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理解重点句段的常用方法

合集下载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抓关键词句理解课文的能力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抓关键词句理解课文的能力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抓关键词句理解课文的能力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一直是一个重要的任务。

而抓住关键词句是理解课文的关键。

本文将从教师指导、阅读策略和课堂实践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抓关键词句理解课文的能力。

一、教师指导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的指导对学生的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几种教师指导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抓住关键词句。

1. 提供示例和解释:教师可以通过提供示例来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关键词句。

比如,可以在课文中找出一个关键词句,然后解释它起到的作用。

通过示范和解释,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关键词句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

例如,提醒学生注意课文中出现的重复词汇或精确描述,然后询问他们为什么认为这些词汇是关键词句。

通过思考和讨论,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抓住关键词句。

3. 演示技巧: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演示一些关键词句的理解技巧。

例如,如何通过上下文来理解词义,如何利用标点符号来抓住关键句子等等。

通过演示,学生可以学到实际的技巧和方法。

二、阅读策略除了教师的指导外,学生也需要学习一些阅读策略,以帮助他们抓住关键词句。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阅读策略。

1. 预测:学生可以在读课文之前先尝试预测关键词句的位置和内容。

通过预测,他们可以更有目的地阅读,并更容易抓住重点信息。

2. 利用上下文:学生可以通过上下文来理解和抓住关键词句。

在遇到不认识的词汇时,他们可以尝试通过上下文的线索来猜测词义。

同样地,他们也可以通过上下文的衔接关系来找到关键句子。

3. 注重标点:标点符号在句子中起到明确意思和结构的作用。

学生可以在阅读时注重标点符号的停顿和分割,以帮助他们抓住关键词句。

三、课堂实践在语文教学中,有许多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抓关键词句能力的课堂实践方法。

1. 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幻灯片、视频等来展示课文中的关键词句。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抓关键词句理解课文的能力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抓关键词句理解课文的能力

2020年20期┆193随笔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抓关键词句理解课文的能力潘思贝摘 要:阅读是小学语文课程体系当中的一个关键模块,具有综合性。

有效的阅读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形成对于语言文字的综合理解能力。

对于很多小学生而言,阅读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形成这种认知的原因在于其没有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由于小学生的思维具有形象性的特点,这就使得教师应该培养学生通过找到文本中的关键词来深入理解课文的能力,以此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本文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抓关键词句理解课文的能力展开了一系列的浅谈。

关键词:小学语文;关键词句;阅读理解能力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立足文本,提出疑问,能够根据上下文之间的联系理解词句和语段的意思,通过关键词句分析其在情感和思想表达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把握课文的大意。

因此,以培养学生的文字阅读能力为目标,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其能够准确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的能力,为开展有效阅读教学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借助微课帮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之前,应该组织学生进行预习,使学生能够对课文内容形成基本认知。

在预习环节,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解决课文中存在的生字词。

教师可以将课文中的生字词归纳下来,将其读音与意思的讲解录制成微课的形式,融入图片、简单的文字和动画效果,供学生在课前预习中观看。

这样的方式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预习环节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另外,在微课中,教师也可以布置学习任务,比如,让学生自主利用工具书或者信息化软件查找一些字词的意思,并将其标注在课文当中。

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随机抽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

二、引导学生课堂自读对词句形成初步感知在课堂中,进入到学生自读环节,教师应该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将课文当中自己没有完全理解的词句划出来,对于自己感受较为深刻的语句,在旁边写几句自己的理解,或者针对于课文中的某些语句提出相应的问题。

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方法有哪些想让学生学习好阅读,就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他们对阅读的热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阅读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注重阅读方法的渗透,建设一个开放而又有活力的语文教学环境,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激发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没有良好的学习兴趣是不能学习好任何功课的,就更谈不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了。

不但是学习如此,就是其他的事情也是如此。

因此,想让学生学习好阅读,就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他们对阅读的热情,当学生有了阅读的兴趣之后。

他们就会有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了,他们阅读起来也不会感到困难了,而是真正地进入到了阅读的神秘境界之中,当有的学生进入到阅读的痴迷状态时候就是达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

所以,我们要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样就要比老师以灌输式进行挤压教学好得多。

在小学教材选编中,文本以记叙文和文学作品的体裁占绝大部分,这些课文都具有内容生动具体,描写叙事活泼鲜明。

所以从这些美文中,学生可以领略到文章的最大益处,当我们进入分析课文的时候,要让学生去很好地赏析文本里的精炼美妙的语言,挖掘作者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能够在文章中得到深刻的启迪和教育,并且和作者产生共鸣。

所以,当他们进入课文的语言形象画面后就会被吸引住,融进课文的崇高境界之中,他们自然也就越读越感兴趣,达到乐在其中的效果。

例如,我执教《海底世界》时,我先向学生问道:“我们今天来学习《海底世界》一课,请同学们先说说,海底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接着同学们就争先恐后地说了自己的看法:海底下看不到太阳。

应该是漆黑一片;有的说:海底应该非常的寂静,静得非常可怕;还有的说,海底下有很多动物,很多植物,非常美丽等。

我对同学们的回答没有进行纠正和肯定,而是启发他们从课文里就可以得到正确的答案了。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理解词语的方法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理解词语的方法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理解词语的方法学丰紫春内容提要:小学词语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基础、最根本的内容。

应渗透在知识的传授、水平培养、思维训练和情感熏陶上,真正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能够通过联系上下文、比较词语、演示词语、分析字形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小学语文课标》中关于词语教学的目标是: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文中的词语的意思,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但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达到这个目标?这个问题常常困扰着我们语文教师。

以下就以小学语文课文中的文章来谈谈我在词语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

一、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这句话的理解,就要抓关键词语“晶莹的丰碑”这个词来理解句子的意思。

的确,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的身体,从形象上看就像一座晶莹的碑。

更重要的是,军需处长是为战友而牺牲的,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成了战友们心中的丰碑,永远耸立在天地间。

在这里我采用朗读来加深理解。

朗读,让词语教学“有情”,这种敬仰之情就需要联系上下文,让学生在朗读中来体会文章中的人物精神,让学生通过朗读上下文,整理上下文的内容,在朗读的过程中注于目,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加深对词语和文意的理解和感悟,情感上得到升华.2、联系上下文通过度析句意直接感知词语意。

如《翠鸟》一文“鲜艳”一词语,“它的颜色非常鲜艳。

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让学生自己讨论这四句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的?经过讨论,学生弄清这四句话按总分式描述了翠鸟各部分的羽毛的颜色。

首先总体描述翠鸟的羽毛颜色非常鲜艳,然后从上到下,有条理地介绍了翠鸟的头、背、腹各部分羽毛的颜色。

层次十分清楚地让学生感知色彩的明丽,从而理解了“鲜艳”一词,同时在描写中,作者特意用“头巾”、“外衣”、“衬衫”来打比方,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浅谈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题教学的策略

浅谈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题教学的策略

浅谈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题教学的策略摘要:阅读能力影响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整体语文学习能力,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产生了很多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困惑,这不利于语文阅读学习效率的提升。

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题教学的策略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五年级;阅读题;教学策略引言加强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题教学策略的研究非常重要,其能够改进语文阅读题教学,也能让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阅读思维品质在课堂上得到发展,这样学生在面对阅读题的时候自然知道如何处理一、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应用阅读教学的意义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负责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并融入识字课程,提高他们的基础人文储备素养,并增强实践技巧。

但是,小学语文课程不仅仅需要这些内容的授课,教师还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加入阅读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在语言学习的基础上,得到相应的文学积累效果,促进综合能力的提升。

为了有效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授课教师需要应用相应的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帮助他们实现良好的学习效果,落实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困境(一)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得到有效保障课堂教学活动中,应以小学生为中心,有效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并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的课堂主动参与性,这样课堂教学才会更加有活力,有效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亦应该如此。

但是在小学语文阅读实际教学中,大多数情况下没有有效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表现为,教师经常通过各种方式来带领学生阅读,或者是教师让学生通过阅读来完成课后问题……教师领读也好,让学生读后完成课后问题也好,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却没有在阅读中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我们常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的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道理,假如学生用心阅读完一篇文章,他肯定会有自己的想法和认识,心中会或多或少泛起波澜,但我们教师很少为学生提供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策略摘要:在教师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际过程中,教师通常采用的模式是教师在讲台上带领学生阅读课文—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文本解读—学生认真做阅读学习笔记这样的流程。

这种固定化的教学流程难以提升学生的语文文本阅读质量,在这种情况下,读写结合教学方法成为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途径。

相比于传统教学手段,读写结合法更注重于学生对文本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加深学生对语文文本知识的理解,从而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读写结合;策略探究引言阅读与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

而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将阅读与写作这两中教学内容结合起来,通过阅读的深人理解加强写作能力,同时通过写作方式的引导启发学生加深对于阅读作品的理解与鉴赏能力。

因此,读写结合的策略不仅有利于阅读能力的提升,同时也有利于写作能力的提升,对于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以及综合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长期以来,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当中,教师将阅读作为一种单独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未能完全发挥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对于语文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

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模式,有效的提升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发挥阅读教学在语文综合能力培养上的重要作用。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1.1学生认为语文阅读枯燥乏味小学生受年龄阶段的思维发展程度的限制,在进行语文文本阅读和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系列的困难。

比如,在阅读过程中会遇见生僻字,字典很难进行查阅;在理解文本主旨感情的时候受到人生阅历的限制,在教师讲述作品的情感部分时没有更深的理解和体会,从而导致学生在进行文章主旨类题目解答的过程中只会套用理论格式进行解答。

久而久之,学生在开展语文文本阅读时会觉得语文阅读枯燥乏味。

1.2教师对读写指导重视度不高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许多教师认为,只要学生平时多读书就可以提高阅读和习作水平,在平时布置作业时,经常为学生留一些读课文和抄写好词好句的任务,但小学生学习能力有限,整合知识的水平不高,即使将好词好句完全记忆,但是在运用过程中也会存在很大难度。

浅谈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略读是指对一段文本进行快速浏览,从中获取主要信息的阅读方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略读是一项重要的阅读技能,能够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文章内容,提高阅读效率。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

一、引导学生了解略读的意义和方法在教学中,应该首先引导学生了解略读的意义,即快速获取主要信息,在有限的时间内理解文章的大意。

同时,要教给学生略读的方法,例如,先去读标题、章节大意和每段首句,借助标点符号和格式来帮助理解文本,等等。

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对两个版本的同一篇文章进行对比略读,并将结果分享,来巩固学生的略读技能。

二、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略读的目的是为了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将略读的重点放在中心思想上。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并找出文章的主要观点,例如,“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作者想通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等等。

三、启发学生获取文章的重点信息在略读过程中,学生需要快速获取文章的重点信息,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启发学生积极寻找重点信息,并用自己的话进行总结和归纳。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提取关键词、关键句子等方式来找到文章的重点信息,并将其整理成笔记或思维导图的形式,以便后续的复习和记忆。

四、巧妙设计课堂活动为了增强学生的略读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巧妙地设计一些课堂活动,例如,通过给学生一些短文或新闻,让他们在有限时间内快速略读并回答问题,或者让学生进行小组竞赛,看谁能最快地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等等,这些活动能够增强学生的略读能力和兴趣。

五、注重巩固和应用略读技能在教学中,还需要注重巩固和应用学生的略读技能。

可以通过课堂练习、作业布置等方式来巩固学生的略读技能。

例如,让学生根据略读出来的信息,进行文章概括或者其他形式的写作,这样可以让学生将略读技能应用到实际阅读当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工作,它能够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文章内容,提高阅读效率。

小学阅读理解的技巧和方法

小学阅读理解的技巧和方法

小学阅读理解的技巧和方法
首先,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前提。

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给孩子选择适合年龄的有趣的书籍,或者利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引起孩子的兴趣,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从而增强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其次,注重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孩子们在阅读时应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比如在安静的环境下专心阅读,不要分心;注意阅读速度和语音语调,尽量做到字正腔圆,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另外,要培养孩子的阅读主动性,让他们学会自主选择阅读内容,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再者,教会孩子掌握阅读理解的方法。

在阅读时,孩子们可以通过画线标记关键词,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文章;可以通过概括每段的主题句,帮助自己理清文章的逻辑结构;还可以通过问题导向的阅读,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最后,多进行阅读理解训练。

家长和老师可以为孩子提供大量的阅读材料,让他们进行阅读理解训练,比如阅读文章后进行问题回答、文章复述等练习,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总之,提高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需要从培养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掌握阅读方法和进行训练等方面入手。

只有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让孩子在阅读理解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绩。

希望家长和老师能够重视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指导。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切入点-重难点-训练点论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切入点-重难点-训练点论文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切入点\重难点\训练点[摘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抓住选准切入点,运用训练点,从而突破重难点,从而对语文阅读教学课堂进行把握,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课堂教学切入点重难点训练点《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文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这句话告诉我们在语文课堂上我们要积极培养学生各种语文素养。

那么我们在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呢,笔者觉得只要紧紧抓住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切入点、重难点和训练点即可实现。

那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切入点、重难点、训练点如何把握呢?现以本校语文教研活动中的教学研讨课《梅兰芳练功》为例,谈谈自己的看法。

、《梅兰芳练功》是上海市新教材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详细地记叙了梅兰芳小时候刻苦练习跷功的故事,使同学们懂得了“天才出于勤奋,只有从小打好扎实的基础,长大后才能成才”的道理。

一、切入点——牵一发而动全身阿基米德曾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意思说只要我们选对支点,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学的语文课堂只有短短的35分钟,要求我们语文老师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找准课的切入点,既可以使课堂教学纲举目张,层次清晰,又可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研究愿望。

如何找到文章的切入点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文本体裁特征、学生知识积累与认知水平、学生能力培养的需要。

《梅兰芳练功》的课堂切入,我们首先可以考虑记述文的体裁特征,从题目切入,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事件分别是什么。

从题目出示,直接引入,逐个突破,一目了然。

其次考虑学生的知识积累,本单元中都是描写名人的文章,之前学到的《“神童”的秘诀》中的陈毅,能用怎样的形容词来形容他?今天我们将学习另一个名人,那就是梅兰芳,读读书本,说说你可以用一个什么词语来形容他?你知道梅兰芳是位怎样的人?引导学生通过学习,体会人物梅兰芳的勤奋刻苦,顽强的性格特征。

浅谈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教学论文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浅谈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

可见培养阅读能力是极其重要的。

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现象。

这样,不能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词汇、说话、朗读、概括、思维能力都得不到真正的提高。

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浅见。

一、培养阅读能力,首先要加强词句训练。

读课文要理解其中的词语和句子,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要会自觉地使用学过的词语和组织出所需要的句子,才能更好地准确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掌握一定的词语知识和句子知识,是发展阅读和写作的重要基础。

因此,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语和引导学生运用词语十分重要,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内容。

词语训练要注意两点:一是既要重视理解又要重视运用,把学和用结合起来;二是要与阅读课文与理解文章结合起来。

一些常用的词语,要引导学生在说话和作文中学习使用。

一些基本句子形式,要引导学生加深认识,并让他们口头或书面造句子,学会使用。

在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时应让学生了解这些词语和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和用法。

有的词语一读就懂,不需要讲解。

有的词语稍作比较;学生就理解了。

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哪里重点应引导学生说,也就口头运用。

为了是学生更好地理解运用祖国丰富的语言,有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课文中词语、句式变换说法。

二、教给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1.指导预习,教方法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

学生刚上三年级,不会预习,我就把预习拿入课堂,集中上好预习指导课,教给学生预习方法:①读熟课文,要求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②边读边想,读后能比较准确地回答出课文的主要内容;③要借助字典认字,理解词语。

如在教学《倾斜的伞》一课时,让学生按上述预习方法,学习课文,当学生熟读课文,说出课文主要内容,并借助字典认字,理解词语,把不理解的句子划上记号以后,再让学生回顾刚才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自己归纳出预习的方法和步骤。

小学生如何有效理解课文

小学生如何有效理解课文

小学生如何有效理解课文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课文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只有正确地理解课文内容,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那么,小学生如何才能有效地理解课文呢?
首先,小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应该注重审题。

在学习新课文之前,先仔细阅读题目,明确主题和要求,这有助于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重点、有目的,更好地理解课文。

同时,审题还可以帮助学生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找出重点、难点,做到有的放矢。

其次,小学生要注重语境理解。

在阅读课文时,要注意上下文的联系,理解词语句子的意思。

有些词语可能在不同的语境下有不同的含义,因此只有通过上下文,才能准确理解课文中的内容。

在理解句子时,还要注意句子结构和语法规则,确保理解的准确性。

另外,小学生还可以通过画图、做笔记等方式来帮助理解课文。

通过画图可以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更容易理解和记忆;而做笔记可以帮助学生批注重点内容,总结归纳,加深对课文内容的印象。

这些方法不仅可以在阅读过程中提高专注力,还可以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最后,小学生要做到及时复习和巩固。

在学习完课文后,及时复习所学内容,巩固记忆,不断强化对课文的理解。

通过不断地复习和巩固,可以帮助小学生更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提高学习成绩。

综上所述,小学生在理解课文时,应该注重审题、语境理解,辅助工具如画图、做笔记,及时复习和巩固等方面,来帮助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效果。

希望小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解能力,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打好听、说、读、写的基本功。

而阅读教学则是听、说、读、写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语文教学中离不开文章的阅读,阅读是最基本、最典型的学习形式。

阅读既是学习语言的过程,又是使用语言的过程,通过阅读可以获取信息,知识越多,越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

搞好阅读教学,达到叶圣陶先生说的“教是为了用不着教”的目的,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自身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是现在小学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

一、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忽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有些教师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思想教育课,忽略了语文这门课程本身特有的工具性。

轻视字词句等方面的训练,只顾挖掘课文的人文内涵,忽视学生语文基础能力的培养;而有些教师只专注于字词句和内容分析,而不注意深入挖掘课文中蕴涵的丰富的人文思想内涵,不能让学生从中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审美教育,未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应试教育对阅读教学的影响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但是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思想已被功利主义思想所取代,而在功利主义思想下,教师对学生进行功利主义的阅读教学,片面追求教育结果,以考试的分数论成败,忽视了教育过程中学生价值的实现。

功利主义的教学主要是在课堂上,教师按照考试模式对课文进行讲解,把熟记、难写的字词和相关的文学常识作一点理解性的归纳,完全不涉及原文的情、意、道。

有的教师甚至将课文编成考题,要求学生在不读全文的基础上完成考题。

(三)重内容理解,轻人文熏陶语文既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又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

语文学科是一门人文学科,对学生的人文教育要靠学习主体__学生感悟获得,而不是只靠教师讲解。

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教育中应该特别重视“重意会、重感受、重直觉、重自悟”的人文方法。

现行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于偏重于对阅读内容的详细分析理解,而轻视和机械进行人文教育。

浅谈阅读教学中落实小学语文要素的有效策略

浅谈阅读教学中落实小学语文要素的有效策略

浅谈阅读教学中落实小学语文要素的有效策略摘要:新课程标准要求下,除了关注学生对书本内容的学习,还需要深入教材,掌握人文题材以及语文要素。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更需要掌握学习的方法和习惯。

笔者就围绕小学语文要素,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例,探究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落实语文要素,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从原本的单一关注学到什么的学习环境变为学习内容、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能力共同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要素,阅读教学,落实策略引言:在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中,对于语文要素的相关理论研究比较少,在实践中也很少关注语文要素。

导致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虽然在持续推进,却把重点放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上面,忽视语文要素。

而且就算在语文要素落实语文教学课堂实践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其语文要素的落实基于表面,并未体现于实处,笔者就给予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探究出具体的教学策略。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要素落实情况语文要素围绕两个重点“学什么”“怎么学”,也就是学习的内容和方法,但是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学什么”“怎么学”不是简单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方法,而是站在学生角度上去去明确学习应该学什么知识,如何学习[1]。

举个简单例子,是学生学习了什么东西,如何学得这些东西。

为此语文要素内容可以概括为:语文知识技能、学习方法和习惯。

在实践教学中,语文要素虽然引起教师的注意,但是还是存在一些问题:(1)华而不实,传统教学本质没有改变。

教师一味的强调如何联系生活、想象文章画面、有感情的朗读等,课堂氛围上去了,学生积极性上去了,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涉及语文要素,如作者是如何表达情感的。

这也充分体现了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局限于自己原有的教学经验,忽视对语文要素的落实。

(2)创新了活动,却忽视活动本质。

部分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为落实语文要素,创新教学活动,比如复述课文内容,很多教师选择通过小组合作、全班合作、开火车等多种方式,全班同学都参与到复述故事中,那到底有没有真正获取关于复述的知识反而成为边缘。

几种常用阅读方法指导

几种常用阅读方法指导

浅谈几种常用阅读方法的指导“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语文教学中的千年古训,也是我们现代人开展读书活动所遵循的原则。

为了回应上级的号召,认真落实:“真正让小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促进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

”因此,小学生培养良好的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自身阅读能力,是终身受用的,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打算从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做好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

一、边读边想的方法阅读和思考相结合,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基本方法。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读了又思,思了又读,自然有意,若读而不思,则不知其味……”说明边读书边想,读思结合,是被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

对小学生来说,边读边想是阅读的主动性,积极性的表现,是培养和提高能力的基本方法。

那么,在阅读过程中想什么,怎么想,是首先要明确的问题。

想什么,凡是课文中所包含的词句段篇等方面的内容,都属于阅读时思考的范围。

比如,不懂的字词、一些科技名词术语。

难理解的句子,像《鸟的天堂》里的“……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另外,不懂的或值得怀疑的问题,也应当列入思考的范围之中。

至于怎样想,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还是学会用联系的方法进行思考。

在阅读一篇课文的过程中,在阅读的不同阶段,想什么,可以有所侧重。

如,初读课文,尝试理解不懂的词语,摆出不懂的或想了解的问题;深入理解课文,要学习抓住重点词、句思考理解,进而想全文主要讲了什么,要说明什么,给自己哪些启发、教育;最后还要想想学了这篇课文,在读书方法上有什么收获,在今后作文时可以学习什么。

总之,以一边读一边想,所想的问题,随着阅读的深入,应当由易到难,由小到大,由简单到综合,有梯度、分层次。

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思维活跃起来。

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课文中有相当多的词语、句子,如果就词语解词,就句析句,往往难以理解。

如果把他们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联系上下文琢磨,就能确切地理解。

例如《我们的伯父鲁迅先生》的第一段有一句话:“那时候我有点惊异了,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其中“爱戴”这个词的意思,一般可以解释为“爱”是热爱、敬爱;“戴”是拥戴、拥护。

浅谈小学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和策略

浅谈小学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和策略

浅谈小学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和策略摘要:最近这几年来,我们国家在教育领域当中做出了很多改革和创新,这样做最大的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在现有的基础之上,给学生提供更多优质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可以朝着更加全面的方向稳定的发展下去。

小学阶段语文教学过程当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文言文,但是很多学生都认为文言文比较难学,主要是里面所涉及的一些古词语,学生很难把握它的意思,所以对于这一阶段的学生来讲,想要学好文言文并不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这个时候老师就需要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和价值,采取有创新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掌握文言文。

关键词:小学文言文;教学重点;教学策略;一、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从某种角度上学好文言文其实也能够传承我们国家优势和传统文化,所以学习文言文也是每一个国人需要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在小学阶段让学生学习文言文,其实对于学生的一生成长来讲都至关重要,他们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可以了解我们国家的历史,学习古代的文化,欣赏古代的文学。

记文言文可以更好地提高当下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进一步的加强他们的文学修养。

老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必须要掌握整个语文教学的重点。

首先必须要让学生去学会欣赏文言文,只有在欣赏的过程当中,学生才会对文言文的内容有一个更加深刻的感悟。

真正意义上掌握文言文所包含的大道理,进一步的促进学生的情感教育。

除此之外,再加上小学阶段的学生不管是理解能力还是思维能力都比较弱,我认为学习又有一定的复杂性,所以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不仅仅需要给学生讲一些字和句子,还需要重视和利用起来文言文的教育作用。

不过教师只把眼光停留在字词的学习和理解,其实这样的文言文教学就显得格外空洞。

所以老师必须要挖掘文言文的潜在价值,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思想,学会文言文的阅读方法,这才是教学的重中之重。

另外老师还要结合当下新课改的实际要求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学生在整个课堂当中变得更加主动和积极,才能够保证学生所学的效果。

读中学写,以写促读——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指导策略

读中学写,以写促读——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指导策略

读中学写,以写促读——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指导策略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体系中,阅读与写作一直是密不可分的两部分,他们都是学生向外输出信息的重要方式,无论是口语表达还是书面表达,都对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思维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阅读教学在过程中,教师要坚持读写结合的指导原则,引导学生们坐到读中学写,以写促读,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语言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读写结合;教学策略1培养指尖助读习惯,强化专注能力指尖助读可以简要理解为:引导小学生培养“用指尖追随阅读内容”的良好阅读习惯。

科学表明,指尖助读法能有效集中人的阅读专注力,助推人在阅读中的思考行为。

小学生阅读方法意识习惯相对薄弱。

向学生渗透简单易行的指尖助读方法,有助于改善学生思维涣散、信息摄入片面等问题,以此强化学生阅读思维、提升阅读效率。

而阅读效率的提升将带动学生写作能力的成长。

学生在指读语篇的同时,高度集中地复习生字、词的书写方法,能提升自己掌握程度,降低提笔忘字频率,深化阅读记忆。

例如,在小学语文《开满鲜花的小路》教学过程中,该课文以童真的语言描绘了有关鲜花的温暖童话。

以创造美、了解美、分享美的故事情节激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使学生提升审美意识,培养“分享”宝贵品质。

本篇课文为二年级教学内容,学生识字量、阅读通顺程度和理解能力均停留于浅层。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指尖助读法展开阅读,并在阅读过程中圈出课文中出现的课后必会生字、词。

指读阅读法能对初步接触短篇阅读的学生带来积极指导作用,学生通过指读,能快速甄别陌生字词和课后实际生字,使文章断句更通顺流畅。

在指尖助读习惯培养的作用下,初步接触短篇阅读的学生阅读能力能获得阶段性提升。

2设计阅读笔记教学,捋顺阅读思维阅读笔记是将读与写进行有机结合的重要方式之一。

记录课堂笔记、抄写课堂摘要是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学习方法。

学生通过对课堂教学内容的书写、倾听与记录,保留标准化教育材料,为后续复习提供宝贵资源,并能达到深化课堂教学记忆、整理课堂教学思路、把握教学重点等目的。

浅谈学生如何品析句子

浅谈学生如何品析句子

浅谈学生如何品析句子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

围绕这个目的,阅读教学主要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朗读、说话、作文诸方面的综合能力。

而理解语言又是运用语言的基础,只有理解准确、透彻了,运用时才能得心应手、恰如其分。

理解句子是理解课文的基础,中年级学生在这方面,学过一些方法,但往往学了还不能灵活运用,独立的理解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有时碰到一个句子不知从何着手。

我在教学中,注意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扎扎实实地进行学法指导,切实提高学生理解句子的能力。

下面是我的一些做法。

一、教会基本方法要理解一个句子的意思,学生首先应在文中找到这个句子读一读,把句子读通,这是最基本的方法。

比较简单的句子通过读就能理解意思了。

但是有些句子不是一读就能明白它的意思,我在教学中一般运用以下几种方法来引导学生理解句子。

1、联系上下文读读、想想来理解。

有些句子单独理解较难明白,如果联系上下文就易理解了。

如《杏儿熟了》,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不知道奶奶是笑我傻,还是笑杏儿多。

”这句话的意思究竟是说奶奶”笑我傻”,还是“笑杏儿多”呢?联系上下文读一读就知道了。

原来,奶奶看到杏儿多很高兴,明知道杏儿多得数不清还逗我去数,这里奶奶既是笑我傻又是笑杏儿多,归根结底是笑杏儿多。

因此,读句子,联系上下文读,直至读懂意思,这是理解句子最基本的方法。

2、通过演示动作来理解。

有的句子中有一个或几个连续动作的,教师可边读句子边做动作帮助学生理解。

如《又是你第一个到》课文中这一句:“这位读者掸了掸衣服上的雪……”在读时,教师只要加一个动作演示一下,学生就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

课文中这样的句子较多,教师应让学生多动动手演示演示,句子的意思也就知道了。

如《瑞雪》中的最后一句话:“孩子们在雪地里堆雪人,掷雪球,奔跑着,追逐着,清脆的笑声传遍了山村。

”通过让学生动起手来,把这句话演示出来,不仅使学生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而且让他们更真切地体会到了大雪给孩子们带来的快乐。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第二课时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第二课时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第二课时教学第一篇: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第二课时教学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第二课时教学叶圣陶先生语:“什么是语文?平时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

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

”吕叔湘先生在谈什么是语文时也明确指出:“语是语言,文是文字:这里所说的“语言”是“口语”意思,这里所说的“文字”是“书面语”的意思。

这样看来,“语文”教学就是“口语”和“书面语”的教学。

”课程改革行进到今天,我们清醒的认识到了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于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呈现了较为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相交融的改变,这种改变,不仅仅体现在第一课时,还体现在第二课时,体现的语文学习的整个过程中。

对于语文阅读教学第二课时,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抓住第二课时的特点,取得“走一个来回”的实效。

一、理清第二课时的教学任务毋庸置疑,第一课时的任务是初读探究,理解内容,感悟情感,应注重以读为本;第二课时的任务是扎扎实实地做好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的训练,深入地挖掘文本中的语言文字因素,并进行更多训练;在回顾第一课时达成教学目标基础上安排相关的拓展阅读、拓展练笔。

二、明确第二课时的阅读目的“读”在两个课时中的目的、程度是不相同的。

第一课时是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达到理解感悟的目的,在理解感悟基础上再通过有感情朗读表达出理解。

读通、读顺、读出感情,是有层次的读,读要贯穿整节课。

第二课时的读是对第一课时的升华、深入,在读的过程中感受到表达的巧妙和作用,从而探究表达的方式,经过拓展来练习表达的运用。

两个课时中,“读”的作用很重要。

三、探究第二课时阅读的有效策略对于第一课时的“读”的策略,研究了很多,方法很多。

如何在第二课时读好?我认为可以运用以下策略: 1.回顾内容读。

学习不能灌输,而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

第二课时开始应该回顾课文内容。

可以让学生迅速读后思考并简述来达到回顾课文的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理解重点句段的常用方法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理解重点句段的常用方法
黄纯记得一位语文教学专家曾说过:语文教学就是运用听说读写的方法解决字词句篇的问题。

在小学中高段句和篇的教学成为重中之重。

读懂篇是建立在读懂句的基础之上的。

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理解重点句段是一个教学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总体目标与内容中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

在小学高段的目标与内容中规定: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在人教版语文教材中有多个单元涉及体会句子的深刻含义,理解重点句段的目标要求,例如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等。

这些重点句段,要幺就是含义深刻、深沉储蓄有哲理的句子;要幺就是言约意丰,读后让人回味不已的句子;要幺就是表现中心,画龙点睛,揭示本质的句子。

所以,结合课标要求,年段目标,教材特点及学生学情,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我们积极探索理解重点句段的有效方法。

根据多年的中高段语文教学实践,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重点句段方面总结出如下常用方法。

一、突破句段中的关键词语部分重点句段中有一些关键性的字眼,词语,只要突破了这些关键词语,句子的含义就能迎刃而解。

采用这种方法,首先要熟读句子,了解句子的基本内容,并在阅读中找出句子的关键词语。

弄清关键词的本义及其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从而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

如《落花生》一文中:那幺,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理解这句话时,就要先理解什幺是体面?再理解什幺是“只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