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糖尿病手脚麻木疼痛)手术治疗

合集下载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综合治疗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综合治疗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综合治疗目的探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方法,以达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方法选择50例患有糖尿病且伴有不同程度周围神经病变症状的患者,并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共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

结果实验之前,两组都需应用胰岛素来控制血糖,在控制效果较为满意的基础下,观察组加入前列地尔10 μg 入静点小壶,1次/d,再进行甲钴胺500 μg肌注,2 d/次,再采用高压氧气治疗,1次/d。

对照组只需进行第一步,也就是加入前列地尔10 μg入静点小壶,日1次/d组的疗程都为4周,观察组经过综合治疗之后其临床症状的总有效率高达92%,并且治疗后患者的脑神经的传导速度以及血液与血脂的各项指标都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采用甲钴胺、高压氧以及前列地尔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症进行综合治疗,其治疗效果好,能够有效地控制患者的病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标签: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甲钴胺;前列地尔;高压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其临床表现主要有肢体对称性麻木以及疼痛感异常等。

目前,关于该病症还缺少较为显著的临床医治手段。

该院也在不断的对该病症进行研究,并发现使用甲钴胺、高压氧、前列地尔等对该病症进行综合治疗,能够取得很好的临床医疗效果[1]。

为了探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方法,现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1年9月间该院收治的5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该院收治的50例糖尿病患者,其都伴有四肢自发性疼痛以及感觉障碍等周围精神病变。

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50例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

两组各25例,其中观察组有男11例,女14例,年龄在20~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3岁,其中1型糖尿病4例,2型糖尿病为21例。

对照组有男15例,女10例,年龄在18~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0.2岁,其中1型糖尿病6例,2型糖尿病有19例。

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方法

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方法

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方法长期的高血糖是导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主要原因,但是它的发病机制是非常复杂的,如代谢紊乱,血管损伤,神经营养因子缺乏,细胞因子异常,氧化应激和免疫因素等均会诱导病变的发生。

如果只靠服药、注射胰岛素等来控制血糖,时间一长,对身体产生副作用,济南糖尿病医院采用“周围神经修复疗法”治疗神经病变,取得显著效果。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呈对称性疼痛和感觉异常,下肢症状较上肢多见。

感觉异常有麻木、蚁走、虫爬、发热、触电样感觉,往往从远端脚趾上行可达膝上,患者有穿袜子与戴手套样感觉。

感觉障碍严重的病例可出现下肢关节病及溃疡。

痛呈刺痛、灼痛、钻凿痛,似乎在骨髓深部作痛,有时剧疼如截肢痛呈昼轻夜重。

有时有触觉过敏,甚则不忍棉被之压,须把被子支撑起来。

当运动神经累及时,肌力常有不同程度的减退,晚期有营养不良性肌萎缩。

周围神经病变可双侧,可单侧,可对称,可不对称,但以双侧对称性者多见。

从李洪荣的表现上来看很明显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周围神经修复疗法”四步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济南糖尿病医院采用“周围神经修复疗法”来治疗他的脚麻和脚疼,“周围神经修复疗法”的治疗优势在于它不开刀,不手术,无任何痛苦,安全性好;通过“周围神经修复疗法”治疗,神经传导速度明显改善;周围神经受到良好的保护;周围神经病变与血管病变同步治疗。

治疗当天李洪荣就感觉脚部疼麻的症状明显减轻,一周后李洪荣脚部疼麻症状完全消失,康复出院!迄今为止在济南糖尿病医院像李洪荣同样症状康复的患者达上万例,并且经过长期回访无一例复发!1、控制血糖周围神经病变是由持续高血糖、高血压、肥胖、高脂血症等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的,对患者进行降糖、降压、降脂、减重等综合性治疗,能够预防并控制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及发展。

2、调理内分泌代谢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纠正患者体内的代谢紊乱,修复神经传导,提高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感觉和运动神经功能,改善麻木、自发性疼痛等症状。

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进展

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进展

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进展摘要: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dpn)在临床上较常见,致病因素尚不明确。

治疗方法及药物多样化,临床多以西医西药治疗为主,治疗准确且见效快,近些年中医药及中西医合并治疗方法亦取得可喜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西医西药中医中药【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058-01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dpn)在糖尿病并发症中占有很高的比例,且发病率颇高(90%以上),患者常常出现下肢或足部麻木、疼痛、肌无力等症状,如果延误治疗往往会引起患者坏疽甚至截肢等恶劣后果[1]。

目前临床上对于该病的病因、病机还没有十分明了的报道,ktr治疗上亦没有特效的药物[2]。

临床治疗手段呈现多元化:西医治疗法、中医治疗法、中西医合并治疗法。

本文将近3年dpn的治疗概况进行综述如下。

1 dpn的病因病机1.1 山梨醇代谢异常。

dpn患者常常因为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得不到严格控制,最终导致神经组织内的山梨醇存积,使得肌醇的摄取量以及na+-k+-atp酶活性都明显降低,致使神经传导速度变慢。

1.2 氧化应激。

高糖状态下的糖尿病患者体内活性氧(ros)增加,损坏抗氧系统,促使氧化应激产生并增强,致使神经元蛋白质受到损害,阻碍了信号传导,是dpn的产生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1.3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

dpn患者在高糖状态下ros增多,促使age增加,age与其受体结合可对细胞产生毒性,并且age聚积于血管壁,血管腔相应变窄,导致神经缺血、缺氧,影响信号传导。

因此,age的聚积也是影响dpn的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1.4 其他。

临床研究表明免疫因素、遗传因素、自由基等都和dpn 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关系。

2 西医治疗法2.1 控制血糖。

血糖控制分多种途径:调整饮食,适量运动,应用降糖药物。

患者血糖不稳定会加剧患者疼痛、麻木等症状,使dpn 发病率增加。

周围神经减压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周围神经减压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n e u r o p a t h y p a t i e n t s me e t t h e s u r g i c a l i n d i c a t i o n s a n d t i mi n g o f s u r g e r y ,t h e p e r i p h e r a l n e r v e l e s i o n s o f t h e l o w e r l i mb s a r e
De p a r t me n t o f n e u r o s u r g e r y a n d p l a s t i c s u r g e r y p r o f e s s o r a t t h e Un i v e r s i t y o f me d i c i n e ,Ho p k i ,i n t h e 8 0 S i n t we n t i e t h C e n —
Pe r i ph e r a l Ne r v e De c o m pr e s s i o n f o r t he Tr e a t me n t o f Di a be t i c Pe r i phe r a l
Ne u r o p a t h y
CUI Ba i -h e
手术 时 机 时 , 对下 肢周 围神 经 病变 者 常采 用腓 总 神经 、 腓深神经、 胫 神经 松解 三联 手 术 , 对上 肢 周 围神 经病 变 者 常采 用 正 中神经 、 尺神经 和桡 神经 感觉 支减 压 三联手 术 。同时 作者 结合 文献 阐述 了腓 总神 经 、 腓深 神 经 、 胫 神经 松解 三联 手 术 和正 中神经 、 尺神经 ( 肌下 转位 ) 显 微减 压术 的基 本 步骤 , 归纳 总结 了 国内与 周 围神经 减压 术 治疗 糖 尿 病周 围神 经 病变 有关 的基 础研究 和 临床研 究 文献 , 以达 到改 善患者 生活 质 量 、 预 防糖 尿病 足和避 免截肢 的 目的。

显微神经减压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显微神经减压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显微神经减压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作者:李忠华宫建国赵莹徐勇陈慧妍迟磊韩雪松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2年第35期【摘要】目的评价显微神经减压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探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实施显微神经减压术的可行性。

方法对实施显微神经减压术2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实行显微神经减压术可有效缓解肢体麻木、疼痛,阻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自然进程,预防肢体溃疡甚至截肢的恶性后果。

结论显微神经减压术以损伤小,疗效好成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首选治疗方法。

【关键词】显微神经减压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我国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率为[1],超过50%的病史大于20年的的糖尿病患者会发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双侧肢体末端对称性麻木、疼痛、痛温觉减退甚或消失,肌无力、肌萎缩,可直接导致局部感染、溃疡甚至截肢,治疗多为控制血糖、营养神经、对症止痛等多能暂时缓解疼痛,但无法阻止病情进展,不能有效预防远期局部溃疡甚至远端坏死、截肢。

我院通过引入显微神经减压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收到良好疗效。

1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2009年8月至2012年1月应用显微神经减压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6例,所有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及有关文献制定的DPN的诊断标准[2],且内科情况稳定,术前血糖得到有效控制,经血管彩超证实外周血管情况正常,没有明显肢体缺血表现,排除其他引起周围神经病变的病因,并应用神经电生理检查明确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其中男11例,女15例,年龄18~59岁,病程1~16年。

表现为单纯肢体麻木3例,肢体麻木伴疼痛23例,1例合并右足第一跖骨基底处溃疡。

手术方法手术在局麻或腰麻下进行,应用止血带保持术野清晰,上肢在肘管(尺神经)、腕管(正中神经);下肢在腓骨小头处(腓总神经)、内踝附管(胫神经)、足背第一二跖骨间(腓深神经足背支)等处切开皮肤,长约4~6 cm,分离皮下,寻找受压神经,解除压迫神经的肌腱、韧带等结缔组织,沿受压神经表面向远端松解神经外膜,小心保护局部动脉、静脉,尤其是发向神经的分支,充分减压后分两层关闭手术切口。

周围神经松解术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应用

周围神经松解术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应用
2 0 1 3, 2 0( 2 3 ) : 3 6 2 6 - 3 6 2 7 .
[ 6 ] 封林 森 , 马 建华 , 印佳 , 等 .早 期 高 压 氧联 合 依 达 拉 奉 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脑 外 伤 患 者 血 管 活性 因子 的影 响 及 疗 效 [ J ] .中国 血 液 流 变 学 杂 志 ,
E 7 ] 刘 北 .高 压氧 辅 助 治 疗 重 型 颅 脑 外 伤 的 临 床 效 果 及 其 对 患 者 血清 C R P水 平 的 影 响 [ J ] .山 东 医 药 , 2 0 I 1 , 5 I ( 5 0 ) : 9 3 . [ 8 ] 谢 亮 .高 压 氧 治疗 对 颅 脑 外 伤 后 偏 瘫 患 者 肌 力 及 日常 生 活 能 力的影响[ J ] .中 国 医 师进 修 杂 志 , 2 0 1 2 , 3 5 ( 3 2 ) : 4 4 — 4 5 . E 9 ] 刘勇 , 姚娓 , 姜永珊 , 等 .早 期 高 压 氧综 合 治疗 对 重 度 颅 脑 外 伤 疗效的影响[ J ] .重 庆 医学 , 2 0 1 2 , 4 1 ( 2 3 ) : 2 4 1 9 - 2 4 2 0 . [ 1 o ] 吴亚利 , 何 佳澄 .神 经 节 苷 酯 联 合 高 压 氧 治 疗 颅 脑 外 伤 疗 效 观察E J ] .临 床 和 实验 医 学杂 志 , 2 O I 2 , 1 I ( 4 ) : 2 9 2 2 9 3 .
2 O 1 3, ( 4 ) : 6 85 — 6 8 7, 6 9 4 .
前提下 , 可改善患者颅脑缺氧 、 缺 血等症状 , 帮 助 患 者 早 日恢 复有重要意义 ,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4 参 考 文 献
[ 1 ] 王泳, 刘 洁, 李海东 , 等 .高 压 氧 治疗 重 度 颅 脑 外 伤 远 期 疗 效 及 相 关 因素 分 析 [ J ] .中 国康 复 医 学 杂 志 , 2 0 1 l , 2 6 ( 5 ) : 4 1 l 4 1 4 . [ 2 ] 沈李 奎 , 陆明, 蒋栋毅 , 等 .鼠 源 性神 经 生 长 冈子 联 合 高 压 氧 治

探讨甲钴胺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

探讨甲钴胺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

探讨甲钴胺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NP)是一组由于糖尿病引起的慢性神经病变,其主要表现为肢端感觉异常、疼痛、麻木和肌无力等症状。

DNP在糖尿病患者中非常常见,并且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显著的影响,因此治疗DNP是非常重要的。

甲钴胺依帕司他(Mecobalamin)是一种维生素B12,已被广泛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有助于改善神经元功能、降低氧化应激和神经炎症等方面。

甲钴胺依帕司他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促进神经系统合成神经递质和酶类的作用来增强神经保护作用。

它可以促进神经细胞的再生和保护,提高迷走神经的兴奋性,降低神经细胞的死亡率,同时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促进炎症反应的消退。

多项临床试验证明甲钴胺依帕司他对DNP的治疗效果显著。

一项来自日本的研究随机分配了51名糖尿病患者用于治疗其 DNP 并比较了甲钴胺依帕司他(500μg/d)与安慰剂的疗效。

结果显示,甲钴胺依帕司他治疗DNP的总有效率为64.4%,而安慰剂组的总有效率仅为23.8%。

此外,甲钴胺依帕司他治疗患者的疼痛和感觉障碍等症状也有所改善,并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实际上,甲钴胺依帕司他具有较低的不良反应和安全性,且有利于恢复神经传导功能。

相对于口服药物,注射剂型更为有效。

对于DNP患者,推荐使用甲钴胺依帕司他作为治疗手段。

总之,甲钴胺依帕司他作为治疗DNP的药物,具有显著的疗效,可以通过促进神经细胞的再生和保护,提高神经保护功能,从而改善DNP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但是,针对不同患者的个体差异,仍需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新进展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新进展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新进展摘要:众所周知,糖尿病属于临床上的常见的多发性疾病、慢性疾病,久病会给人体带来很严重的损害,极其容易引起肾、心脏、神经以及血管的慢性病变,甚至还会引起功能衰竭。

其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属于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发病率比较高,一旦出现周围神经病变,就会使患者的感觉神经、运动神经等受到影响,给患者的生活、工作等均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还会直接影响和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篇文章主要围绕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新进展展开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新进展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一旦出现这种并发症,就会给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尽早的诊断和治疗,可以有效的控制糖尿病周围病变的病残程度,是改善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所在。

临床实践显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率可高达25%-90%,目前临床上并没有特异性的治疗方法,随着逐渐加强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深入研究,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一、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定义糖尿病这一疾病相信对很多来说并不陌生,属于全身性疾病,而且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尤其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的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糖尿病患者的数量也在持续的上升,但是由于该病自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一旦病情严重还会出现其他的并发症,其中周围神经病变就是常见的一种并发症,这种并发症的表现主要就是四肢对称性感觉异常以及运动损害等,对于患者的日常生活以及生活质量会产生直接影响[1]。

经过大量的临床资料和实践显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在早期并没有明显的症状出现,但是一旦出现,就是不可逆的情况,一般可以表现为四肢末端麻木、疼痛,常规的治疗方法并不能让患者的病情得到改善。

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及病理学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具有异质性的特点,临床上往往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特点,一般认为引起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出现是代谢紊乱、血管损害、神经营养因子缺乏以及免疫损伤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周围神经减压术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一例

周围神经减压术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一例
( 首都 医科 大学 宣武医院 北京功能神经外科研究所 , 北京 10 5 00 3)
糖 尿病性 周 围神经 病 ( i ei pr hrl erpty D N ) da t ei ea nuoah , P 是糖 尿病 患者 中最 常见 的慢性 并 发 症 , b c p 其发 病 率可 高达 6 % ~ 0 。近 2 0 9% 0余 年来 , 国外 的一 些 学 者 开 展周 围 神 经 减压 术 治 疗 D N, 得 了 良好 的疗 P 取 效 。最 近 , 我们成 功 完成一 例腓 总神 经 、 胫后 神经 减压 术治疗 下 肢 D N, 效满 意 , P 疗 现报道 如下 : 资料 与方 法
随访 6个 月 , 复查 血 糖示空 腹 血糖 67mm lL 餐后 两 小时血 糖 85m o/ , 者症 状 无 复发 , C . o , / . m lL 患 N V检 查 正
常 ,S S R显示左 足 反应较 前改 善 。
讨 论
D N严 重影 响患者 的生 活质 量 , 至 导 致足 部 溃 疡经 久 不 愈 而 截 肢 。据 报 道 , P 甚 Ⅱ型 糖 尿 病在 首 次 被 确
诊时, 即可发现高达 1%的患者 已存在 D N, 0 P 随着病程的延长, P D N的患病率逐年升高 , 年发病率约为 2 。 %
D N 的症状 主要 表现 为 四肢末 端手 套或袜 套样 分布 的麻 木 、 痛 及感 觉 异 常 。一些 神 经 电生 理检 查 可 P 疼 为 D N的 早 期 诊 断 提 供 客 观 依 据 , 如 N V、E E P 例 C S P、 MG、S 感 觉 定 量 检 测 (unit esnoytsn , SR、 q atav esr et g ti i

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效方五首 怎样治疗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效方五首 怎样治疗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效方五首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随患者年龄和糖尿病病程的增加而增加,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均可累及。

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以对称性的疼痛和感觉异常为主要表现,疼痛呈针刺痛、烧灼痛或钻凿样疼痛,表现多种多样,多数患者常难以正确加以描述。

有的疼痛剧烈,患者难以忍受。

疼痛夜间加重,白天或行走后可以减轻。

感觉异常常先于疼痛出现,常见有麻木、蚁行、虫爬、发热、怕冷和触电样感觉,往往从四肢末端上行,呈对称性“手套”和“袜套”样感觉减退。

可见痛觉过敏,甚至不能忍受盖被,有时则表现为痛觉减退或消失,对冷、热刺激均不敏感。

另外本体感觉异常可导致患者步态不稳,从而易致跌仆和外伤。

处方一:当归拈痛汤【药物组成】当归、黄芩、羌活、苍术、知母各10g,防风、白术、泽泻各12g,升麻5g,猪苓、防己、苦参各15g,丹参20g,茵陈、葛根各30g。

【随症加减】湿热重者,加滑石、薏苡仁、玉米须;气虚者,加太子参、炙甘草;阴虚者,加生地黄、玄参、麦冬,疼痛甚者,加忍冬藤、全蝎;大便秘结加大黄、枳壳。

【治疗方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清热利湿健脾,益气活血通络。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30例,显效16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0%。

【经验心得】湿热壅盛,气血瘀滞是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主要病机。

当归拈痛汤为金元著名医学家李东垣治疗湿热脚气的方剂,《医方集解》引申为治疗湿热相搏,肢节烦疼之证。

方中当归、羌活、防己、防风祛风胜湿,活血通络止痛;茵陈、知母、黄芩、苦参清热除湿;白术、苍术健脾燥湿,又可兼制苦寒伤胃之弊;猪苓、泽泻淡渗利湿;丹参、当归益气养血,扶正祛邪,且可使诸药燥利而不伤气血;升麻、葛根解表搜风,升发脾胃清阳以上下分消。

全方共奏清热利湿健脾,益气活血通络之效。

古人告诫:“首重温燥化湿,切忌过于寒凉,使湿去热孤而自解。

”当归拈痛汤正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

处方二:当归四逆汤【药物组成】当归15g,桂枝10g,白芍30g,细辛5g,生甘草6g,大枣10枚,豨莶草10g,葛根30g,水蛭10g。

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痛的外科治疗

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痛的外科治疗

均接受过多次神经营养药物治疗 , 均无效。 1 2 临床 表 现 所 有患 者均 表 现 为双下 肢 对称 性 .
袜套 样感 觉过 敏或 减退 , 间较 白天严重 , 夜 严重 影 响
睡眠 , 常性 服用 过镇痛 药 , 不 同程度 的下肢 深感 经 有
觉 减退 。
2处 手术 切 口( 2 位 于 足 背 中 13足 第 12趾 之 图 ) / 、 人院后行双下肢血管超声检 查排除 间 , 肤切 口长 约 1e 切 开 皮肤 分 离 皮下 组 织 , 皮 m, 即
明显较 术前 增快 , 异有 统计 学 意义 (P < 0 0 ) 差 .5 。 除早期 1 因血糖 控 制不满 意 出现 内踝 切 口延迟 愈 例
合外 , 其他 病例 切 口均愈合 良好 。
3 讨 论
3 1 症状 和 体 征 .
近年 来 , 尿病 在 我 国 的发 病 糖
率 呈 明显上 升趋 势 ,总 患病 率 接 近 1% ¨ , 0 】 出现 并 J 发 症 的人数 也呈 大 量 增 加 的 态势 。 资料 显 示 , 尿 糖
术均 采用 局 麻 , 中 不 再 进 行 驱 血 及 使 用 止 血 带 。 术 局麻 成功后 , 肢 共 做 三处 小 切 口。手 术操 作 均 在 下 显微 镜下 进行 。早 期 2例 手术 术 中需要 变 换 体 位 ,
首先 是9 位 , 一处 手 术 切 口 ( 1 位 于腓 骨 小 n , l E 第 图 ) 头下 方 , 为长 约 2 c l n的斜行 皮 肤 切 口 , 开皮 肤 分 切 离 皮下 组织 , 显露腓 总 神经 主干后 , 将压 迫在腓 总 神 经 表 面的筋膜 以及 腓 骨 长 肌 肌腱 切 开 减 压 , 分 显 充 露 腓 总神经 的浅 支及深 支 。如果 观察 到神经 明显 受 压变细, 则剪 开 神经外 膜减压 。然 后改 为平 卧位 , 第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神经外科治疗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神经外科治疗

糖 尿 病周 围神 经 病 ( ab t C Pe i he a 能 尽 量 避 免软 组织 损 伤 以免 导致 连 锁 性 严 重后 果 。 di e i rP r l
日 友好医院神经外科副 油
n u o ahiDP 是最为 常见 的糖 尿病性神 经病 变 , 在 美 国 ,估 计 27 的糖 尿 病 治 疗 费 用被 直 接 用 于 e r p t y, ) r N) 尿炳性干 经炳 甲 % 其 中又 以双 侧肢 体 末端 对 称性 多 发感 觉运 动 神 经病 DPN 的 防治l。中 国糖尿 病 患者 众 多 ,这 笔 巨大 费 7 l 变(ias mtce om t on r a y 用 势必 给 患者 家庭 和社 会 带来 沉 重负 担 。 dt m eiss io r l e o t , sly r n r op v u p h DS P) S 最多 见 。 展 S P常 给患者 带 来 巨大痛 进  ̄D S 苦 ,防治 极为 困难 。应 用周 围神 经减 压 术可 有 效缓 2 解 DS P症 状 ,并 有可 能逆 转 DP 的 自然病 程 ,为 S N DP 的 治疗 提供 了一 种新 途径 。 N D N的发 病机 理 P DP 具体 发病 机 制 目前 尚无 定论 。一般认 为 是 N
糖 尿病 患者周 围神 经 的三 种 代谢 变 化使 神 经易
:() 型 的 “ 套 、袜 子 样 ”so k n n g o e 感 觉 于受 到卡压 1 1葡 萄糖 过多 代谢成 为 山梨醇后 导 手 (t c i g a d l v )
障碍 ,一 般 下肢 重 于上 肢 。 电生理 检 查可 发 现相 应
肢 体感 觉 缺 失 会直 接导 致 与糖 尿 病 性血 管 病 变 轴 浆转 运 ,从 而妨 碍对 维 护和 修复 神 经 至 关重要 的 无 关 的肢 体感 染 、溃疡 和 截肢 。 l% 的糖 尿 病 患者 脂 蛋 白 的运 输 ,易 于 发生 脱髓 鞘病 变 ,神 经 传导 功 5 会 发生 进 展性 不 可逆 性 足 部感 觉 缺失 ,此 为 其 自然 能下 降 。3周 围 神经 内形成 终末 糖基 化末 端 ( d () a v~ 病 程 。足部 感 觉缺 失 不 仅可 导致 行 走 失平 衡感 、易 a c d g y o y a in e d,AGE) 物 以及 葡萄 糖 n e l c s lto n 产 于 跌倒 受 伤甚 至骨 折 。浅 感 觉尤 其 是痛 觉 的缺 失 对 与神 经( 膜) 外 内胶 原 的非酶性 结 合等均可使 神经弹性

外周神经减压术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护理

外周神经减压术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护理
静药。 二、 术后护理 1 .抬高患肢 。 术毕安返病室后 , 给予患肢下垫 1 软枕 , 高
韧带或纤维组织松解神经通路上的受压部位来恢复患肢的感 觉和肌力 。这使神经所受 的压迫减轻 , 改善神经的血供 , 有 助于神经的再生 。本组所有 3 2例患者均接受下肢腓总神经 、
腓深神经及胫后神经 3处外周神 经减压术 。 3 .结果 。 所有患者术后 随访 2 ~6个月 , 术侧 解 94 3例 )无 变化 31 1 75 2 , . %( , . %( 例 )其中疼痛 明显缓解 2 例 , 。 5 麻木症状明显缓解 2 , 8例 两点
糖 尿 病 护 理 专 题 ・
外周 神 经 减 压 术 治 疗 糖尿 病 性 周 围神经病 的护理
王冉 吕海瑛 张毅
糖尿病性周 围神经病是糖尿病最常见 的慢性并发症 , 其 发病率 高达 6 % ~9 %, 以引发多种 不 同的神 经病 , 中 0 0 可 其
最常见的是影 响足部及手部 , 主要 以四肢麻木 、 疼痛及感觉异
4 ~7 岁。 下肢末端对称性疼痛的患者 2 6 8 双 8例( 中顽 固性 其
3 .血糖监测 。 术前血糖监测对术后 的伤 口愈合起 着非常
重要 的作用 , 术前 1 个月要保持血糖在 正常范围之 内, 必要 时 可请 内分泌科协助调整血糖 。 4 疼痛 的护理 。此病术 前多数患 者因疼痛 就诊 , . 人院后 护 士应 帮助患者缓解疼 痛 , 多巡 视患者 , 询问病情 , 体察和理
作者单位 :00 2中国医学科 学院 10 3
协和医院
中国协 和医科 大学 北 京
以应用特殊的矫正鞋垫来缓解胫后神经所受的压力 。3 由于 () 患者术后下床时 , 患肢不能负重, 会导 致平衡失调 , 易于跌倒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疗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疗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之一,表现为感觉、运动及自主神经功能异常,最常见于双下肢远端部位。

DPN可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使其容易发生足部溃疡、坏死、截肢等严重并发症。

因此,DPN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DPN的诊疗流程及相关治疗方法。

一、病史和体格检查DPN的诊断需要进行病史和体格检查。

病史方面,需要了解患者的糖尿病病程、治疗及控制情况、合并症等;体格检查方面,需评估患者的感觉、运动及自主神经功能状态。

感觉方面,包括浅感觉、深感觉、冷热觉、振动觉等的检查;运动方面,包括肌力、肌张力、肌肉萎缩等的检查;自主神经功能方面,包括心率变异性、端末神经功能、肠胃道功能等的检查。

二、神经电生理检查DPN的神经电生理检查是一种较为准确的诊断方法,可以评估神经传导速度、神经肌肉接头功能和感觉神经纤维状态。

主要包括电激发肌肉电图(Electromyography,EMG)和神经传导速度(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NCV)等检查。

其中,EMG可检测运动神经单位电位和肌电图活动,评估肌肉神经损伤情况;NCV可测定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和幅值,评估神经传导功能及损伤程度。

神经电生理检查对于DPN的早期诊断和病变部位的确定有重要意义。

三、神经成像检查神经成像是一种非侵入性检查方法,主要用于确认DPN的病变部位和程度。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 Tomography,CT)可用于观察神经根、神经节等周围神经结构;二维超声成像(B-mode ultrasound,B-US)和多普勒超声成像(Doppler ultrasound,D-US)可用于观察深部神经。

神经成像检查对于DPN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丁咯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丁咯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经 系统 病 变 的重 要 因素 。 据 血管 因 素在 根
: 勺状软骨移位 ,活动受限 ,声带不 能闭
抗 地 2周 : 位 , 生 素 、 塞 米 松 雾 化 吸 人 治疗 ,
引 起神 经 缺血 、缺氧 造 成神 经 营养 障碍 , : 合 , 诊断为勺状软骨脱位 。经手法拨位复
3 讨 论
囊炎 、 胆囊结石 , 在气管 内全身麻醉 下 拟
行胆 囊 切 除 T管引 流 术 。A AH级 , 原 S I 有
20 0 7年一2 o 0 9年住院治疗 的糖尿 病周 围神经病变患者, 中男 2 例 , 4 , 其 5 女 5例
年龄 4 5岁 一 4岁 。 糖 尿 病 病 程 5年 ~ 7 2 0年 , 现 周 围 神 经 病 变 病 程 3年 ~ 出 8年 。 尿 病周 围神 经 病 变 的 诊 断标 准 : 糖
疗糖尿病周 围神经病 变 , 临床观察取得
了 良好 的疗 效 。 1 资料 与 方 法
11 一 般 资 料 .
7 0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者 均 为
状, 而且能提高神经传导速度。 在治疗过
程 中未 发 现有 特 殊 不 良反 应 发 生 ,仅 个 别 患 者 有 头晕 面 红 , 药 后症 状 消失 。 停
发性高血压史 2 O年 ,糖尿病史 5年 , 体
一胖 , 短, 颈 口小 , 芬太 尼 25 g g眯 唑 以 . / 、 k
糖 尿病 神经 病 变 是 因糖 尿 病 慢 I 生高 血 糖状 态 导 致 各 种 病 理 改 变 而 引起 的 神
安 定 O0 g 、 泊 酚 1 g 【、 珀 . m &g 丙 7 . m /g 琥 5 l .m k 快 5 - 胆 碱 1 d g 速 诱 导 后 ,喉镜 暴 露 见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手术治疗5例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手术治疗5例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手术治疗5例(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作者:孙大军,洪星禹,王征,赵岳,尹德馨,赵浩民,李亚萍【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手术治疗【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手术治疗0引言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是糖尿病的最常见的晚期并发症,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1].周围神经显微减压术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崭新治疗方法,国外已有数万名糖尿病患者接受了此手术,而国内刚刚开展.我们对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取神经显微减压术,取得良好疗效.1临床资料200501/20512进行神经显微减压术的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5(男3,女2)例,年龄62~78(平均72.5)岁,病史均在15a 以上,且双侧足背及胫后动脉搏动均存在,毛细血管挤压实验阴性,肢体无明显缺血性改变,1例足趾出现一处溃疡(0.2cm×0.3cm).术前1a患者均出现至少一侧下肢严重麻木和静息痛.手术方法为,2例行单纯踝管减压术及神经外松解术,2例于窝及踝管处胫神经减压、神经外松解术及神经内松解术,1例于腓骨小头处行腓总神经松解术.术中见神经束肿胀明显,部分神经束行膜切开术.术后患肢静息痛消失,溃疡愈合,全部患者均有轻度麻木症状.随访3~6mo后,患肢麻木症状均基本消失.2讨论周围神经神经束膜的内层和神经内膜微血管的内皮细胞有一种屏障作用,它们既可以阻挡束膜外的血清白蛋白内渗,也能阻挡注入束膜内的这种物质外逸,血液中大分子物质不易进入此内环境中,称为血―神经屏障.它对许多物质起滤过作用,属非通透性,仅透过单糖[2].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由于神经内压增高影响了轴浆的流动,从而发生轴索的异常,继发出现髓鞘的改变.葡萄糖代谢异常成为吸水的多聚醇,将水分拉到神经内间隙[3],导致神经内膜水肿,增加神经内膜液体压力,在周围神经内环境中产生一个腔隙间隔综合征.致使斜行穿过束膜各层的交通支关闭,进一步造成了水肿的加剧,形成恶性循环,轴索产生脱髓鞘改变,严重干扰轴突的生理功能,而水肿长期存在会导致成纤维细胞入侵,胶原增加,逐渐造成神经束内纤维化,神经功能难以恢复.我们目前已开展手术治疗的5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根据其临床症状分别于踝管、腓骨小头处及窝处探查神经.术中见胫神经在踝管处及入比目鱼肌深面处神经干局部明显膨大,神经外膜增厚,神经外膜上可见瘢痕组织.切开韧带或纤维组织松解神经通路上的受压部位,使神经所受的压迫减轻,改善神经的血供,并使神经可以随邻近关节的运动而滑动,增加周围神经顺应性,减少了神经继发损伤.对局部神经干明显变硬的病例,我们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了神经内松解,并对神经外膜上或神经内的出血点进行彻底止血,以免术后形成血肿,产生新的瘢痕[4].在腓骨小头处腓总神经在行神经内松解后见神经束水肿明显,所以在显微镜下行部分束膜切开,术后随访3~6mo患肢麻木症状均基本消失.我们认为,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在有效控制血糖,在病因上减少神经损伤的同时,对已经确诊、无明显手术禁忌症的患者,应采取积极手术治疗―神经减压术及神经内松解术,以减轻糖尿病患者的痛苦.【参考文献】[1]SimaAA.Pathologicalmechanismsinvolvedindiabeticneuropathy:ca nweslowtheprocess?[J].CurrOpinInvestDrugs,2006,7(4):324-337.[2]张晨阳,缪力,刘郑生,等.神经束膜切开对神经功能的影响[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1,8(3):268-269.[3]朱家恺,卢传新,王书成,等编译.周围神经外科学[M].长沙:三环出版社,1991:5-9.[4]韦加宁.韦加宁手外科手术图谱[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2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糖尿病手脚麻木疼痛)手术治疗要领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糖尿病手脚麻木疼痛)手术治疗要领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糖尿病手脚麻木疼痛)手术治疗标签:糖尿病神经病变医学科普 | 作者:刘海生 | 发表时间:2012-03-19 10:50:25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手术一、Dellon三联周围神经减压手术1、什么是Dellon三联周围神经减压术Dellon三联神经减压手术由美国周围神经外科协会原主席、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神经外科和整形外科Dellon教授在上世纪80年代发明,是针对性解决下肢或者上肢神经病变的一种手术。

对于下肢、足背、足底及足趾麻木、疼痛、足下垂病人,常采用腓总神经、腓深神经、胫神经松解三联手术;对于手部麻木病人,采用正中神经、尺神经及桡神经感觉支减压三联手术。

上述手术称为周围神经三联神经减压手术。

摘自Dellon文章2、Dellon三联神经减压手术疗效在世界多医学中心的研究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手术病人的感觉障碍缓解或改善可达70-90%,下肢无力症状可缓解80-90%;而同期药物对照治疗组上述症状缓解率为30%;在4.5年随访中,发现手术治疗组无皮肤溃疡和截肢者;而对照药物治疗组溃疡和截肢率为30%;(Dellon, Aszmann 2000,2004)周围神经减压手术是防止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病人截肢的最有效手段。

神经刺激征阳性(Tinel征)是预测手术效果的重要标志。

指在神经走形位置,叩打或者触碰某点,可以诱发病人肢体麻木,即为阳性患者,手术缓解症状的几率至少在80%以上。

国内外病例报告有效率汇总分析:表 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胫神经减压后的疗效(摘自Dellon,Diabetic Neuropathy,chapter10:Discussion:Global confirmation)数量症状改善研究神经病人疼痛感觉1992 Dellon 31 22 85% 72% 1995 Wieman & Pate 33 26 92% 72% 2000 Caffee11 58 36 86% 50% 2000 Aszmann, Kress & Dellon 16 12 69% 2001 Tambwekr 10 10 80% 70% 2003 Wood & Wood 33 33 90% 70% 2004 Biddinger & Amend 15 22 86% 80% 2004 Valdivia, Weinand & Maloney 60 60 85% 85% 2005 Lee & Dellon 46 46 92% 92% 2005 Nelson & Little 6 6 86% 86% 2005 Steck 25 25 84% 72% 2005 Rader 49 49 90% 75% 2005 DiNucci 36 36 80% 80% 2005 Yao 70 70 95% 95% 2006 Siemionow 37 37 90% 90% 总计516 464 88% 79% 464例病人,共进行了516条神经的手术,疼痛缓解率在88%,感觉障碍恢复率在79%。

周围神经减压术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

周围神经减压术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
QST)异常; ? 交感皮肤反应( Sympathetic skin response, SSR )
异常。
药物治疗
? 控制血糖 ? 镇痛 ? 调节代谢,改善微循环 ? 抗氧化 ? 神经生长因子 ? 免疫抑制剂等
外科治疗
? 以前的外科治疗:继发性感染、溃疡和截肢; ? 1982年,Dellon应用周围神经减压术治疗下
烈难以忍受。
? 是发生足部溃疡、感染和截肢的主要原因 之一。
体征
? 肢体远端手套或袜套样分布的浅感觉减退 或痛觉过敏;
? 音叉震动觉和位置觉减退或消失; ? 跟腱反射减低; ? 严重者可出现肌萎缩、肌力下降和足弓塌
陷。
辅助检查
? 神经电生理检查
? 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 感觉定量检测( Quantitative sensory testing ,
周围神经减压术治疗糖尿 病性周围神经病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北京功能神经外科研究所 陶蔚 李勇杰
背景
? 糖尿病发病率明显提高; ?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DPN)是最常见的
并发症之一,发病率60~90%;
Hale Waihona Puke 发病机制? 与多种因素有关 ? 直接因素是高血糖
? 激活多元醇、己糖胺、蛋白激酶 C通路,增加 了细胞内外糖基化终末产物;
手术内容
? 上肢:
? 肘管减压(尺神经); ? 腕管减压(正中神经);
? 下肢:
? 腓总神经减压; ? 胫后神经减压; ? 腓深神经减压。
? 切口
手术技术
? 切口
? 肘管(尺神经)减压
? 腕管(正中神经)减压
? 腓总神经减压
? 胫后神经减压
? 腓深神经减压
术后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糖尿病手脚麻木疼痛)手术治疗标签:糖尿病神经病变医学科普 | 作者:刘海生 | 发表时间:2012-03-19 10:50:25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手术一、Dellon三联周围神经减压手术1、什么是Dellon三联周围神经减压术Dellon三联神经减压手术由美国周围神经外科协会原主席、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神经外科和整形外科Dellon教授在上世纪80年代发明,是针对性解决下肢或者上肢神经病变的一种手术。

对于下肢、足背、足底及足趾麻木、疼痛、足下垂病人,常采用腓总神经、腓深神经、胫神经松解三联手术;对于手部麻木病人,采用正中神经、尺神经及桡神经感觉支减压三联手术。

上述手术称为周围神经三联神经减压手术。

摘自Dellon文章2、Dellon三联神经减压手术疗效在世界多医学中心的研究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手术病人的感觉障碍缓解或改善可达70-90%,下肢无力症状可缓解80-90%;而同期药物对照治疗组上述症状缓解率为30%;在4.5年随访中,发现手术治疗组无皮肤溃疡和截肢者;而对照药物治疗组溃疡和截肢率为30%;(Dellon, Aszmann 2000,2004)周围神经减压手术是防止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病人截肢的最有效手段。

神经刺激征阳性(Tinel征)是预测手术效果的重要标志。

指在神经走形位置,叩打或者触碰某点,可以诱发病人肢体麻木,即为阳性患者,手术缓解症状的几率至少在80%以上。

国内外病例报告有效率汇总分析:表 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胫神经减压后的疗效(摘自Dellon,Diabetic Neuropathy,chapter10:Discussion:Global confirmation)数量症状改善研究神经病人疼痛感觉1992 Dellon 31 22 85% 72% 1995 Wieman & Pate 33 26 92% 72% 2000 Caffee11 58 36 86% 50% 2000 Aszmann, Kress & Dellon 16 12 69% 2001 Tambwekr 10 10 80% 70% 2003 Wood & Wood 33 33 90% 70% 2004 Biddinger & Amend 15 22 86% 80% 2004 Valdivia, Weinand & Maloney 60 60 85% 85% 2005 Lee & Dellon 46 46 92% 92% 2005 Nelson & Little 6 6 86% 86% 2005 Steck 25 25 84% 72% 2005 Rader 49 49 90% 75% 2005 DiNucci 36 36 80% 80% 2005 Yao 70 70 95% 95% 2006 Siemionow 37 37 90% 90% 总计516 464 88% 79% 464例病人,共进行了516条神经的手术,疼痛缓解率在88%,感觉障碍恢复率在79%。

3、为什么糖尿病等神经病变容易发生多神经卡压的情况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因为双重因素,易于形成神经卡压。

葡萄糖为神经提供能量,产生的神经冲动向上为大脑提供信息,向下感受手指或者足趾信息。

葡萄糖进入神经后,转变为山梨醇,山梨醇将水分拉入神经内,引起神经自身肿胀;当肿胀的神经穿过狭窄坚硬的腔隙时,神经承受了额外压力,引起神经卡压。

神经内压力增高,血流速度下降,减少了氧供应,肢体感觉到麻木、蚁行感,时间长了,神经纤维将死亡,较粗神经更容易受压。

另一个因素是糖尿病病人体内的糖与神经周围结缔组织结合,神经更加坚硬,柔韧度下降,易于受到牵拉;最后,神经受压后自我修复能力下降。

在Dellon三联神经减压手术中,并不改变这种代谢过程,而是将神经周围坚硬、狭窄间隙扩大。

并不是所有病人都适合手术,存在有神经卡压的病人才是手术适应症病人。

特发性神经病变:许多神经病变,没有明显的病因。

对于合并有神经大神经纤维病变,也可以通过神经减压手术缓解症状。

化学药物性神经病变:治疗肿瘤的化学药物可能存留在神经内部,神经易于出现卡压,对于这部分病人,仍然适合神经减压手术。

重金属中毒性神经病变:重金属可以附着于血管的细胞上,时液体渗出到血管外,进入神经内,引起神经肿胀,易于出现神经卡压。

就如糖尿病一样,神经减压手术同样是有效地。

麻风病麻风病人常伴有神经损伤,神经减压手术对于部分病人同样有效。

4、哪些周围神经病患者适合周围神经减压手术A、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确诊后应采用系统的药物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者,应积极采取手术治疗,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预防糖尿病足和避免截肢。

l 糖尿病病情稳定:血糖控制良好,最好空腹血糖7mmol/l以下,血糖正常应至少2周以上;l 经过3个月以上系统的神经营养药物及改善微循环治疗,疼痛与麻木症状仍无缓解者;l 下肢血管没有明显狭窄或者轻度狭窄:下肢血管重度狭窄或者闭塞者,需要先行血管外科治疗,肢体血供改善后,仍存在有神经症状者;l 神经Tinel征阳性:在神经走行叩击神经,引起肢体麻木、疼痛为阳性;l 病人足部没有严重水肿。

B、化疗药物性周围神经病C、肾功能衰竭等代谢性疾病性周围神经病D、麻风病E、特发性周围神经病变存在神经刺激征阳性者F、各种神经卡压性疾病5、周围神经减压手术的目的l 缓解疼痛l 恢复感觉l 提高肌力减少皮肤溃疡和预防截肢二、为什么糖尿病病人会出现手脚麻木糖尿病病人在发病一段时间后,常会出现手脚麻木、疼痛,甚至因为在洗脚时感觉不到温度变化而烫伤,更有甚者,脚底扎了钉子都不知道,最后形成顽固性溃疡而截肢。

其实这都是由糖尿病一种常见的并发症所致,称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神经病变。

1、为什么病人会出现四肢和手脚疼痛与麻木疼痛和麻木是人体的一种正常反应信号,由手脚和四肢区域的局部神经受到刺激而产生,这种信号沿着神经传导到脊髓,从脊髓再到大脑,一旦出现疼痛或者麻木信号提示您需要关注自己身体了。

很多人在长期坐凳子或者趴桌子睡觉时,醒后常出现大腿和手及前臂的麻木,这就是一种因为神经短时间受到压迫引起的功能障碍而出现异常的信号。

如果神经长时间收到压迫,就会出现严重的功能障碍,有些人因为沉睡,醒后发现手腕不能抬起,就是因为桡神经长时间压迫导致的功能障碍。

2、神经系统是怎样构成的,与疼痛有什么关系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常见的病变包括脑肿瘤、脑出血、脑中风,常引起病人头痛和部分机体功能丧失,可以起身体的麻木,但很少引起上下肢或者身体的疼痛。

脊髓病变可由脊髓或神经根受到压迫而引起疼痛,最常见压迫性病变是椎间盘突出,下肢最常见的坐骨神经痛由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疼痛从腰背部放射到大腿外侧,甚至到达足趾部位。

上肢常见为颈5、6椎间盘突出,引起颈部、肩膀的疼痛并放射至食指。

常规X线、MRI和肌电图通常可确诊。

多数病人保守治疗就治愈,但有时需要手术治疗,这类手术通常由神经外科或者骨科医生做。

周围神经系统(The 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包括由脑和脊髓发出的神经:分布到上肢、下肢、面部、胸腹部。

周围神经系统是引起四肢疼痛常见的病因。

3、周围神经病变是如何引起四肢疼痛的周围神经的三种病变:神经瘤、神经压迫和神经病变引起了四肢和手脚疼痛与麻木。

三种病变引起的局部疼痛信号将传导到大脑。

如果能够阻断信号传导即可缓解或者治愈疼痛。

神经瘤脊髓发出的周围神经受伤后,损伤的神经要长回原有的部位,称为神经再生。

神经纤维外面由施旺氏细胞包裹,在神经损伤后释放神经生长因子,促进神经向远端生长,每天生长大约1-3mm,当神经损伤重时,出现神经周围的结缔组织较神经纤维生长速度快,在神经纤维断端形成瘢痕,如果神经纤维穿过瘢痕,到达正常位置,就可以恢复正常的感觉、运动功能;如果神经纤维长入瘢痕组织,就形成了神经瘤,神经冲动从瘢痕持续传入脊髓和大脑,形成顽固性疼痛。

神经卡压周围神经卡压是一种常见情况。

临床上常见的有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踝管综合症等。

在美国每年大约做50万台腕管综合征手术,美国人患病率为125/10万人,手术的有效率为85%。

腕管综合征最主要的症状是晚上睡觉时常常因为拇指、食指和中指麻木而醒来,严重者白天也有持续麻木。

慢性神经卡压最初治疗是不需要手术的,重要的治疗措施包括避免手腕过度弯曲、口服甲钴胺片和非甾体类抗炎药减轻腕管内水肿;晚上睡眠时可佩带支具,避免腕部弯曲。

如果上述措施无效,可以在腕管内注射类固醇激素减轻水肿。

所有保守治疗措施无效时,需要行神经减压手术。

神经病变神经瘤和神经卡压是一种单一神经的病变,比如正中神经损伤或者卡压,可为单侧或者双侧,表现为大拇指、食指和中指腹侧麻木。

而如果双手所有的手指都麻木或者疼痛时,就称为神经病变。

最常见的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神经病变,第二位是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腺功能低下病人的水份将沉积在神经内,导致神经肿胀,在特定狭窄通道处易于受到卡压,如腕部或者脚踝处。

其次神经病的原因是与自身免疫相关的疾病,如红斑狼疮、风湿性关节炎血管炎,神经易于受到卡压;其它原因包括重金属中毒和化疗药物:如砷、铅和水银,液体从血管渗入神经内部,使神经易于受到卡压。

治疗肿瘤的化疗药物,如长春新碱、紫杉醇、顺铂等,这些物质导致神经内有些关键物质转运速度下降,并且神经易于受压。

不管引起神经病变的原因是什么,产生症状的机制与单个神经卡压的症状是相似的。

这给了我们一个希望,神经病变病人的多数症状可能由于神经受压所致,这些症状构成了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可以通过神经减压手术缓解。

周围神经手术可以缓解甚至根治某些病人因周围神经病变而导致的顽固性疼痛,但通常周围神经手术是最后的治疗选择。

为什么神经会受到压迫?神经是非常柔软的组织,从脊髓发出,穿过韧带和骨骼、肌肉组织,分布于皮肤、关节和肌肉。

在人体某些区域,韧带、肌肉和骨骼形成了狭窄的腔隙,类似岩洞一样,神经就穿行其中。

神经易于在此处受到压迫。

神经受压后,神经承受的压力增加,引起神经内血流减少,当血流减少到一定程度,神经就向大脑发出信号寻求帮助,这些信号表现为四肢皮肤蚁行感、麻木、刺痛或者睡眠时麻醒。

这就如脖子被掐住,大脑缺乏氧气供应,人就会晕倒和意识丧失。

当神经没有氧气供应时,不能再传导正常的神经冲动。

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就如屋内要停电时,灯光摇曳,然后灯灭了。

当您在晚上因为手部麻木、蚁行感而醒来时,因为神经在腕部或者肘部受到了压迫,神经缺乏氧气而发出信号将您叫醒。

当您跷二郎腿而坐时,大踇指感觉麻木,是由于神经在膝盖位置受到压迫,神经发出信息提醒您应注意这一问题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