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四章知识归纳-导游资格考试

合集下载

导游基础知识44第四章第四节课件

导游基础知识44第四章第四节课件
问题:你知道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
一、春节
春节俗称“新年”,即农历正月初一,是中华民族共 同的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汉武帝太初元年始定夏历(农历) 的正月初一为“岁首”,这一天称为新年,年节的日期由 此固定下来,并一直延续至今。春节活动从腊月二十三过 小年开始,经过除夕、春节,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结束。 春节活动因时因地而异,主要有以下的内容:操办年货、 做新衣、掸尘、祭灶、祀祖、吃团圆饭、守岁、贴春联、 挂年画等,节日期间人们还互相拜年,放爆竹,吃年糕、 饺子、元宵,舞狮,扭秧歌,玩花灯等。
五、中秋节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此时是一 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 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 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 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 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 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我 国有二十多个少数民族也过中秋节,节俗各异,但都很热 闹。
二、元宵节
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 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 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 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 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二、元宵节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 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 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 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Fra bibliotek一、春节
1949年9月27日,新中国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 一次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公历纪元的决议。 当时就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 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 节”,俗称阴历年。

导游证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导游证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导游证基础知识复习资料2017年导游证基础知识复习资料导游证书简称“导游证”,是持证人已依法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导游注册、能够从事导游活动的法定证件。

接下来店铺为大家编辑整理了2017年导游证基础知识复习资料,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店铺!中国的方物特产漆器、金属工艺品和玉石木竹雕刻一、漆器当代漆器生产主要分布十北京、福建福州、江苏扬州、四川成都、山西平遥、贵州大方、甘肃天水等地。

以推光、雕填、彩绘、镶嵌玉石和螺钿等技法.制作出各种精美的漆器工艺品。

北京雕漆、福州脱胎漆器、扬州镶嵌漆器;二、金属工艺品(一)金银花丝镶嵌:主产于北京和四川成都;(二)景泰蓝北京景泰蓝和福建脱胎漆器、江西景德镇瓷器并称中园传统工艺“三绝”。

三、玉石木竹雕刻(一)玉雕玉雕的主要产地是北京、江苏、上海、广东、河南、新疆、辽宁、甘肃等地。

北京玉雕;扬州玉雕;苏州玉雕;东北玛瑙雕刻;(二)名石雕刻寿山石雕刻;青石雕刻;昌化鸡血石雕刻;(三)木雕东阳木雕,产于浙江省东阳县.大约始于北宋,是我国古老的民间木雕工艺品之一“。

东阳有“木雕之乡”的美誉。

东阳木雕、乐清黄杨木雕、育田石雕—并被誉为“浙江三雕”。

(四)竹刻留青、翻黄、根雕名酒、中药中药中药指中医用以治病防病和保健养生的药物.在中国古籍中通称“本草”。

中医中药,与国画、京剧并称为中国的三大国粹。

中药按加工工艺分为中药材、中成药。

(一)中药材中药材是指经加工炮制可直接供药房及药厂制剂使用的半成品药。

人参、三七、冬虫夏草、鹿茸、阿胶;(二)中成药是指经精加工可直接使用的成品药,分丸、散、膏、丹、片、口服液、药酒等。

山西定神丹、大活络丹、漳州片仔癀、安宫牛黄丸、山西龟龄集、云南白药名酒、中药名酒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酿酒国家之一,早在5000年前就已开始酿酒。

宋代出现了较全面的酿酒专著一一朱翼中的<北山酒经>,详纲记述了制曲酿酒的方法。

(一)中国酒的分类根据酿酒方法分类,有蒸馏酒、发酵酒和配制洒。

导游基础知识第四章

导游基础知识第四章
• 产于湖南浏阳县。菊花石是一种以燧石结 构为核心的碳酸钙集合体。菊花石雕始于 清代, • 主要作品有:砚台、茶具、 花卉、动物等。 • 1915年,浏阳菊花石雕《梅兰竹菊》花瓶, 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章。
4、湖北绿松石雕
• 产于湖北西北部郧县、郧西和竹山等县。 绿松石是一种含铜铝的磷酸岩,郧县绿松 石质地最优良。 • 绿松石雕刻始于原始社会晚期,20世纪50 年代以后,得到迅速发展。 • 主要作品有佩饰、人物、花卉等。在雕刻 技法上结合了我国大江南北玉雕的风格。
学习目标
• 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应该掌握:
玉石器、陶瓷器、青铜器的基本知识
欣赏馆藏文物的方法石器、玉器一、石器
第四章 中国的馆藏文物及工艺品
本章概述:本章简要介绍了中国的石器、玉
器、陶瓷器、青铜器、木竹漆器等情况。
第一节 石器、玉器
本节概述:本节简要介绍了石器的制作工艺、
住米欧那个石雕、中国古代玉器的种类及名 称、著名玉器等。
第四章 中国的馆藏文物及工艺品
• 引言 上海博物馆青铜器馆的青铜器
• 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青铜器文化是记录奴隶社会的形象载 体。 • 就商、西周、春秋、战国各时代、各地区成系统的收藏来讲,以北京 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馆最为突出。 • 上海博物馆收藏的青铜器门类齐全,器物精湛,尤以有长篇铭文和历 见著录的重器为特色。这个青铜器馆充分反映了中国青铜工艺发展的 完整体系和中华民族非凡的创造力。
5、灵璧磬云石雕
• 产于安徽省灵璧县,又名八音石,此石击 之有声,音韵悦耳。其中以“磬云石”最 为名贵。 • 灵璧磬云石雕刻在我国最早的地理书《禹 贡》上就有记载,宋史曾多处记载历代皇 家来灵璧采磬之事。 • 近年来,灵璧磬云石雕有很大发展。主要 作品有:磬、山水、花卉、珍禽等。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四版)第四章 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选读 第四节 旅游名联选读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四版)第四章 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选读 第四节 旅游名联选读
语表现了山海关独一无二的气势与 险要。 ➢ 上联说山海关地理位置险要,是扼 北京与沈阳两地的咽喉处,故称 “两京锁钥”。 ➢ 下联说山海关是万里长城的东部起 点,且是所有关隘中最重要的关隘。 联语简洁、生动,形象鲜明。

应县木塔联[1]
佚名
俯瞩桑干[2], 滚滚波涛萦似带; 遥临恒岳[3], 苍苍岫嶂屹如屏[4]。
龙德正中天, 四海雍熙符广运[2]; 凤城回北斗, 万邦和谐颂平章[3]。
【注释】 [3] ➢ 风城:相传秦穆公之女弄玉,吹箫
引凤,凤凰降落京城,后称京都为 风城。 ➢ 回北斗:北斗星回旋。古人认为一 年四季是北斗回旋的结果。后用北 斗回旋含指挥天下之意。 ➢ 平章:指和平与章明。
题太和殿[1]
1
长城山海关联[1]
佚名
两京锁钥无双地[2]; 万里长城第一关[3]。
3
【注释】 [2] 两京:指北京和沈阳。清入关前曾在 沈阳建都称盛京。 [3] 第一关:山海关东城门上有“天下第 一关”的巨匾。
长城山海关联[1]
佚名
两京锁钥无双地[2]; 万里长城第一关[3]。
3
【赏析】 ➢ 这副对联是称颂山海关的名联。联
题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联[1]
2
陈谦
聚五千年浩气, 凝四亿众深情[2], 化万仞泰山, 而成烈魄; 超八百里湖光, 挟七二峰岳色, 壮微躯秭米, 来仰丰碑[3]。
【注释】 [2] 四亿: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人 口数据。此为概数。
题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联[1]
2
陈谦
聚五千年浩气, 凝四亿众深情[2], 化万仞泰山, 而成烈魄; 超八百里湖光, 挟七二峰岳色, 壮微躯秭米, 来仰丰碑[3]。
【注释】 [3] 秭米:数目:古代十万为亿,十亿为 兆,十兆为京,十京为垓,十垓为秭。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四章中国旅游诗词练习题答案及解析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四章中国旅游诗词练习题答案及解析

第四章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选读1.【单选题】汉字是记录()的书写符号,是传播中华民族5000年文化的载体。

A.汉字B.思想C.感情D.语言2.【单选题】旅游的灵魂是文化,文化必须依靠()作为载体才能传承下来,发展下去。

A.行为 B.思想 C.文字 D.工具3.【单选题】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使得文字从()中分离出来。

A.筑器B.图画C.刻痕D.结绳4.【单选题】随着印刷术的发展,雕版印刷被广泛使用,汉字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到了()产生了一种新型书体。

A.宋代B.魏晋C.元代D.唐朝5.【单选题】下列关于汉字各种字体的艺术特征描述错误的是()。

A.篆书古朴典雅B.隶书静中有动,富有装饰性C.金文风驰电掣,结构紧凑D.楷书工整秀丽;行书易识好写,实用性强且风格多样6.【单选题】中国最早的文字是()。

A.金文B.小篆C.大篆D.甲骨文7.【单选题】诗歌的最大特点是()。

A.民族化B.形式化C.文字美D.骈偶化8.【单选题】中国旅游景观中的摩崖石刻、碑林、匾额、楹联等,皆是()作为载体在承载这些文化。

A.雕刻B.书法C.汉字D.语言9.【单选题】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

A.《春秋》B.《尚书》C.《诗经》D.《离骚》10.【单选题】()对于后世诗体发展的历史贡献是确立了三字尾的节奏。

A.汉赋B.诗歌C.小说D.楚辞11.【单选题】()诗可以看作是五言诗成熟的标志。

A.《木兰诗》B.《咏史》C.《孔雀东南飞》D.《四愁诗》12.【单选题】五言诗成于()。

A.战国早期B.秦代C.汉代D.唐代13.【单选题】近体诗成熟于()。

A.秦代B.汉代C.三国时期D.唐代14.【单选题】近体诗又称为()。

A.“今体诗”B.“五言诗”C.“七言诗”D.“绝句”15.【单选题】所谓押韵,就是把同韵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上,一般把韵放在句尾,所以又叫()。

A.韵头B.韵尾C.韵脚D.韵腹16.【单选题】诗词中的对仗就是()。

导游证考试知识点汇总-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四章-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选读

导游证考试知识点汇总-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四章-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选读

第四章-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选读第四章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选读第一节汉字的起源与演变规律第二节诗词格律及楹联常识第三节旅游诗词名篇选读第四节旅游名联选读第五节游记名篇选读大纲要求的考试内容:了解:中国汉字的起源及诗词、楹联格律常识。

熟悉:名胜古迹中的著名楹联、历代游记名篇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

掌握:古典旅游诗词名篇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

第一节汉字的起源与演变规律一、汉字的起源汉字的起源于结绳记事、契刻记事和图画记事。

中国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是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形成的一种初步的定型文字。

此后,汉字经历了由商周时期的金文,西周后的大篆,秦朝的小篆,汉代的隶书,到唐朝的狂草、楷书、行书等的发展过程。

随着印刷术的发展,到宋代产生了一种新型书体——宋体印刷字,后世称为宋体,及现在电子文档所广泛使用的字体。

二、汉字的演变规律汉字的发展,从象形的图画到线条的符号和适应毛笔书写的笔画以及便于雕刻的印刷字体,其演变规律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笔画的线条化;二是字形的符号化;三是结构的规范化;四是字集的标准化。

第二节诗词格律及楹联常识一、诗体流变关于诗体的流变,南宋严羽《沧浪诗话》中曾有“风、雅、颂既忘,一变而为离骚,再变而为西汉五言,三变而为歌行杂体,四变而为沈宋律诗。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大多数篇章都是四言句型,两字一顿,偶数句末押韵,从而形成了中国古代诗歌的基本节奏。

一、诗体流变诗歌形式发生第二次大的改变是楚辞,楚辞一般为七言,在句中第四字用“兮”字,确立了诗歌三字尾的节奏,为七言诗的发展准备了条件。

楚辞与汉赋也有关系,《离骚》也被称为骚体赋。

汉赋的主要特点駢偶化,即上下两句对仗,讲究对仗的形式被后世的格律诗所继承并发展。

五言诗成于汉代,东汉班固的《咏诗》诗可以看作是五言诗成熟的标志。

七言诗成熟晚于五言诗,后汉张衡的《四愁诗》以及三国魏曹丕的《燕歌行》是早期七言诗的代表。

五言诗、七言诗的成熟为近体诗的形成奠定了形式上的基础。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要点重点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要点重点

《导游基础知识》要点精华版根据考试大纲掌握和熟悉的要求部分整理引言1. 熟悉中国旅游资源的特点。

1. 丰富多样、种类齐全。

2. 绚丽多彩,独具特色。

3. 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交相辉映。

4. 各地区的旅游资源形成了区域性的典型主题。

第一章:中国历史概述第一节:中国发展简史第二节:中国历史常识1. 掌握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基本知识。

1. 童试。

童试包括县试、府试、院试三次考试。

参加童试的人无论年龄多大,一律称为童生。

院试中式(合格)之后,可取得秀才资格。

童试不算国家正式考试,却是功名的起点。

2. 乡试。

一般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举行的考试。

乡试于秋季举行,又称“秋闱”。

取中者称“举人”,以具有做官的资格。

第一名称“解元”。

3. 会试。

在“乡试”之次年,有礼部集各省举人在京城举行的考试。

“会试”在三月举行,又称“春闱”。

取中者称“贡士”(或“中式进士”)。

第一名称“会元”(或“会魁”)。

4. 殿试。

又称“廷试”,是皇帝自主持对会试考中的贡士所进行的考试。

取中者称“进士”,按成绩分为“三甲”(即三等):一甲:三名,叫“赐进士及第”。

第一名称“状元”(亦称“殿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

三人同称“三鼎甲”。

二甲:均叫“赐进士出身”。

三甲:均叫“赐同进士出身”。

如果某人在乡试、会试、殿试中均考取第一名(即解元、会元、状元),就叫“连中三元”。

第二章:中国的年节民俗1. 掌握民俗的概念、特点。

民俗,就是民间的风俗,是一种常见的文化现象。

它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在民间逐渐形成、反复出现、并代代相习的社会生活文化现象。

特点:1. 民族性,是由民族内部所有成员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并由社会普遍传承的。

2. 集体性,民俗的创造和传承是要靠集体的行为来完成。

3. 变异性,民俗是集体创作、靠口头和行为传承和传播,这就是决定了它总处于不断变动状态之中,从而导致了民俗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异。

4. 延续性,时间上的传承性和空间上的传播性,它可谓大规模的时空文化的连续体。

导游证考试知识点汇总-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四章-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选读

导游证考试知识点汇总-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四章-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选读

第四章-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选读第四章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选读第一节汉字的起源与演变规律第二节诗词格律及楹联常识第三节旅游诗词名篇选读第四节旅游名联选读第五节游记名篇选读大纲要求的考试内容:了解:中国汉字的起源及诗词、楹联格律常识。

熟悉:名胜古迹中的著名楹联、历代游记名篇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

掌握:古典旅游诗词名篇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

第一节汉字的起源与演变规律一、汉字的起源汉字的起源于结绳记事、契刻记事和图画记事。

中国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是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形成的一种初步的定型文字。

此后,汉字经历了由商周时期的金文,西周后的大篆,秦朝的小篆,汉代的隶书,到唐朝的狂草、楷书、行书等的发展过程。

随着印刷术的发展,到宋代产生了一种新型书体——宋体印刷字,后世称为宋体,及现在电子文档所广泛使用的字体。

二、汉字的演变规律汉字的发展,从象形的图画到线条的符号和适应毛笔书写的笔画以及便于雕刻的印刷字体,其演变规律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笔画的线条化;二是字形的符号化;三是结构的规范化;四是字集的标准化。

第二节诗词格律及楹联常识一、诗体流变关于诗体的流变,南宋严羽《沧浪诗话》中曾有“风、雅、颂既忘,一变而为离骚,再变而为西汉五言,三变而为歌行杂体,四变而为沈宋律诗。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大多数篇章都是四言句型,两字一顿,偶数句末押韵,从而形成了中国古代诗歌的基本节奏。

一、诗体流变诗歌形式发生第二次大的改变是楚辞,楚辞一般为七言,在句中第四字用“兮”字,确立了诗歌三字尾的节奏,为七言诗的发展准备了条件。

楚辞与汉赋也有关系,《离骚》也被称为骚体赋。

汉赋的主要特点駢偶化,即上下两句对仗,讲究对仗的形式被后世的格律诗所继承并发展。

五言诗成于汉代,东汉班固的《咏诗》诗可以看作是五言诗成熟的标志。

七言诗成熟晚于五言诗,后汉张衡的《四愁诗》以及三国魏曹丕的《燕歌行》是早期七言诗的代表。

五言诗、七言诗的成熟为近体诗的形成奠定了形式上的基础。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归纳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归纳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要点第一章引言1.近旅游开始19世纪,其根本原因是由于产业革命影响。

2.英国人托斯•库克的一次重要活动,成为近代旅游和近代旅游业产生的标志。

3.近代旅游产生时间是1841年7月5日。

4.按组织形式的标准划分,旅游评选活动有团体旅游、散客旅游。

5.现代旅游活动的根本要素有: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业6.旅游业的三大支柱是指:旅行社、住宿业、交通运输业7.从旅游的路程来讲,中短旅游较多,而远程旅游较少8.世界旅游组织的总部设的西班牙的马德里,我国于1983年加了该组织。

9.世界旅行社协会联合会的英文简称:UETAA10.世界上最大的旅游客源地是:欧洲11.影响旅游动机产生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个性心理12.旅游业的依托性,首先依托于旅游资源13.国际旅游收入上,世界上占第一位的是:欧洲接待区14.太平洋亚洲旅游协会的英文简称是:PATA15.现代旅游具有的特点是:普及性、持续性、集中性、季节性16.成为旅游者的客观条件有:可随意支配收入、良好的身体状况、闲暇时间17.旅游资源的特征主要有:多样性、吸引力的定向性、地域性、易损性、可创新性18.旅游业的特点:综合性、依托性、敏感性、劳动密集性、涉外性19.我国海外客源地,主体是亚太地区,两翼是亚太和美洲20.世界上唯一全面涉及旅游事务的全球性政府间机构的国际性旅游组织是世界旅游组织。

21.美国、加拿大是以外出的路程为标准来判定是否为国内游客。

2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是现代旅游产生的历史背景。

23.热爱祖国是中国的合格导游人员的首先条件24.世界旅游组织简称:WTO25.1841年7月5日托马斯•库克组织了有570人参加的团体旅游,这一活动成为近代旅游和旅游业产生的标志。

26.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国导游员,必须政治思想过硬,语言过硬,业务知识过硬;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出色扔组织交际和自控能力,高超的服务技能和健康的体魄。

第二章中国文史常识一、历史王朝的更替1、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建立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

江苏导游基础知识第四章要点

江苏导游基础知识第四章要点

导游基础知识第四章1、我国于1985年12月12日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2、东晋的名僧法显第一个到达印度取经,著【佛国记】3、西安半坡氏族是黄河流域母系氏族公社仰韶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4、球状风化怪石景观:黄山的猴子观海三清山的思春女神千山的无根石盘山的风动石太平山的飞来石海南岛的天涯海角5、青岛海滨风景区以青山、碧海、绿树、红瓦、黄沙及星罗棋布得海蚀岩礁著称,在汇泉湾、太平湾等多个海湾开辟了海滨浴场6、我国最大的堰塞se湖是黑龙江的镜泊湖7、水温超过20°C则为温泉,低温温泉20-40°C 中温温泉40-60°C 高温温泉60-100°C 沸泉100°C以上8、华山为五岳之西岳,山势陡峭,以险著称9、中国现存最长的一座多孔石拱桥是苏州宝带桥10.中国古代建筑中工学中的减柱法创于辽带,在元代得到大规模运用11、镇墓神兽中起辟除邪恶作用的是:天禄鸱chi吻麒麟辟邪12、山西应县木塔是我国也是世界现存最古老、最高、最大的木构建筑,被誉为天下第一塔13、福建省泉州市的洛阳桥又名万安桥,有北宋泉州郡守蔡勷主持修建的,是举世闻名的梁式海港巨型石桥14、有大雨天出门,跑遍全镇不湿鞋之说的是龙门古镇15、被誉为奇秀甲于东南的江南著名古典园林是位于上海老城隍庙以北的豫园,是江南的古典园林16、我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是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又称热河行宫,17、皇家园林在清王朝的中晚期经历了大起大落的波折18、自汉代造纸术发明之后,纸便逐渐成了书写绘画的主要材料,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19、历史上唯有武则天选择礼祭封禅的山是中岳蒿山20、汉地佛教八宗中的三论宗祖庭在南京栖霞山的栖霞寺,建于南朝21、殿试取中者称进士,按成绩分三甲,一甲三名,称赐进士及第。

二甲若干名,均称赐进士出身。

三甲若干名,均称赐同进士出身。

22、三钢;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五常:仁义礼智信23、高山是指主峰高度高于1000米,中山是350-1000米,低山是150-350,低于150就属于丘陵岗地了,高山:中部和东部的五岳、庐山、黄山、九华山、三清山、井冈山。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分析香城浪子第一章:旅游业概述●旅游是指人们为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惯常环境,到其他地方访问,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

●旅游的基础条件是人类意识的发展、精神需求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进步。

●游客----------旅游活动的主体。

旅游吸引物----------旅游活动的客体。

旅游服务及其设施-----------旅游活动的媒介。

●游客的基本条件:旅游动机、可自由支配收入、空闲时间。

●自然旅游资源:地文景观类、水域风光类、生物景观类、天象和气候景观类。

●人文旅游资源:遗址遗迹类、建筑与设施类、旅游商品类、人文活动类。

●旅游业三大支柱:旅行社业、交通客运业、饭店住宿业。

●旅游业对目的地经济的作用:A增加外汇收入,平衡国际收支。

B拓宽货币回笼渠道,促进经济健康运行。

C有助于增加就业机会。

D带动相关经济部门或行业的发展。

E增加政府税收。

F平衡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别。

●旅游业对目的地社会文化的作用:A有助于提高民族素质。

B有助于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有利于世界和平。

C有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D有助于推动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发展。

E有助于促进生活环境质量的改善。

●旅游业态:旅游业以产品创新为竞争内容,来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组织方式和经营形态。

●红色旅游: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

●发展红色旅游的意义:A有利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B有利于保护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遗产。

C有利于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有利于培育发展旅游业新的增长点。

●生态旅游: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

●国内旅游的主要特点:规模庞大、短程旅游比重大、散客比例高、出行方式多样、人均消费水平低。

第二章:中国历史文化简述1.长江流域父系公社代表:山东大汶口文化中晚期、河南龙山文化、浙江良渚文化。

导游基础知识第四章

导游基础知识第四章

第四章一、单项选择题1、屋面为四坡五脊,又名四阿顶的屋顶结构是()A 硬山顶B 悬山顶C 歇山顶D 庑殿顶E 卷棚顶2、屋面以中间横向正脊为界分前后两坡,左右两面山墙或与屋面齐平,或高出屋面,此屋顶为()A 庑殿顶B 歇山顶C 硬山顶D 悬山顶3、云南大理千寻塔、北京妙应寺白塔、山西应县木塔分别是()A 楼阁式塔、密檐式塔、覆钵式塔B 密檐式塔、覆钵式塔、楼阁式塔C 金刚宝座式塔、楼阁式塔、密檐式塔D 密檐式塔、金刚宝座式塔、楼阁式塔4、以下帝王陵墓陵制采用“以山为陵”的是()A 秦始皇陵B 汉茂陵C 唐乾陵D 清东陵5、我国现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堡垒瓮城是()A 南京聚宝门B 西安朱雀门C 南京清凉门D 北京东直门E 平遥城门6、屋面双坡,两侧伸出山墙之外,屋顶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的屋顶样式叫()A 庑殿顶B 歇山顶C 悬山顶D 硬山顶E 卷棚顶7、下列四组帝王陵墓中,采用“方上”、“宝城宝顶”和“以山为陵”封土形制的依次是()。

A、秦始皇陵、明定陵、明昭陵B、清孝陵、明泰陵、秦始皇陵C、秦始皇陵、明长陵、唐乾陵D、唐乾陵、清东陵、汉茂陵8、我国古代建桥,为使桥墩和桥基胶结牢固,采用了“种砺固基”法的桥是()。

A、泉州洛阳桥B、苏州宝带桥C、河北赵州桥D、北京卢沟桥9、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砖塔是()。

A、陕西西安大雁塔B、山西应县塔C、河南高岳寺塔D、云南大理千寻塔10、我国建筑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覆钵式塔是()。

A、云南大理千寻塔B、北京妙应寺白塔C、西安小雁塔D、西安大雁塔11、()彩画中间的画面由各种不同的龙或凤的图案组成,间补以花卉图案。

A、苏式B、旋子C、和玺D、普通12、中国古代建筑造型优美,尤以()最为突出。

A、台基B、屋顶C、屋檐D、屋脊13、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构建筑群,为明清两代的皇宫,清代后期( )殿作为殿试的场所。

A、太和B、中和C、保和D、交泰14、四面斜坡,有一条正脊和四条斜脊,屋面稍有弧度的顶属于()。

最新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四章-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选读精品文档

最新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四章-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选读精品文档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四章 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选读
格律诗讲究:押韵、平仄、对仗
❖ 律诗的八行分为四联,有专门的名称:首联 、颔联、颈联、尾联。
❖ 一联中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
❖ 押韵,又叫协韵、叶韵,是指诗歌中每句或 者隔句的最后一个字应该属于同一个韵部( 古人将同韵的字归入一部,称为韵部),这 是诗歌的重要特征。
❖ 下联: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 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 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 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 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全国导三游基础)知识 楹联的特点
形式上:成双成对 语意上:既对又联 对:对立的两个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联:两者相互联系、互相配合、互相促进、统一起来,
❖ 律诗的特点:
❖ 1、八句四联(五律四十字,七律五十六字) ❖ 2、押平声韵 ❖ 3、每句平仄都有规定 ❖ 4、每篇的对仗都有规定
12/77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四章 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选读
近体诗的分类与句式特点
❖ 律诗:每首八句; ❖ 五言律诗:每首八句,每句五个字; ❖ 七言律诗:每首八句,每句七个字; ❖ 长律:每首十句以上; ❖ 绝句:每首四句; ❖ 五言绝句:每首四句,每句五个字; ❖ 七言绝句:每首四句,每句七个字;
❖ 对仗的含义:
❖ 所谓对仗是指在诗文之中,上句与下句的字 面与音节两两相对。对伏是近体诗的体制要 求。律诗的对仗一般是在颔、颈两联,也有 一些律诗,首联就对仗。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四章 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选读
❖ 对仗主要有下列四种形式:
❖工对、邻队、宽对、流水对、 借对

陕西导游业务各章重点总结(国家版教材)

陕西导游业务各章重点总结(国家版教材)

第一章旅游业基础知识重要知识点总结1.近代旅游和旅游业产生地标志1845年,托马斯·库克旅行社在英国莱斯特正式挂牌营业,标志着近代旅游业地产生。

2.旅游地概念人们为了休闲、商务和其他地目地,离开惯常环境,到其他地方访问或停留,但连续时间不超过一年地活动。

3.团队旅游和散客旅游地概念团队旅游是由旅行社或旅游中介机构将购买同一旅游线路或旅游项目地10名以上(含10名)游客组成旅游团进行集体活动地旅游形式。

散客旅游是由旅行社为游客提供一项或多项旅游服务,而由游客自行安排旅游行程、零星现付各项旅游费用地旅游形式。

4.散客旅游地特点预定期短、规模小、要求多、自由度高,但费用较高,游客较辛苦。

5.团队旅游地特点一般以包价形式出现,具有方便、舒适、相对安全、价格便宜等特点,但游客自由度小。

6.旅游活动地三要素旅游活动地主体:游客;旅游活动地客体:旅游资源;旅游活动地介体:旅游业。

7.游客地概念游客是指离开惯常环境,不以谋生为目地到异国他乡访问、停留,持续不超过12个月地人。

8.旅游资源地概念和分类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游客产生吸引力,使之产生兴趣,可以为发展旅游业所开发、利用地各种事物和因素。

分为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两大类。

9.旅游业地概念旅游业是指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条件、为旅游者提供在整个旅游活动中所需要地各种服务并以此获得经济利益地一系列相关行业地总和。

旅游业属于第三产业。

10.旅游业地构成直接旅游企业、辅助旅游企业、开发性组织11.现代旅游业地三大支柱旅行社、交通和以饭店为代表地住宿业12.新中国成立地第一家旅行社1949年12月华侨服务社是新中国成立地第一家旅游业。

13.中国旅游业地图形标志马超龙雀14.旅行社地概念和经营范围旅行社是指有营利目地、从事旅游业务地企业。

主要经营范围包括:入境旅游业务、出境旅游业务、国内旅游业务。

外资旅行社不得经营出境旅游业务。

15.旅游产品地概念旅游产品,亦称旅游服务产品,是由实物和服务综合构成,向旅游者销售地旅游项目,其特征是服务成为产品构成地主体,其具体展现主要有线路、活动和食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导游资格考试《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四章知识归纳熟悉中国旅游地理相关知识
掌握中国主要地貌类型及代表性地貌景观
掌握山、水、动物、植物、天象等自然景观知识
1.常见地貌类型及代表性景观
2.山地
2.水体景观
(1)海滨:蓝天、阳光、沙滩、海水
海岸线3.2万km。

大陆海岸线1.8W,北起鸭绿江,南至北仑河口;岛屿海岸线1.4万km。

(2)河流
注:中国七大河流(以长度为标准):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江、澜沧江、塔里木河、怒江
(3)湖泊
①泻湖:杭州西湖、太湖
②构造湖:滇池、洱海、日月湖
③火山口湖:长白山天池
④堰塞湖:五大连池、镜泊湖
⑤岩溶湖:贵州草海
⑥冰川湖:新疆喀纳斯湖
⑦风成湖:月牙泉
⑧河成湖:鄱阳湖、洞庭湖
⑨人工湖:千岛湖
另:瘦西湖-“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
富春江-常作为我国锦绣山河的代表
(4)瀑布
另:①雁荡山大龙湫-以瀑高流长着称,“五丈以上尚是水,十丈以下全是烟”
②我国着名的三大瀑布:黄果树、壶口、吊水楼瀑布
(5)泉
①温泉:云南安宁温泉、华清池温泉、黄山温泉、台湾北投和草山温泉,广东从化温泉“温泉城”:福州
②冷泉
·“天下第一泉”:镇江中泠泉、庐山谷帘泉、北京玉泉、济南趵突

·另外,无锡惠山泉、杭州虎跑泉、苏州观音泉
·“泉城”:济南,七十二泉,“家家泉水,户户垂柳”
③奇特泉:大理蝴蝶泉,安徽喊泉,四川含羞泉,广西喷乳泉,台湾水火泉
3.云雾云海景观:黄山、庐山、峨眉、衡山云海
4.雾凇:俗称“树挂”,最多的是吉林市
5.雨凇:最多的是峨眉山,庐山雨凇有“玻璃世界”之称
6.冰雪景观:东北“林海雪原”、关中“太白积雪”、长沙“江天暮雪”。

世界三大冰雪艺术景观:加拿大魁北克、日本札幌冰、哈尔滨
7.佛光:峨眉山最多(舍身崖绝壁,“峨眉宝光”、“金顶祥光”)。

其他地区有黄山、庐山、泰山、五台山
8.蜃景(折射+全反射):山东蓬莱最多、庐山、普陀山、连云港海州湾、北戴河联峰山、塔克拉玛干沙漠
9.日出日落:庐山天池亭是夕阳景观最佳观赏之地。

西湖“雷峰夕照”,泰山“晚霞夕照”
10.月色:西湖“平湖秋月”“三潭印月”,避暑山庄“梨花伴月”,岳阳“洞庭秋月”,无锡“二泉印月”
11.极光:黑龙江漠河、新疆阿尔泰
12.日食:朔日
13.月食:望日
14.植物旅游资源
(1)北京香山红叶:清乾隆年间种植的黄栌树,10月中旬到11月上旬,秋天。

(2)杭州满陇桂雨
(3)蜀南竹海
15.动物旅游资源
(1)四川卧龙:大小熊猫以及金丝猴。

“五一棚”大熊猫野外观测站,大熊猫博物馆。

“熊猫之乡”“科普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黑龙江扎龙:“世界上最大的丹顶鹤繁殖地”。

4~5月,300只。

(3)青海湖鸟岛:5月
(4)西双版纳野象谷:我国最大的亚洲象聚集地。

野牛、绿孔雀、猕猴
(5)大连老虎滩极地海洋馆:
极地馆—世界最大的展示极地海洋动物及极地体验的场馆
珊瑚馆—亚洲最大以展示珊瑚礁生物群为主的大型海洋生物馆(6)香港海洋公园:东南亚最大的海洋水族馆及主题游乐园
16.世界遗产
(1)由来:起源于埃及与苏丹为解决根除尼罗河水患和对努比亚遗址的保护。

(2)
(3)分类
①文化遗产-文物、建筑物、遗迹
②自然遗产-地形、生物、包括景观在内的地域
③文化与自然遗产
④文化景观遗产-“自然和人类的共同作品”
(4)我国世界遗产概况
②我国是世界上拥有世界遗产类别最全的国家之一,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与澳大利亚并列,4项)
③北京是世界上拥有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7项
④苏州市我国至今唯一承办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城市 2004年第28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