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8学年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师用书电子版(Word版)

合集下载

【教科版】2018学年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师用书电子版(Word版)三下第四单元《磁铁》

【教科版】2018学年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师用书电子版(Word版)三下第四单元《磁铁》

磁铁一、单元概述磁铁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很多学生都见过、玩过磁铁,对磁铁有一定了解,他们对继续研究磁铁有很强的兴趣,这是进行本单元探究学习的良好基础和有利条件。

本单元将从学生交流知道的磁铁知识开始,安排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引领学生研究磁铁的性质,了解人们对磁铁的应用。

单元内容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课“我们知道的磁铁”。

引导学生交流、整理已经知道的关于磁铁的知识,激发学生研究磁铁的兴趣。

第二部分(第2课一6课),实验研究磁铁的性质,了解人们对磁铁的应用。

第2课“磁铁有磁性”。

认识磁铁具有磁性,知道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第3课“磁铁的两极”。

实验观察磁铁有两个磁力最强的部分,建立磁极的概念。

实验观察两个磁极相互靠近出现的吸引、排斥现象,激发探究的愿望和积极的思考。

第4课“磁极的相互作用”。

认识磁铁的指向性和磁铁的南极、北极。

观察分析磁极与磁极的相互作用,认识磁铁的异极相互吸引,同极相互排斥的规律。

第5课“磁力大小会变化吗”。

探究两个或多个磁铁吸引在一起,磁力大小是否会发生改变。

经历探究磁力变化的过程,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探究能力。

第6课“指南针”。

了解我国古代在指南针的研究和应用上所做的贡献,学习用指南针确定方向。

第三部分,第7课“做一个指南针”。

学习用摩擦的方法制作磁针,有一定创造性地制作指南针。

加深和扩展对磁现象的认识。

本单元教学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磁铁的用途与它的性质是密切联系的,磁极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本单元教学要引导学生通过了解我国古代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受到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感受到科技进步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本单元活动以简单实验为主,教学时要重视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和实证意识的培养。

二、单元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

.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磁铁能指南北方向。

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y”表示。

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第3单元

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第3单元

第三单元家庭用电单元介绍一、单元教学目标(一)科学知识1.能说出电源、导线、用电器和开关是构成电路的必要元件;知道只有电路元件形成闭合的回路,电在电路中流通,用电器才能工作。

2.知道有些材料是导体,容易导电;有些材料是绝缘体,不容易导电。

3.知道可以用排除法找出电路中的故障。

4.能列举电的重要用途,知道雷电、高压电、交流电会对人体产生伤害;知道安全用电的常识。

(二)科学探究1.能基于对手电筒的观察,提出可以探究的有关电路的科学问题。

2.能从形成电路的条件等方面提出假设,并制订简单的探究计划,开展科学实践活动,分析并描述探究结果。

3.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等形式记录观察到的电路,并分析形成电路的条件。

4.能对自己的探究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反思,作出自我评价与调整。

(三)科学态度1.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思路、多样方法完成科学探究活动,体会创新的乐趣。

2.能倾听、接纳他人的观点,完善自己的探究;能分工协作,进行合作学习,分享彼此的想法。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了解并意识到人类能对电产品不断改进以适应自己不断增加的需求,意识到人类的需求是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

2.关心日常生活中与电有关的科技新产品和新事物。

二、单元主要内容(一)内容简介本单元是三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

关于电的问题,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尤其是在家庭生活中,有关电的生活经验更加集中和丰富。

本单元正是站在学生看待有关电的问题的角度,从家庭用电的生活经验出发,遵循学生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规律,引出一系列学生感兴趣并希望研究的问题,引领学生开展一系列科学实践活动。

本单元设计了四课,包括第8课、第9课、第10课和第11课。

第8课是《手电筒的秘密》。

本课借助家庭生活中常用的手电筒,引导学生观察,进而提出探究问题:手电筒是怎样发亮的?学生观察了手电筒的结构以及小灯泡、电池的结构后,知道了手电筒中灯泡是怎样发亮的,初步开展探究简单电路的活动。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课件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课件

天气与气候
04
天气的变化
总结词
天气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详细描述
天气变化对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和生态环境产生深远的 影响。例如,暴雨、暴雪、台风等极端天气事件可能导致 房屋倒塌、交通瘫痪、农作物受损等。因此,了解天气变 化的原因和规律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总结词
天气变化的类型
详细描述
天气变化主要包括气温、降水、风向和风速等气象要素的 变化。这些变化可以由多种因素引起,如气压、湿度、气 温和地形等。了解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 地预测天气变化。
总结词
书写工具的种类与特点
详细描述
介绍铅笔、钢笔、圆珠笔等书写 工具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总结词
书写工具的正确使用与保养
详细描述
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包括正确 的坐姿、握笔姿势和书写速度等

总结词
书写习惯的培养
详细描述
讲解如何正确使用和保养书写工 具,以保持书写的流畅和整洁。
纸的制造过程
总结词
纸的原料与制造过程
种子发芽
种子吸收水分和氧气,胚根突破种皮 ,开始发芽。
植物的生长过程
01
02
03
萌芽阶段
种子发芽后,植物进入萌 芽阶段,此时植物开始长 出根、茎、叶等器官。
生殖生长阶段
随着植物的生长,会进入 生殖生长阶段,此时植物 开始开花、结果、繁殖。
成熟阶段
当植物生长到一定程度时 ,会进入成熟阶段,此时 植物的形态和结构基本稳 定。
详细描述
在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课件中,学生 将学习如何对事物进行分类和比较。通过分 类,学生可以将具有相似特征的事物归为一 类,从而更好地理解它们的共性和特征。通 过比较,学生可以了解不同事物之间的差异 和特点,进一步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小学科学三上全册教案(教科版)课题:1、我看到了什么【教学目标】科学知识掌握树是活的植物,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是有生命的物体。

科学探究能力初步认识真正的观察应该是有目的的,制订观察的方法和步骤有利于观察的进行。

用各种感官观察大树。

借助放大镜、皮尺等简单的工具对大树进行观察和测量。

用简单的词语记录观察的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从图片上获得的信息是有限的,亲自观察事物会对事物有更多的认识。

发展观察大树的兴趣,体会到生命体给我们带来的生机勃勃的感受。

在观察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习惯。

【教学手段】分组材料:一些观察用的测量工具(如皮尺、放大镜等),观察记录纸。

【教学策略】小孩子对周围的世界总是感到新鲜有趣,总是爱寻根问底,这种好奇心产生的认识兴趣和求知欲十分可贵,因为任何有效的学习都是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当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其主体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因此,我努力提供尽可能多的观察实践机会,并在实践活动中获得能力和体验。

【教学资源】校园内的各种树木,课本的插图。

【教学活动】一、引言1、师:朋友们好!生:老师好!生:科学老师你为什么不说:同学们好呀?师:以后我就是跟你们一起研究科学的伙伴,和大家一起研究科学、学习科学。

【教学评价】学生通过教师的亲切的引入,渗透了科学是我们大家一起合作才能学习、才能研究的意识。

让学生有与他人合作的愿望和意识。

2、师:校园里、大路旁、山坡上……到处我们都能看到植物,同学们对校园里的植物最熟悉的是哪些呢?就让我们从身边的熟悉植物——大树开始观察研究吧。

【教学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要贴近自己的生活实际。

二、看照片上的大树1师:请大家看课本第2页的片,这是一幅梧桐树的照片,请大家仔细地看图,你能发现有关这株梧桐树的哪些特点?2.学生汇报:从图上看大树,我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预设:树叶很绿,树冠很大,树干很粗等。

)【教学评价】学生通过仔细倾听,并大胆说出新的发现,同时区分哪些是真正从照片上获得的信息,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教科版】2018学年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师用书电子版(Word版)

【教科版】2018学年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师用书电子版(Word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科学教师教学用书四年级上册·北京·科学教师教学用书四年级上册目录目录使用说明……………………………………………………………………………………………教科书整体结构表…………………………………………………………………………………本册教科书的教学目标与内容概要………………………………………………………………主要材料清单………………………………………………………………………………………各单元说明与教学建议……………………………………………………………………………溶解一、单元概述………………………………………………………………………………………二、单元教学目标…………………………………………………………………………………三、分课时教学建议(背景和目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教学建议)…………………………第1课水能溶解一些物质……………………………………………………………..……第2课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第3课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第4课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第5课溶解的快与慢……………………………………………………………………......第6课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第7课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四、评价建议………………………………………………………………………………………五、教学案例……………………………………………………………………………………..六、参考资料……………………………………………………………………………………..声音一、单元概述……………………………………………………………………………………..二、单元教学目标33三、分课时教学建议(背景和目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教学建议)…………………第1课听听声音…………………………………………………………………………….第2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第3课声音的变化…………………………………………………………………………..第4课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第5课声音是怎样传播的…………………………………………………………………..第6课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第7课保护我们的听力……………………………………………………………………..四、评价建议……………………………………………………………………………………..五、参考资料……………………………………………………………………………………..天气一、单元概述…………………………………………………………………………………….二、单元教学目标……………………………………………………………………………….三、分课时教学建议(背景和目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教学建议)…………………第1课我们关心天气………………………………………………………………………..第2课天气日历…………………………………………………………………………….第3课温度与气温…………………………………………………………………………..第4课风向和风速…………………………………………………………………………..第5课降水量的测量………………………………………………………………………..第6课云的观测……………………………………………………………………………...第7课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四、评价建议……………………………………………………………………………………..五、参考资料………………………………………………………………………………………我们的身体一、单元概述……………………………………………………………………………………..二、单元教学目标三、分课时教学建议(背景和目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教学建议、评价建议)…..第1课身体的结构………………………………………………………………………….第2课骨骼、关节和肌肉………………………………………………………………….第3课跳动起来会怎样(一)………………………………………………………………第4课跳动起来会怎样(二)…………………………………………………………….第5课食物在体内的旅行…………………………………………………………………第6课口腔里的变化………………………………………………………………………第7课呵护我们的身体……………………………………………………………………四、教学案例……………………………………………………………………………………五、参考资料……………………………………………………………………………………科学教师教学用书使用说明与教科版科学教科书配套的《科学教师教学用书》是为切合教师教学的实际需要而编写的,三至六年级共8册。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课件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课件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的第4章《生活中的科学》中的第1节《有趣的磁铁》。

本节课详细内容包括磁铁的性质、磁铁的吸斥现象、磁铁的极性以及磁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磁铁的性质,掌握磁铁的吸斥现象,了解磁铁的极性。

2. 学会运用磁铁进行简单的探索实验,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磁铁的性质、磁铁的吸斥现象、磁铁的极性。

难点:磁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何运用磁铁进行实验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磁铁、回形针、铁钉、铜线、指南针、幻灯片。

学具:磁铁、回形针、铁钉、铜线、指南针。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磁铁吸起铁钉的实验,引导学生思考磁铁的性质。

2. 知识讲解(15分钟)(1)磁铁的性质:介绍磁铁的吸斥现象、极性等。

(2)磁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举例说明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

3. 例题讲解(10分钟)(1)如何用磁铁辨别回形针的南北极?(2)如何用磁铁制作指南针?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观察磁铁的吸斥现象,制作简单的指南针。

六、板书设计1. 磁铁的性质吸斥现象极性2. 磁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磁铁的三个应用实例。

(2)简述磁铁的吸斥现象及原因。

2. 答案:(1)略(2)磁铁的吸斥现象: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原因:磁铁内部存在磁场,磁场的方向决定了磁极的吸斥性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对磁铁产生兴趣,进而引导学生学习磁铁的性质和应用。

在课后,可以鼓励学生利用磁铁进行更多有趣的实验,如制作磁铁起重机等,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科学知识。

同时,注意观察学生对磁铁性质的理解程度,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调整。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磁铁的性质及吸斥现象的讲解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计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实践情景引入1. 准备一个神秘的小箱子,里面装有磁铁和铁钉。

2018年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2018年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进度表第一单元植物第一课我看到了什么【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树是活的植物,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是有生命的物体。

过程与方法:初步认识真正的观察应该是有目的的,制订观察的方法和步骤有利于观察的进行。

用各种感官观察大树。

借助放大镜、皮尺等简单的工具对大树进行观察和测量。

用简单的词语记录观察的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从图片上获得的信息是有限的,亲自观察事物会对事物有更多的认识。

发展观察大树的兴趣,体会到生命体给我们带来的生机勃勃的感受。

在观察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观察的目标和方法,认识到观察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对大树的观察要指向生命体这个核心概念。

【教学准备】一些观察用的测量工具(如皮尺、放大镜等),观察记录纸。

【教法】直观演示法【学法】合作学习法【教学过程】一、引言校园里、大路旁、山坡上……到处我们都能看到植物,同学们对校园里的植物最熟悉的是哪些呢?二、看照片上的大树这是一幅梧桐树的照片,请大家仔细地看图,从图上看大树,我看到了什么?三、回忆中的大树1.照片拍得很清楚,但是我们从照片上发现的东西并不多,那么生活中你曾经看到过的大树与这照片上的有什么不一样吗?2.学生汇报:回忆我的大树,我曾经看到过什么?3.想去仔仔细细地看一棵真正的大树吗?4.学生交流:为什么想看真正的大树?5.教师总结:这样带着目的去仔仔细细看大树的时候,我们的观察活动就开始了。

四、观察真正的大树1.交流:教师引导孩子们交流在头脑中制订好的观察大树的个人计划。

2.活动:现在让我们一起去观察一棵真正的大树。

3.评价:回教室后说说如何体会到观察的大树是一个生命体。

【板书设计】我看到了什么观察大树【课后反思】第二课校园的树木【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

树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有一定的生存需要。

过程与方法:用各种方法观察一棵树,描述一棵树。

教科版科学3上全册课件三年级上册

教科版科学3上全册课件三年级上册

教科版科学3上全册课件三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植物、动物的生长发育特点和基本知识。

2. 学会观察和描述天气现象,培养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3. 提高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植物的光合作用、动物的适应性特点、天气现象的形成原因。

重点:植物的生长过程、动物的生活习性、天气的变化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植物生长过程图、动物图片、天气现象演示器材。

学具:学生用植物观察记录表、动物观察记录表、天气观察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观察身边的植物、动物和天气现象,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科学。

2. 新课导入:讲解教材章节内容,引导学生学习植物、动物和天气知识。

3. 实践情景引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记录植物、动物和天气的变化。

4. 例题讲解:针对教学难点,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讲解。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植物的生长生长过程植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2. 动物的的生活动物的特征生活习性适应环境的方式3. 天气的变化天气现象天气预报气象常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身边的植物,记录其生长过程,并描述其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2)观察身边的动物,记录其特征、生活习性及适应环境的方式。

(3)记录一周的天气变化,分析天气现象的形成原因。

2. 答案:(1)植物生长过程记录表。

(2)动物观察记录表。

(3)天气观察记录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深入了解植物、动物和天气方面的知识,提高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置2. 实践情景引入的实施3. 例题讲解的针对性4. 作业设计的具体性和答案的详尽性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置在确定教学难点与重点时,应充分考虑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点。

针对植物的生长过程,重点应放在光合作用这一生命活动中,解释清楚植物如何通过光合作用将阳光、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能量和氧气。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完整课件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完整课件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完整课件一、教学内容1. 我们身边的科学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探索身边的科学问题2. 动物与植物认识动物和植物动物和植物的特征3. 空气与水空气的性质水的奥秘4. 声音与光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光的传播与现象5. 磁铁与电磁铁的性质与应用电的基本概念与电路二、教学目标1. 了解身边的科学现象,培养对科学的兴趣。

2. 认识动物和植物的基本特征,了解它们与人类的关系。

3. 掌握空气与水的性质,提高环保意识。

4. 理解声音与光的传播原理,培养探索自然现象的能力。

5. 了解磁铁与电的基本概念,为学习更深入的物理知识打下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磁铁的性质与应用电的基本概念与电路2. 教学重点:动物和植物的特征空气与水的性质声音与光的传播原理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展示:动植物标本、磁铁、电路元件等演示实验器材:声音传播实验器材、光学实验器材等2. 学具:动植物观察记录表实验报告册彩色笔、剪刀、胶水等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2. 新课导入:介绍本章内容,明确学习目标。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身边的科学现象。

4. 例题讲解:讲解动物和植物的特征,举例说明。

5. 随堂练习:学生观察身边的动植物,填写观察记录表。

6. 知识巩固:通过实验和演示,让学生理解空气与水的性质。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章节重点知识框架2. 板书形式:采用图示、表格、流程图等形式,直观展示知识结构。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动植物,描述它们的特点。

收集有关空气和水的资料,讨论它们的性质。

2. 答案:动植物特点描述准确,语言表达清晰。

资料收集全面,能正确阐述空气和水的性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策略。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开展科学小实验,探索更多科学奥秘。

推荐相关书籍和网站,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材,具体章节及内容如下:第一章:自然界的奥秘1.1节:植物的生长;1.2节:动物的生存;1.3节:天气的变化。

第二章:生命之源2.1节:水的作用;2.2节:空气的成分;2.3节:土壤的特性。

第三章:力的世界3.1节:简单机械;3.2节:力的作用;3.3节:摩擦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自然界中的植物、动物、天气现象,认识水、空气、土壤等生命之源,理解简单机械和力的概念。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践的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的生长过程、简单机械的原理、力的作用。

2. 教学重点:水、空气、土壤的作用;动物与环境的适应;天气的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动物模型、天气现象的实物、简单机械模型、力的演示装置等。

2. 学具:放大镜、土壤、水、空气成分测试仪、摩擦力测试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中的植物生长现象。

2. 新课导入: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让学生了解植物生长的奥秘。

3. 实践活动:让学生观察身边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过程。

4. 例题讲解:以天气变化为例,讲解天气现象的形成原因。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身边的天气现象,了解天气变化的原因。

6. 知识拓展:介绍简单机械的原理,引导学生了解力的世界。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植物生长过程、水的作用、空气成分、土壤特性、简单机械、力的作用。

2. 板书形式: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突出重点知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身边的植物,描述它们生长的过程。

(2)分析身边的天气现象,说明其形成原因。

(3)举例说明简单机械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1)植物生长过程: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完整课件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完整课件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完整课件一、教学内容1. 《科学在我们身边》:了解科学的基本概念,科学探究方法;2. 《植物的生长》:研究植物的生长过程,种子发芽,植物的营养需求;3. 《动物的生活》:探究动物的生活习性,分类,适应环境的能力;4. 《空气与水》:认识空气和水的性质,循环过程,人类对它们的影响;5. 《力与运动》:学习力的概念,物体运动状态,简单机械。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科学的基本概念,培养科学素养;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科学探究方法的理解和应用,物体运动状态的认识;2. 教学重点:植物生长过程,动物分类,空气与水的性质,力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种子,小动物模型,实验器材(如试管,烧杯等),简单机械模型;2. 学具:学生实验包,记录本,画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生活情景引入,激发学生兴趣;2. 新课:讲解教材内容,穿插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3. 例题讲解:精选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解题思路;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6. 互动环节:设置问答环节,鼓励学生提问,解答疑问。

六、板书设计1. 章节;2. 重点知识;3. 例题及解题步骤;4. 课后作业。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三种你身边的科学现象;(2)简述植物的生长过程;(3)画出你所熟悉的动物,并注明其分类;(4)解释空气和水的性质,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1)略;(2)种子发芽,植物吸收阳光、水分和养分,逐渐生长;(3)略;(4)空气具有无色、无味、无形的特性,能支持燃烧和呼吸;水具有流动、溶解、蒸发的特性,是生物生存的基础。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进行小实验,提高探究能力。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配套教案(全册表格式)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配套教案(全册表格式)

第一单元第一课《水到哪里去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科学探究目标初步经历探究性实验“水去哪儿了”的探究活动。

科学态度目标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水在人们生活中重要性。

教学重点:初步经历探究性实验“水去哪儿了”的探究活动。

教学难点:形成细致、客观地观察的态度。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有关水的教学课件、两个完全相同的透明杯子、一片透明塑料薄膜、一根橡皮筋、一个透明塑料盒。

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观察记录本。

教学流程:(说一说“煮食物”现象)3.探讨后得结论水在常温下,会慢慢地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中。

4.水怎样变成水蒸气的?它有什么特点呢?让我们用实验来验证一下吧!5.出示实验要求:(1)向两个大小相同的杯子里加入等量的水,标出水的高度。

(2)用塑料薄膜盖好其中一个杯口,并用橡皮筋固定。

另一个不盖。

(3)把它们放到通风和向阳的位置。

(4)放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两个杯子中水量的变化。

另一种做法:将透明的塑料盒倒扣在地面上,放置一段时间,观察盒中的变化。

6.比较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示韦恩图)第一单元第二课《水沸腾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沸腾是水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

科学探究目标1.探究活动中,通过猜测、观察、实验、研讨等发现事实,发展思维。

2.利用文字、图表、图画等方式描述观察、实验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3.探究活动中,发展观察能力、归纳能力和表达能力。

科学态度目标1.形成尊重事实、重视证据的科学态度。

2.发展愿意与他人合作,乐于交流的学习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水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资源,形成保护水,珍爱生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时要抓住沸腾时的主要特点及发生沸腾现象的顺序来进行观察。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师用书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师用书

使用说明 (3)教科书整体结构表 (6)本册教科书的教学目标与内容概要 (7)主要材料清单 (8)各单元说明与教学建议 (9)植物 (9)一、单元概述 (9)二、单元教学目标 (11)三、分课时教学建议 (12)第1课我看到了什么 (12)第2课校园的树木 (14)第3课大树和小草 (15)第4课观察水生植物 (17)第5课植物的叶 (18)第6课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20)第7课植物的共同特点 (21)四、评价建议 (24)五、参考资料 (25)动物 (30)一、单元概述 (30)二、单元教学目标 (32)三、分课时教学建议 (33)第1课寻访小动物 (33)第2课蜗牛(一) (35)第3课蜗牛(二) (37)第4课蚯蚓 (39)第5课蚂蚁 (40)第6课金鱼 (42)第7课动物的共同特点 (44)四、评价建议 (47)五、教学案例 (48)蜗牛绝食了 (48)我和蚂蚁 (49)六、参考资料 (51)我们周围的材料 (59)一、单元概述 (59)二、单元教学目标 (60)三、分课时教学建议 (61)第1课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 (61)第2课谁更硬一些 (62)第3课比较柔韧性 (64)第4课它们吸水吗 (65)第5课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67)第6课砖和陶瓷 (69)第7课给身边的材料分类 (70)四、评价建议 (72)五、参考资料 (73)水和空气 (79)一、单元概述 (79)二、单元教学目标 (80)三、分课时教学建议 (81)第1课水 (81)第2课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82)第3课谁流得更快一些 (84)第4课比较水的多少 (86)第5课我们周围的空气 (88)第6课空气占据空间吗 (89)第7课空气有重量吗 (91)四、评价建议 (94)五、教学案例 (95)里面是什么 (95)六、参考资料 (100)使用说明与教科版科学教科书配套的《科学教师教学用书》是为切合教师教学的实际需要而编写的,三至六年级共8册。

最新最全的三年级上册科学课件教科版2018年

最新最全的三年级上册科学课件教科版2018年

最新最全的三年级上册科学课件教科版2018年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2018年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材,主要讲述《植物的生长与变化》章节,详细内容包括植物的生长过程、生长条件、植物的主要组成部分以及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认识植物的主要组成部分,理解植物生长所需的基本条件。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通过实践操作,学会简单的植物种植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关爱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植物的主要组成部分。

教学重点:植物的生长过程、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植物生长过程的视频、植物模型、种子、花盆、土壤、肥料等。

学具:记录本、画笔、尺子、放大镜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植物生长过程的视频,引发学生对植物生长的好奇心,进而引入课题。

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引导学生认识植物的主要组成部分,探讨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

3.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植物种植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观察植物生长过程。

4. 例题讲解:分析植物生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讲解解决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常见的植物生长现象。

六、板书设计1. 植物的生长过程发芽生长开花结果2. 植物的主要组成部分根茎叶花果实3. 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水光照温度土壤肥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植物的生长过程。

(2)列举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

(3)谈谈你如何保护身边的植物。

2. 答案:(1)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阶段。

(2)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有水、光照、温度、土壤、肥料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植物生长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加强对植物与人类关系的理解。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专业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专业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专业版一、教学内容1.第一章《植物的生长与变化》:详细学习植物的生长过程、各种植物的特点以及环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2.第二章《动物的生活与适应》:探讨动物的生活习性、适应环境的能力以及动物之间的互动关系。

3.第三章《天气与气候》:学习天气现象、气候变化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4.第四章《水的三态变化》:深入了解水的三态、水的循环过程以及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植物、动物、天气和水的知识,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2.通过观察、实验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态环境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难点:植物的生长过程、动物的生活习性、天气与气候的变化、水的三态变化。

2.教学重点:观察、实验、思考、探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植物、动物标本,天气与气候图表,实验器材等。

2.学具:显微镜、放大镜、温度计、湿度计、记录本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设置实践情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详细讲解教材内容,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知识点。

3.例题讲解:针对教学难点和重点,进行例题讲解,指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4.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1.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简洁明了地展示教学内容。

2.突出重点和难点,方便学生记忆和理解。

七、作业设计1.作业题目:(1)观察身边的植物,记录它们的生长过程。

(2)了解一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3)记录一周的天气变化,分析气候变化的特点。

(4)探究水的三态变化,举例说明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doc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doc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新版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三年级上册教材目录植物/动物/我们周围的材料/水和空气植物1、我看到了什么2、校园的树木3、大树和小草4、观察水生植物5、植物的叶6、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7、植物的共同特点动物1、寻访小动物2、蜗牛(一)3、蜗牛(二)4、蚯蚓5、蚂蚁6、金鱼7、动物的共同特点我们周围的材料1、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2、谁更硬一些3、比较柔韧性4、它们吸水吗5、材料在水中的沉浮6、砖和陶瓷7、给身边的材料分类水和空气1、水2、水和食用油的比较3、谁流得更快一些4、比较水的多少5、我们周围的空气6、空气占据空间吗7、空气有重量吗三上册始业教育课【教学目标】1、通过生生交谈和师生对话,通过填写调查表格,展示与教材相关知识和学习方法的前概念,提供已有知识经验基础和学习背景,为确立今后的学习目标打下伏笔。

2、讨论适合本班科学学习的学习模式,用较科学的方法分好学习小组,提出一些感兴趣的科学过程评价方法,讨论形成常规的科学学习制度。

3、初步了解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和内容,了解课外需要完成的一些科学辅助学习内容。

【教学准备】调查表格。

【教学过程】1、自由谈话,了解科学学习背景:师:暑假中,看或做了哪些有关科学的事情?请共享。

师:把经历过的科学发现过程或科学疑问记录下来和大家共同研究,把家中的百科全书等科学资料分享放在教室里供全班课余阅读交流。

2、讨论交流,形成科学学习制度:生:确定新的4人小组学习单位,小组长每月轮换。

推选2位科学课代表,明确相关责任和权利。

讨论每月科学之家栏目的操作方法(从优秀作业展览、资料汇萃、创新方法选编等方面分工合作。

)3、阅读反思,了解科学学习内容:师:组织学生看封面,了解图中意思。

阅读目录,本年级科学有哪些内容呢,让我们也来了解一下。

有哪些内容需要课外补充完成,请做好记录。

生:完成调查表内容:针对三上册教学内容已经有的初始概念呈现及问题提出。

小结:我们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有待于通过课堂内外的科学学习来逐一解决,当学期结束后,回过头来再来看一看这份调查表,希望我们从中看到自己成功了。

最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资源

最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资源

最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资源
本文档旨在为三年级上册科学课程的教师提供最新的教学资源。

以下是可用的教学资源列表:
1.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电子教材: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电
子教材提供了与课本内容相符的电子版本。

教师可以通过电子教材
在课堂上进行呈现和讲解,并与学生分享书籍中的图片和动画等多
媒体资源。

2. 课堂活动和实验:本教学资源包含了一系列适合三年级学生
的课堂活动和实验。

这些活动和实验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他们
在课堂上学到的科学知识。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进度选择适当的活动
和实验,并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教学设计。

3. 多媒体资源:本教学资源包括了与课本内容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如图片、视频和音频等。

这些资源可以增加学生的研究兴趣,
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使用这些多媒体
资源,以增强教学效果。

4. 评估工具:为了评估学生的研究进度和理解程度,本教学资
源还提供了一些评估工具,如练题、考试题等。

教师可以使用这些
评估工具进行课堂测验或考试,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

请注意,教学资源的使用应根据教师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研究
需求进行适当调整。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和应用上述资源,以
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研究成果。

以上就是最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资源的内容简介。

希望本资源能为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促进教学改进和学生的全面
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教师教学用书三年级上册使用说明与教科版科学教科书配套的《科学教师教学用书》是为切合教师教学的实际需要而编写的,三至六年级共8册。

为了能清晰而简明地表达课程设计的意图,同时方便教师备课,我们设计了一些栏目和提供了相应的资源。

下面是与使用有关的几点说明。

一、教师用书的体例和作用1、本册教科书的教学目标与内容概要列写本学期的主要教学内容和在学生科学素养培养方面希望达成的目标。

为教师了解全学期的教学任务提供完整的框架和概貌。

2、主要材料清单列出本学期探究活动涉及的主要实验和需要的器材与材料,供教师作计划和提前准备时使用。

3、各单元说明与教学建议用文字形式介绍本单元的主要教学活动和活动间的结构,说明本单元的教学在整个教科书框架体系中的地位和意义。

4、单元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从科学概念、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

列出本单元要实现的教学目标,为教师把握单元教学提供方向。

5、背景和目标这是分课时教学,说明教学内容选择的知识背景和学生的认识背景,方便教师理解教学活动的设计意图。

所列的教学目标是直接针对该节课的。

6、教科书说明用图文对照的形式详细说明正文、照片、图片、图表、对话框所包含的意义,对教科书正文中提出的问题给出必要的答案或说明。

7、教学建议有针对性地为教学提供参考性策略,对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给予提示。

8、评价建议立足单元教学指出评价的主要方向、可使用的依据,以及可采用的评价方法。

二、课时安排建议修订后的教科书每册均安排了4个教学单元。

三四年级每个单元包含7个教学活动,五六年级为8个教学活动。

原则上每个教学活动的时间为1课时,这是根据目前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小学科学课中、高年级均为每周2课时的现状安排的。

在设计时,我们也考虑到个别省份科学课的开设已经实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因此在活动内容的安排上保持了弹性。

针对这样的地区,我们建议在课时安排上可以采取下面的办法来解决:(一)对典型的过程与方法活动展开充分的探究,不以1课时为限制。

例如“比较水的多少”“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等;(二)加强单元后的总结性教学,帮助学生梳理概念、澄清观点,开展单元性的评价活动;(三)实现教科书中已设计的拓展性活动,或资料库中的拓展性活动。

这些活动对学生的发展是十分有意义的。

如“小杆秤的制造”“设计制作一个强磁力电磁铁”等。

为此每个单元安排3节左右的机动课时是适宜的,也是可操作的。

三、教学目标的表述在这套教师用书中,我们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新的科学教育研究成果,将教学目标分别从科学概念、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来表述。

科学概念的陈述是用一句完整的话来完成的,它比一个简单的词有了更丰富的内涵,表达的是一个科学的观点或思想。

科学概念也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例如核心概念和具体概念。

每一个核心概念是由不同的具体概念组成的,而具体概念是从科学事实中归纳出来的。

以科学概念作为教学目标,将促进学生对事实的理解,有助于他们形成重要的科学观念和思想,体现了科学教育改革的新方向。

四、概念图和图表的使用修订后的教科书引入了多种形式的概念图和图表,因为它们是学生学习科学的有用工具。

运用这些工具,学生可以记录和加工整理信息,同时用来描述概念。

教师也可以借此了解学生的初始想法,为教学确定起点。

维恩图是一种选择、分类和比较信息的非常有用的工具。

可以帮助学生记录下他们的观察结果。

两个圆可以呈现不同的信息,比如只属于陆生植物的特征和只属于水生植物的特征应分别记在一个圆里,而它们的共同特征则应记入两个圆的交叉部分。

网状图是概念图中的一种,它的作用是用图解的形式记录与中心词有关的观点和内容,呈现中心词和与之相关内容之间的关系。

使用网状图可以帮助学生围绕中心词作尽可能多的联想,由此教师可以了解到哪些知识是学生已经知道的。

气泡图是一种简单的网状图,它可以帮助学生对中心词(主题)作出联想,记录下他们已经观察和了解到的内容。

柱状图(条形图)是在坐标图上用填充的方式,完成的数据表达,表现为条形图,一般由两组数据组成,例如时间和影长、时间和温度等。

柱状图可以直观地表现数据之间的差异。

记录不仅仅可以用文字,科学图画也是适合小学生记录观察和与人分享信息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

它比普通的图画倾注更多的精力在细节上。

为了真实地记录,学生必须仔细地观察,记下每个小的特点和线条。

使用这种记录方法可以提高每个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也可以从中评价他们的观察、表达和理解的能力。

教科书整体结构表教科书整体结构表修订后的教科书共32个单元,更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

覆盖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和地球与宇宙科学三大领域标准所规定的相关内容。

教科书以科学概念和过程与方法两大主线并行发展的方式建立了自己的整体结构。

书中每个单元后设置了资料库,是为了便于学生深入理解该单元的科学概念、丰富他们的已有经验和发展他们探究科学的兴趣,是科学课学习的重要组成本册教科书的教学目标与内容概要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是由“植物”“动物”“我们周围的材料”和“水和空气”四个单元组成的。

这四个单元,将带领每个刚开始科学课学习的学生,展开四段不同但有联系的科学学习旅程。

在“植物”单元中,学生们将对生活在周围的不同植物进行观察比较,通过比较陆生植物(大树、小草)和水生植物(金鱼藻、水葫芦)的不同特征,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和变化,对植物的共同特征形成初步的认识。

在“动物”单元中,学生们将通过饲养和观察蜗牛、蚯蚓、蚂蚁和金鱼,认识它们的生存需要,对动物的共同特征形成初步的认识,并在“植物”单元的基础上共同形成“生物”的初步概念。

如果说“植物”和“动物”展开的是一段生命世界的学习旅程,那么“我们周围的材料”将让学生经历物质世界的探究之旅。

学生们将比较木头、金属、塑料、纸、砖、陶瓷等常见材料在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沉浮等方面的异同,认识到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不同的特性决定了它们不同的用途。

“水和空气”单元,将是一段充满挑战的旅程。

学生们要想办法来解决、用证据来证明在探究水和空气过程中产生的许多问题,最终,学生们将在事实的基础上,认识到水和空气在重量、体积、形状、占据空间、流动等方面的许多特性,并且对固体、液体、气体、物质等概念有初步的理解。

这册教科书,设计了大量的探究性活动,希望学生对每一个科学概念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已有认识、探究所获得的事实和逻辑思维加工的基础之上。

同时希望学生在具体概念的基础上能有一定程度的抽象概括,获得概念性理解。

在科学探究方面,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发展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力是同样重要的。

通过本册的学习,将重点发展学生想办法解决一些简单科学问题的能力;进行持续、细致、有联系的两两对比观察的能力;多次重复,进行简单对比实验的能力;综合运用观察和实验所得证据,经过思维加工并尝试进行解释的能力。

在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力方面,希望学生能认识到,将观察和实验结果用于科学讨论和解释,更具说服力;探究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因此有必要重复实验;运用工具会帮助我们更精确地获得事实。

显然,对证据的重视,理性的思考,大胆的质疑,是科学态度的重要标志,也是本册教科书中发展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重要内容。

同时,由于学生刚开始科学学习,在小组中友好合作的意识,积极参与班级讨论的习惯也是需要加强和培养的。

主要材料清单“植物”单元水葫芦、金鱼藻、狗尾草、多种植物的叶、放大镜、塑料尺、蜡笔、水槽。

“动物”单元四种小动物——蜗牛、蚯蚓、蚂蚁、金鱼,饲养箱(或广口瓶)、饲养盒、鱼缸、金鱼藻、放大镜、泡沫塑料、盘子、玻璃杯、菜叶、青瓜、西红柿、面包片。

“我们周围的材料”单元木条、金属条、塑料条尺、白纸、各种纸制品、滴管、塑料杯、筷子、毛巾、砖块、陶瓷。

“水和空气”单元信封或者黑色塑料袋或者其他不透明的袋子、透明塑料袋、密封袋、石头、木头、树叶、醋、牛奶、塑料杯、玻璃片、蜡光纸、筷子、试管、细木条、玻璃杯、塑料瓶、水槽、食用油、洗洁精、滴管、吸管、量筒、纸带、胶水、打火机、吹泡泡器、玻璃瓶、注射器、纸巾、橡皮泥、长木条、细线、皮球、托盘天平。

各单元说明与教学建议植物单元一、单元概述这是学生学习科学课的第一个单元,也是引领学生走进小学科学学习大门的单元,将对学生们以后的学习产生深刻的影响。

选择植物作为开篇,是因为学生对植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这将为他们的主动学习提供重要的心理基础。

秋天是果实成熟的季节,也是一个丰收的季节,生命也在这个季节里展现出丰硕的一面。

让学生关注植物、关注一个个生命体的特点,是这个单元的核心概念。

实际上,第二单元动物的核心概念,仍然是帮助学生建立生命体的概念,两者是一致的。

一个生命体具有哪些特征呢?根据生物学家的研究界定,生命体一般有六大特征:1.生命体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2.生命体都有新陈代谢作用;3.生命体都会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4.生命体都有生长、发育与生殖现象;5.生命体都有遗传、变异和进化的特性;6.生命体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围绕着生命体的基本特征来设计,以学生能够接受的程度来组织学习活动的。

对三年级学生的学习来说,植物单元只涉及生命体特征的1、2、4、6四条,其余的很少涉及,这跟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