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

合集下载

2024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处理

2024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处理

2024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处理疼痛是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常见的症状之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病理机制复杂,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式。

糖尿病患者的梦魇,广泛存在的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糖尿病已经成为21世纪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而中国是世界上糖尿病人口最多的国家,一项2015~2017年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的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为11.2%。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糖尿病发病率持续上升,最新的流调数据显示,糖尿病患病率已上升至12.8%⑴。

糖尿病的后果严重,是导致失明、肾衰竭、心脏病、中风和下肢截肢的主要原因。

2019年糖尿病是全球第九大死因,约有150万人直接死于糖尿病;预计到2030年,糖尿病将成为第七大死亡原因⑵。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而周围神经病变(DPN)占了其中的绝大多数,高达75%⑶。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多样,一般表现为对称性、多发性感觉神经病变,最开始影响下肢远端,随着疾病的进展,逐渐向上发展,形成典型的〃袜套样〃和〃手套样〃感觉。

国外流行病学调查显示,10%~26%的DPN患者会发展为神经病理性疼痛(DPNP)45],我们目前尚无系统的针对DPNP的调查数据。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我国糖尿病患者DPN的发生率约为21.8%,而DPN的患者中,DPNP的发生率高达57.2%,因此估算我国DPNP患者约为2200万人管⑹。

DPNP的临床症状以双侧对称性肢体远端疼痛为主要特征,下肢重于上肢,远端重于近端,夜间痛甚。

病程初期以双足远端受累多见,后逐渐向近端发展至小腿和手部。

具体可有多种疼痛表现:自发性疼痛:机体无任何外界刺激而出现的疼痛症状,可在神经损伤后数天或数周内发生。

感觉异常:自发的或诱发的一种不愉快的异常感觉。

如蚁行感、虫爬感、痒感、麻木感、射击样感觉,局部组织深在的搏动样异感或紧缩感等。

痛觉过敏:物理检查显示对刺激反应的增强,如冷热刺激、针刺可导致明显的剧烈疼痛。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鉴别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鉴别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鉴别
一、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鉴别1. 出现四肢持续性疼痛2. 会出现肌无力和肌萎缩3. 常伴有躯体性神经病变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饮食1. 患者食物要做到粗细搭配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多吃水果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原因 1. 糖基化终末产物形成导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 神经营养因子缺乏导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鉴别1、出现四肢持续性疼痛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诊断主要依靠感觉和自主神经症状为主的多发性周围神经病的症状和体征,常见类型是远端对称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伴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可出现四肢持续性疼痛,感觉症状通常子下肢远端开始,主要表现为远端疼痛,还可出现对称性麻木等感觉障碍,可由手套-袜套感觉减退或过敏。

诊断依靠:确切的糖尿病诊断依据;四肢持续性疼痛或感觉障碍;双侧或至少一侧拇指震动觉异常;双侧踝反射消失;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低。

患者糖尿病家族史,并有双侧下肢腱反射减弱,双足疼痛,该病待排外。

2、会出现肌无力和肌萎缩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常见病,临床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常见症状有多饮、多尿,多食以及消瘦等,糖尿病可引起身体多系统的损害。

周围神经是指嗅、视神经以外的脑神经和脊神经、自主神经及其神经节。

周围神经疾病是指原发于周五神经系统结构或者功能损害的疾病。

痛性周围神经病自发性症状,持续烧灼、间歇电击或刀割样痛,令人不愉快的感觉:烧灼、抽搐、撕裂。

脊髓性肌萎缩系指一类由于以脊髓前角细胞为主的变性导致肌无力和肌萎缩的疾病。

3、常伴有躯体性神经病变。

什么是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及手脚麻木 刺痛是如何引起的

什么是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及手脚麻木 刺痛是如何引起的

什么是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如何防治?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在神经系统发生的多种病变的总称。

其发病目前认为与微血管障碍引起神经组织的局部缺血和糖尿病代谢异常引起神经组织内某些营养物质的缺乏或失衡等因素有关。

临床表现:①周围神经病变。

发病非常广泛,可见于90%以上的糖尿病病人。

病变多为对称性,下肢比上肢多见,病人表现为双下肢对称性肢体远端感觉异常,常有麻木、虫爬、针刺样疼痛等感觉,感觉障碍可呈“手套、袜套”样分布。

夜间疼痛往往加重,病人有时难以入睡。

下肢的反射减弱或消失。

②植物神经病变。

植物神经是人体内一组不为人的意志所控制的神经,它分布广泛,影响到人体各个系统。

当病变发生在心血管系统时,病人可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即从卧位站立时,病人感觉头晕、软弱无力、视物不清,严重时可跌倒,但倒地后立即清醒。

病变发生在泌尿系统时,可发生膀胱麻痹,尿潴留,小便淋漓不尽,容易导致泌尿系感染。

病变发生在生殖系统,病人可出现阳痿、早泄、逆行性射精,这是糖尿病人不育的原因之一。

病变发生在消化系统时,可出现胃肠功能紊乱,病人常有间歇性、无痛性原因不明的腹泻。

还可导致病人排汗障碍。

糖尿病合并植物神经病变时,病人对低血糖的反应不敏感,有时无心慌、饥饿感、出汗等前期症状而直接进入昏迷状态,这一点反引起医护人员和家属的高度重视。

③脊髓神经病变较少见。

④颅神经病变。

病人可出现头痛、眼肌麻痹、复视。

⑤脑部病变。

缺血性脑血管病(如脑血栓形成)比出血性脑血管病(如脑出血)常见。

⑥运动神经病变。

病人腿部突然或逐渐地出现烧灼感,患者出现肌无力,肌萎缩,行走困难。

典型者表现为间歇性跛行。

防治措施:①在我们的观察中发现,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早期,控制好血糖,可使神经病变好转。

哪怕病人有疼痛、感觉异常或颅神经病变,只要维持良好的血糖控制半年,这些异常改变也可以得到改善甚至完全消失。

因此,控制好血糖是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基础治疗。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发生机制研究进展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发生机制研究进展

2 离 子通 道活性 改变 . 外周神 经损伤 影 响 D G和轴 突细 胞膜 电压 门 R 控 N 、 a 、 a c “ K 等通 道 的表 达及功能 , 引起 自发 的 异 位放 电和痛 性神经病 变 。高 血糖激活 细胞多元 醇
的反应程度 加强 以及持续 时间延 长 , 阈值 降低 , 非疼
大 量的伤 害感受性 信息 传 人 , 并使 这 些 神经元 的兴
奋性 进 行 性 增 强 , 受 野 不 断扩 大 , “ 发 条 反 感 即 紧 应” 。中枢敏化 在大 多数 痛性 神 经病 变 的维持 中非
常重要 。
因 、 巴贲丁可 以减 少 异 位 放 电起 到镇 痛 作用 , 加 K
神经生长 因子 ( ev r t f t , G ) nrego h a o N F 是维 w cr 持交感 神经和感 觉神 经元 生 长 、 育和 功能 必须 的 发 营养 因子 , 有加 强神经再生 、 具 调节神 经递质表 达等 生理功能 。 目前 对 于糖 尿 病 痛 性 神 经 病 变 中 N F G
下 降 , 与 感 觉 功 能 的 损 害 程 度 相 关 。而 C e g 且 hn
等 在观 察糖 尿 病 大 鼠早 期 出现 机 械 性 异 常 疼 痛 时发现 , R 中的 P物质 与降 钙素基 因 相关肽 的 基 DG
因表达上 调 , 尤其 在 中等 大小 以下 的 N F免疫 阳性 G
经 节后神 经纤维 的去 甲肾上 腺 素参 与疼 痛 、 觉过 痛 敏 和炎症 的产生 。正 常情 况 下 , 交感 神 经节 后 神经
元 与外周传人感 觉 神 经 元之 间没 有 功 能上 的联 系 , 是互 相独立 的 。在 D G 内有 少量 沿 血管 走行 的交 R 感神 经节 后纤 维 , 节血 流量 , D G神 经元 无 直 调 与 R 接接触 。糖尿病 大 鼠 A 8和 C纤维 变性 和再 生 的同

快速血糖下降引起糖尿病急性痛性神经病变

快速血糖下降引起糖尿病急性痛性神经病变
性神经病变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通过维持稳定的血糖 水平和及时治疗,可以降低发病风险,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快速血糖下降引起糖尿病 急性痛性神经病变
糖尿病急性痛性神经病变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与快速血糖下降紧密相关。 本文将探讨其关系、预防方法、并介绍治疗和对症治疗的重要性。
糖尿病急性痛性神经病变简介
糖尿病急性痛性神经病变是一种影响神经系统的疾病,常见于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它会导致神经痛、烧灼感和 麻木等症状。
痛性神经病变的症状和表现
痛性神经病变的症状多种多样,包括神经痛、刺痛感、麻木和肌肉无力等。这些症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 活和生活质量。
常见的痛性神经病变治疗方法
治疗痛性神经病变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神经阻滞等。具体的治 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来确定。
对症治疗的重要性
对症治疗是痛性神经病变管理的关键。针对不同症状的治疗可以减轻患者的 疼痛和不适感,提高其生活质量。
快速血糖下降与痛性神经病变的关系
快速的血糖下降是痛性神经病变发作的常见诱因之一。血糖水平的骤降会引起神经传导的异常,导致神经痛和 其他症状。
如何预防血糖过快下降引起痛 性神经病变
为了预防痛性神经病变的发作,糖尿病患者应保持血糖水平的稳定,避免过 快的血糖下降。建议定期监测血糖并咨询医生进行调整。

中医药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研究进展
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会导致患者出现神经痛和感觉异常。

传统中医药在治疗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方面有一定的疗效,近年来也有不少研究对此进行了深入探究。

本文将对中医药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和分析。

中医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主要是由于气血不足、湿热等因素导致的,因此治疗时会注重调理气血、消除湿热等。

目前已有研究显示,中药可以通过多个途径对糖尿病神经病变进行治疗,主要包括改善微循环、抗氧化作用、抑制炎症反应等。

1. 神曲麻汤
神曲麻汤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由神曲、羌活、焦术、鸡血藤等组成。

研究发现,神曲麻汤可以通过改善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的症状和神经生理指标,并且能够减轻神经病变的炎症反应,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2. 补肾壮骨汤
3. 芍药败酱汤
近年来,不少临床研究对中医药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进行了评价。

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的结果显示,中药治疗组的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神经电生理指标也有所改善,表明中医药对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但是目前的临床研究数量还较少,具体的疗效和安全性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中医药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还存在一些局限性。

中医药的治疗效果可能会受到患者个体差异的影响,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中药的用药剂量和药物组合也需要进一步研究,以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中医药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还需要进一步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来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

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标准

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标准

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标准介绍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好发于长期患糖尿病的患者。

它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造成重大影响,因此及早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探讨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标准,以便医生和患者更好地应对这一并发症。

一、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的定义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是指在糖尿病患者中,由于高血糖和其他代谢紊乱导致的周围神经损伤。

其临床表现包括感觉异常、疼痛、神经功能障碍等。

二、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标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应满足以下条件:1. 确认糖尿病患者需要符合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包括: - 空腹血糖≥7.0 mmol/L - 随机血糖≥11.1 mmol/L -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小时血糖≥11.1 mmol/L - 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2. 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患者应有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包括: - 感觉异常,如疼痛、麻木、刺痛等 - 运动功能障碍,如肌无力、肌萎缩等 -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如性功能障碍、心血管调节异常等3. 神经电生理检查患者应接受神经电生理检查,以评估神经传导速度和神经兴奋性。

检查结果应显示神经损害的证据,如神经传导速度减慢、F波波幅减小等。

4. 排除其他神经病变的可能患者的神经病变不能被其他原因解释,如酒精中毒、药物副作用等。

三、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的分类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可根据病程和病变类型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包括:1. 根据病程分类•急性病程:糖尿病伴急性周围神经病变,通常表现为剧烈的疼痛和运动受限。

•慢性病程:糖尿病伴慢性周围神经病变,病程较长,主要表现为感觉异常和神经功能障碍。

2. 根据病变类型分类•感觉神经病变:主要累及感觉神经,使患者出现感觉异常,如疼痛、刺痛、麻木等。

•运动神经病变:主要累及运动神经,导致肌无力、肌萎缩等运动功能障碍。

•自主神经病变:主要累及自主神经,引起心血管、消化、泌尿等系统功能紊乱。

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诊断与治疗

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诊断与治疗
【关键词】 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诊断;治疗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ainful diabetic neuropathy LING Bing—yui— nology,The People’s Hosphal of Wuxi,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Wuxi 214023,China
临床上常用的问卷包括Michigan神经性病变 筛查和简要疼痛目录(brief pain inventory,BPI)。前 者用于门诊基本医疗以筛查糖尿病神经病变;而 BPI起初是用来评估癌性痛,修正的BPI可用来评 估PDN,分别通过对疼痛及其对生活的影响进行评 分作出评估。目前比较常用的疼痛诊断性问卷 DN4(Douleur Neuropathique en 4 Questions)采用了 问卷形式结合简要体格检查,与所有神经病学、电生 理学检查方法及McGill疼痛问卷简要模式(目前最 常用的疼痛调查问卷)密切相关。Spallone等¨¨做 了一项关于DN4用于PDN诊断的有效性及准确性 的调查研究,结果DN4的敏感性80%,特异 性92%。 2治疗
有些已经出现小神经纤维受损症状的患者,其 NCV却正常,此时QST是唯一可检测周围神经病变 的方法。临床工作中,NCV与QST相结合,从不同 角度反映神经功能,可更加有效的检出神经病变,指 导开展早期治疗,改善患者预后,减少致残率。 1.3皮肤神经活组织检查 糖尿病患者可通过皮 肤神经活组织检查,结合免疫组化检查对表皮内神 经末梢的分支,树突的数量、密度、长度等进行精确 的定量评价——表皮神经纤维密度以诊断糖尿病周 围神经病变。通过形态学技术标记皮肤神经纤维可 以直接观察表皮内神经纤维的数目和形态,对于诊 断小神经纤维病变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有 报道,其灵敏性为69%~82%、特异性为97%[9 J。 基础研究发现,疼痛相关的分子标志物与表皮神经 纤维密度测定相结合,如原肌球蛋白受体激酶A、P 物质、神经营养因子等,可作为PDN潜在的诊断指 示物。可见皮肤神经活组织检查在PDN的诊断中 有一定的可行性,但由于此项检查具创伤性,临床应 用较局限。 1.4问卷疼痛是非常主观的感觉,而且,人对痛 阈感知度有个体差异,有相同病理改变的患者可能 会用截然不同的方式描述自己的症状,因此,为更好 地评估疼痛的程度,推荐使用评分或调查问卷来辅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常见症状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常见症状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常见症状都有哪些呢?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常见于老年人,常因血糖控制不当或者久治不愈,病情有所发展的患者朋友们,高血糖患者朋友们最易发生神经病变,并且治疗不易,因此,患者朋友们一定要谨慎,并且做好各项防护措施,下面让我们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常见症状吧。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常见症状都有哪些呢?(1)周围神经病变:主要侵害下肢,表现为两下肢麻木,伴有针刺样及烧灼样感觉,个别患者可有自发性疼痛,通常是从小腿部开始,表现为闪电痛或刀割样疼痛,多在夜间加重,经一夜卧床休息后疼痛减轻。

寒冷也可促使疼痛加重。

检查时可发现四肢远端有对称性“袜子”、“手套”型感觉障碍,麻木或感觉过敏,腱反射减退或消失,音叉震颤觉减低或消失及小腿肌肉压痛,下肢比上肢重。

(2)自主神经病变:这种患者四肢远端皮肤的温度常低于正常,特别是双脚发凉,受寒后尤为明显。

还可以出现胃肠功能紊乱,常见腹泻便秘交替,或间歇性原因不明的腹泻,且常发生于清晨。

可出现泌尿生殖系统功能障碍,排尿费力、尿潴留、阳痿;排汗功能也常常受到影响,如病人常有双下肢及躯体下半部少汗,而头部及上半身多汗(就餐时尤为明显)的现象。

另外,这种病人由于营养不良,还可出现下肢及足底、足趾部溃疡,以及关节病变,称为夏科关节病。

(3)中枢神经病变:一旦受累则可出现步态不稳,走路有踩棉花感和容易跌跤,可出现近端肌无力和肌肉萎缩,以臀部周围肌肉萎缩多见。

(4)脑神经病变:可引起双侧瞳孔不等大,不等圆或一侧眼睑下垂,眼球运动障碍和斜视等。

如何治疗糖尿病性神经病变1.严格控制高血糖:神经病变与高血糖有关,即使是近期出现的高血糖或一日之内血糖波动较大,都可使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因此糖尿病神经病变治疗的基本原则是控制好血糖。

2.维生素:维生素B1、B6等的缺乏可发生神经病变,但试用维生素B1、B6及B12治疗,均无肯定效果。

维生素B12的衍生物甲钴胺-弥可保,片剂,500微克/次,每日3次口服;针剂,500微克/次,一周3次肌注,可有一定疗效。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及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机制新方向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及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机制新方向

糖还原酶介导的多元醇途径对施万细胞产生毒性。

啮齿动物糖尿病模型中,施万细胞分泌的沙漠刺猬因子、睫状神经营养因子19、髓鞘蛋白,神经生长因子和神经营养因子-3等减少,导致神经纤维进一步丢失和传导速度受损,促使DPN 的发展[6]。

已有研究证实醛糖还原酶抑制剂(主要应用于施万细胞)可改善DSPN 模型的轴突病变和施万神经病变[2]。

因此,高糖诱导的施万细胞中多元醇途径通量的增[3]元变性[2]。

(3)施万细胞的脂质代谢和炎症参与DPN 发病机制:施万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使得脂肪酸合成转向脂质氧化,进而促使髓鞘磷脂早期消耗和酰基肉碱脂质中间体的积累,导致轴突变性和神经病变[8]。

此外,人源性施万细胞暴露于高糖环境后降低磷脂的合成,可被醛糖还原酶抑制剂(aldose re-ductase inhibitors, ARI)改善[3],暗示高糖促进了施图 1 DPN 的发病机制。

持续高糖状态可导致施万细胞中的多元醇途径通量增加,髓鞘蛋白,CNTF ,NGF 和NT-3神经营养因子的产生减少,线粒体功能障碍,氧化应激,以及炎症因子释放,导致神经炎症,轴突脱髓鞘变性,NCV 减慢进而促进DPN 。

结节区域富集的GLUT 定位障碍影响能量供应,IR 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进而促进了轴突变性;此外,该区域的钠通道,钙通道均参与疼痛性的糖尿病神经病变(PDPN)。

神经元中的ER 应激参与周围神经的氧化应激和DPN 的发展。

缩写:DPN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PDPN (疼痛性的糖尿病神经病变)ER :内质网;NCV :神经传导速度;GLUT :葡萄糖转运蛋白;IR :胰岛素受体。

E R 应激高血糖钠通道施万细胞神经元钙通道多元醇途径通量增加 神经营养因子减少轴突脱髓鞘、变性、神经炎症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障碍高血糖/脂质代谢障碍酰基肉碱积累释放细胞因子、趋化因子GLUT NCV IR。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
经病变 ; 腰骶部神经病变 ; 胸神经病变 ; ② ③ ④颈部神经病变 。 无论是何种亚 型 的糖 尿病 神经 病 变 , 可引起 躯体 的疼痛 。 都 国际疼痛研究协会最 近提 出关 于糖尿 病周 围神经 痛 ( P 的 N) 定义 , 糖尿病周 围感 觉运 动性 神经 异常 直接 引起 的疼 痛 ” “ 。
过外界工具检测 到的异常疼痛。在 一项样本 量为 15人 的关 0
于糖尿病周 围神经病变 ( P 的临床调查 中数据显 示 , D N) 疼痛 定位更 常见 于 : 足 9 % , 足 6 % , 趾 6 % , 侧足 背 双 6 单 9 脚 7 单
5% , 手 3 % , 4 双 9 足底 3 % , 7 小腿 3 % , 跟 3 % 。疼痛严 7 足 2
因为不 同研究 中关于糖 尿病痛性 神经病变 的定义差 距很大 ,
数年 , 相当一部分患者会继发失 能( 残疾 ) 日常 生活质量 的 和 下 降。而人体 内突然 发生 的代谢改 变 、 痛或糖 尿病持续 时 疼
间较短 , 以及体重减轻 、 重的感 觉缺失会缓 解疼痛。 严
所 以此类并发症 的患 病率很难估计 。
醇通路亢进 、 非酶蛋 白质糖基化 、 肌醇耗竭及脂代谢 异常在 内 的代谢学说 , 和血供 障碍学说 、 氧化应激 学说 、 神经 营养 因子 的缺乏 以及 免疫 学说 , 其产生 背景是 长期 高血糖 。而从 中 医 学 的角度 , 糖尿病周 围神经病 变属 于消渴 痹证 , 因消渴 ( 是 糖 尿病 ) 日久 , 耗伤气 阴 , 阴阳气 血 亏虚 , 血行瘀 滞 , 脉络痹 阻所 致 。上述机 制 均可 导 致 神经 组 织 损 害及 神 经 功 能 障碍 。 因不 同患者 累及 的神经类型 、 风险因素 、 病理改变 及发病机制 因人而异 , 他们的神经病变进展及 临床表现也各不相 同。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诊断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诊断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诊断的研究进展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DPN)是指由于糖尿病引起的神经损害而导致的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随着糖尿病患者数量的迅速增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诊断也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学研究的深入,研究者们也取得了一系列关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诊断的新进展。

本文将对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提出一些展望和建议。

一、临床症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包括疼痛、麻木、刺痛、酸痛等,严重时还可出现感觉丧失、无痛性溃疡和关节变形等。

研究表明,疼痛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最常见的症状,约有50%的患者有疼痛表现。

在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时,医生需要仔细询问患者的症状,对疼痛的性质、部位、持续时间等进行详细了解,并结合临床检查和相关的辅助检查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诊断。

二、神经电生理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是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重要手段之一。

传统的神经电生理检查包括神经传导速度(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NCV)和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 EMG)两部分。

通过这些检查可以明确神经损害的类型、程度和范围,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和分型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神经电生理检查存在操作复杂、费时费力、受检者接受度低等问题,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推广应用。

如何进一步简化和优化神经电生理检查,提高其临床应用价值,成为了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

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发展,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和超声波检查等新技术在神经学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一些研究表明,MRI和超声波检查可以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进行直观的显示和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这些技术在诊断精度、操作便捷性、成本效益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改进。

中医药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研究进展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症状包括疼痛、麻木、刺痛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传统的西医治疗方法存在着不足之处,因此中医药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备受关注。

近年来,针对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迅速,中医药的治疗效果逐渐得到认可。

本文将对中医药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一、中医药研究现状中药内服是中医药治疗的核心方法之一。

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通过中药内服可以调整患者的体质,促进气血运行,改善微循环,从而缓解神经病变所导致的疼痛和麻木等症状。

临床研究表明,一些中药具有抗氧化、抗炎、促进神经再生等作用,可以有效缓解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

外治是中医药治疗的另一重要方法。

通过外用药膏、药酒、药水等,可以直接作用于患部,减轻疼痛、改善局部循环。

一些外治方法如温灸、刮痧、拔罐等也能够通过刺激经络、舒筋活络,起到治疗作用。

针灸、艾灸作为中医药特色疗法,对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也有着独特的优势。

通过刺激穴位,可以调整患者的气血运行,改善神经传导功能,从而减轻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典型病例小王,60岁,已患糖尿病10年。

近1年来,出现下肢麻木、疼痛的症状,常服用西药治疗效果不佳。

后来求助中医师,经过中医药综合治疗3个月后,症状明显减轻,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以上典型病例表明,中医药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确实显著,已经得到不少患者的认可。

三、临床研究进展近年来,不少临床研究对中医药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进行了探索和总结。

这些研究大多以临床观察、对照试验等方式进行,结果显示中医药治疗能够缓解疼痛、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项多中心临床对照试验研究发现,中医药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在缓解疼痛、改善神经传导和反应等方面比西药组显著。

另一项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状态,对糖尿病本身也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危险因素的研究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危险因素的研究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危险因素的研究作者:丁胜兰刘智平来源:《医学信息》2019年第23期摘要: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PDN)是一种临床常见以疼痛为主要特征的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可出现剧烈的肢体疼痛、伴睡眠障碍及抑郁,同时易发生足部溃疡,甚至导致截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PDN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探究PDN的危险因素对于疾病早期預防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对PDN的危险因素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防治PDN及探索发病机制提供依据。

关键词:痛性神经病变;糖尿病;危险因素中图分类号:R587.1;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 ; ; ; ; ;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9.23.014文章编号:1006-1959(2019)23-0051-04Research on Risk Factors of Painful Diabetic NeuropathyDING Sheng-lan,LIU Zhi-ping(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16,China)Abstract:Painful diabetic neuropathy (PDN) is a common peripheral neuropathy of diabetes characterized by pain, patients with limbs pain, sleep disorders and depression,meanwhile,patients with PDN are prone to foot disease, which can lead to amputations,severely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life. The pathogenesis of PDN is unclear.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early prevention to explore the risk factors of PDN.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current states of risk factors for PDN,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PDN and exploration the pathogenesis of PDN.Key words:Painful diabetic neuropathy;Diabetes mellitus;Risk factors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painful diabetic neuropathy,PDN)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周围神经病变,主要表现为远端受累肢体对称性疼痛,其发生率为21%~53.7%[1-3],且其发生率随糖尿病发生率的增加而不断增加[4]。

糖尿病神经痛,该不该用抗抑郁药

糖尿病神经痛,该不该用抗抑郁药

龙源期刊网 糖尿病神经痛,该不该用抗抑郁药作者:李昂来源:《大众健康》2020年第03期糖尿病是一种全球范围的慢性非传染性流行性疾病,我国已经成为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并且在未来几十年中仍将保持。

糖尿病管理的目的,在于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进展,因为这些并发症会缩短患者的寿命或降低生活质量。

作为一个重要的并发症,糖尿病神经病变随着疾病的控制不良或病程的进展会逐渐出现。

患者的表现差异很大,其中部分患者可能经历肢端针刺或烧灼感,影响生活质量。

今天我们通过大家比较关心的三个“高频”问题,跟各位糖友聊一聊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

糖尿病神经病变分为自主神经病变(内脏神经功能紊乱)和周围神经病变(例如手脚出现的异常不适感)。

周围神经病变中,最常见的慢性对称性多发神经病变可占所有糖尿病神经病变的75%。

这其中,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指的是,患者对疼痛刺激异常过敏或接触本不应引起痛感的物体(例如袜子、鞋和被褥)而出现的疼痛。

这类病变在慢性对称性多发神经病变中占了大概20%。

神经病变的症状表现因所涉及的感觉神经纤维的种类而不同。

考虑到神经受损的隐匿性,也可以有接近一半的神经病变患者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

最常见的早期症状由神经的小纤维引起,包括疼痛和感觉障碍。

神经病理性的疼痛通常是促使患者就诊的首发症状,比较典型的表现包括烧灼、刺痛或类似触电的电击感,可伴有感觉异常,通常在晚上加重。

疼痛的症状对患者日常活动产生干扰,也会降低生活质量。

而当神经的大纤维受到损伤时,患者就可能出现手脚麻木。

这种对刺痛变得逐渐不敏感的症状,会让患者哪怕光脚走路时,也有类似穿着厚袜子的感觉。

因此,随着病情的发展,痛性神经病变也可能发展为那些感觉减退或肢端麻木的类型,这表明损伤程度增加了。

在排除其他原因后,糖尿病患者出现症状和/或周围神经功能障碍迹象,可以诊断对称性多发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病变)。

发病率方面,病程20年的1型糖尿病患者约20%存在对称性多发神经病变,而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10%~15%的患者已经存在对称性多发神经病变,发病10年后的这一比率逐渐增加到50%左右。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都有哪些症状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都有哪些症状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在神经系统发生的多种病变的总称。

在早期,糖尿病神经病变可尤明显的临床症状,但用精细的仪器检查可发现神经系统已受损伤,至晚期,可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包括:1.自发性疼痛:即便是休息时也会感觉疼痛,这种疼痛非常严电,夜间更重,有时让你彻夜难眠。

2.麻木:失去知觉样麻木,有一种麻木部分的肢体不属于自己身体的感觉。

若双脚麻木,走路时双脚感觉像踩在棉花上一样,双下麻木则不能辨别物体的形状;针刺样麻木的感觉非常难受,这种感觉与长时问采用一种姿势,而恢肢体麻木的感觉相似。

3.感觉异常:烧的感、不能区分冷热或对冷热过度敏感、对疼痛不敏感或过度敏感、有“蚂蚁爬过”的感觉等.4.常有手脚发冷或发热的感觉。

这些症状常发生在上、下肢,以下肢更常见,但也可影响身体其他部位,受影响部位双侧对称,最初局限于手指或脚趾,后逐渐向上发展,典型的人现为“手套状”或“袜套状”,且夜间加重。

5.出汗异常:半身出汗包括上身出汁或下身出汗、吃饭时出汗等。

6.膀胱功能异常:个能将膀胱内小便全部排出即残余尿增加、膀胱充盈、直至尿潴留;也有部分患者不能控制小便,开始仅仅在剧烈运动、弯腰时发生,进一步发展则出。

7.消化道异常:起初仅为腹部不适、食欲减退等,后可出现腹泻、便秘、或腹泻便秘交替、恶心、呕吐,呕吐物有酸臭味。

8.直立性低血压:当由坐位突然站立时,有头晕、眼前发黑的感觉,严重者甚至晕倒…9.性功能异常:男性和女性都可出现性功能减退,男性甚至有阳萎,但病人一般羞于诉说。

10.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早期仅有心脏反射试验的异常,其后可有心率加快,休息及夜间心率大于l00次/分,故有心慌。

晚期将非常严重,甚至猝死。

11.未察觉低血糖:一般情况下,低血糖发生后马上会出现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如心跳加快,预示低血糖发作:,但当自主神经损伤后,低血糖发作时不会兴奋交感神经,故在无预先报警的情况下会出现低血糖昏迷。

济南市历下区山大路11号专家温馨提示:糖尿病患者定时检查,出现不适应症状应及时治疗控制,还是可以使患者恢复正常生活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
神经病理性疼痛典型表现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
临床表现
❖ 除疼痛外,可伴有其他感觉异常,如麻木、蚁走感、 搔痒或感觉过敏、感觉减退或感觉缺失,后者尤为 严重,因易招致足的损伤、感染及溃疡,并有导致 截肢的危险。
❖ 常伴有痛觉过敏,例如正常不引起疼痛的触摸及冷、 热刺激均可诱发明显的疼痛感。
Galer BS,Gianas A,Jensen MP.Painful diabetic neuropathy:epidemiology,pain description,and quality of life[J].Diabetes Res Clin Pract,2000,47(2):123—8.
感觉定量检测
❖ 在临床上,感觉定量检测是检测感觉缺失和 小神经纤维功能异常的有用工具。
❖ QST作为一种诊断疼痛相关感觉异常的敏感 指标,也可在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纵向评估 中用来记录感觉阈值的改变 。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
糖尿病神经病变疼痛处理指南
AAN等学会共同发布 糖尿病神经病变疼痛处理指南
(2011年)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
主要内容
❖ 定义 ❖ 发病机制 ❖ 临床表现 ❖ 诊断 ❖ 药物治疗 ❖ 其他治疗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
糖尿病神经病变
❖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中最常见也是最易 致残的慢性并发症之一。
❖ 目前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包括多元醇通路 亢进、非酶蛋白质糖基化、肌醇耗竭及脂代谢异 常在内的代谢学说,和血供障碍学说、氧化应激 学说、神经营养因子的缺乏以及免疫学说。
❖ 目前已存在治疗DPN的有效方法,但多数因副作 用而限制了其应用
❖ 治疗对躯体功能和QOL的影响方面,较少有研究 提供充分信息
• 明确在DPN患者中使用的药物(抗惊厥药、抗抑郁 药和阿片类等)和非药物(电刺激、磁场治疗、低强 度激光治疗和瑜伽等)治疗在减轻疼痛及改善躯体 功能和生活质量(QOL)方面的有效性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
定义
❖ 无论是何种亚型的糖尿病神经病变,都可 引起躯体的疼痛。
❖ 国际疼痛研究协会最近提出关于糖尿病周 围神经痛(NP)的定义:糖尿病周围感觉运 动性神经异常直接引起的疼痛。
❖ 属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一种。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
发病机制
❖ 生理条件下,周围神经是通过小神经纤维包括C型 无髓纤维和Aδ型有髓纤维传导痛觉的。而糖尿病 痛性神经病变中,大的有髓神经纤维(Aα型和Aβ型) 也参与其中。
❖ 目前,糖尿病神经病变不同阶段中疼痛的产生 机制仍未完全明确,其中小神经受损在整个病 程中的确切角色需进一步了解。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
临床表现
❖ 患者主诉以疼痛为主,对疼痛性质的描述各式 各样,以烧灼样、刀割样、虫咬样、撕裂样、 针刺样疼痛较多,夜间尤剧。
❖ 其程度及时间因人而异,自轻微到剧烈,从反 复的短暂性或一过性至持续疼痛均有描述。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
诊断
❖ 感觉定量检测(quantitative sensory testing, QST)是一种能对感觉进行定馈判断的神经物理学 技术,主要通过测定皮肤的温度觉与震动觉来定 量的评估感觉神经的功能。
❖ QST包括定量温度觉TT通过 测定患者的冷感觉阈值和热感觉阈值,评价有髓 的Aδ纤维和无髓的C类小纤维功能,对小纤维神 经病诊断分期、长期随访有重要作用。
• 对1960~2008年间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综述对特 殊患者的临床评估和治疗提供可选择的方案
糖• 尿依病据痛A性A神N经有病关变 治疗性文献的证据分类标准对纳入 的研究进行分类
指南推荐意见
A级(证据级别强)
B级(证据级别中等)
• 普瑞巴林被证实有效,应被 用于DPN治疗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
感觉定量检测
❖ 根据2008年国际疼痛学会推荐的神经痛分级系统,当 感觉下肢疼痛,且有明确的与神经病灶一致的感觉缺 失时,认为疼痛是神经源性的。
❖ 若还未发现明确的神经病灶,但又不能排除神经痛时, 疼痛和感觉缺失的类型对我们判断疼痛来源具有十分 重要的作用。
❖ 如果疼痛症状提示神经痛,但是没有临床检查和神经 损害的检测可应用,也不能排除神经源性疼痛。因为 某些疼痛感高度提示神经源性疼痛,如双下肢对称性 针刺样痛及双下肢痛觉、温觉及震动觉对称性丢失是 糖尿病神经痛最具特糖尿征病痛性性的神经症病变状。
❖ 一般无运动障碍,但部分患者可有跟膝反射消失。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
临床表现
❖ 在一项样本量为105人的关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变(DPN)的临床调查中数据显示,疼痛定位更常 见于:双足96%,单足69%,脚趾67%,单侧 足背54%,双手39%,足底37%,小腿37%, 足跟32% 。
❖ 疼痛严重地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特别是睡眠 质量。
❖ 产生背景是长期高血糖。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
糖尿病神经病变
❖ 全身性神经病变: ❖ 局灶性/多局灶性神经 ①典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病变:
即慢性远端对称性感觉运动①多发性单神经病变; 性多发性神经病变(DSPN);②腰骶部神经病变; ②病非变典,型其的典糖型尿的病临周床围表神现经包③胸神经病变; 括疼痛和自主神 经症状; ④颈部神经病变。
❖ 病程早期小神经纤维的减少或缺失导致了感觉异 常,如灼热感和针刺感,其中,Aδ型神经纤维的 减少引起冷觉的丧失,而C 型无髓纤维的减少会导 致温觉的丧失。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
发病机制
❖ 同时,小的无髓表皮纤维的逐渐丢失引起一种 持久性的类似于浅表烧伤的疼痛感,以及温觉 与痛觉的慢慢消失。而伴随的C型表皮纤维和大 的有髓纤维远端的丢失也与肢体远端的感觉异 常和感觉迟钝相关。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
诊断
❖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及神经检查糖尿病痛性神 经病变一般可以诊断。
❖ 电生理检查对痛性神经病变的诊断一般意义不大, 肌电图及神经传导速度检查常为正常结果,但不能 除外本病。因其主要反映大神经纤维病变,而糖尿 病痛性神经病变主要为小神经纤维受累。
❖ 此类患者,可以采用更为特异的神经检查法 ,如感 觉定量检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