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高二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口市高二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1题;共40分)
1. (2分) (2017高一上·茂名期中) 下列现象中,主要是太阳活动引起的是()
A . 季节变化
B . 潮汐现象
C . 极昼极夜现象
D . 磁暴现象
2. (4分) (2019高二上·合肥期中) 下图是利用技术手段,将新疆南部某河流域1985年土壤普查图与1998、2008年的土地盐渍化分布影像进行叠加和统计获得的“1985-2008年盐渍化耕地面积变化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制取该图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有()
A . RS与GIS
B . RS与GPS
C . GIS与GPS
D . GPS、GIS与RS
(2)造成该流域土地盐渍化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A . 开垦流域荒地扩大灌区面积
B . 全球气候变暖蒸发蒸腾减弱
C . 退耕还草还牧恢复自然植被
D . 完善排灌系统降低地下水位
3. (2分)新中国成立后到80年代中期人口迁移的特点和原因是()
A . 人口迁移和流动数量较少,原因是实行计划经济和严格的户籍制度
B . 人口迁移和流动数量较多,原因是实行计划经济和严格的户籍制度
C . 人口迁移和流动数量较多,原因是政策不允许农村居民迁入城市
D . 人口迁移和流动数量较少,原因是城乡收入差别较小
4. (4分)酒泉市位于甘肃省西部,下图为近三十年来该市农业结构变化图,这种变化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
A . 粮食需求量的大幅减少
B . 全球气候变暖加剧
C . 生态环境趋向恶化
D . 市场需求量的变化
5. (4分) (2018高一下·成都期中) 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
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
下图示意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磷高累积区主要是因为该地区()
A . 蒸发量小
B . 降水量大
C . 生物量大
D . 径流量大
(2)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000-3000米处()
A . 大气温度较低
B . 生物生产量较低
C . 地表径流量较小
D . 土壤含水量较低
6. (4分) (2017高二下·寿光期末) 工业梯田是将荒山、荒坡建设成台阶式的梯田,用于工业生产的新型土地开发利用模式。
其中工业台地型梯田是以改造低缓山地,“推平建设”为主,而生态嵌入型梯田是因循原始地形地势,将工业厂房区隐于山林。
近年来,贵州省仁怀市开始大力推广生态嵌入型工业梯田。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仁怀市大力发展工业梯田的主要原因是()
A . 人口密度大
B . 丘陵山地少
C . 工业用地少
D . 山区水源足
(2)工业合地型梯田对河流产生的影响是()
A . 汛期变短
B . 含沙量增大
C . 径流量增大
D . 改善了水质
(3)与工业台地型梯田相比,生态嵌入型梯田的优点有()①场地建设投入少②企业集聚效应显著
③交通运输更便捷④对原生环境破坏小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7. (4分) (2017高二下·唐山期末) 下图为欧洲经济空间由“香蕉带”演变为“金足球”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促使欧洲制造业生产向东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A . 人才向东流动
B . 寻求完善的配套设施
C . 降低生产成本
D . 受高科技产业的吸引
(2)制造业转移后,“香蕉带”会()
A . 增加劳动力需求
B . 向东迁移研发中心
C . 制约制造业发展
D . 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8. (4分) (2016高一下·大同期中) 城市的自然地理区位是指城市与周围的山脉、河流、湖泊、海洋等自然地理事物的空间关系。
下列地区中不适合发展城市的是()
A . 河流发源地
B . 干支流交汇处
C . 河口
D . 山麓冲积扇
9. (4分) (2016高二下·湖南期中) 下表为我国9月26日四城市的实测气温数据。
(1)
最低气温拉萨比杭州低,主要原因是拉萨()。
A . 纬度低
B . 大气削弱作用强
C . 大气保温作用弱
D . 大气反射作用弱
(2)
北京比海口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大,主要原因是()。
A . 纬度高
B . 白昼短
C . 大气吸收能力强
D . 天气晴朗
10. (4分) (2016高二上·江门期末) 湿地的主要生态功能有()
A .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轻污染
B . 吸烟滞尘,净化空气
C . 吸纳一切来自自然和人为的污染物
D . 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
11. (4分)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黄土高原是外力沉积作用形成的
B . 沟壑纵横的地表是流水侵蚀的结果
C . 广泛分布的黄土是当地岩石的风化物
D . 黄土疏松,极易被侵蚀
二、综合题 (共2题;共30分)
12. (15分) (2014高一下·深圳期中)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山岳有多种类型,除火山外,北部山地可能还有________山、________山.(2)
河流Ⅰ的上游以________作用为主,下游以________作用为主.
(3)
计划修建a村到b村镇的公路,在①、②两个线路方案,较为合理的是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A.线路①距离短,修建公路工程量小
B.线路①路途短,经济效益高
C.线路②沿谷地修建,难度小,成本较低
D.线路②工程量大,成本高
(4)
修建从b镇到d镇的公路没有走直线,绕道经过c镇的原因是.
A . 地形的影响
B . 为提高经济效益
C . 工程难度
D . 灾害天气
(5)
为了达到线路的技术要求,在山岳地区修公路往往需要________.
(6)
a、b两地相比更有可能发展为城市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13. (15分)读“中、美两国部分地区略图”,完成小题。
(1)
比较甲、乙两区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两地地形均以平原为主,黑土层深厚
B . 寒潮是冬季影响两地的主要灾害性天气
C . 温带落叶阔叶林是两地的主要植被类型
D . 冰川侵蚀是两地湖泊的主要成因
(2)
比较城市①和城市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两城市形成的共同区位因素是地形和自然资源
B . 便利的水陆交通是影响两城市工业发展的共同有利因素
C . 钢铁和畜产品加工是两市的传统工业部门
D .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两城市都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1题;共40分)
1-1、
2-1、
2-2、
3-1、
4-1、
5-1、
5-2、
6-1、
6-2、
6-3、
7-1、
7-2、
8-1、
9-1、
9-2、
10-1、
11-1、
二、综合题 (共2题;共30分)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3-1、
13-2、
第11 页共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