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课件第1课时 集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时《秒的认识》课件

(6)数学考试时间1( 时)30(分)
(7)分针走一圈是1( 时)
(8)秒针走一小格是1( 秒)
(9)秒针走一大格是5(秒) (10)从一楼走到三楼用了1(分)
2.找朋友,连一连。
要细心哦!
钟面上最长最细 的针为秒针,它 走1小格是1秒, 走1大格是5秒, 走1圈是60秒。
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1分=60秒
(4)180秒=( 3 )分 想:( 60 )秒是1分,180秒里面有( 3 )个60秒。
知识点 2 时、分、秒之间的换算
2.单位换算。
3时=( 180 )分 120分=( 2 )时
5分=( 300 )秒
360秒=( 6 )分
2分15秒=( 135 )秒
100分=( 1 )时( 40 )分
易错辨析
提示:钟面上最长最 细的针是秒针。
秒针走12小格的时间是12秒。 认真观察秒针是怎么走的。
秒针走了几格?走了几秒?
秒针共走过1 大格,也就是 5小格,是5秒。
1秒有多长呢?
眨一下眼是1秒。
钟表滴答 一声是1秒。
你知道一秒钟能做些什么吗?
飞机
每秒约行250米
火车
每秒约行55米
喷气式飞机 每秒约行500米
30秒+30秒=( 1 )分
1分-10秒=( 50 )秒
40秒+50秒=( 1 )分( 30 )秒
30分+45分=( 1 )时( 15 )分
提升点 2 比较时间的大小
5.在 里填上“>”“<”或“=”。
8 分 > 80分
1 分 20 秒 = 80 秒
150 秒 < 3 分
1 时、分、秒
时间单位间的换算
习题
知识点 1 掌握时、分、秒之间换算的方法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数学广角 集合 第1课时认识集合

认识集合
探究新知
基础练习
拓展练习
课堂小结
探究新知
会游泳的
15
3
69
会飞的
2 47 8 10
既会游泳又会飞的
探究新知
昨天进了6种水果
今天进了7种水果 昨天进的水果
今天进的水果
探究新知
下面是三(1)班参加跳绳、踢毽比赛的学生名单。
参与这两项比赛的共有多少人?
探究新知
8+9-3=14(人)
探究新知
(1)既荣获“语文之星”又荣获“数学之星”的有( )人。 (2)上光荣榜的一共有( )人。
探究新知
“语文之星”获奖名单
“数学之星”获奖名单
陈力、 赵阳、 杨柳、 周丽、 张芳、 李小红、 魏东东
罗晓梅 马红艳 王青 田宇
申明 刘海
吕明、苏美、 刘多、赵东、 张可欣、陈静蕾
身体健康, 创造机会的人是勇者。等待机会的人是愚者。
天下最悲哀的人莫过于,本身没有足以炫耀的优点,却又将其可怜的自卑感,以令人生厌的自大自夸来掩饰。 上天不会亏待努力的人,也不会同情假勤奋的人,你有多努力时光它知道。 待人退一步,爱人宽一寸,人生自然活得很快乐。 名人之所以能够成为名人,是因为他们在同伴嬉乐或休息时不停地攀登;凡人之所以成为凡人,是因为别人忙于攀登时他却安然入睡。 人不仅要做好事,更要以准确的方式做好事。 活在别人的掌声中,是禁不起考验的人。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
___2_5_人
_1_8人 ___3_0_人
思考:一共有多少人去了动物园? 25+30-18=37(人)
拓展练习
思考:A组和B组的小组赛都需要淘汰15人, 都需要进行15场比赛。因此,两个小 组赛一共要进行30场比赛。 (8+4+2+1)×2=30(场)
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集合(课件) 三年级上册 人教版

参观大象馆的有30人,两个馆都参观的有18
人。
(1)填写右边的图。
参观熊猫馆的
参观大象馆的
(2)去动物园的一共有 ( 37 )人。
7?人 1?8人 1?2人
都参观的
课堂练习
三年级同学喜欢的电视统计如下:
节目 人数
动画片 35
科幻片 25
既喜欢动画片、又喜欢科幻画的同学 有20人。全班一共有多少人?
知识讲解
下面是三(1)班参加跳绳、踢毽比赛的学生名单。 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共有多少人?
跳绳 杨明 陈东 刘红 李芳 王爱华 马超 丁旭 赵军 徐强
踢毽 刘红 于丽 周晓 杨明 朱小东 李芳 陶伟 卢强
参加跳绳比赛的学生
参加踢键比赛的学生
知识讲解
跳绳 杨明 陈东 刘红 李芳 王爱华 马超 丁旭 赵军 徐强 踢毽 刘红 于丽 周晓 杨明 朱小东 李芳 陶伟 卢强
A
B
课堂练习
“学习之星”获奖名单 “劳动之星”获奖名单 李小红 王青 陈力 赵阳 吕明 刘海 王青 张芳 申明 杨柳 刘海 周丽 马红艳 张可欣 田宇 陈静蕾 马红艳 田宇 魏东东 罗晓梅 申明 刘多 罗晓梅 赵东
课堂练习
学习之星
劳动之星
李小红 陈力 赵阳 杨柳 刘 海 周丽 马红 艳田宇 魏东东
参加跳绳比赛的学生
参加踢键比赛的学生
两项都表参示加什的么学?生
知识讲解
跳绳的学生
即参加跳绳 又参加踢毽
参加踢毽 的学生
陈东 丁旭 王爱华 赵军 马超 徐强
杨明 刘红 李芳
于丽 陶伟 周晓 卢强 朱晓东
参加跳绳和踢毽的同学一共有几人
总人数=项目人数之和—重复人数
9+8-3=14(人)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第1课时《倍的认识》教学课件

(2)第二行画○,使○是☆的3倍。 第一行:☆☆☆☆ 第二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行画了( 3 )组○,○的个数是( 3 )个 ( 4 ),共( 12 )个。
白萝卜的根数是 胡萝卜的几倍?
5份 白萝卜的根数里面有5个2根。
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5倍。
圈一圈,填一填。
的个数是 的( 3 )倍。 的个数是 的( 4 )倍。
第一行摆: 第二行摆:
4份
4个2就是2的( 4 )倍,也就 是( 8 )个。
想一想,摆一摆。
第一行摆:
第二行摆( 4 )个5根, 一共是( 20 )根。
5 倍的认识
倍的认识
1、填空。
( 2 )个3
( 2 )个2
2、游戏。
4名女生站在第一排,8名男生站 在第二排(4个4个站在一起)。
第一排有几个女生?第二排有几个4?
图中有几 种萝卜?
白萝卜
红萝卜
胡萝卜
2
3份 有2根,
根数是
6 仔细观察胡 萝卜有几根。
有3个2根。 的3倍。
同桌交流:白萝卜是胡萝卜的几倍? 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那么另一些物体的个数
就是这些物体的几倍。
3份
红萝卜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
第1课时 倍的认识
练习
5 倍的认识
知识点 1 在圈一圈中理解成倍数关系的两个量
1.圈一圈,填一填。
(1)
我们就说○的个数是△的( 3 )倍。
如皋市四小三年级数学上册3测量第1课时毫米的认识课件新人教版2

6 …… 2×3
12
3 0 …… 10×3
×3
36
36
因为积的十位上的 3 表示 3 个 10 , 所以这个 0 可以省 略不写 , 可以把 3 直接写在积的十位上。
推想 : 322×3 得多少 ?
322
×
3
6 …… 2×3 6 0 …… 20×3
9 0 0 …… 300×3
966
322
×
3
966
c.〔2〕请你填出每班次客车的发车时间。
班次
发车 时间
1 06:15
2 08:15
3 10:15
4 12:15
5 14:15
6 16:15
7 18:15
8 20:15
a.你知道吗 ?
a.太阳
a.地球
a. 人们把地球自转一圈所需要的时间定
为一日。
a.(四)课堂 小结
a.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 你有哪些收获呢 ?
我量出的长是 26cm。
同学们估得准确吗 ? 用尺子量量看!
我量出的宽比 18 cm 多 , 但不到 19 cm。
同学们估得准确吗 ? 用尺子量量看!
数学书的厚度不到 1 cm, 怎么办?
长度不到 1 cm 时 , 该怎样表示呢 ?
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 精确时 , 可以用毫米〔mm〕作单位。
a.〔2〕凡是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一定是闰年a.〔。a.×〕
a.〔3〕李明的生日是2014年2月29日。 a.〔a.×〕
a.〔4〕2016年上半年有182天。
a.〔a.√ 〕
a.复习24时计时法
a.1.填空。
a.〔1〕在一天里 , 钟面上时针正好走_a_.2__圈 , 共__a_._2_小时。 a.〔24〕上午9时用24时计时法是__a_.0_9_:_0___ , 晚上9时用24时计时法是a_.2_1_:_0____0, 17:30用普 通计时法是a._下__午__5_时__3_0__0__。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课时集合人教版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课时集合人教版新课标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教材是《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第1课时,主要内容是集合。
我们将探讨集合的定义、特点以及集合间的运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1. 理解集合的概念,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
2. 能够识别和描述日常生活中的集合。
3. 理解集合间的运算,如并集、交集和补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集合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难点:集合间运算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集合图示卡片。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在课堂上展示一套卡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卡片中的物品。
通过这个情景,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集合。
2. 概念讲解:在黑板上用粉笔写出集合的定义,并用集合图示卡片展示不同类型的集合,如数集、几何集等。
同时,解释集合的表示方法,如列举法、描述法等。
3. 例题讲解:挑选几个简单的例题,让学生观察并描述集合的运算过程。
例如,给出一组数字集合{1,2,3},让学生找出它的并集、交集和补集。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我会适时给予解答和指导。
5. 集合游戏:设计一个集合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集合的概念和运算。
例如,学生需要找出指定的集合物品,或者找出两个集合的交集。
六、板书设计板书上会清晰地写出集合的定义、表示方法以及集合间的运算。
我会用不同的颜色粉笔标出重点内容,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a. 你的家庭成员b. 你所拥有的玩具a. 班级中所有喜欢篮球的同学b. 你的邻居家庭成员答案:1. a. {父母、兄弟姐妹、自己}b. {玩具车、娃娃、拼图}2. a. {喜欢篮球的同学}b. {邻居家庭成员}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同时,我会鼓励学生在课后与家人或朋友分享所学的集合知识,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加深理解和记忆。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第1课时认识千克》课件

(3)请带了1千克水果的同学数 数这1千克水果有几个
(4)请从这些东西中找出1千克重的
4、估一估
(1)请你猜一猜老师体重大约有多少 千克?看一看、抱一抱 (2)同学间相互估计对方的体重有多 少千克,再把自己的真实体重告诉 猜的同学,看谁估得准
三、巩固练习
1 请说出袋里的食品各有多重 1kg 5kg
谢谢 大家
你知道什么是净含量吗? 指的是除去包装容器和其他包装材料后 内装商品的量
你知道他们的载重量各是多少吗?
1000kg和2000kg
四、作业
(1)要知道物品有多重,可以用手( 掂 ), 用秤( 称 )
(2)称物品有多重,一般用(千克 )作单位。
(3)(单位 )千克可以用符号kg表示,它又 叫作( 公)斤
五、总结延伸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学生课堂行为规范的内容是: 按时上课,不得无故缺课、迟到、早 退。 遵守课堂礼仪,与老师问候。 上课时衣着要整洁,不得穿无袖背心 、吊带 上衣、 超短裙 、拖鞋 等进入 教室。 尊敬老师,服从任课老师管理。 不做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保持课堂 良好纪 律秩序 。 听课时有问题,应先举手,经教师同 意后, 起立提 问。 上课期间离开教室须经老师允许后方 可离开 。 上课必须按座位表就坐。 要爱护公共财物,不得在课桌、门窗 、墙壁 上涂写 、刻划 。 要注意保持教室环境卫生。 离开教室要整理好桌椅,并协助老师 关好门 窗、关 闭电源 。
公斤
(2)千克常用字母kg表示
秤面上一大格就表示1千克 指针指着数字1,说明红枣 重1千克
请在秤面上找出2千克、3千克、4千克、 5千克……
3、动手试一试
(1)小组合作派一人称出重1千克的盐 装在袋子里,用手拎一拎,说说你的感 受,并记在心里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课时《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一次进位)》示范课教学课件

9
6
1
1
1.列 竖式计算
325+464 259+138
=789
=39783+826 Nhomakorabea 637+452
=909
=1089
2. 解决问题
某学校三年级有418人,四年级有621人,每人发一条红领巾,1000条够吗?
小明还想买两双鞋子,有几种不同的买法?
小明还想买两双鞋子,有几种不同的买法?
1号和2号 221+1891号和3号 221+3082号和3号 189+308
同桌讨论
妈妈带了500元钱,买哪两双是够的?买哪两双是不够的?
221+308>200+300=500元,不够。
三位数加三位数(估算)
1号和2号 221+1891号和3号 221+3082号和3号 189+308
1
1. 相同数位对齐。
2. 从个位开始加起。
3.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讨论
笔算三位数加三位数要注意什么?
无论哪一位满十,都要向前一位进1!
挑战100分!
82+909 =
+ 8 2
1
9
716+452 =
991
7 1 6
+ 4 5 2
8
1168
9 0 9
+ 3 0 8
9
2 2 1
2
5
529(元)
三位数加三位数(精确算)
221+308=
+ 3 0 8
2 2 1
2
5
529(元)
笔算时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集合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集合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的集合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集合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什么是集合,如何表示集合,以及集合的元素。
2. 集合的表示方法:介绍列举法和韦恩图法两种表示集合的方法,让学生能够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同一个集合。
3. 集合的运算:介绍集合的交集、并集、补集等基本运算,以及如何进行集合的运算。
4. 集合的子集:介绍什么是子集,如何判断一个集合是否是另一个集合的子集,以及全集与补集的关系。
5. 集合的应用: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了解集合在生活中的应用,例如在统计、分类、排列组合等方面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实例、图形和游戏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集合的概念和运算方法,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和发现集合的规律和性质。
通过学习集合,学生可以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提高数学思维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课件

一、故事导入
3.开学了,熊大和熊二从熊堡出发去学校,熊 大用了2小时,熊二用了120分钟,熊大说它用的时 间少,熊二说它的用时少,它俩谁也不甘示弱。同 学们,请你当裁判,它们俩究竟谁用的时间少?
5. 小组同学中的一人计时,其他同学闭上眼睛坐在座位上。 如果你认为过了30秒,就把手举起。
(1)核对一下,每人估计的 30秒实际是多长时间。 (2)小组同学比一比,看谁 估计得最准。 (3)请估计得最准的同学说 说自己是怎么估计的, 你打算怎样调整自己估 计的方式?
1. 算一算,填一填。
过10分 起床 6: 40 洗漱 6: 50 过( 10) 分 吃早饭 7: 00 20分 过( )
分 ( 过5 ) 整理 7: 20 上学 7: 25
过15 分 ( ) 到校 7: 40
2. 想一想,说一说。
一列火车本应9:15到达, 现在要晚点25分钟,什么 时候能到达?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你是怎样想的?
60+60=120
2时=( 120)分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1时是60分,2时是2个60分。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2. 在
里填上“>”“<”或“=”。
1分15秒 > 65秒 1时30分 = 90分
9分 > 90秒 3时 < 200分
3. 选一选。
4时=( B )分 A. 400 B. 240 C. 140
2分20秒=( C )秒 A. 220 B. 120 C. 140
300秒=( C )分 A. 3 B. 30 C. 5
2. 在(
)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大约每天睡9( 时 )
系红领巾大约需要 20( 秒 )
做熟饭大约需要 25( 分 )
人教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课时 三位数减三位数(1)课件

5 20=11-542
133
2 0 19
- 74
- 52
5
14
9
9
课后练习Biblioteka 一、列竖式计算。654-288=36 493 6 5 46
- 288 36
7268-349=37 218 7 2 89
- 349 37
9
514-=13827
5 1 47
- 187 32
7 563-=13877
5 6 36
- 187 37
4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减法
第 1 课时 三位数减三位数(1)
复习导入
算一算。
笔算减法时应注意什么?
550-380 =170
550 - 380
170
相同数位对齐, 从个位减起。
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 从前一位退1。
新知探究
国产电视动画片生产情况统计表
观察这个统计表,你能从中了解哪些 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6
91=24-1
9 1 29
- 493 41
9 43=22-1
4 3 24
- 218 21
4
课后练习
二、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
1. 743- 378 =365 2. 604- 67 =537
课后练习
三、小平正在看一本书,这本书总共有 605页,他已经看了256页,还剩多少页 没有看?
605-256=349(页)
新知探究
2011年比2009年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
1
435- 113 34223= 5 ,
-3 2 2 113
怎样列竖式?从 哪一位减起?
新知探究
2 2005年比2011年少生产多少部动画片?
【推荐】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1课时 三位数减三位数(1) 教学课件.ppt

206-52 =154 206
- 52 154
7
课后练习
一、列竖式计算。
654-288= 366 514-187=327 912-493= 419
654
514
912
-288
-187
-493
366
327
419
728-349=379 563-187=376 432-218= 214
728
563
432
-349
三年级数学上册(RJ) 教学课件
第 4 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第 1 课时 三 位 数 减 三 位 数(1)
1
复习导入
算一算。
笔算减法时应注意什么?
550-380 =170
550 - 380
1 70
相同数位对齐, 从个位减起。
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 从前一位退1。
2
探究新知
国产电视动画片生产情况统计表
-187
-218
379
376
214
8
课后练习
二、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 1. 743- 378 =365 2. 604- 67 =537
9
课后练习
三、小平正在看一本书,这本书总共有605页,他 已经看了256页,还剩多少页没有看? 605-256=349(页) 答:还剩349页没有看。
10
十位怎样算?
3 49
小组讨论:计算万以内的减法要注意什么?
从个位减起。
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 要从前一位退1……
相同数位对齐。
5
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时,先把相同数位对齐,然后从 个位减起,哪一位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当作10,和 本位上的数相加后再减。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1课时认识倍数(课时课件)14张PPT

我们说 的只数是
的 3 倍。
基础练习
有4只,
有2个4只。
我们说 的只数是 的 2 倍。
基础练习
三 (1)班的两组同学正在折星星,你能帮我算一算第 二组折了几颗吗? 第一组:
第二组折的是第一组的2倍。 第二组:
拓展练习
画一画。
的个数是 的 3 倍。 的个数是 的 4 倍。
课堂小结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复习导入
探究新知
基础练习
拓展练习
课堂小结
复习导入
课前巩固
(2)个 2
( 2 )个 4
探究新知
在一处草地上,几只小兔子在高兴地挖着萝卜。
数一数,看 看他们都挖 了几根萝卜。
探究新知
圈一圈。
仔细视察白各白萝有萝红卜多卜萝有少有卜几根3有个个萝22根卜根。?。
有2根, 有3个2根。 的根数是 红萝卜 看作1份,白萝卜有3个这样的 1份,所以白萝卜是红萝卜的3倍。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有1个,
有6个1棵。 6个1棵又表达什么呢?
我们说 的棵数是 的 6 倍。
基础练习
圈一圈,说一说。
5个 1个5根
我们说 的根数是 的 1 倍。
基础练习
基础练习
有3头,
有3个3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
②
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对应练习
① ②③ ④
⑤
⑥
⑦
⑧
会游泳的
会飞的
①⑤ ③ ⑦ ②④⑧⑩ ⑥⑨
⑨⑩
表示什么?(既会游泳又会飞的)
对应练习
2.
(教材第105页“做一做”第2题)
(1)既获“语文之星”又获“数学之星” 的有( 6 )人。
巩固练习
(2)上光荣榜的一共有( 19)人。
声明
本文件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 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 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司及相关权 利人的合法权利。
除此以外,未经许可,不得擅自将本文件任何 内容用于其他商业性或盈利性用途,如发现未经授 权用于商业或盈利用途将追加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巩固练习 (教材第107页第4题) 3.小雨一家去采摘。爷爷、爸爸、外公、姨妈、小
雨、叔叔6人采摘了圣女果,奶奶、妈妈、爷爷、 小雨4人采摘了草莓,姑姑、舅舅、外婆3人采摘 了小黄瓜。 (1)采摘圣女果和小黄瓜的共有多少人?
6+3=9(人) 答:采摘圣女果和小黄瓜的共有9人。
(2)采摘圣女果和草莓的共有多少人?
刘红 于丽 周晓 杨明 朱小东 李芳 陶伟 卢强
新知探究
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共有多少人?
方法二:
跳绳的学生
踢毽的学生
集合图法
陈东 王爱华 杨明 于丽 周晓
马超 丁旭 刘红
朱小东
赵军 徐强 李芳 陶伟 卢强
两项都参加的学生
新知探究
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共有多少人?
方法二:
跳绳的学生
踢毽的学生
集合图法 陈东 王爱华 杨明 于丽 周晓
答: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共有14人。
知识小结
解决重叠问题 1.可以先画出示意图,借助示意图进行思考。
为了不重复计算,应从它们的和中减去重 叠部分。 2.也可以先用其中一部分减去重叠部分, 再加上另一部分;还可用一部分(不含重叠) +重叠部分+另一部分(不含重叠)。
对应练习 (教材第105页“做一做”第1题)
义务教育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9 数学广角—集合
第1课时 集合
优 翼
情境导入
跳绳、踢毽比赛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新知探究 (教材第104页例1)
1 下面是三(1)班参加跳绳、踢毽比赛的学 生名单。
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共有多少人?
新知探究
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共有多少人?
跳绳的有9人, 踢毽的有8人。
一共有17人。
(答案不唯一)
都参观的
例:只参观熊猫馆的有多少人? 25-18=7(人)
答:只参观熊猫馆的有7人。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更多精彩视频内容,敬请关注
3334326094@ youyicongshu100
可是参加这两项比 赛的没有17人呀?
新知探究
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共有多少人?
怎样表示能清 楚地看出来呢?
我发现有的人两 项比赛都参加了。
我把两项比赛都 参加的人连起来, 有3个重复的。
新知探究
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共有多少人?
方法一:连线法
列式:9+8-3=14(人)
杨明 陈东 刘红 李芳 王爱华 马超 丁旭 赵军 徐强
6+4-2=8(人) 答:采摘圣女果和草莓的共有9人。
巩固练习 (教材第107页第5题) 4.同学们到动物园游玩,参观熊猫馆的有25人,参
观大象馆的有30人,两个馆都参观的有18人。
(1)填写右边的图。 参观熊猫馆的 参观大象馆的
(2)去动物园的一
7人
18人
12人
共有(37人)人。
(3)能提出其他数 学问题并解答吗?
马超 丁旭 刘红
朱小东
列式: 9-3+赵8军=14(徐人强) 李或芳 陶8伟-3+9=卢1强4(人)
两项都参加的学生
新知探究 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共有多少人?
方法二: 集合图法
跳绳的学生
踢毽的学生
陈东 王爱华 杨明 于丽 周晓
马超 丁旭 刘红
朱小东
赵军 徐强 李芳 陶伟 卢强
两项都参加的学生
列式: 9+8-3=14(人) 或 6+3+5=1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