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更应该乐学
寓教于乐,实现小学数学高效教学
寓教于乐,实现小学数学高效教学寓教于乐,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尤其需要注重在游戏、实践中让孩子们能够快乐地学习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如何实现小学数学高效教学,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成长。
要注重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兴趣。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往往比较难理解和接受。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数学知识。
可以通过数学游戏、数学故事等形式,让孩子们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比如通过数学游戏让学生学习数学运算,通过数学故事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都是很好的方法。
这样不仅可以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数学,同时也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要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数学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数学概念和解决数学问题。
可以通过数学实验、数学建模等方式,让学生们亲自动手去计算、测量、观察,并从中总结归纳规律。
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体验和理解,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注重综合素养培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数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让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同时培养综合能力。
比如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可以要求学生进行思维导图、逻辑推理等综合能力的训练,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中不仅仅是单一的知识,更是全面的素养。
要注重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个性。
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能力都是不同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的地进行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适合自己的层次上成长。
可以通过个别辅导、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们在个性化的学习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从而激发他们更大的学习潜力。
乐学、愿学、能学、会学:小学数学教学“四部曲”
78·EDUCATOR·实践者说ShiJianZheShuo诉我,跳出备课设定的思路,灵活应变,尊重学生的发现,课堂会因生成而变得美丽。
在教学退位减法“32-8”时,我让学生结合小棒图仔细观察,学生发现从2根小棒中拿出8根不够,于是借一捆打开,从12根中拿出8根,还剩4根,从而得出“32-8=24”。
再引导学生脱离小棒图得出算理: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一作十,“12-8=4”,“20+4=24”。
正当大部分学生已掌握了这种方法时,一个学生突然大声喊了起来:“老师,这样做太麻烦了,我还有更好的方法。
”在新课程意识的驱使下,我停了下来,说:“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你的好方法吧!”他兴致勃勃地说:“2减8不够,我就8减2得6,然后再‘30-6=24’。
我的得数和你是一样的。
”唉,他这样做确实也行,其实就是将减数分成2和6的算理差不多,先减2再减6。
于是我鼓励他:“这种方法非常好,是你创造的,我们就叫他xx法吧!”这位学生非常高兴。
我当时意识到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倒减是有的,如“32-8”,他们会“8-2=6”后,再“30+6=36”,浑然不知答案是错的,于是我请他上台来当小老师。
我问他,咱们换一题行吗?他点点头。
我就出了一题“41-9”让他教。
他像模像样的说:“41-9,因为‘1-9’不够减,所以我们可以‘9-1=8’,然后‘40-8=32’。
”我问大家:“你们听懂了吗?”大家点头。
于是我说:“老师也听懂了,让我说给大家听行吗?”大家都说好。
我说:“因为‘1-9’不够,所以‘9-1=8’,然后‘40+8=48’。
”底下小朋友急了,“错了,错了,你的得数比被减数还大。
”“老师,老师,应该‘40-8=32’。
”我笑了,问:“我们为什么要减8,而不能加8呢?”“因为题目中要减9,我们先减了1,当然还要减8啦!”一位学生振振有词地说。
“就是,就是。
”别的小朋友附和着。
虽然当堂练习完不成了,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哪些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哪些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数学是一门思考性很强的学科,教学中利用数学知识的魅力,激发学生所学知识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习兴趣的方法一、教学中注意探索教法—激趣根据小学生爱新奇,好胜的心理特征,结合数学内容,不失时机地诱发学生学习效果。
例如:教“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的应用题时,如果把新概念细细讲解,学生会感枯燥乏味。
因此,巧妙设计准备题搭桥铺路,让学生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促使知识正迁移,把前面练习的“求多几”的问题,改为“求少几”问题作为尝试题,通过启发学生比较,引导他们学习课本上的例题。
然后激发他们试着解答,就能激发学生的情趣。
虽然他们不一定都能正确地理解,会出现几种不同的解法,有着种种的疑惑。
此时教师做适当的引导,点拨启发他们引导学生归纳解题的思路方法。
这样做就会使学生亲自经历探索知识过程。
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使他们体验到获取知识的快乐感、成功感、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二、教学中注意精心设问—激趣要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处于最佳心理状态,教师的设问是十分重要的,课堂上提问要避免随意性,提出的问题要有启发性,要适时。
要触及学生的情绪领域,唤起学生的心灵共呜,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把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让学生用情感的驱动而生趣,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例如,在教学“圆锥体积公式”时,我不是采用在空圆锥里装沙实验的方法,而是提问:“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积都可以用一个什么公式来求它们的体积?求圆锥的体积能不能用底面积×高?如果用圆锥的底面积×高求得的是什么?”这样就自然沟通了圆锥体与圆柱体的联系,然后借助教具进一步启发学生:“如果知道了圆柱的体积,要求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学生运用所学的分数知识很自然地得出了只要知道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几分之几,就可以求。
情境教学开启小学数学“乐学”之门论文
情境教学开启小学数学“乐学”之门课堂教学情境是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课堂教学活动,即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为了达到既定的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制造或创设的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
巧妙地为学生创设现实的、有意义的情境,在情境中教会学生学习数学、应用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有丰富的内涵,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生活需要数学、数学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游戏”情境,学生在学习时没了障碍,自然就开启了“乐学”的大门。
一、联系生活,创设情境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绝大多数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找准每一节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切入点”可让学生产生一种熟悉感、亲切感,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如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时,我创设了这样的生活情境:“你帮爸爸、妈妈买过东西吗?想买一本标价是11元的书,你准备怎样付钱?想简便地把钱付清又不用营业员找钱,你有好办法吗?请说说看。
”这样联系学生生活实例进行教学就会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进而喜欢数学。
二、加强直观,创设情境例如,教学“圆的周长”时,当学生弄清周长的含义后,我首先出示了一个用铁丝围成的圆,让学生自己动脑求出圆的周长。
学生发现只要把铁丝剪断、拉直就可以测量圆的周长,即“化曲为直”的计算方法。
接着我又让学生计算手中硬纸片圆的周长,他们有的沿圆的一周贴上透明胶带,有的用绕线的方法,还有的把圆滚动一周,又可以测出圆的周长。
然后我指着黑板上画的圆,问:“你们能求出它的周长吗?”学生摇头。
我启发说:“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国数学家祖冲之就发现求圆的周长的方法了,我相信同学们经过研究后一定也会成为当代的祖冲之。
”同学们研究的兴趣一下子被激活了,纷纷投入到探索研究之中。
三、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教师运用三维动画技术,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孙悟空拿着一把米尺问猪八戒:“你能用米尺量出我的金箍棒多长吗?”猪八戒拿起米尺边量边数:一米、二米、三米……量到第四米时,猪八戒犯难了,剩下的不足一米怎么表示呢?此时教师暂关机,利用常规教学手段,指名一生用米尺量一量黑板的长度,让其他同学人人动手,用直尺量一量桌面的长度,都会遇到猪八戒遇到的问题:不够一米或不够一尺的长度该怎样表示?学生认识到生活实际中确实存在着这些问题,怎么办?这就引起了急于解决的悬念,激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进行推测和猜想,让学生通过实践自己去拓展数的范围。
数学教学中善教-乐学-会学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善教\乐学\会学现代教学认为。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的活动过程,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就是要使学生乐学、会学。
乐学是学生对学习本身产生兴趣而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的态度。
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
”学生对学习是喜欢、满意,还是怀疑、畏难、厌倦,直接影响智力活动。
因此,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创造愉快活泼的气氛,诱发良好的情感,使学生的思维更积极、感知更敏锐,想象更丰富、记忆更牢固。
学生只有乐学,才能启动内在动力,积极参与教学全过程,获取知识。
最终达到学会、会学。
会学是一种能力,它与乐学相辅相成,只有乐学才可能达到会学。
乐学是会学的基础,会学是乐学的体现。
而在教学中,教与学的矛盾主要方面是教师。
有了教师的善教、会教,才有学生乐学、会学。
因而,只有教师做到善教。
学生做到乐学,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一、深钻教材,激发兴趣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材料有内在的兴趣。
”我国教育家孔子也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小学生好奇心强,对新奇的东西容易产生兴趣。
而教材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依据,对教材中的每一个知识点,教师要在透彻理解的基础上,选择适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讲授方法,使学生掌握知识。
教师教学时,若能深钻教材,根据教材特点有意设置悬念提出新颖有吸引力的问题,则能创造诱人的学习情境,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并使这种好奇心转化为求知欲,进而转移到对新知识的学习上去。
兴趣的激发可以根据教材的特点灵活设置。
例如,可以开始导入新课激起兴趣,也可以新授课后深化新知。
如教学“年、月、日”时,可讲一个小故事:有一位老爷爷今年很老了才过了20个生日。
是他不愿意过生日吗?不是的。
那为什么只过了20个生日,他就成了老爷爷呢?学生很好奇,哪有20岁的老爷爷?这是为什么呢?通过故事引入新课,学生学起来既有兴趣,又生动。
最后教师向学生说明其中原因,加深记忆。
再如“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新课讲完了,学生认识了三角形,并能根据角的特点分类了,最后我为学生准备了很多三角形纸片,让学生只看一个角猜它是什么三角形。
小学数学愉快学习法
小学数学愉快学习法
小学数学是孩子学习的基础科目之一,也是孩子日后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基础。
很多家
长和孩子却对数学感到头疼和无奈。
为了帮助孩子们以愉快的心态学习数学,我们不妨试
试一些小学数学的愉快学习法。
要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数学感兴趣,孩子才会愿意主
动去学习。
家长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孩子对数学的兴趣,比如利用生活中的场景来启发
孩子对数学的好奇心,比如在菜市场购物时让孩子帮忙计算价格和找零钱,或者在家中做
饭时让孩子帮忙称重食材等等。
要让孩子明白数学是有趣的。
数学并不是枯燥乏味的,其实数学本身就是一个很有趣
的科目。
家长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来让孩子体会到数学的乐趣,比如可以用整块
巧克力来教孩子学习分数,或者通过数学板游戏来巩固孩子的学习等等。
还有一些小学数学的愉快学习法,比如可以利用数学网站和手机应用来进行学习,这
些工具通常设计得非常生动有趣,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和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
还可以
通过参加一些数学兴趣小组或者数学竞赛班来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通过
这些方式,可以让孩子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再感到压力和烦躁,反而能够感到愉快和快乐。
小学数学的愉快学习法是可以帮助孩子轻松愉快地学习数学的方法。
家长不妨尝试一
下这些方法,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在快乐的状态下,愉快地学习数学。
相信通过这些方法,孩子们一定能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能够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让我们一起为孩子创造一个愉快学习数学的环境吧!。
喜学、乐学、善学——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课堂内外喜学、乐学、善学——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吴天祥(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第一小学校,四川 攀枝花 617200)摘要:随着教育教学事业的不断发展,新的教育教学政策的出台,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着新的教学局面。
如何让学生喜学、乐学、善学数学,成为目前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然而,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依然存在着一些比较明显的问题和疏漏,如何改善这些问题,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成为目前的主要问题之一。
本文以小学数学教学现状为出发点,提出了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和核心素养的培养,让学生喜欢上数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现状;对策前言:小学数学是整个数学学习生涯的基础阶段,同时也是小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数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让学生从小喜欢学习、乐于学习、善于学习数学知识,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达成,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小学数学作为数学学习生涯的初始阶段,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然而,目前数学教学中却依然面临着一些比较明显的教学疏漏,影响了学生对数学情感的建立。
首先,教师教学方式单一,讲述式的教学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疲劳感,厌学现象时有发生。
其次,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枯燥,多半是按照教材内容一成不变的进行灌输学习,缺乏灵活性和趣味性,影响了学生正确的数学学习情感的确立。
第三,小学生本身并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数学学习起来比较吃力,再加上作业负担重,课堂学习效率和课下复习不到位,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小学数学学习有效性的提升和学生核心素养的达成。
二、喜学、乐学、善学——高效数学课堂构建策略(一)构建趣味课堂——喜学趣味数学课堂是小学生非常喜欢的数学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将数学教材中的知识进行高效的学习,而且在趣味课堂构建的过程中,还能够进一步地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为构建高效数学课堂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在小学数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乐学精神论文
在小学数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乐学精神如何培养学生的乐学精神,实际就是如何激发学生对数学感兴趣,这一客观课题,一直困扰着我们,是课程改革中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我们学校课题研究小组经过近二年的实践探讨、摸索出一些经验。
现介绍如下:一、沟通,是促进师生情感交流的桥梁。
从心开始。
每位学生都有想学好数学的愿望。
只是少部分学生每天都沉重的思想包袱,在“数学门前”徘徊。
他们中有的是心理压力重、缺乏信心,有的缺少母爱形成倔犟孤僻的个性,有的由于家庭破裂、养成的自抛自弃的行为习惯,有的是受市场经济的冲击,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而家长只能管三顿饭缺乏正确的引导……,这些同学或多或少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怕与老师交谈的心理障碍。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放下架子。
“蹲下”来走到学生中去与学生主动交流。
通过心与心的撞击消除隔阂,解开“代沟”困扰我们的沟通,促使学生从怕说转变为愿交“知心朋友”,从愿交友无形中喜欢教师自然而然过渡到了喜欢数学学科上。
沟通的基本技能—语言交往。
如何沟通,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不同的个性采用不同的对话方式,学生愉悦来自于老师的关爱。
例如:1、主动亲近学生。
每位学生都有一个亲近圈。
那怕是老师只给了学生一个鼓励的眼神,或轻轻地在小脑袋上一摸,或找出他们的优点……,他们就能感觉到无比的温暖,经常以长者的身份关心他们、分析他们身上“致命”的弱点,以情动人、感化他们。
2、随意性的拉家常。
忘掉自己是老师,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
开学报告时,最好个别谈话,主动与学生交心,特别是一些看来“脑子灵活”厌学的学生,要谈及他身边的人和事,共同分析成绩落后的原因,同时允许他“申辩”自己的看法,引导他与同学共同进步,使他觉得老师也是可信赖的朋友。
3、“有的放矢”的激励。
如在劳动场面上注意观察劳动积极肯干的学生中,智商不错可成绩欠佳的学生。
体育运动会上表扬取得好成绩的学生,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他们激励,并让他们感受与成绩好的学生平等对待的滋味,让他们也能扬眉吐气。
欢乐的数学小学生体验数学的乐趣
欢乐的数学小学生体验数学的乐趣数学是一门有趣而又充满挑战的学科,对于小学生而言,通过欢乐的数学学习,他们可以不仅能够充分发展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能体验到数学带来的乐趣。
本文将从数学游戏、数学竞赛和数学科普三个角度,为大家介绍小学生如何在欢乐中体验数学的乐趣。
一、数学游戏-解谜的快乐数学游戏是一种以趣味化方式进行的数学学习形式,它不仅能够增强小学生的数学兴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数学智力题来让小学生进行思考和解答,让他们在寓教于乐中体验数学的乐趣。
例如,给小学生们出一道充满趣味的数学智力题,让他们在解题的过程中不断思考并寻找答案,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够让他们感受到解谜的快乐。
二、数学竞赛-挑战的乐趣参加数学竞赛是小学生体验数学乐趣的另一种方式。
在数学竞赛中,小学生们可以通过与其他同学的切磋竞争,来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和解题能力。
数学竞赛锻炼了小学生的应试能力,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通过比赛,小学生们可以在切磋中体会到挑战的乐趣,也能够认识到数学背后的魅力。
三、数学科普-奇妙的发现数学科普是以科普的方式向小学生介绍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应用。
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小学生们可以感受到数学的奇妙和魅力。
数学科普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数学实验和示范,让小学生们亲自动手参与其中,体验数学的乐趣。
例如,我们可以讲解数学中的奇妙规律和现象,如斐波那契数列、黄金分割等,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数学的美妙和乐趣。
总结起来,通过数学游戏、数学竞赛和数学科普,小学生可以在欢乐中体验数学的乐趣。
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增强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我们应该为小学生提供一个欢乐的数学学习环境,在培养他们数学兴趣的同时,让他们切身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和美妙。
通过数学游戏、数学竞赛和数学科普的方式,让小学生在解谜、挑战和发现中体验数学的乐趣,相信他们会爱上数学、享受数学,并不断在数学的世界中成长与进步。
三年级数学教学方法及措施有哪些
三年级数学教学方法及措施有哪些1三年级数学教学方法及措施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的良师,在数学学习中,学习兴趣更凸显出了其重要性。
小学三年级的数学学习不在于学生做了多少练习,也不在于学生做的练习题的难度有多大,关键是要让学生会学、乐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更容易看到他们对某一种东西产生兴趣的那种极大热情,所以,教师要抓住这一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兴趣成为让学生掌握数学学习能力的导火线。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些教学情境,积极引导学生爱学、乐学。
其次,教师在设计学生的课后练习及课后作业时,我们要注意好作业量和难度,在作业中适当设计一些趣味性的东西,让学生带着乐趣去做作业,带着自信去探索。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兴趣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求知欲望的前提。
学生学习的兴趣越浓,越有利于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加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计算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忽略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导致一些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连一些两位数的加减都不能准确计算。
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严格的要求学生,加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俗话说“熟能生巧”,要让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切实的培养,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精心设计学生的作业,加大学生的练习量。
比如,在教学质量单位时,提前让学生到超市了解日常用品的重量,看看有多重?然后掂一掂。
让学生准备:苹果、土豆、食盐、黄豆……课堂中分小组(3人),发记录单(物品名称、估的质量、称的质量),体验后学生很感兴趣,比较抽象的知识通过“玩”融入血脉之中,从而有效的培养了生的计算能力。
其次,每天的作业题中都应该设计计算练习,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计算能力必须有持续的练习,而且练习设计要有易错计算题的对比练习,例如“24×5”学生常常当成“25×4”,这样的易错题就应该经常在作业题中出现。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愉快教学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愉快教学在多年的课堂教学中我发现,当学生喜欢某种活动时,他们便会全情投入,还会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和最好的学习效果。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
”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而创新需要兴趣来维持。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为孩子创设快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去获得知识,从而让学生体验到成功,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然而,如何进行愉快教学呢?下面是我的几点拙见:1. 精巧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在快乐中求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愉快教学的重要手段。
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调动一切适宜的手段,以多种策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1 利用先进的教学多媒体技术创设富有吸引力的教学情境。
通过认真钻研教材,深入挖掘知识的内在规律和相互联系,借助于多媒体课件的声、色、光、动画等丰富的视听媒体优势,把数学特有的严谨、抽象、简洁、概括等属性,充分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这不仅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能强化学生的感知能力。
而根据需要设计的交互式多媒体课件,更能使学生手眼脑并用,兴趣浓厚地进行自主探究,效果更加显著。
1.2 以游戏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
游戏是学生最乐于接受的形式,也是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一种有效手段。
教学中我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开展“传口令”、“找朋友”、“摘苹果”、“拍手对口令”、“小动物找家”、“对号入座”、“数字排队”等形式的游戏,并根据学生好胜、好强特点,开展“看谁答得又对又快”、“看谁摆的又对又巧”、“夺红旗比赛”、“小组擂台赛”等游戏竞赛活动。
这样的活动,激发了学生参与的兴趣,使他们多种感官处于一种积极活动状态,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而且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竞争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为将来适应未来社会错综复杂的环境打下良好的基础。
爱学 想学 会学 乐学——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如 何 培养 学生 学 习 的兴趣 ,使学 生 做 到爱
学、 想学 、 会学 、 乐学 ? 。
一
、
融 洽师 生关 系 。 促使 学生 “ 爱学 ”
融洽 的师 生关 系 ,能 使师 生在 教 与学 中产 生共 鸣 , 激发 学 生学 习情 趣 。俗话 说 : “ 亲其师 , 信其 道 。” 这句话 充分 说 明了师生 之 间 只有 关 系融 洽 ,学生 才 会 喜欢 这个 老 师. 也 就乐 于 学 习这 门课 。另 外 , 老 师 只有 做 学 生 的 良师 益 友 , 对学 生 奉献 一 片爱 心 , 学 生 才会 自然 而 然地 感 觉 到老 师 的可 亲 可 敬, 由爱教 师 进 而产 生爱 学 习 的动 机 , 学 生 才 能心情 愉快 地学 习 。 师生 关 系融 洽 ,离 不 开教 师对 学 生 炽 热 的爱 。一般来 讲 , 每个 班级都 存在 好 、 中、 差 三 种类 型 的学 生 ,这就 需 要 教师 一 视 同 仁, 对 所有 的学生 都 奉献 一 片爱 心 , 以正确 的态 度对 待他 们 。如 果我 们 对 优等 生关 怀 备至 、 优 遇 有加 , 而对 后 进 生 嫌 恶 疏 远 , 讥 讽斥责, 其 结 果必 然 是 “ 智者 ” 愈智 , “ 愚者” 愈愚 , 甚 至会 引起 后 进 生的 逆反 心 理 , 干脆 来个“ 破罐 子 破摔 ” , 彻 底 放 弃学 习。这 样 , 学 习兴趣 也 就无从 谈起 。 二、 活 跃课 堂气氛 , 促使 学 生“ 想学 ” 要 创 设活 跃愉 快 的课 堂 气 氛 ,教 师 首 先 要 用生 动 、 形象、 幽默 、 风 趣 的语 言 , 用 亲 切 、 自然 的表 情 和数 学 教学 本 身 的艺 术 魅 力 来 感染 和激励 学 生 。通 过师 生情 感 的 交 流 ,教 与学 双方 都 陶醉 在 一种 轻 松愉 快 的 气氛 中 。在这 种气 氛 的感染 下 , 学 生 的积 极 性、 主 动性 、 创 造性 才 会最 大 限度 地 发挥 出 来, 变 被动 学 习 为主 动学 习 , 促使 学 生想 学 数 学 。具 体可 以从 以下几 个方 面做起 I 一 是 通 过 数学 游 戏活 跃课 堂 气 氛 ,激发 学 生 的 学 习热 情 。笔 者在 数学 教学 中 , 将数 学 与游 戏结 合 起来 ,给学 生 以欢乐 的体 验 并使 其
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充满乐趣
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充满乐趣作者:代树国来源:《考试周刊》2013年第02期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以及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挖掘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创设生活化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内容与儿童的生活经验越接近时,学生自觉接受知识的程度也就越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情出发设计数学活动,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励学生去发现、探索和应用,学生就会发现原来熟视无睹的事物中竟包含着这么丰富的数学知识。
例如老师可以把学生春游中的情境引入教学中,“同学们去春游,争着要去划船,公园里有7条小船,每船乘6个人,结果还有18个人在岸上等候。
”在课上,让学生根据情境自己编题,自己列式解题。
这样,不但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变成来自生活的、生动的数学问题,还促使学生主动投入、积极探究。
2.数学问题生活化,感受数学价值。
数学教材呈现给学生的大多是抽象化、理性化、标准化的数学模型,教师如果能将这些抽象的知识和生产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产生的生活背景,学生就会感到许多数学问题其实就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这样,不仅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热情,还使他们切实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原型,让学生真正理解了数学,感受到现实生活中充满着数学,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例如教学《植树问题》一课,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马路边植树、小朋友排队、路灯等一些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体会间隔的含义。
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探究欲,而且使他们体会到只要用数学眼光留心观察生活,就能发现在平常事件中蕴含着的数学规律。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为自己的校园设计植树方案,进一步帮助学生体会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事情都有与植树问题相同的数量关系,感悟数学建模的重要意义。
小学数学教学中兴趣的培养让学生乐学
小学数学教学中兴趣的培养让学生乐学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
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
作为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数学知识原本就比较抽象,不像语文具有的描述性,美术具有的直观性,体育具有的身体参与性。
各种概念的描述既枯燥又无味。
要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易懂。
就得从生活中挖掘素材,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利用数学知识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角的认识”这一课,”角是一个端点引发的两条射线”。
这个概念的描述不易理解,非常抽象。
在教学时可作如下描述:盛夏.酷暑炎热,人们都习惯在树下纳凉,小朋友们在树下玩耍。
瞧,老师来了。
师摆臂作走路状,并挂出示意图:手臂与身体成一个角。
有的小朋友在荡秋千,出示荡秋千图。
这时老师立即一转,进入话题,老师说:”手臂这一摆,秋千这一荡,就是一个数学概念。
”这时,学生兴趣正浓,一定会想:摆臂、荡秋千怎么会同数学概念联系在一起呢?此时此刻,思维的火花不点目燃。
2.让生活贴近数学学生的思维能力要在思维活动中才能得到发展,如果学生动脑筋想问题了,那么他们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揭示矛盾、提出问题。
启发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维.同时还要给学生思考的空间.知道他们怎样想。
只有紧紧围绕教学目的,要求在关键处设问,在思考的转折点没问,在探求规律的情况下设问。
才会激发学生思考和探求新知。
如:学习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第三册5的乘法口诀后我给学生出了这样一个思考题:”同学们站成方队做操.小华的前后左右都有2人.请同学们算一算参加做操的一共有多少人?”这时课堂上立刻活跃起来,只见同学们都在认真思考,有的托着下巴凝思,有的在画图,不一会儿大家都纷纷举手抢着回答:有的说参加做操的有9人。
有的说有25人,这时找井没有把答案急着告诉大家,而是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空间,让提出不同答案的同学选出代表说出理由.并画图展示给大家。
小学数学“乐学·尝试”课堂教学探索——以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小数”教学为例
案例研究激发出来以后,五个红包瞬间便被热情高涨的学生抢完。
当红包被依次打开后,学生发现这五个红包里分别装有0.85元、16.6元、3.45元、1元、8元人民币。
于是笔者提出了让学生给红包中的金额进行分类的活动任务,要求学生在完成分类后说一说为什么要那样分类:“请按你的想法,将这些红包进行分类,并说出为何这样分类?”分类任务对学生来说不是难事,进行分类说明时,有的学生说是“按整数、小数进行分类”的,有的说“我是根据有无小数点进行分类的”。
最后笔者顺着学生的话进行小结:“是的,我们可以将红包中的钱数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整数,另一类是小数。
”在上面的教学环节,笔者所创设的问题情境紧贴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认知:在生活中,学生已经见过不少这样的小数,大致知道它们的意义;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小数的构成,知道了小数与整数的主要区别。
因此,上面的抢红包游戏才能充分激活学生的学习和探究热情,彰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的探究活动积极、主动、高效。
二、对照旧知,让学生在尝试新知探究的活动中感受认知发展之乐“乐学”教育思想认为,只有当学生的内在动机成为驱动学生学习的关键动机时,学生才能够体会到学习所带来的成就感和愉悦感,进而产生以学为乐的学习体验。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合理设计一些源于生活、能够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会在生活中积累数学学习经验,更加热爱数学学习与探究,从而促进其个性化发展,“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导入新课以后,笔者就“认识小数”“小数的读写”组织学生开展了下面的新知探究活动:先引导学生回忆“平时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看到过小数”,将小数的学习放到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当中,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再结合学生的回答,用课件呈现超市中的价格标签、校园体育课中的跳远成绩和量体温时的体温示数等生活情境,并放大情境中的小数数字,让“热爱生活的小市民们”仔细观察课件中呈现的小数,说一说它们“和我们原来学过的数有哪些区别”,从中认识小数的构成包含了“都有1个实心小圆点,这个实心小圆点在数学上叫作小数点,是小数的标志”“小数点把小数分成了两个部分,前面的是整数部分,后面的是小数部分,它们的读法不同,这也是数学上的规定”。
新课标引领下如何让小学生快乐学习数学
新课标引领下如何让小学生快乐学习数学发布时间:2023-07-18T07:34:05.198Z 来源:《教育学》2023年5月总第320期作者:张艳琴[导读] 小学阶段学生积极好动,生性乐观。
在数学课堂中,如果过于严肃,会抑制他们的天性;如果用单一、机械的练习会使学生感到数学枯燥无味、毫无乐趣而言,这些都与新课改的目标背道而行。
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第一幼儿园718400摘要:小学时期是人一生学习的初期阶段,根据小学生的天性,这个美好的童年应该是快乐的、灿烂的。
于是快乐学习就成为小学时期一种常态化学习状态,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愉悦体验,强调非智力因素在数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作为数学教师,也要快乐工作,积极构建和谐快乐的数学课堂,用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去感染学生、激励学生,让孩子们在学习的道路上充满欢乐、充满阳光。
关键词:新课标快乐学习数学小学阶段学生积极好动,生性乐观。
在数学课堂中,如果过于严肃,会抑制他们的天性;如果用单一、机械的练习会使学生感到数学枯燥无味、毫无乐趣而言,这些都与新课改的目标背道而行。
实践证明,只有建立在快乐之上的学习才是永不变质、永不过期的活动,这种学习体验让学生乐在其中,始终让学生保持旺盛的精力和高度的参与热情,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数学。
在此,笔者就小学生快乐学习数学作一分析。
一、在动手操作中乐学数学数学的特点之一具有抽象性。
而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同时,还保留着直观思维的形式,尤其针对低学段学生。
因此,在学习新知识时我引导学生,让他们自己动手去操作,如数一数、画一画、拼一拼等,使学生在操作中感受知识、学习知识。
例如,在教学两位数的认识时,为了理解10个一是十,我让学生动手数小棒,同桌两人都一个一个地数,数出10根后,其中一人把10根扎成1捆,另一位学生不动,比一比谁的多?通过观察后发现一样多,这样就理解了10个一是十的道理。
又如:在教学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的认识时,我让学生拿一些立体图形印着描,看描出的是什么图形?在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时,让学生自己想办法,有些学生用尺子量,有些学生用手折。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随着课程的增多,课程内容的加深,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开始出现两极分化现象。
为了调动每位学生的积极性,让数学真正成为学生愿学、乐学的学科,在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的:一、课前预习,提高学生自信。
课前预习对学生的学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课前预习,学生会对整节课该学的内容有整体的了解。
就正如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在人的内心深,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已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
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更为强烈。
”正是由于儿童有这种强烈的需要,在预习中就会积极的开动脑思考,提出自己运用旧知识不能解决的新问题。
这样,学生在听课时,自己已经会的会积极回答,不明白的会更加注意的去听。
特别对一些基础稍差的同学,觉得没学,自己已经会一些,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又让他们在学习时能抓住重点、难点,去重点掌握。
有了问题就要解决,这便激发了学生大脑的兴奋,唤起了学生旺盛的求知欲。
二、利用多媒体,调动学生积极性传统的教学往往在只是通过简单、枯燥的反复讲述,以突出重难点,教师即使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生仍然感悟不深。
而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的优势,它比传统的教学手段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使静止的知识动态化,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知信息,从而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快速、高效的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
如:《一天的时间》教学内容,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一些感性生活经验,但往往是“知其然”,而难以道其“所以然”。
教学中,我们运用多媒体的音、形、像等功能,再现生活实际。
如学习24时记时法,为了让学生掌握一天时间内时针正好走了两圈这一知识点。
我们先摄取了学生的几组生活画面,扫描进电脑,并给每个画面配有钟面,能看到时针、分针在不停地转动。
教学时,熟悉的画面、悦耳的音乐,使学生赏心悦目,真切地体会到一天有24小时,时针在钟面上走了两圈。
巧妙互动,让小学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巧妙互动,让小学数学课堂充满活力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又实用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课可能会显得有些枯燥和乏味。
通过巧妙的互动方式,我们可以让小学数学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从中获得乐趣和启发。
下面我们将分享一些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实践的巧妙互动方法,希望能够帮助老师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爱上数学。
一、游戏化学习游戏是小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之一,把数学课堂变成游戏的场所,会让学生更加投入到学习中。
老师可以准备一些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
可以利用数字卡片进行加减法游戏,或者用数学板游戏让学生学习几何形状和空间关系。
通过游戏,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二、角色扮演在数学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概念。
老师可以扮演一个数学问题的主角,学生扮演另一个角色,通过对话和情景重现,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
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在参与中体会到数学的魅力,增强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记忆。
三、小组合作小组合作是另一种促进学生互动的好方法。
老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合作解决数学问题。
每个小组成员承担不同的角色,合作完成任务,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相互讨论,分享解题思路,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
四、实践应用数学是实用的学科,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需要得到实际的应用。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实际的问题,让学生动手解决。
让学生设计一个数学游戏、制作一个数学模型,或者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通过实践应用,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知识更好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五、创意讲解在数学课堂上,老师的讲解可以有一些创意,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记忆。
老师可以通过故事讲解数学知识,或者利用图表、图像等多媒体方式呈现数学概念,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更加直观的认识。
老师还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的课堂互动环节,如数学谜题、数学挑战等,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丰富性。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乐学”的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乐学”的策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新课程的进一步实施,“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习效率,缩短学习时间,还给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即实现“轻负高效”的理想效果,就成为了我们教师的终极目标。
但是现在教材的难度越来越大,学习的任务越来越重,升学的压力有增无减,人们对教育认识的缺位——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这无疑给我们教师提出了一个难题,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呢?笔者结合自己长期在一线的数学教学工作,深刻的体会到要想实现“轻负高效”的理想教学效果,只有让学生“乐学”,才能充分发挥其学习主动性,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积极主动的寻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最终产生“高效”的学习效果,这种“高效”的学习结果让学生产生成功感,反过来又促使学生“乐学”。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乐学”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与各位同仁商榷。
策略一:用“爱心”培育“乐学”的沃土。
笔者认为:没有真诚的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什么才是真诚的爱呢?那就是要做到爱校、爱学科、爱生。
因为学校是我们工作的家,只有爱家才会时时处处想着这个家,维护好这个大家庭的共同利益,让自己感觉到生活在这个大家庭里的幸福,只有把学校办好了,社会上的美誉度高了,工作在这样的学校里才会有一种归属感;爱学科就是要喜爱自己所任教的学科,你喜欢了自己任教的学科,才会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然后用更高的水平来服务于学生;爱生就是爱自己任教的所有学生,不仅仅是优等生,更要关爱的是潜在生和后进生,我们的关爱和期待是打开学生心灵的烛光。
我们的关爱能使有缺陷和有特殊困难的学生摆脱自卑。
只有有了真诚的关爱,我们才能取信于学生,并享有较高的威信,学生也会从心底里服从老师的指引,听从老师的智慧。
学生在爱的环境中学习,就会变得不再拘束,愿想、愿说、愿做,课堂也就随着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方向发展,从而培育出“乐学”的沃土。
策略二:用“兴趣”点燃“乐学”的激情。
小学数学更应该乐学
小学数学更应该乐学作者:李迎淼来源:《读写算》2013年第02期【摘要】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
注意力容易分散。
浓厚的学习兴趣,能有效地诱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以愉快的心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以愉快的心情去探究、学习新知。
去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关键词】数学课堂兴趣乐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人的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能够最佳地接受教学信息。
浓厚的学习兴趣,能有效地诱发学习动机,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再通过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索新知,让学生以愉快的心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使学生乐学数学。
一、开课生动有趣,让学生乐学数学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一堂课的开头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但它却往往影响一堂课的成败。
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开头导语,用别出心裁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以愉快乐学的心情投入学习。
如“三角形内角和”的引入部分,我先要求学生拿出自己预先准备的三个不同的三角形(直角、锐角和钝角三角形),各自用量角器量出每个三角形中三个角的度数,然后分别请几个学生报出不同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我当即说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一开始,有几位同学还不服气,认为可能是巧合,又举例说了几个,都被我一一猜对了,这时学生都感到惊奇,教师的答案怎么和他们量出的答案会一致的。
“探个究竟”的兴趣因此油然而生。
二、巧设疑点引趣,让学生乐学数学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疑”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中启动思维的起点。
在数学教学中,作为教师要善于提出具有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使学生见疑生趣,产生有趣解疑的求知欲和求成心。
比如“三角形内角和”在新授结束后师:(出示一个大三角形)它的内角和是多少度?生:180。
师:(出示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它的内角和是多少度?生:18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更应该乐学
【摘要】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
注意力容易分散。
浓厚的学习兴趣,能有效地诱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以愉快的心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以愉快的心情去探究、学习新知。
去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关键词】数学课堂兴趣乐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人的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能够最佳地接受教学信息。
浓厚的学习兴趣,能有效地诱发学习动机,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再通过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索新知,让学生以愉快的心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使学生乐学数学。
一、开课生动有趣,让学生乐学数学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一堂课的开头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但它却往往影响一堂课的成败。
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开头导语,用别出心裁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以愉快乐学的心情投入学习。
如“三角形内角和”的引入部分,我先要求学生拿出自己预先准备的三个不同的三角形(直角、锐角和钝角三角形),各自用量角器量出每个三角形中三个角的度数,然后分别请几个学生报出不同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我当即说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一开始,
有几位同学还不服气,认为可能是巧合,又举例说了几个,都被我一一猜对了,这时学生都感到惊奇,教师的答案怎么和他们量出的答案会一致的。
“探个究竟”的兴趣因此油然而生。
二、巧设疑点引趣,让学生乐学数学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疑”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中启动思维的起点。
在数学教学中,作为教师要善于提出具有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使学生见疑生趣,产生有趣解疑的求知欲和求成心。
比如“三角形内角和”在新授结束后
师:(出示一个大三角形)它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生:180。
师:(出示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它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生:180。
师:把大三角形平均分成两份。
它的(指均分后的一个小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度?(生有的答90。
有的180。
)
师:哪个对?为什么?
生:180。
因为它还是一个三角形。
师:每个小三角形的度数是180。
那么这样的两个小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度?
这时学生的答案又出现了180。
和360。
两种。
师:究竟谁对呢?
学生个个脸上露出疑问,经过一翻激烈的讨论探究后,学生开始举手回答。
生1:180。
因为两个三角形拼在一起,就变成了一个三角形了,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总是180。
生2:我发现两个小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拼接在一起的两条边上的两个角没有了,就比原来两个三角形少180。
所以大三角形的内角和还是180。
不是360。
师:表扬:你真聪明。
演示:
这里教师通过提出两个具有思考性的问题,层层设疑,使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波澜起伏,时刻处在紧张而又兴奋的学习状态中。
三、勤动手操作,让学生乐学数学
由于数学知识本身具有抽象性,又相对枯燥无味,与学生以具体形象为主的思维和生动活泼的特点构成矛盾。
为了体现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强化学生对每个知识点的认知和理解,使学生思维与能力有机结合起来,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参与实践,激发兴趣,使他们跃跃欲试。
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学生通过剪一剪、移一移、拼一拼等方法进行操作,主动探索、观察、讨论、发现、交流、大胆推导概括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当学生通过割补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后,问:大家认真观察,割补后的长方形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有哪些联系?根据上面的发现,你能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学生通过操作后,已经明确了两个图形间的内在联系,建立了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空间形式,这样他们要说的话就很多,增加参与探索的兴趣。
四、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乐学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
在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教学贴近生活,加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在教学“利息”前,我让学生做了两个准备工作:一是到银行存一次钱,二是调查一下一年期、二年期、三年期的年利率分别是多少。
学生交头接耳、跃跃欲试、对即将要学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课后,他们或邀同学,或邀父母,或独立操作,兴致盎然的完成了这一特殊的作业。
上课的时候,学生们纷纷带来了他们的存单,还七嘴八舌的告诉我他们的发现:自己回家与父母以前的存单比较了一下,发现利率下调了;甚至还有同学告诉我他还计算了一下,发现存单上填写的本息合计少了,是不是银行弄错了……这样,既避免了利息的教学公式化,又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又如在“元、角、分”的教学中,可开展模拟购物活动;在“分类统计”的教学中,可让学生统计一周所要学的功课,每门功课的节数或统计年级、班级的人数等;在“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教学中,可让学生测量、计算红领巾面积等。
又如在“小数点位置移动规律”教学中;可在屏幕上出现一张数据:“10,000.00元”。
问:你会看这张数据吗?先让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到底是多少元?结果有人认为是十元、一万元、一百万元。
这时我联系生活实际,说明小数点位置移动的重要性。
使他
们对“小数点”产生好奇心;从而自主参与到学习中来。
这样教学效率大大的提高了。
五、尊重个体差异,让后进生乐学数学。
由于智力发展水平及个性特征的不同,认识主体对于同一事物理解的角度和深度必然存在明显差异,由此所建构的认知结构必然是多元化的、个性化的和不尽完善的。
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为认识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
作为一名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建立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和谐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学生才会在此环境中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自己的个性特征,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照与帮助,要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要及时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