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核型与核型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非整倍体 某一个体恒定地出现某一同源染色体对 中多一个或少一个成员,分别称为三体和单 体,多两个或少两个,为四体或缺体。三体 或四体可在2x与4x中产生并存活,而单体或 缺体,只在多倍体中存活。 这类非整倍体在染色体工程与基因定位 中有价值,普通小麦已建立了21个单体系列。
在一个物种的群体中,某一个或一些 个体与其他个体比较,恒定地相差一对或 n对非重复的同源染色体时,则可能表明 该物种中存在有染色体基数非整倍性变异 的个体,称为异整倍体(dysploid)。 这是物种分化或新物种产生的标志。也是 同属植物中产生多基数的原因。
在被子植物中,核型进化的趋势:对称→不对 称 系统演化上,较古老或原始的植物,大多具有 较对称的核型,而不对称的植物主要具于衍 生的、特化的,以及较进化的类群中。 亲缘关系上讲,字母相近则近。 其中1A最原始,4C最进化。
Thank you!
结束放映
太近,gene调动的自由度小,相邻基因有很强的相互作用,其染色体场
是严密的)
第三,4-12um,中等大小染色体(着丝点与端粒间距离适
宜,包含有DNA序列的所有类型,易于改变位置,chrofield处于最适宜条件)
第四,>12um,大染色体(着丝点与端粒间距离太大,基
因移动的自由度大,易于改变位置, chro-field不稳定,处 于可塑状态)
第三是最适宜基因调控与表达,大多数生物 具有这种大小的染色体,这也是自然选择 的结果。染色体太大,太小均不利于染色 体进化。
2.相对长度:=(染色体长度/染色体总长 度 )×100% 优点:排除了染色体浓缩程度不同或个人 取用细胞不同而产生的误差。 3.臂比: (=长/短臂) 仅在早期文献用) 或 (=短/长:
第三节 核型分析的操作
过程:
1. 挑选细胞、摄影、打印、裁剪。
2. 目测染色体总长度和着丝点位臵,初步进 行同源染色体的“人工”配对,用标尺量出 每个染色体的长臂、短臂及总长(mm计), 然后按总长由长至短顺序排列,并编号(若 两对染色体长相等,按短臂排,长者在前)
3.求出各对染色体的各项长度平均值,求出 r,命名着丝点。
4.求出至少5个细胞的上述指标平均值,以 此做为参数绘模式图。 注意:5个细胞平均值: (1)5个细胞来源 于5个不同个体,若作某作物,要选5个以 上品种,每一个品种选一细胞。(2)当 长度与臂比有冲突时,以臂比为准。
5.核型参数表及公式
序号 相对长度% r 着丝点类型
1
2
0.00
0.00
sm* 具随体
二、基数与倍性 1.染色体组(Chromosome set):指二 倍体生物的配子体细胞核中的全部染色体, 在多倍体生物中则指染色体的组成成分。 如小麦单倍体染色体组分由三个染色体组 (ABD)组成。每一条染色体是染色体组中 不可缺少的成员。 2.染色体基数(chromosome basic number):指一个二倍体种的单个基因组 的数目,在一系列多倍体中,最小的单倍 体(monoploid)的染色体数称为基数。 常用“x”表示。(一般认为,x>13就属于 古多倍体起源)
第二节 染色体形态和结构
一、供核性分析的染色体 满足以下条件: 1.分裂时期应准确可辨。 2.染色体纵面浓缩均匀一致。 3.溢痕显示清晰。
大蒜根尖染 色体核型
2n=2x=16
二、染色体长度
1.实际长度(绝对长度)
中期染色体变异于1-30um之间。 其中裸子植物、石 石蒜科禾本科 等含较大的染色体,而十字花科、葫芦 科、蔷薇科等染色体小。
核型分析(Karyotype analysis):是对 核型的各种特征进行定量和定性的表述。 核型分析是细胞遗传学(Cytogenetics), 染色体工程(Chromosome engineering),基因 定位(gene localization)及细胞分类学 (cytotaxonomy)等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
x=17
从以上可知:n用于个体发育的范 畴,而x用于系统发育的范畴,在作物 个体发育的世代交替中,配子体世代称 为“n”意即单倍体,孢子体世代称为 “2n”即二倍体,它与其真实倍性高低 无关。
三、多倍体 多倍体包括同源染色体,异源染色体及 同源异源染色体。 对多倍体做核型分析一般都涉及到其起 源演化问题。也就是作出同源异源的判断。 但需要注意的就是不要轻易作出同源异 源的判断。因为形态相似,并不一定同源。
三、着丝点命名及位臵 1.两点两区系统:Huziwara(1958) 即在中部着丝点(m)与端部(t)间 三等分,为亚中(sm)和亚端(st)。 计算方法: r%=短臂长/染色体全长(=50%:m;=50%33%:sm;=33%以下:st) 此法过于粗放,少有人用。
2.四点四区系统 :Levan(1964) 即在M与T之间,均分四等分,臂比r=L/S 命名如下: r M 正中部 1.0 m 中部 1.0-1.7 sm 亚中部 1.71-3.0 st 亚端部 3.01-7.0 t 端部 7.01-∞ T 端部 ∞
3 核型公式:2n=4x=36=20m+10sm(2SAT)+4st (2SAT)+2t(SAT) 原则:将对称的染色体放于前,其次是不对 称,最后是极不对称。
6.模式照片及核型图。 剪下染色体排在照片下方或右边并编序号。 7.核型模式图(idiogram) 8.排版:标准版心,长21cm,宽14cm。
一般以放大的照片测量, 实际长度(um)=放大染色体长度(mm)/ 放大倍数×1000
根据Lima-De-Faria的chro-field理论,分为四级(A.Hereditas,1980,
93:1)
第一,<1um,微小染色体(其所含基因少,chro-field发育不全) 第二,1-4um,小染色体(具有正常的着丝点和端粒,但由于二者距离
第一节 染色体数目、基数、多 倍体及非整倍体
一、数目 单冠毛菊(Haplopappns gracilis)2n=4, 蕨类植物瓶尔小草(Ophioklossum reticulatum) 2n=1260 作物大多在2n=10-40,少数如猕猴桃、甘 蔗等高达100左右。
对具有高染色体数的作物,只宜分析数目 变异,不宜做核型分析。 原因:a.染色体小。b.可能含有较复杂的 多个基因组,难得准确而有价值的结论。 c.数目难稳定一致。
植物配子体的染色体数目,常用“n”表示, 二倍体植物的孢子体具两套染色体组,以 “2n”表示。 示例: 一粒小麦(AA):2n=2x= 14 二粒小麦(AABB): 2n=4x=28 x=7 普通小麦(AABBDD):2n=6x=42
金冠苹果:2n=2x=34 湖北海棠:2n=3x=51 小金海棠:2n=4x=68
五、混倍体 不同个体与不同细胞间染色体数变化大, 出现整倍体与非整倍体无规律变化,称为混 倍体。 六、B染色体 B染色体,也称为超数染色体 (Supernumerary)指超出某一作物正常染色体 数目的一些特殊染色体,如玉米、黑麦、高 粱、百合、重楼、蚕豆中常见。
玉米核型(2n=20+4B)
区别: 1.B染色体均小于正常染色体(也称A染色体),大 者不过相当于小A染色体的1/2,小者相当于一个 点状小随体大小(可与上述三体、四体区别) 2.同一个体中,通常所有细胞中均存在,且数目基 本恒定,无论大小,均具有着丝点(中部或端部 着丝点),可在体细胞分裂中正常传递(易于与 染色体断裂产生的断片区别) 3.80%出现在2x植物中,数目多为1-2个,自然界可 多达20个。人工诱导或栽培下,可累积达到34个 (玉米中发现)。 注意:少数存在,不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多数存在, 引起生活力下降,以及生殖不育障碍。
第四节 核型分类
对称性核型:指细胞中所有染色体大小相 近,都有中部或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反之, 染色体大小差异增大,或染色体臂比值增加, 出现st或t型染色体,核型便逐渐变为不对称。 根据核型中最长与最短染色体的比值与 臂比值两项特征,用以区分。
核型分类(stebbins,1971)
最长染色体/ 臂比值大于2:1(在染色体组中所占比例) 最短染色体 0.0 0.01-0.50 0.51-0.99 1.00 <2:1 1A 2A 3A 4A 2:1-4:1 1B 2B 3B 4B >4:1 1C 2C 3C 4C 表中:1A为最对称,4C为最不对称。目前1C在植物中还未找到。 其进化途径:1A-2A-3A-4A-1B-2B-3B-4B-1C-2C-3C-4C 如草本多C型,木本多为A、B型,油菜、甘蓝属2B,果树中也 多为2B。
1、小叶猕猴桃 2n=58 2、大籽猕猴桃
2n=116
3、京梨猕猴桃 2n=116
4、狗枣猕猴桃
2n=116
观察染色体的细胞数越多,准确性 越高,也易发现变异情况,此外,这样 才具代表性。 全国第一届植物染色体学术讨论会上, 约定,计数染色体数目,以30个细胞以 上,其中85%以上细胞具恒定一致的染色 体数,即可认为是该植物的染色体数目。
中期:染色体在浓缩上处于相对稳定时期,具有典型 的外型特征,作核Leabharlann Baidu分析最为合适。
核型(Karyotype): a.Battaglia(1952)定义:核型是一个体 或一群亲缘关系近的个体染色体组分中的 染色体数目、大小和形态。 b.Stebbins(1971)定义:核型是有丝分裂 中期看到的染色体组分的形态。 c.Herskowitz(1977)定义:核型是中期染 色体或染色体类型按顺序的排列表达。 d.李懋学(1995)定义:核型指体细胞染色 体在光学显微镜下所有可测定的表型特征 的总称。
第三章
核型和核型分析
1848年
1888年
Hofmeister发现染色体
Waldeyer定名为染色体
在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具有不同的形态结 构。 前期:表现出清楚的结构特征,如染色粒、常染色质, 异染色质,核仁,核仁组织等,染色体节等。但染色 体处于动态的收缩过程中,其各部分收缩速度与程度 不均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