕桑长幼之节,不可废也且行千里,其谁不知答案:C(A、第一个“以”,来,表目的;第二个“以”,连词,表承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