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财务报告
报送财务工作总结报告(精选6篇)_工作总结报告财务

报送财务工作总结报告(精选6篇)_工作总结报告财务报送财务工作总结报告(精选6篇)由作者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第1篇:财务报告报送管理第十五条财务报告报送管理:㈠公司需对外报送的报表有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利润分配表、股东权益变动表、应交税金明细表及其附注说明。
公司会计报表和相关财务资料须经公司财务总监审核、公司董事长签批后在规定时间期限内送达有关部门及单位。
㈡公司所属子公司应向公司财务部报送如下报表:1、月报: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理费用明细表、营业费用明细表、内部单位往来表、应交税金明细表,内部销售明细表,并于次月3日前送达。
2、季报:除月报报表外,工业企业还要报送产品成本计算表、销售利润明细表,并于次月5日前送达。
公司及各子公司均应按要求编写财务分析,报送公司有关部门及分管领导,并于次月5日前送达。
3、年报:除季报报表外,还应报送、年度财务分析,并于次年1月10日前送达。
4、子公司对外报送的会计报表及相关财务资料,须经子公司财务负责人审核,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人签字批准。
第四章资金筹集管理第十六条公司综合考虑发展战略、投资计划、资金需求、资本结构等因素,制定筹资方案,通过债务性融资、权益性融资等方式合理筹集资金。
公司财务部统一负责公司及全资子公司资金筹集的管理工作。
㈠公司的年度融资方案由公司财务负责人编制,总经理审核,经公司股东大会批准,公司董事长授权总经理在年度融资额度内,根据实际需求利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财务会计管理制度5分次审核签订借款协议;全资子公司的年度融资方案由子公司的财务负责人编制,全资子公司董事会批准,资金具体到位计划报公司财务审核,经公司总经理审批后由公司财务拨付。
㈡全资子公司的财务负责人负责借款方案的实施,并将实施结果报公司财务部备案。
㈢公司财务部负责资金的预算与分析;负责向总经理提出最佳筹资方案;按总经理安排负责资金的筹集和调度。
㈣公司与全资子公司、全资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相互借款,报总公司财务负责人审核,额度在500万元以内(含500万元)的,由总经理审批,额度在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报公司董事会审核通过后由公司董事长审批。
公司制造业财务制度大全

公司制造业财务制度大全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制造业财务管理,提高财务运作效率,保障财务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公司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公司财务制度适用于公司制造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具体实施要根据公司经营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详细规定。
第三条公司财务部门是公司财务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公司的财务工作。
第四条公司各部门、各单位必须按照公司财务制度的规定开展财务管理工作。
第五条公司财务制度由公司财务部门负责起草并报公司领导审批后执行。
第六条公司财务制度的解释权归公司财务部门。
第七条公司财务制度的修改必须经公司领导审批后执行。
第二章财务管理第八条公司财务管理应当遵循科学、公正、规范、透明的原则,确保公司的财务运作安全、高效。
第九条公司应当建立健全财务管理体系,明确财务管理职责和权限,确保财务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第十条公司财务部门应当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提供真实、准确的财务信息。
第十一条公司应当建立预算管理制度,制定年度预算,加强预算执行和监督,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第十二条公司应当建立财务审计制度,定期对公司财务进行审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提高公司财务监督效力。
第十三条公司应当建立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加强对公司固定资产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固定资产的使用和报废情况真实可靠。
第十四条公司应当建立资金管理制度,加强对公司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确保公司资金的安全和有效运作。
第十五条公司应当建立税收管理制度,按照国家相关税收法规进行纳税申报和缴纳。
第十六条公司应当建立成本管理制度,加强对公司生产成本和费用的监督和管理。
第十七条公司应当建立经营报表制度,定期编制和公布公司的财务报表,向社会公众和有关部门报告公司财务状况。
第十八条公司应当建立合并报表制度,对集团公司和子公司进行合并报表编制,综合反映公司整体财务状况。
第十九条公司应当建立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加强对公司财务风险的监控和防范,确保公司财务运作的安全。
财务报告步骤有哪些内容

财务报告步骤有哪些内容
在管理一家企业或者组织时,编制财务报告是至关重要的一项工作。
财务报告
是展示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重要方式,对内部管理和对外投资者、债权人等各方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以下是财务报告步骤中的主要内容:
1. 收集财务数据
财务报告的第一步是收集企业的财务数据。
这些数据包括企业各项财务活动的
凭证、会计帐簿、财务报表等。
各个部门和各个层次的财务数据都需要被搜集和整理,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 核对数据准确性
在收集完财务数据后,需要对数据的准确性进行核对。
包括对账、调账等工作,确保数据没有错误和遗漏。
3. 编制财务报表
在确认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后,需要根据企业的财务数据编制各种财务报表。
常
见的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
这些报表显示了企业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和现金流动情况。
4. 进行财务分析
在编制完财务报表后,需要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
通过比较不同期间的财务数据、对比行业平均值等方法,可以帮助管理层和投资者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
5. 编制财务报告
最后一步是将编制好的财务报表和分析结果制作成财务报告。
财务报告需要清
晰地传达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通常包括一份正式的报告书和附表。
结语
财务报告编制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通过以上步骤的详细执行,
可以保证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专业性,为企业经营和决策提供有力依据。
希望上述内容对你有所帮助。
财务制度管理红头文件

财务制度管理红头文件为了规范和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保障企业财务活动的合法、稳健运作,特制定本财务制度管理红头文件,以便于落实和执行。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制定本红头文件。
第二条本文件适用于企业的所有财务管理工作。
第三条财务管理工作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第四条财务管理工作的目标是确保企业财务安全、规范、高效。
第五条全体员工都有义务配合财务管理工作,不得有违反财务规定的行为。
第六条财务人员必须具备专业技能和严谨的工作态度,真实、准确地完成相关工作。
第七条财务管理工作应当公开、透明,接受监督。
第二章财务管理机构和人员第八条企业应当设立财务管理部门,专门负责财务管理工作。
第九条财务管理部门应当配备专业的财务人员,保障财务工作的正常开展。
第十条财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防范财务风险。
第十一条财务人员应当遵守职业操守,忠于职守,保守企业财务机密。
第三章财务制度第十二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会计制度,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
第十三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财务预算制度,制定年度财务预算,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估。
第十四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成本核算制度,确保成本控制和效益。
第十五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发现和纠正财务管理中的问题。
第四章资金管理第十六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资金管理制度,规范资金的存放、使用和监督。
第十七条企业应当做好资金的预算和计划,在资金使用上遵循合理、安全、高效的原则。
第十八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资金监督制度,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审计。
第五章财务报告第十九条企业应当按照规定时间和程序编制财务报告,确保报告真实、完整。
第二十条财务报告应当反映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和财务情况,不得有任何虚假信息。
第二十一条财务报告应当及时向有关部门报送,并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和审查。
第六章处罚和奖励第二十二条对于不遵守财务管理纪律的人员,将按照相关规定给予处理。
财务管理制度国家标准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财务管理工作,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保障国家财政安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所有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的财务管理工作。
第三条财务管理工作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合法合规原则: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确保财务活动合法合规。
(二)真实性原则:财务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及时。
(三)完整性原则:财务活动全面、完整地反映经济业务。
(四)效益性原则:提高财务管理效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五)安全性原则:加强财务风险防控,确保资产安全。
第二章财务管理体制第四条财务管理体制应当建立健全,明确财务管理职责,确保财务管理的有效实施。
第五条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的财务管理机构应当设置明确,配备具有相应资质的财务人员。
第六条财务管理机构的职责包括:(一)制定财务管理规章制度,组织实施财务管理活动。
(二)编制财务报表,进行财务分析。
(三)组织财务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
(四)管理财务风险,确保资产安全。
(五)提供财务咨询和服务。
第三章财务核算第七条财务核算应当遵循以下要求:(一)会计制度: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确保会计信息质量。
(二)会计凭证:严格审核会计凭证,确保其真实、合法、完整。
(三)账簿管理:建立健全账簿管理制度,确保账簿真实、完整、连续。
(四)财务报表:编制真实、完整、及时的财务报表,及时反映财务状况。
第四章财务预算第八条财务预算应当科学合理,符合实际需要。
第九条财务预算的编制应当遵循以下程序:(一)收集编制预算所需的资料。
(二)制定预算编制方案。
(三)编制预算草案。
(四)预算草案的审议和批准。
(五)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和考核。
第五章财务报告第十条财务报告应当真实、完整、及时。
第十一条财务报告的内容应当包括:(一)财务报表。
(二)财务报表附注。
校企合作财务制度

校企合作财务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校企合作的财务管理,确保校企合作项目的顺利开展和稳健发展,提高协作效率和合作成果,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学校的管理制度,制定本财务制度。
第二条本财务制度适用于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展的各类项目,包括但不限于科研合作、技术转让、创新创业等领域。
第三条本财务制度的制定、审批和修改由学校财务处负责,负责具体执行的单位为校企合作处。
第二章资金管理第四条校企合作项目的资金来源包括学校拨款、企业投资、政府资助等方式。
各项目双方应在项目启动前确定项目预算和资金占用计划,并经学校财务处审核批准后方可实施。
第五条校企合作项目的资金使用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学校规定,资金结算应及时、准确,并建立相应的账务凭证和资料档案。
第六条学校应定期对校企合作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确保项目资金使用合法合规。
第七条学校应建立校企合作项目的财务专户,并定期对专户资金进行检查和核对。
第三章支出管理第八条校企合作项目的支出应按照项目预算和资金计划进行,需求审批的支出应提供相关的审批文件和依据。
第九条校企合作项目的支出包括但不限于人员费用、设备设施、材料费用、差旅费用等,经过认真审核和审批后方可支付。
第十条学校应建立完善的支出记录和账务凭证,确保支出记录的真实性和可追溯性。
第四章收入管理第十一条校企合作项目的收入应按照合同约定或相关协议执行,学校应建立收入核算和分配制度,确保收入的及时、准确统计和分配。
第十二条校企合作项目的收入包括但不限于科研经费、技术服务费、成果转化收益等,学校应与企业签订明确的合同和约定,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十三条学校应建立完善的收入核算和分配机制,确保收入的合理分配和使用。
第五章财务报告第十四条学校应及时编制和提交校企合作项目的财务报告,包括但不限于资金使用情况、支出情况和收入情况等。
第十五条学校应定期对校企合作项目的财务报告进行审计和核实,确保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第十六条学校应向相关部门提交校企合作项目的财务报告,按照规定公开报告的部分应及时公开。
财务管理制度细则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财务管理,规范财务行为,确保财务工作依法合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财务活动,包括资金收支、会计核算、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等。
第三条公司财务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合法性原则:财务活动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
(二)真实性原则:财务信息必须真实、准确、完整。
(三)及时性原则:财务信息必须及时反映公司财务状况。
(四)效益性原则: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财务成本。
第二章财务岗位职责第四条财务部门负责公司财务管理工作,具体职责如下:(一)财务经理1. 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公司财务管理制度;2. 组织编制财务预算、财务报告;3. 监督财务部门各项工作;4. 负责财务部门的团队建设。
(二)财务主管1. 负责组织实施财务预算、财务报告;2. 组织编制财务报表,审核财务凭证;3. 监督和指导会计核算工作;4. 协助财务经理完成其他相关工作。
(三)会计1. 负责会计核算、会计凭证的编制和审核;2. 负责财务报表的编制和报送;3. 负责财务档案的管理;4. 协助财务主管完成其他相关工作。
第三章资金管理第五条公司资金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集中管理原则:公司资金统一由财务部门进行管理。
(二)授权审批原则:资金收支必须经过授权审批。
(三)安全性原则:确保资金安全,防止资金损失。
第六条资金收支管理:(一)公司收入应按照规定及时入账,不得截留、挪用。
(二)公司支出应按照预算和授权审批程序进行,不得擅自开支。
(三)公司对外支付款项,必须取得合法、有效的原始凭证。
第四章会计核算第七条会计核算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权责发生制原则:收入和费用按照实际发生的时间进行确认。
(二)一致性原则:会计政策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三)历史成本原则:资产按照取得时的成本进行计量。
第八条会计凭证的编制和审核:(一)会计凭证必须真实、完整、合法。
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5号——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

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5号——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行为,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根据《公司法》、《证券法》、《企业会计准则》及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公开发行股票并在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披露年度财务报告、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司(以下均简称公司)申报财务报告以及按照有关规定需要参照年度财务报告披露有关财务信息时,应遵循本规则。
第三条凡对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有重要影响的财务信息,不论本规则是否有明确规定,公司均应充分披露。
第四条公司在编制和披露财务报告时应遵循重要性原则,并根据实际情况从性质和金额两方面判断重要性。
第五条对于需要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作出专业判断的相关交易和事项,公司应充分披露具体情况、相关专业判断的理由及依据以及与之相关的具体会计处理。
第六条特殊行业财务报告披露另有规定的,公司还应当遵循其规定。
本规则的某些具体要求对特殊行业确实不适用的,公司应予以说明。
第二章财务报表第七条公司应按照本规则的要求,编制和披露财务报表附注。
财务报表附注应当对财务报表中相关数据涉及的交易和事项作出真实、充分、明晰的说明。
除特别提及母公司财务报表附注披露事项外,均为合并财务报表附注披露的事项。
公司应根据实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确认和计量,在此基础上编制财务报表。
公司不应以披露代替确认和计量,不恰当的确认和计量不能通过充分披露来纠正。
第八条本规则要求披露的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第九条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公司,除提供合并财务报表外,还应提供母公司财务报表。
第十条财务报表中会计数据的排列应自左至右,最左侧为最近一期数据。
表内各重要报表项目应标有附注编号,并与财务报表附注编号一致。
第三章财务报表附注第十一条第一节公司的基本情况第十二条公司应简要披露基本情况,包括注册地、总部地址、业务性质、主要经营活动以及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
会计财务管理制度规定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本单位的财务管理,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财务活动,包括但不限于资金收支、会计核算、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等。
第三条本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 合法合规原则: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确保财务活动合法合规。
2. 实事求是原则:如实反映财务状况,不得隐瞒、伪造、篡改财务信息。
3. 精益求精原则:不断优化财务管理流程,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4. 责任制原则:明确各级财务人员的职责,实行责任追究。
第二章财务机构与人员第四条本单位设立财务部,负责财务管理工作。
财务部负责人由单位负责人任命,负责财务部的全面工作。
第五条财务部应配备具备相应资格的会计人员,包括会计主管、会计、出纳等。
第六条财务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1.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廉洁奉公。
2. 具有相应的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
3. 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第三章资金管理第七条资金收支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财务制度执行,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第八条资金收入应及时入账,不得挪用、截留、隐瞒。
第九条资金支出应按照预算执行,不得超支、挪用。
第十条资金结算应采用银行转账或现金支付,不得使用不符合规定的支付方式。
第四章会计核算第十一条会计核算应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
第十二条会计凭证的填制、审核和保管应符合以下要求:1. 会计凭证应真实、合法、完整。
2. 会计凭证应按规定格式填写,字迹清晰。
3. 会计凭证的审核应由具备相应资格的会计人员负责。
4. 会计凭证的保管应符合国家档案管理规定。
第十三条会计账簿的设置和登记应符合以下要求:1. 会计账簿应设置合理,账目清晰。
2. 会计账簿的登记应及时、准确、完整。
3. 会计账簿的修改、销毁应符合国家档案管理规定。
第五章财务报告第十四条财务报告应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编制,真实、完整地反映本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集团统一财务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集团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确保集团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维护集团及下属企业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结合集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集团总部及下属各级企业。
第三条集团财务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合法性原则: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依法开展财务活动。
(二)真实性原则:财务信息必须真实、准确、完整。
(三)及时性原则:及时反映财务状况,确保财务报告的时效性。
(四)安全性原则:确保资金安全,防范财务风险。
(五)效益性原则: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第二章财务管理体制第四条集团实行集中管理与分散管理相结合的财务管理体制。
第五条集团总部设立财务部,负责制定和实施集团财务管理制度,对下属企业财务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第六条下属企业设立财务部门,负责本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向集团总部财务部报告财务状况。
第七条财务部门负责人对财务工作全面负责,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第三章财务核算第八条集团财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第九条财务核算应按照会计准则和制度的规定,建立健全财务核算体系。
第十条财务核算包括以下内容:(一)资产核算:对集团及下属企业的资产进行分类、计价、登记、核算和管理。
(二)负债核算:对集团及下属企业的负债进行分类、计价、登记、核算和管理。
(三)所有者权益核算:对集团及下属企业的所有者权益进行分类、计价、登记、核算和管理。
(四)收入核算:对集团及下属企业的收入进行分类、计价、登记、核算和管理。
(五)费用核算:对集团及下属企业的费用进行分类、计价、登记、核算和管理。
第十一条财务核算应定期进行核对、清理和调整,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性。
第四章资金管理第十二条集团资金管理遵循以下原则:(一)统一管理原则:集团总部负责制定资金管理制度,对下属企业资金进行统一管理。
(二)集中支付原则:集团总部设立资金结算中心,负责集团及下属企业的资金支付。
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5号 - 财务报告的一般规

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5号 - 财务报告的一般规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21〕1 号现公布《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5号――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2021年修订)。
上市公司自2021年年度报告起应按照本规则要求编制并披露。
拟上市公司的申报报表审计截止日为2021年12月31日及之后的适用本规则。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二○一○年一月十一日附件1:《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5号――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2021年修订).doc 附件2:财务报告披露格式.doc《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5号――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2021年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行为,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依据《公司法》、《证券法》、《企业会计准则》及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公开发行证券并在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按照有关规定需要披露年度财务报告或需要参照年度财务报告披露有关财务信息时,应遵循本规则。
第三条本规则是对财务报告披露的最低要求。
不论本规则是否有明确要求,凡对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有重大影响的财务信息,公司均应予以充分披露。
第四条由于商业秘密等原因导致本规则某些信息确实不便披露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公司可向中国证监会申请豁免,已经公开发行股票并在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可向证券交易所申请豁免,经证券交易所批准后,可以不予披露。
公司应当在相关章节说明未按本规则要求进行披露的原因。
第五条公司编制和对外提供的财务报告,不得含有虚假的信息或者隐瞒重要事实。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保证提供的财务报告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就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第六条公司年度财务报告应由具有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有关审计报告由上述会计师事务所盖章及由两名或两名以上注册会计师签名盖章。
经管站财务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经管站财务管理,规范财务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财务安全,根据国家有关财务管理的法律法规,结合经管站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经管站全体工作人员,是经管站财务管理的根本依据。
第三条经管站财务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合法性原则: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确保财务活动合法合规。
(二)真实性原则:如实反映财务状况,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
(三)完整性原则:全面记录财务活动,确保财务信息的完整性。
(四)及时性原则:及时处理财务业务,保证财务信息的及时性。
(五)效益性原则: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财务活动的经济效益。
第二章财务管理职责第四条经管站站长负责全面领导经管站财务管理,对财务工作负有直接责任。
第五条经管站财务负责人具体负责财务管理,组织实施本制度,对财务工作负有直接责任。
第六条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财务工作负有管理责任,确保本部门财务活动合法合规。
第七条全体工作人员应积极配合财务管理工作,共同维护财务秩序。
第三章财务收支管理第八条经管站财务收支应严格按照预算执行,不得擅自调整预算。
第九条经管站财务收支实行审批制度,重大财务事项必须经站长批准。
第十条财务收支应使用合法票据,不得使用白条、现金支付。
第十一条财务收支应及时入账,不得拖延、隐瞒。
第十二条财务收支应定期进行对账,确保账实相符。
第四章资金管理第十三条经管站资金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专款专用原则:资金使用应严格按照预算和批准用途执行。
(二)收支两条线原则:收入和支出分开管理,确保资金安全。
(三)集中管理原则:资金统一由财务部门管理,不得私自借出。
第十四条资金支出应按照审批程序进行,严禁违规支出。
第十五条资金收缴应及时入账,不得拖延、隐瞒。
第五章财务报告第十六条经管站应定期编制财务报告,及时向上级部门报送。
第十七条财务报告应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经管站财务状况。
第十八条财务报告经站长审核后,报上级部门审批。
第六章财务监督第十九条经管站应建立健全财务监督机制,加强对财务活动的监督检查。
2020年《中级会计实务》章节练习第十五章财务报告

2020年《中级会计实务》章节练习第十五章财务报告第十五章财务报告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企业中期财务报表的是()。
A.月报B.季报C.半年报D.年报2.甲公司是一个投资性主体,甲公司编制合并报表时,下列事项应该在合并工作底稿中反映的是()。
A.甲公司的个别资产负债表中各项目的数据B.甲公司的联营企业的个别利润表中各项目的数据C.甲公司的合营企业的个别资产负债表中各项目的数据D.不为甲公司的投资性活动提供相关服务的子公司个别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各项目的数据3.母公司是指控制一个或一个以上主体的主体。
这句话中的第一个“主体”不可能是()。
A.被投资单位中可分割的部分B.企业所控制的结构化主体C.投资性主体D.合营安排或联营企业4.企业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实现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不属于一揽子交易),且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股权采用权益法核算,在个别财务报表中,该项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是()。
A.购买日之前初始投资成本与购买日新增投资成本之和B.购买日享有被投资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C.股权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D.购买日之前所持被购买方的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购买日新增投资成本之和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现金流量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是()。
A.对外销售商品所产生的现金流量B.实际收到应收票据利息收入所产生的现金流量C.购买办公用品产生的现金流量D.偿还短期借款产生的现金流量6.具备下列特征的主体中,不应纳入母公司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的是()。
A.已宣告破产的原子公司B.规模较小的子公司C.根据公司章程或协议,有权决定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和经营政策D.设在实行外汇管制国家的子公司7.为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提供基础的是()。
A.设置合并工作底稿B.将个别报表数据过入合并工作底稿C.编制调整抵销分录D.计算合并财务报表各项目的合并数额8.甲乙公司没有关联关系。
甲公司按照净利润的10%提取盈余公积。
2×18年1月1日甲公司投资500万元购入乙公司100%股权。
社会团体财务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社会团体财务管理,规范财务行为,保障社会团体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团体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团体所有财务活动,包括收入、支出、资产管理、财务报告等。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以下原则:(一)合法合规原则: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财务制度;(二)公开透明原则:财务活动公开透明,接受会员监督;(三)勤俭节约原则:合理使用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四)责任明确原则:明确财务责任,确保财务安全。
第二章财务管理组织第四条本团体设立财务管理部门,负责财务管理工作。
财务管理部门由主任、会计、出纳等人员组成。
第五条财务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一)制定财务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二)编制和执行财务预算;(三)管理资金收支,确保资金安全;(四)建立健全财务会计核算体系;(五)编制和报送财务报告;(六)接受审计和监督。
第三章资金管理第六条本团体资金来源包括会员缴纳的会费、政府资助、社会捐赠、其他合法收入等。
第七条会员缴纳的会费按照规定标准收取,由财务管理部门负责收取、管理和使用。
第八条政府资助和社会捐赠等资金,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捐赠者要求进行管理和使用。
第九条资金使用原则:(一)按照预算执行,不得擅自改变用途;(二)合理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三)不得挪用、侵占、私分资金;(四)定期进行资金盘点,确保资金安全。
第四章资产管理第十条本团体资产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第十一条流动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存货等,按照会计制度进行管理和核算。
第十二条固定资产包括房屋、设备、车辆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管理和核算。
第十三条无形资产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管理和核算。
第五章财务报告第十四条财务管理部门定期编制财务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
第十五条财务报告经财务管理部门负责人审核,报理事会批准后,向会员大会报告。
检测所财务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检测所财务管理,规范财务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障检测所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结合本所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检测所所有财务活动,包括资金收支、资产购置、成本核算、财务报告等。
第三条检测所财务管理工作遵循以下原则:1. 合法合规原则: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确保财务活动合法合规。
2. 实事求是原则:财务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反映检测所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3. 效率原则:提高财务管理效率,确保资金安全、合理、有效使用。
4. 透明原则:财务活动公开透明,接受监督。
第二章资金管理第四条检测所资金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的原则。
第五条检测所设立财务管理部门,负责全所资金收支、成本核算、财务报告等工作。
第六条资金收支管理:1. 所有资金收支必须通过财务管理部门进行,不得私自收支。
2. 资金收支凭证必须真实、完整,不得伪造、篡改。
3. 资金收支实行日清月结制度,确保资金收支平衡。
第七条资金使用管理:1. 资金使用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检测所财务管理制度。
2. 资金使用必须遵循预算管理原则,严格按照预算执行。
3. 资金使用必须符合经济合理性原则,避免浪费。
第三章资产管理第八条检测所资产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等。
第九条资产购置管理:1. 资产购置必须经过审批程序,按照预算执行。
2. 资产购置必须选择具有合法资质的供应商,确保资产质量。
3. 资产购置价格合理,不得高于市场价格。
第十条资产使用管理:1. 资产使用必须符合规定用途,不得挪用、滥用。
2. 资产使用必须加强维护保养,延长使用寿命。
3. 资产使用必须实行定期盘点制度,确保资产安全。
第十一条资产处置管理:1. 资产处置必须经过审批程序,按照规定程序进行。
2. 资产处置价格合理,不得低于市场价格。
3. 资产处置收入纳入检测所财务核算。
第四章成本核算第十二条检测所成本核算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真实、准确地反映检测所成本状况。
商会财务制度通用规定

商会财务制度通用规定第一章总则为规范商会财务管理,加强财务监督,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和透明度,制定本规定。
第二章财务管理组织第一条商会设立财务管理机构,财务管理机构负责商会的财务管理工作。
第二条商会应当设立财务委员会,财务委员会由会长为主任委员,副会长和财务人员为委员组成,负责商会的财务管理和监督。
第三条商会应当设立财务部门,财务部门负责商会的日常财务工作。
第四条商会应当设立财务监督委员会,财务监督委员会由监事会委员组成,负责监督商会的财务管理。
第五条商会应当设立财务审计机构,财务审计机构负责商会的财务审计工作。
第六条商会应当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保障财务工作的正常运行。
第七条商会应当建立资产管理制度,规范资产的管理和使用。
第八条商会应当建立财务档案管理制度,妥善保管财务档案,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第三章资金管理第九条商会应当建立资金管理制度,明确资金来源、去向和使用范围。
第十条商会应当建立现金管理制度,规范现金收付、保管和使用。
第十一条商会应当建立银行账户管理制度,规范银行账户的开立、使用和监督。
第十二条商会应当建立票据管理制度,规范票据的收付、保管和使用。
第十三条商会应当建立财务授权制度,明确财务权限和责任。
第十四条商会应当建立资金监督制度,加强资金监督,防止财务风险。
第四章财务收支第十五条商会应当建立预算管理制度,做好财政预算工作。
第十六条商会应当建立会费管理制度,规范会费的收取和使用。
第十七条商会应当建立捐赠管理制度,规范捐赠的接收和使用。
第十八条商会应当建立资金使用制度,明确资金的使用范围和用途。
第十九条商会应当建立报销管理制度,规范报销的审批和支付。
第二十条商会应当加强对财务收支的监督和审计。
第五章财务报告第二十一条商会应当建立财务报告制度,按规定的时间和格式编制财务报告。
第二十二条商会应当建立内部财务报告制度,及时了解和掌握财务情况。
第二十三条商会应当建立外部财务报告制度,向有关部门和人员报告财务情况。
社会团体财务制度的规定

社会团体财务制度的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社会团体的财务管理,保障社会团体的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团体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依法登记并取得登记证书的社会团体,包括民间组织、非营利性组织等各类社会团体。
第三条社会团体财务应遵循公开、透明、责任、合规的原则,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体制和内部控制体系,确保财务活动合法、合规、透明。
第四条社会团体应当依法开展财务活动,按照财务规定进行记账、报账、审计等工作,并接受主管部门的监督。
第五条社会团体应当依法纳税,合法合规开展各项活动,按照税收法规履行税收义务。
第六条社会团体应当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财务预算和资金计划,合理规划财务活动,确保经费使用合理、有效。
第七条社会团体应当建立健全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合理配置财务资源,防范财务风险。
第八条社会团体应当定期进行财务报告和财务审计,接受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的监督。
第二章财务管理机构第九条社会团体应设立财务管理机构,负责财务管理工作。
财务管理机构应当独立、专业、公正、透明。
第十条财务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包括制定财务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执行财务预算和资金计划,制定财务报表,协助组织外部审计等。
第十一条财务管理机构的设置应当合理,依法提供必要的财务信息和报告,接受主管部门和会员的监督。
第十二条财务管理机构的人员应当具备专业的财务知识和经验,并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杜绝不正当经营行为。
第三章财务制度第十三条社会团体应当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包括财务预算、资金管理、收支管理、记账、报账、审计等方面的规定。
第十四条财务管理制度应当细化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包括财务计划、资金调配、经费报销、收入管理、支出审批、会计核算、财务报表等内容。
第十五条财务管理制度应当明确责任人、权限范围和工作程序,规范经验管理,避免财务风险。
第十六条财务管理制度应当根据社会团体的具体情况制定,适时调整和完善。
敬老院的财务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敬老院的财务管理工作,确保资金安全、合理、有效地使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敬老院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敬老院的所有财务活动,包括收入、支出、资金管理、成本核算、财务报告等。
第三条敬老院财务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 合法合规原则: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严格执行财务制度;2. 安全稳健原则:确保资金安全,防范财务风险;3. 透明公开原则:财务活动公开透明,接受监督;4. 效率效益原则: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实现财务效益最大化。
第二章财务组织与管理第四条敬老院设立财务部,负责财务管理的日常工作。
财务部由财务主管、会计、出纳等组成。
第五条财务主管负责全面领导财务管理,组织制定和实施财务管理制度,监督财务活动,协调内外部关系。
第六条会计负责编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财务报表、进行成本核算等工作。
第七条出纳负责现金收付、银行结算、保管现金及有价证券等工作。
第八条财务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定期参加业务培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第三章资金管理第九条敬老院资金管理实行预算管理,预算编制应遵循以下程序:1. 财务部根据敬老院年度工作计划,编制年度预算草案;2. 经敬老院领导审核,提交敬老院理事会或董事会批准;3. 执行预算,并定期进行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第十条敬老院资金收支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制度执行,确保资金安全。
第十一条敬老院资金收支应实行日清月结,确保账实相符。
第十二条敬老院资金支付实行审批制度,重大支出事项需经敬老院理事会或董事会批准。
第四章成本核算第十三条敬老院成本核算应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制度执行,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成本费用。
第十四条敬老院成本核算应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合理分摊各项费用。
第十五条敬老院应定期进行成本分析,查找成本控制点,降低成本费用。
第五章财务报告第十六条敬老院财务报告应真实、完整、及时地反映敬老院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利润表
一、利润表概况 4、利润表的结构
利润表按照机构不同可分为单步式和多步式利润表。 利润表按照机构不同可分为单步式和多步式利润表。 我国利润表采用的基本上是多步式利润表,其内容主要有: 我国利润表采用的基本上是多步式利润表,其内容主要有: 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 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 净利润=利润总额-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每股收益
第三节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一、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概念和结构 1、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概念: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概念: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是指反映构成所有权益各组成部分当期增减变动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是指反映构成所有权益各组成部分当期增减变动 情况的报表。 情况的报表。
2、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主要内容: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主要内容:
第一节 财务报告概述
二、财务报表
3、组成
(1)资产负债表 ) (2)利润表 ) (3)现金流量表 ) (4)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 (5)附注 )
第一节 财务报告概述
二、财务报表 4、分类
财 务 报 表
、
第二节 利润表
一、利润表概况 1、利润计算方法 、
利润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种:利润表法和资产负债法。 利润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种:利润表法和资产负债法。
第十五章
财务报告
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财务教研究室
本章目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财务报告概述 利润表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资产负债表 现金流量表 附注
第一节 财务报告概述
一、财务报告
1、财务报告的概念
财务报告是反映企业一定时期财务状况和某一 财务报告是反映企业一定时期财务状况和某一 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情况等会计信息的 总结性书面文件。 总结性书面文件。 编制财务报告是会计核算的最后环节, 编制财务报告是会计核算的最后环节,也是一 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项目 资产 流动资产 长期投资 固定资产 金额 项目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流动负债 长期负债 所有者权益 金额
…… 资产合计
……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合计
第四节 资产负债表
一、资产负债表概念和结构
3、资产负债表的格式 、 报告式也 称垂直式, 称垂直式,它将 资产、 资产、负债和所 有者权益按顺序 垂直列示。 垂直列示
(1)会计政策变更 (2)前期差错更正 (3)净利润 ) ) ) (4)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5)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 ) ) (6)利润分配 (7)所有者权益内部结转。 ) )所有者权益内部结转。
第三节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一、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概念和结构 3、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结构: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结构:
表15—6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第四节 资产负债表
一、资产负债表概念和结构
1、资产负债表的概念 、 资产负债表也叫财务状况表, 资产负债表也叫财务状况表,是反映企业在某 一特定时点上财务状况的财务报表。 一特定时点上财务状况的财务报表。 性质: 性质:静态报表 原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 所有者权益
2、定义 、
利润表又称损益表或收益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期间经营成果的 利润表又称损益表或收益表, 又称损益表或收益表 财务报表。它是一张动态报表,是企业经营成果的最直接的体现, 财务报表。它是一张动态报表,是企业经营成果的最直接的体现, 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动力。 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动力。
3、作用 、 (1)了解企业收入、成本和费用情况 )了解企业收入、
第五节
现金流量表
一、现金流量表的概念和结构
1、现金流量表的概念 1) 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期间经营活动、 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期间经营活动 是反映企业一定期间经营活动、 筹资活动、 筹资活动、投资活动引起的现金流入及流出情况 的财务报表。 的财务报表。 2)它是一种动态报表。 它是一种动态报表。 现金流量表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编制的。 3)现金流量表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编制的。
第四节 资产负债表
一、资产负债表概念和结构
2、资产负债表的结构 1)在我国,资产负债表一般采用帐户式结构,报表分左 在我国,资产负债表一般采用帐户式结构, 右两方,左方列示资产各项目, 右两方,左方列示资产各项目,反映资产的的分布及存在 形态;右方列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各项目, 形态;右方列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各项目,反映全部负债 和所有者权益的内容及构成情况。 和所有者权益的内容及构成情况。 2)满足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满足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3)资产部分按变现能力分类,变现能力强的在前;负债 资产部分按变现能力分类,变现能力强的在前; 按照偿还期限的远近排列,偿还期限近的排在前面; 按照偿还期限的远近排列,偿还期限近的排在前面;所有 者权益按永久性大小排列,永久性大的在前。 者权益按永久性大小排列,永久性大的在前。
2、财务报告内容 财务报表的基本内容 1)利润表主要提供企业经营成果好坏或盈亏状况; 利润表主要提供企业经营成果好坏或盈亏状况; 2)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主要构成所有权益各组成部分当 期增减变动情况; 期增减变动情况; 3)资产负债表主要提供财务状况的资料; 资产负债表主要提供财务状况的资料; 4)现金流量表主要反映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 现金流量表主要反映经营活动、 动的现金流入与流出情况。 动的现金流入与流出情况。
第一节 财务报告概述
二、财务报表
1、概念 概念 为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的对企业财务状况、 为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的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 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结构性表述。 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结构性表述。 2、报表使用者 财务报表的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顾客、 财务报表的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顾客、 企业管理部门、政府及有关机构等。 企业管理部门、政府及有关机构等。
第五节
现金量表
一、现金流量表的概念和结构
2、现金流量表中涉及的相关概念 1)现金流量表中现金的概念 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是一种广义的现金, 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是一种广义的现金,有时 也称为准现金,它包括货币资金和现金等价物。 也称为准现金,它包括货币资金和现金等价物。 主要有: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主要有: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以 及现金等价物。 及现金等价物。
第五节 现金流量表
三、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及程序
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各项目内容和填列方 法 2)间接法:间接法以本年净利润为起点,调整不涉及 现金的收入、费用、营业外收入以及应收应付等项目 的增减变动,据此计算并列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
第五节 现金流量表
三、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及程序
2.其他现金流量表填列方法(了解) 其他现金流量表填列方法(了解) 工作底稿法:以工作底稿为手段, 1)工作底稿法:以工作底稿为手段,以资产负债表 和利润表数据为基础, 和利润表数据为基础,对每一项目进行分析并编制调 整分录,从而编制现金流量表。 整分录,从而编制现金流量表。 2)T型账户法:以T型账户为手段,以资产负债表和 型账户法: 型账户为手段, 利润表数据为基础, 利润表数据为基础,对每一项目进行分析并编制调整 分录,从而编制现金流量表。 分录,从而编制现金流量表。 分析填列法:直接根据资产负债表、 3)分析填列法:直接根据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相 关科目明细帐的记录, 关科目明细帐的记录,分析计算出现金流量表各项目 的金额,并据以编制现金流量表的一种方法。 的金额,并据以编制现金流量表的一种方法。
第五节 现金流量表
三、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及程序
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各项目内容和填列方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法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编制方法有直接法和间接 法两种。我国的现金流量表中,正表中的“经营活动 法两种。我国的现金流量表中,正表中的“ 产生的现金流量”采用直接法编制, 产生的现金流量”采用直接法编制,补充资料中的经 营活动现金流量采用间接法编制。 营活动现金流量采用间接法编制。 1)直接法:一般是以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为起点,调 直接法:一般是以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为起点, 节与经营活动有关的增减变动, 节与经营活动有关的增减变动,然后计算出经营活动 产生的现金流量。 产生的现金流量。
第四节 资产负债表
一、资产负债表概念和结构
3、资产负债表的作用 资产负债表反映了某一特定时期企业所拥有的经济资 源及其分布情况。 源及其分布情况。 资产负债表反映了企业的资金来源及其构成情况, 资产负债表反映了企业的资金来源及其构成情况,从 而反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而反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资产负债表可以间接反映企业的盈利情况。 资产负债表可以间接反映企业的盈利情况。 资产负债表可以反映企业的变现能力、偿债能力。 资产负债表可以反映企业的变现能力、偿债能力。 资产负债表为企业的财务分析及预测、 资产负债表为企业的财务分析及预测、决策提供了重 要的资料。 要的资料。
项目 流动资产 减:流动负债 营运资本 加:非流动资产 减:非流动负债 所有者权益 金额
第四节 资产负债表
二、资产负债表填列方法
(一)年初余额的填列方法 (二)年末余额的填列方法
1、根据总账余额填制 2、根据明细科目余额填制 3、根据总账科止和明细账余额分析计算填制 4、根据有关科目余额减去其备抵科目余额后的 净额填列。 净额填列。 5、综合运用上述填列方法填列。 综合运用上述填列方法填列。
第五节
现金流量表
二、现金流量表的概念和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