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在护肤品中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课件
8
酵母在护肤品中的应用
1.补水保湿 2.美白亮肤 3.抗衰防晒 4.消除痤疮
精选课件
9
1.补水保湿
• 角质层是皮肤屏障和功能的部位所 在,与皮肤保湿关系最密切。角质层由 5~ 15层细胞核和细胞器消失的薄饼样角 质细胞和薄层脂质组成,有学者形象地 将角质层比喻为用砖砌成的墙,角质形 成细胞构成砖块,间隔堆砌于连续的由 特定脂质组成的基质(即灰泥) 中,形成 特殊的砖墙结构。要使皮肤光滑、柔软 和富有弹性, 必须使角质层的含水量保持 最佳状态, 一般认为含水量应在10 %~20 %之间, 低于10 %, 皮肤就会干燥、粗糙甚 至皲裂。另外保持精皮选课件肤湿润还是改善皮 10
革兰阴性菌,常驻菌群在某些条件下也可
精选课件
6
3.透皮吸收

护肤品中的营养成分如果不能被皮
肤吸收,就是一种负担,不但会造成
“皮肤氧化”,还会成为细菌滋生的温
床。因此,护肤品的透皮吸收具有重要
意义。

护肤品的功能性成分是以透皮吸收
后积累在作用皮层为最终目的,不需要
进入体循环。例如:防晒产品的UV吸收
天然保湿因子(NMF)的化学组成
物质名称 氨基酸类 吡咯烷酮羧酸 乳酸盐
尿素 氨、尿酸、氨基葡萄糖、肌酸
钠 钙 钾 镁 磷酸盐 氯化物 柠檬酸盐 糖、有机酸、肽及未确定物质
精选课件
含量(%) 40 12 12 7. 0 1. 5 5. 0 1. 5 4. 0 1. 5 0. 5 6. 0 0. 5 8. 5
状半固体(相对分子量 性
1000~2000 ) , 坚 硬 的
蜡状(固体相对分子量
3000~20000)
丙三醇(甘油)无色澄明黏稠液体,味 来源广、价格低,具有特

定功效,是化妆品的优质
酵母在护肤品中的应用
• 皮肤概论 • 酵母在护肤品中的应用 • 面膜概述
精选课件
1
皮肤概论
• 1.皮肤结构 • 2.皮肤表面微生物环境 • 3.透皮吸收
精选课件
2
1.皮肤结构
• 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构成。
• 表皮
• 表皮是皮肤最外面的一层,平均厚度为 0.2毫米,根据细胞的不同发展阶段和形 态特点,由外向内可分为5层。
剂应滞留在皮肤表层起吸收和反射紫外
线的作用,美白产品作用于表皮的基底
层阻断黑色素的产生精选课,件 抗衰产品作用于 7
护肤品中的透皮吸收技术包括软化角质技术、水合技术、乳液技 术、渗透促进剂技术,以及使用脂质体、微胶囊、环糊精、纳能托、 多孔聚合物微球等将功效成分进行包裹、渗透、缓释。
软化角质是使用水杨酸、果酸等使角质层变薄或软化,从而增大 透皮吸收。
皮下组织 来源于中胚叶,在真皮的下部,由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小叶组成,其下紧临肌膜。皮下组 织的厚薄依年龄、性别、部位及营养状态而异。有防止散热、储备能量和抵御外来机械性 冲击的功能。
精选课件
4
皮肤结构
精选课件
5
2.皮肤表面微生物环境
• 皮肤微生态由许多生理、形态不同的
微环境“生态位”和生活在其中各种各样
渗透促进剂分为化学渗透促进剂、中药渗透促进剂和复合渗透促 进剂。化学渗透促进剂为氮酮、有机酸、表面活性剂等,应用范围广 但会引起刺激。中药渗透促进剂为杜香萜烯、桉叶油、薄荷、丁香等, 效果不如化学渗透促进剂,但副作用小且本身具有一定护肤功效。复 合渗透促进剂是不同渗透促进剂的复配。
内容来源:《化妆品功效成分的透皮吸收途径与技术》
的微生物群系组成。这些微生物群系以细
菌为主还包括少量的真菌、病毒和螨虫等。
定居在皮肤表层的细菌通常可以分为常驻
菌群和暂住菌群。常驻菌群是指长期定居
在皮肤,并且可以自我恢复的菌群。暂住
菌群是指由于通过接触, 从外界环境中获
得的一类菌群。皮肤表面的常驻菌群主要
包括葡萄球菌、棒状杆菌、丙酸杆菌、不
动杆菌、马拉色菌等此外还有一些微球菌、
11
护肤品常用的保湿剂
类别
名称(别名) 物理性状
特点
多元醇类 丙二醇
无色透明、具有吸湿性 安全性很高,不会引起刺
的粘液,稍有特殊味道,激和过敏
无臭
聚 乙 二 醇 根据相对分子量不同而 优良的水溶性、不挥发性、
(PEG)
不同:白色粘液(相对 非油脂性、良好的与皮肤
分 子 量 200~700 ) , 蜡 的亲和性、浅色泽和低毒
• 1.角质层:由数层角化细胞组成,含有 角蛋白。它能抵抗摩擦,防止体液外渗 和化学物质内侵。角蛋白吸水力较强, 一般含水量不低于10%,以维持皮肤的柔 润,如低于此值,皮肤则干燥,出现鳞 屑或皲裂。由于部精位选课件不同,其厚度差异 3
真皮 来源于中胚叶,由纤维、基质、细胞构成。接近于表皮之真皮乳头称为乳头层,又称真皮 浅层;其下称为网状层,又称真皮深层,两者无严格界限。 1.纤维:有胶原纤维、弹力纤维、网状纤维三种。 (1)胶原纤维:为真皮的主要成分,约占95%,集合组成束状。在乳头层纤维束较细,排列紧 密,走行方向不一,亦不互相交织。 (2)弹力纤维:在网状层下部较多,多盘绕在胶原纤维束下及皮肤附属器官周围。除赋予皮 肤弹性外,也构成皮肤及其附属器的支架。 (3)网状纤维:被认为是未成熟的胶原纤维,它环绕于皮肤附属器及血管周围。在网状层, 纤维束较粗,排列较疏松,交织成网状,与皮肤表面平行者较多。由于纤维束呈螺旋状, 故有一定伸缩性。 2.基质:是一种无定形的、均匀的胶样物质,充塞于纤维束间及细胞间, 皮肤 为皮肤各种成分提供物质支持,并为物质代谢提供场所。 3.细胞:主要有以下几种: (1)成纤维细胞:能产生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和基质。 (2)组织细胞:是网状内皮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吞噬微生物、代谢产物、色素颗粒和 异物的能力,起着有效的清除作用。 (3)肥大细胞:存在于真皮和皮下组织中,以真皮乳头层为最多。其胞浆内的颗粒,能贮存 和释放组织胺及肝素等。
水合技术Hale Waihona Puke Baidu提高角质层细胞的角蛋白中含氮物质的水合力,使细 胞膨胀,降低结构致密度,从而增大透皮吸收。例如:使用丙二醇、 甘油等保湿剂,或贴式面膜使皮肤水合化程度增加。
乳液技术包括微乳液和多重乳液。微乳液是粒径在10nm-100nm的 两种不混溶液的透明分散体系,易渗透,乳化和增溶能力强,主要用 于香精的增溶。多重乳液(W/O/W和O/W/O)可同时包含多种有效成 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