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入门 秦伯未
秦伯未中医入门
秦伯未中医入门(一)秦伯未(1901~1970),现代中医学家,原名之济,号谦斋,江苏上海人,出身儒医世家,自幼酷爱文学和医学。
1919年入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在名医丁甘仁门下攻读中医。
1923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并在上海同仁辅元堂应诊,以治内科杂病见长,对虚痨痼疾尤精。
1927年与王一仁、章次公、王慎轩、严苍山等创办上海中国医学院,任教务长、院长,教授《内经》及内科。
1930年,创办中医指导社,主编《中医指导丛书》、《中医指导录》杂志,开展学术交流和社会咨询,社员遍及国内外。
1938年又创办中医疗养院,设内、外、妇、幼等科,有病床百余张,作为学生实习基地。
秦氏凡经史子集、诸家医典、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不涉猎。
尤其重视《内经》的钻研,潜心撰写评述《内经》的专著,有《读内经纪》等5种,并将《内经》原文整理成生理学、解剖学、诊断学、方剂学等7章,病症则分为伤寒、湿暑、热病等37类,还剖析《内经》与西方医学理论各自的特点和异同,独具见解。
秦氏勤于著述,医文并茂。
1921年创办上海中医书局,自编医书医刊,校订古籍,整理出版。
生平著作甚丰,达数百万字,较有影响的有《秦氏内经学》、《内经类证》、《内经知要浅解》、《金匮要略浅释》、《内经病机十九条之研究》、《清代名医医案精华》、《中医入门》、《中医临证备要》、《谦斋医学讲稿》等50余种。
在报刊、杂志发表论文、小品、史话等数百篇。
秦氏还工诗词,善书画,好金石之学,40岁时曾刊印《谦斋诗词集》七卷。
1954年,秦氏受聘任上海市第十一人民医院中医内科主任。
1955年调任卫生部中医顾问,并执教于北京中医学院,兼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国家科委中药组组长、全国药典编纂委员会委员,还被推选为全国第二、三、四届政协委员。
前言近来学习中医的人很多,大家有一个共同的要求:怎样着手学习?并希望在较短时期内学得更好一些。
因此,很需要有一本包括中医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浅近的参考书,以便由此入门,逐步提高,这是一件很自然的事。
名医秦伯未
作者单位/中国医师协会秦伯未名之济,字伯未,号谦斋。
1901年生于上海县陈行镇(今上海浦江镇陈行老街),1970年卒于北京。
陈家世出名门,一世祖为北宋婉约派词宗秦观少游。
七世祖秦良颢,字述斋,通蒙古文,译有《蒃通》《吹万集》等书。
八世祖秦裕伯为才华所累,仕元二十年后被迫仕明,因曾屡次拒绝明廷征召,死后还被记仇的朱元璋以“生不为我臣,死当卫我土”之故敕封为上海县城隍神。
祖父秦笛樵工诗词古文,兼通医学。
父亲秦锡祺、伯父秦锡田均精儒通医。
秦伯未先生正是出身在这样的儒医大家,从小耳濡目染,加上天资聪颖、勤奋刻苦,少时熟读儒家经典和中医典籍,诗词书画篆刻俱佳。
秦伯未先生少年时就立下业医志向,1919年考入丁甘仁创办的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探求歧黄之术。
毕业后,他一面在母校任教,一面在上海同仁辅元堂应诊。
在此期间,秦伯未先生和同事一起创办新中医社,主编《中医世界》,创建上海中国医学院、中医指导社、上海中医书局、中医疗养院等。
解放后,秦伯未先生历任卫生部中医顾问,北京中医药学院院务委员、一级教授,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国家科委中医组组员,《药典》编委会委员,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第二、三、四届政协委员,为中医的改革、教育、理论研究和临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其几十年生涯中,培养学生数千人,著书60余部,发表论文400余篇,冠全国之首。
1956年全国政协二届二次会议上,秦伯未与施今墨等人联名提交“设立高等中医院校”提案。
2016年正值第一批中医药院校建校60周年,也是秦伯未先生诞辰115周年。
北京中医药大学借校庆举办《秦伯未先生诞辰115周年纪念展》。
长期以来,世人对秦伯未先生的关注和认识多限于他中医方面的成就,事实上,秦伯未先生多才多艺,他在诗书画印方面的造诣也颇高。
历经风雨沧桑,尤其是十年动乱,其很多作品已难寻踪影,但留下的作品也足以令人赞叹。
这次展览通过医、诗、书、画、印五个主题展现了这位医学大家才华横溢、精彩纷呈的一生。
当代名医秦伯未辨证论治精华
当代名医秦伯未辨证论治精华编者按孙其新副主任医师,初学中医时曾对脏腑辨证严重重叠的现象感到困惑,为此而潜心学习与研究谦斋医学著作。
最初在谦斋《中医入门》的夹缝中发现辨证的基本观点,接着在〈谦斋医学讲稿>行文的括号里搠取新思维,最后在〈中医临证备要>中整理出辨证论治的三个步骤七项内容,将谦斋在不同时期形成的辨证论治的意义、法则和方法.上升为辨证论治精华。
这对于谦斋学术经验的挖掘与继承,是一次有益地探索。
作者能够深入浅出,提炼出一些规律性东西,同时又能游刃有余,自成体系。
这是一部辨证论治的专著,该理论简明而不笼统,细致而不琐碎,易学而不飘浮,是指导中医治疗的精锐武器。
全文分20期连载,是学中医、走捷径的一把钥匙。
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谦斋辨证论治三位一体观-----------------当代名医秦伯未辨证论治精华(1) 孙其新(辽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辽宁沈阳110032)摘要:谦斋辨证论治三位一体观,即辨证论治的意义、法则和方法。
辨证论治的意义,指辨证论治的字面含义;辨证论治的法则,由十四纲辨证、脏腑辨证和五行生克辨证组成;辨证论治的方法,由辨证格式、辨证论治三步七项和处方公式构成。
秦伯未先生(19Ol一1970年),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名之济,号谦斋,出生于上海陈行镇的世医之家。
早年就读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
以该校第2届第1名毕业,为江南名医丁甘仁先生高足。
解放前,人称秦伯未、程门雪、章次公为上海医界三杰,而秦老精于内经,有秦内经之美誉。
历任卫生部中医顾问、中华医学会副会长等。
秦老生平著作等身,论著多达60余种,是20 世纪中医著作最多的名家。
其中何谓辨证论治,如何进行辨证论治,在临床上的认识很不一致,作法极不统一。
这已经影响到中医的疗效和发展。
在60年代初,秦伯未就提出辨证论治三位一体观,即辨证论治的意义、法则和方法。
该理论简明而不笼统,细致而不琐碎、易学而不飘浮,是指导中医治疗的精锐武器.也是近百年来中医基础理论的一件大事。
精深中医入门 秦伯未
中医入门秦伯未秦伯未(1901~1970)现代中医学家。
1901年7月31日生,1970年1月27日卒。
原名之济,号谦斋,江苏上海人,出身儒医世家,自幼酷爱文学和医学。
1919年入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在名医丁甘仁门下攻读中医。
1923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并在上海同仁辅元堂应诊,以治内科杂病见长,对虚痨痼疾尤精。
1927年与王一仁、章次公、王慎轩、严苍山等创办上海中国医学院,任教务长、院长,教授《内经》及内科。
1930年,创办中医指导社,主编《中医指导丛书》、《中医指导录》杂志,开展学术交流和社会咨询,社员遍及国内外。
1938年又创办中医疗养院,设内、外、妇、幼等科,有病床百余张,作为学生实习基地。
秦氏凡经史子集、诸家医典、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不涉猎。
尤其重视《内经》的钻研,潜心撰写评述《内经》的专著,有《读内经纪》等5种,并将《内经》原文整理成生理学、解剖学、诊断学、方剂学等7章,病症则分为伤寒、湿暑、热病等37类,还剖析《内经》与西方医学理论各自的特点和异同,独具见解。
秦氏勤于著述,医文并茂。
1921年创办上海中医书局,自编医书医刊,校订古籍,整理出版。
生平著作甚丰,达数百万字,较有影响的有《秦氏内经学》、《内经类证》、《内经知要浅解》、《金匮要略浅释》、《内经病机十九条之研究》、《清代名医医案精华》、《中医入门》、《中医临证备要》、《谦斋医学讲稿》等50余种。
在报刊、杂志发表论文、小品、史话等数百篇。
秦氏还工诗词,善书画,好金石之学,40岁时曾刊印《谦斋诗词集》七卷。
1954年,秦氏受聘任上海市第十一人民医院中医内科主任。
1955年调任卫生部中医顾问,并执教于北京中医学院,兼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国家科委中药组组长、全国药典编纂委员会委员,还被推选为全国第二、三、四届政协委员。
1 编者志前言近来学习中医的人很多,大家有一个共同的要求:怎样着手学习?并希望在较短时期内学得更好一些。
因此,很需要有一本包括中医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浅近的参考书,以便由此入门,逐步提高,这是一件很自然的事。
现代著名老中医名著重刊丛书目录 (1-10辑共127本书)
现代著名老中医名著重刊丛书第一、二,三辑(47本)1 《中医临证备要》秦伯未著;2《施今墨临床经验集》;3 《蒲辅周医案》4 《蒲辅周医疗经验》5《岳美中论医集》; 6 《岳美中医案集》;7 《郭士魁临床经验选集—杂病证治》;8 《钱伯煊妇科医案》;9 《朱小南妇科经验选》10 《赵心波儿科临床经验选编》11 《赵锡武医疗经验》;12 《朱仁康临床经验集——皮肤外科》;13 《张赞臣临床经验选编》14 《中医入门》秦伯未著。
15 《章太炎医论》16 《冉雪峰医案》17 《菊人医话》18 《赵炳南临床经验集》19 《刘奉五妇科经验》20 《关幼波临床经验选》肝病专家。
21 《女科证治》钱伯煊,妇科专家。
22 《从病例谈辨证论治》焦树德著。
23 《读古医书随笔》李今庸著。
24 《金寿山医论选集》25 《刘寿山正骨经验》骨科专家。
26 《韦文贵眼科临床经验选》眼科专家。
27 《陆瘦燕针灸论著医案选》针灸专家。
28 《内经类证》秦伯未著。
29 《金子久专辑》30 《陈良夫专辑》。
31 《清代名医医案精华》秦伯未编。
32 《清代名医医话精华》秦伯未编。
33 《杨志一医论医案集》34 《中医对几种急性传染病的辨证论治》蒲辅周编著。
35 《赵绍琴临证400法》36 《潘澄濂医论集》37 《叶熙春专辑》38 《范文甫专辑》39 《临诊一得录》凌云鹏著40 《妇科知要》徐荣斋编著。
41 《中医儿科临床浅解》王伯岳编著。
42 《临证会要》张梦侬著。
43 《伤寒擎要》刘渡舟等编著。
44 《金匮要略简释》秦伯未编著。
45 《金匮要略浅述》谭日强编著。
46 《温病纵横》赵绍琴等编著。
47 《针灸临床经验辑要》针灸专家焦国瑞著。
第四集(共6本)方药中专辑48医学三字经浅说49温病条辨讲解50黄帝内经素问运气七篇讲解51辨证论治研究七讲52医学承启集53中医学基本理论通俗讲话第五集本(共19本)54《医学特见记沈绍九医话》邹慎;55《应用验方》黄竹斋;56《金厚如临床经验集》北京市儿童医院;57《著园医话》杨熙龄;58《中医外科证治经验》段馨亭;59《妇科心得》陈稚泉;60《小儿诊法要义》何廉臣;61《现代医案选》肖龙友;62《马培之医案》马培之;63《六因条辨》陆廷珍;64《妇科经验良方》扬扶国;65《泊庐医案》汪逢春;66《治验回忆录》赵守真67《上海名医医案选粹》冯伯贤;68《中国针灸学》张效霞;69《内科纲要验方类编》秦伯未70刘奉五妇科经验71金针秘传72证治经验第六集(共11本)73中医临床常用对药配伍;74潜厂医话;75东垣学说论文集;76中药炮制品古今演变评述;77诸病源候论养生方导引法研究;78中医膏方经验选;79温病浅谈;80杂病原旨;81医中百误歌浅说;82孟河马培之医案论精要;83赵文魁医案选;第七集(共15本缺2本)84清宫代茶饮精华;85清代宫廷医话;86中药的配伍运用;87中药临床生用与制用;88伤寒论类方汇参;89针灸歌赋选解;90常见病验方选编;91中医验方汇编第一辑;92罗元恺论医集;;93金匮篇解;94新编经验方;95中医实践经验录;96杂病论方证捷咏第八集(共11本)99现代针灸医案选;100小儿推拿学概要;101陆银华治伤经验;102风火痰瘀论;103经外奇穴纂要;104正骨经验汇萃;105伤寒论针灸配穴选注106常见眼病针刺疗法;107儿科针灸疗法;108龚志贤临床经验集;109读书教学与临症第九集(共11本)110细辛与临床(附疑难重奇案七十三例);111干祖望医话;112疑难病证思辨录;113名老中医带教录就;114祝谌予经验集;115女科方萃;116书种室歌诀二种;117清宫药引精华;118疑难病证治;119清宫外治医方精华;120班秀文妇科医论医案选第十集(共7本)刘渡舟医学7种(十辑目前共127本)121经方临证指南;122肝病证治概要;123新编伤寒论类方;124伤寒论诠解;125伤寒论十四讲;125金匮要略诠解;127伤寒论通俗讲话。
秦伯未实用中医讲义
秦伯未实用中医讲义一、医学概说在中华文化中,医学不仅是一门技艺,更是一种哲学、文化的体现。
它深入探讨了人与自然、疾病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强调内在与外在的和谐统一。
二、生理病理中医对人体生理功能的理解基于阴阳五行理论,强调脏腑、经络及气、血、津液的正常运作。
病理则指疾病发生、发展及变化的机理。
三、四诊八纲四诊包括望、闻、问、切四种诊断方法,是中医获取病情资料的重要手段。
八纲则是对疾病进行分类和定位的方法,包括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四、疾病治疗针对不同的疾病,中医提出了汗、吐、下、和、温、清、消、补等治疗方法,以及针灸、推拿等非药物疗法。
五、方药应用中药是中医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
药物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是选择药物的依据。
同时,方剂的组成原则、配伍技巧也是临床用药的重要内容。
六、针灸推拿针灸通过刺激穴位来调和气血、平衡阴阳。
推拿则以手法作用于体表,达到调整脏腑功能的目的。
二者均为非药物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七、临床实践中医的临床实践强调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同时,医者需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八、养生康复中医认为,养生应以“治未病”为原则,通过合理的饮食起居、运动锻炼及情志调摄,达到预防疾病和维护健康的目的。
康复则针对病后体弱者,通过调理促进其康复。
九、学术探讨中医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有新的学术观点和治疗方法涌现。
深入探讨这些学术问题,有助于推动中医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十、杂论医话中医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往往散见于各种文献和医家笔记。
杂论医话是汇集这些观点和经验的重要载体,对于后学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中医书籍推荐书目
中医书籍推荐书目中医博大精深,中医教材当然很重要,是入门之书,学完教材之后,可以建立一个中医知识的大体框架,然而距离中医临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中医书籍浩如烟海,还要看很多课外书。
现为同学们推荐一些中医书籍。
1、《名老中医之路》,此书很多名医的成长之路值得借鉴,比如说他们是如何成才的,主要学了哪些中医着作。
2、《新编中医入门》董汉良着,金盾出版社。
该书主要构建中医基本框架,并对每一部分如内、外、妇、儿等介绍了学习方法、主要内容及其参考书目。
书很薄,内容丰富。
3、《中医临床传统流派》黄煌着,相当于中医医学史,可以对古代中医有个大体的认识。
4、《医古文》段逸山着。
学中医,古文是障碍之一。
中医书很多,所以看书要精挑细选,先要用尽量少的书尽快建立一个基本框架,然后再广泛涉猎,所以在学校这几年时间很关键,工作之后想看书都可能没时间。
以下我分类列举书目,同学们要在每一个类别中先选其中的一本,看完所有类别,这样才能尽快建立一个框架。
一般而言,1990年是中医的转折点,1990年之后中医转向衰败,所以1990年之后写的中医书,很多都是纸上谈兵,除了几位名家着作之外,好书不多。
壹、四大基础:一《中医基础理论》二、《中医诊断学》(一)四诊:1、清代·《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2、清代·林之瀚《四诊抉微》(二)望诊:1、民国·曹炳章《辨舌指南》2、清代·汪宏《望诊遵经》(三)切诊:1、现代·李士懋《濒湖脉学解索》2、民国·张山雷《脉学正义》3、清代·赵文魁《文魁脉学》4、晋·王叔和《脉经》(四)辨证:1、现代·孙其新《谦斋辨证论治学:当代名医秦伯未辨证论治精华》2、现代·欧阳锜《中医症证病三联诊疗》2、现代·姚乃礼着《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3、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现代·姚乃礼《中医证侯鉴别诊断学》(五)断生死:现代·周信有《诀生死秘要》三、《中药学》1、现代·颜正华《药性歌括四百味》1、明代·龚延贤《药性歌括四百味》1、现代·王绪前《临床中药用药鉴别速览》2、清代·吴洛仪《本草从新》3、民国·张山雷《本草正义》4、民国·张山雷《脏腑药式补正》四、《方剂学》1、清代·《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2、现代·丁光迪《增订中药配伍运用》3、现代·刘子民《汤头趣记图释》4、现代·陈潮祖《中医治法与方剂》附:四小经典1、明·李时珍《濒湖脉学》2、明代·龚延贤《药性歌括四百味》3、清·汪昂《汤头歌诀》4、清·陈修园《医学三字经》贰、四大经典一、黄帝内经类:1《内经知要》明·李中梓《内经知要》2、现代·王洪图(高考状元,内经倒背如流)《内经讲义》(本科教材)或《王洪图内经讲稿》3、现代·郭霭春《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黄帝内经灵枢校郭霭春,被誉为“黄帝内经”研究整理第一人。
学习经方的一点体会
学习经方的一点体会一、自学中医的门径在《伤寒论》我是一个业余中医爱好者,虽不明医道,但一直笃信中信,崇尚中医,爱好中医。
初学中医,在二十年前。
当时读了秦伯未的《中医入门》、《谦斋医学讲稿》,而后通读了中医药大学的全部本科教材二至三遍,并读了《汤头歌诀》、《医学三字经》等传统中医启蒙读物。
感叹理论体系博大精深,蔚然可观,但对所谓辨证论治,觉得其理甚为圆通,可以理解,却难以具体操作和实践,也就是说,面对一个病人,要落实到具体的方子,对我等初学者来说实在太不容易,还是难以开出方子。
后来又读了方药中的《辨证论治七讲》,以内经病机十九条为依据,列出了辨证开方的分步法,反复读了几遍,也还不甚了了。
于是我开始反复思考:古人学医,三年师承,即可出师开业。
这是为何?是因为相对师承而言,自学者没有实践的机会吗?1998年左右,开始重读伤寒论。
并开始每日记诵,同时参看一些注解,以解已惑。
复习五版《伤寒论讲义》,并参看成无已《注解伤寒论》,觉得其理昭昭,实践却难;后读刘渡舟《伤寒挈要》、《医宗金鉴伤寒心诀白话解》,觉得稍微易于理解和实践奉行。
并以按图索骥的方法,从自己开始,逐步推广到亲友,试了葛根汤、当归四逆汤、麻黄汤、桔梗汤、外台茯苓饮等经方,觉得真配得上"效如桴鼓"四个字。
于是,笃信经方。
xx年左右,了解到胡希恕,认识到"方证对应"的大法门,觉得其理简要易于理解,其操作方便易于奉行。
大道至简,莫非这就是我等自学中医者,进入经方大门的不二法门?兴奋不已,于是将找得到、买得到的胡老书籍通读多遍,愈读愈加信奉敬仰,心中窃喜,仿佛沙漠中彷徨迷路者陡见绿洲,有柳暗花明的感觉。
后来,循胡老之"瓜蔓"读了《皇汉医学》、陆渊雷、大冢敬节等,并了解到日本古方派如吉益氏等,心中真有点为"吾道东矣"而痛心之感。
再后来,读到岳美中、刘渡舟,以及江尔逊、赵守真、李翰卿、门纯德、黎庇留等,愈加相信方证对应之法门。
药物之部-秦伯未讲中药
第四章药物之部很多人想学中医,苦于无师指点,无法入门。
今推荐一本中医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参考书,以便由此入门,逐步提高,从而改变思维,达到入门修道之目的。
中医治病,以道为核心,依据理、法、方、药为综合医疗方法。
秦伯未《中医入门》此书分理论、法则、方剂、药物四部,这是学习中医比较正确的方法。
药物之部第一节采集和炮制一、采集中药品种,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有1892 种,后来,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又增加了716种之多,以后,各地陆续有民间应用药草出现,一般估计当在3000种左右。
这些中药包括动物、植物、矿物三部,而以植物占大多数。
因此,中医药物书籍称做“本草”。
药物的产地和采集时期,对于疗效有着密切关系。
故李东垣曾说:“凡诸草木昆虫,产之有地,根叶花实,采之有时。
失其地则性味少异,失其时则气味不全。
”举例来说,如贝母产于四川的和浙江的效用不同;羌活和独活,草红花和藏红花,也不相同。
因而,中药有很多名字是根据产地而起的,如党参因产上党得名,川芎因产四川得名。
在一般处方上还特地写明产地如川贝母、浙贝母,以及川桂枝、川黄柏、广木香、秦当归、杭菊花、云茯苓、建泽泻等,目前有些已不需要,有些还是应当写明。
由于植物的生长成熟各有一定时期,入药部分又有根、茎、花、叶之分,所以药物气昧的保全和消失,全靠采集季节的是否适当,及时采集不仅提高功效还能保证丰收。
兹简介如下:1 .根:药物用根部,取其上升之气,如升麻、葛根等,应在尚未萌芽或已枯萎时采取,精华蕴蓄于下,药力较胜。
2 .茎:能升能降,取其调气,如苏梗、霍梗等,应在生长最盛时采取。
3 .枝:取其横行走四肢,如桑枝等,采集方法同茎、叶;4 .叶:取其宣散,如桑叶、荷叶等,亦以生长茂盛时采取为良,但不宜于下雨后采摘,防止霉烂变质。
5 .花:取其芳香宣散,如菊花、辛夷花等,应在含苞待放或初放时采取,其气最浓。
6 .实:取其下降之气,如枳实、青皮等。
应于初熟或未老熟时采取。
中医入门的书籍推荐
中医入门的书籍推荐
对于零基础,而且真正想学中医的同学,从那本书开始呢?下面介绍我的一些经验,希望对你有用。
注意,这里所列书籍并不包括那些中医通俗读物和中医小说,那些只适合普及或引发对中医的兴趣。
第一本:作者秦伯未,中医学家。
毕生致力于中医教育和临床实践。
业医50余年,著述颇丰。
其著作涉及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多方面,尤其对《内经》进行了深入研究。
本书特点,短小精悍,绝无废话,概括性很强。
作为有一定基础后常翻一下比较好,如果用于学习中医的第一本书,恐怕你要看晕。
第二本:作者:天下无疾。
这是一本畅销书,作者尽力将中医基础理论以及理法方药的内容尽量用通俗的语言讲给初学者。
如果完全弄懂,你基本可以冒充中医专业学子了。
第三本:作者罗大伦,罗大伦一直致力于中医普及,这套漫画书,也是如此。
图中为其中一本,主要是中医基础理论,别看是漫画,也是有很多知识点的。
第四本:作者是一位日本人。
这是一本从日本出口转内销的中医普及读物,多有图表配合,主要讲解中医基础理论,讲解中用了一些看似脑洞很大但又不失生动的方法。
第五本:这是中医学本科的一本经典教材。
作者:印会河。
他主编的五版教材,目前最好的一个版本。
也是语言精炼浓缩准确。
谦斋医学讲稿
内容提要本书为中医名家秦伯未撰于1964年。
全书选录笔者中医学术方面讲稿12篇,包括脏腑发病及用药法则、五行学说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气血湿痰治法述要、种种退热治法、温病一得、论肝病、感冒论治、水肿病的基本治法及其运用、腹泻的临床研究、痛证的治疗、运用中医理法治疗西医诊断的疾病、漫谈处方用药等专题。
每篇讲述均结合笔者读书心得和临证体会,阐发中医学理法方药、辨证论治的经验知识,并附治疗实例。
本书可供中医临床医生或中医院校师生参考。
重刊说明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曾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相继出版了一大批中医临床医论医著。
这些著作的撰写者,当时在中医临床理论研究或临床实践方面即是学验俱丰,建树颇多,如今看来,更是堪称为临证大家,中医泰斗,如秦伯未、任应秋、刘渡舟、邱茂良、何任等等诸老。
而这些著作中的内容,亦均是源于中医临床实际,或与临床关联非常密切,其中阐微伤寒、金匮或温病学等中医经典著作之临床应用者占了不少比例,充分体现了中医经典与临床实践之间不可分割的重要关系。
近年来,一些忠实读者不断以各种方式向我们咨询这些著作的情况,其中绝大多数是求购者,甚至许以重金,因为年代久远,现在这些图书几无在书架上销售者,我们只能让读者一时失望。
有鉴于此,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留存、传承这些饱含中医临床精华之医论医著,让中医后学者能更好地领略或重温诸位名家在治学、临证、教研等各方面的方法、思路和经验,我们从中甄选了10种名家临证医论医著,分成7个分册,作为丛书首批重新刊印以娘广大读者。
本次重刊这些医论医著,我们除对原著中少数字词错误或体例不当之处给予一一修正,使质量更臻优良之外,均保持了原书的内容特色,因为我们深知,广大的读者真正需要的,就是这些名家原汁原味的临证经验和朴实凝练的语言风格。
我们殷切希望各位读者在阅读本丛书之后,对不足之处给予批评、指点,也请给我们予以鼓励和支持,我们将在此基础之上,加倍努力地将更多、更好的名家医论医著整理出来,奉献给广大读者!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2月前言几年来,积累了有关中医学术方面的一些讲稿,其中阐述了前人的理法方药外,提出了我个人点滴的零散的读书心得和临证体会。
[现代名著]现代著名老中医名著重刊丛书目录(第一至第九辑)
辑) 出版说明自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我社先后组织出版了一批著名老中 医经验整理著作,包括医论医话等。
半个世纪过去了,这批 著作对我国近代中医学术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整 理出版著名老中医经验的重大意义正在日益彰显,这些著名 老中医在我国近代中医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他们当中的 代表如秦伯未、施今墨、蒲辅周等著名医家,既熟通旧学, 又勤修新知;既提倡继承传统中医,又不排斥西医诊疗技术 的应用,在中医学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这批 著作均成于他们的垂暮之年,有的甚至撰写于病榻之前,无 论是亲自撰述,还是口传身授,或是其弟子整理,都集中反 映了他们毕生所学和临床经验之精华,诸位名老中医不吝秘 术、广求传播, 所秉承的正是力求为民除瘼的一片赤诚之心。
诸位先贤治学严谨,厚积薄发,所述医案,辨证明晰,治必 效验,不仅具有很强的临床实用性,其中也不乏具有创造性 的建树;医话著作则娓娓道来,深入浅出,是学习中医的难 得佳作,为近世不可多得的传世之作。
由于原版书出版的时间已久,已很难见到,部分著作甚至已 成为学习中医者的收藏珍品,为促进中医临床和中医学术水 平的提高,我社决定将一批名医名著编为《现代著名老中医 名著重刊丛书》分批出版,以飨读者。
这批名著原于 20世纪 60 年代前后至 80 年代初在我社出 版, 自发行以来一直受到读者的广泛欢迎,其中多数品种的发行 量都达到了数十万册,在中医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提高 中医 临床水平和中医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 现代名著 ] 现代著名老中医名著重刊丛书目录 第一至第九用。
为使读者能够原汁原味地阅读名老中医原著,我们在重刊时采取尽可能保持原书原貌的原则,主要修改了原著中疏漏的少量印制错误,规范了文字用法和体例层次,在版式上则按照现在读者的阅读习惯予以编排。
此外,为不影响原书内容的准确性,避免因换算造成的人为错误,部分旧制的药名、病名、医学术语、计量单位、现已淘汰的检测项目与方法等均未改动,保留了原貌。
中医书籍1——精选推荐
中医书籍1:《关于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动画》黄帝内经难经医林掇英桂林古本伤寒论药铺林中华本草8卷神农本草经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doc明清名医全书大成(陆懋修冯兆张沈金鳌李时珍叶天士)神农本草经彩色图谱(全)《伤寒论条辨》明×方有执编著《思考中医》刘力红秦伯未《中医入门》《图表诠释金匮要略新义》余无言编《用药心得十奖》焦树德编《图表注释伤寒论新义》余无言编《本草崇原》张志聪《郑钦安医书阐释: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伤寒恒论》唐步祺阐释《本经疏证邹澍(清)(上卫57)》《本经序疏要邹澍(清)(上卫57)》《本经续疏邹澍(清)(上卫57)》《濒湖脉学》《扁鹊心书》《长沙方歌括--陈修园》《陈苏生医集纂要》《曹氏金匮伤寒发微合刊1956》《陈修园伤寒医诀串讲》《陈修园金匮方歌括》《程门雪医案(上海科技2002)》《陈修园金匮要略浅著》《陈修园医学全书》《串雅内外编》《当代医家论经方》《读过金匮卷十九陈伯坛1956》《读过伤寒论陈伯坛1954》《敦煌古医籍考释马继兴1988》《敦煌中医药精萃发微丛春雨2000》《读过伤寒论》中医书籍2:扶阳安髓止痛汤治疗阳虚阴火牙痛217例复泰草堂医论高尿酸血证和痛风的治疗古本伤寒杂病论校评蔡德元1992儿科临床处方手册(吴中匡主编2002年)费伯雄-医醇胜义桂林孤本伤寒杂病论胡希恕单穴治病选萃吕景山等主编1993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黄帝内经素问集注,灵枢集注--张志聪黄帝内经灵枢校注语译(修正版)胡希恕经方理论与实践皇汉医学丛书五中国内科医鉴皇汉医学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修正版)金匮要略方论集注黄竹斋1957金匮方歌括--陈修园金匮要略今释陆渊雷1955经方实验录金匮要略注--张志聪金匮要略浅注--陈修园兰台轨范--徐灵胎历代中医珍本集成(八)论药集恽树珏景岳全书历代中医珍本集成(二)内经讲义恽树珏历代中医珍本集成(二)群经见智录恽树珏类经附翼--张景岳历代中医珍本集成(十七)临证笔记恽树珏黄帝内经太素理论骈文历代中医珍本集成(十七)论医集恽树珏历代中医珍本集成(二三)风劳鼓病论恽树珏历代中医珍本集成(二六)保赤新书恽树珏历代中医珍本集成(十一)金匮翼方选按恽树珏历代中医珍本集成(五)伤寒论研究恽树珏灵枢经脉翼历代中医珍本集成(三八)药?医案全集恽树珏临证用药经验--龚士澄刘渡舟--金匮要略诠解刘渡舟--伤寒挈要明清名医全书--郑钦安明清名医全书大成(陈修园医学全书)(无缺本)景岳新方砭--陈修园明清名医全书大成(冯兆张医学全书)家庭健康百科知识丛书家庭医疗卫生百科刘渡舟--伤寒论通俗讲话明清名医全书大成(孙一奎医学全书)明清名医全书大成(万密斋医学全书)明清名医全书大成(陈修园医学全书)明清名医全书大成(汪昂医学全书)明清名医全书大成(缪希雍医学全书)名老中医之路内经知要白话解张登本(三秦2000)明清名医全书大成(唐容川医学全书)蒲辅周医疗经验破鳖斋医草龚士澄1988明清名医全书大成(汪石山医学全书)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清宫药引精华伤寒论今释陆渊雷1955伤寒论集注黄竹斋1957伤寒论浅注--陈修园伤寒论类方汇参左季云1957伤寒医诀串解--陈修园神农本草经伤寒论语释李克绍1982伤寒论宗印--张志聪慎疾刍言--徐灵胎神农本草经读--陈修园伤寒真方歌括--陈修园时方妙用--陈修园时方歌括--陈修园唐步琪咳嗽辨证论治王正龙--疑难杂症的治疗方法唐宗海医学勿听子俗解八十一难经(明)熊宗立医宝秘囊--王成德赵绍琴内科学(杂病证治)医贯砭--徐灵胎太素珍本a医法圆通医学三字经--陈修园医学从众录--陈修园王正龙疑难杂症医学真传--高士宗医学要诀--张志聪医林五十年--麻瑞亭1986医学心悟易学精华丛书易学精要邹学熹1992 易学精华丛书易学图解邹学熹1993易学精华丛书医易汇通邹学熹1992医学衷中参西录腑脏经络按摩针灸心悟张璐医学全书中国秘方验方精选曾德环等编1992中医精髓图解汤泰元1997中国秘方验方精选续集曾德环等编1992 中医疾病预测学杨力1991周莓声灸绳中医诊疗要览(增订本)大塚敬节1953 恽铁樵遗著选见智录续篇读金匮翼1989 左季云证治实验录1999足部反射区按摩法“附子不宜与瓜蒌同用”之我见“火神派”述略20世纪上海地区擅用附子六大家灵枢经《章次公医案》中附子的应用三《章次公医案》中附子的应用一附子配半夏临床应用体会从吴佩衡临床经验探析附子的临床应用中医书籍3附子为百药之长上--附子用法述略《章次公医案》中附子的应用四附子温五脏之阳善用益之滥用误之--朱良春用附子的经验功夫全在阴阳上打算中--火神派案例赏析之二寒热真假最紧要处(上)--火神派案例赏析之四寒热真假最紧要处(下)--火神派案例赏析之五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味治疗肾阳虚感冒100例疗效观察祝味菊伤寒质难湿重于热即重附子巧用附子治顽症浅谈姜、桂、附的临床应用阴阳为纲统分万病上--郑钦安学术思想探讨之一阳气困郁每仗附子引火归原药物应用考辨阴阳为纲统分万病中--郑钦安学术思想探讨之一谈祝味菊先生医案中附子制川乌的应用四逆汤中附子甘草配伍规律研究章次公先生应用附子甘草配伍规律研究郑钦安及其著作阴阳为纲统分万病下--郑钦安学术思想探讨之一祝味菊善用附子上、下茶饮保健顾问百病自测郑钦安学术思想探析附子增强药效的作用常见病自测火神派述略常见中老年疾病的防治儿科手册减肥新法与技巧附子为百药之长下--附子用法述略家庭医学百科美容化妆400问食物疗法老年食养食疗老年百病防治手纹诊治四季保健食谱饮食疗法1500方实用中药炮制学实用气功外气疗法小儿常见病家庭单验方针灸大成手掌与疾病中老年保健手册太极金书自我调养好治病中医疾病预测学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正统道藏目录六祖坛经讲记了凡四训讲记藏外道书目录佛教与中国文化家庭保健药膳制作400法王凤仪嘉言录黄帝内经素问直解类经--张景岳秦伯未《金匮要略杂病浅说》秦伯未《内经类证》内科名家黄文东学术经验集齐氏医案伤寒类方--徐灵胎秦伯未《内经知要浅解》《治疗格律》伤寒论类方法案汇参左季云著2000伤寒论集注--张志聪伤寒论十四讲伤寒论校注刘渡舟主编叶天士《外感温热篇》前十条阐释针灸心传质疑录--《张景岳》医学实在易--陈修园“火神派”再述中国医易学邹学熹1989《章次公医案》中附子的应用著名蜀医卢铸之生平及学术思想功夫全在阴阳上打算上、下--火神派案例赏析之一、三见微知著擅用附子附子配伍方法之探析临证秘验录--朱晓鸣中国炙疗集要浅谈附子之毒江苏省90位名中医成功因素与临床情况的调查报告内经知要周岩本草思辨录难经经释--徐灵胎寒热真假最紧要处上--火神派案例赏析之四中华本草2,9,10古今名医奇病治法三百种伤寒解惑论素问识千金要方肘后备急方太素饮膳正要中医之钥修正版经络针灸心法古代针灸医案翻译按各家针灸医籍选中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再考证皇汉医学丛书系列《伤寒论》脉法研究全息胚针灸学临证概要董氏奇穴针灸学骨伤方歌白话解张步桃演讲提博气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戴丽三医疗经验选文魁脉学针灸经穴图考-黄竹斋孙秉严40年治癌经验集孙秉严治疗肿瘤临床经验孙秉严治癌秘方中国中药材真伪鉴别图典:常用贵重药材、进口药材分册、常用根及根茎药材分册肝病证治概要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上编共五册产前产后宜忌手册白话中医四部经典之灵枢素问金匮伤寒温病条辨杂病论、方讲义伤寒论、方讲义伤寒方法经方歌括-杂病伤寒医宗金鉴伤寒金匮汇证诠解-廖厚泽三指禅明堂浅义-气功经络学浅说古老而年轻的科学-廖育群慎斋遗书伤寒名方解析伤寒杂病论会通切脉针灸治癌症脾胃论(全本)马王堆医书沈绍九医话林如高正骨经验针灸腧穴图谱(修订版)针灸心扉手相手纹手诊冉雪峰医著全集腑脏图点穴法伤寒汲古图版《真气运行法》伤寒知要伤寒析疑聿修堂医学选中国汤液经方伤寒杂病论传真林如高骨伤验方歌诀方解清代名医医话精华李冠仙医话精华蔡友敬临床经验集董建华老年病案集东阳名老中医经验录中医诊治精要中医临床验案汇辑第六辑河南省卫生展览会资料汇辑中医中药4 诊余随笔医话医论荟要医学碎金录2新编外科秘方大全中国历代名医医话大观(上、下册)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中医必读女科三书评按医门补要医门新录医论医案荟萃医论选萃第一集医伦疑案医林锥指医林一介医门真传医林误案医效选录医林五十年医学碎金录医林绳墨医林蒐雅医学文摘近十年来日本中医临床经验选(1971-1981)医林漫步医林漫笔医学文摘医林典故医学问对医海珠玉医学新悟医海丹心医笔谈医验大成医海拾贝--江苏当代老中医经验选医药丛谈医案助读倚云轩医话医案集虞山墩头丘陈氏方案余氏附子经验集医方经验汇编翼经经验录医案医话选第一辑余无言医案中医书籍4中医书籍4.ISO目录:读书析疑与临证得失-何绍奇.pdf古今名医验方秘方.chm胡国栋临床经验集.pdf壶隐医案.pdf湖北名老中医经验选.pdf湖南省老中医医案选.pdf湖南中医医案选辑第一集.pdf湖岳村叟医案.pdf湖州十家医案.pdf华廷芳医案选.pdf黄石屏.pdf黄寿人医镜.pdf黄伟林医案.pdf黄文东医案.pdf黄一峯医案医话集.pdf回春录新诠.pdf焦树德临床经验辑要.pdf今古医苑奇案.pdf金子久专辑.pdf津门医粹.pdf近代江南四家医案医话选.pdf近代名医学术经验选编范文甫专辑.pdf 近代名医学术经验选编金子久专辑.pdf 近代名医学术经验选编叶熙春专辑.pdf 近代中医流派经验选集(第二版).pdf 近代中医名家论治中风病荟萃.pdf经方临证集要.pdf经验资料汇编中医内科临床.pdf颈肩腰腿痛病案集.pdf景岳学说研究(第一集).pdf菊人医话.pdf开启中医之门运气学导论.pdf柯与参医疗经验荟萃.pdf孔伯华医案.pdf孔伯华医集.pdf孔氏医案.pdf来春茂医话.pdf老中医经验汇编第一集.pdf老中医经验汇编第一期.pdf老中医经验汇编.pdf老中医经验选(续辑).pdf老中医经验选.pdf老中医经验选编4.pdf老中医经验选编5.pdf老中医经验选编.pdf老中医临床经验选.pdf老中医临床经验选编第一辑(上).pdf 老中医医案选第一辑.pdf老中医医案选.pdf老中医医案医话选.pdf历代名医老年病案评析.pdf历代名医临证经验精华.pdf历代名医医案选讲.pdf历代无名医家验案.pdf历代针灸名家医案选注.pdf历代著名中医误诊挽治百案析.pdf 莲舫秘旨碎玉篇.pdf临床辩证施治备要.pdf临床经验回忆录.pdf临床经验集.pdf临床实践浅谈.pdf临床心得选集第二辑.pdf临床心得选集(第一辑).pdf临床心得医案选(二).pdf临床心得医案选(一).pdf临床验集(第二版).pdf临度庐医藁.pdf临诊一得录.pdf临证笔录秘验集.pdf临证会要.pdf临证见解.pdf临证经验荟萃.pdf临证录.pdf临证论医集.pdf临证秘津.pdf临证偶拾(张羹梅医案).pdf 临证实效录.pdf临证心得.pdf临证心得选.pdf临证新悟.pdf临证医案医方(修订本).pdf 临证用药经验.pdf临症初探.pdf临症心得选.pdf临症医案医方.pdf刘纯医学全集.pdf刘渡舟临证验案精选.pdf刘惠民医案.pdf刘季文医论医案集.pdf刘启庭医学经验荟萃.pdf刘寿山正骨经验(修订版).pdf 刘树农医论选.pdf刘越医案医论集.pdf娄多峰论治痹病精华.pdf陆观虎医案.pdf陆银华治伤经验.pdf路志正医林集腋.pdf论古今理论精华集团内临床成果新编实用中医内科学.pdf 论症指迷新编(附医案选).pdf罗元恺论医集.pdf洛阳专区中医治疗经验汇集(一).pdf马云翔医学学术经验选编.pdf孟河费氏医案.pdf孟河马培之医案论精要.pdf孟河四家医集.pdf绵阳地区老中医经验选编(二).pdf绵阳地区老中医经验选编(三).pdf勉斋临证医诀.pdf名老中医经验汇编.pdf名老中医经验全编(上册).pdf名老中医经验全编(下册).pdf名老中医医话.pdf名医奇方秘术第二集.pdf名医奇方秘术第三集.pdf名医奇方秘术第一集.pdf名医特色经验精华.pdf名医医术精萃.pdf名医针灸精华.pdf名医珍言录.pdf名中医治病绝招.pdf名中医治病绝招续编.pdf内科精华评述.pdf内科临证录.pdf内科名家陈道隆学术经验集.pdf内科名家黄文东学术经验集(1).pdf内科名家严苍山学术经验集.pdf内蒙古名老中医临床经验选粹.pdf南方医话.pdf南平专区中医药学术研究参考资料创刊号.pdf 南平专区中医药学术研究参考资料第贰期.pdf 南郑医案选.pdf宁夏中医药学术经验汇编第一集.pdf欧阳锜.pdf潘春林医案.pdf破鳖斋医草.pdf蒲辅周医案.pdf蒲园医案.pdf祁振华临床经验集.pdf起死回生集第一辑.pdf潜村医案.pdf强和亭医案手迹.pdf乔保钧医案.pdf秦伯末医文集.pdf冉雪峰医案.pdf任继然临床经验录.pdf三十种病治验灵.pdf三湘医萃:医话.pdf三湘医粹:医案.pdf山西名老中医经验汇编.pdf山西省中医药临床实效要录第一辑.pdf陕西名老中医经验选.pdf上海地区名老中医临床特色经验集(I).pdf 上海老中医经验选编.pdf尚友堂医案.pdf申江医萃内科名家陈道隆学术经验集.pdf 沈阳市老中医经验选编第一集.pdf肾病综合征.pdf盛国荣医案选.pdf施今墨对药临床经验集.pdf施今墨临床经验集.pdf时门医述.pdf实习医案选辑.pdf寿石轩医案.pdf四川省中西医合作临床治疗经验第一辑.pdf 素问入式运气论奥.pdf孙谨臣儿科集验录.pdf孙鲁川医案.pdf孙润斋医案医话.pdf孙允中临证实践录.pdf台北临床三十年.pdf唐福舟医验汇粹.pdf田宗汉医寄研究.pdf通江庐医藁.pdf桐山济生录.pdf万济舫临证辑要.pdf万友生医案选.pdf王海滨医案选.pdf王静安临床精要.pdf王孟英医案.pdf王渭川临床经验选.pdf王渭川疑难病证治验选.pdf王修善修证笔记.pdf王玉润教授五十年论医集.pdf魏长春临床经验选辑.pdf巫百康临床经验集.pdf吴安庆医案医论选.pdf吴光烈临床经验集.pdf吴菊方医案.pdf吴门曹氏三代医验集.pdf吴少怀医案.pdf吴士彦临证经验集老中医临证经验汇编·第三辑.pdf 吴中医集临证类.pdf五十年临证得失录.pdf现代名医医案选析.pdf现代名中医类案选.pdf现代名中医内科绝技.pdf现代医案选第一集.pdf现代医案选集.pdf现代著名老中医临床诊治荟萃.pdf向日老中医临证实录.pdf谢海洲论医集——中华医药家系列.pdf谢映庐医案附一得集.pdf新医林改错《内经·素问》分册.pdf邢锡波医案集.pdf邢锡波医案选.pdf邢子亨医案.pdf杏春医论——中医阴阳、方药的理论与证治.pdf杏林拾翠.pdf许玉山医案.pdf悬壶集.pdf悬壶漫录.pdf雪斋读医小记.pdf言庚孚医疗经验集.pdf颜德馨临床经验辑要.pdf燕山医话.pdf燕医传薪录(1).pdf燕医传薪录.pdf杨志一医论医案集.pdf姚贞白医案.pdf叶熙春专辑.pdf叶心清医案选.pdf医案选编7.pdf医案选编.pdf易学精华从书医易汇通邹学熹1992(1).pdf易学精华从书易学精要邹学熹1992(1).pdf易学精华从书易学图解邹学熹1993(missing p38)(1).pdf 豫章医萃——名老中医临床经验精选.pdf袁正瑶医术验案集锦.pdf袁子谦医疗经验选.pdf岳美中老中医治疗老年病经验.pdf岳美中论医集.pdf岳美中医案集.pdf岳美中医话集(增订本).pdf云南省老中医学术经验交流会资料选编.pdf 杂病证治郭士魁临床经验选集.pdf杂病证治.pdf湛园医话.pdf张伯臾医案.pdf张琪临床经验辑要.pdf张赞臣临床经验选编.pdf张泽生医案医话集.pdf张志豪论医集.pdf张志雄医案选.pdf张子琳医疗经验选辑.pdf章次公医案.pdf章太炎医论猝病新论.pdf章真如医学十论.pdf章真如中医临床经验集.pdf赵棻医疗经验(选集).pdf赵金铎医学经验集.pdf赵绍琴临床400法.pdf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pdf赵文魁医案选.pdf赵锡武医疗经验.pdf浙江名中医临床经验选辑(第一辑).pdf 浙江省中医药临床经验汇编第二辑.pdf 诊籍续焰——山东中医验案选.pdf治验回忆录2.pdf治验回忆录.pdf治验回忆录.pdf中草药临床实验录.pdf中国当代中医特效疗法临证精萃.pdf中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集4.pdf中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集 2.pdf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第三集1.pdf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一).pdf中医百家谈.pdf中医基础理论图表解.pdf中医经验集锦.pdf中医临床200解2.pdf中医临床200解.pdf中医运气学.pdf竹棠医镜.pdf中医书籍5目录:《本草纲目》医案类编.pdf《古方医案选编》上集.pdf《何氏历代医学丛书》之七清代名医何元长医案(上、下).pdf 百家验案辨证心法.pdf宝山县老中医经验选编.pdf北方医话.pdf北京名医鲍友麟论胃肠病.pdf北京市老中医经验选编.pdf病案讨论汇编第二辑.pdf病案讨论汇编第一辑.pdf病案讨论集.pdf餐菊轩医辑.pdf长江医话.pdf长宁医萃.pdf陈良夫专辑.pdf陈树森医疗经验集粹.pdf成都市中医药治疗经验选辑.pdf成都中医学院老中医医案选第二集.pdf成人医案.pdf程门雪医案.pdf疮疡经验录.pdf慈济医话第一卷.pdf慈溪光绪医方选议.pdf从中医药典籍符咒龟卜探讨其宗教疗法和疾病观念.pdf 丛桂草堂医草.pdf崔文彬临证所得.pdf当代名医证治汇粹.pdf邓铁涛临床经验辑要.pdf丁甘仁医案.pdf丁甘仁医案续编.pdf杜雨茂肾病临床经验及实验研究.pdf儿科妇科针灸科外科周介人参订卷四.pdf二续名医类案(上、下集)1.pdf方 涛医案.pdf福安专区中医药学术经验交流会资料汇编.pdf福建省龙海溪地区老中医学术经验汇编.pdf福建省龙溪地区老中医学术经验汇编.pdf福建省中医临床经验汇编.pdf福建中医医案医话选编(第二辑).pdf福州医案医话第一辑.pdf乾祖望耳鼻喉科医案选粹.pdf乾祖望医话.pdf乾祖望中医五官科经验集.pdf 簳山草堂医案.pdf高辉远经验研究.pdf耿鉴庭.pdf古代卷6.pdf古代卷8.pdf古代卷11.pdf古方今病.pdf古方医案选编中、下集.pdf 古方医案选编上集.pdf古方医案选编中、下集.pdf 古今救误.pdf古今名医医案选评.pdf古今医案按.pdf古妙方验案精选.pdf古医案奇观.pdf顾氏评注印机草.pdf顾西畴城南诊治.pdf顾西畴方案.pdf顾兆农医案选.pdf怪病妙治选析.pdf关幼波肝病、杂病论.pdf关幼波临床经验选.pdf广西老中医医案选.pdf广州近代老中医医案医话选编.pdf 贵州省中医学术经验选编.pdf国内期刊中医药资料索引.pdf海外医话.pdf寒热真假一百案.pdf韩哲仙治肝经验录.pdf汉方临床治验精粹.pdf何任临床经验辑要.pdf何任医案选.pdf何世英医案.exe何书田医著四种.pdf河北中医验案选.pdf河南省名老中医经验集锦.pdf贺季衡医案.pdf横泖病鸿医案选精.pdf洪天吉医学论文集.pdf洄溪医案.pdf菁菁园诊余笔谈.pdf冷庐医话卷二.pdf冷庐医话卷三.pdf冷庐医话卷四.pdf冷庐医话卷五.pdf冷庐医话卷一.pdf冷庐医话冷庐医话补编.pdf冷庐医话考注.pdf冷庐医话(第二卷).pdf冷庐医话(第六卷).pdf冷庐医话(第三卷).pdf冷庐医话(第四卷).pdf冷庐医话(第五卷).pdf冷庐医话.pdf历代笔记医事别录.pdf临证指南医案.pdf柳宝治医案.pdf脉学心悟.pdf孟河四家医集2.pdf名医类案.pdf明清中医珍善孤本精选(九)医騐录二集序.pdf 明清中医珍善孤本精选(九)医騐录二集自序.pdf 明清中医珍善孤本精选(九)医医十病有序.pdf 评校柳选四家医案.pdf奇症汇.pdf潜厂医话.pdf清代宫廷医话.pdf清代名医医案精华曹仁伯医案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案精华巢崇山医案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案精华陈莲舫医案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案精华陈良夫医案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案精华丁甘仁医案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案精华何书田医案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案精华金子久医案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案精华凌晓五医案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案精华马培之医案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案精华秦笛桥医案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案精华王九峰医案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案精华王旭高医案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案精华吴鞠通医案.pdf清代名医医案精华薛生白医案.pdf清代名医医案精华叶天士医案.pdf清代名医医案精华尤在泾医案.pdf清代名医医案精华张聿青医案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案精华张仲华医案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案精华赵海仙医案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案精华.pdf清代名医医话精华程观泉医话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话精华何鸿舫医话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话精华李修之医话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话精华齐有堂医话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话精华王孟英医话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话精华魏筱泉医话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话精华魏玉璜医话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话精华吴东晹医话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话精华徐灵胎医话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话精华徐玉臺医话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话精华许恩普医话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话精华许珊林医话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话精华姚龙光医话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话精华余听鸿医话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话精华喩嘉言医话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话精华张石顽医话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话精华张畹香医话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话精华张希白医话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术荟萃.pdf清宫医案研究.pdf任应秋论医集.pdf沈氏女科辑要.pdf施慧治疗男女不育症专集.pdf实用临床月经病学.pdf四肢躯乾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pdf 胎病论浅谈.pdf太和医案选.pdf潼南县老中医经验集.pdf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pdf外科病实用方.pdf外科与皮肤疾病千首妙方.pdf万氏家传广嗣纪要.pdf王九峰医案2.pdf王九峰医案.pdf王孟英医书全集归砚录.pdf王孟英医著精华.pdf王琦男科学.pdf王氏医案译注.pdf王旭高临证医案.pdf王旭高医案.pdf未刻本叶天士医案发微.pdf问斋医案(点校本).pdf问斋医案.pdf吴鞠通医案.pdf吴佩衡医案.pdf五官科病实用方.pdf先哲医话.pdf小儿疾病千首妙方.pdf小儿疑难病辨证治疗.pdf新编妇人大全良方.pdf杏林小品.pdf杏轩医案续录.pdf杏轩医案并按.pdf续名医类案.pdf续名医类案.pdf薛氏医案选下册内科摘要女科撮要保婴撮要.pdf 眼科临床实用中药.pdf眼科临床药物.pdf眼科名家姚和清学术经验集.pdf眼科外用中药与临床.pdf叶氏医案存真疏注.pdf叶天士医案大全.pdf叶天士诊治大全——叶天士医案研究.pdf医理衡正.pdf医学入门(上、下.pdf医学衷中参西录第二册.pdf。
中医临床大家秦伯未《中医入门》必背40首基本方剂
中医临床大家秦伯未《中医入门》必背40首基本方剂基本方剂徐灵胎说:“欲治病者,必先识病之名;能识病名,而后求其病之所由生;知其所由生,又当辨其生之因各不同而症状所由异;然后考其治之之法。
一病必有主方,一方必有主药,或病名同而病因异,或病因同而病症异,则又各有主方,各有主药,千变万化之中,实有一定不移之法,即或有加减出入而纪律井然。
”的确,治疗每一种病必须辨证求因,才能确定治疗方针。
同时,一病有一病的主治法,也必然有主方和主药,这是治病的基本法则。
在这基础上,再根据具体病情加减出入,灵活运用,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前人留传下来的成方,都是通过实践得来的,必须加以重视。
特别是几个基本方剂,必须熟悉。
现在择要说明,以见一斑。
1.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
为补气主方,用于脾胃薄弱,食少,泄泻等症。
气不运者,可以加陈皮,名异功散;胃寒者,可以加木香、砂仁,名香砂六君子汤。
2.四物汤:生地、当归、白芍、川芎。
为养血主方,用于肝血虚滞,妇人经水不调。
气血俱虚,可与四君子汤同用,名八珍汤;除去生地、白芍,名佛手散,能行血活血。
3.六味地黄丸:熟地、山萸、山药、茯苓、丹皮、泽泻。
为养阴主方,用于肾水亏乏,腰痛遗精等症。
虚寒者可以加附子、肉桂,名桂附八味丸;内热者,可加黄柏、知母,名知柏八味丸;单加肉桂,名七味地黄丸,能引火归元;加五味子,名七味都气丸,能治痨嗽。
4.四逆汤:附子、干姜、炙甘草。
为回阳主方,用于寒盛阳微,四肢厥冷,水泻不止。
寒伤血分,脉细欲绝,可加当归、木通,名当归四逆汤;风湿相搏,身体烦疼,可加白术、大枣,名术附汤。
5.桂枝汤: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
为调和荣卫主方,亦治伤风。
汗不止者可加附子,名桂枝加附子汤;精关不固,可加龙骨、牡蛎,名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倍白芍,加饴糖,名小建中汤;再加黄芪,名黄芪建中汤,治中气虚寒腹痛。
6.麻黄汤: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
为发散风寒主方,用于寒热无汗,脉象浮紧。
岐黄大医中医药学家秦伯未
岐黄大医中医药学家秦伯未国医介绍秦伯末中医学家(1901-1970)“悬壶五秩,一心诚赤济苍生;立言百万,俯首耕耘为后学。
”这是全国著名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中医泰斗级人物——秦伯未先生一生的写照。
上海秦氏一脉,勤勉治学、世代书香。
秦伯未为宋代词人秦观第27世孙,其祖父、伯父、父亲均通儒精医,家中常与黄炎培等名流大家来往。
其幼承庭训,经史子集、诸家医典、诗词歌赋,无所不涉。
19岁考入丁甘仁创办的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师从丁甘仁、曹颖甫等名家。
他刻苦自励,寒暑不辍,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留校任教,开办门诊,与同窗程门雪、章次公并称“沪上医界三杰”。
1926年,丁甘仁不幸病逝,秦老悲痛不已,为承振兴中医、培育后学之遗志,创办上海中国医学院及附属医院,一生培养学生六千余人,其办学理念对整个中医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中央为继承发展中医事业,1955年秦伯未奉调入京,任卫生部中医顾问。
1956年调入北京中医学院,并于东直门医院开展临床和教学工作。
秦老作为主要审定者,亦参与编写全国高等中医院校第一、二版教材。
执教全国第一届西学中班,培养了国家首批高级中西医结合人才。
他讲课深入浅出,旁征博引,阐述透彻,条理清晰,深得学生们的好评。
秦老致力于中医教育事业的40余年中,编写了多部讲义、教材,为中医事业薪火相传培育了数以千计的中医栋梁。
其中包括杜怀棠、吴大真、王凤岐、余瀛鳌、魏执真、李英麟、吴伯平等一批名家。
秦老精研典籍,执着求索,博采众家,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他重视《内经》理论、脏腑发病及其用药法则,强调脏腑辨证,倡导继承传统、融入新知,主张不拘门户,寒温统一辨治外感病,探索以中医理法治疗西医诊断的疾病,并注重医案的整理和挖掘。
其治疗血液病、肝硬化、尿毒症、脊髓痨等疑难病,辨证精当,屡起沉疴,备受医界赞赏。
多次受国家委派赴境外会诊、讲学。
他常说,临床疗效是检验一个医生水平的主要标准,作为医生一定不能离开临床实践,不能离开病人。
中医入门书籍推荐(转自医者佛日志)
中医入门书籍推荐(转自医者佛日志)中医难学,古有《此事难知》一书,尽谈学中医之难。
但又有《医学实在易》一书,反而谈中医如何容易学。
后人岂不是被搞糊涂了,到底中医好不好学呀。
我认为,中医不容易学好,但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如果学者能有志向,有方法,循序渐进,则必能有所成就。
朱子曾说过:居敬持志,读书之本;循序致精,读书之法。
读书如此,学医何尝不是如此。
心中执着一份信念,加上心思聪颖,配合切实的功夫,假以时日,必可医理贯通无碍。
近年来,经常有中医爱好者以及一些年轻学子问我学中医要看什么书,我曾经在博客里写过几篇关于如何学习中医的一些文章,并且也曾提供了三本可以读的中医书。
但对于志在专精医术的同道看来,原来的答复有些粗糙了。
因此我想再详细地把这个问题回答一下,并提供一份学中医的书单。
或许挂一漏万,或许被他医所不解,但只求一心积善,罪我怨我,一切不计。
如果能帮助大家因此而走上中医之路,继而精通医术,则自觉善莫大焉。
因此,此文是给将来的大医作个引路指南的。
要学中医,就要学最上乘的中医学。
有了这个目标,才算是有了入门的动力。
中医入门极为不容易,登堂入室则更是难上加难。
因此,既要求学者吃苦肯学,还需要不错的天赋,那就是悟性。
现在的中医情况堪忧,后继乏人,是因为真正领悟中医的人太少,反而靠中医吃饭的人越来越多了。
当前,社会上处处可见那些学了几天理论,背了几张方子,连混带骗地弄来一纸文凭,就开始打着中医的旗号去吆喝的庸医之辈。
这般庸医行世,直接就败坏了中医的声誉,况且因此而害人无数,更数可憎。
所以说,如果只想着抄几个秘方,会治几个小病,那不能算是学医,不过是浅尝辄止而已。
只有学到第一流的中医学,才能真正走进中医、理解中医、相信中医,并能应用中医治疗一些大病重病危病疑难杂病。
我建议未学医时,可先从周凤梧的《名老中医之路》、李可的《人体阳气与疾病》以及刘力红的《思考中医》看起,既增兴趣,又增动力和信心。
以后学医过程中,也可反复研读此三书,则其收获更多。
【秦伯未:疏肝解郁汤-疏肝法治疗肝炎的基础方】
【秦伯未:疏肝解郁汤-疏肝法治疗肝炎的基础方】
〔组成〕白芍10克柴胡5克丹参10克郁金6克枳壳5克青皮5克陈皮5克
〔功效〕疏肝调气,活血解郁。
〔主治〕传染性无黄疸肝炎,表现为右胁或连左胁胀痛、剧痛,或时痛时止,或牵及右胸少腹肩胛亦痛,肝大压痛,或兼见腹胀、食减、恶心、矢气等胃肠症状。
舌苔薄腻或净,脉弦滑或细弦。
〔方解〕方中柴胡、枳壳疏肝理气,升清降浊;白芍缓急止痛,与枳壳同用,能通畅气滞;丹参,郁金活血和肝疏解肝郁;陈皮、青皮疏肝和胃;青皮专治胁痛。
〔加减〕胁痛重的或痛引少腹者,加金铃子6克、荔枝核10克;久痛不止、痛如针剌或日轻夜重者,加草红花3克,或制乳没各5克;肝区有内热感或口苦口干,或小便短黄,或皮肤搔痒者,加大小蓟各6克,或加黄芩5克、竹茹5克;兼有头痛者,加白蒺藜10克、菊花5克;食欲呆滞、纳食不香者,加六神曲10克;有潮热、头热、掌心热、牙龈出血者,加鳖甲12克、丹皮5克;有头晕等血虚症状的加当归5克;有腰背酸痛、小便频数等肾阴虚症状者,加细生地6克;全身酸倦,中气虚弱者加黄芪6克、炒白术6克。
〔按语〕本方可以作为治疗肝炎疏肝法的基本方,以此为基础随症灵活加减,取得执简驭繁的效果。
在用药方面秦老不主张柴胡用量过大,因本病用柴胡的目的仅在调畅气机,不同于升散,用量过大有
劫阴之弊。
《国家级名老中医效验秘方》。
秦伯未,痛证的治疗。四肢痛,上肢痛,下肢痛
秦伯未,痛证的治疗。
四肢痛,上肢痛,下肢痛秦伯未,痛证的治疗,四肢痛,(七)四肢痛脾主四肢,因脾脏病变引起的四肢症状,多属手足无力,肌肉萎缩,浮肿作胀等。
在疼痛方面,则以经络为主。
上肢为手经所循行,下肢为足经所循行,三阳经循行于外侧前侧,三阴经循行于内侧后侧,这是部位的区别。
原因则偏重在风寒湿三种外邪,这三种外邪往往混合发病,但在程度上有轻重。
由于外邪侵入经络,使气血流行不畅,肌肉关节发生痛觉,故前人称为“痹证”。
痹是痹闭,即气血阻塞不通的意思。
风寒湿三邪结合后,性质属阴,在寒冷阴湿的气候易于复发或加剧,这在前人经验中又总结出“逢寒则急,逢热则纵(《内经》),并谓痹证“宜针引阳气”(《金匮要略》)。
当然,引起四肢疼痛的还有其他原因,但以风寒湿为主。
兹就发病部位分为上肢痛和下肢痛两类。
1.上肢痛风寒湿侵袭四肢的主要症状,为肌肉骨节酸痛,运动障碍。
风胜者多走注,寒胜者遇冷更剧,湿胜者重着麻木,为其特征。
上肢手臂系手六经的交会,偏于风寒为多,因肩胛处最易受凉,痛时常从肩胛向肘下行,手臂不能高举,亦不能向后弯曲,痛时多一臂或两臂交替,《金匮要略》所谓“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说明与中风偏枯不同。
本证一般有寒冷感觉,或伴低热,或牵及项背板滞,对内脏很少影响。
治宜疏散活络法,用防风汤(防风、羌活、桂枝、秦艽、葛根、当归、杏仁、黄芩、赤苓、甘草、生姜),痛剧而有拘挛现象的,用透经解挛汤(防风、荆芥、羌活、白芷、当归、川芎、红花、苏木、蝉衣、天麻、山甲、连翘、甘草)。
凡通经络必须佐用和营活血之品,两方内均用当归,透经解挛汤还重用血药,便是这个道理。
如果单纯的血不养筋,可用四物汤(熟地、当归、白芍、川芎)加秦艽、桑枝。
【方剂名称】透经解挛汤【功效主治】疠风,风热筋挛骨痛。
【组成配方】川山甲三钱(炮)、荆芥、红花、苏木、羌活、当归、防风、蝉壳(去土)、天麻、甘草各七分、白芷一钱、连翘、川芎各五分,13味。
【用法用量煎法】水、酒各半煎服。
千斋医学讲稿
千斋医学讲稿《谦斋医学讲稿》,医论著作。
秦伯末撰于19XX年。
全书选录作者有关中医学术方面讲稿十二篇,包括脏腑发病及用药法则、五行生克的临床运用、气血湿痰治法、种种退热法、温病、肝病、水肿、腹泻、感冒论治等专题。
每篇讲述均能结合个人临床经验阐发祖国医学理法方药、辨证论治的经验知识,深入浅出,明白易懂,并附治疗病例。
肝病是重点宋金·李东垣重脾胃、明·张景岳强调肾;秦老对肝尤为重视。
在《脏腑发病及用药法则提要》中论述脏腑生理病理时,先以较大篇幅论述了肝,排在五脏之首。
认为肝的生理病理在五脏中涉及最广、引起病症最多。
在《论肝病》中对肝病的大量名词、主证、治法及用药进行了详细而系统的阐述。
还在《痛证的治疗》、《神经衰弱》及《慢性型传染性肝炎》中,论述了肝在其发病中的重要作用。
概括为以下特点:①概念清晰。
在《论肝病》中对肝阴、肝阳、肝气、肝血、体阴用阳、肝火、肝热、肝风、肝寒、肝郁、肝厥、肝虚、肝实、肝积、肝着、肝咳、肝胀、肝水、肝痹及肝疟等名词予以精确解释。
②辨证精细。
对肝阴虚与肝血虚、肝火与肝热及肝阳与肝风间的细微区别进行鉴别。
如对肝火与肝热的鉴别,曰:“火性炎上,其症状以头痛昏胀,面热面红,口苦,目赤,耳鸣等最为常见”,“肝热多指烦闷,口干,手足发热,小便黄赤等,无冲激上逆现象”,“静则为热,动则为火”。
③立肝阳虚。
历代医家对肝阳虚证论述甚少,秦老则认为肝阳不仅可上亢也可虚弱,确有独到之处。
曰:“肝脏的功能有阴和阳两种表现,在临床上遇到阳的作用有浮动现象,便称做肝阳证。
……肝阳的本身并不虚,如果肝阳本身虚而发病,它的性质显然不同。
”“肝阳虚则表现为胆怯、头痛麻木、四末不温等现象。
”并设温补肝阳类药,有肉桂、仙灵脾、艾叶、小茴香和木瓜等。
④立和肝法。
肝的功能以调和为贵,肝引发的许多病是因肝阴阳气血不调和而至。
故秦老提出“和肝”的概念。
药物包括当归、川芎、赤芍、丹参、鸡血藤、月季花、红花、桃仁、泽兰、茺蔚子和莪术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入门秦伯未秦伯未(1901~1970)现代中医学家。
1901年7月31日生,1970年1月27日卒。
原名之济,号谦斋,江苏上海人,出身儒医世家,自幼酷爱文学和医学。
1919年入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在名医丁甘仁门下攻读中医。
1923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并在上海同仁辅元堂应诊,以治内科杂病见长,对虚痨痼疾尤精。
1927年与王一仁、章次公、王慎轩、严苍山等创办上海中国医学院,任教务长、院长,教授《内经》及内科。
1930年,创办中医指导社,主编《中医指导丛书》、《中医指导录》杂志,开展学术交流和社会咨询,社员遍及国内外。
1938年又创办中医疗养院,设内、外、妇、幼等科,有病床百余张,作为学生实习基地。
秦氏凡经史子集、诸家医典、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不涉猎。
尤其重视《内经》的钻研,潜心撰写评述《内经》的专著,有《读内经纪》等5种,并将《内经》原文整理成生理学、解剖学、诊断学、方剂学等7章,病症则分为伤寒、湿暑、热病等37类,还剖析《内经》与西方医学理论各自的特点和异同,独具见解。
秦氏勤于著述,医文并茂。
1921年创办上海中医书局,自编医书医刊,校订古籍,整理出版。
生平著作甚丰,达数百万字,较有影响的有《秦氏内经学》、《内经类证》、《内经知要浅解》、《金匮要略浅释》、《内经病机十九条之研究》、《清代名医医案精华》、《中医入门》、《中医临证备要》、《谦斋医学讲稿》等50余种。
在报刊、杂志发表论文、小品、史话等数百篇。
秦氏还工诗词,善书画,好金石之学, 40岁时曾刊印《谦斋诗词集》七卷。
1954年,秦氏受聘任上海市第十一人民医院中医内科主任。
1955年调任卫生部中医顾问,并执教于北京中医学院,兼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国家科委中药组组长、全国药典编纂委员会委员,还被推选为全国第二、三、四届政协委员。
1 编者志前言近来学习中医的人很多,大家有一个共同的要求:怎样着手学习?并希望在较短时期内学得更好一些。
因此,很需要有一本包括中医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浅近的参考书,以便由此入门,逐步提高,这是一件很自然的事。
中医治病,主要是依据理、法、方、药相结合的一套医疗方法。
我个人认为从这四个方面来认识中医的面貌,从而理解中医的特点和掌握中医的治病规律,这事学习中医比较正确的方法。
故本书的叙述,即分理论、法则、方剂、药物四部,在四部内在分若干项目,作比较细致的介绍。
我还认为学习中医理论必须与中医的临床经验相结合,这样的学习才是比较踏实的。
所以本书在介绍中医基本理论时,多举常见疾病的实例来加以说明,以便一边学一边联系实际。
学习任何一门学问,都要下一番功夫,学中医当然不例外。
无论全面学或学一科和一种病,都不能离开理法方药,但是不必看得太难,也不可估计得太简单,只要循序渐近,由入门而提高,是不难学会的。
在党的领导下,我愿意把一得之愚贡献出来,帮助读者们解决一些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希望通过此书,能使读者们对中医学有一个初步的概念,为进一步学习中医打下基础。
但是由于我的水平有限,缺点和错误在所难免,欢迎批评指教。
1958年9月2 第一章理论之部第一节中医的特点一、整体观念中医治病,是从整体着眼的。
首先把人体内脏和体表各组织及器官之间的关系,看作是不可分割的,同时还认为环境的变化对人体生理和病理有着重大的影响。
因此,强调人体内部的统一性,也重视人体和外界环境的统一性。
于是,在临床上总是从全面夸虑问题,不单从有病的局部着想,并观察季节、气候和水土,注意病人的情绪和生活习惯等。
这种整体观念是中医治病的基本观念,现在分几个方面来说明。
1.人体的整体性:中医认为人体各部都是有机联系着的。
首先把十二内脏看成十二种功能,称做“十二官”;又分为六脏、六腑,从作用上把一脏一腑分别结合,称做“表里”。
这种内脏的归纳划分,不等于各自为政,恰恰相反,而是把生理活动或病理变化,理解作相互之间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这种关系不仅表现在脏腑,同时表现在脏腑和形体的各组织各器官方面。
例如:心主脉、主舌,肝主筋、主目,脾主肉、主口,肺主皮毛、主鼻,肾主骨、主耳;再如脾主四肢,肾司二便,等等,都是说明脏腑的功能和脏腑与形体的关系。
更重要的,通过经络有系统的分布全身,循环往复,成为体内和体表的联络路线,这样,使人体在功能保持内外相关的整体。
正因为如此,治疗上关于内脏的病,不单治一脏甚至不医治有病的一脏,而从其它内脏进行治疗得到痊愈,如胃病兼治脾脏,肺病可以从治脾胃着手,以间接增强肺脏的抵抗力。
尤其显著的,形体局部的病症,往往采取治内脏的办法来治愈,如风火红眼,有清肝方法,虚火牙痛,用温肾方法;又如脱疽(能使十个足指零落),现代医学多用截除手术,中医用活血温经方法收到良好效果。
此外,如皮肤病、肿疡、溃疡等外症,中医大多用内服药来消散或排脓、收口。
2. 人体和气候:大自然的一切,特别是生物的生存和发展,直接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
中医十分重视这个关系,认为人体健康和气候不能分开,必须和自然环境相适应才能无病和长寿。
因而,从一年中找出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等四季的特性,以及四季里的风、寒、暑、湿、燥、火等六种不同气候的变化规律,并指出应该怎样适应客观环境的方法和违背气候变化后可能招致的疾病。
还根据这些原则,分析演绎出诊断和治疗等方法。
例如非其时而有其气,即春应温而反寒或热,就是不正之气,称做“虚邪贼风”。
这些不正之气,必须及时回避。
至于四时气候有规律的变化,这对人体是有利的,称为“正气”。
因此,常常利用春、夏、秋、冬四季的气候正常转变来调养和治疗疾病。
举个浅显的病例来说,老年人常见的痰饮咳喘,春夏轻减,秋冬加重,原因是脾肾阳虚,湿浊凝聚为痰,临症上常用温药调养,并且主张利用夏季阳气最旺的时期来调理预防。
又如血虚肝阳旺的病人,到了春天容易发作头晕、脑胀、目眩、耳鸣、精神疲倦等症。
这种症状的发生是和气候息息相关的,故在冬季给予滋补,可以防止发病的机会。
从这些例子中可以理解到中医对于养生和治病,密切注意内外环境的相互适应。
3. 人体与地土方宜:不同的水土,不同的生活习惯,可以产生不同的疾病。
我国幅员广阔,西北地区气候寒冷,地高多燥,东南气候温和,地卑多湿。
因而不同地区常有不同的病症。
此外,对一般病的治法和用药及药量,南北方也有出入。
所谓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因地制宜,便是这个意思。
4. 其它:禀赋的强弱,形体的肥瘦,性情的愉快、忧郁、急躁,以及精神刺激等,中医也是非常注意的,认为对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很有关系,在治疗时必须顾及。
如强者耐受重药,体弱者不宜重剂;体丰肥者多湿多痰,瘦者多阴虚内热。
这些虽然不是刻板的,但一接触具体病症,就有很现实的参考价值。
中医的理论体系,是在整体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从整体观念出发,中医在临症上有两个突出点就是:其一,不仅仅着着眼于疾病的局部症状而忽视其它部分所受到的影响;不因重视某一发病因素而忽视因此引起的其他因素。
同时,在及时治疗之外,还利用季节来进行防治。
例如咳嗽是一个肺脏疾患,经久不愈可以影响到心脏而兼见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咽肿喉痹;或影响到肝脏而兼见两胁下痛,不能转动,转动则两胁胀满,也能影响到胃而呕吐,或影响到膀胱而咳时遗尿,称作心咳、肝咳、胃咳和膀胱咳,治法就各有不同。
又如一个气郁病,或引起肠胃疾患,或妇女适值月经来潮而引起腹痛,必须兼顾肠胃和调经。
还有如风湿性痹痛趁伏天治疗,肺痨病趁秋凉治疗,疗效都比冬季或夏季为优,这是由于病的性质和脏气的性质适宜于炎热和秋凉的关系。
其二,认识到病和病人是不可分开来看的,每一个病都应从两面着想,一面是病邪,一面是正气,即病人的抵抗力和恢复能力。
因而一面要去除病邪和改善病况;另一面要调理病人的生理机能,增强其自然的抵抗力,帮助恢复健康。
这就提出了“扶正”和“祛邪”两种治法,及“邪去则正自复,正充则邪自却”的两种战术方法。
不难体会,疾病的过程就是正和邪两个方面矛盾斗争的过程,当邪气退却,正气进入恢复的阶段,这一斗争才算结束。
邪正的斗争,有急有缓,有长有短,虽然因病因人而异,主要是决定于疾病发展过程中正和邪双方力量的对比。
正气战胜邪气,就走向痊愈,邪气战胜正气,就导致病重。
所以,中医在未生病时重视辟邪,既受邪时又急于祛邪,但同时不忽视扶正,在某些情况下,还把扶正作为主体。
这是中医整体观念的概况,说明这一观念是贯彻在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各个方面的。
要进一步明白这些道理,必须学习《内经》,它是中医理论的渊薮,一直在指导中医实践。
二、辨症论治辨证论治为中医普遍应用的一个诊疗规律,从认识病症到给予治疗,都是依靠这个规律来完成的。
辨证论治是综合理、法、方、药作为基础,离开了这个基础就无法进行。
它是有理论有法则,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
辨症论治的意义,辨,就是分析、鉴别,症,就是症状、现象,论,就是讨论、考虑,治,就是治疗的方针。
症和治是现实的;辨和论是灵活的,要通过分析和思考的。
前人告诉我们,有是症,用是法,用是药。
究竟凭什么来认识这个症,以及凭什么用这种法和这类药,就需要下一番辨和论的功夫。
疾病的发生必然有某种因素,某种因素就表现出某种症状,离开症状是无从辨别疾病的性质的。
同时仅仅注意症状也还不可能全面了解病情,有时症状的表现不一定反映真相,中医称之为“假象”,这就要求必须做到细致的辨症。
总的来说,辨症,就是从疾病过程中找出疾病的客观规律,务使求得症状和病因的统一。
引用辩证法的词句来说,就是“本质决定现象,现象表现本质”。
故中医治病有一定步骤,观察症状,决定病因,商讨治法,然后处方用药。
因而,中医对任何疾病在没有辨明症状以前,是无法确定治法,更谈不到处方用药。
辨症论治的重要性就在于此。
症状是病邪作用于人体所发生的反映,它反映着病邪的性质和生理机能的强弱。
在症状的表现上,从细小到显露,从表面到深层,可以鉴别发病的因素和生理病理的状况,可以随着症状的消失和增添,探知病邪的进退及其发展方向。
病因以六因和七情为主,也就是外感和内伤两大病类的主要因素。
比如《内经》里指出,风邪使人眩晕、抽搐,热邪使人痈肿,燥邪使人口渴、皮肤枯裂,寒邪使人浮肿,湿邪使人腹泻,又指出恼怒使人气上逆,喜乐使人气舒缓,悲哀使人气消索,恐惧使人气下沉,惊吓使人气机混乱,思虑使人气结聚。
这些都是从症状来观察六淫、七情的变化。
任何一个病没有无原因的,病因是发病的根源,能直接伤害人体引发各种症状。
中医所说的病因,主要包括人体正气和病邪两方面,即从病体全面来观察,病邪固然是病因,但本身机能衰弱或亢奋,也是病因。
症状是辨症的主要对象,如何辨认对象,就需要确切的诊断。
中医诊断分望色、闻声、切脉和询问,目的是在观察和分析症候,也就是把症状联系起来,分出主症、主脉,这样,才能正确地掌握病情,不被或有的假象所蒙混。
所以诊断的要点,除了听取病人的主诉症状以外,还应客观地从多方面来观察其他有关症状,以推索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