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史

合集下载

西方音乐史名词解释

西方音乐史名词解释

西方音乐史名词解释西方音乐史是指西方世界中音乐的发展和演变的历史。

以下是一些与西方音乐史相关的重要名词解释:1. 古典音乐(Classical music):古典音乐是指源自欧洲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大约从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期。

它以它对称、和谐、对位法和较为规范的音乐形式为特征,作曲家包括贝多芬、莫扎特和海顿等。

2. 巴洛克音乐(Baroque music):巴洛克音乐是指大约从17世纪后期到18世纪初期的音乐,它以装饰性复杂、宏伟和宗教意义为特点。

巴赫和韦瓦第是巴洛克音乐的代表作曲家。

3. 浪漫音乐(Romantic music):浪漫音乐指19世纪音乐的风格,它强调个人情感、唯美主义和自然的表现,同时也注重对乐器的技术和音色的探索。

肖邦和舒伯特是浪漫音乐的代表作曲家。

4. 声乐(Vocal music):声乐是指以人声为主要演奏工具的音乐形式。

在西方音乐史中,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宗教圣歌和合唱曲是最重要的声乐形式。

5. 交响乐(Symphony):交响乐是指由管弦乐团演奏的四个乐章的大型乐曲。

贝多芬、莫扎特和海顿写作了许多重要的交响乐作品。

6. 管弦乐(Orchestral music):管弦乐是指由管弦乐团演奏的音乐。

它包括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和打击乐器等不同类别的乐器。

7. 协奏曲(Concerto):协奏曲是指由独奏乐器和管弦乐团共同演奏的音乐作品。

独奏乐器与管弦乐团之间的对话和竞技是协奏曲的特点。

8. 轻音乐(Light music):轻音乐是指通俗音乐,常常用于娱乐和放松。

它包括爵士乐、流行音乐和电影配乐等多种风格。

9. 篇章(Motif):篇章是音乐中的一个小节或乐句,其被重复使用以创造主题或主要动机。

10. 复调(Polyphony):复调是指多个独立的声部同时演奏,它是巴洛克音乐中的一种特色。

11. 调式(Tonality):调式是指西方音乐中音乐中心音和音乐结构的关系。

西方音乐史简介

西方音乐史简介

西方音乐史简介一、古希腊罗马时期时间约为公元前3200年~公元400年。

这部分的音乐资料只能从考古而来,从发掘出的绘画、雕塑及少量流传下来的诗歌文学与哲学著作可以进行了解,但几乎是不可能聆听与欣赏。

有资料统计这一阶段残存下来的乐谱还不到10件,但是从残存下来的雕塑等诸多文化遗产可以看出曾经存在过的辉煌与成就,古希腊的大哲学家都曾对音乐进行过讨论与研究,这被后人视为西方音乐之源。

在公元前12世纪~前8世纪荷马时期的两部史诗反映了古希腊的音乐文化。

史诗本身既是文学作品又是音乐作品,它由职业弹唱艺人“阿埃德”用一种叫基萨拉的乐器伴奏吟唱。

公元前776年,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始举行,在比赛时常伴有音乐,后来产生了音乐比赛。

公元前7世纪~前6世纪,斯巴达把音乐作为国事活动与教育的重要手段,使音乐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公元前146年后,古罗马征服希腊后,它的文化主要受益于希腊,同时又吸收了叙利亚、巴比伦、埃及等国的文明成果。

二、中世纪时期中世纪时期中世纪Medieval(476年至1450年左右)从公元476年,Goth人入侵意大利,西罗马帝国灭亡,到文艺复兴间的长长一千年被称为中世纪.后来,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学者把这一时期称为歌特(Gothic)时期。

宗教音乐是这一时期的主体,并确定了根据八个调式系统对曲调进行的分类,及从纽姆谱(neumes)逐渐发展为精确的音高记谱法(Pitch notation).另外,从原始的单音音乐过渡到复调音乐的尚松(chanson)大量出现,乐器的发明与制作的进展也是该时期的重要特征。

三、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时期Renaissance(1430年至1600年),非宗教的人文主义兴起,明确摆脱中世纪经院哲学的枷锁,欧洲音乐文化趋于统一,声乐、器乐表演艺术水平大为进步.复调音乐开始步入黄金期.记谱法已由字母法和符号法转为二线谱、四线谱直至五线谱。

16世纪后期,在意大利诞生了最早的歌剧。

西方音乐史

西方音乐史

一、填空题1.古希腊乐器主要有弦乐与管乐两类。

其中最重要的是拨弦乐器里拉琴。

自文艺复兴以来,它已成为音乐艺术的一种象征。

阿夫洛斯管是管乐器的代表。

2.古希腊人音乐社会实践活动很丰富,但在他们的艺术活动中,音乐尚未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演唱和演奏时还要结合诗、舞,形成诗、舞、乐“三位一体”的综合艺术表演特征。

3.古希腊的音乐体裁多和诗歌、文学有关,在演奏时多采用琴来伴奏。

如史诗、悲剧、喜剧、独唱抒情诗、竞技比赛中的合唱与舞蹈音乐、颂歌等,尤以史诗、抒情诗、颂歌、悲剧最为重要。

4.三大悲剧:埃斯库库罗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索福克洛斯《俄狄浦斯王》;欧里庇德斯《美狄亚》5.四音音节在不同音高上可以构成七种不同的调式,这些调式分别以古希腊的几个重要的不同区域的氏族部落命名,它们是维多利亚调式、弗里几亚调式、利第亚调式、混合利第亚调式及各种变体调式。

6.古希腊的音乐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和谐论、净化论和模仿论三个方面,主要代表人物分别为毕达哥拉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7.经文歌的定义:两个声部都有歌词的克劳苏拉就被称为“经文歌”,后来还增加到三个声部。

8. 9世纪时,“纽姆普”被普遍使用。

这种记普法只是用一些符号简单的标示音调的大致音高与长短没有节奏标记。

11世纪时,圭多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四线普,并得以普遍的使用。

为五线谱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3世纪时,音乐理论家弗朗科,既能标示音高又能指示节奏比例时长的“有量记普法”,并著《有量歌曲艺术》。

使中世纪的记谱法得到完善。

9.中世纪方言歌曲最重要的成就得益于法国游吟诗人的创作。

南部游吟诗人一般被称为“特洛巴多”北部游吟诗人则被称为“特洛威尔”。

10. 14世纪的意大利音乐相对同时期的法国音乐而言更富有世俗生活的情趣,它的主要世俗复调歌曲题材有:牧歌、猎歌和巴拉塔。

11文艺复兴时期是指从15世纪上半叶至1600年近二百年的历史时期。

“文艺复兴”的法文原意是“复活”与“再生”。

西方音乐史

西方音乐史

意大利14世纪音乐的重要体裁:猎歌 ;牧歌;巴拉塔。
勃垦第地区的音乐:“勃垦第作曲家"15世纪中叶在勃垦第地区的范围内活动的一些作家,勃垦第地区包括现在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以及法国中部、东北部领地。(代表人物,迪费,班舒瓦 。主要体裁,弥撒曲、经文歌和尚松)
法-弗兰德作曲家:15世纪晚期以后来自欧洲大陆北部的作曲家被音乐家称为“法~作曲家”
康塔塔,1600年前后诞生于意大利,通常由一系列的宣叙调、咏叹调、二重唱、合唱及管弦乐组成,没有舞台装置和戏剧动作表演,只是康塔塔可以使用宗教体裁,也可以使用世俗题材,区别:规模较小,倡一序曲开始,一合唱结束。
受难乐,音乐形式与清唱剧一样,在题材上集中表现《圣经》福音书中有关基督耶稣受难的故事。
第斯康特,在12或13世纪初,兴起一种新的复调形式,定旋律声部和对位声部以反向进行为主,是一音对一音的演唱风格,乐曲整体上显示出分句的结构特征,与奥尔加农即兴式的松散结构有很大区别,称为第斯康特。
法国游吟诗人:是11-13世纪在法国出现的音乐形式。包括有才华的下层诗人,音乐家、宫廷贵族、骑士阶层等,他们一般自己能创作诗歌、谱曲,自己也能演唱。歌曲题材以爱情为主,歌曲分宫廷之恋,康佐、晨歌,田园歌等多种类型,除了短小的歌曲之外还有比较长得叙事体方言歌曲,如传奇、莱歌等
强力集团 俄国
巴拉斯列夫 俄国 强力集团发起人和领导者
局伊 俄国 强力集团成员
穆索尔斯基 俄国 强力集团成员 钢琴套曲 展览会上的图画
包罗丁 俄国 强力集团成员 在中亚西亚 歌剧 伊戈尔大公
勃拉姆斯 德国 《德意志安魂曲》 用匈牙利歌曲和帕格尼尼主题写作钢琴变奏曲 《第一交响曲》
小约翰施特劳斯 奥地利 圆舞曲,《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春之声》 《南国 Nhomakorabea玫瑰》

西方音乐史完整版

西方音乐史完整版

晚期的古典主义音乐
总结词
晚期的古典主义音乐是西方音乐史上最后一 个重要的阶段,它标志着古典主义音乐的逐 渐衰落和浪漫主义的兴起。
详细描述
在晚期的古典主义音乐中,作曲家们开始尝 试突破传统形式的限制,探索更为自由和个 性化的表达方式。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包括 约翰·施特劳斯、安东·布鲁克纳和理查·瓦格 纳等,他们的作品在音乐史上留下了重要的 印记。
世俗音乐
流浪艺人
中世纪时期的街头艺人,他们表演的世俗音乐对后来的民间 音乐和艺术音乐产生了影响。
法国的香颂和意大利的麦地那
分别代表了法国和意大利的世俗音乐,这些音乐形式在当时 非常流行。
音乐理论
纽姆谱
中世纪早期的记谱法,用横线表示音 的高低,是现代五线谱的前身。
音阶与调式
中世纪的音乐理论家开始对音阶和调 式进行系统化研究,为后来的音乐发 展奠定了基础。
详细描述
法国巴洛克音乐在歌剧、室内乐和键 盘音乐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吕利 的歌剧《阿尔西斯特》和拉莫的《和 声学》都是法国巴洛克音乐的经典之 作。
英国音乐
总结词
英国巴洛克音乐以其独特的旋律和丰富的和声而著称,代表作曲家有珀塞尔、普塞尔和塔利斯等。
详细描述
英国巴洛克音乐的代表作品包括珀塞尔的歌剧《狄多与埃涅阿斯》和普塞尔的《奥菲欧》等。这些作 品在旋律、和声和戏剧表现等方面都有着较高的艺术价值。
03 古典主义音乐
早期古典主义音乐
总结词
早期古典主义音乐是西方音乐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它标志着音乐从巴洛克时期的过度,逐渐走向了更为简洁、 清晰和优雅的风格。
详细描述
早期古典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包括约瑟夫·海顿、沃尔夫冈·阿马多伊斯·莫扎特和路德维希·范·贝多芬等。这些作曲 家在创作中强调了旋律的优美和和声的和谐,同时也注重了形式的平衡和结构的清晰。

西方音乐史各时期特点及其代表作

西方音乐史各时期特点及其代表作

5、古典主义音乐时期(18世纪中叶-19世纪初)
• (1)格鲁克(Christoph Willibald von Gluck 1714- 1787)是德国作曲家。 代表作品《奥菲欧与犹丽狄 西》(1762年) 及《阿尔希斯特》(1767年)
• (2)弦乐四重奏:所谓“弦乐四重奏”即由笫一小提 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组成,这是古典 音乐时期最重要的室内乐形式。
• (2)协奏曲是莫扎特在歌剧以外成就最突出的一方面。他确立了18 世纪古典协奏曲的结构范式,确定了第一乐章中“双呈示部”和“华彩段” 的形式,并为当时几乎所有的乐器创作了杰出的协奏曲,为近代协奏 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3)完善了维也纳古典乐派奏鸣曲三个乐章的套曲形式。
• (4)在交响乐中,强调奏鸣曲式中主、副部之间的强烈对比,加强 展开部的不稳定因素,预示了后世交响乐发展的思路。
(2)由来 :康塔塔于1600年前后诞生于意大利,最早使用 康塔塔这个词的是意大利作曲家阿·格兰迪(A Grandi, 1575~1630)。
(3)两种形式 :通常康塔塔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家庭社交 场合表演的小型的康塔塔(小到可以是一首咏叹调),称 室内康塔塔;第二类是大型的,带有合唱和管弦乐队伴奏 的,在一个特定重要场合的康塔塔。
(3)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家及其代表作
舒伯特、门德尔松、 肖邦、李斯特、比才等。
谢谢同学们一学期以来的 配合和支持,预祝大家期
末考试取得优异成绩。 加油 !
• 2、二重奏
• 3、三重奏 如:(1) 钢琴三重奏: ⑵ 弦乐三重奏: ⑶ 竖琴三重奏:
• 小提琴 中提琴
小提琴
长笛
中提琴或小提琴
大提琴
钢琴

提琴

西方音乐史知识点

西方音乐史知识点

西方音乐史知识点第一章古希腊、古罗马音乐一、古希腊音乐古希腊文化是西方文明的渊源。

与古希腊的哲学、文学、科学、建筑、美术和戏剧一样,音乐也是古希腊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古希腊流传下来的音乐作品很少,但是丰富的文字记述和雕刻向人们描绘了古希腊音乐文化的风貌。

在漫长的西方音乐历史中,古希腊音乐文化精神不断地影响和启发着后世的人们。

神话是古希腊艺术的丰富土壤,在古希腊神话中音乐是极富魅力的。

阿波罗不仅是太阳神,也主管音乐。

半神半人的底比斯国王安菲翁用琴声的魔力修筑了底比斯城堡。

色雷斯的歌手奥尔菲斯以音乐的魅力拯救出地狱中的妻子尤丽狄茜,后又得而复失。

这个故事体现出古希腊神话的人性特征,它被近百次地谱写成歌剧。

缪斯(Muses)是分别掌管文艺和科学的九位女神的统称,而“音乐”(music)一词还是由缪斯演化来的,足见在古希腊人眼中,音乐是与人类追求真和美的活动密切相关的。

西方最早的弦乐器是里拉琴(Lyre),又称诗琴。

神话中的众神的使者赫耳墨斯在龟壳上蒙上牛皮,支起两只羚羊角,架横木拉起琴弦便发明了里拉琴。

从文艺复兴开始,在西方的文学艺术中,里拉琴一直成为音乐的象征。

里拉琴后来演变成形状较大的基萨拉琴(Kithars)。

古希腊的管乐器是阿夫洛斯管(Aulos),一种芦管制成的单管或双管的竖笛。

里拉琴多用于独唱伴奏,史诗弹唱,它是祭祀阿波罗仪式中的主要乐器。

而在崇拜酒神的仪式中,及后来的酒神合唱和雅典悲剧合唱中,阿夫洛斯都是重要乐器。

在西方现代文化观念中,里拉琴和崇拜阿波罗的音乐与阿夫洛斯和崇拜酒神的音乐,已成为相互对立性格的两大类音乐的象征。

前者平静而节制,后者狂喜、放纵。

古希腊的哲学家们对音乐的论述,对于西方音乐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和启发。

毕达哥拉斯把音乐的音程与节奏的和谐与宇宙星际的和谐和秩序相联系,因而把音乐纳入他以抽象的数为万物之源的理论中。

然而他对弦长比例与音乐和谐关系的探讨已经带有科学的萌芽。

西方音乐史概述

西方音乐史概述

一、古代希腊和罗马音乐概述:古希腊文化艺术的繁荣期和音乐的成就:我们对古代音乐状况的了解主要是间接地通过文字记载、瓷器等历史遗迹所提供的资料。

公元前8世纪以来,希腊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氏族部落演化为城邦制,雅典、斯巴达等重要城市崛起。

公元前6到4世纪古希腊的文化艺术空前繁荣。

歌唱、抒情诗、器乐演奏和有音乐伴奏的戏剧等发展到很高水平,围绕着它们展开的各种公众比赛,竞技活动丰富多样。

音乐理论成就:古代希腊的音乐哲学,以及关于音律、音阶、调式、记谱等理论主要产生于这一时期。

(一)、古希腊音乐的特点:单声部音乐,有自然音类型以及自然音与各种变化音(半音或小于半音)混合的旋律风格,音乐同舞蹈、诗歌紧密结合,歌唱时可以有乐器伴奏,用字母记谱,歌词往往是当时一些重要的诗篇。

(二)、常用乐器:里拉和阿夫洛斯管(三)、音乐理论:两个方面:1、音乐材料和构成方式的理论,它涉及音程、音阶、调式等方面的内容2、关于音乐的本质的理论,它涉及哲学、艺术美学等方面的问题。

毕达格拉斯认为宇宙和谐的基础是完美的数的比例,音乐与宇宙天体存在类似,因此音乐可以最好地说明宇宙现象。

弦长比2:1时发出相隔八度的两个音高;弦长比例分别为3:2和4:3时发出相隔纯五度和纯四度的两个音高。

公元前4世纪希腊著名音乐理论家阿里斯多塞诺斯著有《和谐的要素》,音乐理论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四音音列,古代关于旋律、音阶、调式的理论都建立在四音音列基础之上。

四音音列建立于一个固定四度框架,中间的两个音不固定,它们可以灵活变动,形成三种类型的四音音列,即自然音列、变化音列以及更细微划分的四音音列。

大完整音列体系由四个相同结构四音音列构成,四音音列以相交和相隔方式混合联结。

小完整音列体系由三组四音音列构成,省去了大完整音列体系的最高一组四音列。

调式以几个重要氏族部落命名记谱法有两种,以字母和符号分别用于记写歌唱和器乐的演奏。

古希腊理论家认为音乐充满了伦理价值的取向,古希腊人认为不同的调式与不同的情感相联系,不同调式的使用可以影响人的道德情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猎歌 caccia
C 牧歌 madrigal
2013-7-29 59
2、兰迪尼 Landini (1325—1397 ):
A 意大利新艺术重要的作曲家 B 兰迪尼终止式 Landini cadence
2013-7-29
60
Landini cadence
2013-7-29
61
第三部分 文艺复兴音乐 The Renaissance
一、世俗音乐的特点:
1、单声部为主
2、民歌、创作歌曲为主
3、即兴创作、表演 4、业余、零散不系统化
2013-7-29 32
二、诗人、作曲家和歌手—游吟诗人
(Troubadours)
1、时间:12—13世纪
2、地域:法国南部,意大利及西班牙北部 3、内容:方言爱情、田园歌曲 4、演唱方式:根据歌词内容灵活处理,吟 唱,琉特琴伴奏。
2013-7-29 15
2013-7-29
16
第四节 古罗马音乐
一、音乐在罗马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二、古罗马人的音乐思想
三、古罗马音乐与古希腊音乐的异同
四、古代希腊、罗马的音乐哲学
2013-7-29
17
本部分内容回顾

古代希腊、罗马的音乐遗产,奠定了西方
音乐最基本的思想模式,至今仍占统治地
位。

古代希腊人不仅把音乐看作艺术,而且看 作科学——体现着基本的数学思维。
一、产生
1、适应经文歌发展需求 2、公元1260年弗朗科 Franco《有量歌曲艺术》 二、主要内容: 1、赋予节奏模式中各音符特定的节奏意义 2、定量划分的基本单位是拍子
2013-7-29
52
3、音符: A 长音符 long B 短音符 breve 4、音符时值的划分:
A 三分法
B 二分法
2013-7-29 53
3、完全体系(perfect system)与次完 全体系(lesser perfect system)
2013-7-29
13
古希腊的音阶体系
2013-7-29
14
三、调式(4对、主-副):
1、多利亚(dorian) 2、弗里几亚(phrygian)
3、利第亚(lydian)
4、混合利第亚(mixolydian)
Blind singer:Cretan geometric bronze figurine / Malibu
2013-7-29
7
Epic singer:Cretan geometric bronze figurine / Iraklion Museum
2013-7-29
8
古希腊音乐的旋律
1-《俄瑞斯忒斯》片断
2013-7-29 23
E 第六课(Sext, noon)
F 第九课(None,3 P.M.)
G 晚祷(Vespers,sunset)
H 夜课(Compline,before bedtime)
2、弥撒(Mass)
A 常规弥撒(固定部分)
B 专用弥撒(可变部分)
2013-7-29 24
第二节 格列高利圣咏
2013-7-29 48
4、节奏模式
2013-7-29
49
二、孔杜克图斯(Conductus)
1、流行于12、13世纪的多声部声乐体裁
2、结构特征:
A 不以采用圣咏作为创作的唯一基础
B 使用节奏模式,所有声部节奏基本相同
C 二至四声部,三声部最常见
D 拉丁文歌词,各声部均有唱词且相同
3、音响 04
2013-7-29
28
the Gregorian Chant
01 “日课”圣诞节的第2次晚课片断 02 “慈悲经”
03《圣诞节弥撒》“进台经”
2013-7-29
29
Attende domine
2013-7-29
30
第三章 世俗音乐
本章精华

声乐 器乐
2013-7-29
31
第一节 中世纪的世俗声乐
2013-7-29 67
3、重要作家:
A 奥克冈 Ockeghem(1410—1497)
B 若斯坎 Josquin (1450—1521) C 拉索 Lassus (1532—1594)
三、罗马乐派:
1、宗教改革对音乐的影响
2013-7-29 68
2、帕莱斯特里那 Palestrina(1525— 1594) A 罗马天主教会作曲家的杰出代表
C 肖姆管(Shawm)
2013-7-29
41

A 竖笛 Recorder
2013-7-29
42

B 横笛 Flute
2013-7-29
43

C 肖姆管 Shawm
2013-7-29
44
3、管风琴 Organ
2013-7-29
45
三、埃斯坦比耶(Estampie)
1、最早的器乐体裁 2、多段体舞蹈音乐
The unexamined life is not worth living
2013-7-29 5
四、古希腊时期的音乐状况:
1、剧场是最重要的公共音乐活动场所 2、音乐在古希腊戏剧中占重要地位 3、合唱是重要的音乐形式 4、音乐、诗歌、舞蹈三位一体
5、荷马史诗(Homeric Singing)
2013-7-29 6
二、世俗声乐
1、尚松 chanson:
十五世纪意大利音乐的重要形式
2、弗罗托拉 frottola: 舞曲风格节奏、可歌可奏
B《马尔采鲁斯教皇弥撒曲》(Missa Papae Marcelli) 四、威尼斯乐派
1、音乐风格
2、代表作家:加布里埃利叔侄
2013-7-29 69
第八章 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的类型
本章精华

宗教声乐 世俗声乐 器乐
2013-7-29
70
第一节 文艺复兴时期的声乐
一、宗教声乐
1、弥撒曲 2、经文歌
(1430—1600)
内容提要

新音乐风格 音乐类型
2013-7-29
62
第七章 文艺复兴新风格
本章精华
和声观念 重要乐派

2013-7-29
63
第一节 和声观念
一、和声新观念的改变:
1、中世纪看重数字和理性(八度 2:1、
五度 3:2、四度 4:3)
2、文艺复兴时期更重视音响本身:克廷托 里斯(Tinctoris,1435—1511)的实践理论
2013-7-29 33
第二节 器 乐
一、一般情况:
1、教会禁用
2、流于民间
3、用于歌唱或舞蹈伴奏
4、即兴演奏,无乐谱流传后世
5、乐器制造、乐曲创作低级、原始
2013-7-29 34
二、乐器种类 1、弦乐器(拨弦、击弦、弓弦): A 竖琴(Harp) B 琉特琴(Lute)
C 维埃尔琴(Vielle)
第五章 新艺术 Ars Nova
本章精华

法国音乐
意大利音乐
2013-7-29
54
第一节 法国新艺术
一、Ars Antiqua 与 Ars Nova
二、新艺术音乐的特征:
1、新节奏记谱理论:
A 节奏、时值采用二分法 B 增加更短时值的音符
2013-7-29 55
2、等节奏技术
3、新“和声”观念
2、音响 05
2013-7-29
46
第四章 早期的多声部音乐
本章精华

早期多声部音乐的形式 有量记谱法

2013-7-29
47
第一节 早期多声部音乐的形式
一、奥尔加农 Organum
1、《音乐手册》Musica Enchiriadis 2、结构特征 3、奥尔加农的几种形式: A 平行奥尔加农 Paralle 01 B 花唱奥尔加农 Melismatic 02 C 反行奥尔加农 Discant 03
8、三种风格:
A 音节式
B 纽姆式 C 花唱式 二、格列高利圣咏的形式: 1、圣歌 (Psalm)
2、交替圣歌 (Antiphon)
3、应答圣歌 (Responsory)
4、赞美诗 (Hymn)
2013-7-29 27
Singing the Gregorian Chant in a temple
《赞美至贞的圣母》
2013-7-29 50
三、经文歌(Motet)
1、克劳苏拉(Clausulae) 2、风格特征: A 各声部采用不同的歌词 B 运用等节奏技术 3、历史意义: 促成作曲意识萌生和发展
4、音响 05
维特里《公鸡絮叨-改头换面-纽玛》
2013-7-29 51
第二节 有量记谱法 Mensural Notation
1、音乐风格
2、作家作品:
A 迪费 Du Fay(1397—1474) B 班舒瓦 Binchois(1400—1460)
2013-7-29 66
二、佛兰德乐派 Franco-Flemish
composers 1、十五世纪中期的欧洲大陆北方作曲家 2、贡献: A 促进欧洲各国音乐的交流与融合
B 促进音乐体裁的发展
2013-7-29
18

古希腊人认为:音乐不仅可以娱乐,还是
认识世界的工具;具有超越理性的伦理和 精神力量。

为中世纪的音乐理论和实践提供了基础。
2013-7-29
19
第二部分 中世纪音乐
内容提要

格列高利圣咏
世俗音乐
早期的多声部音乐
新艺术
2013-7-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