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绍兴地方发展 提升服务地方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足绍兴地方发展提升服务地方能力
根据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有关要求,结合学校改革发展实际,围绕“提升内涵上层次,服务地方促发展”实践载体,认真研究我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提高学校产学研合作水平,完善校企合作创业创新机制建设,努力实现我校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工作与绍兴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由科研处、人事处、学科建设处、教务处、招生与就业指导处、绍兴经济研究院组成联合调研组,通过走访学院、企业、政府部门,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形成了我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调研报告。
服务地方,是高校肩负的神圣使命,作为观念、智慧、知识、技术人才之源的地方高等院校,在提升区域综合竞争能力、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肩负神圣的使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校服务地方,既是学校提高内涵建设,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体现学校办学质量,实现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既是凝练学科方向,培育办学特色的重要源泉,更是我市加快文化大市建设,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客观要求。
一、我校开展服务地方工作的现状
近五年来,学校科研经费年均增长10%以上,其中来自企业的横向科研经费占全部科研经费的80%,科研项目中直接面向市场,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应用性课题超过45%,先后与绍兴县、诸暨市、上虞市等签订了校、地科技合作协议,主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服务。
以越文化研究院、绍兴经济研究院等为平台,积极构筑地方区域研究特色,70%以上的毕业生均在绍兴及周边城市完成初次就业,部分学院和个人服务地方的经验和模式在校内得到了总结和推广,初见成效。
——形成了一批与地方经济社会相适应的学科专业。
学校根据地方经济和产业结构的特征需要来规划学科建设,确定专业设置和课程开发,以地方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发展、区域经济建设对高层次人才需求为依据,依托区域产业发展,发挥学科专业优势,促进学科交叉,适时进行现有专业的调整改造和新专业建设,在纺织、机电、建筑、医药、化工、经管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和地方支柱产业、特色产业、优势产业紧密相连、优势互动的学科专业,还有与地方文化特色相结合的书法学专业,现有的17个学院45专业中,与地方经济社会直接相关的专业就有23 个,占到了专业总数的51 %;现有33个省市校级重点建设学科中,与地方经济社会直接相关的学科有14 个,占到了学科总数的 42 %。
三年来我校停招了7个公办本科专业(方向)、1个三本专业,新增了3个应用性本科专业,适当增加了应用类工科专业规模,进一步做强文理工及管理类专业,控制师范类专业,基本形成了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具有一定地方特色的专业学科体系。
——搭建了一批校政企携手共建的科研合作平台。
近年来,学校以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文化发展为服务方向,积极开展平台建设,搭建了一批政产学研合作平台,包括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越文化研究中心、鲁迅研究会(会长单位)、绍兴市机械工业协会(秘书长单位)、绍兴市化工行业协会(秘书长单位)、浙江省现代纺织技术及装备创新服务平台(理事单位)、绍兴经济研究院、工学院产学研合作委员会、纺织服装学院董事会、与长业建设集团联合组建建设工程技术中心、与浙江双鸟机械有
限公司联合创办小型起重输送设备研发中心、与20余家计算机相关企业创建计算机产学研基地、与浙江工业大学、浙江众擎起重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联合创办起重机械数字化研发实验室、与浙江大学微电子所、绍兴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联合绍兴市电子设计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与北京大学工学院联合共建实验室等。
这些平台的构建,为我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提供了良好的运行载体和合作通道。
——产生了一批具有良好合作前景的科技项目和成果。
近年来,我校教师在纺织、化工、机械等研究领域获得了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十余项,通过与企业联合申报科研项目,仅2004年一年就有五项校企合作申报项目。
这些项目与成果,为相关产业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孟长明高工与绍兴越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的“YJ868型高速电脑加弹机系列”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产值已达4.2亿元,利税达6千万元;季根忠老师从2002年开始和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的“叶醇合成工艺开发”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已创造产值4900多万,利税2000多万;沈润溥老师与浙江医药股份公司新昌制药联合申请十多项专利,获授权发明专利六项(包括二项美国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一项,发明专利(美国专利号US 7351854)(1-氯-2-甲基-4-烷酰氧基-2-丁烯制备方法的改进)目前已成功应用于浙江医药股份公司年产值为三亿元的维生素A项目中(本专利产品是关键中间体,年产值约六千万元);此外还有罗文老师的“畜禽排泄物在生态水产养殖中的循环利用及推广”创造产值1.4亿元、段亚峰老师的“多色系环保纺织新材料数字化生产技术及产品开发”项目创造产值3.8亿元、钱红飞老师的“聚乳酸(玉米)纤维纺织品的开发及其染整加工研究”项目创造产值2800万元;奚柏君老师的“兔毛仿羊绒纺织品的研制”项目创造产值5000万元,这些项目都是我校教师企业联合开展研究的。
——推出了一批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研究成果。
2002年,学校成立了专门职能机构——越文化研究院,2006年成为省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已有《越文化通论》、《越地经济模式论》、《越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综论》等21项项目入选省社科规划课题,并主持举办了“2005海峡两岸越文化研讨会”、“2007越文化与水环境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国际学术活动,在做深做透越文化对绍兴当代现实社会影响的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
另一方面,学校也积极组织力量参与绍兴地方政府以及企业战略咨询项目,包括各级各类申报组织材料编写以及企业发展战略规划、企业上市战略、创新基金等,如08年以经济管理学院、绍兴经济研究院为主力的绍兴区域经济研究咨询平台积极参与绍兴地方政府战略咨询项目,主持完成了“绍兴市纺织产业提升发展规划”等五大产业提升发展规划以及“创业创新中绍兴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绍兴工业循环经济建设规划”等。
——培养了一批扎根企业服务地方的学术科研骨干。
通过近年来的产学研合作,我校逐渐培养了如李生校、张新华、季根忠、沈润溥、孟长明等一大批在当地具有较高知名度、在地方支柱行业享有盛誉的学者、专家和工程师,08年我校又启动开展了校内科研人员赴企业挂职锻炼工作,挂职教师依托自己的专业知识,通过担任企业技术或管理岗位副职、岗位助理、技术顾问等方式进驻企业全脱产工作,配合企业开展科技攻关、技术服务、人员培训和规划管理等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得到了挂职企业的好评,相关工作得到了省市有关部门的好评,绍兴市科技局正着手出台相关政策,将我校的科技人员挂职工作与科技特派员制度结合起来,并在项目立项等方面予以实际支持。
——输送了一批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适用人才。
近年来,我校以内涵发展与提升为主题,深化教学改革,实施质量工程,特别是最近两年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专业设置,
狠抓专业方向改造,又注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实践教学,如护理专业第七学期开始利用一年时间在医院顶岗;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增加见习时间。
校企合作方面,与富润控股、越隆纺织和华汇设计、新和成等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每年组织学生深入企业一线见习、实习,把课堂理论学习与企业发展实习紧密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取得了显著成效,毕业生实践动手能力、综合素质和市场竞争力提高,到目前为止,我校毕业生无论是本科、专科,还是高职的就业率均在全省平均就业率水平之上,为地方输入了一大批经济社会发展适用人才。
二、我校开展服务地方工作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
尽管我校在开展产学研合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仍然面临许多困难,需要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全校教职员工的积极参与和推动,从而更好的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和学校建设发展。
1.全校教职员工开展产学研合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意识有待加强。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目前我校一些院系和一部分教师对开展产学研合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开展科学研究较少,缺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开展产学研合作仍是集中在一小部分人身上,如近三年开展横向合作的教职工数,分别是52人、53人和 52人,均不到当年全校教职工总数的5%。
一部分青年教师大学毕业后,从学校到学校,缺乏主动开展产学研合作的经验和能力,这些都制约了我校教师产学研合作工作的开展;从制度环境上看,我校教师的教学任务还比较紧张,而在职称晋升和业绩考核上,服务地方工作占的比重都不大,无法从制度上对教师开展服务地方工作进行有效引导,全校开展服务地方工作的良好氛围还没有完全形成。
2.我校教职工开展产学研合作服务地方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首先,教师受自身知识结构和成长过程制约,许多教师的科研能力特别是应用科研能力不强;其次,我校和绍兴地方经济社会合作规模较小,合作层次不深,缺乏强有力的科研支撑平台,而且现有的平台与企业间的实际性的合作欠缺,应有的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第三,科研团队还没有很好形成,服务社会工作多是单兵作战,校企合作更多地仍处于自发状态,组织化程度不高。
第四,区位特点上,由于在地域上绍兴靠近杭州上海等高校科研院所密集的城市,绍兴政府企业寻求科技合作的选择面广,一些部门和企业在引进高新技术时,往往忽略了我校现有的能力,一些企业往往存在“攀高”的想法,尽量寻求外地高校,尤其是一些知名高校合作,而忽视了我校作为本地高校可以减少合作成本,在合作中沟通方便,便于后继服务等优势。
最后,作为一所年轻的地方高校,我校科研基础相对薄弱,这使得我们在科技服务上不能适应一些企业的实际要求,尤其在一些“高、精、尖”领域,造成科研服务社会的层次相对不高。
3.我校服务地方培养地方经济社会适用人才的工作还有待推进。
近年来,虽然我校通过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分层次分类培养人才,推动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努力实现高等教育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的协调发展。
然而,在调研中,我们仍发现,我们人才培养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为地方培养人才的方式和渠道比较单一,培养的人才与企业的对接程度不高,跟不上企业新技术的要求,部分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相差较远;其次,教学计划中实践环节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教学
实践环节相对薄弱,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与企业需求相对滞后;第三,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还有待加强,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常常造成从“书本”到“书本”的现象,对于人才的培养往往立足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用人单位的对人才实践动手能力素质的需求;第四,与企业共建实验室仍然是空白,实训基地建设经费紧张,部分实验室设备明显落后企业现在使用的主流设备,学生实践教学缺乏必要的硬件保障;最后,我们对于毕业生信息反馈和收集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需要进一步重视企业对我校人才培养的意见。
通过与企业的交流,企业表示对输送的人才素质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主要表现在技术的应用能力不能较快适应企业的需求和对企业的忠诚程度,这种“短、平、快”的意愿虽然有其合理之处,但是也存在急于求成。
不管怎样,基于企业对于我校毕业生的实际想法的调查对于我们在培养人才方面提出了进一步的思考。
4.地方政府对我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工作的重视和投入力度还有待加强。
我校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发展势头离不开绍兴市委市政府的正确决策和大力支持,当前,我校已经从规模的拓展逐渐转向内涵的提升,绍兴市也处在面临国际金融危机形势下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建立起以企业为创新主体,以高等院校为依托,市场为导向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和产学研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但是与有些高校相比,我们仍切实的感受到地方政府我校发展和服务地方的重视程度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尤其是在资金的投入和政策扶持方面。
如宁波市,在2005年出台的《关于加快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能力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加大财政引导力度,从2006年起,市财政每年按实绩动态新增5000万元以上用于建设服务性教育体系”对宁波高校推动产学研和起到了积极作用,如宁波大学与金田集团组建跨学科团队解决关键问题入选08年中国高校产学研合作十大优秀案例。
因此,我们建议地方政府进一步加大对绍兴高校的科研经费投入,适当增加科技奖励基金,设立产学研合作资金和科研项目专项,鼓励高校教师走出校门开展产学研合作,这对于提高我市科研创新能力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三、立足绍兴地方发展,提升服务地方能力的思路和建议
(一)创新机制,加强领导与政策导向,为广大教职工开展服务地方工作营造良好环境。
1.解放思想、增强意识,加强宣传,在全校师生中积极树立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理念。
在全校教职员工中加强对开展服务地方工作的宣传,引导广大教职工积极转变观念,正确认识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是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鼓励教职工勇于走出校园,面向社会开展科学研究。
建议利用各种媒体宣传表彰服务地方的先进集体与个人,在教师岗前培训内容中开设产学研合作的专题报告会或讲座,组织产学研合作政策和成果汇编等,在全校教职工中营造教学科研工作服务地方的良好氛围。
2.加强我校开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工作的组织领导。
推进产学研合作,开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高校等各个方面共同努力、通力合作。
加强产学研合作要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于该项工作的组织和领导,要健全该项工作的组织机构,强化对产学研合作的领导。
调研中,高校、企业和政府一些职能部门一致认为加强产学研工作对就我市今后社会和经济发展意义
重大,对学校建设发展影响深远,但是普遍认为做好这件事情难度较高,政府各职能部门、高校与企业在推进此项工作中各行其职,各方面之间缺少沟通协调,因此,我们建
议由学校出面协调组织成立校产学研合作委员会,邀请绍兴市政府有关领导、职能部门、各县市科技主管部门、龙头企业代表、学校有关领导参加,并按行业设置行业委员会,协调解决好我校产学研工作的重大问题,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与引导,有效地推进产学研工作健康稳步地发展,并积极发挥学校现有地方合作办的作用。
3.完善制度建设,为教职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提供政策导向。
加强政策引导,出台鼓励措施,营造合作氛围,深化以人事制度为核心的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双师型科研教学队伍建设,在政策导向上加强引导,鼓励教师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与经济社会相结合,建立科学合理的分类评价机制,适时推动评聘分离,增加职称评定中服务地方能力水平的权重。
建议对从事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的科研人员,在职称评定及业绩考核中,应将其成果转化创造的经济效益及企业的评价纳入考核的范围,对开展产学研合作取得实效的教师,在考核、职评等方面给予倾斜。
4.增加投入,保障和鼓励科技人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加大对学校开展服务地方工作的投入力度,积极争取政府对学校开展服务地方工作的资金支持,用于鼓励支持我校教师和学生开展服务地方的相关活动,积极推动科研工作量的实施,重视科研特别是应用型科研工作的开展,出台一些有利于推动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倾斜政策,建立以项目和成果为核心的评价激励机制。
建议在校科研经费中对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有良好培育前景的项目予以支持。
5.完善载体,切实推进“服务企业、服务基层”工作。
在继续做好现已实施的教师赴企业脱产挂职工作的基础上,推动广大科研人员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力争经过3年左右的时间,能培养一批具有较强服务能力的科技骨干。
拟实行科技特派员(不脱产)赴企业服务,拓宽服务范围和服务形式,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校企产学研合作对接专场活动,计划用三个月时间进行试点,到年底在全校全面推开,用3年左右的时间,形成50名专家服务100家企业的格局。
建议新引进的有应用专业背景的新进博士到校三年期间,必须有半年以上的企业挂职服务经验。
(二)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完善产学研合作平台,提升我校科研服务地方的能力和水平
1.拓宽产学研合作渠道,增强我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
当前我校与政府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造成的合作的主要障碍,加强学校和政府企业的联系是产学研工作的前提条件。
我们可以通过定期举办与政府企业的交流洽谈会,定期举办多层次、多类别的政府、企业家沙龙活动,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教授开设专题讲座,开设知名教授和政府、企业家高层论坛,开展专家教师报告咨询团下企业巡回辅导或咨询服务活动等沟通形式,加强与政府企业接触。
要开展教师进政府、进企业的“双进”活动,进一步发挥高校的参谋智囊作用,为政府企业科学决策提供咨询服务,推动产业转型调整升级,努力参与服务地方文化大市建设,配合地方文化盛事,积极开展地方特色文化研究与服务等。
建议通过互换、互聘、兼职等多种柔性引进形式,聘请政府、企业高级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到学校开展授课、实验辅导,参与学校科研工作,课程教材开发,学生毕业设计指导,积极借用外部力量,增强我校科研服务地方的能力,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提高我校科研工作的整体水平和社会知名度。
2.完善产学研合作平台,拓展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领域和空间。
一方面,以绍兴市现有产业发展为指导,整合科研力量,积极构建有效的产学研合作新平台,对产学研合作平台给予考核、奖励和扶持;另一方面,进一步发挥现有产学研合作平台的作用,
有效整合利用现有科技合作平台,推动科研合作平台的实际化运作,创设有利于推动学校科技力量下沉到生产一线的有效机制,为广大科研人员立足本区域、行业,更好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搭建坚实的平台基础。
建议在我校与绍兴下属县市区现有合作的基础上,加强与各县市区的行业、区域整体合作,将原有的分散的个体横向科研活动上升为有组织的校级与县市区政府的横向科研活动。
同时加大对外宣传与交流,积极组织各类对接活动,组织力量解决一两个涉及行业发展的共性问题,提高我校科研水平在社会各界中的认可度。
3.利用社会资源,推动多元化办学,实现校企共建实验室。
以共同投资、共建实验室为基础,通过签订合作协议,明确规定合作双方的权力、责任和利益,明确成果产权、仪器设备的归属等,协商建立完善的组织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通过这种方式,企业实现科研成果优先享用,安排企业技术人员进驻实验室,协作开发新产品,研究新技术。
我们也可以在合作中获得了实验室建设或运转经费,一方面可以改善或提高学校的办学条件,另一方面可以加强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的功能开发,提高设备利用率。
建议出台相关管理办法,整合现有实验室资源,积极推动校企共建实验室、研究所、中试基地,加大与中纺院江南分院、北大工学院绍兴研发中心的合作,大力吸引大型骨干企业、医院的设备资源与我校现有实验室资源共享双赢,与黄酒集团等企业合作,积极建设食品酿造实验室成为市级重点实验室。
4.加大学科建设力度,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制定明确的学术组织建设目标任务,实行学科(术)带头人负责制,明确责任人,使每一名教师虽然所在系不同,所处学术团队不同,但都有明确的学科归属和研究方向,不断提高我校的科研水平,增强服务能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建议围绕重点学科建设、硕士学位点建设和学科基地平台建设的需要,组建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基层学术组织,以学科建设来凝练科研团队。
(三)结合绍兴地方产业结构调整走向,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为地方经济建设输送适用人才。
1.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调整专业教学内容,努力培养适用人才。
进一步推进企业参与的“订单式”培养,邀请行业专家、企业领导来校授课、讲学,或提供毕业设计题目,实行校企合作的多段式人才培养模式,让企业直接参与人才培养过程,让学生提前进入今后服务的岗位,使专业教学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在一起,提供学生技能培养理想的场所和实习机会,促使学生具备较强的一线生产实际需要的分析、处理、动手的能力,做到“零距离”上岗。
在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上,通过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密切配合,整体优化课程体系拓宽知识面,强化能力培养。
专业设置体现区域性经济特点,以牢固的行业为背景,将原课程体系中的普通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重新构成新的专业“平台”。
建议学校进一步结合区域支柱行业和新兴产业新技术组织实施教育教学工作,注重学生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各类实用型人才。
同时积极依托学科建设和地方产业结构,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改革。
2.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启动大学生创业实训工程。
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不仅是自身实践教学、开展实习实训的重要场所,也是企业职工继续教育的场所,努力建设成立一批由学校和企业联手建设的人才培养基地。
一方面,我们要将实训基地建设作为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实力、增强服务能力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邀请企业支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