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讲稿
中医内科学讲稿脾胃第八节痢疾
中医内科学讲稿脾胃第八节痢疾痢疾【概说】一、概念痢疾是以大便次数增多,腹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粘冻为主症的疾病,是夏秋季常见的肠道传染病。
二、名词解释(一)滞下:即痢疾,就排便阻滞不畅而言。
(二)重下:即痢疾,就排便时肛门处疼痛而言。
(三)大瘕泄:指痢疾,《难经五十七难》:“大瘕泄,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茎中痛”。
大瘕泄多指痢疾而言,部分指似痢之泄泻。
(四)肠氵辟:指痢疾,肠内积滞,排出时氵辟氵辟有声,故名。
(五)蛊痢:下痢脓血,间杂瘀黑有片,谓之蛊痢。
(六)疫痢:指痢疾之传染性强而病情严重者,多因疫毒过盛,壅滞肠道,气血受伤所致。
(七)噤口痢:指痢疾伴有不能食,或呕不止者。
三、沿革(一)《内经》称本病为“肠澼”、“赤沃”,对其病因及临床特点作了简要的论述,指出感受外邪和饮食不节是两个致病的重要环节。
《素问[MeMeX1]·太阴阳明论》说:“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
……入五脏则月真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澼。
”《素问·至真要大论》又说:“少阴之胜,……呕逆躁烦,腹满痛溏泄,传为赤沃。
”(二)《难经》称之为“大瘕泄”,指出“大瘕泄者,里急后重,数而圊而不能便”。
(三)张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将痢疾与泄泻统称为“下利”,其治疗痢疾的有效方剂白头翁汤等一直为后世沿用。
(四)晋、南北朝方书称“滞下”。
《千金要方·脾脏下》称本病为“滞下”(五)严用和《济生方》首创“痢疾”病名。
“今之所谓痢疾者,古所谓滞下是也”。
四、讨论范围本篇所讨论的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慢性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
部分炎症性肠病(急性血吸虫感染,血吸虫肉芽肿,肠结核,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克隆氏病,过敏性结肠炎,肠癌等)表现为类似痢疾的临床表现者,可参考本篇内容辨治。
【病因病机】一、病因(一)外感时邪感受湿热之邪湿热郁蒸侵入肠胃热毒壅盛,气血阻滞,化为脓血,发为痢疾感受疫毒之邪疫毒弥漫(二)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味湿热损伤脾胃寒湿——肠中气机壅阻,腐浊相搏结,化为脓血,而致痢疾恣食生冷瓜果食积二、病机(一)发病机理为湿热或寒湿与食滞交阻大肠,传导失司,气血壅滞,脂络受损,滞下脓血。
中医内科学讲稿肢体经络第一节痹证
中医内科学讲稿肢体经络第一节痹证痹证【概说】一、概念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痰、瘀等邪气闭阻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重着、酸楚麻木,或有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一种疾病。
轻者病在四肢关节肌肉,重者可内舍于脏。
二、沿革(一)《内经》列痹论专篇,对病因病机、证候分类作了较详细地介绍。
病因: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
分类: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五体痹:骨痹、筋痹、脉痹、肌痹、皮痹五脏痹:肾痹、肝痹、心痹、脾痹、肺痹(二)《金匮要略》称湿痹、历节,创乌头汤等名方。
张仲景《金匮要略》有湿痹、血痹、历节之名,其中历节病的特点是遍历关节疼痛,所创桂枝芍药知母汤、乌头汤等方,至今仍为临床常用。
(三) 宋《圣济总录》对热痹的病因病机作了较详细的内容。
《圣济总录·诸痹门》补充了《内经》对热痹的认识,丰富了热痹的病因病机内容,认为脏腑内热,复感外邪也可致热痹。
三、讨论范围本病的临床表现多与西医学的结缔组织病、骨与关节等疾病相关,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肌纤维炎、增生性骨关节炎等出现痹证的临床表现时,均可参考本篇内容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一、病因(一)感受风寒湿邪久居湿地、严寒冻伤、贪凉露宿、睡卧当风、冒雨涉水——风寒湿邪内侵,气血运行痹阻(二)感受风湿热邪久居炎热潮湿——外感风湿热邪——痹阻气血经脉(三)饮食药物失当饮食不节,用药不当——脾胃受损,湿热痰浊内生,痹阻经脉气血(四)跌扑损伤,老年久病外伤跌仆——损及肢体筋脉,气血运行失畅,痹阻经脉气血老年久病——气血亏虚,肝肾不足——肢体筋脉关节失养二、病机(一)病机主要为外邪痹阻肢体、经络,气血运行不畅。
风寒湿热外邪——侵袭肢节、肌肉、经络——气血运行失畅——痹证风邪偏胜——行痹——疼痛游走不定,痛位偏上寒邪偏胜——痛痹——疼痛剧烈而有定处,经脉拘急挛缩,感寒则甚,得温则减湿邪偏胜——着痹——肿胀、重着、酸楚疼痛,病位多偏于下热邪偏胜——热痹——关节红肿灼热,痛不可近。
中医内科学讲稿心系第一节 心悸
中医内科学讲稿心系第一节心悸心悸【概说】一、概念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临床一般多呈发作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
且常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
病情较轻者为惊悸。
病情较重者为怔忡。
二、沿革(一)《内经》虽无心悸或惊悸、怔忡之病名,但已认识到心悸的病因有宗气外泄,心脉不通,突受惊恐,复感外邪等。
最早记载脉律不齐是本病的表现。
最早认识到心悸时严重脉律失常与疾病预后的关系。
《素问·举痛论》云:“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
《素问·痹论》亦云:“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
”《素问·平人气象论》说:“脉绝不至曰死,乍疏乍数曰死。
”(二)《金匮要略》和《伤寒论》提出心悸的病名.病因有惊扰、水饮,虚劳及汗后受邪等。
脉象表现为结、代、促脉等。
提出了基本治则及炙甘草汤等为治疗心悸的常用方剂。
(三)《伤寒明理论·悸》提出心悸病因不外“气虚”、“痰饮”两端。
(四)《医学正传·惊悸怔忡健忘证》对惊悸、怔忡的区别与联系有详尽的描述(五)《丹溪心法·惊悸怔忡》提出责之虚与痰的理论。
(六)《医学正传·惊悸怔忡健忘证》对惊悸、怔忡的区别与联系有详尽的描述。
(七)《医林改错》重视瘀血内阻导致心悸怔忡。
三、讨论范围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过早搏动、心房颤动或扑动、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预激综合征以及心功能不全,一部分神经官能症等,如具有心悸临床表现的,均可参照本病证辨证论治,同时结合辨病处理。
【病因病机】一、病因(一)体质素虚禀赋不足,素质虚弱,或久病失养——耗伤心之气阴,气血阴阳亏乏,脏腑功能失调,致心神失养。
(二)饮食劳倦。
嗜食膏梁厚味、煎炸炙煿——蕴热化火生痰,痰火上扰心神。
劳倦太过伤脾,脾虚生化之源不足——致心血虚少,心失所养,神不潜藏。
经典的中医内科学(共5篇)
经典的中医内科学(共5篇)第一篇:经典的中医内科学《经典的中医内科学》歌诀(精编),赶快收藏!1、感冒感冒四时风邪袭,咳嗽头疼流鼻涕,恶寒发热身不适,解达法由表实立,荆防银翘香薷饮,风寒风热暑湿岐,尚有气虚参苏施,加减葳蕤滋阴虚。
2、咳嗽咳为肺病气上逆,外感内伤两大纲,风寒三拗止嗽用,热菊燥杏俱有桑,二陈三子法中土,内伤痰热清金方,肝火泻白黛蛤合,肺亏沙参麦冬尝。
3、肺痿肺痿病属慢虚疴,主症咳吐浊涎沫,痿如草木萎不荣,日炽霜杀叶萎弱,肺中津气失濡养,虚冷较少虚火多,滋阴润肺麦门施,草姜姜草虚寒卓。
4、肺痈肺叶生疮成脓疡,风热痰火瘀毒伤,咯吐腥臭脓血痰,邪盛正实辨证纲。
初期清解银翘良,成痈如金苇茎汤,溃脓加味桔梗施,恢复沙参桔梗匡。
5、哮证哮证发作痰鸣喘,宿根新邪肺不宣, 邪实正虚辨标本,寒哮寒痰射麻专, 定喘汤方主热哮,缓解固本最相关, 肺脾肾虚有主次,玉屏六君肾气丸。
6、喘证喘分虚实肺肾关,张口抬肩鼻翼煽,风寒痰郁里热型,麻黄桑白麻石甘,痰浊二陈三子合,肺气郁闭五磨专,生脉补肺肺金虚,肾虚肾气参蛤散。
7、肺胀肺气胀满多老年,喘咳上气病缠绵,苏子三子六君子,痰浊壅肺应精选。
越婢桑白适痰热,痰蒙涤痰安宫丸,平喘补肺金水虚,水泛真武五苓散。
8、肺痨肺痨正虚瘵虫罹,性属传染慢虚疾,咳嗽咯血形羸弱,潮热盗汗特征具,月华丸治肺阴虚,百合秦艽火旺亟, 保真汤主气阴耗,阴阳补天大造需。
9、痰饮痰饮总括痰饮确缘水内停,医圣金匮论最精,痰悬溢支宜温化,阴盛阳虚标本明。
痰饮饮留胃肠名痰饮,苓桂术甘半夏斟,甘遂半夏或己椒,虚实主次应细分。
悬饮邪犯胸肺柴枳长,若停胸胁十枣良,络气不和香附使,阴虚内热沙麦尝.溢饮淫溢肢体溢饮名,发表化饮症能平,小青龙汤加减用,肺脾水气定可清。
支饮支饮触发为邪实,寒邪伏肺青龙施,苓桂术甘或肾气,缓解脾肾阳虚时。
10、自汗盗汗古云盗汗多阴虚,自汗阳羸卫外疏, 肺卫不固玉屏风,营卫不和桂枝主,阴阳失调液外泄,互根当究五车书。
中医内科学讲稿肺系第一节感冒
中医内科学讲稿肺系第一节感冒感冒【概说】一、概念: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邪犯卫表所致的外感疾病。
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为特征。
(一)病名释义:感——感受, 冒——触冒。
即感受触冒外界风邪而发病。
(二)临床特征: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为特征。
(三)发病季节:一般感冒四时皆有,尤以冬春两季为多。
(四)称谓较多:伤风,冒风,冒寒;重伤风,小伤寒,时行感冒。
伤风——感冒中症情较轻,多为感受当令之气者,或称冒风。
其中因感寒所致者又叫冒寒。
重伤风——感冒中症情较重,多为感受非时之邪者。
其中因风寒致病之重者,又称为小伤寒。
(以示不同于六经传变之伤寒。
)时行感冒——感受时行病毒,有较强的传染性,并可引起广泛流行者。
(五)病症特点:*病邪少有传变,*时行感冒或老幼病弱,或原有某些肺系慢性疾患,病邪由表入里,可引起某些合并症或继发病。
二、沿革:(一)《内经》中即已有外感风邪引起感冒的记载。
《素问·太阴阳明》篇说:“伤于风者,上先受之。
”《素问·骨空论》说:“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
”《素问·风论》:“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
”指出感冒的致病因素在于风邪,主症以寒热、头痛、身痛为主症。
(二)《伤寒论》认识到感冒有中风、伤寒之别。
将感冒轻症曰伤风,重症称小伤寒,并提出不同的治法:太阳中风——桂枝汤证;太阳伤寒——麻黄汤证。
(三)《诸病源候论》起,又倡“时行之邪”致病之说。
《诸病源候论·时气病诸候》指出:“夫时气病者,此皆因岁时不和,温凉失节,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者多相染易”。
并指出“时行病者,是春时应暖而反寒,夏时应热而反冷,秋时应凉而反热,冬时应寒而反温,非其时而有其气。
是以一岁之中,病无长少,率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
”明确说明时行感冒有较强的传染性。
(四)宋元以后,医家提出了“感冒”病名,确立了治疗大法,对虚体感冒补充了扶正达邪的原则。
中医内科学讲稿脾胃第一节胃痛
中医内科学讲稿脾胃第一节胃痛胃痛【概说】一、概念:胃痛,又称胃脘痛,是指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
二、历史沿革:(一)“胃脘痛”之名最早记载于《内经》,并对其病因、病位有所论述:《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指出:“胃病者,腹瞋胀,胃脘当心而痛。
”《内经》首先提出胃痛的发生与肝、脾有关,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
”《灵枢·经脉》说:“脾,足太阴之脉,……入腹属脾络胃,……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
”还提出寒邪、伤食致病说,如《素问·举痛论篇》:“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能散,小络急引,故痛。
”《素问·痹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二)唐宋以前文献多把属于胃脘痛的心痛和属于心经本身病变的心痛混为一谈。
《伤寒论·辩太阳病脉证并治》说:“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鞕,大陷胸汤主之。
”这里的心下痛指的是胃脘痛。
《外台秘要·心痛方》说:“足阳明为胃之经,气虚逆乘心而痛,其状腹胀归于心而痛甚。
谓之胃心痛也。
”这里说的心痛也是指胃脘痛。
(三)宋代之后医家对胃痛与心痛混谈提出质疑:《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九痛叙论》曰:“夫心痛者,在方论有九痛。
内经则曰举痛,一曰卒痛,种种不同,以其痛在中脘,故总而言曰心痛,其实非心痛也。
”(四)直至金元时代《兰室秘藏·二十二》首立“胃脘痛”一门,将胃脘痛的证候、病因病机和治法明确区分于心痛,使胃痛成为独立的病证。
(五)此后,明清时代进一步澄清了心痛与胃痛相互混淆之论,提出了胃痛的治疗大法,丰富了胃痛的内容:《证治准绳·心痛胃脘痛》曰:“或问丹溪言痛即胃脘痛然乎?曰心与胃各一脏,其病形不同,因胃脘痛处在心下,故有当心而痛之名,岂胃脘痛即心痛者哉? ”《医学正传·胃脘痛》说:“古方九种心痛,……详其所由,皆在胃脘,而实不在于心也。
中医内科学(全套课件)ppt课件
脏腑的生理功能与特点
详细介绍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02
经络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阐述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经络系统的组成、循行部位及生理功能。
03
脏腑经络理论在中医内科学中的应用
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现象,指导疾病的辨证论治。
气血津液理论
气的概念、生成与功能
血的概念、生成与功能
阐述人体之气的概念、生成来源及生理功能。
辨别患者语声、呼吸、咳嗽等声音变化
02
嗅气味
分辨患者口、鼻、体等气味异常
问诊
01 询问患者主诉、现病史、既往史等基本情况 02 了解患者饮食、睡眠、二便等生活状况 02 掌握患者情绪、精神、体力等心理社会因素
切诊
脉诊
通过切按患者脉搏,了解脉象变化,判断病情吉 凶和预后
按诊
通过触摸患者胸腹、四肢等部位,了解局部冷热、 软硬、压痛等异常变化
04
中医内科学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01 中药汤剂
根据病情和体质,选用适当的中药组方,加水煎 煮后服用,以调整脏腑功能、平衡阴阳。
02 中成药
将中药加工成丸、散、膏、丹等剂型,方便携带 和服用,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03 中药注射剂
将中药提取物制成注射剂,通过静脉注射等途径 给药,用于急重症的治疗。
非药物治疗
咳嗽
风寒袭肺
风燥伤肺
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咳白稀痰, 常伴有鼻塞,流清涕等表证。舌苔薄 白,脉浮或浮紧。治以疏风散寒,宣 肺止咳。
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咯出。舌红 少苔或无苔。治以疏风清肺、润燥止 咳。
风热犯肺
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嘶哑,喉燥咽 痛,咯痰不爽,痰黏稠或黄,咳时汗 出。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治以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中医内科学(全套课件)ppt课件
症状
病机 治法 方药
温燥
凉燥
头痛发热,微恶风寒,咳嗽 头痛鼻塞,恶寒发热,无汗,
少痰,咯痰不畅或痰中带血,咽干唇燥,干咳痰少,痰质
口渴喜饮,唇干咽燥,心烦,清稀。
大便干结。
舌干苔薄,脉象浮弦
舌红少苔,脉细数。
燥邪袭肺 肺津受伤
凉燥束表 肺气不利
清宣凉润
宣肺达表 化痰润燥
桑杏汤加减
药用苏叶、前胡辛散透表;
寒邪伤表,肺卫不宣 寒邪直中,伤及阳气
辛温发汗,散寒解表 助阳破阴,温里祛寒
方药
麻黄汤加减
四逆汤加味
三、暑 暑邪致病特点有三:
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善发散 :
暑邪致病可致人体阳气亢盛,腠理开泄,而 致汗液过渡外泄,津伤气耗。 2、暑气通心: 若暑热内犯心营,心神被扰,可出现高热昏迷, 不醒人事等症。 3、暑多夹湿: 由盛夏时节,天暑下迫,地湿上蒸,湿热蒸腾, 故常见暑热夹湿的症状。
2、风性疏泄
3、风性善动
4、风性善行而数变
1. 易于侵犯人体的上部和肌表,故临床常见头痛, 感冒等病证。如《素问·太阴阳明论》说“伤于风者, 上先受之”。
2、其侵袭人体,可使肌腠开泄,故多见恶风,自汗等症状。
3、其临床表现多见动摇不定,所谓:“风胜则动”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如痉证的四肢抽搐, 颈项强直,甚至角弓反张,即属于风。
故湿邪为病,往往起病缓慢,病程较长,缠绵难愈。
2、湿性重 着⑴“重”即沉着,重着:湿邪困遏,阻滞气机的升降出入,清
阳不 升,在上则为头重如裹,昏蒙眩晕;在中则胸脘痞闷 胃纳不香;湿滞经络则四肢沉重,倦怠乏力。
⑵“浊”即秽浊:湿邪伤阳,气化不利,易出现水湿浊秽的病 症见面垢哆多,大便粘滞不爽,小便混浊,妇女带下稠浊, 3、湿性趋下 “伤于湿者,下先受之”(《素问·太阴阳明论》),故湿邪
内科薛博瑜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讲稿第一章肺系病证中医内科学教研室薛博瑜2004.10中医内科学引言一、中医内科学的定义中医内科学是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研究人体的内脏疾病,阐述内科所属病证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并以传统中医药治疗方法为主的一门临床学科。
基础——中医学理论对象——人体内脏疾病内容——内科病证病因病机证治规律手段——传统中医药医学——西医学、传统医学西医学:起源于古希腊、古罗马。
古希腊——希波克拉底:四元素(土、气、火、水),四体液(血液、粘液汁、黄疸汁、生胆汁)、医学誓言古罗马——盖仑:解剖、临床医学阿拉伯——阿维森纳、医典文艺复兴:达·芬奇:解剖(1452 ~ 1519)哈维:血液循环(1628)列文虎克(荷兰1632 ~ 1723)发明显微镜琴纳发明牛痘接种法(1798)巴斯德(德国1877 ~ 1895):微生物致病学说伦琴(德国):发现X线(1985)班廷(加拿大):发明牛胰岛素治疗糖尿病巴甫洛夫:(1849~1936)苏联生理学家弗莱明(苏格兰)发明青霉素(1929),1940年应用。
二、重要性中医内科学是综合基础理论、联系临床实践的桥梁课,比较系统地反映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同时也是临床其他各科的基础,是一门临床主课。
三、发展概况(一)内科理论的起源1、殷周已有内科病证记载,周代医学分科中疾医——内科医生。
2、《黄帝内经》奠定内科学术理论基础(1)奠定中医学理论基础涉及内科病种110余个,著名的为咳、痹、痿、厥、黄疸、鼓胀、消渴、积聚、痫、狂、胃痛、胁痛等。
(2)确定了内科疾病的治疗原则(3)有治疗方剂——《内经》十三方(二)内科学的奠基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确定辨证论治的体系,创制有效治法方药。
(三)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中医内科学讲稿
中医内科学讲稿
一、中医内科学概述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人体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及预防、康复等。
中医内科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理论基础,是中医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病因与病机
病因是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包括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劳倦等因素。
病机则是指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制,包括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不和等方面。
了解病因与病机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三、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内科学的核心,是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等表现,运用中医理论进行分析和判断,得出证候诊断,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辨证论治要求医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了解,综合分析,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四、治疗原则与方法
中医内科学的治疗原则是以辨证论治为基础,以整体观念为指导,采取综合治疗的方法。
治疗方法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推拿、饮食调理等。
中药治疗是中医内科学的重要手段,针灸推拿对于缓解症状、调理身体也有很好的效果。
同时,饮食调理也是中医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合理的饮食可以调理身体,增强抵抗力。
五、预防与康复
预防和康复是中医内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预防主要是通过调理生活起居、饮食运动等方面,增强身体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康复则是通过中医的治疗手段,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六、总结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床医学的重要基础。
掌握中医内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于提高临床医学水平,保障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医内科学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医内科学讲稿肺系第七节肺胀
中医内科学讲稿肺系第七节肺胀肺胀【概说】一.概念: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种病证。
临床表现为胸部膨满,憋闷如塞,喘息上气,咳嗽痰多,烦躁,心悸,面色晦暗,或唇甲紫绀,脘腹胀满,肢体浮肿等。
其病程缠绵,时轻时重,经久难愈,严重者可出现神昏、痉厥、出血、喘脱等危重证候。
二.沿革:(一)《内经》载有肺胀的病名及临床表现。
《灵枢·胀论》篇说:“肺胀者,虚满而喘咳。
”(二)《金匮》对肺胀的证治论述颇详。
“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三)隋唐时期,各医家对肺胀之机理的认识。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咳逆短气候》认为肺胀的发病机理是由于“肺虚为微寒所伤则咳嗽,嗽则气还于肺间则肺胀,肺胀则气逆,而肺本虚,气为不足,复为邪所乘,壅否不能宣畅,故咳逆,短乏气也。
”(四)后世医籍的认识不断有所充实发展。
如元·朱丹溪《丹溪心法·咳嗽》篇说:“肺胀而咳,或左或右不得眠,此痰挟瘀血碍气而病”,提示肺胀的发生与痰瘀互结,阻碍肺气有关。
清·张璐《张氏医通》认为肺胀以“实证居多”。
清·李用粹《证治汇补·咳嗽》认为对肺胀的辨证施治当分虚实两端:“又有气散而胀者,宜补肺,气逆而胀者,宜降气,当参虚实而施治。
”三.讨论范围:(一)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与西医学中的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相类似。
肺性脑病则常见于肺胀的危重变证,可参考本篇内容进行辨治。
(二)本病病变复杂。
还当与咳嗽、痰饮(支饮、溢饮)互参、注意与心悸、水肿、喘促、喘厥等病证联系。
【病因病机】一、病因(一)久病肺虚如内伤久咳、支饮、喘哮、肺痨等肺系慢性疾患,迁延失治,痰浊潴留,壅阻肺气,气之出纳失常,还于肺间,日久导致肺虚,成为发病的基础。
(二)感受外邪肺虚久病,卫外不固,六淫外邪每易乘袭,诱使本病发作,病情日益加重。
二.病机(一) 病变首先在肺,继则累及脾、肾,后期及心。
中医内科学讲稿气血津液第二节血证
中医内科学讲稿气血津液第二节血证血证【概说】一、概念:凡由多种原因,致使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于口鼻诸窍,或下泄于前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所形成的疾患,统称为血证。
也即是说,非生理性的出血性疾患,称为血证。
二、沿革:(一)《内经》对血的生理、病理已有较深刻的认识。
《灵枢·百病始生》篇说:“卒然多食饮则肠满,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络脉伤。
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
”其中关于络伤血溢的理论,成为后世医家阐述多种血证病机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
(二)后世医家对本病的认识逐步深入:1、《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篇对便血病机、证治与预后作了重点论述,提出按寒热虚实及远血、近血分别论治,其中泻火止血的泻心汤与温脾摄血的黄土汤至今仍为治血证之常用方。
2、《诸病源候论·血病诸候》将血证称为血病,对各种血证的病因病机作了较详细的论述。
3、《备急千金要方》收载了一些较好的治疗血证的方剂,至今仍广泛应用的犀角地黄汤即首载于该书。
4、《济生方·失血论治》丰富了血证病因“所致之由,因大虚损,或饮酒过度,或强食过饱,或饮啖辛热,或忧思恚怒。
”而对血证的病机,则强调因于热者多。
5、朱丹溪对血证之论治独辟蹊径,提出阳盛阴虚致出血的见解。
6、《医学正传·血证》率先将各种出血病证归纳在一起,并以“血证”之名概之。
自此之后,血证之名即为许多医家所采用。
7、《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吐血》提出了著名的治吐血三要法,强调了行血、补肝、降气在治疗吐血中的重要作用。
8、明代张介宾将血证病机以气与火立论。
《景岳全书·血证》云:“血动之由,惟火惟气耳。
”提出“火盛”与“气伤”,对临床的指导作用较大。
9、晚清·唐宗海的《血证论》为血证的专著,对各种出血的病因,病理及辨证施治都有精辟论述,提出“止血、消瘀、宁血、补血”四法,乃通治血证之大纲。
2024年中医内科学(课件)课件
中医内科学(课件)课件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人体内脏、经络、气血、阴阳等方面的病理变化及其防治规律。
本课件旨在介绍中医内科学的基本理论、常见病证及其治疗方法,帮助学习者系统地掌握中医内科知识。
一、中医内科学的基本理论1.脏腑经络学说中医认为,人体内脏与经络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整体。
内脏包括五脏(心、肝、脾、肺、肾)和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经络则是连接内脏、运行气血的通道。
脏腑经络学说揭示了人体内脏、经络、气血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中医内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内科学的核心理论。
阴阳代表事物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五行(金、木、水、火、土)则代表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生克关系。
阴阳五行学说认为,人体内脏、经络、气血等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均可用阴阳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来解释。
3.病因病机学说病因病机学说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病机制及其演变规律。
中医认为,病因包括内因和外因,内因主要指情志、饮食、劳逸等,外因主要指六淫(风、寒、暑、湿、燥、火)等。
病机则是指疾病发生、发展的内在规律,包括病位、病性、病势等。
4.诊断方法中医内科学诊断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诊。
望诊是观察患者的精神、面色、舌象等;闻诊是听取患者的声音、呼吸等;问诊是询问患者的病史、症状等;切诊是触摸患者的脉象。
四诊合参,全面了解病情,为辨证论治提供依据。
二、常见病证及其治疗方法1.感冒感冒是感受风邪所致的常见病证。
临床表现为发热、恶寒、头痛、身痛、鼻塞、流涕等。
治疗方法为疏风解表、清热解毒,常用药物有银花、连翘、薄荷等。
2.脾胃虚弱脾胃虚弱是指脾胃功能减退所致的病证。
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
治疗方法为健脾益气、和胃消食,常用药物有党参、白术、茯苓等。
3.肝郁气滞肝郁气滞是指肝气郁结所致的病证。
临床表现为胸闷、胁痛、情绪抑郁等。
治疗方法为疏肝解郁、理气止痛,常用药物有柴胡、白芍、川芎等。
《中医内科学》讲稿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讲稿第一章肺系病证中医内科学教研室薛博瑜2004.10中医内科学引言一、中医内科学的定义中医内科学是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研究人体的内脏疾病,阐述内科所属病证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并以传统中医药治疗方法为主的一门临床学科。
基础——中医学理论对象——人体内脏疾病内容——内科病证病因病机证治规律手段——传统中医药医学——西医学、传统医学西医学:起源于古希腊、古罗马。
古希腊——希波克拉底:四元素(土、气、火、水),四体液(血液、粘液汁、黄疸汁、生胆汁)、医学誓言古罗马——盖仑:解剖、临床医学阿拉伯——阿维森纳、医典文艺复兴:达·芬奇:解剖(1452 ~ 1519)哈维:血液循环(1628)列文虎克(荷兰1632 ~ 1723)发明显微镜琴纳发明牛痘接种法(1798)巴斯德(德国1877 ~ 1895):微生物致病学说伦琴(德国):发现X线(1985)班廷(加拿大):发明牛胰岛素治疗糖尿病巴甫洛夫:(1849~1936)苏联生理学家弗莱明(苏格兰)发明青霉素(1929),1940年应用。
二、重要性中医内科学是综合基础理论、联系临床实践的桥梁课,比较系统地反映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同时也是临床其他各科的基础,是一门临床主课。
三、发展概况(一)内科理论的起源1、殷周已有内科病证记载,周代医学分科中疾医——内科医生。
2、《黄帝内经》奠定内科学术理论基础(1)奠定中医学理论基础涉及内科病种110余个,著名的为咳、痹、痿、厥、黄疸、鼓胀、消渴、积聚、痫、狂、胃痛、胁痛等。
(2)确定了内科疾病的治疗原则(3)有治疗方剂——《内经》十三方(二)内科学的奠基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确定辨证论治的体系,创制有效治法方药。
(三)理论和实践的发展1、晋隋唐宋:诊法、病因病机、方药均有发展王叔和《脉经》发展了诊法;葛洪《肘后方》提出诸多治方及急救疗法;《太平圣惠方》、《圣济方》为方书大成。
中医内科学讲稿肝胆第七节中风
中医内科学讲稿肝胆第七节中风中风【概说】一、概念:中风是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或轻者不经昏仆,仅以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蹇涩为主症的一种疾病。
此病多发于中年以上,好发于冬春季节,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危重病。
二、沿革:(一)《内经》的论述。
1、对其症状:有关中风的记载,始见于《内经》。
对其症状,根据发病的不同阶段而有着不同的记载。
对卒中、昏迷有仆击、大厥、薄厥等描述;对半身不遂又有偏枯、偏风、身偏不用、痱风等不同的名称。
2、病因方面:在病因方面,《内经》记载很多,如《灵枢·刺节真邪》篇云:“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云“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
”《素问·调经论篇》云:“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返则生,不返则死。
”此外,还认识到本病的发生与体质、饮食、精神刺激、烦劳过度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如《素问·通评虚实论篇》曾明确指出:“……仆击、偏枯……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
”3、病变部位:至于中风的病变部位,根据《素问·调经论篇》气血并逆之说,结合《素问·玉机真脏论篇》所云:“春脉如弦,……其气来实而强,此谓太过,……太过则令人善忘(王冰:“忘,当为怒字之误也。
灵枢经曰:肝气实则怒。
”)忽忽眩冒而巅疾也。
”可见中风病变部位主要在头部。
(二)历代的主要发展(对中风的认识分为两个阶段)。
1、唐宋以前以“外风”学说为主(多以“内虚邪中”立论)。
如《金匮要略》认为:络脉空虚,风邪乘虚入中,并以邪中浅深,病情轻重而分为中络中经、中腑中脏。
治疗上则多采用疏风祛邪,扶助正气的方药。
2、唐宋以后(特别是金元时代)突出以内风立论。
①刘河间力主“心火暴甚”。
②李东垣认为“正气自虚”。
③朱丹溪主张“湿痰生热”。
④王履从病因学角度归类,提出“真中”、“类中”。
中医内科学讲稿气血津液第三节痰饮
中医内科学讲稿气血津液第三节痰饮痰饮【概说】一、概念痰饮是指体内水液输布、运化失常,停积于某些部位的一类病证。
痰,古通“淡”,是指水一类的可以“淡荡流动”的物质。
饮也是指水液,作为致病因素,则是指病理性质的液体。
为此,古代所称的“淡饮”、“流饮”,实均指痰饮而言。
二、沿革(一)《内经》无“痰”之证,而有“饮”、“饮积”之说。
如《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论述了正常的水液代谢。
《素问》还认为脾肾功能失调,湿邪淫溢,可发生停饮之病。
这些论述,是对痰饮认识的开端,又为后世痰饮学说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金匮要略》始有痰饮名称,并立专篇加以论述,并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痰饮包括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四类,是诸饮的总称。
狭义的痰饮,则是指饮停胃肠之证。
该篇提出“用温药和之”的治疗原则,至今仍为临床遵循。
(三)隋唐至金元,有痰证、饮证之分,逐渐发展了痰的病理学说,提出“百病兼痰”的论点,对临床实践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价值。
唐·孙思邈《千金方·痰饮第六》有五饮之说,立论悉本仲景,而治法方药则颇有发明,如治胸中痰澼,用吐法以祛其邪;治“澼饮停结,满闷目暗”,用中军候黑丸(芫花、巴豆、杏仁、桂心、桔梗)以温下。
(四)严用和提出“气滞”可以生痰饮。
如《济生方·痰饮论治》中说:“人之气道,贵乎顺,顺则津液流通,决无痰饮之患,调摄失宜,气道闭塞,水饮停膈。
”从气与水的关系来论述本病的病机,明确阐明了气滞津凝则生痰饮,甚为精辟。
(五)杨仁斋所著《仁斋直指方》首先将饮与痰的概念作了明确的区分,提出饮清稀而痰稠浊。
(六)清·叶天士总结前人治疗痰饮病的经验,重视脾、肾,提出了“外饮治脾,内饮治肾”的大法。
三、讨论范围四饮的临床表现多端,大致与西医学中的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渗出性胸膜炎、慢性胃炎、心力衰竭、肾炎水肿等均有较密切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内科学讲稿中医内科学讲稿第八章经络肢体病证第二节痹病(第351~358页)教材:中医内科学(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第六版)讲授:林寿宁教授【概述】一.定义⒈定义:痹病指因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邪气乘虚而入,致使气血凝滞,经络痹阻,引起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及畸形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⒉别名:痹证(现多数书籍为此名)、历节风(关节肿,游走不定)、痛风(李杲、朱丹溪言)。
⒊病名解释:痹者,闭也。
闭阻不通之意。
本病泛指邪气闭阻躯体或内脏的经络而引起的病证。
但通常指风、寒、湿三种邪气侵犯肌表经络和骨节,发生关节或肌肉疼痛、肿大、重着等一类疾患。
本节讨论的也是此类病证。
脏腑痹病(五脏痹、六腑痹、奇恒之腑痹等)不在本节讨论之列。
二.历代文献简介痹病首论于《内经》。
《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著)痹也。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记述“历节”一病,创有桂枝芍药知母汤及乌头汤,为今常用。
后世如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宋《济生方》,金《兰室秘藏》,元《格致余论》,明《景岳全书》,清《临证指南医案》、《医林改错》等对痹病都多有论述。
三.范围(西医病名)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骨质增生)、痛风等风湿性及一些代谢性疾病。
【病因病机】一.病因⒈素体虚弱,腠理疏松,营卫不固,是为内因。
⒉风、寒、湿、热之邪侵袭是为外因。
因于居处潮湿、涉水冒雨、气候剧变、冷热交错而感邪。
湿邪也有因于脾虚失运,湿从内生而伤于肌肉筋骨者。
二.病机⒈风寒湿邪特性风为阳邪,善行数变,具开发腠理,穿透肌肤之力;湿性粘滞重着;寒气凝涩,阻滞经络气血;火热之邪,伤津迫血。
寒借风性内犯,风借寒性附邪于病位,而成致病之基。
⒉三邪合至,夹杂而病风邪疏泄之力,寒邪收引之能,湿邪粘着、胶固之性本相互为用,使经络壅塞,气血运行不畅,致筋脉失养,绌(chu音畜,伸屈之屈,今引伸为不足,相形见绌)急而痛。
绌急现多用拘(ju音居)急,拘乃收引抽急之意。
⒊风湿热邪致病或有感受风热之邪,与湿邪相并,而致风湿热合邪为患。
或素体阳盛、阴虚内热,感受外邪后易从热化,或风寒湿痹日久化热而病为热痹。
因此,上述各种外邪是共同侵袭肌体而致病的,说其共同,常是风寒湿邪,或是风湿热邪侵袭肌体。
由于感受外邪种类的轻重不同,所以表现的证候各有特点,但这并不是说其他病邪不存在。
◆痹病病因病机示意图:风邪善行数变风借寒性附邪风气胜为行痹寒邪凝涩杂至寒借风性内犯痹阻经络,气血凝滞,合而为病寒气胜为痛痹湿邪粘滞重着湿邪粘着胶固风寒湿痹化热湿气胜为着痹热邪伤津迫血风湿热邪侵袭热痹正气不足另有药物所伤略。
【诊断与鉴别诊断】(一)诊断⒈临床表现: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及畸形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⒉病史:本病常有反复发作史。
⒊辅助检查:实验室及X线检查有助于痹病的诊断。
(二)鉴别诊断痿病:痹病久治不愈,可渐见痿瘦,而以痿病相似。
痿病表现为肢体痿弱,羸(Lei)瘦无力,行动艰难,甚至瘫软于床,但肢体多无疼痛,而痹病却以疼痛突出。
风湿热之关节病变、痛风性关节炎、膝眼风(鹤膝风)亦从痹病辨治。
课本讲的不对。
【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每个证的辨证)行痹着痹痛痹热痹尪痹气血两虚主症游走、酸痛重着麻木剧痛不移红肿热痛僵痛变形绵绵而痛紧痛病邪风邪胜湿邪胜寒邪胜热邪胜痰瘀胜、肾虚气血虚虚实实证多实证多实证多实证虚实夹杂虚证或夹脾虚或夹虚证二.治疗原则以祛邪活络,缓急止痛为大法。
根据其邪胜之不同具体施治,并适时以扶正之品。
如行痹以散风为主。
湿痹以渗湿化浊为主,佐以健脾益气之品。
痛痹以散寒活血为主,适予助阳之品。
热痹以清泄郁热为主。
尪痹以祛痰瘀,益肝肾为主。
气血不足以补益气血为主。
痹证的治疗因地域不同、季节变化而用药寒温补泻有异。
三.分证论治⒈行痹※证候:特点:肢体关节酸痛,游走不定,不局限于一处,关节屈伸不利。
急发者可见局部红肿,触之热感。
或躯干及关节端见环状红斑。
伴外感风邪之证:恶风或恶寒,舌质淡红(课本说舌红不妥),苔白,脉浮或浮紧。
结合图片讲解证候特点。
※治法:宣痹通络疏风。
※方药:宣痹达经汤(该方出处不详,以下组成以课本为准,未经审对)威灵仙、羌活、防风、秦艽、豨莶草、清风藤:疏风祛邪;蜂房、乌梢蛇、地鳖虫、螳螂:通经活血宣痹;当归、穿山甲:活血导滞。
运用:本证也可用防风汤:防风、当归、茯苓、杏仁、黄芩、秦艽、葛根、麻黄、肉桂、生姜、大枣、甘草。
该方有祛风通络,散寒除湿功效。
疼痛以上肢关节为主,酌选羌活、白芷、威灵仙、姜黄、川芎等疏风通络止痛。
疼痛以下肢关节为主,酌选独活、牛膝、防己、萆薢等通活络止痛。
评价与经验。
常见证候。
本证用西药控制症状较好,中医对治标治本均有良好效果。
前版教材用防风汤,故列之参考。
治验举例。
⒉痛痹特点:肢体关节紧(剧)痛不移,局限一处,痛处喜温恶寒,甚至关节屈伸不利,局部皮色不红(课本说关节不肿不妥,应为可肿),触之不热。
见寒证之象:舌质红润或淡红,舌苔白而薄腻,脉多沉弦而紧,或沉迟而弦。
※治法:温经散寒和营。
※方药:乌头汤。
制乌头(先煎)、麻黄、白芍(大量)、黄芪、甘草。
运用:注意制乌头的用法,必须久煎,最好为2小时以上,以减其毒性。
用量可视病人情况而定,一般为10克,多不超过20克。
可加苍术、白术健脾祛湿。
可加姜黄、当归,或合黄芪桂枝五物汤活血养血通络。
腰痛为主,多以肾虚有关,酌加杜仲、桑寄生、淫羊藿、巴戟天、续断等。
舌苔黄,有化热象,宜寒热并用,投桂枝芍药知母汤合之。
其他可参考行痹之运用项。
评价与经验。
常见证候。
本证中医治疗有长处。
验案举例。
⒊着痹特点:肢体关节酸胀、疼痛,重着不移,局部不红,重则关节肿胀,甚至屈伸不利。
寒湿:颜面苍黄而润,舌质淡红,舌苔白厚而腻,脉濡缓。
湿热:关节局部肿热,舌质红,舌苔黄厚腻,脉滑或滑数。
※治法:渗湿通经活络,佐以健脾。
※方药:薏苡仁汤加减。
薏苡仁、川芎、当归、麻黄、桂枝、羌活、独活、防风、制乌头、苍术、生姜、甘草。
运用:以寒湿为主者,酌加干姜、细辛。
湿热明显者,酌去制乌头、桂枝、麻黄、当归等温燥之品,加黄柏与苍术为二妙散。
湿气盛,关节肿胀明显者,可加萆薢、木通、姜黄利水通络。
肌肤不仁,可加海桐皮,豨莶草祛风除湿通络。
本证也可用蠲(juan 音娟)痹汤治疗:羌活、独活、桂枝、秦艽、当归、海风藤、桑枝、乳香、木香、甘草。
(课本无此方组成,此补)评价与经验。
本证常不独立存在,而是与其他证候兼夹出现。
蠲痹汤是个好方剂,有祛风散寒除湿,活血通络,扶正祛邪之功。
对于风寒湿偏盛不明显的,可作为痹病基本方化裁治疗。
⒋热痹※证候:特点:肢体关节疼痛,痛处焮(xin 音新)红灼热,肿胀疼痛剧烈,得冷稍好筋脉拘急。
(红肿热痛)伴实热证:发热,口渴,喜冷恶热,烦闷不安,舌质红,苔黄燥,脉洪数。
结合图片讲解证候特点。
※治法:清热解毒通络,佐以疏风。
※方药:白虎加桂枝汤。
石膏、知母、粳米、桂枝、甘草。
运用:可酌加忍冬藤、连翘、黄柏清热解毒;海桐皮、姜黄、威灵仙、防己、桑枝活血通络,祛风除湿。
也可用宣痹汤(《温病条辨》)加减治疗:防己、杏仁、滑石、连翘、栀子、薏苡仁、半夏、蚕沙、赤小豆、姜黄、生姜。
化火伤津,见关节红肿,疼痛剧烈,入夜尤甚,壮热烦渴,舌红少津,脉弦数者,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止痛。
可用犀角散(《备急千金要方.卷八诸风.贼风第三历节》)治疗(犀角、羚羊角、前胡、栀子、黄芩、射干、大黄、升麻、淡豆豉。
本方经查对原文如此,第五、六版教材所录均错。
)可酌加生地、玄参、麦冬养阴凉血。
评价与经验。
西医西药可迅速控制病情,可中西医结合治疗。
验案举例。
⒌尪痹※证候:特点:肢体关节疼痛、肿大、僵硬、变形,屈伸不利,甚则肌肉萎缩,筋脉拘紧,肘膝不得伸,或尻以代踵、脊以代头。
但早期病变者多无关节关节变形,而以疼痛、肿大、屈伸不利。
早晨关节僵硬疼痛是其特征性症状。
常见舌脉象:舌质暗红,脉细涩,或弦虚。
结合图片重点讲解尪痹的证候特点。
※治法:补肾祛寒,活血通络。
※方药:补肾祛寒治尪汤。
(辽宁中医学院候平玺方)续断、补骨脂、熟附子、熟地黄、骨碎补、淫羊藿、桂枝、独活、威灵仙、白芍。
运用:瘀血证明显者酌加桃仁、红花、血竭、牛膝,乳香、没药。
痰证明显才酌加白芥子、胆南星。
兼有热证者去熟附子、淫羊藿、桂枝,酌加黄柏、知母、忍冬藤。
评价与经验。
疑难、常见病证。
1999年暑假在学院的组织下,与同学们到广西天鹅县向阳乡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曾见此证典型病例并进行了论治和摄有照片。
(引导同学们回顾当时诊治情况并结合贫困山区缺医少药的症状状况开展简短讨论。
)通过对社会实践所见所闻的回顾与讨论,同学们应该对贫困山区缺医少药的情况有进一步的了解,大家都是新时代的医学生,肩负着为人民服务的责任与义务。
治疗本证要注意攻补结合,寒温并用。
尪痹并非都为此类证候,也有表现热证、寒证的,治疗方法不同。
(扼要介绍相关证候的证治。
)验案举例⒍气血亏虚证※证候:特点:四肢乏力,关节酸沉,绵绵而痛,麻木尤甚。
多为久病,长期服用驱风活络之剂者。
伴气血两虚象:汗出畏寒,心悸时作,纳呆,面色无华,形体虚弱,舌质淡红,舌苔薄白或黄,脉多沉虚面缓。
※治法:益气养血,活络舒筋。
※方药:气血并补荣筋汤。
(出处不详)生薏苡仁、茯苓、白术、首乌、当归、熟地黄、黄精、蜂房、乌梢蛇、豨莶草、络石藤、狗脊、秦艽、菟丝子。
运用:本证有偏于气虚或血虚之不同,临证可相机处置。
本证又常夹肝肾不足或营卫失调的。
或相应治之。
本证也可用独活寄生汤、黄芪桂枝五物汤化裁治疗。
前者为兼肾虚者用之,后者的营卫不和者用用之。
并血瘀者酌合用桃红四物汤。
可参照前一证之运用项。
评价与经验。
常见证候。
许多痹病气血两虚证者理化检验并无异常。
本证的治疗为中医的特长。
验案举例。
【现代中医治疗与名老中医经验】1.中医单味药治疗研究概况:雷公藤。
主要适应症为尪痹。
介绍雷公藤煎及其制法。
青风藤。
主要适应症为尪痹。
介绍中成药风痛宁。
制乌头。
主要适应症为痛痹。
介绍制乌头煎及其制法。
马钱子。
主要适应症为痛痹。
以上除青风藤外均为毒付作用较大的药物,运用时务必要久煎,并注意用量不要过量使用。
2.名老中医经验:简介以下各位名老中医治疗痹病的经验。
焦树德补肾祛寒活血治尪痹经验。
朱良春用虫类药治疗痹病经验。
颜德馨活血化瘀治疗痹病经验。
林沛湘和营补肾,活血通络治疗痹病经验及通经行痹汤。
【转归与调护】※痹病的转归因其所病的性质有关。
风湿热之关节炎,有可能损害心脏,所谓“风心”是也;类风湿性关节炎虽说可关节畸形,以致不艰行走,但对身体重要器官的影响相对较少;许多结缔组织病所见的关节损害,只是其病的表现之一,预后一般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