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专长)-中医内科学(2019) 精品讲义】zynkx_jy_jy2301
【中医(专长)-中医内科学(2019) 精品讲义】zynkx_jy_jy2501
郁证、梅核气郁证郁证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喜哭,或咽中如有异物梗塞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
要点一概述早在《内经》就有关于五气之郁的论述。
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郁之甚者,治之奈何”,“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
”并有较多关于情志致郁的论述。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记载了属于郁证的脏躁及梅核气两种病证,并观察到这两种病证多发于女性,所提出的治疗方药沿用至今。
如元代《丹溪心法·六郁》已将郁证列为一个专篇,提出了气、血、火、食、湿、痰六郁之说,创立了六郁汤、越鞠丸等相应的治疗方剂。
明代《医学正传》首先采用郁证这一病证名称。
现代医学的神经衰弱、癔症及焦虑症、更年期综合征及反应性精神病等,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1要点二病因病机(一)郁证的病因1.情志失调2.体质因素(二)郁证的基本病机及转化郁证成因主要为七情所伤,情志不遂,或郁怒伤肝,导致肝气郁结而为病,故病位主要在肝,但可涉及心、脾、肾。
肝喜条达而主疏泄,长期肝郁不解,情怀不畅,肝失疏泄,可引起五脏气血失调。
要点三诊断和类证鉴别(一)郁证的诊断要点1.以忧郁不畅,情绪不宁,胸胁胀满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或有易怒易哭,或有咽中如有炙脔,吞之不下,咯之不出的特殊症状。
2.患者大多数有忧愁、焦虑、悲哀、恐惧、愤懑等情志内伤的病史。
并且郁证病情的反复常与情志因素密切相关。
3.多发于青中年女性。
无其他病证的症状及体征。
(二)类证鉴别1.郁证梅核气与虚火喉痹梅核气多见于青中年女性,因情志抑郁而起病,自觉咽中有物梗塞,但无咽痛及吞咽困难,咽中梗塞的感觉与情绪波动有关,在心情愉快、工作繁忙时,症状可减轻或消失,而当心情抑郁或注意力集中于咽部时,则梗塞感觉加重。
虚火喉痹则以青中年男性发病较多,多因感冒,长期吸烟饮酒及嗜食辛辣食物而引发,咽部除有异物感外,尚觉咽干、灼热、咽痒,咽部症状与情绪无关,但过度辛劳或感受外邪则易加剧。
【中医(专长)-中医内科学(2019) 精品讲义】zynkx_jy_jy2801
自汗、盗汗、内伤发热自汗、盗汗(一)自汗自汗是指不因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白昼时时汗出,动辄益甚者,称为自汗。
(二)盗汗寐中汗出,醒来自止者,称为盗汗,亦称为寝汗。
要点一概述自汗:早在《内经》即对汗的生理及病理有了一定的认识,明确指出汗液为人体津液的一种,并与血液有密切关系,所谓血汗同源。
故血液耗伤的人,不可再发其汗。
并明确指出生理性的出汗与气温高低及衣着厚薄有密切关系。
如《灵枢·五癃津液别》说:“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尿与气。
”在出汗异常的病证方面,谈到了多汗、寝汗、绝汗等。
自汗、盗汗作为症状,既可单独出现,也常伴见于其他疾病过程中。
本节着重讨论单独出现的自汗盗汗。
至于由其他疾病引起者,在治疗原发疾病的基础上,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盗汗: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首先记载了盗汗的名称,并认为由虚劳所致者较多。
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自汗论治》对自汗、盗汗作了鉴别:“无论昏醒,浸浸自出者,名曰自汗;或睡着汗出,即名盗汗,或云寝汗。
若其饮食劳役,负重涉远,登顿疾走,因动汗出,非自汗也。
”并指出其他疾病中表现的自汗,应着重针对病源治疗,谓:“历节、肠痈、脚气、产褥等病,皆有自汗,治之当推其所因为病源,无使混滥”。
朱丹溪对自汗、盗汗的病理属性作了概括,认为自汗属气虚、血虚、湿、阳虚、痰;盗汗属血虚、阴虚。
1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汗证》对汗证作了系统的整理,认为一般情况下自汗属阳虚,盗汗属阴虚。
但“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也”。
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汗》谓:“阳虚自汗,治宜补气以卫外;阴虚盗汗,治当补阴以营内。
”王清任在《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所治之症目》中补充了针对血瘀所致自汗、盗汗的治疗方药。
现代医学中的甲状腺功能亢进、自主神经功能紊乱、风湿热、结核病等所致的自汗、盗汗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中医(专长)-中医内科学(2019) 精品讲义】zynkx_jy_jy2601
血证凡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于口鼻诸窍或下泄于前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所形成的疾患,统称为血证。
在古代医籍中,亦称为血病或失血。
要点一概述早在《内经》即对血的生理及病理有较深入的认识。
有关篇章对血溢、血泄、衄血、咳血、呕血、溺血、溲血、便血等病证作了记载,并对引起出血的原因及部分血证的预后有所论述。
《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将数种血证与有关病证列为一个篇章,并最早记载了泻心汤、柏叶汤、黄土汤等治疗吐血、便血的方剂。
《医学正传·血证》率先将各种出血病证归纳在一起,并以“血证”之名概之。
血证的范围相当广泛,凡以出血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均属本证的范围。
《血证论》是论述血证的专书,所提出的止血、消瘀、宁血、补血的治血四法,是通治血证之大纲。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吐血》提出了著名的治吐血三要法,强调了行血、补肝、降气在治疗吐血中的重要作用。
现代医学中多种急慢性疾病所引起的出血,包括多系统疾病有出血症状者,以及造血系统病变所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均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1要点二病因病机(一)血证的病因1.感受外邪2.情志过极3.饮食不节4.劳欲体虚5.久病之后(二)血证的基本病机及转化上述各种原因之所以导致血证,其共同的病理变化可归结为火热熏灼、迫血妄行及气虚不摄、血溢脉外两类。
在火热之中,又有实火及虚火之分。
要点三诊断和类证鉴别(一)各类血证的诊断要点鼻衄:凡血自鼻道外溢而非外伤、倒经所致者,均可诊断为鼻衄。
齿衄:血自齿龈或齿缝外溢,且排除外伤所致者,即可诊断为齿衄。
咳血:血由肺、气道而来,经咳嗽而出,或觉喉痒胸闷,一咯即出,血色鲜红,或夹泡沫,或痰血相兼,痰中带血。
多有慢性咳嗽、痰喘、肺痨等病史。
吐血:发病急骤,吐血前多有恶心、胃脘不适,头晕等症。
血随呕吐而出,常伴有食物残渣等胃内容物,血色为咖啡色或紫暗色,也可为鲜红色,大便色黑如漆,或呈暗红色。
有胃痛、胁痛、黄疸、癥瘕等病史。
【中医(专长)-中医内科学(2019) 精品试卷】zynkx_lx1701
旗开得胜第十七单元痢疾一、A11、痢疾与泄泻的鉴别点,下列何项无鉴别意义A、泻下稀薄或赤白黏冻B、便下完谷不化C、里急后重之有无D、泻下次数之多少E、泻下有无脓血2、下列哪项不是痢疾与泄泻的鉴别要点A、有无里急后重B、有无因情志不舒诱发引C、有无排便次数增多D、有无脓血便E、有无腹痛肠鸣3、下列哪一项不是痢疾的必有症状A、里急后重1旗开得胜B、下痢赤白黏冻C、完谷不化D、腹痛E、大便次数增多4、关于痢疾基本病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血络受伤B、腐败化为脓血C、邪滞于肠D、气血壅滞E、肠道传化失司5、寒湿痢的表现是A、痢下赤白脓血,不甚臭秽B、痢下鲜紫脓血C、痢下纯为白冻D、痢下赤多白少E、痢下脓血黏稠2旗开得胜6、下列除哪项外,均属湿热痢的主症A、腹痛,里急后重B、下痢赤白相兼C、肛门灼热D、小便短赤E、苔白腻,脉濡缓7、痢下白多赤少,一般多重用A、温药B、寒药C、气药D、血药E、补药8、疫毒痢的治法是A、清热和中化湿B、清热除湿调气C、清热解毒,凉血除积3旗开得胜D、清热化湿和中E、温中燥湿调气9、下列关于痢疾治疗原则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寒热交错者清温并用B、初痢实则通之,久痢虚则补之C、忌过早补涩D、热痢清之,寒痢温之E、分利小便10、治疗寒湿痢首选的方剂是A、驻车丸B、真人养脏汤C、芍药汤D、不换金正气散E、白头翁汤11、根据刘河间治疗痢疾的理论,里急后重症状显著者可加用A、补气药4旗开得胜B、升提中气药C、养血药D、活血药E、理气药二、A21、患者症见痢下赤白黏冻,白多赤少,或纯为白冻,伴有腹痛,里急后重,饮食乏味,胃脘饱闷,头身困重,舌质淡,苔白腻,脉濡缓。
证属A、虚寒痢B、寒湿痢C、休息痢D、噤口痢E、疫毒痢2、某患者,下痢2天,现下痢赤白黏冻,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宜选用A、葛根芩连汤B、白头翁汤C、连理汤5。
【中医(专长)-中医内科学(2019) 精品讲义】zynkx_jy_jy0201
咳嗽细目二咳嗽咳嗽是指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作声,咯吐痰液而言,为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
分别言之,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一般多为痰声并见,难以截然分开,故以咳嗽并称。
要点一概述咳嗽病名最早见于《内经》,该书对咳嗽的成因、症状、证候分类、病理转归及治疗等问题作了较系统的论述。
如《素问·宣明五气》篇说:“五气所病……肺为咳”。
指出咳嗽的病位在肺。
对咳嗽病因的认识,《素问·咳论》篇指出咳嗽系由“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五脏六腑之咳“皆聚于胃,关于肺”,说明外邪犯肺可以致咳,其他脏腑受邪,功能失调而影响于肺者亦可致咳,咳嗽不只限于肺,也不离乎肺。
该篇依据咳嗽的不同表现,将其分为肺、肝、心、脾、肾、胃、大肠、小肠、胆、膀胱、三焦诸咳,从而确立了以脏腑分类的方法,为后世医家对咳嗽病证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咳嗽候》有十咳之称,除五脏咳外,尚有风咳、寒咳、胆咳、厥阴咳等,虽然体现了辨证思想,但名目繁多,临床难以掌握。
明·张介宾执简驭繁,将咳嗽分为外感、内伤两大类,《景岳全书·咳嗽》篇指出:“咳嗽一证,窃见诸家立论太繁,皆不得其要,多致后人临证莫知所从,所以治难得效。
以余观之,则咳嗽之要,止唯二证。
何为二证?一曰外感,一曰内伤而尽之矣。
……但于二者之中当辨阴阳,当分虚实耳。
”至此,咳嗽的辨证分类渐趋成熟,切合临床实用。
咳嗽的治法方药历代均有论述,如汉代张仲景治虚火咳逆的麦门冬汤,至今仍为临床应用。
后世在张仲景的基础上,对咳嗽的治法方药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
如《景岳全书·咳嗽》指出:“外感之邪多有余,若实中有虚,则宜兼补以散之。
内伤之病多不足,若虚中夹实,亦当兼清以润之”,提出外感咳嗽宜“辛温”发散为主,内伤咳嗽宜“甘平养阴”为主的治疗原则,丰富了辨证论治的内容。
清·喻昌《医门法律》1论述了燥的病机及其伤肺为病而致咳嗽的证治,创立温润、凉润治咳之法;针对新久咳嗽治疗中常见的问题,提出“凡邪盛咳频,断不可用劫涩药。
【中医(专长)-中医内科学(2019) 精品讲义】zynkx_jy_jy0501
肺痈肺痈是肺叶生疮,形成脓疡的一种病证,属内痈之一。
临床以咳嗽、胸痛、发热、咯吐腥臭浊痰甚则脓血相兼为主要特征。
要点一概述肺痈病名首见于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该篇有“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痈”的记载,认为其发病原因是“风中于卫,呼气不入,热过于营,吸而不出;风伤皮毛,热伤血脉……热之所过,血为之凝滞,蓄结痈脓”。
未成脓时,治以泻肺去壅,用葶苈大枣泻肺汤,已成脓者,治以排脓解毒,用桔梗汤,并提出“始萌可救,脓成则死”的预后判断和强调早期治疗的重要性。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创用苇茎汤以清热排脓、活血消痈,成为后世治疗本病之要方;清·张璐《张氏医通·肺痈》强调“肺痈危证乘初起时,极力攻之,庶可救疗”;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力主“清热涤痰”为原则;清·喻昌《医门法律》倡议“以清肺热,救肺气”为要义。
明·陈实功《外科正宗》根据病机演变及证候表现,提出初起在表者宜散风清肺,已有里热者宜降火抑阴,成脓者宜平肺排脓,脓溃正虚者宜补肺健脾等治疗原则,对后世分期论治影响较大。
现代大多按肺痈的病机演变分期论治,着重加强清热解毒消痈之力,提高了临床疗效。
根据肺痈的临床表现,与现代医学所称肺脓肿基本相同。
它如化脓性肺炎、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囊肿、肺结核空洞等伴化脓感染、肺坏疽及而表现肺痈证候者,亦可参考本节辨证施治。
要点二病因病机(一)肺痈的病因1.感受风热12.痰热素盛(二)肺痈的基本病机及转化本病病位在肺。
总属邪热郁肺,蒸液成痰,邪阻肺络,血滞为瘀,而致痰热与瘀血互结,蕴酿成痈,血败肉腐化脓,肺损络伤,脓疡溃破外泄。
其病理主要表现为邪盛的实热证候,脓疡溃后方见阴伤气耗之象。
成痈化脓的病理基础,主要在于血瘀。
血瘀则热聚,血败肉腐酿脓。
溃脓期是病情顺与逆的转折点:①顺证:溃后声音清朗,脓血稀而渐少,腥臭味转淡,饮食知味,胸胁稍痛,身体不热,坐卧如常,脉象缓滑。
【中医(专长)-中医内科学(2019) 精品试卷】zynkx_lx2401
旗开得胜第二十四单元眩晕一、A11、眩晕常见的病理因素有A、风痰B、风火痰C、气火痰D、风火痰气E、风火痰瘀2、眩晕的特点是A、坐立不安B、头重如蒙C、头痛头胀D、头晕眼花E、恶心呕吐3、治疗痰湿中阻之眩晕的主方应选A、二陈汤1旗开得胜B、半夏白术天麻汤C、天麻钩藤饮D、异功散E、参苓白术散4、下列哪项不是眩晕肝阳上亢证的主症A、头痛B、面赤C、烦躁D、口苦E、呕吐5、眩晕的治疗原则是A、补虚泻实,调整阴阳B、滋养肝肾,补气行血C、清肝泻火,降逆化痰D、平肝潜阳,养心安神E、以上均不是2二、A21、患者突发眩晕,耳鸣,头目胀痛,口苦,失眠多梦,遇烦劳、郁怒而加重,甚则仆倒,颜面潮红,急躁易怒,肢麻震颤,舌红苔黄,脉弦或数。
证属A、肝肾亏虚B、痰火上扰C、痰瘀阻窍D、肝阳上亢E、气血亏虚2、患者眩晕,头重昏蒙,或伴视物旋转,胸闷恶心,呕吐痰涎,食少多寐,舌苔白腻,脉濡滑。
治宜选用A、天麻钩藤饮B、黄连温胆汤C、藿香正气散D、半夏厚朴汤E、半夏白术天麻汤3、患者眩晕日久不愈,精神萎靡,腰酸膝软,少寐多梦,健忘,两目干涩,视力减退,或遗精,滑泄,耳鸣,齿摇,或颧红咽干,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疗应以下列何方为主A、左归丸3B、右归丸C、六味地黄丸D、知柏地黄丸E、黄连阿胶汤三、B1、A.天麻钩藤饮B.归脾汤C.左归丸D.半夏白术天麻汤E.通窍活血汤<1> 、眩晕肝阳上亢证的代表方宜首选A B C D E<2> 、眩晕痰湿中阻证的代表方宜首选A B C D E<3> 、眩晕肾精不足证的代表方宜首选A B C D E答案部分4一、A11、【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眩晕常见病理因素有风、火、痰、瘀。
【该题针对“眩晕”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1691946,点击提问】2、【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眩是指眼花或眼前发黑,晕是指头晕甚或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
【该题针对“眩晕”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1691947,点击提问】3、【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眩晕之痰湿中阻证证候主症:眩晕,头重昏蒙,或伴视物旋转,胸闷恶心,呕吐痰涎,食少多寐,舌苔白腻,脉濡滑。
【中医(专长)-中医内科学(2019) 精品讲义】zynkx_jy_jy2201
中风中风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斜,语言不利为主症的病证。
病轻者可无昏仆而仅见半身不遂及口眼斜等症状。
中风病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死亡率高,致残率高。
居1994年我国城市人口死因的首位,为发达国家人口前三位死因之一。
根据80年代对上海市1个区整群抽样36万人的调查,每10万人中风病的年发病率为230人,年死亡率164人,患病率634人。
在本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方面,中医药具有较为显著的疗效和优势。
要点一概述由于本病发生突然,起病急骤,临床见症不一,变化多端而速疾,有晕仆、抽搐,与自然界“风性善行而数变”的特征相似,故古代医家取类比象而名之为“中风”;又因其发病突然,亦称之为“卒中”。
至于《伤寒论》所说之“中风”,乃外感病中的太阳表虚之证,与本节所述不可混淆。
《内经》中无中风的病名,依据症状表现和发病阶段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
如在卒中昏迷期间称为仆击、大厥、薄厥;半身不遂者则有偏枯、偏风、身偏不用、风痱等病名。
在病因方面,认识到感受外邪,烦劳暴怒可以诱发本病,而体质、饮食与本病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
在《内经》理论指导下,历代医家对中风的病因病机和治法作了进一步的探讨和发挥。
大体可划分为两个阶段。
在唐宋以前,以“外风”学说为主,多从“内虚邪中”立论。
如《灵枢》所说“真气去,邪气独留”;东汉·张仲景认为“络脉空虚”、风邪入中是本病发生的主因,并以邪中深浅、病情轻重而分为中经中络、中脏中腑。
在治疗上,主要以疏风散邪,扶助正气为法,《千金方》小续命汤和《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大秦艽汤,均为代表方。
1唐宋以后,特别是金元时期,突出以“内风”立论,是中风病因学说的一大转折。
如张元素认为病因是热,刘河间则主“心火暴盛”,李东垣认为属“正气自虚”,朱丹溪主张“湿痰生热”。
元代王履提出“真中”、“类中”病名。
《医经溯洄集·中风辨》指出:“因于风者,真中风也;因于火、因于气、因于湿者,类中风,而非中风也。
【中医(专长)-中医内科学(2019) 精品试卷】zynkx_lx0201
旗开得胜第二单元咳嗽一、A11、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的鉴别,下列哪项无意义A、病程的长短B、起病的缓急C、咳嗽的多少D、疾病的新久E、是否伴恶寒2、外感咳嗽以下列何邪为先导而夹他邪A、风邪B、寒邪C、热邪D、燥邪E、湿邪3、痰湿蕴肺型咳嗽的主症特点为A、咳声气促、痰多质黏1旗开得胜B、咳声重浊、痰黄量少C、咳嗽频剧、痰少而黏D、咳声重浊、痰多胸闷E、咳嗽气促、痰黄稠厚4、外感咳嗽治疗原则是A、祛邪利肺B、疏风散寒C、调和营卫D、解表发汗E、祛风化痰5、下列除哪项外,均为肺阴亏耗型咳嗽的主症A、干咳,咳声短促B、痰少黏白C、口干咽燥D、食少脘痞E、脉象细数26、咽痒咳嗽声重,气急,咳痰稀薄色白,伴恶寒,鼻塞,流清涕,肢体酸楚,舌苔薄白,脉紧,属咳嗽之何证A、风寒咳嗽B、风热咳嗽C、燥热咳嗽D、凉燥咳嗽E、肝火犯肺二、A21、患者干咳少痰质黏,常感痰滞咽喉而咯之难出,胸胁胀痛,症状可随情绪波动而增减,咽干口苦,舌红,苔薄黄,脉弦数,其辨证是A、肺阴亏虚B、风燥伤肺C、风热犯肺D、肝火犯肺E、痰热郁肺2、患者咳嗽频剧,咯痰不爽,痰黏稠而黄,咳声嘶哑,喉燥咽痛,身热恶风,头痛肢楚,鼻流黄涕,口渴,小便黄,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宜3A、疏风清肺,润肺止咳B、疏风散寒,宣肺止咳C、疏风清热,宣肺止咳D、滋阴润肺,化痰止咳E、清热肃肺,豁痰止咳3、患者干咳,连声作呛,咽喉干痛,唇鼻干燥,痰少而黏,口干,伴身热微寒,舌质红干而少津,苔薄黄,脉浮数。
其证候是A、风热犯肺B、风燥伤肺C、痰热郁肺D、肝火犯肺E、肺阴亏耗三、B1、A.风热犯肺B.风寒袭肺C.风燥伤肺D.痰热郁肺E.肺阴亏耗4旗开得胜<1> 、三拗汤合止嗽散治疗咳嗽之何种证型A B C D E<2> 、桑菊饮治疗咳嗽之何种证型A B C D E<3> 、桑杏汤治疗咳嗽之何种证型A B C D E<4> 、沙参麦冬汤治疗咳嗽之何种证型A B C D E2、A.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B.清金化痰汤C.桑杏汤D.黛蛤散合加减泻白散E.三拗汤合止嗽散<1> 、治疗肝火犯肺型咳嗽的代表方剂是A B C D E<2> 、治疗痰湿蕴肺型咳嗽的代表方剂是A B C D E答案部分5。
【中医(专长)-中医内科学(2019) 精品讲义】zynkx_jy_jy3001
痹证细目一痹证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楚、疼痛、麻木、重着、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病证。
轻者病在四肢关节肌肉,重者可内舍于脏。
痹病的含义有广义、狭义之分。
痹者闭也,广义的痹病,泛指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邪气乘虚而入,脏腑经络气血为之痹阻而引起的疾病统称为痹病,包括《内经》所含肺痹、心痹等脏腑痹及肉痹、筋痹等肢体经络痹。
狭义的痹病,即指其中的肢体经络痹,本节主要讨论肢体经络痹病。
肢体经络痹病,为常见病,发病率甚高,有些甚为难治,求治于中医者多,疗效亦佳。
要点一概述论痹首见于《内经》,《素问·痹论》对本病的病因、发病、证候分类及演变均有记载。
如:“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以冬遇此者为骨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的“历节”,即指痹证一类的疾病,并创桂枝芍药知母汤和乌头汤两张治疗方剂。
《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等书收载了较多治痹方剂,至今仍常用的独活寄生汤即首载于《备急千金要方·诸风》。
金元时期,《儒门事亲》对相似的风、痹、痿、厥、脚气等病证进行了鉴别。
《丹溪心法》提出了“风湿与痰饮流注经络而痛”的观点,丰富了痹病的病机理论。
明清时期,痹病的理论有较大发展和日臻完善。
《医门法律》对痹病日久,主张治疗应“先养血气”。
《症因脉治·痹症论》不仅对风、寒、湿痹,而且对热痹之病因、症状、治疗均予以论述,完善了痹证的诊治内容。
《医宗必读》对痹证的治疗原则作了很好的概括,阐述“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治则,1主张分清主次,采用祛风、除湿、散寒治疗,行痹应参以补血,痛痹参以补火,着痹应参以补脾补气。
现代医学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性关节炎等疾病以中医痹证为临床特征者,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中医(专长)-中医内科学(2019) 精品讲义】zynkx_jy_jy2101
眩晕眩晕眩是指眼花或眼前发黑,晕是指头晕甚或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
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
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倒等症状。
眩晕为临床常见病证,多见于中老年人,亦可发于青年人。
本病可反复发作,妨碍正常工作及生活,严重者可发展为中风、厥证或脱证而危及生命。
临床上用中医中药防治眩晕,对控制眩晕的发生、发展具有较好疗效。
要点一概述眩晕最早见于《内经》,称之为“眩冒”。
《内经》认为眩晕属肝所主,与髓海不足、血虚、邪中等多种因素有关。
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灵枢·海论》曰:“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
《灵枢·卫气》说:“上虚则眩”。
《灵枢·大惑论》中说:“故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入于脑则脑转,脑转则引且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木郁之发……甚则耳鸣眩转”。
汉代张仲景认为,痰饮是眩晕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说:“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
严用和《重订严氏济生方·眩晕门》中指出:“所谓眩晕者,眼花屋转,起则眩倒是也,由此观之,六淫外感,七情内伤,皆能导致”,第一次提出外感六淫和七情内伤致眩说,补前人之未备,但外感风、寒、暑、湿致眩晕,实为外感病的一个症状,而非主要证候。
至金元时代,对眩晕的概念、病因病机及治法方药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素问玄机原病式·五运主病》主张眩晕的病机应从风火立论。
而《丹溪心法·头眩》中则强调“无痰则不作眩”,提出了痰火致眩学说。
1《丹溪心法·头眩》说:“头眩,痰挟气虚并火,治痰为主,挟补气药及降火药。
无痰不作眩,痰因火动,又有湿痰者,有火痰者。
”明清时期对于眩晕发病又有了新的认识。
《景岳全书·眩晕》中说:“头眩虽属上虚,然不能无涉于下。
【中医(专长)-中医内科学(2019) 精品讲义】zynkx_jy_jy0801
心悸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临床一般多呈发作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且常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
病情较轻者为惊悸,病情较重者为怔忡,可呈持续性。
要点一概述《内经》虽无心悸或惊悸、怔忡之病名,但已认识到心悸的病因有宗气外泄,心脉不通,突受惊恐,复感外邪等。
并对心悸脉象的变化有深刻认识,最早记载脉律不齐表现,《素问·平人气象论》说:“脉绝不至日死,乍疏乍数日死。
”这是认识到心悸时严重脉律失常与疾病预后关系的最早记载。
心悸之病名,首见于汉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和《伤寒论》,称之为“心动悸”、“心下悸”、“心中悸”及“惊悸”等,并认为其主要病因有惊扰、水饮、虚劳及汗后受邪等,记载了心悸时表现的结、代、促脉及其区别,提出了基本治则,并以炙甘草汤等为治疗心悸的常用方剂。
《丹溪心法》提出心悸的发病“责之虚与痰”,《丹溪心法·惊悸怔忡》:“惊悸者血虚,惊悸有时,从朱砂安神丸”;“怔忡者血虚,怔忡无时,血少者多,有思虑便动属虚,时作时止者,痰因火动。
”明代《医学正传·惊悸怔忡健忘证》对惊悸、怔忡的区别与联系有详尽的描述,曰:“怔忡者,心中惕惕然动摇而不得安静,无时而作者是也;惊悸者,蓦然而跳跃惊动,而有欲厥之状,有时而作者是也。
”《景岳全书·怔忡惊恐》认为怔忡由阴虚劳损所致。
《医林改错》补充了瘀血内阻亦可导致心悸,并记载用血府逐瘀汤每多获效。
根据本病的临床特点,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预激综合征以及心功能不全、心肌炎、低血糖、部分神经官能症等,如表现以心悸为主症者,均可参照本病证辨证论治,同时结合辨病处理。
要点二病因病机1(一)心悸的病因心悸的发生多因体质虚弱、饮食劳倦、七情所伤、感受外邪及药食不当等,以致气血阴阳亏损,心神失养,心主不安,或痰、饮、火、瘀阻滞心脉,扰乱心神。
1.体虚久病禀赋不足,素体虚弱,或久病失养,劳欲过度,气血阴阳亏虚,以致心失所养,发为心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肿水肿水肿是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表现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特征的一类病证。
要点一概述本病在《内经》中称为“水”,并根据不同症状分为“风水”、“石水”、“涌水”。
《灵枢·水胀》对其症状作了详细的描述,如“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其颈脉动,时咳,阴股间寒,足胫肿,腹乃大,其水已成矣。
以手按其腹,随手而起,如裹水之状,此其候也。
”至于其病因病机,《素问·水热穴论》指出:“勇而劳甚,则肾汗出,肾汗出逢于风,内不得入于脏腑,外不得越于皮肤,客于玄府,行于皮里,传为跗肿”。
“故其本在肾,其末在肺。
”《素问·至真要大论》又指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可见在《内经》时代,对水肿病的发病已认识到与肺、脾、肾有关。
对于水肿的治疗,《素问·汤液醪醴论》提出“平治于权衡,去菀陈莝……开鬼门,洁净府”的治疗原则,这一原则,一直沿用至今。
汉代张仲景对水肿的分类较《内经》更为详细,在《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以表里上下为纲,分为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黄汗五种类型。
该书又根据五脏发病的机制及证候将水肿分为心水、肝水、肺水、脾水、肾水。
在治疗上又提出了发汗、利尿两大原则:“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
”唐代孙思邈对于水肿的认识续有阐发,在《备急千金要方·水肿》中首次提出了水肿必须忌盐,并指出水肿有五不治。
唐代以后,对水肿的分类、论治继有发展。
宋代严用和将水肿分为阴水、阳水两大类。
《济生方·水肿门》说:“阴水为病,脉来沉迟,色多青白,不烦不渴,小便涩少而清,大腹多泄……阳水为病,脉来沉数,色多黄赤,或烦或渴,小便赤涩,大便多闭。
”这一分类法,区分了虚实两类不同性质的水肿,为其后水肿病的临床辨证奠定了基础。
对于水肿的治疗,严用和又倡导温脾暖肾之法,在前人汗、利、攻的基础上开创了补法。
此后,《仁斋直指方·虚肿方论》创用活血利水法治疗瘀血水肿。
明代李梴《医学入门·水肿》提出疮毒致水肿的病因学说,对水肿的认识日趋1成熟。
水肿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包括现代医学中肾性水肿、心性水肿、肝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功能性水肿、内分泌失调引起时水肿等。
本节论及的水肿主要以肾性水肿为主,包括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等。
肝性水肿,是以腹水为主症,属于鼓胀范畴。
其他水肿的辨治,可以参照本节内容。
要点二病因病机(一)水肿的病因水肿一证,其病因有风邪袭表、疮毒内犯、外感水湿、饮食不节及禀赋不足,久病劳倦,形成本病的机理为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阖,三焦气化不利。
1.风邪袭表风为六淫之首,每夹寒夹热,风寒或风热之邪,侵袭肺卫,肺失通调,风水相搏,发为水肿。
此即《景岳全书·肿胀》篇所言:“凡外感毒风,邪留肌肤,则亦能忽然浮肿”。
2.疮毒内犯肌肤患痈疡疮毒,火热内攻,损伤肺脾,致津液气化失常,发为水肿。
《济生方·水肿》云:“年少血热生疮,变为水,肿满,烦渴,小便少,此为热肿。
”正是指这种病因而言。
3.外感水湿久居湿地,冒雨涉水,湿衣裹身时间过久,水湿内侵,困遏脾阳,脾胃失其升清降浊之能,水无所制,发为水肿。
正如《医宗金鉴·水气病脉证》曰:“皮水,外无表证,内有水湿”。
4.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嗜食辛辣,久则湿热中阻,损伤脾胃;或因生活饥馑,营养不足,脾气失养,以致脾运不健,脾失转输,水湿壅滞,发为水肿。
如《景岳全书.水肿》篇所言:“大人小儿素无脾虚泄泻等证,而忽而通身浮肿,或小便不利者,多以饮食失节,或湿热所致。
”5.禀赋不足,久病劳倦2先天禀赋薄弱,肾气亏虚,膀胱开合不利,气化失常,水泛肌肤,发为水肿。
或因劳倦纵欲无节,生育过多,久病产后,损伤脾肾,水湿输布失常,溢于肌肤,发为水肿。
(二)水肿的基本病机及转化水不自行,赖气以动,水肿一证,是全身气化功能障碍的一种表现。
具体而言,水肿发病的基本病理变化为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阖,三焦气化不利。
其病位在肺、脾、肾,而关键在肾。
病理因素为风邪、水湿、疮毒、瘀血。
肺主一身之气,有主治节、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的作用。
风邪犯肺,肺气失于宣畅,不能通调水道,风水相搏,发为水肿。
脾主运化,有布散水精的功能。
外感水湿,脾阳被困,或饮食劳倦等损及脾气,造成脾失转输,水湿内停,乃成水肿。
肾主水,水液的输化有赖于肾阳的蒸化、开阖作用。
久病劳欲,损及肾脏,则肾失蒸化,开阖不利,水液泛滥肌肤,则为水肿。
正如《景岳全书·肿胀》篇指出:“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
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
今肺虚则气不化精而化水,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
”由于致病因素及体质的差异,水肿的病理性质有阴水、阳水之分,并可相互转换或夹杂。
阳水属实,多由外感风邪、疮毒、水湿而成,病位在肺、脾。
阴水属虚或虚实夹杂,多由饮食劳倦、禀赋不足、久病体虚所致,病位在脾、肾。
阳水迁延不愈,反复发作,正气渐衰,脾肾阳虚,或因失治、误治,损伤脾肾,阳水可转为阴水。
反之,阴水复感外邪,或饮食不节,使肿势加剧,呈现阳水的证候,而成本虚标实之证。
其次,水肿各证之间亦互有联系。
阳水的风水相搏之证,若风去湿留,可转化为水湿浸渍证。
水湿浸溃证由于体质差异,湿有寒化、热化之不同。
湿从寒化,寒湿伤及脾阳,则变为脾阳不振之证,甚者脾虚及肾,又可成为肾阳虚衰之证。
湿从热化,可转为湿热壅盛之证。
湿热伤阴,则可表现为肝肾阴虚之证。
此外,肾阳虚衰,阳损及阴,又可导致阴阳两虚之证。
最后,水肿各证,日久不退,水邪壅阻经隧,络脉不利,瘀阻水停,则水肿每多迁延不愈。
水肿转归,一般而言,阳水易消,阴水难治。
阳水患者如属初发年少,体质尚好,脏气未损,治疗及时,则病可向愈。
此外,因生活饥馑、饮食不足所致水肿,在饮食条件改善后,水肿也可望治愈。
若先天禀赋不足,或它病久病,或得病之后拖延失治,导致正气大亏,肺、脾、肾三脏功能严重受损,后期还可3影响到心、肝,则难向愈。
若水邪壅盛或阴水日久,脾肾衰微,水气上犯,则可出现水邪凌心犯肺之重证。
若病变后期,肾阳衰败,气化不行,浊毒内闭,是由水肿发展为关格。
若肺失通调,脾失健运,肾失开阖,致膀胱气化无权,可见小便点滴或闭塞不通,则是水肿转为癃闭。
若阳损及阴,造成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则可兼见眩晕之证。
要点三诊断和类证鉴别(一)水肿的诊断要点1.水肿先从眼睑或下肢开始,继及四肢全身。
2.轻者仅眼睑或足胫浮肿,重者全身皆肿;甚则腹大胀满,气喘不能平卧;更严重者可见尿闭或尿少,恶心呕吐,口有秽味,鼻衄牙宣,头痛,抽搐,神昏谵语等危象。
3.可有乳蛾、心悸、疮毒、紫癜以及久病体虚病史。
(二)类证鉴别1.水肿与鼓胀二病均见肢体水肿,腹部膨隆。
鼓胀的主症是单腹胀大,面色苍黄,腹壁青筋暴露,四肢多不肿,反见瘦削,后期或可伴见轻度肢体浮肿。
而水肿则头面或下肢先肿,继及全身,面色白,腹壁亦无青筋暴露。
鼓胀是由于肝、脾、肾功能失调,导致气滞、血瘀、水湿聚于腹中。
水肿乃肺、脾、肾三脏气化失调,而导致水液泛滥肌肤。
2.水肿之阳水和阴水水肿可分为阳水与阴水。
阳水病因多为风邪、疮毒、水湿。
发病较急,每成于数日之间,肿多由面目开始,自上而下,继及全身,肿处皮肤绷急光亮,按之凹陷即起,兼有寒热等表证,属表、属实,一般病程较短,《金匮要略》之风水、皮水多属此类。
阴水病因多为饮食劳倦、先天或后天因素所致的脏腑亏损。
发病缓慢,肿多由足踝开始,自下而上,继及全身,肿处皮肤松弛,按之凹陷不易恢复,甚则按之如泥,属里、属虚或虚实夹杂,病程较长,《金匮要略》之正水、石水多属此类。
4要点五辨证论治(一)水肿的辨证要点1.辨阴阳水肿病证首先须辨阳水、阴水,区分其病理属性。
阳水属实,由风、湿、热、毒诸邪导致水气的潴留;阴水多属本虚标实,因脾肾虚弱,而致气不化水,久则可见瘀阻水停。
2.辨脏腑应辨病变之脏腑,在肺、脾、肾、心之差异。
最后,对于虚实夹杂,多脏共病者,应仔细辨清本虚标实之主次。
(二)水肿的治疗原则水肿的治疗,《素问.汤液醪醴论篇》提出“去菀陈莝”、“开鬼门”、“洁净府”三条基本原则。
张仲景宗《内经》之意,在《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中提出:“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
”辨证地运用了发汗、利小便的两大治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直沿用至今。
发汗、利尿、泻下逐水为治疗水肿的三条基本原则,具体应用视阴阳虚实不同而异。
阳水以祛邪为主,应予发汗、利水或攻逐,同时配合清热解毒、理气化湿等法;阴水当以扶正为主,健脾温肾,同时配以利水、养阴、活血、祛瘀等法。
对于虚实夹杂者,则当兼顾,或先攻后补,或攻补兼施。
(三)水肿的分证论治1.阳水(1)风水相搏证眼睑浮肿,继则四肢及全身皆肿,来势迅速,多有恶寒,发热,肢节酸楚,小便不利等症。
偏于风热者,伴咽喉红肿疼痛,舌质红,脉浮滑数。
偏于风寒者,兼恶寒,咳喘,舌苔薄白,脉浮滑或浮紧。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行水。
代表方:越婢加术汤加减。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