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组织的类型参考课件
合集下载
第三章第二节植物组织ppt课件

维管束的类型
维 管 束 的 类 型
二、组织系统
组织系统 植物器官或植物体中,由一些复合组织进
一步在结构和功能上组成的复合单位,称为组织系统。
通常将植物体中的各 类组织归纳为三种组织系 统:皮系统
维管系统 基本组织系统
皮 系 统:包括表皮和周皮,它们覆盖于植物器官的表面 成一个连续的保护层。
维管系统:在一株植物的整体上或一个器官的全部维管组 织的总称。维官组织错综复杂地贯穿于某一器官或整个植物体 中,组成一个结构和功能上的单位,使一个器官或整个植物体 的名个部分得以连接起来。
越高等的植物体,其组织分化程度越高,植物体的 组织结构越复杂。
二、组织的类型
一、分生组织(meristem)
• 概念:位于植物体的生长部位,由具有连续性 或周期性分裂能力的细胞组成。 • 特点:细胞核大,细胞壁薄,细胞质浓,无 液泡,无胞间隙;具细胞分裂能力。
分生组织的类型
根据分布位置划分:
顶端分生组织 伸长生长
第2章 植物组织
第一节 植物组织的类型 一、分生组织 二、成熟组织
第二节 复合组织和组织系统 一、复合组织 二、组织系统
第一节 植物组织的类型
一在、个组体织发育(t中i,ss来ue源)相的同概,念形态结构相似,共同担负
一定生理功能的细胞群(或细胞组合),称为组织。
如果组织中只有一种细胞类型的称为简单组织;组 织中有多种细胞类型的称为复合组织。
分泌结构
松属的树脂道
第二节 复合组织与组织系统
一、复合组织
是由几种简单组织复合而成的组织或结构。
维管束(vascular bundle) 是植物体中主要由木质部 和韧皮部构成的束状结构(有的还具有形成层),由原形 成层分化而来。
《植物学1植物组织》PPT课件

整理课件
25
双子叶植物多具有无限外韧维管束,有 些具有双韧维管束。大多数单子叶植物 具有有限外韧维管束。
整理课件
26
⒉维管组织 木质部和韧皮部或两者之 一称为维管组织。木质部一般包括导 管、管胞、木薄壁细胞和木纤维等组 成分子;韧皮部一般包括筛管、伴胞、 韧皮薄壁细胞和韧皮纤维等组成分子。
胞 E 筛管
1.纹孔纹 整理课件 D 网纹 E 孔纹
19
⑶筛管和伴胞 筛管由长管状的生活薄壁细 胞纵向连接而成。每一个细胞称为筛管分 子,分化成熟的筛管分子没有细胞核,其 端壁特化成为筛板,筛板上有许多筛孔。 通过筛孔连系着上下两个筛管分子的细胞 质索称为联络索。较老的筛管由于胼胝体 的形成而暂时或永久地丧失输导能力。紧 贴筛管分子旁边有 1至数个小型的薄壁细胞, 与筛管分子是由同一个母细胞分裂而来的, 称为伴胞。
整理课件
20
整理课件
21
⑷筛胞 裸子植物和蕨类植物中没有筛 管,只有筛胞。筛胞是一种细胞长的、 两端尖斜的薄壁细胞,与筛管的主要 不同点是端壁不特化成筛板,是单独 的输导单位。
整理课件
22
⒌分泌结构 是植物体中产生、输
导或贮存分泌物质的有关细胞或特
化的细胞组合的总称。分泌物质有
蜜汁、挥发油、粘液、树脂、乳汁、
植物学
(1)植物组织分类
李炜制作
整理课件
1
一、植物组织的分类
㈠分生组织 在植物体内特定部位 具有持续性或周期性分裂能力的细 胞群称为分生组织。分生细胞保持 着胚性特点,细胞小,细胞壁薄, 细胞核大,细胞质浓。根据在植物 体中的分布位置,分生组织可分为 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和居 间分生组织。
单宁、生物碱、盐类等。将分泌物
植物组织的类型及其特征概述(PPT39页)

在维管形成层的作用下,根茎不断增粗。 而木栓形成层的活动使长粗的根茎表面形 成新的保护组织。
细胞特征:细胞大部分呈长梭形,原生质 体高度液泡化,细胞质不浓厚。分裂活动 具明显周期性。
2.1形成层
2.2木栓形成层
(二)成熟组织
按其功能可分为基本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 织、机械组织和分泌组织等。
植物组织的类型及其特征概述(PPT39页)培 训课件 培训讲 义培训ppt教程 管理课 件教程ppt
厚角组织
植物组织的类型及其特征概述(PPT39页)培 训课件 培训讲 义培训ppt教程 管理课 件教程ppt
植物组织的类型及其特征概述(PPT39页)培 训课件 培训讲 义培训ppt教程 管理课 件教程ppt
按其性质又可分为简单组织和复合组织。 简单组织是由一种类型的细胞所构成的,如:
基本组织、保护组织等; 复合组织是由数种不同类型、但具有共同起源
的细胞结合在一起所构成的,如:输导组织、 次生保护组织等。
1.保护组织
覆盖于植物体表起保护作用,能有效减少植 物失水,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侵入,控制植物与 外界的气体交换。
毛茛根横切面,示贮藏组织
植物组织的类型及其特征概述(PPT39页)培 训课件 培训讲 义培训ppt教程 管理课 件教程ppt
植物组织的类型及其特征概述(PPT39页)培 训课件 培训讲 义培训ppt教程 管理课 件教程ppt
2.3狐尾藻茎横切面示通气组织
植物组织的类型及其特征概述(PPT39页)培 训课件 培训讲 义培训ppt教程 管理课 件教程ppt
植物组织的类型及其特征概述(PPT39页)培 训课件 培训讲 义培训ppt教程 管理课 件教程ppt
3.机械组织 •主要机能是对植物起主要支持作用。 •根据细胞的形态和细胞壁的加厚方式的 不同,机械组织可分为厚角组织和厚壁 组织。
细胞特征:细胞大部分呈长梭形,原生质 体高度液泡化,细胞质不浓厚。分裂活动 具明显周期性。
2.1形成层
2.2木栓形成层
(二)成熟组织
按其功能可分为基本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 织、机械组织和分泌组织等。
植物组织的类型及其特征概述(PPT39页)培 训课件 培训讲 义培训ppt教程 管理课 件教程ppt
厚角组织
植物组织的类型及其特征概述(PPT39页)培 训课件 培训讲 义培训ppt教程 管理课 件教程ppt
植物组织的类型及其特征概述(PPT39页)培 训课件 培训讲 义培训ppt教程 管理课 件教程ppt
按其性质又可分为简单组织和复合组织。 简单组织是由一种类型的细胞所构成的,如:
基本组织、保护组织等; 复合组织是由数种不同类型、但具有共同起源
的细胞结合在一起所构成的,如:输导组织、 次生保护组织等。
1.保护组织
覆盖于植物体表起保护作用,能有效减少植 物失水,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侵入,控制植物与 外界的气体交换。
毛茛根横切面,示贮藏组织
植物组织的类型及其特征概述(PPT39页)培 训课件 培训讲 义培训ppt教程 管理课 件教程ppt
植物组织的类型及其特征概述(PPT39页)培 训课件 培训讲 义培训ppt教程 管理课 件教程ppt
2.3狐尾藻茎横切面示通气组织
植物组织的类型及其特征概述(PPT39页)培 训课件 培训讲 义培训ppt教程 管理课 件教程ppt
植物组织的类型及其特征概述(PPT39页)培 训课件 培训讲 义培训ppt教程 管理课 件教程ppt
3.机械组织 •主要机能是对植物起主要支持作用。 •根据细胞的形态和细胞壁的加厚方式的 不同,机械组织可分为厚角组织和厚壁 组织。
2.1植物组织的类型ppt课件

2.按存在部位分
(1)顶端分生组织:存在于根、茎顶端的生 长锥,包括原分生组织和初生分生组织。其分 裂使根、茎不断伸长、长高。
(2)侧生分生组织:存在于根、茎的四周, 包括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其活动使根、茎不 断地长粗。
(3)居间分生组织:存在于某些植物叶的基 部或茎的节间基部或子房柄等处,是由初生分 生组织保留下来的。拔节、叶割后重新长出
1.按来源性质分
(1)原分生组织:由种子的胚保留下来。 意义:使根、茎、枝伸长和长高。
(2)初生分生组织:由原分生组织刚分裂衍生的细胞形成。 意义:产生根和茎的初生结构 。
(3)次生分生组织:由成熟组织的某些薄壁细胞重新恢复 分裂能力形成。包括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
意义:使根、茎、枝不断. 加粗
一、分生组织
.
三、保护组织—周皮
(二)周皮(次生保护组织) 由表皮下某些薄壁细胞恢复分裂 能力形成木栓形成层后形成的。
木栓形成层向外分生木栓化 扁平细胞形成木栓层,向内分生 薄壁细胞形成栓内层。
周皮是一种复合组织。随着 根、茎增粗,受到破坏,周皮代 替表皮行使保护作用。
.
周皮
周皮 1.角质膜 2.表皮 3.木栓层 4.木栓形成层 5.栓内层 6.皮层
.
三、保护组织—表皮—毛绒
2)非腺毛:不具分泌作用,无头、柄之分,顶端狭 尖,种类较多。
课堂互动 如何区分腺毛和非腺毛,腺头和腺柄?
.
各种非腺毛
(a)线状毛(1.杜鹃叶 2.大青叶 3.荔枝草叶 4.枇杷叶 5. 蒲公英叶 (b)星状毛(1.石韦叶 2. 红花椈木叶) (c)丁字毛(杭白菊叶) (d)分枝毛(薰衣草叶) (e)鳞毛(油橄榄叶)
课堂互动 莲的根状茎(藕)埋藏池塘淤泥中,为什么能正常生长?
(1)顶端分生组织:存在于根、茎顶端的生 长锥,包括原分生组织和初生分生组织。其分 裂使根、茎不断伸长、长高。
(2)侧生分生组织:存在于根、茎的四周, 包括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其活动使根、茎不 断地长粗。
(3)居间分生组织:存在于某些植物叶的基 部或茎的节间基部或子房柄等处,是由初生分 生组织保留下来的。拔节、叶割后重新长出
1.按来源性质分
(1)原分生组织:由种子的胚保留下来。 意义:使根、茎、枝伸长和长高。
(2)初生分生组织:由原分生组织刚分裂衍生的细胞形成。 意义:产生根和茎的初生结构 。
(3)次生分生组织:由成熟组织的某些薄壁细胞重新恢复 分裂能力形成。包括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
意义:使根、茎、枝不断. 加粗
一、分生组织
.
三、保护组织—周皮
(二)周皮(次生保护组织) 由表皮下某些薄壁细胞恢复分裂 能力形成木栓形成层后形成的。
木栓形成层向外分生木栓化 扁平细胞形成木栓层,向内分生 薄壁细胞形成栓内层。
周皮是一种复合组织。随着 根、茎增粗,受到破坏,周皮代 替表皮行使保护作用。
.
周皮
周皮 1.角质膜 2.表皮 3.木栓层 4.木栓形成层 5.栓内层 6.皮层
.
三、保护组织—表皮—毛绒
2)非腺毛:不具分泌作用,无头、柄之分,顶端狭 尖,种类较多。
课堂互动 如何区分腺毛和非腺毛,腺头和腺柄?
.
各种非腺毛
(a)线状毛(1.杜鹃叶 2.大青叶 3.荔枝草叶 4.枇杷叶 5. 蒲公英叶 (b)星状毛(1.石韦叶 2. 红花椈木叶) (c)丁字毛(杭白菊叶) (d)分枝毛(薰衣草叶) (e)鳞毛(油橄榄叶)
课堂互动 莲的根状茎(藕)埋藏池塘淤泥中,为什么能正常生长?
《植物组织》-PPT课件

鉴别
间苯三酚和盐酸→樱桃红或红紫色 苏丹IV→红色 苏丹IV→红色 玫红酸纳酒精液→玫瑰红色 钌红试液→红色 氢氟酸→溶解
增强 机械力
(2)纹孔与胞间连丝
1)纹孔: A、概念:在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次生壁并不是均匀地、完整地包围在原生质 体的外围,而是有许多不加厚的部分,这些区域没有次生壁,只有初生壁和胞间层, 于是将这些区域称为纹孔。纹孔仅出现在有次生壁发育的细胞的细胞壁上。 纹孔膜:初生壁+胞间层构成 B、结构: 纹孔腔:由次生壁围成
(1)细胞壁的分层: ①胞间层:位于细胞壁的最外侧,为相邻两个细胞所共有,形成于细 胞分裂时在母细胞中央所形成的细胞板。主要成分是果胶质, 具强亲水性,粘着而柔软,可使相邻细胞粘连一起,又可缓冲 细胞间的压力。但易被酸、碱及果胶酶分解,致使细胞彼此分 离。 ②初生壁:位于胞间层的内侧,是原生质体在细胞停止生长前分 泌形成的。 主要化学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果胶质。 一般较薄,约1-3um(但有些细胞例外,如厚角组织), 即 可使细胞维持一定的形状,又不妨碍细胞的生长。许多组 织的细胞,其初生壁是唯一仅有的壁层。 ③次生壁:位于初生壁的内侧,与质膜相贴近,是原生质体在细胞 停止生长后分泌形成的。 主要化学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 素及木质素等。次生壁一般较厚,约5-10um,质地坚韧, 具 有增强细胞壁机械强度的作用。有外、中、内三层。多数具 次生壁的的细胞在成熟时原生质体死亡,残留的壁起支持和 保护植物体的功能。
•
(2019年安徽省预赛)下列几种化学成分,在植物细胞壁形成时出 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 ) A.果胶质、纤维素、木质素 B.木质素、果胶质、纤维素 C.纤维素、木质素、果胶质 D.果胶质、木质素、纤维素 (02全国联赛)细胞停止生长后所形成的细胞壁称为: B A.胞间层 B.次生壁 C.初生壁 D.纹孔
植物的组织 植物的组织类型 机械组织 药用植物识别课件

类型:据细胞的形态和细胞壁增厚的方式,可分为: 1.厚角组织 2.厚壁组织
机械组织——厚角组织
(一)厚角组织(collenchyma) 细胞为生活的。常含叶绿体,细胞壁由纤维素和果胶质组成。呈不均匀增厚。 一般在角隅处增厚,或在细胞切向壁或细胞间隙处加厚。厚角组织是植物幼 嫩器官的支持组织
厚 角 组 织
目录
1
植物的组织类型
2
维管束及其类型
1 植物的组织类型
2.1 分生组织 2.2 薄壁组织 2.3 保护组织 2.4 分泌组织 2.5 机械组织 2.6 输导组织
机械组织
机械组织是细胞壁明显增厚的细胞群,具机械支持作用。根据细胞壁增厚的 成分、部位、程度可分为厚角组织、厚壁组织。 作用:起支持和巩固作用,有很强的抗压、抗张、抗曲挠的能力。
机械组织——厚壁组织
黄柏粉末中的晶鞘纤维
机械组织——厚壁组织
2、石细胞(stone cell):细胞壁明显增厚且木质化,并渐次死亡。细胞壁 上未增厚的部分呈细管状,有时分枝,向四周射出。故细胞壁上有纹孔或孔 道。石细胞近等径,单个或成群分布,常存在于根皮、茎皮、果皮、种皮中, 如党参、杏仁等。也可成群存在于薄壁组织中,是药材鉴定依据的重要特征 之一。 形状:椭圆形、类圆形、类方形、不规则形等,也有分枝状、星状、柱状、 毛状等多种形状。有些石细胞呈分枝状,称为畸形石细胞或支柱细胞。如茶 叶中的石细胞。
梨 石细胞构造
机械组织——厚壁组织
药材鉴定中还有:
1.分隔石细胞:石细胞腔内产
生薄的横隔膜,如虎杖根及根
茎。
枸杞
2.嵌晶石细胞:石细胞次生壁
外层嵌有非常细小的草酸钙方
晶,并稍突出表面。如南五味
子根皮、侧柏种子、桑寄生。
机械组织——厚角组织
(一)厚角组织(collenchyma) 细胞为生活的。常含叶绿体,细胞壁由纤维素和果胶质组成。呈不均匀增厚。 一般在角隅处增厚,或在细胞切向壁或细胞间隙处加厚。厚角组织是植物幼 嫩器官的支持组织
厚 角 组 织
目录
1
植物的组织类型
2
维管束及其类型
1 植物的组织类型
2.1 分生组织 2.2 薄壁组织 2.3 保护组织 2.4 分泌组织 2.5 机械组织 2.6 输导组织
机械组织
机械组织是细胞壁明显增厚的细胞群,具机械支持作用。根据细胞壁增厚的 成分、部位、程度可分为厚角组织、厚壁组织。 作用:起支持和巩固作用,有很强的抗压、抗张、抗曲挠的能力。
机械组织——厚壁组织
黄柏粉末中的晶鞘纤维
机械组织——厚壁组织
2、石细胞(stone cell):细胞壁明显增厚且木质化,并渐次死亡。细胞壁 上未增厚的部分呈细管状,有时分枝,向四周射出。故细胞壁上有纹孔或孔 道。石细胞近等径,单个或成群分布,常存在于根皮、茎皮、果皮、种皮中, 如党参、杏仁等。也可成群存在于薄壁组织中,是药材鉴定依据的重要特征 之一。 形状:椭圆形、类圆形、类方形、不规则形等,也有分枝状、星状、柱状、 毛状等多种形状。有些石细胞呈分枝状,称为畸形石细胞或支柱细胞。如茶 叶中的石细胞。
梨 石细胞构造
机械组织——厚壁组织
药材鉴定中还有:
1.分隔石细胞:石细胞腔内产
生薄的横隔膜,如虎杖根及根
茎。
枸杞
2.嵌晶石细胞:石细胞次生壁
外层嵌有非常细小的草酸钙方
晶,并稍突出表面。如南五味
子根皮、侧柏种子、桑寄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19
四、机械组织
细胞壁明显增厚对植物体起支持作用的细胞群。 根据细胞壁增厚的部位和程度不同,分为厚角组织和 厚壁组织。
课堂互动 大家都吃过芹菜,发现芹菜的茎和叶柄有许多的棱脊,如 果我们折断芹菜的叶柄,会出现什么现象?
三、保护组织—周皮
周皮形成时,位于气孔下面 的木栓形成层向外分生许多 排列疏松的类圆形薄壁细胞, 称填充细胞。由于填充细胞 的增多和长大,将表皮突破 形成皮孔。
2
皮孔横切面(接骨木) 1.表皮 2.填充细胞 3.木栓层 4. 木栓形成层 5.栓内层
18
思考
• 1. 何类群植物具有组织?
高等植物:苔藓、 蕨类、种子
2
6
二、薄壁组织(基本组织)
在植物体内分布广、占最大比例。 特点:细胞排列疏松、细胞壁薄、细胞质稀、液泡大、生 活细胞。
1.基本薄壁组织: 植物体各处;可转化为次生分生组织 2.同化(绿色)薄壁组织: 绿色部位;光合作用 3.贮藏薄壁组织: 积聚营养物质 4.吸收薄壁组织: 根尖根毛区;吸收、运输水分、营养 5.通气薄壁组织: 水生和湿生植物根茎叶;储存和运输气体
2
16
三、保护组织—周皮
(二)周皮(次生保护组织) 由表皮下某些薄壁细胞恢复分裂 能力形成木栓形成层后形成的。
木栓形成层向外分生木栓化 扁平细胞形成木栓层,向内分生 薄壁细胞形成栓内层。
周皮是一种复合组织。随着 根、茎增粗,受到破坏,周皮代 替表皮行使保护作用。
2
周皮
周皮 1.角质膜 2.表皮 3.木栓层 4.木栓形成层 5.栓内层 6.皮层 17
叶的表皮与气孔 1.表皮细胞 2.保卫细胞 3.叶绿体 4.气孔 5.细胞质 6.细胞核 7.角质膜 8.栅栏组织细胞
2
11
三、保护组织—表皮—气孔
保卫细胞与其周围副卫细胞的排列方式,称为气孔轴式。 1)直轴式:2个副卫细胞,保卫细胞与副卫细胞长轴互相垂直。 2)平轴式:2个副卫细胞,保卫细胞与副卫细胞长轴互相平行。 3)不等式:3~4个副卫细胞,其中一个副卫细胞显著较小。 4)不定式:副卫细胞数目不定,且形状与表皮细胞无明显区别。 5)环式:副卫细胞数目不定,其形状比表皮细胞狭窄,并围绕
2
14
三、保护组织—表皮—毛绒
2)非腺毛:不具分泌作用,无头、柄之分,顶端狭 尖,种类较多。
课堂互动 如何区分腺毛和非腺毛,腺头和腺柄?
2
15
各种非腺毛
(a)线状毛(1.杜鹃叶 2.大青叶 3.荔枝草叶 4.枇杷叶 5. 蒲公英叶 (b)星状毛(1.石韦叶 2. 红花椈木叶) (c)丁字毛(杭白菊叶) (d)分枝毛(薰衣草叶) (e)鳞毛(油橄榄叶)
2.按存在部位分
(1)顶端分生组织:存在于根、茎顶端的生 长锥,包括原分生组织和初生分生组织。其分 裂使根、茎不断伸长、长高。
(2)侧生分生组织:存在于根、茎的四周, 包括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其活动使根、茎不 断地长粗。
(3)居间分生组织:存在于某些植物叶的基 部或茎的节间基部或子房柄等处,是由初生 分生组织保留下来的。拔节、叶割后重新长 出2
1.按来源性质分
(1)原分生组织:由种子的胚保留下来。
意义:使根、茎、枝伸长和长高。
(2)初生分生组织:由原分生组织刚分裂衍生的细胞形成。
意义:产生根和茎的初生结构 。
(3)次生分生组织:由成熟组织的某些薄壁细胞重新恢复
分裂能力形成。包括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
2 意义:使根、茎、枝不断加粗
3
一、分生组织
1.顶端分生组织
2.侧生分生组织
4
互相关系
使根、茎、枝 伸长和长高
• 顶端分生组织 • 居间分生组织 • 侧生分生组织
包括
原分生组织
来源 初生分生组织 次生分生组织
根和茎的初 生结构;拔 节
使根、茎不断 地长粗
2
5
一、分生组织
课堂互动 1.为什么小麦、水稻能拔节生长,竹笋出土后能迅速 长高? 2.为什么韭菜从接近土壤的基部割下叶片后仍能长出 完整的叶? 3.为什么花生又叫落花生?
保卫细胞呈环状排列。
2
12
三、保护组织—表皮—气孔
气孔的类型 1.直轴式 2.平轴式 3.不等式 4.不定式 5.环式
2
13
三、保护组织—表皮—毛绒
2、毛茸:是表皮细
胞特化向外形成的突出
物。
1)腺毛:具分泌
作用,分为腺头和腺柄。
唇形科植物叶的表
皮有一种腺毛,特称为
腺鳞。
腺毛及腺鳞
1.南瓜 2.薄荷叶(a:侧面观 b:顶面观)3.向日葵 4.忍冬叶 5.天竺葵叶
• 2. 棉花打顶后可以多结棉桃的原理是什么?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都具有顶端优 势,顶芽生长比侧芽生长快速,摘
• 3. 双子叶植物的气孔有哪些除多类植生物侧型的 芽顶的?芽方,法促称使为植摘物心从。叶腋边
棉花摘心可以促进扩枝,防止旺 长所导致的倒伏,并且有助于多结 棉桃、提高产量 1)直轴式:2)平轴式:3) 不等式:4)不定式 ; 5) 环式
2
9
角质膜和蜡被 1.表皮及角质膜 2.表皮上的杆状蜡被(甘蔗茎)
课堂互动 不能透水透气的角质膜覆盖在表皮的外表面,为什么表皮 仍是活细胞?
2
10
三、保护组织—表皮—气孔
1、气孔:由两个保 卫细胞对合而成。保卫 细胞特点:细胞质丰富、 细胞核明显、有叶绿体。 保卫细胞:双子叶植物 呈肾形,单子叶植物呈 哑铃形。紧邻保卫细胞 的表皮细胞称为副卫细 胞。
第二章 植物的组织
2.1 植物组织的类型
2
1
第一节 植物组织的类型
• 组织:是由许多来源和生理功能相同,形态和结 构相似,而又紧密联系的细胞组成的细胞群。
分裂、分化 分生组织
植 物 的 组 织
2
薄壁组织 保护组织 机械组织 输导组织 分泌组织
成 熟 组 织
2
一、分生组织
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群。 特点:细胞小、呈等边形、排列紧密、无间隙,核大、 壁薄、质浓、液泡不明显。
课堂互动
莲的根状茎(藕)埋藏池塘淤泥中,为什么能正常生长?
2
7
三、保护组织
覆盖植物体表起保护作用的细胞群。
气孔 表皮
平轴式 直轴式
不等式
不定式 环式
保护组织
腺毛
毛绒
周皮
木栓层
非腺毛
木栓形成层
栓内层
2
8
三、保护组织—表皮
(一)表皮(初生保护组织)
存在:幼嫩器官表面,通常由一层生活细胞组成。 特点:细胞多扁平长方形、方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 等;排列紧密;细胞质稀薄、液泡大、一般不含叶绿体; 细胞壁与外界接触的一面稍厚并覆盖有角质膜(层),有的 在角质膜外还有蜡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