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语文S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共同的家》优秀教案第二课时(精品)
最新语文S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2《共同的家》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

3.教师检查生字学习:开火车读字卡。“江畔、 娇莺、恰恰啼”。
4.指名读诗,师生共评议。 (二)知诗人,解诗题。 1.学生交流杜甫生前资料。
2.教师简介写诗背景。公元 760 年,诗人杜 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
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心
读《共同的家》 3、师:哪位同学大声地把课文读出来。(指名读) 师:读得好不好,生点评。师 (高兴地):把掌声送给他。 [适时的指导能让学生掌握朗读的方法,采用多种朗读形式:个别读、 分组读、男女生比赛读、全班齐读等,提高学生的朗读学生水平。]
活动 3【讲授】 三、理解、感悟课文,背诵课文。 ★(1) 蓝天是白云的家。 师:白云的家在哪?我们到白云的家里去好不好?白云的家怎么样啊? 指导学生在朗读时一边读一边想,好像看到蓝蓝的天上白白的云在飘,带着喜爱之情去读就 能 读好了。 生按要求练读。 ★ (2)土地是禾苗的家 师:再请小朋友看大屏幕。(课件欣赏动 画: 禾苗在土地茁壮成长) 师:同学们能像刚才学习那样提出一些问题吗? (预设学生可能会 仿照 教师提出问题:禾苗的家在哪?,有学生提出后让别的学生回答问题:禾苗的家是土地。) 师:你 们知道为什么说土地是禾苗的家吗?(因为土地给禾苗提供了水分和养料,所以禾苗的 成长离 不开泥土这个温暖的家。) 师:让我们读出种子家的温暖吧。(生读) 同桌合作学习 第三、四 行诗,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法练习朗读。指名汇报。 ★(3)树林是小鸟的家。 师: 谁来按照刚 才老师的方法试试第三行?(指名读)(课件欣赏动画——小鸟飞来飞去) 师:小 鸟在树林里干 什么呢?(唱歌、捉虫子)它们心情怎么样?(愉快!) 师:看来,小鸟在树林里真快 乐呀!让我们用快 乐的语气读一读这句话。 ★(4)大海是鱼儿的家 师:我们来看看第四行。( 课件欣赏动画:鱼儿 在大海里游) 为什么说大海是鱼儿的家呢?(生答) 师:哦,原来鱼儿离开 了水,就不能生活,只有 在水里,在大海里,它们才能自由自在地生活。所以,大海就是鱼儿的家 。 师:一起来试试,读出 鱼儿自由自在的感觉吧! ★(5)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1)师:小朋友,白 云、鱼儿、小鸟、禾苗都 有自己的家,我们每个小朋友也有一个共同的家,是的,师(指着黑板 上的图画)由蓝天、土地、 树林、大海等就构成了我们共同生活的星球——地球。(课件出 示) ⑵看! 师:播放课件:自然 风景瞬间欣赏,边介绍地球上的美丽的风景。我们生活的地球 有巍峨的高山,有辽阔的草原, 有广袤的沙漠,有无边无际的大海,有各种各样的动植物,还有 许多美丽的风景。 看了那么多 图片,你觉得我们生活的地球怎么样?(生:我们生活的地球真 美啊,真像一个美丽的大花园),我 们的小朋友就生活在这美丽的地方,所以说地球就是我们 共同的家。现在你感到幸福吗?快乐 吗? 同学们就像花园里的花朵,让我们幸福地说: 学生 幸福地读: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3) 师:老师和你们一样,从小就生活在这个美丽的星球上 ,所以老师也想自豪地说一句:地球是我 们共同的家。你也想这样说吗?让我们自豪地说: 学生自豪地读: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4) 师: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真是我们的骄傲,让我们 再骄傲地说一次: 学生骄傲地读:地球是我们 共同的家。 (5)师:地球不仅是你的家,他的家, 也不光是老师的家,还是千千万万世界各地人们 的家。那让我们代表所有生活在地球村的 人自豪地说一句: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让我们再
最新S版一年级语文上册2 共同的家 优秀教案

最新S版一年级语文上册优秀教案2 共同的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共、同”等10个生字,会写“云、禾”等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3.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家乡的可爱,用实际行动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地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要热爱地球,热爱自己的家,做个有爱心的好孩子。
[教学重难点]1.指导学生识字、写字,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感悟家乡的可爱,用实际行动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地球。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谈话导入1.我们都有家,你能用一句话或一个词说一说你的家是怎么样的吗?(学生自由交流,发言)2.我们的家温暖、幸福,那白云、禾苗、小鸟、鱼儿有家吗?我们共同的家又在哪里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共同的家》。
(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注意听清字音。
2.自由读课文,画出课文生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3.提出自己读不准或不会读的字,向同学或老师请教。
4.你是如何记忆这些字的?(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
)5.哪位同学愿意读一读课文?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纠正。
6.教师再读课文,提出问题:文中向我们介绍了几个家?(5个家)三、再读课文,感知内容1.你最喜欢哪一部分?多读几遍,想一想这部分主要讲的是什么?为什么是这样的?2.四人一个小组,轮流读自己喜欢的部分,说出自己的想法,听听其他同学的意见。
3.同桌比赛,看谁能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读得准,读得美。
4.重点句段讲解。
(1)出示句子:蓝天是白云的家。
①为什么说“蓝天是白云的家?”(出示白云飘浮在蓝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②师小结:朵朵白云在蓝色的天空中飘荡,蓝天衬着白云,白云离不开蓝天,所以把蓝天比作白云的家。
(2)那么“禾苗、小鸟、鱼儿”的家分别在哪里?(板书:土地、树林、大海)(3)为什么说“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因为人们在地球上幸福地生活,动物、植物也离不开地球,所以把地球比作我们共同的家。
《共同的家》教案(语文S版)

教学目标明确
课堂氛围融洽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清晰明确,重点在 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情感体 验,符合语文课程的教学要求。
教师注重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与学 生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有利于学 生的学习和思考。
教学方法新颖
教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情境创 设、小组合作等,有效地激发了学生 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佳句赏析
挑选出诗中的优美句子,从修辞手法 、语言特色等方面进行赏析。
03
教学方法
激活学生的前知
回顾学生已学过的关于家庭、家人和家园的 课文和知识点。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和家园经历, 激发学生对家的情感共鸣。
展示与“家”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 观察和思考。
教学策略
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家的 情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观察、比较、讨 论等方法,自主识字、合作识字。
通过朗读课文,了解祖国的壮丽和生 机勃勃,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朗读能力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激发学生探索祖国大好河山的兴趣和愿望。
02
教学内容
课文背景
历史背景
介绍《共同的家》这首诗的创作 背景,包括当时的社会环境、文 化氛围和作者的生平事迹。
本节课的不足
时间安排不够合理
在教学过程中,有些环节的时间分配不够合理,导致部分内容过 于仓促或拖延。
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
虽然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但仍有部分学生表现出消 极的态度,需要教师进一步关注和引导。
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依赖于教师的主观评价,缺乏多样化的评价 方式,可能导致评价结果不够客观全面。
新版语文S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共同的家》教案教学设计

新版语文S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共同的家》教案教学设计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新版语文S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共同的家》教案教学设计《共同的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认识“共、同”等10个生字,会写“土、云、大、禾”四个字。
2、技能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在学习中体会到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的家。
教学重难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教学准备多媒体及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
看老师写“家”,小朋友们,我们都有自己的家,谁能来介绍介绍自己的家,你们一家人每天在家里都干些什么啊?你爱自己的家吗?你在家里感觉怎么样?没有家行吗?(点名说)小朋友说起自己的家的时候,都有说不完的话,老师从你们高兴的小脸上看出来了,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温暖的家,家里给我们快乐和幸福,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你有家,我有家,我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家。
有一首很美很美的诗,它的名字就叫“共同的家”,我们今天就要来读这首诗。
一起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1、教师配乐范读。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你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或好象看到了什么?(点名说)这么美的诗想学吗?请小朋友们学着老师的样子,借助拼音自己试着读读这首诗,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初读检查。
老师先检查课文中的词语你都会读了吗?(出示词语)(1)点名读、齐读。
(2)带有拼音的词语都会念了,接下来老师要增加难度了,要是我把拼音都擦掉,你们会读吗?(采用各种形式读,如打乱顺序读,开火车读,同桌互检等。
)(3)认读生字。
指名读、齐读。
(4)老师还想给你们再增加更大的难度,有信心挑战吗?这是去掉拼音的课文,谁会读?三、细读课文1、下面啊,我们就带着这些词语去大自然逛一逛。
(出示插图)你在图上都找到了哪些地方?(蓝天、土地、树林、大海)2、你知道它们都是谁的家吗?(根据具体情况出示动画和诗句)(1)蓝天是白云的家①师:他们都回到了自己的家,真高兴呀!咱们先去白云的家看看?白云的家怎么样呀?谁来读一读?指名请学生读(你读得真流利,你读得真正确)(你读得真好,听了你的朗读,,老师好象看到了广阔的蓝天,真大,真美呀!)听出来了,白云在这么大这么美的蓝天里飘呀飘,想飞到哪里就飞到哪里,想到哪就到哪,假如你是白云,你心里怎么样啊?多么自由自在,多么快乐呀!谁再来读读?②老师也想表现一下,你们能给老师一个机会吗?师范读。
2017-2018年语文S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共同的家》优质课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新版)

《共同的家》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读懂课文内容,初步懂得应该爱护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环境。
二、过程与方法练习用“()是()的家”句式说话。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法,活动教学法。
课前准备准备卡片,音乐。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讲新课之前,同学们先读一遍文章,使用“手机”录音,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师:同学们,放学以后,你们都回哪呀?(板书:家)多好呀!我们人人都有一个幸福温暖的家。
那咱们都想想,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有我们人类之外,还有什么?它们的家在哪呀?师: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同来学习一首非常好听的关于家的儿歌。
(板书:共同的家)师:谁能读题目?二、新课学习1.自读课文。
师出示大屏幕,学生观察,并用一句话表示图上的意思。
学生说时,老师再随机出示图画“蓝天是白云的家。
”读课文后,回答白云的家在哪儿?体会情感。
再看大屏幕,体会其中的美,用语言表达出来。
这其中可学生试读,教师范读`,同桌互读。
进一步讨论体会蓝天还是谁的家。
2.师生一起学习“土地是禾苗的家”。
指名读这句话。
学生自由读,也像老师那样自己提个问题。
集体交流,自愿读这句话,提出问题并指名回答。
出示图画,进一步体会。
朗读这句话。
3.自学“树林是小鸟的家,大海是鱼儿的家”。
师生一起总结学法。
一读,二提问题,三指名回答,四有语气朗读。
学生自学,可喜欢哪句就学哪句。
学会可在小组交流。
集体交流,从以下几方面:第一,“树林是小鸟的家”,可出图画考学生。
首先让学生用书上的一句话表示图意,然后互提问题,进行解答,最后朗读比赛。
第二,“大海是鱼儿的家”,可引导学生抓鱼儿的家在哪儿?大海为什么是鱼儿的家?大海还是谁的家?几个问题。
4.集体学习“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出示大屏幕,齐读: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讨论为什么说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学生讨论后,师小结顺势引导学生热爱地球,保护地球。
语文S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共同的家

语文S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共同的家教学背景本次教学内容为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材中第二单元《共同的家》中的课文。
本单元将贯穿一年级上学期,原因在于家庭是学生最亲近的地方,也是学生最需要关注和了解的。
此单位的核心内容是通过让学生学会感悟、了解、尊重和关爱家庭,以及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家庭的重要性,学习尊重、关爱家庭的情感。
2.掌握“共同的家”的含义及相应的词语。
3.学习识字、读写字、拼音、字母的相关技能。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表达个人的想法和感受,阐述自己的意见。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
3.了解相应的情感教育,培育良好的家庭美德。
教育目标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更好地了解家庭,感悟家庭重要性,增强亲情和家庭情感,快乐成长。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学习“共同的家”的含义及其相关的词汇。
2.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表达个人的想法和感受。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
教学难点在学习本课原文过程中,如果学生无法理解或遗忘了生僻字、词汇,如何给予适当的帮助矫正。
教学过程第一环节落实情境(10分钟)1.自我介绍:老师向学生介绍学年、学期和教学内容,了解学生情况、兴趣等。
2.介绍生活中的“家”:师生探讨家的概念,家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发表对家的感觉和认知。
3.创设语境:展现“共同的家”:老师给学生分发粘贴纸,学生用画笔画出自己对于“共同的家”的想象,然后发言介绍。
第二环节形成认知(20分钟)1.学习“共同的家”:介绍“共同的家”的概念,及相关的形容词、副词、名词等,以及相应的生词。
2.阅读原文:师生共同阅读《共同的家》这篇文章,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分析作者用了哪些生字生词以及文章的表现形式。
第三环节内容延伸(25分钟)1.学习词语、识字、读写字、拼音、字母:通过文学艺术、数学、美术等课堂实际案例,教授学生相关的词语、识字、读写字、拼音、字母技能,以综合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语文S版《共同的家》教学教案

语文S版《共同的家》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分析,提高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家庭和亲人的热爱和尊重。
(2)培养学生珍惜家庭和谐,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推理分析能力。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2)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推理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复习相关生字词。
(2)提问学生对家庭的理解和感受,引起学生对课文主题的兴趣。
2. 课文朗读与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解答学生的疑问。
(3)学生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3. 生字词学习:(1)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朗读并解释词义。
(2)学生通过组词、造句等方式,运用生字词到实际情景中。
4.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情节和角色,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家庭的短文。
2. 拓展作业:(1)调查和了解自己的家庭成员,了解他们的特点和喜好。
(2)通过绘画或制作手工作品,表达对家庭的热爱和珍惜之情。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朗读和理解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 在小组讨论环节,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对于生字词的学习,要注重学生的实际运用,通过组词、造句等方式,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语文S版一年级上册《共同的家》优质课信息化教案附评价反思

《共同的家》教课方案课程名称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共同的家》讲课人黄燕凤学校名称陆川县平乐镇中心学校教课对象一年级科目语文课时安排第一课时一、教材剖析《共同的家》是语文 S 版一年级语文第二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是一年级学生接触课文的第二课,以前学生已学过两首小孩诗,对诗的构造和朗读已有初步的认识。
从本课内容看,学生对本课文中所提事物都比较认识,关于识字其实不生分,可关于课文他们还充满着陌生、好奇,对“共同的家”的理解还有必定的难度。
一年级孩子比较感性好动有很强的表演欲,多媒体课件可让学生直观感觉帮助学生想象,同时抓住这一特色,鼓舞学生用形象的动作配合朗诵以及背诵,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教课目的及难要点(知识与技术,方法和过程,感情态度与价值观)教课目的: 1、认识生字,会写“土”“云”“大”“禾”。
2、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指导学生练惯用“ ()是()的家”的句式说话教课要点:指导学生识字和朗诵背诵课文,练惯用“()是()的家”的句式说话。
教课难点:指引学生理解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我们应当保护它。
三、教课策略选择与设计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阅读教课要重视朗诵的指导,要珍爱学生独到的感觉、体验和理解。
本课教课中以朗诵为基调,借助形象的图画,指引学生联系生活实质,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在读中悟情,在读中悟理,激发学生保护地球、热爱地球的感情。
学练联合,让学生用“ ()是()的家”句式说话,自由作诗,调换了学生的踊跃性,延长课文内容。
四、教课环境及设施、资源准备教课环境:多媒体教室学生准备:三角形纸片教师准备:教课课件、教课资源:课件五、教课过程教课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设施资源应用剖析一、创建情境,激发兴趣,引入课题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三、细读课文,理解课文1、师:孩子们,今日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小伙伴(随机出示白云、禾苗、小鸟、鱼儿的图片,让学生认知),谈谈图上都是什么?这些小家伙可俏皮啦!偷偷跑出来玩,找不到自己的家了,你能帮它们找到家吗?2、小朋友们 , 我们都有自己的家, 家给我们快乐和幸福 , 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想。
最新语文S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共同的家》优秀教案第二课时(1)(精品)

《共同的家》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11个生字。
正确书写“云”字。
2.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会用“()是()的家“句式说话。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会用“()是()的家“句式说话。
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课前准备:预习课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每个人都有一个幸福温暖的家。
我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家,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2.播放手机精彩的导学成果。
二、讲授新课(一)回忆课文指两人读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在我们的课文中,白云、小鸟、鱼儿、种子的家都在那里?(二)学习课文内容指名回答问题。
说到哪句就学习哪句。
1.以第一句为例:(1)指名读读句子“蓝天是白云的家”(2)提问:为什么说“蓝天是白云的家”?蓝天还可以是谁的家?(3)想象画面,有感情朗读。
2.重点学习最后一句话:我们现在知道了白云、小鸟、鱼儿、种子的家都在哪了,他们都有自己美丽的家,同时每个人也都有自己温暖幸福的家。
那么我们共同的家是什么呢?(地球)(1)读读最后一句话。
(2)为什么说“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师:是啊,白云在蓝天上漂浮,小鸟在树林中唱歌,鱼儿在小河中畅游,种子从泥土中发芽。
地球上生存着万物,所以我们才说““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啊!(3)我们应该怎样爱护地球这个“共同的家“?(三)句式训练照样子说一说泥土是种子的家。
大山是()的家。
大海是()的家()是星星的家。
()是水草的家。
()是()的家?(四)指导书写1. 出示生字“云”2.你是怎样记住“云”的?3.观察田字格中“云”请你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云”,想一想要想把“云”些漂亮,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三、课堂练习写写本课的生字四、本课小结同学们,你们不但从课文中知道了白云、小鸟、鱼儿、种子的家,知道了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而且还通过自己的联想知道了更多的家,你们真了不起!五、课下作业以“()是()的家”为句式写一句话。
语文S版《共同的家》教学教案

语文S版《共同的家》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共同的家》。
(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家庭的含义。
(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学会从文中提取信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家庭的热爱,增强家庭观念。
(2)培养学生尊敬父母、关心家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家庭的温暖。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培养学生从文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共同的家》文本。
2. 生字词卡片。
3. 教学课件或黑板。
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齐读课题《共同的家》。
(2)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家庭的认识和感受。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引导学生从文中提取信息。
(2)讨论课文中所描述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体会家庭的温暖。
(2)学生发挥想象,画一画自己的家庭,并分享给大家。
六、教学评估:1. 通过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通过生字词拼写测试,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 通过家庭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情况。
七、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共同的家》。
2. 抄写生字词,每个生字词写两遍。
3. 写一篇关于自己家庭的小作文,题目为《我的家》。
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参与度、知识掌握情况等。
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九、课后辅导:针对学生在课堂上未能掌握的知识点,教师应进行课后辅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语文S版《共同的家》教学教案

语文S版《共同的家》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共同的家》。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3)掌握课文中常用的句型和语法结构。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家庭和亲人的热爱和尊重。
(2)培养学生对家庭责任和义务的认识。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乐观情绪。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共同的家》,熟悉课文内容,掌握正确的朗读节奏和语音语调。
2. 生词和短语学习:讲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让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
3. 句型和语法结构:分析课文中的常用句型和语法结构,让学生能够掌握并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与学生谈论家庭和亲人的话题,引起学生对课文《共同的家》的兴趣。
2.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注意指导学生的朗读技巧和语音语调。
3. 生词和短语学习:讲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让学生通过例句和练习来巩固学习。
4. 句型和语法结构:分析课文中的常用句型和语法结构,让学生通过模仿和练习来掌握。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家庭责任和义务,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四、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给家人朗读课文,并分享课文中学到的家庭责任和义务。
2.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家庭的短文,运用课文中学到的句型和语法结构。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对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反思和调整,以确保教学效果的达到。
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乐观情绪。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增强课堂的互动性。
2. 情境教学: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和运用课文中的句型和语法结构。
2017-2018年语文S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共同的家》精品学案第二课时(新版)

《共同的家》学案2
一、学习目标
1.理解家的定义,懂得爱护环境,保护动物。
2.学习用“()是()的家”句式说话。
3.朗读课文,学会背诵。
二、重点难点
1.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朗读课文。
2.理解“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三、导学问题
使用“手机”录音,分享给全班同学。
1.蓝天是白云的家,那么大海是谁的家?森林是谁的家?
2.编一首关于家的诗。
四、参考资料
家是什么
家是一付重担,家是一份责任;家是彼此的真诚相待,家更是能够白头偕老的慢慢旅程。
家是我们人生的驿站,是我们生活的乐园,也是我们避风的港湾。
它更是一
条逼你拼命挣钱的鞭子,让你为它拉车、犁地。
家还是一件旧风雨衣,只有在狂风暴雨之中才能更体现它的真正价值。
家又是一个充满亲情的地方,无论你是在天涯,还是在海角,只要一想到家,就会有一种亲情感回荡在心头。
语文S版《共同的家》教学教案

语文S版《共同的家》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描述的自然环境和人物形象。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课文中描绘的场景和情感。
(2)运用思维导图,整理课文中的关键信息。
(3)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家庭和亲人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尊重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概述《共同的家》是一篇描述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关爱、和谐相处的短文。
课文通过描绘家庭成员的日常生活,展现了家庭的温暖和幸福。
2.2 生字词解析(1)父亲(fùqīn):家庭的男性成员,对孩子的教育和成长负有重要责任。
(2)母亲(mǔqīn):家庭的女性成员,负责家庭的日常生活和孩子的养育。
(3)兄弟姐妹(xiōng dìmèi jiě):同一个家庭中的兄弟姐妹。
(4)和谐(héxié):指家庭成员之间相处融洽,没有矛盾和冲突。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讨论和思维导图,整理课文中的关键信息。
3.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2)对课文描述的场景和情感的理解。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讨。
(2)运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学习生字词。
4.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中的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整理课文中的关键信息。
(3)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表演,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1)向学生介绍课文《共同的家》的主题和内容。
一上语文《共同的家》优质教学设计

一上语文《共同的家》优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共同的家》是语文出版社S版教材中一年级上册里的一首儿歌。
本单元课文内容围绕“爱”,从不同角度安排了4篇课文。
爱祖国,爱学校,爱森林,爱大自然,延伸到爱地球--我们共同的家。
本单元的重点仍是培养学生朗读课文,通过读,理解课文意思及良好的阅读习惯,扩大语言积累,在语文教学中切实落实“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任务。
本课是一首儿童诗,通过用学生熟悉的事物作比,形象地写出了世界上的事物都有自己的家,让学生体会为什么说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渗透了热爱地球就是热爱自己的家的教育。
全文共5句,1至4句按从上到下分别指出“蓝天、树林、小河、泥土”是“白云、禾苗、小鸟、鱼儿”的家。
第5句指出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这一句既是总结,又是升华,告诉我们世界上万物虽然都有自己的家,但都生活在地球的怀抱里,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课文既传授了知识,又渗透了环保教育。
可读性强,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的空间,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
学生分析: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知识经验不是太丰富,但是他们活泼、天真、可爱,表现欲望强。
在本课之前学生已学过两首儿童诗,对诗的结构和诵读已有初步的了解。
从本课内容看,学生对本课文中所提事物都比较了解,也比较有兴趣,但对“共同的家”的理解还是有一定的难度,需要通过多读多体会来突破难点。
设计理念: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的指导,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本课教学以朗读为主,边读边展开想象,让学生有所感,有所悟。
在熟读的基础上指导背诵。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指导学生认识新笔画“撇折”,认识“共、同、家、土、禾、苗、树、林、地、球”10个字,会写“土、云、大、禾”4个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情感目标读懂课文内容,感悟家的可爱,初步懂得应该爱护人和动物、植物生存的环境,从而以实际行动保护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地球。
能力目标练习用“ 是的家”句式说话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识字和朗读、背诵课文。
语文S版一年级上《共同的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在听、说的实际教学中,通过色彩丰富的故事和教材第一课《共同的家》全面开展感知语言教学。
2.本单元中的族际差异文化和传统文化是培养学生对自己文化认同的基础,培养学生对汉族文化和其他一些少数民族文化的认识,为学生提供了了解和体验不同文化的机会。
3.在主题中,以一些不同的文化小事切入,使学生多个角度学习中国文化。
二.教学重点通过活动让学生感知到家庭的温馨、乐趣、共同打拼和爱。
三.教学难点通过亲子游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家庭活动中去感知到家庭的温馨、乐趣、共同打拼和爱。
四.教学过程1.导入(20分钟)教师精心设置情境,用图片和课文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不同情景中感受家庭的温馨、乐趣、共同打拼和爱。
创设情境,启发情感。
2.教学展开(400分钟)A.导读课文,与学生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大意,并能准确理解和表述,通过互动问答、连线游戏等方式,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B.配套课文《共同的家》的内容设计活动,包括观看家庭纪录片、绘画制作家庭画像、通过家谱纳才书制作传家宝等等,引导学生对家庭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增加了解家庭的乐趣和温馨。
C.进行家庭短剧表演、家庭游戏等活动,培养学生对友情、家庭、爱国爱民的认同,并通过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家庭关系、共同努力、相互帮助和爱的意义和力量。
D.通过家庭纪录片制作活动、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体验家庭幸福快乐、亲情和爱的力量,感受到家庭是个温暖的港湾,培养学生热爱家庭的情感。
3.课堂小结(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小结,回顾课堂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4.课后拓展(10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五.教学反思。
最新-语文S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共同的家》教案3篇

语文S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共同的家》教案3篇全诗共五行,1至4句按从上到下顺序分别指出蓝天、土地、树林、大海是白云、禾苗、小鸟、鱼儿的家。
第5句是总结,又是升华,告诉我们世界上万物虽然都有自己的家,但都生活在地球的怀抱里,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正确书写云字。
2、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会用是的家句式说话。
4、初步懂得应该爱护任何动物、植物生存的环境。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会用是的家句式说话。
教学过程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有一个幸福温暖的家。
那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我们人类以外,还有什么?他们的家又在哪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家的小儿歌,相信你在用心学习完课文后,一定能解答老师的问题。
板书7共同的家。
齐读课题7共同的家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请你自己小声读读课文,如果你有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争取做到不丢字、不加字、读准音。
2、指名反馈读。
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来给他检查。
请你拿出一支笔,如果哪个字读错了,请你用笔圈出来。
看谁的听力。
3、纠正个别字的读音。
哪位小老师听出问题来了?4、前后小伙伴之间相互检查,如果小伙伴把字音读错了,请你帮他他纠正过来,如果他把每个字音都读准了,请你给他里一个大拇指。
比比看谁读得最正确。
5、齐读课文。
谁愿意推荐你的小伙伴读给大家听?三、学习生字,扫清文字障碍。
大家读的特别认真,现在我们来学学本课生字,相信认识了这些生字后,你能把课文读的更好。
1、自学生字表。
请你看语文书71页的生字表,自己小声读读这些生字。
看谁能把他们全都记住了。
2、带拼音读生词。
1现在这些生字宝宝们全跳到大屏幕上组成词语了,你还认识他们吗?请你们试着读一读?2谁能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读?3、去拼音读生词。
你们怎么都会读呀?是不是拼音朋友帮了你们的忙?去掉拼音你还会读吗?有谁想当小老师带读?4、打乱顺序读生词。
小学语文语文S版《共同的家》说课稿教案_说课稿

小学语文语文S版《共同的家》说课稿|教案_说课稿本课是小语S版一年级语文第二单元第二课的内容,这是一首儿童诗,通过用学生熟悉的事物作比,形象地讲述为什么说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渗透了热爱地球就是热爱自己的家的教育。
全诗共五行,1至4句按从上到下顺序分别指出蓝天、土地、树林、大海是白云、禾苗、小鸟、鱼儿的家。
第5句是总结,又是升华,告诉我们世界上万物虽然都有自己的家,但都生活在地球的怀抱里,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说学情:在本课之前学生已学过一些儿童诗,对诗的结构和诵读已有初步的了解。
从本课内容看,学生对本课文中所提事物都比较了解,也比较有兴趣,但对共同的家的理解还是有一定的难度,需要通过多读多体会来突破难点。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过程与方法:以读为主,借助形象的图画,理解课文内容. 练习用( )是()的家句式说话.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大好,激发学生热爱我们美好的家园,增强保护地球的意识.说教学重难点:重点: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理解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说教学思路:第一,本课以读为基调,借助形象的画面,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悟情,在读中悟理,激发学生保护地球、热爱地球的情感。
第二,练习用()是()的家句式说话,分组讨论作诗,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延伸了课文内容。
说教学过程:教具准备:课件、字卡、图片、头饰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我精心设计整个教学过程如下:一、图画导入,激趣揭题创设情境,自编小故事: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小伙伴,想不想认识他们(随机贴上白云、禾苗、小鸟、鱼儿的图片,让学生认知),这些小家伙可调皮啦!偷偷跑出来玩,找不到自己的家了(贴上家的图卡),你能帮它们找到家吗形象导入,迅速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引出课题,为后续环节作好铺垫.二、初读课文,检测生字首先,让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强调把每一个字音都读准,尤其是平翘舍音和前后鼻音。
一年级语文上册 共同的家 2教案 语文S版

共同的家【教材分析】本课是一首儿童诗,形象地写出了世界上的事物都有自己的家,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渗透了热爱地球就是热爱自己的家的教育。
全文共6句,1至4句按从上到下分别指出“蓝天、土地、树林、大海、〞是“白云、禾苗、小鸟、鱼儿〞的家。
第5是总结,又是升华,告诉我们世界上万物虽然都有自己的家,但都生活在地球的怀抱里,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学生分析】在本课之前学生已学过二首儿童诗,对诗的结构和诵读已有初步的了解。
从本课内容看,学生对本课文中所提事物都比拟了解,也比拟有兴趣,但对“共同的家〞的理解还是有一定的难度,需要通过多读多体会来突破难点。
【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内容,初步懂得应该保护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环境。
2.练习用“〔〕是〔〕的家〞句式说话。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重点: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教学思路】第一,我根据教材特点〔句势一样〕,主要带着学生学习课文第一句“蓝天是白云的家〞。
即引导学生观图说话,读句子提问题,再读句子体会情感。
然后师生一起学习第二句,巩固学习方法。
第二,放手让学生学习“土地是禾苗的家,树林是小鸟的家,大海是鱼儿的家,〞而且提出喜欢哪句就学哪句,把学习的权利全部给学生。
最后集体学习最后一句,突破难点。
并且练习用“〔〕是〔〕的家〞句势说话,分组讨论作诗,延伸了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放学以后,你们都回哪呀?〔板书:家〕多好呀!我们人人都有一个幸福温暖的家。
那咱们都想想,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有我们人类之外,还有什么?它们的家在哪呀?师:今天,教师就和你们一同来学习一首非常好听的关于家的儿歌。
〔板书:共同的家〕师:谁能读题目?二、学习课文内容1.自读课文。
师出示大屏幕,学生观察,并用一句话表示图上的意思。
学生说时,教师再随机出示图画“蓝天是白云的家。
〞〔1〕读课文后,答复白云的家在哪儿?〔2〕体会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同的家》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读懂课文内容,初步懂得应该爱护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环境。
二、过程与方法
练习用“()是()的家”句式说话。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教学方法
任务型教学法,活动教学法。
课前准备
准备卡片,音乐。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讲新课之前,同学们先读一遍文章,使用“手机”录音,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师:同学们,放学以后,你们都回哪呀?(板书:家)多好呀!我们人人都有一个幸福温暖的家。
那咱们都想想,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有我们人类之外,还有什么?它们的家在哪呀?
师: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同来学习一首非常好听的关于家的儿歌。
(板书:共同的家)
师:谁能读题目?
二、新课学习
1.自读课文。
师出示大屏幕,学生观察,并用一句话表示图上的意思。
学生说时,老师再随机出示图画“蓝天是白云的家。
”
读课文后,回答白云的家在哪儿?
体会情感。
再看大屏幕,体会其中的美,用语言表达出来。
这其中可学生试读,教师范读`,同桌互读。
进一步讨论体会蓝天还是谁的家。
2.师生一起学习“土地是禾苗的家”。
指名读这句话。
学生自由读,也像老师那样自己提个问题。
集体交流,自愿读这句话,提出问题并指名回答。
出示图画,进一步体会。
朗读这句话。
3.自学“树林是小鸟的家,大海是鱼儿的家”。
师生一起总结学法。
一读,二提问题,三指名回答,四有语气朗读。
学生自学,可喜欢哪句就学哪句。
学会可在小组交流。
集体交流,从以下几方面:
第一,“树林是小鸟的家”,可出图画考学生。
首先让学生用书上的一句话表示图意,然后互提问题,进行解答,最后朗读比赛。
第二,“大海是鱼儿的家”,可引导学生抓鱼儿的家在哪儿?大海为什么是鱼儿的家?大海还是谁的家?几个问题。
4.集体学习“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出示大屏幕,齐读: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讨论为什么说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学生讨论后,师小结顺势引导学生热爱地球,保护地球。
体会情感,朗读指导。
5.自由读全文。
三、结论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家的定义和重要性,感受家的美好。
树立保护地球,爱护自然的意识。
四、课堂练习
游戏:“找家”。
老师请同学们为白云、小鸟、禾苗、小鱼找家(把白云、小鸟、种子、小鱼的图片贴到黑板上的地球简笔画中)。
五、作业布置
1.抄写新学的蓝天、白云、土地、禾苗、树林、大海。
2.观察自然界,思考自然界中的“家”。
六、板书设计
共同的家——地球
蓝天是白云的家,土地是禾苗的家
树林是小鸟的家,大海是鱼儿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