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疝的先兆表现有哪些
临床外科学知识:脑疝知识点梳理

临床外科学知识: 脑疝知识点梳理医疗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中的临床医学专业, 笔试往往考查其专业知识较多, 今天帮助大家整理临床外科学知识-脑疝知识点梳理。
(一)病因和分类1.病因(※常以选择题形式考察)外伤性颅内血肿脑脓肿颅内肿瘤, 尤其是颅后窝、中线部位及大脑半球的肿瘤颅内寄生虫医源性因素2.分类(※常以选择题形式考察)小脑幕切迹疝(颞叶钩回疝、海马钩回疝)、枕骨大孔疝(小脑扁桃体疝)大脑镰下疝(拐带回疝)(二)小脑幕切迹疝(又称颞叶沟回疝)1.解剖学基础(※常以单选题形式考察)压力增大, 会使颞叶沟回向小脑幕突出, 形成小脑幕切迹疝。
当向下突出的疝压迫到动眼神经时, 引起患侧瞳孔散大;当疝压迫中脑时, 引起对侧肢体偏瘫。
2.临床表现(※常出现于病例分析题中)颅内压增高:剧然头痛、呕吐。
意识障碍:意识进行性加重, 晚期出现昏迷。
典型体征:患侧瞳孔散大(压迫到动眼神经), 因为早期是动眼神经受刺激, 所以瞳孔反射性的缩小, 晚期受动眼神经而麻痹, 所以散大。
肢体运动障碍:对侧肢体偏瘫(压迫到中脑)。
(三)枕骨大孔疝(又称小脑扁桃体疝)1.解剖学基础(※常以单选题形式考察)当腰穿或后颅窝肿瘤时, 小脑扁桃体受挤压进入枕骨大孔, 形成枕骨大孔疝。
由于枕骨大孔内延髓, 当疝形成时会压迫延髓, 引起生命体征紊乱, 甚至死亡。
2.临床表现(※常出现于病例分析题中)(1)病人剧烈头痛, 频繁呕吐, 颈项强直;(2)体征紊乱出现较早, 意识障碍出现较晚;(3)病人早期可突发呼吸骤停而死亡;(4)典型体征:瞳孔大小多变(小脑幕切迹疝是患侧散大)(5)后颅窝肿瘤易引起枕骨大孔疝。
(四)脑疝的处理原则及方法(※常出现于病例分析题中)处理原则:快速静脉输注高渗降颅内压药物, 以缓解病情。
确诊后, 尽快手术去除病因, 如清除颅内血肿或切除脑肿瘤。
1.脱水剂降颅内压:更好的选择甘露醇2.侧脑室体外引流术(最有效的措施):引流过快会引起小脑切迹上疝。
脑疝是什么,出现这些症状一定要警惕!

脑疝是什么,出现这些症状一定要警惕!因某种原因导致人体正常位置的组织或者脏器位置发生改变,而移动到人体自然存在的“空隙”里面,医学上将这种病理现象称为“疝”,如日常人们常见的疝气,很多患者因为对疾病不了解,因此不能发现先兆症状,导致治疗不及时。
下面带大家来一起了解脑疝。
一、脑疝是什么?脑疝是因颅内压差异引起的,部分脑组织由于颅内压而造成位置移动,当移位超过一定的解剖界限时则称之为脑疝。
它是一种需要立即治疗的致命疾病。
脑疝按照发病位置通常被分为:颅内脑疝、颅外脑疝。
颅内脑疝又根据发病部位分为3种:小脑幕裂孔疝、枕骨大孔疝、大脑镰下疝。
1、小脑幕裂孔疝:小脑幕是小脑和大脑半球的隔离,当颅内压较大时,大脑半球的脑组织通过小脑幕的孔洞或裂隙被挤到压力较低的部位,称之为小脑幕裂孔疝;2、枕骨大孔疝:当颅内高压将小脑扁桃体或小脑组织通过枕骨大孔挤压到颈椎管上端,称之为枕骨大孔疝。
常见于后颅窝占位性病变以及严重脑水肿的颅内弥漫性病变;3、大脑镰下疝:是指将一侧大脑半球的扣带回经镰下孔被挤入对侧。
二、脑疝的病因有哪些引起脑疝的先决条件是“颅内压增高”,所有的颅内体积较大的占位性病变、颅腔内压力分布不均等疾病都有可能导致脑疝发生。
1、颅脑损伤:例如急性硬膜外血肿、脑内血肿、脑挫裂伤、硬膜下血肿等;2、急性脑血管病:例脑动静脉畸形、高血压脑出血、大面积脑梗死而引发的脑组织水肿;3、颅内肿瘤:例如大脑半球侧的肿瘤、后颅窝肿瘤等;4、其他原因:颅内脓肿、颅内寄生虫病、其他各类慢性肉芽肿。
脑疝的发生除了与颅内压增高有关以外,还和颅内压增高速度、颅内病变性质、颅内病变部位、颅内解剖结构、颅内代偿能力等因素相关。
三、脑疝的先兆症状有哪些?1、颅内压增高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剧烈头痛和频繁呕吐,并伴随烦躁不安,症状程度相比脑疝前更为严重;2、瞳孔改变:两侧的瞳孔大小不一,刚开始时病侧的瞳孔会略微缩小,光反应略微迟钝,随着病情发展,病侧的瞳孔会逐渐散大,略不规则,直接及间接的光反应消失,此时对侧的瞳孔依旧是正常的,主要是因为患侧动眼神经受到压迫牵拉。
脑疝知识点总结口诀

脑疝知识点总结口诀
脑疝是颅内高压的结果,常见于一些颅内疾病,症状严重危及生命。
脑疝症状多样化,如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需要及时诊断治疗。
脑疝诊断需仔细观察,包括神经系统体征、影像学检查、颅压监测等。
脑疝治疗要积极迅速施行,包括去除病因、降颅压、保护神经系统等。
一、脑疝的定义:
颅内压增高致脑组织移位、损伤,出现意识障碍、呕吐、瞳孔等体征,常见于颅内疾病。
二、病因分类:
1. 动脉瘤破裂
2. 颅内肿瘤压迫
3. 颅内感染引起脑水肿
4. 颅内损伤导致颅内血肿
5. 脑积水引发脑疝
6. 脑室内肿瘤造成脑内压增高
三、脑疝的分类:
1. 单纯性脑疝
2. 小脑幕小孔脑疝
3. III型脑疝
4. 包脑疝
四、临床表现:
1. 剧烈头痛
2. 恶心呕吐
3. 意识障碍
4. 瞳孔改变
5. 不能放射性病理表现
五、诊断方法:
1. 神经系统体征
2. 影像学检查
3. 颅内压监测
六、治疗原则:
1. 去除病因
2. 降颅内压
3. 保护神经系统
七、预防措施:
1. 颅内疾病尽早诊断治疗
2. 颅内手术规范操作
3. 预防头部外伤
总结:
脑疝是颅内疾病的严重并发症,病情危急,及时诊断治疗十分重要。
医务人员应加强对脑疝相关知识的学习,提高对脑疝的认识和处理水平,为患者争取更多的生存机会。
脑疝知识点总结

脑疝知识点总结一、定义脑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颅内压力增高,使脑组织从颅内移位,压迫脑干和延髓,导致颅内循环改变、脑功能受损和颅内压增高症状出现的临床综合征。
脑疝的发病机制一般包括脑水肿、颅内大血管痉挛、颅内血肿或肿瘤等。
在脑疝的发病过程中,颅内压增高是导致脑组织移位的根本原因。
二、病因1. 颅内压增高:颅内压增高是导致脑疝的主要原因。
当颅内压超过脑组织的抗压力时,脑组织向下移位,压迫脑干和延髓,导致颅内循环改变和脑功能受损。
2. 颅内损伤:外伤性脑疝是指由于头部外伤导致颅内压增高,使脑组织移位而引起的脑疝。
3. 脑水肿:脑水肿是指由于脑血管痉挛、颅内感染、中毒等原因引起的颅内压增高,使脑组织移位而引起的脑疝。
4. 脑血肿:脑血肿是指颅内出血形成血块,压迫周围脑组织而引起的脑疝。
5. 脑肿瘤:脑肿瘤是指颅内肿瘤增大,压迫周围脑组织而引起的脑疝。
6. 颅内感染:颅内感染可导致脑水肿、颅内脓肿等,进而导致脑疝的发生。
三、临床表现1. 容颅高压症状:高颅压症状是脑疝的主要表现之一,包括头痛、呕吐、嗜睡等症状。
2. 神经系统症状:脑疝还可导致说话困难、面部肌肉松弛、瞳孔不等大等神经系统症状。
3. 呼吸循环系统症状:脑疝还可导致呼吸困难、心率失常等呼吸循环系统症状。
4. 全身症状:脑疝还可导致体温升高、血压升高、尿潴留等全身症状。
根据颅内压增高的程度和脑疝的部位,患者的临床表现也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脑疝症状的出现往往是在颅内压达到一定程度时出现的,且症状的严重程度与颅内压的高低成正比。
四、诊断脑疝的诊断主要依靠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来进行。
首先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外伤史、疾病史、用药史等。
然后通过临床检查来观察患者的症状表现,如头痛、呕吐、意识状态等。
最后可以进行一些辅助检查来帮助诊断,如头部CT或MRI检查、脑电图检查等。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颅内情况,如是否出现水肿、血肿等,从而判断是否存在脑疝的可能性。
脑疝急救处理流程

脑疝急救处理流程
脑疝是指颅内压增高导致脑组织向高压区移位的现象,严重时会
引起脑组织的缺血、坏死,甚至致命。
脑疝急救处理流程非常重要,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
1. 识别症状:脑疝的症状包括意识障碍、呼吸困难、颅内压增高、瞳孔不等大等。
如果你怀疑某人出现了脑疝的症状,必须要立即采取
行动。
2. 立即就医:如果你怀疑某人出现了脑疝的症状,例如突然昏倒
或呼吸急促,必须立即就医。
在路上,记得让患者保持静止,避免头
部受到任何冲击。
3. 保证呼吸通畅:脑疝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需要确
保患者呼吸畅通。
如果患者大声咳嗽、喘息、窒息或说话困难,立即
将其头部转向一侧,以防误吸。
4. 保持患者平躺:在进行急救前,你必须确保患者保持平躺。
如
果患者倒在地上,你需要抬起其头部,使背部和身体紧贴在地上。
如
果患者正在床上,你必须调整床垫,使其头部略微向前倾斜。
5. 给予氧气:维持氧气供应对于缓解脑疝症状非常重要。
如果你
没有氧气设备,可以利用吸氧管或呼气袋进行呼吸辅助。
6. 监测瞳孔:瞳孔变化是脑疝的重要症状之一。
如果患者的瞳孔
大小不一,或者消失,你需要进行紧急处理,以避免患者的情况恶化。
总之,如果你怀疑某个人出现了脑疝症状,应该立即就医,并保持患者清醒,保证呼吸通畅、瞳孔正常,直到医生进行进一步处理。
在处理脑疝的过程中,需保持冷静、着重技巧,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脑疝诊断标准

脑疝诊断标准
脑疝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症状和病史:脑疝患者通常会出现剧烈头痛、呕吐、瞳孔改变、运动障碍等症状。
如果存在颞叶钩回疝,患者还可能出现一侧的瞳孔松散膨大,对侧的肢体运动存在障碍等。
患者通常有颅内压增高的病史。
2.影像结果:CT检查可发现小脑幕切迹疝时,可见基底池、环池、四叠体池变形或消失,下疝时可见中线明显不对称和移位。
核磁共振检查可发现病变部位脑池变形、消失,钩回、海马回、间脑、脑干及小脑扁桃体等可直接观测到。
3.脑疝的早期而可靠的依据是瞳孔改变,即患侧的动眼神经因受压致麻痹,出现患侧瞳孔扩大,对光反射减弱或消失。
4.呼吸的改变,如呈叹息样、抽泣样及潮式呼吸,呼吸节律不规则或暂停。
5.如有颈强,眼底有视网膜出血或视乳头水肿,或瞳孔忽大忽小,一侧瞳孔大,脉搏慢,呼吸暂停或潮式呼吸,应考虑脑疝现象。
6.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可超过1万/立方毫米;并可有血糖增高,尿蛋白阳性。
脑脊液在24小时内穿刺有一定诊断价值,脑压增高,发病6小时后,脑脊液可为血性或较多红血球,穿刺必须小心慎重,以免诱发脑疝,诊断明确时一般不作。
如果怀疑脑疝,应尽快进行诊断和治疗。
治疗方法包括快速静脉输注高渗降颅内压药物以缓解病情,争取时间。
脑疝的应急预案

脑疝的应急预案脑疝的应急预案1. 简介脑疝,是一种严重且危险的神经外科急症,它是指颅内压力急剧增高,导致脑组织向脑室、硬膜外、枕骨大孔等部位移位压迫,造成脑功能障碍和危及生命的病理生理改变的一种病症。
脑疝属于非常严重的情况,需要做好应急准备,以便在发生时能够迅速而有效地处理。
2. 脑疝的表现- 剧烈头痛- 意识改变:如昏迷、意识模糊等- 呕吐- 瞳孔异常:瞳孔大小不等、对光反应差等- 肢体不自主运动3. 应急预案3.1 现场处理如果发现有人疑似脑疝,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1. 立即呼叫急救电话,通知医护人员前往现场。
2. 将患者放置在平坦、安全的位置上,保持呼吸道通畅。
3. 进一步完善现场自救措施,如防止患者进一步受伤。
3.2 急救处理1. 在等待急救人员的到来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和意识状态,做好记录并及时报告给医护人员。
2. 尽量保持患者头部的稳定,避免剧烈晃动或颈部受到过度压力。
3. 移除患者身上的紧身、束缚性物品,避免影响血液循环或导致更大的压力。
4. 如果患者失去了呼吸和意识,那么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直到医护人员到达现场。
3.3 到达医院后的处理一旦患者被送往医院,医护人员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可能采取的急救措施包括:1. 给予氧气,以维持充足的供氧。
2. 快速行静脉通路,以便输液或给药。
3. 对于颅内压力高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降颅压治疗,如使用药物、气管插管等。
4. 根据情况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以减轻颅内压力。
3.4 术后护理脑疝手术后,患者需要在重症监护室接受进一步的观察和护理。
护理措施可能包括:1.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等。
2. 观察瞳孔大小和对光反应等,以评估脑的功能恢复情况。
3. 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4. 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以减轻症状和促进康复。
4. 注意事项- 在脑疝紧急情况下一定要保持冷静,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
脑出血脑疝形成ct诊断标准

脑出血脑疝形成ct诊断标准
脑出血和脑疝是临床上常见的神经外科急症,CT扫描在诊断和评估这些疾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关于脑出血和脑疝形成的CT诊断标准的详细信息:
1. 脑出血的CT诊断标准:
血肿的密度,脑出血通常在CT上呈现为高密度区,其密度高于脑组织,这是由于血液在CT图像上的吸收特性所致。
血肿的形态,脑出血通常呈现为局部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高密度区域,CT图像上可见血肿的边界清晰。
血肿的位置,脑出血可以发生在脑实质内任何部位,常见于基底节、脑室周围、小脑等部位。
周围水肿,在脑出血区域周围可见不同程度的脑组织水肿,表现为低密度区。
2. 脑疝的CT诊断标准:
脑干移位,脑疝时,脑干常出现向病变侧移位的表现,CT 上可见脑干结构向一侧移位,甚至出现压迫变形。
脑室变形,脑疝时,脑室系统常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形,如侧脑室受压变形、第三脑室变窄等表现。
脑沟赘,脑疝时,由于脑组织移位和压迫,可导致脑沟赘变浅或消失。
脑组织受压,脑疝时,受压的脑组织可出现密度改变,表现为局部低密度区。
总的来说,CT诊断脑出血和脑疝的标准主要包括密度、形态、位置和相邻结构的改变等方面。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还会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分析来做出准确的诊断和评估。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到你对脑出血和脑疝的CT诊断有更全面的了解。
脑疝护理诊断及措施

脑疝护理诊断及措施1. 引言脑疝是指颅内压力增高,导致脑组织通过天幕裂孔、鞍上裂孔等途径向低压区移位的一种严重病理改变。
脑疝是一种严重的医学急救状况,需要及时诊断和护理干预。
本文将介绍脑疝的护理诊断及措施,以帮助医务人员提供有效的护理服务。
2. 护理诊断脑疝的护理诊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颅内压增高该护理诊断主要通过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确定。
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辅助检查结果如颅脑CT、颅内压监测等也可以作为诊断依据。
2.2 脑代谢紊乱脑疝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引起脑代谢紊乱。
护理诊断可以通过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气分析等指标来确定。
2.3 神经功能损伤脑疝对神经功能造成严重损伤,护理诊断可以通过神经系统检查、感觉运动评估等手段进行确定。
3. 护理措施针对脑疝的护理诊断,以下是一些常规的护理措施。
3.1 保持呼吸道通畅脑疝患者由于脑组织移位导致颅内压增高,常常会出现意识障碍、抽搐等症状,因此需要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
护理人员应及时清除患者口腔中的分泌物,及时翻身,保持呼吸道通畅。
3.2 防止感染脑疝患者常常需要留置导尿管、中心静脉导管等,这些留置物容易导致感染。
护理人员应定期更换留置物,保持患者卫生,协助医生进行合理的抗感染治疗。
3.3 监测和控制颅内压颅内压增高是脑疝的主要表现,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颅内压,如有需要可以进行颅内压监测。
通过降低颅内压适度降低脑疝的风险,如给予高渗溶液、利尿等。
3.4 神经功能保护脑疝患者常常有神经功能损伤,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等神经症状。
合理的床位护理和体位翻转,有助于减轻脑组织移位对神经功能的影响。
3.5 营养支持脑疝患者由于脑代谢紊乱,常常需长期卧床休息,容易导致营养不良。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保证患者的营养需求。
3.6 情绪支持脑疝患者常常需要长期住院治疗,往往会出现情绪不稳定等心理问题。
脑疝急救流程图

脑疝急救流程图脑疝是指颅内压力增高,导致脑组织向颅外移位的严重疾病,它可能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和损伤,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对于急性脑疝的患者,及时进行急救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脑疝急救的标准流程,以确保及时有效地处理脑疝急症。
1. 识别脑疝急症征兆:- 意识改变:患者可能浮现昏迷、嗜睡、意识含糊等症状。
- 呼吸异常:患者可能浮现呼吸急促、呼吸难点、呼吸住手等症状。
- 瞳孔异常:患者的瞳孔可能浮现散大、不等大、对光反应迟钝等异常。
- 神经功能异常:患者可能浮现肢体活动障碍、肌力减退、感觉异常等症状。
2. 即将呼叫急救人员:- 在发现脑疝急症征兆后,即将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向急救人员报告患者情况,并提供准确的地址信息。
3. 保持呼吸道通畅:- 将患者放置在平整的地面上,保持头部处于中立位置。
- 轻轻侧头患者,清除口腔内的呕吐物、分泌物等,确保呼吸道通畅。
4. 维持循环稳定:- 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和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
- 如有需要,进行心肺复苏措施,如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5. 氧气赋予:- 赋予患者纯氧吸入,以提供足够的氧气供应,维持脑组织的氧合水平。
6. 头部抬高:- 用枕头或者折叠的衣物等将患者的头部抬高,以减轻颅内压力,促进脑血流。
7. 紧急转运至医院:- 在急救人员到达之前,尽量不挪移患者,等待急救人员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转运。
- 急救人员到达后,根据患者的情况,将其稳定后转运至最近的医院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请注意,以上流程仅为普通情况下的脑疝急救流程,具体的处理方法和措施可能会因患者的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
在急救过程中,一定要保持镇静,遵循专业人员的指导,以确保患者能够尽快得到最佳的救治。
此外,预防脑疝的最佳方法是及时治疗颅内病变,如颅内出血、脑肿瘤等。
定期体检、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避免头部外伤也是预防脑疝的重要措施。
希翼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匡助,如需进一步了解脑疝急救流程,请咨询专业医生或者参考相关医学文献。
脑疝的观察与护理

护理措施:
1.同神经外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发现脑疝先兆的症状.市即告知医师,同 时予脱水药物(20%甘露醇)快速滴入,以降低 颅内压力。 3.迅速做好术前准备,以便进行手术治疗。 4.呼吸停止应迅速进行气管插管,以呼吸机 进行人工吸氧。 5.对慢性硬膜下血肿或脓肿部位已确定的病 人,情况紧急时配合医师先做穿刺临时降低颅 内压。 6.对颅内压增高病人一般禁忌腰穿和高压灌 肠。
二、枕骨大孔疝
由于脑脊液循环通路被堵塞,颅内压增高, 病人剧烈头痛。频繁呕 吐,颈项强直,强迫 头位。生命体征紊乱出现较早,意识障碍出现 较晚。因脑干缺氧,瞳孔可忽大忽小。由于位 于延髓的呼吸中枢受损严重.病人早期可突发 呼吸骤停而死亡,处理脑疝是由于急剧的颅内 压增高造成的,在作出脑疝诊断的同时应按颅 内压增高 的处理原则快速静脉输注高渗降颅 内压药物,以缓解病情,争取时间。
分类:
根据移位的脑组织及其通过的硬脑膜间隙 和孔道,可将脑疝分为以下常见的三类 1. 小脑幕切迹疝又称颞叶疝。为颞叶的 海马回、钩回通过小脑幕切迹被推移至幕下。 2. 枕骨大孔疝又称小脑扁桃体疝,为小 脑扁桃体及延髓经枕骨大孔推挤向椎管内。
3. 大脑镰下疝又称扣带回疝,一侧半球 的扣带回经镰下孔被挤入对侧分腔。 如图:
治疗原则
当确诊后,根据病情迅速完成开颅术前准 备,尽快手术去除病因,如清除颅内血肿或切 除脑肿瘤等。如难以 确诊或虽确诊而病因无法 去除时,可选用下列姑息性手术。以降低颅内 高压和抢救脑疝。 1.侧脑室体外引流术经额、眶、枕部快速钻 颅或锥颅,穿刺侧脑室并安置硅胶引 流管行脑 脊液体外引流,以迅速降低颅内压,缓解病情。 特别适于严重脑积水患者,这是 临床上常用的 颅脑手术前的辅助性抢救措施之一。
健康教育:
脑疝有哪些表现

脑疝有哪些表现正常颅腔内某一分腔有占位性病变时,该分腔的压力比邻近分腔的压力高,脑组织从高压区向低压区移位,被挤到附近的生理孔道或非生理孔道,使部分脑组织、神经及血管受压,脑脊液循环发生障碍而产生相应的症状群,称为脑疝。
脑疝是由于急剧的颅内压增高造成的,在做出脑疝诊断的同时应按颅内压增高的处理原则快速静脉输注高渗降颅内压药物,以缓解病情,争取时间。
当确诊后,根据病情迅速完成开颅术前准备,尽快手术去除病因,如清除颅内血肿或切除脑肿瘤等。
脑疝这种疾病在人们身上一旦形成,其所表现出来的特征,也就需要大家多多进行了解。
那么,脑疝的主要六个表现都有什么?1.颅内压增高:表现为头痛加重,呕吐频繁,躁动不安,提示病情加重。
2.意识障碍:病人逐渐出现意识障碍,由嗜睡、朦胧到浅昏迷、昏迷,对外界的刺激反应迟钝或消失,系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受累的结果。
3.瞳孔变化:最初可有时间短暂的患侧瞳孔缩小,但多不易被发现。
以后该侧瞳孔逐渐散大,对光发射迟钝、消失,说明动眼神经背侧部的副交感神经纤维已受损。
晚期则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眼球固定不动。
4.锥体束征:由于患侧大脑脚受压,出现对侧肢体力弱或瘫痪,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
有时由于脑干被推向对侧,使对侧大脑脚与小脑幕游离缘相挤,造成脑疝同侧的锥体束征,需注意分析,以免导致病变定侧的错误。
5.生命体征改变:表现为血压升高,脉缓有力,呼吸深慢,体温上升。
到晚期,生命中枢逐渐衰竭,出现潮式或叹息样呼吸,脉频弱,血压和体温下降;最后呼吸停止,继而心跳亦停止。
6.后组脑神经受累:由于脑干下移,后组脑神经受牵拉,或因脑干受压,出现眩晕、听力减退等症状。
脑疝是脑血管病的最危险信号。
约有一半以上的病人死于脑疝。
因此,在急性期应密切注意病人的呼吸、脉搏、体温、血压和瞳孔变化,及早发现脑疝,并积极进行脱水治疗,控制颅内高压,减少病死率。
发生脑疝的应急预案演练脚本

发生脑疝的应急预案演练脚本
定义:当颅腔内某一分腔有占位性病变时,该分腔的压力高于邻近分腔的压力,脑组织从高压区向低压区移位,部分脑组织被挤入颅内生理空间或裂隙,压迫临近的神经结构和血管,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称为脑疝。
先兆症状:剧烈头痛、频繁呕吐、进行性意识障碍、双侧瞳孔不等大、光反射消失、血压上升、脉搏加快、呼吸不规则、肢体活动障碍
应急预案:
1. 发现患者有脑疝先兆症状时,立即通知医生;同时置患者侧卧位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患者烦躁时,要防止坠床。
2. 迅速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给脱水、降低颅内压药物,通常使用20%甘露醇250ml快速静滴。
3. 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备好吸痰装置、及时清除呕吐物及痰液。
4. 严密观察患者瞳孔、意识、呼吸、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给予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必要时做好脑室引流准备。
5. 患者出现呼吸、心跳停止时,应立即采取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简易呼吸器或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等心肺复苏措施,并遵医嘱给予呼吸兴奋剂及强心剂等药物治疗。
6. 头部放置冰袋或冰帽,以增加脑组织对缺氧的耐受性,防止脑水肿。
7. 病情好转后,做好基础护理、心理护理
8. 在抢救结束后,书写护理记录单。
抢救流程:发现脑疝先兆症状→通知医生→遵医嘱给予脱水剂→及时清理呕吐物及痰液→严密观察病情→告知家属→记录抢救过程。
颅内压增高和脑疝

头高卧位(斜坡位)
10、成年颅内压增高患者,每日输液量为多少?
1500ml-2000ml
11、成年颅内压增高患者,医嘱用20%甘露醇250ml,输注时间最多为多 少? 30分钟 12、颅内压增高患者不能用肥皂水灌肠的原因是什么?
用肥皂水灌肠可使颅内压增高而导致颅内高压危象。
① 使用医嘱静脉滴注冬眠药物,物理降温。 ② 降温速度每小时1℃为宜,肛温32-34℃ ③ 时间为3-5天 ④ 停止时先物理听温,后逐步停冬眠药,任
其自然复温
颅内压增高患者不能用肥皂水灌肠的原因: 用肥皂水灌肠可使颅内压增高而导致颅内高压危象。
脑室外引流护理
A. 每天更换引流袋时需夹闭引流管 B. 引流管需高于侧脑室平面10~ 15cm C. 每日的引流量不超过500ml D. 引流管阻塞时禁用生理盐水冲洗,以免将管内阻塞物充至脑室系统, 引起脑脊液循环受阻。可用无菌注射器轻轻向外抽吸。
颅内压增高和脑疝
书0
考点21个 预习题16题
一、生理: 颅内压正常值为 二、病因
①颅腔内正常内容物体积增加, ➢ 脑体积增加( 如脑损伤引起的脑水肿) ➢ 脑脊液增多(如外伤后脑积水) ➢ 脑血量增加(如呼吸道梗阻引起的高碳酸血症) ②颅腔内新生的占位性病变占据了颅内空间 ③颅腔容积缩小
三、临床表现
13、冬眠低温疗法中,降温速度多少为宜? 每小时1℃ 14、脑室外引流中引流管阻塞时禁用什么冲洗,引流管放置时间不宜超 过多少天? 生理盐水 5-7天
15、为预防小脑幕切迹疝护士应着重观察什么?
瞳孔变化、肢体活动变化
提示脑疝先兆的临床表现: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烦躁不安、血压进行性 升高、脉搏减慢、呼吸不规则、意识障碍加重、一侧瞳孔散大
脑疝的分类

脑疝的分类脑疝(SubarachnoidHemorrhage,SAH)是一种致命的脑外伤,也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疾病。
它会影响大脑的功能和结构,有时甚至导致死亡。
它可以分为三类:慢性脑疝、急性脑疝和大脑出血。
慢性脑疝是指慢性的脑损伤,这种损伤可能是由于慢性高血压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未治疗的血管病变(例如慢性静脉血栓形成,颅内动脉炎等)或其它疾病引起的。
慢性脑疝可能会引起头痛、嗜睡、明显的记忆力减退和精神状态的改变等症状。
急性脑疝是指急性的脑损伤,通常是由于急性动脉破裂或血管瘤引起的。
血管破裂通常是由于高血压、血管瘤、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而引起,这种急性脑疝可能会导致昏迷、共济肢体受损以及强直性痉挛等严重的症状。
大脑出血是指大脑内出血,可能是由于慢性高血压、血管瘤、肿瘤等疾病引起的。
大脑出血可分为内囊出血(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脑室内出血(subdural heematoma)、脑颅内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和脑膜下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等。
大脑出血会导致头痛、昏迷、共济肢体受损和抽搐等症状,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死亡。
脑疝的治疗脑疝的治疗一般分为药物治疗(例如抗血小板药物、降压药)、外科手术(如头颅外科手术、微创手术等)和物理治疗(如脑电图、外力和脑磁图等)。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针对血管疾病,可以控制血管病变,降低血压,改善微循环,维持大脑细胞功能平稳,降低出血风险,减少症状并增加康复机会。
常用的药物有头孢菌素类、抗血小板药物、抗炎药物、抗血栓药物、降压药物等。
2、外科手术治疗:外科手术称为头颅外科手术,主要是通过头颅外科技术,对脑疝区域进行切除或保护性清除,释放出血源,以控制出血,恢复功能并防止进一步损伤。
3、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包括外力操作,如矫正头部位置,消除压痛及疼痛;脑电图、脑磁图等,检测大脑活动、功能和结构状态,发现和监测脑损伤。
脑疝的健康教育

脑疝的健康教育脑疝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需要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以下是关于脑疝的健康教育,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管理这种疾病。
一、脑疝的定义和类型脑疝是指颅内压异常增高,导致脑组织在颅内移动,形成脑疝。
脑疝分为多种类型,包括小脑幕切迹疝、枕骨大孔疝、大脑镰下疝等。
不同类型的脑疝有不同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二、脑疝的症状脑疝的症状因类型而异,但通常包括以下几种:1、头痛:脑疝会导致颅内压增高,引起头痛。
头痛通常发生在头部的一侧或后部,呈持续性或间歇性。
2、呕吐:脑疝会导致颅内压增高,刺激延髓呕吐中枢,引起呕吐。
呕吐通常为喷射性,伴有恶心。
3、意识障碍:脑疝会导致脑组织受压,影响神经功能,引起意识障碍。
意识障碍表现为嗜睡、反应迟钝、昏迷等。
4、瞳孔变化:脑疝会导致动眼神经受压,引起瞳孔变化。
瞳孔通常缩小,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
5、抽搐:脑疝导致大脑皮层异常放电,引起抽搐。
抽搐表现为四肢痉挛、口吐白沫、眼球上翻等。
三、脑疝的治疗脑疝是一种紧急状况,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治疗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药物治疗:使用脱水剂、利尿剂等药物降低颅内压,缓解症状。
2、手术治疗:通过手术打开硬脑膜,减轻颅内压,将脑组织复位。
手术方法因脑疝类型而异,包括小脑幕切迹疝切除术、枕骨大孔疝减压术、大脑镰下疝切除术等。
3、术后治疗:术后继续使用药物治疗,预防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同时需要进行康复治疗,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四、脑疝的预防脑疝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预防重于治疗。
以下是一些预防脑疝的方法:1、控制血压:高血压是脑疝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保持血压稳定,避免高血压的波动,有助于预防脑疝的发生。
2、避免头部外伤:头部外伤可能导致颅内出血和颅内压增高,从而引发脑疝。
避免头部外伤,特别是在运动、交通等活动中注意保护头部。
3、积极治疗颅内病变:颅内病变如颅内肿瘤、颅内脓肿等可能导致颅内压增高,引发脑疝。
积极治疗颅内病变,预防病情恶化,有助于预防脑疝的发生。
[宝典]神内试题
![[宝典]神内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8fd21835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5d.png)
11.脑出血最常见病因是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
16.腰椎穿刺后最危险的并发症是:脑疝,最常见的并发症是:低颅压头痛。
17.脑膜刺激征表现为:颈项强直,Kernig征阳性,Brudzinski征阳性。
18.脑分为6部分:端脑、间脑、中脑、脑桥、延髓、小脑。
二判断题0001.嗜睡患者需高声喊叫或较强烈的疼痛刺激方可能唤醒,刺激停止后立即进入熟睡。
(错)00002.闭锁综合征能以睁闭眼或用眼球垂直活动示意。
(对)00003.中度昏迷表现为对疼痛刺激有反应,存在无意识动作,键反射存在,瞳孔对光反射存在,生命体征无变化。
(错)00004.脑膜刺激征表现为颈强直、克匿格证阳性、布鲁津斯基征阳性。
(对)00005.2级肌力指肢体能在床面上移动,但不能抵抗自身重力,即不能抬起。
(对)00006.肌无力危象是由于抗胆碱酯酶药物不足而造成。
(对)00007.重症肌无力最常受累得肌肉是眼外肌。
(对)00008.卧位腰椎穿刺的脑脊液压力是120-180mmH2O。
(错)00009.颅内压增高患者腰穿的主要危险是诱发脑疝。
(对)000010.腰穿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脑疝。
(错)000011.腰穿后低颅压头痛,注意卧床休息宜取头部低位。
(对)000012.脑疝发生后应给予低流量吸氧。
(错)000013.脑卒中的康复时间是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学症状不再发展后即可开始。
(对)000014.静脉推注安定时速度宜慢,因安定偶可抑制呼吸,静脉推注是应观察呼吸的频率节律深浅度。
(对)000015.脑疝是脑出血最常见的致死原因。
(对)000016.癫痫发作时以防窒息,病人应采取头低平卧位。
(错)000017.癫痫持续状态是癫痫连续发作之间意识完全恢复又频繁再发。
(错)18.癫痫发作时应迅速喂入抗癫痫药。
(错)19.脑出血的病人出现昏迷加深与瞳孔不等大提示为脑疝形成。
(对)20.脑神经是中枢神经。
(错)三单选题0001.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C)000A. 高血压B. 脑动脉粥样硬化C. 先天性脑底动脉瘤0000D. 脑血管畸形E. 血液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疝的先兆表现有哪些
脑疝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对于患者的伤害是比较大的,那么脑疝的先兆表现有哪些呢?患者出现颅内压增高的现象,一定要引起重视,尽早的治疗疾病,不然会让患者出现智力障碍和运动障碍等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我们来详细的了解下吧。
1.颅内压增高的症状:表现为剧烈头痛及频繁呕吐,其程度较在脑疝前更形加剧,并有烦躁不安。
2.意识改变:表现为嗜睡、浅昏迷以至昏迷,对外界的刺激反应迟钝或消失。
3.瞳孔改变:两侧瞳孔不等大,初起时病侧瞳孔略缩小,光反应稍迟钝,以后病侧瞳孔逐渐散大,略不规则,直接及间接光反应消失,但对侧瞳孔仍可正常,这是由于患侧动眼神经受到压迫牵拉之故。
此外,患侧还可有眼睑下垂、眼球外斜等。
如脑
疝继续发展,则可出现双侧瞳孔散大,光反应消失,这是脑干内动眼神经核受压致功能失常所弓起。
4.运动障碍:大多发生于瞳孔散大侧的对侧,表现为肢体的自主活动减少或消失。
脑疝的继续发展使症状波及双侧,引起四肢肌力减退或间歇性地出现头颈后仰,四肢挺直,躯背过伸,呈角弓反张状,称为去大脑强直,是脑干严重受损的特征性表现。
5.生命体征的紊乱:表现为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的改变。
严重时血压忽高忽低,呼吸忽快忽慢,有时面色潮红、大汗淋漓,有时转为苍白、汗闭,体温可高达41℃以上,也可低至35℃以下而不升,最后呼吸停止,终于血压下降、心脏停搏而死亡。
上述关于脑疝的先兆表现的分析,希望对于大家有一定的帮助,如果生活中大家有上述症状出现,一定要引起重视,尽早的治疗疾病,不要盲目的求医用药,早期治疗是可以缓解疾病对于患者的伤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