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占位病变分类综述
肝占位病变的鉴别诊断
一般情 早期好 况 中晚较 较差 好 良好
差
肝脓 肿
较差 贫血
肝硬 化
较差
肝棘球 蚴病
较好
其他
肝良性 肿瘤
良好
发热 可有
无
无
(癌热)
多无,
黄疸 晚期有 晚期有 无
无
有
无 滤泡型 无
可有
滤泡型
无 少数有 一般无 可有
无
可有 可有
球形,
肝肿大 进行性 缓慢长 大者有 囊性肿 肿大 肿大或 有囊性 多无
肿大 大
块
压痛 缩小
感
肝硬化征 常有 肝掌、 晚期有 无 蜘蛛痣、 腹水
脾大
有
无
无
无 晚期有 无
腹水
编辑ppt
无
13
6)各系统器官检查 原发癌灶? 同时癌? 合并疾病?
7)肺、脑、骨转移征—— 咯血、头痛、呕吐、 瘫痪、病理性骨折
8)直肠指检
作者对肝占位病人常规指检可有意外发现
如作者笈此发现一例直肠类癌肝转移患者, 从而否定了原来的HCC诊断。
何生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肝胆胰研究室
编辑ppt
1
一、何谓肝占位病变?
• 随着影像学诊断的问世,出现了“占位病变”一词 意指:人体的脏器(肝、胰、脾、肾、肺、脑等)存在 一个或数个占有一定体积病灶或称肿块(包块)
• 肝占位病变—肝脏肿块 肿块≠肿瘤
• 随着影像学诊断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肝占位病变检出率逐渐增高
❖ 患过肝炎≠肝占位就是HCC
编辑ppt
16
❖ HCC患者AFP 70-80%阳性 但应注意
假阳性:妊娠,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胚胎肿瘤,
肝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其他治疗方法
其他治疗方法包括放疗、介入治疗、射频消融等,适用于不同病情和阶段的患者,可与药物 治疗和手术治疗配合使用。
放疗是通过放射线杀伤肿瘤细胞的方法,适用于某些特定类型的肿瘤。介入治疗是通过导管 等工具将药物或栓塞剂直接注入肿瘤血管或病变组织,以达到治疗目的。射频消融是通过高 频电磁波破坏肿瘤组织的方法,适用于较小的肿瘤。
定期进行肝脏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以及肝功能、甲胎蛋白等 实验室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肝占位性病变。
康复指导
01
02
03
心理支持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 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问 题,增强康复信心。
生活方式调整
指导患者调整饮食结构, 增加蔬菜水果摄入,减少 油腻食物,保持适当的体 重。
药物治疗
根据病情需要,给予必要 的药物治疗,如抗病毒药 物、保肝药物等。
定期复查与随访
定期复查
在康复期间,应定期进行肝脏影像学和 实验室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VS
随访管理
建立随访管理制度,对患者的病情状况和 自身认知情况进行了解和评估,及时调整 治疗方案。
THANK YOU
原发性肝癌
通常由慢性肝炎、肝硬化发展而来,影像学表现为肝实质内的占位性病变,血清甲胎蛋白(AFP)升 高。
转移性肝癌
由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至肝脏形成,影像学表现为散在或多个占位性病变,血清AFP正常或轻度 升高。
肝血管瘤与其他血管病变的鉴别
肝血管瘤
是一种良性病变,由血管异常增生形成,影像学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低密度影,增强扫描后病灶边缘强化。
分类
肝占位性病变可分为良性和恶性 两类,良性病变包括囊肿、血管 瘤、脓肿等,恶性病变主要为肝 癌。
肝脏占位性病变MR诊断及鉴别诊断
肝囊肿
T1W I
T2WI
T2WI+SatFat
肝血管瘤
➢ 概述: 肝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一 般无临床症状,个别有发热、贫血、腹 痛等症状
➢ 病理:
1、大体病理:外观呈紫红色、质软无包膜、 切面为囊筛状似海绵而得名 2、镜下:由无数的大小不等的血管腔组成、 根据瘤壁的厚薄分为---
薄壁型(壁薄腔大)
厚壁型(壁厚腔小、个别呈裂隙状或完全闭塞)
MRI表现:是最好的检查方法 1.形态及边缘-类圆形、边缘清晰 2.信号-T1WI呈略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 信号强度随TE时间延长(≤120ms)而增 高,称为灯泡征,一般瘤灶信号均匀,大的 病灶因血栓或纤维瘢痕而信号不均
3.增强扫描
对于肝脏占位性病变,行平扫及LAVA增强 准确扫描进行定位和定性诊断。
盲
动
片
脉
期门平源自静衡脉 期
期
动脉成像
门静脉成像
Reformat重建
MIP重建
肝静脉成像
门脉期及平衡期重建肝静脉,判断有无变异,尤其注意 有无右下肝静脉
肝脏常见疾病
恶性肿瘤
1、原发性肝癌(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 2、转移性肝癌 3、淋巴瘤 4、肝肉瘤 5、胆管细胞囊腺癌
周边结节样或棉絮样强化,逐渐向中心 扩展,延迟为高信号或等信号充填
MRI正常肝段划分1 MRI正常肝段划分1
MRI正常肝段划分2
1.尾状叶 Ⅰ段 Ⅰ 经肝圆韧带和肝 左静脉连线 2.左外叶上段 Ⅱ段 Ⅱ
经肝中静脉、下腔静脉和胆囊窝连 线 7.右后叶上段 Ⅶ段 Ⅶ 经肝中静
脉标志线 8.右前叶上段 Ⅷ段
3.左外叶下段 Ⅲ段 Ⅲ 经肝右静脉标 志线 5.右前叶下段 Ⅴ段 Ⅴ 经肝右叶 横裂标志线 6.右后叶下段 Ⅵ段 Ⅵ 经
肝脏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肝脏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第29页
原发性肝癌其它肿瘤标识
PLC SLC 其它癌 肝硬化 肝炎DCP ++ ± ± ±GGT-Ⅱ ++ ++ + +AFU ++ + +AIF ++ + + + +ALD-A ++ + + + +5’-NPD-Ⅴ ++ ++ ALP-Ⅰ + +AAT ++ ++ + +CEA ++ ++ ++ + +
第39页
原发性肝癌动脉造影及碘油CT
介入治疗前后动脉造影
介入治疗前后CT检验
肝脏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第40页
原发性肝癌病理诊疗
术中活检影像学引导肝穿刺- 适于诊疗不明且恶性可能较少者, 注意针道种植和癌结节破裂出血腹腔镜活检-适于可见范围内AFP(+)肝占位, 不适于深部或膈顶肿瘤
肝脏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方法: 肝动脉造影肝静脉造影门静脉造影
肝脏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第17页
肝占位病变影像诊疗
-选择性肝血管造影
明确肝占位病变(< 2cm) 了解病灶大小、数目、范围及播散情况肿瘤栓塞治疗
肝脏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第18页
肝占位病变影像诊疗
-肝动脉造影
《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要点
《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要点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benign occupation of the liver,BOL)的检出率不断提高,但在其诊断与治疗方面却尚无规范可循。
1 循证医学证据级别与推荐强度2 BOL的分类BOL的分类参照2010版WHO提出的消化系统肿瘤组织学分类进行命名。
值得注意的是,肝脏不典型增生结节、肝脏胆管细胞乳头状瘤、肝脏胆管细胞囊腺瘤(BCA)、肝腺瘤、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AML)等属癌前病变。
3 BOL的诊断要点BOL的诊断应重视肝病背景和流行病学背景。
我国>80%的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炎或肝硬化病史,而除肝脏不典型增生结节以外的BOL极少合并肝硬化。
腹部超声检查通常用于BOL筛查和随访。
多排螺旋CT (MDCT)或MRI平扫加增强扫描则用于确诊BOL,且两者可为互补。
MRI检查鉴别肝硬化增生、不典型增生结节及小肝癌方面更具优势,尤其是新型对比剂钆塞酸二钠的应用可明显提高小肝癌的诊断准确性。
PET/CT 检查鉴别诊断良恶性肝脏肿瘤有一定价值,可选择性应用。
实验室检查对大多数BOL诊断无帮助,但肝包虫病血清学试验对诊断有决定性意义,AFP、CA19-9、CEA等肿瘤标志物有助于良恶性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当临床治疗决策必要而影像学检查无法确诊时,可行肝穿刺活组织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对于特定类型的BOL,肝穿刺活组织还可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以获取组织学分型并指导治疗。
4 BOL的鉴别诊断BOL的诊断须建立在排除肝脏恶性肿瘤基础上。
因此,诊断BOL的过程也是与恶性肿瘤相鉴别的过程。
实性BOL需与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肝胆管细胞癌等鉴别;囊性BOL需与肝脏胆管囊腺癌(BCAC)等相鉴别。
肿瘤影像学特征,生长速度,肝炎及肝硬化病史,AFP、CEA、CA19-9等肿瘤标志物是鉴别诊断的主要依据。
5 BOL的处理原则推荐1:BOL的诊断必须结合病史,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分析,并在排除肝脏恶性肿瘤的基础上作出诊断(证据级别Ⅰ,推荐等级强)。
肝占位性病变查房
02
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CT、MRI 等,观察肝脏病变情况
04
诊断性治疗:如介入治疗、消融治 疗等,以明确病变性质
06
疾病发展和预后
肝占位性病变是指肝脏中出现的 异常组织,包括良性和恶性肿瘤。
肝占位性病变的预后与病变的性 质、大小、位置、治疗方法等因
素有关。
A
B
C
D
肝占位性病变的发展过程通常包 括早期、中期和晚期,不同阶段
疼痛缓解措施
药物治疗:使用止痛药,如阿片类药物、非甾体抗炎药等 物理治疗:热敷、冷敷、按摩等 心理治疗:心理疏导、放松训练等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良好的作息、饮食习惯,避免劳累和情绪波动
心理支持措施
倾听患者心声,了解 其心理需求
鼓励患者参与治疗决 策,增强其自主性
提供心理疏导,帮助 患者缓解焦虑、恐惧
处理并发症:及时发现
并处理并发症,如感染、 6
出血、血栓、肠梗阻等, 确保患者安全
05 健康宣教
疾病知识和预防措施宣教
A
B
C
D
肝占位性病变的定义和 分类
肝占位性病变的症状和 体征
肝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和 治疗方法
肝占位性病变的预防措 施和健康生活方式
日常生活习惯和饮食指导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 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等情绪
提供心理教育,帮助 患者了解疾病知识, 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
心
营养支持和饮食调整
01
营养支持:保证 充足的营养摄入, 以维持正常生理 功能
02
饮食调整:根据 病情和治疗需要, 调整饮食结构, 如低脂、低糖、 高蛋白等
03
饮食禁忌:避免 刺激性、油腻、 生冷等食物,以 免加重病情
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治分析
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治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方式。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7月~2008年6月250例肝脏占位性病变,其中170例施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肝脓肿切开引流术,腹腔镜下肝囊肿开窗引流术,肝脏包块切除术,肝叶切除术,肝包虫内囊摘除术,胃癌、结肠癌、直肠癌根治同期行肝脏包块切除术,术中行肝脏占位无水酒精注射,肝动脉置化疗泵。
结果手术死亡1人,术后并发症发生10%,术后随访半年至5年,死亡20人。
结论肝脏占位性病变应遵循诊治流程,充分应用各种检查,明确诊断及有无手术指征,手术可采用多种方式,对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应切除病灶,对肝脏恶性占位性病变,应采取以手术切除为中心的综合性治疗。
【关键词】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治疗方式肝脏占位性病变是肝脏常见病变,包括肝脏良性及恶性占位性病变,需明确诊断及有无手术指征,并决定手术方式。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140例,女110例,年龄5~70岁,平均年龄49岁,>60岁40例,曾行手术20例,包括胆囊切除术12例,胃癌根治术2例,结肠癌根治术4例,直肠癌根治术2例。
乙肝小三阳慢性肝炎50例,其中肝硬化12例。
其中肝功A级4例,B级7例,C级1例。
1.2 临床表现与诊断本组病人40%表现为右上腹隐痛不适。
15%表现为腹胀,食欲下降。
10%表现为畏寒,高热,肝区疼痛。
40%无任何临床表现,B超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就诊,以上病人经CT,MRI,查肿瘤标志物AFP,CEA,CA19-9等,考虑转移性肝癌并行胃肠镜检查,对诊断困难病人在B超定位下肝穿刺活检,诊断原发性肝癌80例,转移性肝癌20例,其中伴胃癌3例,结肠癌7例,直肠癌2例。
肝囊肿65例,肝血管瘤36例,肝脓肿10例,肝包虫3例,肝细胞腺瘤5例,肝平滑肌瘤2例,肝血管平滑肌瘤1例,硬化性结节2例,炎性肉芽肿2例,局限性脂肪增生2例,结核1例,胆囊癌肝转移1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性质待定20例,均行腹探查术。
肝占位性病变的健康宣教
肝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方法包括超声、CT、MRI等影像学检查
05
肝占位性病变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介入治疗、放疗、化疗等
06
肝占位性病变的常见类型
肝血管瘤:最常见的肝占位性病变,多为良性,生长缓慢
01
01
02
03
04
肝细胞癌:原发性肝癌,发病率较高,恶性程度高
肝转移癌:其他器官的恶性肿瘤转移到肝脏,常见于胃肠道、肺、乳腺等
学会放松:尝试深呼吸、冥想、瑜伽等放松技巧,减轻心理压力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作息、饮食习惯,适当运动,增强身体抵抗力
4
家庭和社会支持对肝占位性病变患者的重要性
家庭支持:家属的关爱和理解对患者的心理康复至关重要
01
社会支持:社会团体、志愿者等组织的关爱和支持有助于患者应对疾病压力
02
心理支持: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专业服务可以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
x
01
肝占位性病变的基本知识
02
肝占位性病变的预防和治疗
03
肝占位性病变的心理支持
肝占位性病变的基本知识
什么是肝占位性病变
肝占位性病变是指肝脏中出现的异常组织或肿块
01
肝占位性病变可以是良性的,也可以是恶性的
02
常见的肝占位性病变包括肝血管瘤、肝囊肿、肝细胞癌等
03
肝占位性病变的症状包括腹痛、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等
定期检查: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肝占位性病变的筛查,及时发现病变。
肝占位性病变的预防和治疗
预防肝占位性病变的方法
0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规律作息、合理饮食等
02
定期进行体检,早期发现肝占位性病变
03
肝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PPT课件
17
磁共振成像(二)
• 原发性肝癌:
– T1权重像为低信号、高信号、混杂信号 – T2权重像为不同程度的增强,信号强度不均
匀,假包膜环 – 病灶内的血管结构:动脉、静脉主要分支分
散、短少、缺如,血管轮廓模糊、不规则
18
磁共振成像(三)
• 区别肝硬化再生结节与肝癌病灶 • 鉴别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高信号
5
肝功能试验
• 常用:ALT、胆红素、碱性磷酸酶(AKP)、 转肽酶(γ-GT)、甲胎蛋白(AFP)
• AKP、γ-GT明显增高:65%~70%的原发性 肝癌
• AKP同功酶Ⅰ、γ-GT同功酶Ⅱ在原发性肝 癌特异性较高
6
AFP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 对原发性肝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仍属最 高
• 与肝癌细胞的分化程度有关 • 与肝癌的大小有关 • 具有动态变化性:持续低浓度、 先低后
检查目的与要求不明确 片面强调经济效益 多不做Topo片 扫描层距过大 口服或静脉注射造影剂时机把握不当 忽略肝脏和肝脏以外的情况 检查者和阅片者技术水平有限
13
肝核素显像
• 肝胶体显像 • 肝血流血池显像 • 肝癌阳性显像及 • 肝癌放射性免疫显像 • 检出率较低,直径2cm
14
B超、CT和肝核素显像检出率 的比较(直径3cm)
高、马鞍型 • 应警惕肝病活动的同时存在早期肝癌
7
AFP用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标准
•AFP500g/l,持续4周; •AFP由低浓度逐渐升高; •AFP在200g/l以上中等水平,持续8周。
8
超声检查(一)
• 最常用的方法 • 检出病变:1cm;3~5cm检出率达100%
肝占位病变患者健康教育
肝占位病变患者健康教育
(一)疾病简介
肝占位分良性和恶性两种,早期无典型症状,后期可表现为肝区疼痛,全身及消化道症状,肝肿大。
(二)健康指导
1.术前指导
(1)您入院后应以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为主。
(2)避免导致腹内压骤升的活动,如剧烈咳嗽,用力排便等,保持大便通畅,注意保暖,避免感冒。
保持情绪稳定,注意休息。
(3)您需要根据医嘱配合完善相关术前检查,等待手术安排。
(4)得到手术通知后,我们会为您做相关术前准备,如手术部位的皮肤准备,备血等,请您在术前注意保暖、休息,并在术前晚做好个人卫生。
2.术后指导
(1)术后当日返回病房后要去枕平卧并头偏一侧6小时,24小时后如无异常,可半卧位,术后1~2日应卧床休息,不鼓励早期强行下床活动。
(2)术后会给予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及吸氧,并且有可能会有各种管道,如尿管,腹腔引流管,可能会有些不适,但这些都是治疗所需,希望能够理解及配合。
(3)术后需禁饮禁食,待肠功能恢复后依据医嘱可由流食逐渐过渡到半流食到软食,出院后的饮食为高热量、优质蛋白质、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食物、对于肝功能损害较重者则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有腹水的病人则要限制水和钠的摄入。
(4)您出院后应避免劳累,保证充分休息,心情愉快,良好的心态是战胜疾病的最好良药。
当然,遵医嘱定期的复查也是必须的。
别被检查报告吓着了:肝脏占位病变不一定是肝癌!
别被检查报告吓着了:肝脏占位病变不⼀定是肝癌!随着⽣活⽔平的不断提⾼,⼈们越来越重视⾃⾝健康的管理。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体发出的异常信号,早期诊断、早期⼲预、早期治疗的理念已经逐渐深⼊⼈⼼。
但就是因为定期体检,却给⼀些⼈带来了不⼩的惊吓。
⽐如有⼈刚进公司进⾏体检,当拿到腹部B超结果时,却傻了眼,报告结果上赫然写着“考虑肝⾎管瘤,请结合临床诊断",明明⾃⼰没有任何明确的症状,怎么就得“瘤"了呢?于是慌慌张张的拿着结果去找医⽣,经过医⽣的⼀番诊治,这才终于松了⼀⼝⽓。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常见的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易发现,⼜不容忽视的那些"⼩事"。
肝实质性占位病变⼀定是肝癌吗?肝脏占位性病变是医学影像诊断中的专门名词,通常出现在B超、C T、磁共振检查结果中,它泛指被检查的肝脏有⼀个“多出来的东西”,⽽不涉及病因,包括肿瘤(良性或恶性的)、寄⽣⾍、结⽯等不同性质疾病,并不是肝癌的代名词,通常⽤于影像学检查难以确诊时的诊断。
肝脏占位性病变根据性质不同可分为恶性占位性病变和良性占位性病变。
1、肝恶性占位性病变主要包括肝癌、肝⾁瘤等,其中常见的是肝癌。
肝癌⼜分为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肝转移性癌。
2、肝良性占位性病变远⽐恶性占位性病变少见,约占原发肝脏占位性病变的5%~10%。
常见的肝良性占位性病变肝良性占位性病变从⼤体上可分为囊性占位和实质性占位两种类型。
1、囊性占位主要包括肝囊肿、肝脓肿、肝包⾍病等,其中先天性肝囊肿(即通常称肝囊肿)较常见。
2、实质性占位主要包括肝⾎管瘤、肝细胞腺瘤、局灶性结节性增⽣、局灶性脂肪肝、炎性假瘤、肝瘤样增⽣等,其中以肝⾎管瘤最为常见。
肝⾎管瘤▲▲▲肝⾎管瘤有⽑细⾎管瘤和海绵状⾎管瘤两种,后者居多。
典型的⾎管瘤C T诊断有以下⼏个重要指标:(1)平扫低密度;(2)增强扫描早期(45~120s)病灶边缘呈结节状⾼密度强化,密度与主动脉接近;(3)延迟扫描(5~15mi n)造影剂进⾏性向⼼性充填。
对肝占位的理解
对肝占位的理解肝占位是指肝脏内出现异常的肿块或结构改变。
肝脏是我们身体最大的脏器之一,位于腹腔中右上部,具有重要的代谢、排泄和解毒功能。
肝占位可以是良性的,也可以是恶性的。
对肝占位的理解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肝占位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肝囊肿、肝血管瘤、肝脓肿、肝癌等。
其中,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肝占位,也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癌症之一。
肝癌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与肝炎病毒感染、肝硬化、酒精滥用等因素密切相关。
早期的肝癌通常没有明显症状,难以察觉,因此常常被忽视。
一旦发现肝占位,应及时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以明确病因和性质。
对肝占位进行评估的常见方法有超声、CT、MRI等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是最常用的初筛方法,可以快速、无创地观察肝脏结构和血流情况。
CT和MRI则能提供更为详细的图像信息,帮助医生判断肝占位的性质和分期。
此外,还可以通过经皮肝穿刺活检等方法获取病理学检查的结果,以明确肝占位的良恶性。
对于良性肝占位,如囊肿和血管瘤,一般不需要治疗,只需要定期随访观察。
但对于恶性肝占位,如肝癌,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根据肝癌的分期和患者的整体情况,可以选择手术切除、肝移植、肿瘤消融、化疗、靶向治疗等不同的治疗方法。
近年来,肝癌的治疗手段不断进步,新的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的应用为肝癌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除了恶性肝占位外,还有一些特殊类型的肝占位,如肝脓肿。
肝脓肿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肝组织坏死和脓肿形成,常常伴随发热、上腹疼痛等症状。
治疗肝脓肿主要是通过抗生素和引流等方法,必要时可以进行手术治疗。
及时发现和治疗肝脓肿可以避免严重的并发症和生命危险。
对肝占位的理解对于及早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的检查手段和综合的治疗方案,可以提高肝占位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最大限度地保护和恢复肝脏功能。
同时,也需要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肝占位的认识和重视,以预防和早期发现肝占位,降低疾病的发生和死亡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要意义:
• 肝占位病变的检出率提高(影像技术、保健意识)
• 中国为肝癌高发区
• 及早明确诊断、正确鉴别、恰当处理
肝脏占位病变的分类
手术切除肝实质占位病变统计
一、原发性肝癌
• 世界肿瘤发病第5、死因第3
• 年发病56.4万、死亡54.9万
• 中国第2肿瘤死因(占世界54%)
5%) • 恶性度高,预后差(5年率
• 根治术后5年率40-50%
• 早期发现、早诊、早治
• 肝细胞肝癌占80-90%
(一)临床表现
1.病史
(1)肝炎、肝硬化史:58%
(2)HBV(+)90%,HCV(+)10-30%
(3)肝癌家族史:12%
2. 症状
早期无,中晚期出现,乏特异性
• 肝区疼痛:首发症状,间歇/持续,放射痛
• 消化道症状:纳差、恶心、腹胀、腹泻
• 全身症状:乏力、发热、出血倾向、
• 转移灶症状:肺、骨、脑等
3. 体征
早期无,中晚期表现
• 肝区肿块
• 黄疸:胆管受压、肝功障碍
• 腹水:肝功障碍,门V主干、肝V、下腔V癌栓
• 癌旁综合症:自发性低血糖、红细胞增多症、高钙血症、男性乳房发育等• 其他:肝掌、蜘蛛痣、腹壁静脉曲张
(二)实验室检查
• AFP(甲胎蛋白):特异指标
– 60-70%肝癌AFP阳性( >20ng/ml )
–除外肝病活动、妊娠、生殖腺肿瘤、消化道肿瘤
• HBV:90%阳性
• ALT、r-GT升高
(三)影像学检查
• B型超声
• 彩色超声
• 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
• 磁共振显像(MRI)
• 同位素扫描
• 血管造影
1. B型超声
• 实质不均质光团、晕圈
• 小肝癌低回声、大肝癌高或混合回声
• 伴管道癌栓(门脉、静脉、胆管)
• 肝硬变、腹水
2. 彩色多普勒超声
• 丰富的动脉血流(95%)
• 动脉频谱
• 流速快、阻力系数高(RI>0.6)
诊断价值高:鉴别良恶性病变
3. 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 CT )
• 平扫:低密度
• 增强:A相早期填充(不均匀),V相低密度
(快进快出)
• 伴肝硬化征象(肝裂增宽、表面不平、脾肿大)
• 准确直观:肿瘤与管道及周围的关系
具特殊地位:切除率、安全性、彻底性的保证
(外科医师的慧眼、术前必备)4. 磁共振(MRI)
• 表现:T1加权低信号,T2高,A相早期填充
• 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三维成像
• 显示管道优于CT:肝门区肝癌
• 微小肝癌、血管瘤诊断优于CT
• 无辐射,无碘造影剂
• 昂贵、不如CT清晰直观。
5. 同位素检查
99mTC-PMT显像(吡哆醛-5-甲基色氨酸)
• 为阳性显像
• 肝癌摄取,排出慢(缺乏胆道系统)
• 特异性高达90%以上
• 主要用于肝细胞肝癌诊断
• 敏感性约60%(>3cm显示)
6. 血管造影
• 表现:肿瘤血管、肿瘤染色、造影剂湖、动脉扭曲移位• 分辨率最高:<1cm(2cm病灶90%)
• 侵入性,不作常规
• 疑肝癌、常规检查不能明确
• 肝内有无微小播散结节
• 拟行肝动脉栓塞化疗
肝癌诊断要点
• 病史:肝炎、肝硬化
• 实验室: HBV (+)、 AFP (+)
• 影像学:
超声:低回声不均、晕圈、动脉血流、高阻力系数
CT:动态增强快进快出
MRI: T1低、T2高,动态增强快进快出
PMT:阳性
造影:肿瘤血管、染色、造影剂湖、动脉扭曲移位
胆管细胞癌
• 占原发性肝癌的10%
• 病因不明
• 可能与肝内胆管结石,血吸虫等有关
• 无肝炎肝硬化病史,HBsAg阴性
• AFP阴性,部分CA19-9,CEA阳性
CT检查:
• 平扫:低密度,部分钙化,边界不清
• 增强:动脉相强化不明显,静脉或延迟相强化
• 常伴病灶或周围胆管扩张
• 常伴肝门淋巴结重大
• 无肝硬化征象
二、继发性肝癌
• 其他部位肿瘤转移到肝脏
• 最常见肿瘤转移部位(双重血供)
• 西方国家发病率高(原发肝癌20倍)
• 国内两者相仿
• 总体预后差;技术进步,疗效提高
• 大肠癌肝转移术后5年率20-40%
诊断要点
• 肝外原发癌病史或证据
• 无肝炎、肝硬化
• AFP(-),CEA、CA19-9 (+) (消化道来源)
• 影像学表现:病灶散在、多发
– B超:多发、类圆形、低回声
–彩超:周边少许彩色血流
– CT:周边少许强化、“ 牛眼征”
三、肝海绵状血管瘤
• 最常见良性实质肿瘤(2/3以上)
• 病因不明,可能为血管发育异常
• 女性多见
• 多为体检发现
• 部分伴肝区隐痛不适
• 不会恶变,罕见破裂
肝海绵状血管瘤诊断要点
• 无肝炎、肝硬化
• AFP(-)
• 影像学
– B超:均匀、高回声、筛网状
–彩超:无或少许彩色血流、阻力系数低
– CT:慢进慢出(动态增强)、周边中心
– MRI: T1W低、 T2W极高信号-“灯泡征”
–肝血池(+)、PMT(-)
四、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
(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 FNH)
• 良性、实质性、占位病变(非肿瘤)
• 发病率:2.7%,良性实质性第二位,仅次血管瘤
• 病理改变:增生的肝细胞、kupffer细胞、血管、胆管、
中央星状疤痕、辐射状纤维间隔,缺乏正常肝小叶结构
• 不会恶变,不会破裂
• 临床、影像学特点与肝腺瘤、肝癌重叠
(一)、临床特点
• 年龄:青壮年(30岁~50岁)
• 性别:男/女性无差异
• 病因:避孕药? 局部血管异常
• 无肝炎、肝硬化基础
• 无症状偶然发现
(二)、影像学特点
1、常规超声:无特异性 (高、低、等回声)、肝无硬化
彩超:中央粗大动脉、四周放射,动脉血流、高速低阻
2、CT:平扫低密度、无硬化
特征表现:中央星状疤痕,动脉相显著、均匀填充、
静脉及延迟相等密度3、MRI: T1WI 低或等信号,T2WI 等或高信号
特征表现:信号均一,动脉相显著、均匀强化,
中央疤痕( T2WI 高信号)
4、核素扫描:FNH含Kupffer细胞,
正常/增多摄取99mTc-硫胶
5、血管造影:特征表现
轮辐征-由中央动脉向周边离心性、放射性充盈
新近CO2微泡超声造影:敏感性100%
五、肝细胞腺瘤
• 肝细胞来源良性肿瘤
• 发病率低(本所8/6000例)
• 女性多见,伴右上腹不适
• 病因不明,口服避孕药有关
• 破裂出血、癌变可能
• 应予切除
肝腺瘤诊断要点
• 女性、长期口服避孕药史
• 彩超:低回声、实质、均匀、包膜
多静脉血流,少动脉血流、RI低
• CT:低密度、界清、瘤内出血
增强扫描:快进快出
• MR: T1W低(出血高)、 T2W高信号、包膜征
增强扫描:快进快出
• 99mTc-硫胶扫描:缺损区(不含Kupffer细胞)
• 99mTC-PMT显像:强阳性(强于HCC)
常见肝脏恶性肿瘤的鉴别要点
继发性肝癌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
肝外原发癌(+〕(-〕(-)
肝炎、肝硬化(-) (+) (-〕
甲胎蛋白AFP (-) (+) (-〕
CEA/CA19-9 (+〕(-〕 (+)
彩超动脉血流静脉血流高速高阻少许
晕圈“牛眼征”常见边界不清
CT 动脉相周边强化“牛眼征” 早期明显强化少强化,伴胆管扩张静脉相低密度低密度有强化
MRI 增强相周边强化早期明显强化少强化
PMT显像 (-) (+) (-〕
富含动脉血供病变的鉴别要点
FNH 肝癌肝腺瘤
口服避孕药(-〕(-〕(+)
肝炎、肝硬化(-) (+) (-〕
AFP、HBsAg (-) (+) (-〕
彩超中央动脉多见无无
动脉血流高速低阻高速高阻静脉血流
晕圈少见常见常见
CT 动脉相早期明显强化、均匀早期强化、不均匀早期强化、不均匀静脉相等密度低密度低密度
中央星状疤痕可见无出血、坏死区
MRI 增强相早期明显强化、均匀早期强化、不均匀早期强化、不均匀中央星状疤痕可见无无
核素扫描(硫胶)正常/增多摄取不摄取不摄取
PMT显像++~+++ +~++ +++~++++
诊断鉴别要点
• 掌握各种肿瘤(病变)特征
• 多种检查联合应用
• 病史+血清指标+影像
• 90%以上可明确诊断
治疗原则
• 恶性肿瘤:积极治疗(手术等)
• 不能除外恶性:积极治疗(手术等)
• 良性肿瘤(病变):
• 肝腺瘤:手术
• 其它:大于5cm、有症状、强烈要求--手术
小于5cm、无症状--暂不治疗、定期复查附:肝囊肿
• 最常见囊性占位
• 两种类型:孤立性肝囊肿--囊肿孤立
多囊肝--满肝弥漫、融合成串• 病因不明,肝内胆管、淋巴管发育障碍
• 多囊肝常伴多囊肾、家族性
• 多无症状,大者上腹不适,伴感染者发热
肝囊肿诊断要点
• B超:低回声、液性暗区、界清壁薄、后方回声增强
敏感、准确(95%以上)
• CT:圆形低密度区、边缘光整、增强无强化
• MR: T1W极低、 T2W极高信号-“灯泡征”、无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